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渔阳鼙鼓动地来(三)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都市小说网 www.dsxsw.net,最快更新大唐西域少年行最新章节!
“陛下圣明!”高力士仔细翻阅过安西军远征小勃律、西征石国、征讨吐蕃的捷报,深知李嗣业是员不可多得的勇将:“那王正见的奏章……”
“舐犊之情人皆有之,朕岂会不许。虽非亲生,然养育多年,终究难以割舍。”李隆基轻叹一声,将奏章和密折还给高力士:“张道斌办事勤勉,事无巨细及时禀报,朕心甚慰。可惜北庭军西征石国后再无战功,倒让边令诚抢在他前头。”
“有陛下惦记,何愁不能加官进爵?”
高力士对张道斌父子也十分满意,春天时如意居庭州分号频频宴请北庭官员,张道斌都一五一十如实奏报。高力士觉得是太子不放心王正见,有意刺探庭州动向,并未特别在意。
对升任内侍少监的边令诚,高力士谈不上厌恶,却也喜欢不起来。当日为离开边镇,边令诚暗中给高力士送了数十箱从大勃律、石国和吐蕃收刮来的奇珍异宝。高力士念其还算懂事,就在圣人跟前美言几句,准许他返回长安,并调河中监军鱼朝恩接替其差事,另派他人远赴拓枝城。
入京任职以来,边令诚侍奉圣人还算尽心尽责,对高力士也颇为恭敬,就连服侍高力士的小黄门,他都客客气气。然而阅人无数的高力士却能从边令诚貌似恭顺的外表下,感到丝丝缕缕遮掩不住的熊熊欲望,这让高力士不由自主心生警惕。
“有内侍监军,朕方能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掌控四方节镇。霨郎君在密折中也甚是推崇监军之制,与朕可谓不谋而合。”李隆基随意道。
高力士见圣人谈到监军,计上心头:“陛下,河东、平卢、范阳三镇从未设置监军,故而才有杀良冒功之祸。老奴以为,骤然增设监军恐东平郡王心中不安,不若多派内侍以宣慰之名观察三镇军容,使其渐习监军之制,后再缓缓设之。”
“此乃老成谋国之言。”李隆基击节赞叹,虽因顾及安禄山的面子,对安庆宗杀良冒功轻轻放过,但李隆基难免有些疑心:“以高将军之见,当派何人前往?”
“内侍少监边令诚久任安西监军,多次随军征讨不臣,当不畏安郡王的虎威。”高力士笑道:“三镇之中,范阳最重。陛下可命边令诚赴幽州赐珍果予东平郡王。”
“善!”李隆基捻须称许。
“除广设监军,霨郎君密折中的奇思妙想甚多,望陛下采其善者推行之。”解决件心事的高力士对王霨的密折愈发喜欢:“霨郎君天纵奇才,年未弱冠便深谙治军之妙,老奴甚是佩服。”
“忠嗣十七八岁时也是如此,当年朕在宫中闲谈兵事,他应答如流,每每有独到之处。朕担心他纸上谈兵,乃赵括之流,特意将其外放边镇磨练,他轻骑出塞、分进合击,百战百胜,宛如霍剽姚再世。”李隆基翻来覆去始终绕不开王忠嗣。
“陛下可是有意让霨郎君认祖归宗?”高力士小心试探道。
“朕可无越俎代庖之意,既然忠嗣生前从未提过,朕也不愿多事。再说王忠嗣、王正见均出自太原王氏,霨郎君无论挂在哪一房名下也无甚差别。”李隆基叹道。
“霨郎君骤闻此变,心神不安……”
“父母造的孽,与他何关?朕岂会责怪。”刚敲打过臣子的帝王忽慈祥如寻常人家的祖父:“霨郎君此刻身在何处?”
“在华州郑县祭扫陵墓。”王霨离京前,派人向高力士通报过。
“百善孝为先,先让他在郑县静心休养数日。用雷霆手段收拾了王元宝,流言必散。”李隆基迎风抚须:“待王正见入京,他们父子当面说开多半就无事了。冬至大朝会上,朕还要借霨郎君之智,收拢天下节镇之权。”
“陛下圣明!”高力士心中一颗石头落地。
玄武门上,天子发威震旧臣;大明宫内,小人作祟盗机密。高力士与李隆基一唱一和揉搓陈玄礼之时,他并不知道,有人买通小黄门,潜入其公廨内飞速抄录了一份密折……
待高力士陪同圣人从太极宫玄武门回转大明宫之时,长安东西二市石破天惊、乱成一团。披坚执锐、气势汹汹的禁军士卒闯入如意居诸多商肆,不仅捉拿王元宝的子孙和族人,还将掌柜、伙计全部带走,店铺也贴上封条。
而在此之前,王元宝位于安邑坊的豪宅已被龙武军强行攻破,百余名试图负隅顽抗的武士均被强弓硬弩射杀。在安邑坊盯梢多时的安西牙兵和平卢牙兵闻讯赶来,经协商后也加入到抓捕队伍中。
王元宝试图从密道逃脱,孰料安西别将卫伯玉之前经封常清指点,早察觉公孙大娘的旧居与王元宝豪宅之间隐隐相连,遂带兵闯入空无一人的公孙门,在密道出口堵住狼狈不堪的大唐首富。
狂风卷落叶、雷霆惊长安。
王元宝被抓的消息传到金城坊时,天已近黄昏。暂代王霨主持素叶居的苏十三娘正在听素叶镖师密报,说在御史中丞吉温家宅附近发现疑似裴诚之人。镖师们跟了一段路,但对方甚是警觉,在西市中七拐八拐就甩掉了素叶镖师。
苏十三娘正琢磨裴诚为何突然显身时骤然得知如意居被查抄,她急调两支专司监视、追踪的镖师小队分别盯住闻喜堂和裴诚的住宅,然后将手边事转交阿伊腾格娜,匆匆出门。
“诽谤朝堂重臣……”策马向南城狂奔的苏十三娘低低叹道:“罪名无关紧要,昏君岂会在意霨郎君究竟是谁的儿子,说到底还不是为了更换太子……”
当初关于霨郎君身世的变文开始流传时,苏十三娘担心是师门所为。可不待她登门询问,范秋娘就带来师父口信,承认变文首先从如意居传出,但师门与此毫无瓜葛。
苏十三娘和阿史那雯霞正召集人手、追查幕后黑手,裴夫人和王珪就带了数十名北庭牙兵和闻喜堂武士上门问罪,刚进前庭裴夫人便指名道姓辱骂崔夫人不守妇道、水性杨花。
苏十三娘深知霨郎君天性纯孝,绝无法容忍任何人侮辱崔夫人。她担心霨郎君暴怒之下意气用事,赶紧让王勇去后院安抚住王霨,派阿史那雯霞去叫王绯,同时请阿伊腾格娜出动附离亲卫,将裴夫人一行堵在前院。
裴夫人本想凭大妇之威直闯后宅,当面折辱崔夫人,奈何附离亲卫并非北庭牙兵或素叶镖师,他们惟阿伊腾格娜之命是从,根本不理睬裴夫人的喝斥和王珪的辱骂。
王珪试图让随从闯破附离亲卫组成的人墙,可北庭牙兵哪个不知小郎君神通广大、深受都护宠爱,他们嘴上高声大喊,脚下却纹丝不动;闻喜堂武士倒是不惧王霨的威名,但迎接他们的则是附离亲卫明晃晃的弯刀。
眼看双方即将发生流血冲突,苏十三娘飞身跃入闻喜堂武士中,手持木剑左劈右刺,转眼间就挑落十余把横刀。
闻喜堂武士被威风凛凛的苏十三娘吓得连连后退,本来嚷嚷不停的王珪也噤口不言。及时赶到的王绯苦口婆心相劝,终于让裴夫人放弃闹事的打算。
裴夫人气哼哼离开后,王绯如往常般去后院拜会崔夫人,又和面色不豫的王霨聊了片刻,才告辞离去。
虽暂时打发了裴夫人,但霨郎君仍然烦闷不已,遂决定陪崔夫人出城散心。王勇带百余名素叶镖师随行,苏十三娘和阿伊腾格娜则留在长安操持素叶居。
阿史那雯霞见姐姐囿于郡主身份不能随意出京、阿伊腾格娜肩负监控朝堂动向之责,急忙自告奋勇去华州保护王霨。苏十三娘岂会不清楚徒弟的小九九,但考虑到确需有人承担长安与华州之间的联络事宜,她还是同意弟子所请。
其实早在变文传出之前,苏十三娘已知晓王霨的身世。那日在西郊庄园商议过后,她与王勇在后院湖边漫步许久。
苏十三娘本以为憨直如牛的夫君忽然开窍,是要和她谈谈风花雪月,孰料王勇闷声憋了半响,一开口就是惊天秘闻:“霨郎君并非都护之子……”
大吃一惊的苏十三娘费了半天功夫才理清前因后果,天宝元年(742年),王忠嗣大破后突厥汗国,时任牙兵旅帅的王思义护送大帅进京献俘。献俘礼后,王思义被大帅派往青州府催办一桩陈年旧案,此时他才发觉大帅在长安城中纳了侧室,进而也猜到大帅为何不带嘴碎的兄长王思礼。
王忠嗣正妻柳夫人乃河东名门嫡女,生性奢侈、颇为悍妒。王思义跟随大帅多年,对大帅与柳夫人琴瑟不调略有耳闻,可婚事乃圣人钦定,在战场上无往而不胜的大帅也无可奈何。故王思义虽嫌大帅偷纳小星不够光明磊落,却也有几分理解。
妥善料理过青州旧案,王思义带着崔夫人的细软返回长安。他本以为很快就能回转灵州,不料王忠嗣竟命其留在朔方进奏院,负责保护寄居亲仁坊王正见宅的崔夫人和小郎君。
“陛下圣明!”高力士仔细翻阅过安西军远征小勃律、西征石国、征讨吐蕃的捷报,深知李嗣业是员不可多得的勇将:“那王正见的奏章……”
“舐犊之情人皆有之,朕岂会不许。虽非亲生,然养育多年,终究难以割舍。”李隆基轻叹一声,将奏章和密折还给高力士:“张道斌办事勤勉,事无巨细及时禀报,朕心甚慰。可惜北庭军西征石国后再无战功,倒让边令诚抢在他前头。”
“有陛下惦记,何愁不能加官进爵?”
高力士对张道斌父子也十分满意,春天时如意居庭州分号频频宴请北庭官员,张道斌都一五一十如实奏报。高力士觉得是太子不放心王正见,有意刺探庭州动向,并未特别在意。
对升任内侍少监的边令诚,高力士谈不上厌恶,却也喜欢不起来。当日为离开边镇,边令诚暗中给高力士送了数十箱从大勃律、石国和吐蕃收刮来的奇珍异宝。高力士念其还算懂事,就在圣人跟前美言几句,准许他返回长安,并调河中监军鱼朝恩接替其差事,另派他人远赴拓枝城。
入京任职以来,边令诚侍奉圣人还算尽心尽责,对高力士也颇为恭敬,就连服侍高力士的小黄门,他都客客气气。然而阅人无数的高力士却能从边令诚貌似恭顺的外表下,感到丝丝缕缕遮掩不住的熊熊欲望,这让高力士不由自主心生警惕。
“有内侍监军,朕方能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掌控四方节镇。霨郎君在密折中也甚是推崇监军之制,与朕可谓不谋而合。”李隆基随意道。
高力士见圣人谈到监军,计上心头:“陛下,河东、平卢、范阳三镇从未设置监军,故而才有杀良冒功之祸。老奴以为,骤然增设监军恐东平郡王心中不安,不若多派内侍以宣慰之名观察三镇军容,使其渐习监军之制,后再缓缓设之。”
“此乃老成谋国之言。”李隆基击节赞叹,虽因顾及安禄山的面子,对安庆宗杀良冒功轻轻放过,但李隆基难免有些疑心:“以高将军之见,当派何人前往?”
“内侍少监边令诚久任安西监军,多次随军征讨不臣,当不畏安郡王的虎威。”高力士笑道:“三镇之中,范阳最重。陛下可命边令诚赴幽州赐珍果予东平郡王。”
“善!”李隆基捻须称许。
“除广设监军,霨郎君密折中的奇思妙想甚多,望陛下采其善者推行之。”解决件心事的高力士对王霨的密折愈发喜欢:“霨郎君天纵奇才,年未弱冠便深谙治军之妙,老奴甚是佩服。”
“忠嗣十七八岁时也是如此,当年朕在宫中闲谈兵事,他应答如流,每每有独到之处。朕担心他纸上谈兵,乃赵括之流,特意将其外放边镇磨练,他轻骑出塞、分进合击,百战百胜,宛如霍剽姚再世。”李隆基翻来覆去始终绕不开王忠嗣。
“陛下可是有意让霨郎君认祖归宗?”高力士小心试探道。
“朕可无越俎代庖之意,既然忠嗣生前从未提过,朕也不愿多事。再说王忠嗣、王正见均出自太原王氏,霨郎君无论挂在哪一房名下也无甚差别。”李隆基叹道。
“霨郎君骤闻此变,心神不安……”
“父母造的孽,与他何关?朕岂会责怪。”刚敲打过臣子的帝王忽慈祥如寻常人家的祖父:“霨郎君此刻身在何处?”
“在华州郑县祭扫陵墓。”王霨离京前,派人向高力士通报过。
“百善孝为先,先让他在郑县静心休养数日。用雷霆手段收拾了王元宝,流言必散。”李隆基迎风抚须:“待王正见入京,他们父子当面说开多半就无事了。冬至大朝会上,朕还要借霨郎君之智,收拢天下节镇之权。”
“陛下圣明!”高力士心中一颗石头落地。
玄武门上,天子发威震旧臣;大明宫内,小人作祟盗机密。高力士与李隆基一唱一和揉搓陈玄礼之时,他并不知道,有人买通小黄门,潜入其公廨内飞速抄录了一份密折……
待高力士陪同圣人从太极宫玄武门回转大明宫之时,长安东西二市石破天惊、乱成一团。披坚执锐、气势汹汹的禁军士卒闯入如意居诸多商肆,不仅捉拿王元宝的子孙和族人,还将掌柜、伙计全部带走,店铺也贴上封条。
而在此之前,王元宝位于安邑坊的豪宅已被龙武军强行攻破,百余名试图负隅顽抗的武士均被强弓硬弩射杀。在安邑坊盯梢多时的安西牙兵和平卢牙兵闻讯赶来,经协商后也加入到抓捕队伍中。
王元宝试图从密道逃脱,孰料安西别将卫伯玉之前经封常清指点,早察觉公孙大娘的旧居与王元宝豪宅之间隐隐相连,遂带兵闯入空无一人的公孙门,在密道出口堵住狼狈不堪的大唐首富。
狂风卷落叶、雷霆惊长安。
王元宝被抓的消息传到金城坊时,天已近黄昏。暂代王霨主持素叶居的苏十三娘正在听素叶镖师密报,说在御史中丞吉温家宅附近发现疑似裴诚之人。镖师们跟了一段路,但对方甚是警觉,在西市中七拐八拐就甩掉了素叶镖师。
苏十三娘正琢磨裴诚为何突然显身时骤然得知如意居被查抄,她急调两支专司监视、追踪的镖师小队分别盯住闻喜堂和裴诚的住宅,然后将手边事转交阿伊腾格娜,匆匆出门。
“诽谤朝堂重臣……”策马向南城狂奔的苏十三娘低低叹道:“罪名无关紧要,昏君岂会在意霨郎君究竟是谁的儿子,说到底还不是为了更换太子……”
当初关于霨郎君身世的变文开始流传时,苏十三娘担心是师门所为。可不待她登门询问,范秋娘就带来师父口信,承认变文首先从如意居传出,但师门与此毫无瓜葛。
苏十三娘和阿史那雯霞正召集人手、追查幕后黑手,裴夫人和王珪就带了数十名北庭牙兵和闻喜堂武士上门问罪,刚进前庭裴夫人便指名道姓辱骂崔夫人不守妇道、水性杨花。
苏十三娘深知霨郎君天性纯孝,绝无法容忍任何人侮辱崔夫人。她担心霨郎君暴怒之下意气用事,赶紧让王勇去后院安抚住王霨,派阿史那雯霞去叫王绯,同时请阿伊腾格娜出动附离亲卫,将裴夫人一行堵在前院。
裴夫人本想凭大妇之威直闯后宅,当面折辱崔夫人,奈何附离亲卫并非北庭牙兵或素叶镖师,他们惟阿伊腾格娜之命是从,根本不理睬裴夫人的喝斥和王珪的辱骂。
王珪试图让随从闯破附离亲卫组成的人墙,可北庭牙兵哪个不知小郎君神通广大、深受都护宠爱,他们嘴上高声大喊,脚下却纹丝不动;闻喜堂武士倒是不惧王霨的威名,但迎接他们的则是附离亲卫明晃晃的弯刀。
眼看双方即将发生流血冲突,苏十三娘飞身跃入闻喜堂武士中,手持木剑左劈右刺,转眼间就挑落十余把横刀。
闻喜堂武士被威风凛凛的苏十三娘吓得连连后退,本来嚷嚷不停的王珪也噤口不言。及时赶到的王绯苦口婆心相劝,终于让裴夫人放弃闹事的打算。
裴夫人气哼哼离开后,王绯如往常般去后院拜会崔夫人,又和面色不豫的王霨聊了片刻,才告辞离去。
虽暂时打发了裴夫人,但霨郎君仍然烦闷不已,遂决定陪崔夫人出城散心。王勇带百余名素叶镖师随行,苏十三娘和阿伊腾格娜则留在长安操持素叶居。
阿史那雯霞见姐姐囿于郡主身份不能随意出京、阿伊腾格娜肩负监控朝堂动向之责,急忙自告奋勇去华州保护王霨。苏十三娘岂会不清楚徒弟的小九九,但考虑到确需有人承担长安与华州之间的联络事宜,她还是同意弟子所请。
其实早在变文传出之前,苏十三娘已知晓王霨的身世。那日在西郊庄园商议过后,她与王勇在后院湖边漫步许久。
苏十三娘本以为憨直如牛的夫君忽然开窍,是要和她谈谈风花雪月,孰料王勇闷声憋了半响,一开口就是惊天秘闻:“霨郎君并非都护之子……”
大吃一惊的苏十三娘费了半天功夫才理清前因后果,天宝元年(742年),王忠嗣大破后突厥汗国,时任牙兵旅帅的王思义护送大帅进京献俘。献俘礼后,王思义被大帅派往青州府催办一桩陈年旧案,此时他才发觉大帅在长安城中纳了侧室,进而也猜到大帅为何不带嘴碎的兄长王思礼。
王忠嗣正妻柳夫人乃河东名门嫡女,生性奢侈、颇为悍妒。王思义跟随大帅多年,对大帅与柳夫人琴瑟不调略有耳闻,可婚事乃圣人钦定,在战场上无往而不胜的大帅也无可奈何。故王思义虽嫌大帅偷纳小星不够光明磊落,却也有几分理解。
妥善料理过青州旧案,王思义带着崔夫人的细软返回长安。他本以为很快就能回转灵州,不料王忠嗣竟命其留在朔方进奏院,负责保护寄居亲仁坊王正见宅的崔夫人和小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