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访苏州梁家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都市小说网 www.dsxsw.net,最快更新山渐青最新章节!
第一百零八章 访苏州梁家
船行轻快,划过柔柔的水波,一路经常州,过无锡,入苏州。
红菱既想去太湖上游玩,许清一行也就在苏州留宿一夜,顺便看看大宋银行苏州分行的筹建情况。
经过上次的挤兑风波,大宋银行回过劲来后,特别是南方几个分行,由于有大量资金的注入,开始慢慢向周边一些重要城镇扩展,如今苏州和明州的分行都在扩展之列。
主管苏州分行筹建的,也是以前在京接受过许清培训的老人。名叫洪开良,他的任命经过许清亲自审核,洪开良为人很干练内敛,所以被派到苏州这个重要大城来。
苏州城内水道密布,许清他们的船可以直接停靠在分行后面的埠头上。
沿河两岸有弯弯曲曲的小巷,临水的轩窗偶然推开,或许就会探出一张婉丽的娇颜;拱桥下的石阶边,三三两两的妇人在洗衣裳,一串串的吴侬软语在水面上回荡。
小巷里不时走出一些沿街叫卖的小贩,惊醒那石板道上懒睡中的猫儿,一溜烟地窜上那古色古香的马头墙。
每户临水而居的人家,大都有供自己家用的埠头,埠头边上系着小小的乌蓬船,可以想见,此刻的苏州人出门多是以船代步,一支长橹轻撑,小船沿着密布的河道,可以穿街过巷,带你去到城中所想去的地方。
许清他们的船靠岸时,只好看到对面划过来一乌蓬船,船头站着一个红衣的媒婆,旁边是的个带着些腼腆的少年,穿着一身崭新的衣裳,船舱堆放一些红纸包着的礼物,还有一对面带喜色的老夫妇,想必是去女方家下聘礼。
看到这一幕,许清莫名地感到非常的温馨,悠悠小河水,承载着少年的憧憬,少女的遐思,还将两家的喜悦无形的连接起来。
得反并报后,洪开良很快出来迎接,在埠头上笑着等许清他们上岸。
苏州分行刚筹建,一切从简,要安置许清这一行人有些勉强,可惜梁思训和梁玉都不在,否则此行正好去他家拜访。
无论如何,许清觉得都有必要给梁玉的个交待,她为自己舍弃名节,细心照料过自己的起居,这事在江南同行中已经传开,若是自己弃而不顾,梁玉今后处境会很难。
无论是把亲事定下来,还是干脆娶过门都好,梁玉虽是商家女,但对许清来说这些都不重要,梁玉对自己用心良苦,品性温良,而且精明强干,能娶这样的女子为妻,许清也知足了。
吴静邦提议干脆一起去他们苏州分号住下,许清没什么异议,让红菱他们先过去,自己留了下来找洪开良谈了许久,详细地把苏州分行的情况摸清后,又提了一些建议,才往扬润玉器行而去。
最终许清觉得,还是有必要去一趟梁玉家,梁思训获罪充军,身体一直不好,如今虽然已经获赦,想必家里人仍旧不安。
自己作为始作俑者,有必要亲自登门宽解一下,趁着天色还早,许清和吴静邦置办了一些礼物,一同乘船往梁玉家去。
如今梁玉家中只有她母亲,和一个十一二岁的弟弟在家,梁思训身体虽然不怎么好,但据吴静邦所说,从早年算起总共还是娶了四房小妾,只有最先纳的那房小妾生了一个女儿,如今只有六岁。
吴静邦自己则纳了十二房,许清不禁看了看他老胳臂老脚的,真担心他是否吃得消,可别把人家姑娘到处丢荒。
梁家从外面看不怎么样,进到里才发现别有洞天,深深的院落,亭台楼阁假山池塘一应俱全,甚至还人工引进来一条小溪,曲折蜿蜒,流水潺潺。梁玉在这么美丽的院落长大,难怪生意之余,总是自然流露出那种优雅的内韵。
许清两人到访,梁玉的母亲只好领着十二岁的小儿子出来接待,梁玉的母亲三十七八岁,风韵依稀,非常温和良善的一个妇人。
见到许清后,梁玉的母亲忍不住好一翻打量,许清不好托大,以晚辈的身份上前见礼,梁玉的母亲露出了由衷的微笑,许清和吴静邦把前后的情况告知了一翻,稍作宽慰便告辞而出。
一支长槁,船娘轻轻一撑,游船划过平静的湖面,船头炭火上细焖的银鱼已香气弥漫,小颜和小芹各撑着一支华伞般的荷叶,光着小脚丫在船头戏着水。
今日游湖,吴静邦把他最小的十二姨太也带了出来,小姑娘才十四岁,比小芹还小差不多两岁,嫁入吴家却已经有一年多。
许清不得不对老吴佩服不已,他那因吃掉小芹的一丝负罪感一扫而空,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啊!有些事,用后世的目光去衡量还真是说不清。
远处的洞庭山墨绿如黛,近处风荷西子颜,水映天青云自闲。
红菱轻轻将浓香四溢的银鱼端到小几上,再从小几下拿起一瓶女儿红,细细地为各人斟上,吴静邦连道不敢,看了看他那十四岁的小妾,不禁对许清苦笑,许清不好说什么,人家才十四岁,跟小颜差不多,还能有多懂事。
桌上鱼香酒香相渗,许清食欲被勾了起来,他叫了声小颜和小芹,两人却还没玩够,许清不再理会,和吴静邦招呼一声,举杯动筷,鱼儿入口,满口留香。
“大人,您第一次来苏州,以前怕是未尝过这太湖银鱼吧?这银鱼可是太湖一宝,合着这陈年女儿红正当合适,大人多尝尝。”吴静邦殷勤地劝着酒。
“确实,这太湖银鱼我是早有耳闻,只是一直未有机会品尝,今天算是一偿心愿了。”
“这银鱼啊,肉质鲜嫩细腻,无骨刺、无腥味,相传是当年吴王食脍有余,弃于水中,化而成鱼,所以这银鱼也称脍残鱼。”吴静邦在苏州也算半个主人,开始给许清介绍起银鱼的典故来。
许清前世对那些名人效应就不感冒,听到这么美味的银鱼成了吴王的剩菜,不知为何反而觉得有些别扭。
还好这鱼确实鲜美,足够吸引人,剩菜就剩菜吧,以前酒还不是剩饭酿出来的,想到这些,许清又放开胸怀大吃起来。
许清吃得正欢,突然听到小颜她们欢叫,蓬顶上也随即传来淅沥的雨声,湖上竟是下起雨来,小颜两人把荷叶当伞,象两只小鹌鹑一着缩在船头,硬是不肯回舱。
从船舱里看出去,两人红裙绿叶伞,衬映着湖上蒙蒙的雨丝,婷婷如湖上荷花初开了,那画面倒是十分的唯美。
美则美矣,但这毕竟是自家的丫头,若是别家的许清倒愿她们呆着,让自己欣赏个够,他跑出去一手拎一个,硬是把两个丫头拖了回来。
小芹也知道自己一时忘形了,脸上有些忐忑不安,许清很自然抽出手帕为她们擦着脸上的雨点,倒是小颜还心有不甘地说道:“少爷,这雨也不算大,不怕的。”
“少罗嗦,快坐下来吃点东西,就你们两这小身板,真淋了雨还得了。”
吴静绑对许清这些异常之处,也见怪不怪了,许清呵一笑,举起杯来与吴静邦继续邀饮,这雨中游湖倒也别有一翻韵味。
雨点打在莲叶上,乱跳如珠,远处的洞庭山变得隐隐约约,如同雾中仙岛,湖中鱼儿不时跃出水面,泛起微波一串一串。风中还着凉凉的雨意,让人更感觉沁爽怡然。
夏日里的雨来得快去的也快,一时雨势收去,湖天更青,太阳悄悄钻出云头,洒在湖上碎成半湖的金光。
众人将酒食撤去,端上清茶,散坐在船头上,红菱被这美景所引,方喝过几杯女儿红的脸上酡红如醉。
这一路南来,原打算是跟着许清跋涉千山万水的,没想到竟是一路赏玩,或许这一切已经足够自己回味一生。回看许清的眸中渗满了幸福的微光。
吴静邦品着清茶向许清看了看说道:“吴某虽然是一介贱商,但久慕许大人诗才,如此湖光美景,许大人何不信手拈来一阙,好让我等一饱耳福。”
许清怔了一下,他真没想到吴静邦会有这翻话,一时有些诧异,自己就在红菱面前卖弄过两三首词,如今似乎真有欲罢不能之势。
都说诗的唐朝,宋朝何尝不是一样,同样是一个诗词的海洋,上至文人士大夫,下至贩夫走卒,诗词已经渗入了整个社会的层层面面,变成了整个社会的共通语言和形态意识。人们谈论诗词,仿佛后世见面打招呼时,问声‘您吃了吗’那样平常。
许清曾见过赵岗在汴河边大声地吟诵着自己的诗词,若是在后世,有人这样在街边显摆自己的诗作,大概换来的将是一片鄙视的目光,甚至会有黑砖暗袭。
但在宋朝,换来的却是一片发自内心的崇敬,那些贩夫走卒或许不能分辨赵岗词作的好坏,但并不妨碍他们对这种文化现象整体的趁向和钦拜。
红菱更是投来了灼灼的目光,许清不禁苦笑,自己这一深思,她们定以为自己是在寻章摘句。许清饮了口茶,干脆学起那些老学究的模样,摇头晃脑吟道:
荷碧映苍穹。
一叶轻楫过湖东。
平沙净。
欧鸣远。
湖天雨后落双虹。
盈袖正清风。
。
菱儿试新酒。
梨涡浅醉胜芙蓉。
倚红翠。
横波媚。
刹那芳华便无穷。
长绕梦魂中。
“你这用的是什么词牌?”红菱有些好奇地问道。
许清哈一笑说道:“这很重要吗?红菱啊,比如那些忆秦娥的词牌怎么来的,还不是前人创新得来的;哦,吴东家,咱们倒是忘了带鱼钩来,否则在这清风绿波里垂钓,岂不别有一翻意味?”
许清有意转移话题,吴静邦却答道:“今日有幸得闻许大人佳作,实乃三生有幸,许大人竟还能自己创作词牌,佩服,佩服!”
许清老脸有些微红,还好刚才饮了酒看不出来,见吴静邦一副诚挚的模样,许清估计也就能骗骗吴静邦这种半吊子的业余爱好者。
红菱轻笑着追问道:“那总得有个词牌吧,也好谱上唱曲。”
“那就叫红菱小调吧!”
第一百零八章 访苏州梁家
船行轻快,划过柔柔的水波,一路经常州,过无锡,入苏州。
红菱既想去太湖上游玩,许清一行也就在苏州留宿一夜,顺便看看大宋银行苏州分行的筹建情况。
经过上次的挤兑风波,大宋银行回过劲来后,特别是南方几个分行,由于有大量资金的注入,开始慢慢向周边一些重要城镇扩展,如今苏州和明州的分行都在扩展之列。
主管苏州分行筹建的,也是以前在京接受过许清培训的老人。名叫洪开良,他的任命经过许清亲自审核,洪开良为人很干练内敛,所以被派到苏州这个重要大城来。
苏州城内水道密布,许清他们的船可以直接停靠在分行后面的埠头上。
沿河两岸有弯弯曲曲的小巷,临水的轩窗偶然推开,或许就会探出一张婉丽的娇颜;拱桥下的石阶边,三三两两的妇人在洗衣裳,一串串的吴侬软语在水面上回荡。
小巷里不时走出一些沿街叫卖的小贩,惊醒那石板道上懒睡中的猫儿,一溜烟地窜上那古色古香的马头墙。
每户临水而居的人家,大都有供自己家用的埠头,埠头边上系着小小的乌蓬船,可以想见,此刻的苏州人出门多是以船代步,一支长橹轻撑,小船沿着密布的河道,可以穿街过巷,带你去到城中所想去的地方。
许清他们的船靠岸时,只好看到对面划过来一乌蓬船,船头站着一个红衣的媒婆,旁边是的个带着些腼腆的少年,穿着一身崭新的衣裳,船舱堆放一些红纸包着的礼物,还有一对面带喜色的老夫妇,想必是去女方家下聘礼。
看到这一幕,许清莫名地感到非常的温馨,悠悠小河水,承载着少年的憧憬,少女的遐思,还将两家的喜悦无形的连接起来。
得反并报后,洪开良很快出来迎接,在埠头上笑着等许清他们上岸。
苏州分行刚筹建,一切从简,要安置许清这一行人有些勉强,可惜梁思训和梁玉都不在,否则此行正好去他家拜访。
无论如何,许清觉得都有必要给梁玉的个交待,她为自己舍弃名节,细心照料过自己的起居,这事在江南同行中已经传开,若是自己弃而不顾,梁玉今后处境会很难。
无论是把亲事定下来,还是干脆娶过门都好,梁玉虽是商家女,但对许清来说这些都不重要,梁玉对自己用心良苦,品性温良,而且精明强干,能娶这样的女子为妻,许清也知足了。
吴静邦提议干脆一起去他们苏州分号住下,许清没什么异议,让红菱他们先过去,自己留了下来找洪开良谈了许久,详细地把苏州分行的情况摸清后,又提了一些建议,才往扬润玉器行而去。
最终许清觉得,还是有必要去一趟梁玉家,梁思训获罪充军,身体一直不好,如今虽然已经获赦,想必家里人仍旧不安。
自己作为始作俑者,有必要亲自登门宽解一下,趁着天色还早,许清和吴静邦置办了一些礼物,一同乘船往梁玉家去。
如今梁玉家中只有她母亲,和一个十一二岁的弟弟在家,梁思训身体虽然不怎么好,但据吴静邦所说,从早年算起总共还是娶了四房小妾,只有最先纳的那房小妾生了一个女儿,如今只有六岁。
吴静邦自己则纳了十二房,许清不禁看了看他老胳臂老脚的,真担心他是否吃得消,可别把人家姑娘到处丢荒。
梁家从外面看不怎么样,进到里才发现别有洞天,深深的院落,亭台楼阁假山池塘一应俱全,甚至还人工引进来一条小溪,曲折蜿蜒,流水潺潺。梁玉在这么美丽的院落长大,难怪生意之余,总是自然流露出那种优雅的内韵。
许清两人到访,梁玉的母亲只好领着十二岁的小儿子出来接待,梁玉的母亲三十七八岁,风韵依稀,非常温和良善的一个妇人。
见到许清后,梁玉的母亲忍不住好一翻打量,许清不好托大,以晚辈的身份上前见礼,梁玉的母亲露出了由衷的微笑,许清和吴静邦把前后的情况告知了一翻,稍作宽慰便告辞而出。
一支长槁,船娘轻轻一撑,游船划过平静的湖面,船头炭火上细焖的银鱼已香气弥漫,小颜和小芹各撑着一支华伞般的荷叶,光着小脚丫在船头戏着水。
今日游湖,吴静邦把他最小的十二姨太也带了出来,小姑娘才十四岁,比小芹还小差不多两岁,嫁入吴家却已经有一年多。
许清不得不对老吴佩服不已,他那因吃掉小芹的一丝负罪感一扫而空,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啊!有些事,用后世的目光去衡量还真是说不清。
远处的洞庭山墨绿如黛,近处风荷西子颜,水映天青云自闲。
红菱轻轻将浓香四溢的银鱼端到小几上,再从小几下拿起一瓶女儿红,细细地为各人斟上,吴静邦连道不敢,看了看他那十四岁的小妾,不禁对许清苦笑,许清不好说什么,人家才十四岁,跟小颜差不多,还能有多懂事。
桌上鱼香酒香相渗,许清食欲被勾了起来,他叫了声小颜和小芹,两人却还没玩够,许清不再理会,和吴静邦招呼一声,举杯动筷,鱼儿入口,满口留香。
“大人,您第一次来苏州,以前怕是未尝过这太湖银鱼吧?这银鱼可是太湖一宝,合着这陈年女儿红正当合适,大人多尝尝。”吴静邦殷勤地劝着酒。
“确实,这太湖银鱼我是早有耳闻,只是一直未有机会品尝,今天算是一偿心愿了。”
“这银鱼啊,肉质鲜嫩细腻,无骨刺、无腥味,相传是当年吴王食脍有余,弃于水中,化而成鱼,所以这银鱼也称脍残鱼。”吴静邦在苏州也算半个主人,开始给许清介绍起银鱼的典故来。
许清前世对那些名人效应就不感冒,听到这么美味的银鱼成了吴王的剩菜,不知为何反而觉得有些别扭。
还好这鱼确实鲜美,足够吸引人,剩菜就剩菜吧,以前酒还不是剩饭酿出来的,想到这些,许清又放开胸怀大吃起来。
许清吃得正欢,突然听到小颜她们欢叫,蓬顶上也随即传来淅沥的雨声,湖上竟是下起雨来,小颜两人把荷叶当伞,象两只小鹌鹑一着缩在船头,硬是不肯回舱。
从船舱里看出去,两人红裙绿叶伞,衬映着湖上蒙蒙的雨丝,婷婷如湖上荷花初开了,那画面倒是十分的唯美。
美则美矣,但这毕竟是自家的丫头,若是别家的许清倒愿她们呆着,让自己欣赏个够,他跑出去一手拎一个,硬是把两个丫头拖了回来。
小芹也知道自己一时忘形了,脸上有些忐忑不安,许清很自然抽出手帕为她们擦着脸上的雨点,倒是小颜还心有不甘地说道:“少爷,这雨也不算大,不怕的。”
“少罗嗦,快坐下来吃点东西,就你们两这小身板,真淋了雨还得了。”
吴静绑对许清这些异常之处,也见怪不怪了,许清呵一笑,举起杯来与吴静邦继续邀饮,这雨中游湖倒也别有一翻韵味。
雨点打在莲叶上,乱跳如珠,远处的洞庭山变得隐隐约约,如同雾中仙岛,湖中鱼儿不时跃出水面,泛起微波一串一串。风中还着凉凉的雨意,让人更感觉沁爽怡然。
夏日里的雨来得快去的也快,一时雨势收去,湖天更青,太阳悄悄钻出云头,洒在湖上碎成半湖的金光。
众人将酒食撤去,端上清茶,散坐在船头上,红菱被这美景所引,方喝过几杯女儿红的脸上酡红如醉。
这一路南来,原打算是跟着许清跋涉千山万水的,没想到竟是一路赏玩,或许这一切已经足够自己回味一生。回看许清的眸中渗满了幸福的微光。
吴静邦品着清茶向许清看了看说道:“吴某虽然是一介贱商,但久慕许大人诗才,如此湖光美景,许大人何不信手拈来一阙,好让我等一饱耳福。”
许清怔了一下,他真没想到吴静邦会有这翻话,一时有些诧异,自己就在红菱面前卖弄过两三首词,如今似乎真有欲罢不能之势。
都说诗的唐朝,宋朝何尝不是一样,同样是一个诗词的海洋,上至文人士大夫,下至贩夫走卒,诗词已经渗入了整个社会的层层面面,变成了整个社会的共通语言和形态意识。人们谈论诗词,仿佛后世见面打招呼时,问声‘您吃了吗’那样平常。
许清曾见过赵岗在汴河边大声地吟诵着自己的诗词,若是在后世,有人这样在街边显摆自己的诗作,大概换来的将是一片鄙视的目光,甚至会有黑砖暗袭。
但在宋朝,换来的却是一片发自内心的崇敬,那些贩夫走卒或许不能分辨赵岗词作的好坏,但并不妨碍他们对这种文化现象整体的趁向和钦拜。
红菱更是投来了灼灼的目光,许清不禁苦笑,自己这一深思,她们定以为自己是在寻章摘句。许清饮了口茶,干脆学起那些老学究的模样,摇头晃脑吟道:
荷碧映苍穹。
一叶轻楫过湖东。
平沙净。
欧鸣远。
湖天雨后落双虹。
盈袖正清风。
。
菱儿试新酒。
梨涡浅醉胜芙蓉。
倚红翠。
横波媚。
刹那芳华便无穷。
长绕梦魂中。
“你这用的是什么词牌?”红菱有些好奇地问道。
许清哈一笑说道:“这很重要吗?红菱啊,比如那些忆秦娥的词牌怎么来的,还不是前人创新得来的;哦,吴东家,咱们倒是忘了带鱼钩来,否则在这清风绿波里垂钓,岂不别有一翻意味?”
许清有意转移话题,吴静邦却答道:“今日有幸得闻许大人佳作,实乃三生有幸,许大人竟还能自己创作词牌,佩服,佩服!”
许清老脸有些微红,还好刚才饮了酒看不出来,见吴静邦一副诚挚的模样,许清估计也就能骗骗吴静邦这种半吊子的业余爱好者。
红菱轻笑着追问道:“那总得有个词牌吧,也好谱上唱曲。”
“那就叫红菱小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