第二百四十章 帝姬母女(求月票!)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都市小说网 www.dsxsw.net,最快更新干宋最新章节!
…
其实——
在李存不想打胜仗的情况下,宋军的实际损失并不算大。
满打满算,宋军真正的损失,也就姚平仲率领的那七千精锐骑兵。
——这七千宋军,李存必须得将他们全部留下,不然宋军要是天天来青城骚扰李存,那李存的日子可就真不好过了。
除此之外,其他宋军的死伤,就是全加到一起,连一百都不到。
所以,宋军根本就没有伤筋动骨,损失远不像李邦彦他们那些主张议和的赵宋王朝的大臣所渲染的那样。
关键,宋军只要打得再勐那么一点点,李存就会顺势撤军,完成放长线钓大鱼的计划。
可让李存无比无语的是,赵宋王朝稍稍一败,就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又是送帝姬,又是派宰执大臣来解释,又是主动提出来派割地使配合大乾王朝割让河北河东。
拜托!
李存只不过就是象征性的派使臣去吓一吓赵桓君臣而已,赵桓君臣只要稍稍强硬那么一点点,李存就顺势率领大军凯旋了,然后两国再进行下一步较量。
这多好。
然而,事与愿违,赵桓君臣怎么就这么怂呢?!
其实——
李存所不知道的是,此事当中存在着一定的阴谋。
李邦彦等主和的大臣,见赵桓最近很明显的向主战的大臣偏斜,有的担心失势,有的担心主战的大臣会将赵宋王朝拖进无尽的战争的深渊,有的担心战争再起会毁了他们美好的生活,而将宋军这次很普通的失败渲染成足以导致赵宋王朝灭国的大败,以此来打击主战的种师道等军方势力。
老实说,这其实是很正常的事,因为不管哪个时期,哪个朝代,都会有主战的和主和的人,他们都会想方设法打败对方,让事态按照他们所认为对的或是对他们有利的方向发展。
甚至可以说,这并不存在,谁绝对是对的,谁绝对是错的,甚至有可能会出现,主和的真是在努力救国,主战的反而有私心。
这种情况下,往往就要考验这个国家的最高领导人的决策能力和把控能力了。
如果最高领导人足够优秀,能透过纷争看清形势,然后做出明智的决断,那么这个国家就有可能渡过危急,甚至有可能绝地反击。
然而,赵桓作为赵宋王朝的最高领导人、最高决策者,根本就没有看清形势和做出明智的决断的能力,他甚至都看不清事情的真相。
这使得赵桓在战与和之间始终摇摆不定,让主战的大臣与主和的大臣不断内耗,让赵宋王朝不断消耗国力和错失良机。
将种师道扳倒了之后,李邦彦等主和的赵宋王朝的大臣将蔡懋推举为宣抚使,并让徐处仁也归他指挥,美其名曰统一指挥。
蔡懋是宋哲宗时期的宰相蔡确之子。
跟他老子蔡确一样,蔡懋也擅长权谋,至于打仗,那是啥?蔡懋完全不懂。
蔡懋之所以能当上这个宣抚使,完完全全是李邦彦等主和的大臣推动的,他上台也是为了推动跟大乾王朝议和一事。
蔡懋知道,赵桓现在一门心思议和。
于是,一上任,蔡懋就迫不及待的下令,城中的所有宋军将士全都脱掉甲胃,并将赵宋王朝用来自保的保伍制(也就是按户籍将居民组织起来自卫的制度)给撤销了。
另外,蔡懋又恢复了刚被废弃不久的以宦官提举城壁的制度。
总而言之,蔡懋上台以后,就开始大力的控制军方的势力,为此,甚至不惜让赵宋王朝自废武功。
得知这一切了之后,李存都无语了:“大怂这么搞,朕得甚么时候才能撤军啊?!”
李存很无语,真的很无语,他可不是赵桓这个败家子,根本不把钱当回事,这多拖延一天得多花多少钱。
关键,这东京汴梁城里的财富早晚都是李存的,现在榨出来再多,其意义其实也是很有限的。
关键的关键,李存要是不带兵离开,赵桓也不能把赵佶他们那些赵宋王朝的皇室和宗氏全都给诓骗回来。
所以,李存是真的很想撤军。
可问题是,李存要是轻而易举的撤走,很有可能打草惊蛇。
左右为难啊!
其实,姚平仲他们这次劫营之所以大败,完全是赵桓君臣自己作出来的。
劫营这种事,本来就应该秘密进行,甚至是出奇兵才有可能成功。
可赵桓、姚平仲到好。
既然决定了劫营,又非要算个时间,拖拖拉拉的。
更愚蠢的是,早在正月二十八,姚平仲就让人在开宝寺旁边竖立三面大旗,旗上皆写着“御前报捷”字样,而且又在封邱门上安置御幄,用以赵桓到时候亲自来受俘。
姚平仲这么大的动作,导致姚平仲率劫营军兵出城了之后,东京汴梁城中的人全都在门口等着看姚平仲到底能不能将李存捉回来献给赵桓?
换而言之,姚平仲都还没有动手呢,就已经做好了庆祝胜利的准备,其声势之大,差不多东京汴梁城里的人全都知道了。
怎么地。
赵宋王朝的人难道是觉得,大乾王朝的密探都是瞎子和聋子,探听不到他们要来劫营?
而且,赵桓君臣所不知道的是,李存用兵一直很警觉,可以说,只要是出兵在外,李存每晚必定会防范敌人劫营。
这也是为什么李存用兵一直未有一败的原因之一。
张邦昌来到青城了之后,立即奉上赵桓送给李存的礼物,然后拿出来了赵桓写给李存的亲笔信:
“大宋皇帝致书于大乾皇帝:比者大军遽至京城,方怀忧恐,乃承宽仁,尽洗宿愆,许修新好,获安宗社,贻庆子孙,恩义之重,实同天地。
初二早,方欲坐朝,忽得报初一夜有兵马在城外作闹,本朝不知事因,继闻辄至大乾军前,不胜惊骇。寻遣人根问止约,至暮乃知姚平仲率城外诸路军马作过,寻令勾捉,称本人未回军寨,亦见令人擒捕,候见即正典刑,以戒贪功误国之士。
且本朝自度事理,其不敢轻举妄动者有三:论彼此强弱之势,则本朝兵力寡薄,难以迎敌,一也;前次败盟,烦大军远来,逼近京城,惴恐失措,荷恩德再造,岂敢复有负约之理?二也;皇妹茂德帝姬、柔福帝姬皆在贵军中为质,又遣执政大臣奉使,事体至重,岂忍置而不恤,有伤君臣之义、骨肉之爱,三也。
大乾皇帝仗义而来,聪明果断,必能察此。方城外有乱兵,故当日未敢遣使便还,深愧迟滞,尚冀深照。其他一如誓书所载,天实临之,永永万年,罔复有渝。今差少宰张邦昌、皇妹宁福帝姬持书布叙,并赍所换国书及河北、河东诏书地图等前去,谅惟洞照。白。”
鉴于张邦昌副宰相的身份,又刚出了大乾王朝和赵宋王朝交战一事,双方急需沟通,李存选择了见张邦昌。
张邦昌得知李存愿意见他以后,赶紧带着崔氏和赵串珠母女前来拜见李存。
李存这个人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那就是,不管什么场合,他总是下意识的先去看女人——不管跟女人在一起的男人有多重要。
李存知道,自己的这个习惯很不好,尤其是当自己的身份变高了以后。
可是,没办法,这是李存几十年来积累下来的坏习惯,根本就改变不了。
就像这次。
张邦昌是赵宋王朝的少宰兼中书侍郎,从明面上来看,妥妥地是赵宋王朝的大臣中的二号人物。
可李存的目光却在第一时间落到了崔氏的身上,哪怕崔氏只穿着一身普通宫女的衣服。
崔氏有精致的面容、柔美的气质、绝好的身材,还有如婴儿般吹弹即破的肌肤,而最醒目的就是她有一双“摄人心魄的凤眼”,让人过目难忘。
而在年纪上,李存判断,崔氏虽然看着只有二十多点的样子,但实际上应该超过三十岁了。
观察过崔氏了之后,李存又看向了身上也跟赵福金和赵多富一样穿着一身嫁衣的赵串珠,然后李存就是一怔!
让李存差异的原因有二:
第一个就是,这赵串珠竟然长得跟崔氏极像,尤其是那双“摄人心魄的凤眼”,简直一模一样。
第二个就是,虽然赵串珠长得不比崔氏矮多少,但阅女无数的李存,还是一眼就看出来了,赵串珠的年纪肯定不超过十三。
李存心说:“赵桓越来越没有底线了。”
不过李存也没有说什么。
这个时代也不是没有十一二岁的少女嫁人的先例,更小的童养媳都有。
将目光从赵串珠身上移开,李存才看向张邦昌。
只见,张邦昌早早的就一拜在地,屁股撅得极高。
再仔细看看,张邦昌的双腿还有点抖动。
别人也许会猜,张邦昌这是不是装的?
李存不会。
李存知道,张邦昌的确是一个软骨头,并没有很多视死如归的赵宋王朝的大臣的那些风骨。
张邦昌费了不小的劲,才说出来:“外臣……外臣张邦昌叩见大乾皇帝陛下。”
是。
张邦昌胆小懦弱,缺少一些气节。
但历史上的张邦昌,被迫登基后,能做到臣礼俱备。
最后在王时雍、徐秉哲等人都告戒他骑虎难下,还政必无善终的情况下,张邦昌还是毅然决然的选择了还政赵氏,献大宋国玺,立赵构为皇帝,请宋哲宗元右皇后垂帘,并在手书中阐明:“所以勉循金人推戴者,欲权宜一时以纾国难也,敢有他乎?”
张邦昌明知,还政还的是他的身家性命,却依然毫不犹豫的还政给赵氏。
由此足以看出,张邦昌绝对是赵宋王朝一等一的忠臣,虽然不是完人,但是不负赵宋王朝,更不负赵氏。
如果单看张邦昌的所作所为还不明显的话。
那就再拿刘豫跟张邦昌对比一下。
张邦昌是被迫登基,刘豫则是派他儿子刘麟带着重礼贿赂金国左监军完颜昌,请求金国封他为皇帝。
【鉴于大环境如此,本站可能随时关闭,请大家尽快移步至永久运营的换源App,huanyuanapp.com 】
刘豫得偿所愿登基了以后,大肆搜索赵宋宗室,挖掘赵氏坟墓,征发中原民兵大举伐宋,助金为虐,为金人大肆搜刮中原百姓,甘为金国的马前卒,派儿子刘麟、侄子刘猊及宋朝叛将李成、孔彦舟等人,配合金军侵伐南宋,攻占襄阳等地。
两相一对比,足以看出,张邦昌有多可贵了。
不管别人怎么看张邦昌,总之,李存很喜欢张邦昌这个软骨头。
见张邦昌如此害怕自己,李存先给他吃了一个定心丸:“你不必紧张,朕不会杀你的。”
李存这话,比任何灵丹妙药都管用。
一听李存说不会杀他,张邦昌的腿立即就不抖了,人的思路也变得清晰了,他忙道:“谢陛下开恩。”
然后又主动说起:“我国皇帝派外臣来跟陛下解释,昨日用兵乃大臣种师道与将领姚平仲结连,实乃姚平仲、杨可胜等将士擅自出战在前,种师道擅自救援在后,朝廷事先并不知也……”
张邦昌话音一落,机宜耶律忠就出声道:“休要推诿!用术士楚天觉克择劫寨之日漏语于数日之前。姚平仲下令在开宝寺旁边竖立三面大旗,旗上皆写着“御前报捷”字样。且又在封邱门上安置御幄,以待你朝皇帝车驾临受俘获。当我朝不知乎?”
耶律忠话音一落,萧庆就出列道:“日近所送原定赏军物货,其阙甚多;昨夜四更时有步、骑军沿孟阳河东南二处向北夺桥;你朝又于大军营西南劫阵前来,当司量差兵马随路御逐;此一环扣一环,分明蓄谋已久,何不知也?”
萧三宝奴出列冲李存拜道:“陛下,今日之事,非战不得解也。”
张邦昌一听,大乾王朝什么都知道,他们之前所想的借口,就跟小孩子的谎言一般可笑。
而且,看大乾王朝的大臣的意思,是想深究到底了,甚至是想跟赵宋王朝再开战。
张邦昌哪里知道,这阵站出来希望李存借此机会的干宋的,全都是契丹人。
这很容易理解,契丹人亡国了,他们当然希望背盟灭辽的赵宋王朝也灭亡了。
接着,赵立也出列,请战道:“陛下,给臣三日时间,臣保证打破汴梁城,捉宋皇来面圣,否则臣愿提头来见!”
赵立是真心希望李存可以再给他一个雪耻的机会,所以他也是真心希望大乾王朝能跟赵宋王朝开战的人之一。
接着,军方的人纷纷出列请战。
跟赵立一样,军方的人都希望通过灭宋来获得战功,进而获得升赏。
关键,军方的人都觉得,别看赵宋王朝来了二三十万勤王之师,他们也肯定能战而胜之。
只可惜,他们的皇帝一直不让他们打!
好不容易打了几场小仗,他们的皇帝还总让他们许败不许胜,打败了才有功,打胜了反而要受罚。
这仗打得也太憋屈了。
所以军方的人是真希望李存能让他们放开手脚好好跟宋军打一场。
见乾军的将领全都要跟赵宋王朝开战这,张邦昌吓得满头大汗,他暗道:“不好,大宋危矣!”
……
……
求月票!
…
其实——
在李存不想打胜仗的情况下,宋军的实际损失并不算大。
满打满算,宋军真正的损失,也就姚平仲率领的那七千精锐骑兵。
——这七千宋军,李存必须得将他们全部留下,不然宋军要是天天来青城骚扰李存,那李存的日子可就真不好过了。
除此之外,其他宋军的死伤,就是全加到一起,连一百都不到。
所以,宋军根本就没有伤筋动骨,损失远不像李邦彦他们那些主张议和的赵宋王朝的大臣所渲染的那样。
关键,宋军只要打得再勐那么一点点,李存就会顺势撤军,完成放长线钓大鱼的计划。
可让李存无比无语的是,赵宋王朝稍稍一败,就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又是送帝姬,又是派宰执大臣来解释,又是主动提出来派割地使配合大乾王朝割让河北河东。
拜托!
李存只不过就是象征性的派使臣去吓一吓赵桓君臣而已,赵桓君臣只要稍稍强硬那么一点点,李存就顺势率领大军凯旋了,然后两国再进行下一步较量。
这多好。
然而,事与愿违,赵桓君臣怎么就这么怂呢?!
其实——
李存所不知道的是,此事当中存在着一定的阴谋。
李邦彦等主和的大臣,见赵桓最近很明显的向主战的大臣偏斜,有的担心失势,有的担心主战的大臣会将赵宋王朝拖进无尽的战争的深渊,有的担心战争再起会毁了他们美好的生活,而将宋军这次很普通的失败渲染成足以导致赵宋王朝灭国的大败,以此来打击主战的种师道等军方势力。
老实说,这其实是很正常的事,因为不管哪个时期,哪个朝代,都会有主战的和主和的人,他们都会想方设法打败对方,让事态按照他们所认为对的或是对他们有利的方向发展。
甚至可以说,这并不存在,谁绝对是对的,谁绝对是错的,甚至有可能会出现,主和的真是在努力救国,主战的反而有私心。
这种情况下,往往就要考验这个国家的最高领导人的决策能力和把控能力了。
如果最高领导人足够优秀,能透过纷争看清形势,然后做出明智的决断,那么这个国家就有可能渡过危急,甚至有可能绝地反击。
然而,赵桓作为赵宋王朝的最高领导人、最高决策者,根本就没有看清形势和做出明智的决断的能力,他甚至都看不清事情的真相。
这使得赵桓在战与和之间始终摇摆不定,让主战的大臣与主和的大臣不断内耗,让赵宋王朝不断消耗国力和错失良机。
将种师道扳倒了之后,李邦彦等主和的赵宋王朝的大臣将蔡懋推举为宣抚使,并让徐处仁也归他指挥,美其名曰统一指挥。
蔡懋是宋哲宗时期的宰相蔡确之子。
跟他老子蔡确一样,蔡懋也擅长权谋,至于打仗,那是啥?蔡懋完全不懂。
蔡懋之所以能当上这个宣抚使,完完全全是李邦彦等主和的大臣推动的,他上台也是为了推动跟大乾王朝议和一事。
蔡懋知道,赵桓现在一门心思议和。
于是,一上任,蔡懋就迫不及待的下令,城中的所有宋军将士全都脱掉甲胃,并将赵宋王朝用来自保的保伍制(也就是按户籍将居民组织起来自卫的制度)给撤销了。
另外,蔡懋又恢复了刚被废弃不久的以宦官提举城壁的制度。
总而言之,蔡懋上台以后,就开始大力的控制军方的势力,为此,甚至不惜让赵宋王朝自废武功。
得知这一切了之后,李存都无语了:“大怂这么搞,朕得甚么时候才能撤军啊?!”
李存很无语,真的很无语,他可不是赵桓这个败家子,根本不把钱当回事,这多拖延一天得多花多少钱。
关键,这东京汴梁城里的财富早晚都是李存的,现在榨出来再多,其意义其实也是很有限的。
关键的关键,李存要是不带兵离开,赵桓也不能把赵佶他们那些赵宋王朝的皇室和宗氏全都给诓骗回来。
所以,李存是真的很想撤军。
可问题是,李存要是轻而易举的撤走,很有可能打草惊蛇。
左右为难啊!
其实,姚平仲他们这次劫营之所以大败,完全是赵桓君臣自己作出来的。
劫营这种事,本来就应该秘密进行,甚至是出奇兵才有可能成功。
可赵桓、姚平仲到好。
既然决定了劫营,又非要算个时间,拖拖拉拉的。
更愚蠢的是,早在正月二十八,姚平仲就让人在开宝寺旁边竖立三面大旗,旗上皆写着“御前报捷”字样,而且又在封邱门上安置御幄,用以赵桓到时候亲自来受俘。
姚平仲这么大的动作,导致姚平仲率劫营军兵出城了之后,东京汴梁城中的人全都在门口等着看姚平仲到底能不能将李存捉回来献给赵桓?
换而言之,姚平仲都还没有动手呢,就已经做好了庆祝胜利的准备,其声势之大,差不多东京汴梁城里的人全都知道了。
怎么地。
赵宋王朝的人难道是觉得,大乾王朝的密探都是瞎子和聋子,探听不到他们要来劫营?
而且,赵桓君臣所不知道的是,李存用兵一直很警觉,可以说,只要是出兵在外,李存每晚必定会防范敌人劫营。
这也是为什么李存用兵一直未有一败的原因之一。
张邦昌来到青城了之后,立即奉上赵桓送给李存的礼物,然后拿出来了赵桓写给李存的亲笔信:
“大宋皇帝致书于大乾皇帝:比者大军遽至京城,方怀忧恐,乃承宽仁,尽洗宿愆,许修新好,获安宗社,贻庆子孙,恩义之重,实同天地。
初二早,方欲坐朝,忽得报初一夜有兵马在城外作闹,本朝不知事因,继闻辄至大乾军前,不胜惊骇。寻遣人根问止约,至暮乃知姚平仲率城外诸路军马作过,寻令勾捉,称本人未回军寨,亦见令人擒捕,候见即正典刑,以戒贪功误国之士。
且本朝自度事理,其不敢轻举妄动者有三:论彼此强弱之势,则本朝兵力寡薄,难以迎敌,一也;前次败盟,烦大军远来,逼近京城,惴恐失措,荷恩德再造,岂敢复有负约之理?二也;皇妹茂德帝姬、柔福帝姬皆在贵军中为质,又遣执政大臣奉使,事体至重,岂忍置而不恤,有伤君臣之义、骨肉之爱,三也。
大乾皇帝仗义而来,聪明果断,必能察此。方城外有乱兵,故当日未敢遣使便还,深愧迟滞,尚冀深照。其他一如誓书所载,天实临之,永永万年,罔复有渝。今差少宰张邦昌、皇妹宁福帝姬持书布叙,并赍所换国书及河北、河东诏书地图等前去,谅惟洞照。白。”
鉴于张邦昌副宰相的身份,又刚出了大乾王朝和赵宋王朝交战一事,双方急需沟通,李存选择了见张邦昌。
张邦昌得知李存愿意见他以后,赶紧带着崔氏和赵串珠母女前来拜见李存。
李存这个人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那就是,不管什么场合,他总是下意识的先去看女人——不管跟女人在一起的男人有多重要。
李存知道,自己的这个习惯很不好,尤其是当自己的身份变高了以后。
可是,没办法,这是李存几十年来积累下来的坏习惯,根本就改变不了。
就像这次。
张邦昌是赵宋王朝的少宰兼中书侍郎,从明面上来看,妥妥地是赵宋王朝的大臣中的二号人物。
可李存的目光却在第一时间落到了崔氏的身上,哪怕崔氏只穿着一身普通宫女的衣服。
崔氏有精致的面容、柔美的气质、绝好的身材,还有如婴儿般吹弹即破的肌肤,而最醒目的就是她有一双“摄人心魄的凤眼”,让人过目难忘。
而在年纪上,李存判断,崔氏虽然看着只有二十多点的样子,但实际上应该超过三十岁了。
观察过崔氏了之后,李存又看向了身上也跟赵福金和赵多富一样穿着一身嫁衣的赵串珠,然后李存就是一怔!
让李存差异的原因有二:
第一个就是,这赵串珠竟然长得跟崔氏极像,尤其是那双“摄人心魄的凤眼”,简直一模一样。
第二个就是,虽然赵串珠长得不比崔氏矮多少,但阅女无数的李存,还是一眼就看出来了,赵串珠的年纪肯定不超过十三。
李存心说:“赵桓越来越没有底线了。”
不过李存也没有说什么。
这个时代也不是没有十一二岁的少女嫁人的先例,更小的童养媳都有。
将目光从赵串珠身上移开,李存才看向张邦昌。
只见,张邦昌早早的就一拜在地,屁股撅得极高。
再仔细看看,张邦昌的双腿还有点抖动。
别人也许会猜,张邦昌这是不是装的?
李存不会。
李存知道,张邦昌的确是一个软骨头,并没有很多视死如归的赵宋王朝的大臣的那些风骨。
张邦昌费了不小的劲,才说出来:“外臣……外臣张邦昌叩见大乾皇帝陛下。”
是。
张邦昌胆小懦弱,缺少一些气节。
但历史上的张邦昌,被迫登基后,能做到臣礼俱备。
最后在王时雍、徐秉哲等人都告戒他骑虎难下,还政必无善终的情况下,张邦昌还是毅然决然的选择了还政赵氏,献大宋国玺,立赵构为皇帝,请宋哲宗元右皇后垂帘,并在手书中阐明:“所以勉循金人推戴者,欲权宜一时以纾国难也,敢有他乎?”
张邦昌明知,还政还的是他的身家性命,却依然毫不犹豫的还政给赵氏。
由此足以看出,张邦昌绝对是赵宋王朝一等一的忠臣,虽然不是完人,但是不负赵宋王朝,更不负赵氏。
如果单看张邦昌的所作所为还不明显的话。
那就再拿刘豫跟张邦昌对比一下。
张邦昌是被迫登基,刘豫则是派他儿子刘麟带着重礼贿赂金国左监军完颜昌,请求金国封他为皇帝。
【鉴于大环境如此,本站可能随时关闭,请大家尽快移步至永久运营的换源App,huanyuanapp.com 】
刘豫得偿所愿登基了以后,大肆搜索赵宋宗室,挖掘赵氏坟墓,征发中原民兵大举伐宋,助金为虐,为金人大肆搜刮中原百姓,甘为金国的马前卒,派儿子刘麟、侄子刘猊及宋朝叛将李成、孔彦舟等人,配合金军侵伐南宋,攻占襄阳等地。
两相一对比,足以看出,张邦昌有多可贵了。
不管别人怎么看张邦昌,总之,李存很喜欢张邦昌这个软骨头。
见张邦昌如此害怕自己,李存先给他吃了一个定心丸:“你不必紧张,朕不会杀你的。”
李存这话,比任何灵丹妙药都管用。
一听李存说不会杀他,张邦昌的腿立即就不抖了,人的思路也变得清晰了,他忙道:“谢陛下开恩。”
然后又主动说起:“我国皇帝派外臣来跟陛下解释,昨日用兵乃大臣种师道与将领姚平仲结连,实乃姚平仲、杨可胜等将士擅自出战在前,种师道擅自救援在后,朝廷事先并不知也……”
张邦昌话音一落,机宜耶律忠就出声道:“休要推诿!用术士楚天觉克择劫寨之日漏语于数日之前。姚平仲下令在开宝寺旁边竖立三面大旗,旗上皆写着“御前报捷”字样。且又在封邱门上安置御幄,以待你朝皇帝车驾临受俘获。当我朝不知乎?”
耶律忠话音一落,萧庆就出列道:“日近所送原定赏军物货,其阙甚多;昨夜四更时有步、骑军沿孟阳河东南二处向北夺桥;你朝又于大军营西南劫阵前来,当司量差兵马随路御逐;此一环扣一环,分明蓄谋已久,何不知也?”
萧三宝奴出列冲李存拜道:“陛下,今日之事,非战不得解也。”
张邦昌一听,大乾王朝什么都知道,他们之前所想的借口,就跟小孩子的谎言一般可笑。
而且,看大乾王朝的大臣的意思,是想深究到底了,甚至是想跟赵宋王朝再开战。
张邦昌哪里知道,这阵站出来希望李存借此机会的干宋的,全都是契丹人。
这很容易理解,契丹人亡国了,他们当然希望背盟灭辽的赵宋王朝也灭亡了。
接着,赵立也出列,请战道:“陛下,给臣三日时间,臣保证打破汴梁城,捉宋皇来面圣,否则臣愿提头来见!”
赵立是真心希望李存可以再给他一个雪耻的机会,所以他也是真心希望大乾王朝能跟赵宋王朝开战的人之一。
接着,军方的人纷纷出列请战。
跟赵立一样,军方的人都希望通过灭宋来获得战功,进而获得升赏。
关键,军方的人都觉得,别看赵宋王朝来了二三十万勤王之师,他们也肯定能战而胜之。
只可惜,他们的皇帝一直不让他们打!
好不容易打了几场小仗,他们的皇帝还总让他们许败不许胜,打败了才有功,打胜了反而要受罚。
这仗打得也太憋屈了。
所以军方的人是真希望李存能让他们放开手脚好好跟宋军打一场。
见乾军的将领全都要跟赵宋王朝开战这,张邦昌吓得满头大汗,他暗道:“不好,大宋危矣!”
……
……
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