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提坐堂号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都市小说网 www.dsxsw.net,最快更新大明寒士最新章节!
沈康很喜欢背诵,也喜欢默写,因为喜欢,所以做起来也是得心应手,不过一个时辰的功夫,这第一场的试卷便已经答完了。
他暂时搁下笔去,又从头看了起来。仔仔细细的检察一遍后,他起身,将应答完毕的试卷放进门口的木匣里,拉拉提绳,响起一阵铃声。一旁的皂吏走上前来,将试卷取走。
“汪师爷,您怎么来了?”
汪俊笑笑,道:“快去呈给府尊大人吧。”
“是。”皂吏赶紧离开。
汪俊唤过两个皂吏,随着他一同来到了沈康的号舍前面。
他撩开帘,笑着拱拱手:“吾乃汝宁府幕客,姓王名俊字振鸿。”他笑了笑,问道:“汝便是盖以君臣之义,拂辟章句。盖以国家之义,清者自清的沈康?”
这人竟然开口便诵出自己在县试中所作时文,沈康略有些惊讶,连忙起身拱手行礼:“回汪先生,学生便是沈康。学生不才,方才先生吟诵之句,便是学生的劣作。”
汪俊笑笑,点点头,目光中全是欣赏,转而侧开半身道:“县试案首理应提坐堂号,将东西收整好,随某去大堂就位,再行第二场应试。”
沈康诧异的抬眸看向他,紧接着,拱手道:“学生沈康,多谢汪先生。”
“哈。罢了罢了,某还等着瞧你府试之文呐。”
沈康一边收拾东西,一边想着。从方才寥寥数语中听得大概,汪俊大抵是曾经看过自己的文章,才会注意到自己,进而作此安排的。
他万万没料到,自己的困境,竟然会因为一个素不相识的幕客而解除。
心中除了诚心的感激,再没有其他的思绪。
他拎上提篮,走出了污脏的号舍,朝着汪俊又是拱手。汪俊并不回应,只昂首带路。
沈康第一场的试卷已然传到了白知府手中,白知府瞧着试卷,不由得暗暗蹙眉,抛开先前的质疑不说,只看这一份帖经试卷便可以知道,沈康究竟有多么的勤奋与自律。
入眼是儒雅挺秀,标准的台阁体字迹,从上到下,竟然没有一处错处。
除非是将四书五经都搬到试场来,否则,绝无可能凭借剿袭舞弊而写下如此准确的答案。
这时候,沈康在汪师爷的带领下,走进了大堂,白知府从帘后看出去,只瞧见沈康又向汪俊作揖行礼,然后恍然瞧不见一旁考生的目光,落落大方的坐下。
揽袖,提笔,坦荡自若。
好从容的孩子。
白知府在想,若换成自己是沈康那个年纪,能否做到这样的胸襟和从容?
他自嘲的笑了笑,摇摇头。
沈康潜心应对府试,自是没有察觉到帘幕后面那双眼睛。
府试第二场,乃是杂文,题目:七。
所谓杂文,自古以来发展到现代仍然经久不衰,若说古代作品众家或许知之甚少,但说起近代的杂文大家,便是耳熟能详了。
鲁迅先生,就曾经著有一本杂文集。
杂文古体与现代的共同之处在于,短小、锋利、兼有教导与讽刺意味。
不尽相同的是,古代的杂文乃是有韵之文,并要有博雅辩盈之气,主要的文体分为三种,对问、七、连珠。对问与七相比较,都是以主客对答的形式进行,但对问不需呈现七项内容。连珠体制较小,而不必遵循主客对答的形式。
沈康左手揽着右边衣袖,并缓缓的捻着袖口,静静的思索着。
七体文。
需要七项对答,主客对问形式,具有一定意义,那么首先要先定主旨。
他缓缓的落笔于素纸上。
《七悟》
虚华真人,无缘列仙,长辞于世,愤懑不甘。化作幽魂,志犹不迁,三清天尊,怜其未造,于是临凡降世,与其游遍天地,为期七日,曰:“余虽蒙蔽,但天地且长且久,之所拂为己而长久,汝看世间七日,阅七情七景,抑扬阖镜,纵身应门,杂沓灼烁,拂如修心探道。”
一日,三清天尊曰:“重楼百幢,雕屋精舍,华阙连廊......”
沈康下笔如同入定一般,将自己的想法归结成精简的文字,呈现在一篇短短的杂文之中。
他说:有一位虚华真人,修炼一世却没能成仙,死后仍然感到气愤,认为自己的功德修为应该位列仙班,讽刺天地不公。
三清天尊乃是道家的三位神仙,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他们怜悯虚华真人没能参透七情六欲,白白折损了一生的功德,于是来到了虚华真人的魂魄身边,带领他游览人世七天,意在点拨他幡然醒悟。
于是乎,这第一日,便带他去到世间最为尊贵的地方皇宫,他们看见宫宇重重美不胜收,但却没有看见一个真挚的笑容,于是,虚华真人明白,尊贵并不能带来心的寄托。
第二日,他们去到了穷苦却安宁的渔村,见到宽阔蔚蓝的大海,与自由徜徉的飞鸟游鱼,这本是让人快乐的,但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担心大海潮起潮落,出海危险重重,整日生活在担忧与惊惧之中,于是虚华真人明白,美景不能扫净人的欲望,安宁不能带走人的恐惧。
......
直到第七日,他们终于看遍了凡人的所有情感,虚华真人说,他资质愚钝,不能完全理解三清天尊的深意,但却明白了,人应该学会满足,应该学会用善意的眼睛看待世上的美好。明白了自己没能成仙,是因为太过执着于功名利禄,于是立下宏愿,来世做一个抄经人,无名无利也好,庸碌一生也罢,只愿度尽世人的欲念与痴念。
三清天尊相视一笑,带他去往天上。
文章巧思,腴辞夸丽,谦卑不俗,让人不由得眼前一亮,沈康对于这篇临场发挥的杂文很是满意,他吹干了墨迹,将文章卷起,放在了木匣子里面,略作休息便开始了最后一场,也是最为艰难的一场应试。
时文,试帖诗,各一篇。
白知府翻看了几篇在座提坐堂号学子的第一场试卷,只有三五人是全部答对了的,而这三五人中,又有一二带有涂改,或是字迹潦草的。
这让他觉得很是失望。
一旁的各县学官和评卷先生瞧着他的表情,也是心下一沉,看来此次汝宁府的学子考的并不好。
沈康很喜欢背诵,也喜欢默写,因为喜欢,所以做起来也是得心应手,不过一个时辰的功夫,这第一场的试卷便已经答完了。
他暂时搁下笔去,又从头看了起来。仔仔细细的检察一遍后,他起身,将应答完毕的试卷放进门口的木匣里,拉拉提绳,响起一阵铃声。一旁的皂吏走上前来,将试卷取走。
“汪师爷,您怎么来了?”
汪俊笑笑,道:“快去呈给府尊大人吧。”
“是。”皂吏赶紧离开。
汪俊唤过两个皂吏,随着他一同来到了沈康的号舍前面。
他撩开帘,笑着拱拱手:“吾乃汝宁府幕客,姓王名俊字振鸿。”他笑了笑,问道:“汝便是盖以君臣之义,拂辟章句。盖以国家之义,清者自清的沈康?”
这人竟然开口便诵出自己在县试中所作时文,沈康略有些惊讶,连忙起身拱手行礼:“回汪先生,学生便是沈康。学生不才,方才先生吟诵之句,便是学生的劣作。”
汪俊笑笑,点点头,目光中全是欣赏,转而侧开半身道:“县试案首理应提坐堂号,将东西收整好,随某去大堂就位,再行第二场应试。”
沈康诧异的抬眸看向他,紧接着,拱手道:“学生沈康,多谢汪先生。”
“哈。罢了罢了,某还等着瞧你府试之文呐。”
沈康一边收拾东西,一边想着。从方才寥寥数语中听得大概,汪俊大抵是曾经看过自己的文章,才会注意到自己,进而作此安排的。
他万万没料到,自己的困境,竟然会因为一个素不相识的幕客而解除。
心中除了诚心的感激,再没有其他的思绪。
他拎上提篮,走出了污脏的号舍,朝着汪俊又是拱手。汪俊并不回应,只昂首带路。
沈康第一场的试卷已然传到了白知府手中,白知府瞧着试卷,不由得暗暗蹙眉,抛开先前的质疑不说,只看这一份帖经试卷便可以知道,沈康究竟有多么的勤奋与自律。
入眼是儒雅挺秀,标准的台阁体字迹,从上到下,竟然没有一处错处。
除非是将四书五经都搬到试场来,否则,绝无可能凭借剿袭舞弊而写下如此准确的答案。
这时候,沈康在汪师爷的带领下,走进了大堂,白知府从帘后看出去,只瞧见沈康又向汪俊作揖行礼,然后恍然瞧不见一旁考生的目光,落落大方的坐下。
揽袖,提笔,坦荡自若。
好从容的孩子。
白知府在想,若换成自己是沈康那个年纪,能否做到这样的胸襟和从容?
他自嘲的笑了笑,摇摇头。
沈康潜心应对府试,自是没有察觉到帘幕后面那双眼睛。
府试第二场,乃是杂文,题目:七。
所谓杂文,自古以来发展到现代仍然经久不衰,若说古代作品众家或许知之甚少,但说起近代的杂文大家,便是耳熟能详了。
鲁迅先生,就曾经著有一本杂文集。
杂文古体与现代的共同之处在于,短小、锋利、兼有教导与讽刺意味。
不尽相同的是,古代的杂文乃是有韵之文,并要有博雅辩盈之气,主要的文体分为三种,对问、七、连珠。对问与七相比较,都是以主客对答的形式进行,但对问不需呈现七项内容。连珠体制较小,而不必遵循主客对答的形式。
沈康左手揽着右边衣袖,并缓缓的捻着袖口,静静的思索着。
七体文。
需要七项对答,主客对问形式,具有一定意义,那么首先要先定主旨。
他缓缓的落笔于素纸上。
《七悟》
虚华真人,无缘列仙,长辞于世,愤懑不甘。化作幽魂,志犹不迁,三清天尊,怜其未造,于是临凡降世,与其游遍天地,为期七日,曰:“余虽蒙蔽,但天地且长且久,之所拂为己而长久,汝看世间七日,阅七情七景,抑扬阖镜,纵身应门,杂沓灼烁,拂如修心探道。”
一日,三清天尊曰:“重楼百幢,雕屋精舍,华阙连廊......”
沈康下笔如同入定一般,将自己的想法归结成精简的文字,呈现在一篇短短的杂文之中。
他说:有一位虚华真人,修炼一世却没能成仙,死后仍然感到气愤,认为自己的功德修为应该位列仙班,讽刺天地不公。
三清天尊乃是道家的三位神仙,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他们怜悯虚华真人没能参透七情六欲,白白折损了一生的功德,于是来到了虚华真人的魂魄身边,带领他游览人世七天,意在点拨他幡然醒悟。
于是乎,这第一日,便带他去到世间最为尊贵的地方皇宫,他们看见宫宇重重美不胜收,但却没有看见一个真挚的笑容,于是,虚华真人明白,尊贵并不能带来心的寄托。
第二日,他们去到了穷苦却安宁的渔村,见到宽阔蔚蓝的大海,与自由徜徉的飞鸟游鱼,这本是让人快乐的,但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担心大海潮起潮落,出海危险重重,整日生活在担忧与惊惧之中,于是虚华真人明白,美景不能扫净人的欲望,安宁不能带走人的恐惧。
......
直到第七日,他们终于看遍了凡人的所有情感,虚华真人说,他资质愚钝,不能完全理解三清天尊的深意,但却明白了,人应该学会满足,应该学会用善意的眼睛看待世上的美好。明白了自己没能成仙,是因为太过执着于功名利禄,于是立下宏愿,来世做一个抄经人,无名无利也好,庸碌一生也罢,只愿度尽世人的欲念与痴念。
三清天尊相视一笑,带他去往天上。
文章巧思,腴辞夸丽,谦卑不俗,让人不由得眼前一亮,沈康对于这篇临场发挥的杂文很是满意,他吹干了墨迹,将文章卷起,放在了木匣子里面,略作休息便开始了最后一场,也是最为艰难的一场应试。
时文,试帖诗,各一篇。
白知府翻看了几篇在座提坐堂号学子的第一场试卷,只有三五人是全部答对了的,而这三五人中,又有一二带有涂改,或是字迹潦草的。
这让他觉得很是失望。
一旁的各县学官和评卷先生瞧着他的表情,也是心下一沉,看来此次汝宁府的学子考的并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