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十二章 宁元的惊人语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都市小说网 www.dsxsw.net,最快更新三国隐侯最新章节!
淳于琼出身世家,发迹比较早,当年其与曹操、袁绍等人同为八校尉之一,算是初入仕途一步登天的牛人。
可是,随着董卓入京,这厮立刻意识到自己的智商不足以独立面对这乱世,而身为四世三公的袁绍却是进入其眼中。
事实证明,淳于琼的智慧是有时间效应的,当初他看出了天下即将大乱,却没有看出袁绍并不是一个好的主公。
当然,淳于琼也应该感到庆幸,就算是在爱世家轻寒门的袁营中,他也是越混越不如意,而等到这些年下来,他的地位却是尴尬不已,就比如现在,高览身为河北大将,就可以命令他出战。
冀州告急,袁营军情紧张,随着曹操的大军长驱直入,邺城更是人心浮动,这个时候高览明白胜利对于邺城人的重要性。
面对高览严厉的催战,淳于琼心中有种愤怒的羞愧感,可却也没有办法,谁让高览是大将,而他只是尴尬的护军将军。
酸枣大营,淳于琼面对麾下诸将校定计后,立刻分兵两路前往大营外五里亭处埋伏曹军。
……
而另一边,等左领军卫的斥候将袁军的动向向赵云禀报后,赵云立刻命人唤来了宁元和郭奕。
“见过大将军!”
宁元和郭奕抱拳对着赵云行礼,稚嫩的脸颊满是凝重,赵云望着眼前的小家伙,心中有种吾家有子初长成的感觉。
“你怎么来了?”
然而赵云的视线却是放到了宁元身后那魁梧的汉子身上,满脸的黑胡须仿佛钢针一般狰狞,铜铃大的眼珠子瞪的溜圆,而最惹人注目的却是那杆泛着青光的狼牙棒。
“嘿嘿……”
裴元绍狰狞着笑着,眼中透漏出煞气,张口间只感觉一张血盆大口迎面而来。
“赵将军有礼啦……”插手对着赵云行礼,裴元绍的声音仿佛滚雷一般炸响,可是对于赵云来说,他更看中的是裴元绍及其身后的那几十名玄甲府兵,这些铠甲乃是宁府亲卫的秘甲,赵云可是清晰的记得,当初宁元是自己私自
跑出来的。
“你……”
赵云张嘴就想问什么,可是话到嘴边又停了下来,扭头四处瞅了眼,示意几人跟着他来到中军大帐,随后小鱼儿率领亲卫军戒严了整个军帐。
“如何?你家家主可曾有什么交待的?”
赵云迫不及待的对着裴元绍追问道。
宁容已经十年没有音信了,虽然他这些年也常有书信送去,可是每次都是普通的平安信,对于战局却是只字未提。
十年!
难道沉默十年的宁小弟决定再次出手了吗?
赵云想想就觉得兴奋,说实话,这十年来他们步步蚕食冀州,虽然胜利的天平在不断向他们倾斜,可是这样长的时间拉锯他们真是太累了。
“……”
面对赵云那灼热的眼神,裴元绍被吓了一跳,虽然明白对方的意思,可他还是硬着头皮说道。
“回将军,侯爷吩咐,让末将听从大少爷吩咐!”
骤然听闻裴元绍的话,赵云眼眸闪过一丝暗淡,他第一个反应就是觉得宁容定然是心灰意冷了,想到曹操囚禁他十年,赵云却是也能理解。
可是……不知想到了什么,赵云叹了口气。
唉!
想当初他差点就跟着刘备打天下去了,是宁容不断的给他灌输家国天下的思想,这才让他终下定决心来曹营看看。
时间是很好的润滑剂,起初他对于曹操的认识就像一个路人,因为他心中觉得刘姓才是天下正宗,可是这么多年下来了,曹操对他是唯一重任,而他在曹营军中的权柄也越来越高。
当然,若是宁容有生命危险,他绝对会不管不顾的去放弃一切营救对方出来,可是这些年他也看出来了,曹操还是爱惜宁容的,这样让他就难办了。
宁容没有生命危险,他自己也是一个忠心之人,既然认定了就不会去背主。
赵云默默的想着什么,脸上的表情却是出卖了自己,从小被宁容、郭嘉、戏志才这样的人耳熏目染,宁元的眼神甚是灼灼,和身旁的郭奕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亮光。
“伯父……”
宁元缓步上前,因为此刻没有外人,他也就放松了一些,赵云听到这称呼就知道这个鬼灵精又有鬼主意了。
回过神的赵云望着宁元摸着俏皮的小鼻子,脸上带着暖意,他这副模样若是被外面那些将士看到,定然会吓得不敢置信,向来不苟言笑的白袍将军竟然在军中笑了。
“小元宝又有什么鬼主意了?”赵云笑问道。
“嘿嘿……伯父,你大可不必为父亲担忧,他老人家若是想走,区区许都岂能困的住他?”
宁元说着话上前探身,来到赵云的耳朵旁一阵咬耳朵。
“所以……伯父大可放心,裴叔叔既然来到酸枣,就说明他老人家已经默许了。
唉!这场大战前前后后竟然持续了数年之久,恐怕此战过后将会前无古事后无来者。
不过……”
话音微微一顿,宁元稚嫩的小脸上露出了坚毅神色。
“伯父,父亲大人的意思很明白,若是咱们再拿不下邺城,他老人家就要准备出手了!
所以,小元宝想出其不意,麻痹对方,而后攻其不备,一举拿下酸枣,挥兵杀向邺城!
今年的除夕咱们定要在邺城赵王宫喝酒!”
小小人儿语气坚定,眼眸蹦哒出无与伦比的气势,那是智慧的自信。
“哦?看来咱家的小元宝是有计谋了?不错!快说来与伯父听听,你统弟若是有你这般聪慧,伯父也就放心哦!”
赵云半开玩笑的说着话,对于宁元他是真心喜欢。
“伯父这话有失偏颇,统弟的枪法已有伯父的几分神韵,若是假以时日,只怕这百凤朝鸣枪其必然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宁元眼珠子滴溜溜乱转,小心翼翼的压低声音。
“伯父莫要欺负元儿小,伯父的赵家,二伯父的戏家,三伯父的郭嘉,还有父亲,咱们四家同出一脉,不结党不营私,可是在关键起来必然是同进同退的!”
宁元的话让赵云震撼了,他没有想到对方竟然知道这些,他们这四家各自有自己的朋友与敌人,平日里关系虽近,却也没有达到如胶似漆的地步,这主要是不想过多的刺激外界。
可是……只有他们四家家主知道,王朝更替如过眼云烟,世家门阀更是如堂前燕,伴随着的朝代的崛起与更替,多少家族支离破碎,甚至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小元宝,这话……是你父亲告诉你的,还是你自己想的!”
赵云突然脸色凝重的对着宁元问道,可是话说出来,他却是突然意识过来了,以自己宁小弟那性格是不会与一个十多岁的孩子说这些事情的。
“嘿!伯父无需大惊小怪,父亲大人怎么会说这些,可是这种事情还用别人说嘛?遍阅历史古书,那些曾经红极一时的家族那个不是如过往云烟!”
听到宁元这话,赵云认真了起来,想到自家宁小弟的才学,他自以为明白了,自己身为武将,整日想的是传授儿子枪法,而宁小弟自然忙于传授才学。
可是……
若是宁元知道赵云的想达,定然会告诉对方其实您错了,父亲的才学自然是上乘,可是真正面授的师傅却是李儒和蔡文姬。
没错!
这些年宁容南征北战不在家,虽然他写过不少书,也算是家学渊源,可是宁元始终是个孩童,没有人教授又如何学的会,而宁家神秘客卿李儒自然当仁不让的接过了这份重担。
至于蔡文姬?此刻她的才名却是不显露,可是对于她的才情就连李儒在某些方面都佩服。
其实,蔡文姬也算是家学渊源,而且还是大海那般深邃的家学,而这一切都是她自小在父亲身旁耳熏目染的结果。
说起蔡文姬的父亲,大汉王朝有学识的人没有一个不认识的,他就是蔡邕,可以算是真正做到了成名天下知。
蔡文姬的父亲早年曾拒朝廷征召之命,后被征辟为司徒掾属,任河平长、郎中、议郎等职,又曾参与续写《东观汉记》及刻印熹平石经。
直到董卓掌权时,强召蔡邕为祭酒,又一连三日之内,历任侍御史、治书侍御史、尚书、侍中、左中郎将等职,封高阳乡侯,世称“蔡中郎”。
而可惜的是,等到董卓被诛杀后,蔡邕因在王允座上感叹而被下狱,不久便被司徒王允逼迫而死于狱中,时年六十。
王允的理由自然是说蔡邕的心已经不纯洁了,竟然为恶贼董卓说话。
其实……
王允误会了这个老头,蔡邕的心自始至终都在汉帝身上,若是他真的贪慕虚荣,以他的才学与声望,功名利禄岂不是唾手可得,可是他却放弃了。
即便后来获罪他也没有解释,天地纲常,君为总纲的教条已经烙印在了他的心里,他选择在江南渔樵耕读,只为汉帝的颜面。
可是当有一天汉帝需要他时,他却是顶着天下的骂名接受了董卓的封赏,目的自然是想暗中帮助汉帝。
然而……
就是这样一个诗词歌赋无一不精,书法擅篆隶书无一不晓的大才,在其被王允杀害后,天下人心皆镇动。
而蔡文姬为人博学多才而又精通音律,自然是在其父蔡邕的身上学到的。至于宁元,他能够熟读古籍,名晓各家正宗典籍,自然是因为一直身藏宁府后院的蔡文姬了。
淳于琼出身世家,发迹比较早,当年其与曹操、袁绍等人同为八校尉之一,算是初入仕途一步登天的牛人。
可是,随着董卓入京,这厮立刻意识到自己的智商不足以独立面对这乱世,而身为四世三公的袁绍却是进入其眼中。
事实证明,淳于琼的智慧是有时间效应的,当初他看出了天下即将大乱,却没有看出袁绍并不是一个好的主公。
当然,淳于琼也应该感到庆幸,就算是在爱世家轻寒门的袁营中,他也是越混越不如意,而等到这些年下来,他的地位却是尴尬不已,就比如现在,高览身为河北大将,就可以命令他出战。
冀州告急,袁营军情紧张,随着曹操的大军长驱直入,邺城更是人心浮动,这个时候高览明白胜利对于邺城人的重要性。
面对高览严厉的催战,淳于琼心中有种愤怒的羞愧感,可却也没有办法,谁让高览是大将,而他只是尴尬的护军将军。
酸枣大营,淳于琼面对麾下诸将校定计后,立刻分兵两路前往大营外五里亭处埋伏曹军。
……
而另一边,等左领军卫的斥候将袁军的动向向赵云禀报后,赵云立刻命人唤来了宁元和郭奕。
“见过大将军!”
宁元和郭奕抱拳对着赵云行礼,稚嫩的脸颊满是凝重,赵云望着眼前的小家伙,心中有种吾家有子初长成的感觉。
“你怎么来了?”
然而赵云的视线却是放到了宁元身后那魁梧的汉子身上,满脸的黑胡须仿佛钢针一般狰狞,铜铃大的眼珠子瞪的溜圆,而最惹人注目的却是那杆泛着青光的狼牙棒。
“嘿嘿……”
裴元绍狰狞着笑着,眼中透漏出煞气,张口间只感觉一张血盆大口迎面而来。
“赵将军有礼啦……”插手对着赵云行礼,裴元绍的声音仿佛滚雷一般炸响,可是对于赵云来说,他更看中的是裴元绍及其身后的那几十名玄甲府兵,这些铠甲乃是宁府亲卫的秘甲,赵云可是清晰的记得,当初宁元是自己私自
跑出来的。
“你……”
赵云张嘴就想问什么,可是话到嘴边又停了下来,扭头四处瞅了眼,示意几人跟着他来到中军大帐,随后小鱼儿率领亲卫军戒严了整个军帐。
“如何?你家家主可曾有什么交待的?”
赵云迫不及待的对着裴元绍追问道。
宁容已经十年没有音信了,虽然他这些年也常有书信送去,可是每次都是普通的平安信,对于战局却是只字未提。
十年!
难道沉默十年的宁小弟决定再次出手了吗?
赵云想想就觉得兴奋,说实话,这十年来他们步步蚕食冀州,虽然胜利的天平在不断向他们倾斜,可是这样长的时间拉锯他们真是太累了。
“……”
面对赵云那灼热的眼神,裴元绍被吓了一跳,虽然明白对方的意思,可他还是硬着头皮说道。
“回将军,侯爷吩咐,让末将听从大少爷吩咐!”
骤然听闻裴元绍的话,赵云眼眸闪过一丝暗淡,他第一个反应就是觉得宁容定然是心灰意冷了,想到曹操囚禁他十年,赵云却是也能理解。
可是……不知想到了什么,赵云叹了口气。
唉!
想当初他差点就跟着刘备打天下去了,是宁容不断的给他灌输家国天下的思想,这才让他终下定决心来曹营看看。
时间是很好的润滑剂,起初他对于曹操的认识就像一个路人,因为他心中觉得刘姓才是天下正宗,可是这么多年下来了,曹操对他是唯一重任,而他在曹营军中的权柄也越来越高。
当然,若是宁容有生命危险,他绝对会不管不顾的去放弃一切营救对方出来,可是这些年他也看出来了,曹操还是爱惜宁容的,这样让他就难办了。
宁容没有生命危险,他自己也是一个忠心之人,既然认定了就不会去背主。
赵云默默的想着什么,脸上的表情却是出卖了自己,从小被宁容、郭嘉、戏志才这样的人耳熏目染,宁元的眼神甚是灼灼,和身旁的郭奕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亮光。
“伯父……”
宁元缓步上前,因为此刻没有外人,他也就放松了一些,赵云听到这称呼就知道这个鬼灵精又有鬼主意了。
回过神的赵云望着宁元摸着俏皮的小鼻子,脸上带着暖意,他这副模样若是被外面那些将士看到,定然会吓得不敢置信,向来不苟言笑的白袍将军竟然在军中笑了。
“小元宝又有什么鬼主意了?”赵云笑问道。
“嘿嘿……伯父,你大可不必为父亲担忧,他老人家若是想走,区区许都岂能困的住他?”
宁元说着话上前探身,来到赵云的耳朵旁一阵咬耳朵。
“所以……伯父大可放心,裴叔叔既然来到酸枣,就说明他老人家已经默许了。
唉!这场大战前前后后竟然持续了数年之久,恐怕此战过后将会前无古事后无来者。
不过……”
话音微微一顿,宁元稚嫩的小脸上露出了坚毅神色。
“伯父,父亲大人的意思很明白,若是咱们再拿不下邺城,他老人家就要准备出手了!
所以,小元宝想出其不意,麻痹对方,而后攻其不备,一举拿下酸枣,挥兵杀向邺城!
今年的除夕咱们定要在邺城赵王宫喝酒!”
小小人儿语气坚定,眼眸蹦哒出无与伦比的气势,那是智慧的自信。
“哦?看来咱家的小元宝是有计谋了?不错!快说来与伯父听听,你统弟若是有你这般聪慧,伯父也就放心哦!”
赵云半开玩笑的说着话,对于宁元他是真心喜欢。
“伯父这话有失偏颇,统弟的枪法已有伯父的几分神韵,若是假以时日,只怕这百凤朝鸣枪其必然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宁元眼珠子滴溜溜乱转,小心翼翼的压低声音。
“伯父莫要欺负元儿小,伯父的赵家,二伯父的戏家,三伯父的郭嘉,还有父亲,咱们四家同出一脉,不结党不营私,可是在关键起来必然是同进同退的!”
宁元的话让赵云震撼了,他没有想到对方竟然知道这些,他们这四家各自有自己的朋友与敌人,平日里关系虽近,却也没有达到如胶似漆的地步,这主要是不想过多的刺激外界。
可是……只有他们四家家主知道,王朝更替如过眼云烟,世家门阀更是如堂前燕,伴随着的朝代的崛起与更替,多少家族支离破碎,甚至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小元宝,这话……是你父亲告诉你的,还是你自己想的!”
赵云突然脸色凝重的对着宁元问道,可是话说出来,他却是突然意识过来了,以自己宁小弟那性格是不会与一个十多岁的孩子说这些事情的。
“嘿!伯父无需大惊小怪,父亲大人怎么会说这些,可是这种事情还用别人说嘛?遍阅历史古书,那些曾经红极一时的家族那个不是如过往云烟!”
听到宁元这话,赵云认真了起来,想到自家宁小弟的才学,他自以为明白了,自己身为武将,整日想的是传授儿子枪法,而宁小弟自然忙于传授才学。
可是……
若是宁元知道赵云的想达,定然会告诉对方其实您错了,父亲的才学自然是上乘,可是真正面授的师傅却是李儒和蔡文姬。
没错!
这些年宁容南征北战不在家,虽然他写过不少书,也算是家学渊源,可是宁元始终是个孩童,没有人教授又如何学的会,而宁家神秘客卿李儒自然当仁不让的接过了这份重担。
至于蔡文姬?此刻她的才名却是不显露,可是对于她的才情就连李儒在某些方面都佩服。
其实,蔡文姬也算是家学渊源,而且还是大海那般深邃的家学,而这一切都是她自小在父亲身旁耳熏目染的结果。
说起蔡文姬的父亲,大汉王朝有学识的人没有一个不认识的,他就是蔡邕,可以算是真正做到了成名天下知。
蔡文姬的父亲早年曾拒朝廷征召之命,后被征辟为司徒掾属,任河平长、郎中、议郎等职,又曾参与续写《东观汉记》及刻印熹平石经。
直到董卓掌权时,强召蔡邕为祭酒,又一连三日之内,历任侍御史、治书侍御史、尚书、侍中、左中郎将等职,封高阳乡侯,世称“蔡中郎”。
而可惜的是,等到董卓被诛杀后,蔡邕因在王允座上感叹而被下狱,不久便被司徒王允逼迫而死于狱中,时年六十。
王允的理由自然是说蔡邕的心已经不纯洁了,竟然为恶贼董卓说话。
其实……
王允误会了这个老头,蔡邕的心自始至终都在汉帝身上,若是他真的贪慕虚荣,以他的才学与声望,功名利禄岂不是唾手可得,可是他却放弃了。
即便后来获罪他也没有解释,天地纲常,君为总纲的教条已经烙印在了他的心里,他选择在江南渔樵耕读,只为汉帝的颜面。
可是当有一天汉帝需要他时,他却是顶着天下的骂名接受了董卓的封赏,目的自然是想暗中帮助汉帝。
然而……
就是这样一个诗词歌赋无一不精,书法擅篆隶书无一不晓的大才,在其被王允杀害后,天下人心皆镇动。
而蔡文姬为人博学多才而又精通音律,自然是在其父蔡邕的身上学到的。至于宁元,他能够熟读古籍,名晓各家正宗典籍,自然是因为一直身藏宁府后院的蔡文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