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长城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都市小说网 www.dsxsw.net,最快更新明骑最新章节!
第三百六十五章 长城
倒是卢象升身体素质极好,这些年在军中锻炼出一身铜皮铁骨,大军默默的在狭窄的山路中穿行,汗流浃背,正午时气温高达三十度,马城不得不下令停止前进,避过一天中最炎热的时段。一万五千兵马拖成了一字长蛇阵,就地盘坐休息喝水,若不是苦练四年的辽兵,换一支兵马早就拖垮了。
马城亲自制定的练兵纲要,训练耐力,承受能力的练兵之法终于看到成效。三十度高温下,零下二十度低温下行军,开原兵马可也不是第一次了,年年如此,将部下练成了一支铁军。避过一天中最炎热的时段,大军开拔,长长的行军队列绵延整整五里,却不必担心被埋伏,翻山越岭五天后,终于看到长城了。
马城摸着被晒伤的老脸,胡子拉碴的,连军服都被树枝划破了,大军用火药桶将长城炸塌了一断,拆出一个宽五十米的缺口,便牵着战马在长城上向西行军,在长城上行军比翻山越岭容易多了,入夜,全军就在长城上休整,除了少量岗哨全军呼呼大睡,宛如一条沉睡中的巨龙。
夜间,星空璀璨。
马城坐在凉爽的长城内,抬头看着晴朗夜空,山风吹过十分凉爽舒适,两侧便是密林,山脊,格外有一种荒凉壮观的观感。休整两个时辰后夜间在长城上行军,倒是连火把都用不着,夜空晴朗星星点点,借着皎洁的月光沿蜿蜒起伏的山势而行,将隐蔽性做到了极限,夜间不打火把行军,也只有在长城上才做的到。
在滦州出发后第五日,明长城喜峰口东南二十里处。
在长城上行军虽然隐蔽,对驮马却是极大的负担,也走的很慢,轻骑走直线一两天就能到,大军却整整走了五天,将士马匹疲惫都需要休整。并且开原兵马是轻装上阵,途中累死一些驮马还丢弃了不必要的辎重,士卒手中只有火铳,少量弹药,还有一些开原团练标志性的大弓。
全面换装的开原兵仍有许多个营,保留着起家时标志性的仿英格兰长弓,马城对此是鼓励的态度,只要不影响作战保留一些长弓有何妨,某些特定的战场环境下,长弓还是能派上用场的,比如现在。手持沉重的重火绳枪作战需要列队,需要齐射,换上长弓就不需要考虑这些,尤其适合偷袭战。
到了喜峰口东南二十里,马城才终于明白历史上的北方民族,为什么要选这个地方入关了,连日军入关也选了这里。这地方实在太宽阔了,蓟镇有十二路关碍无处不险,只有喜峰口这里是平原大川,如此开阔,几十万人也可以快速通过,内侧有一个军堡叫做来远楼,足可容纳几万大军,被八旗兵攻下之后成了中转兵站。天将将亮,马城用千里镜举目四望,心中无奈,喜峰口这地方需要多少兵力守住,少于五万都不成。
喜峰口关门还是永乐年间重修的,当时是作为大型军事要塞建设的。五万兵力大约可以守住这座军事要塞,然而如今是崇贞二年,朝廷哪有五万大军用来守关,边关精锐早就葬送在辽东,山海关了,于是这喜峰口要塞就成了摆设,如今更是被虏骑用来驻兵,中转的大型中转站。
此处是距喜峰口关二十里的深山,不能再往前走了。
大军在距离喜峰口关二十里的山中躲了一天,养足了精神,夜间出山前锋只携带了长弓,箭壶,战刀匕首夜间摸营,迅速攻占了东南一侧的几十个屯堡,烽火台,漫山遍野的开原兵成群结队,悄无声息对喜峰口东侧驻守的后金军,展开大规模夜间渗透作战,如此大规模的夜间渗透作战,马城心中也没什么把握,却不得不冒险为之。
渗透作战便等于将部队建制完全打乱,全靠士卒的自由发挥,这在冷兵器时代是无法想象的战法,马城却是有些自信的,靠的便是开原军中大量优秀的士官,严密的组织性,以乱打乱么,开原兵马绝对是这时代最强的。建虏也十分擅长夜战,每每在夜战中击溃明军,却和开原兵有极大的区别。建虏夜战靠的是个人勇武,开原兵夜战靠的是小队,小组渗透制造混乱。
马城坐镇山脚下一面集结后续部队,一面将十个步营五千兵马撒了出去。
用总兵力的四分之一实施夜间渗透作战,马城也是下了血本,喜峰口关城有多少虏兵呢,无法计算,却被马城敏锐的嗅到了战机。正牌子八旗都在京畿,直隶大肆掳掠呢,喜峰口这里是杂兵,辅兵。各旗主子们的包衣奴才,汉军奴才,蒙古奴才承担了后勤中转,数量绝对超过十万,如此庞大的兵力自然也是为了防备林丹汗。
夜间渗透作战发起半个时辰后,不远处的军堡就亮起火光。喊杀声隐约可闻,夜袭,偷营,马城身边众将都极痛快,皇太极就是用夜袭这一招,一战就覆没了京畿五万明军,如今爷爷们夜袭喜峰口,想来老贼应是气的浑身发抖,最好一口气上不来气死了。
一干参谋,将官虽然痛快却极忐忑,夜战,是明军最不擅长的。
马城倒是气定神闲,明军不擅夜战无非是因为组织混乱,兵无战心,组织混乱军制更是混乱,一旦夜间遇袭炸营是家常便饭。群山环绕中火头越来越多,天气晴朗月光皎洁,没有风,倒是不怕火势蔓延到山上。喜峰口这地方又比较怪,山下就是宽阔的滦河,火势也烧不到河里只能在极小的范围内蔓延。
马城手握战刀站在一座烽火台上,看着夜间渗透的部下如一股暗流,由东到西席卷过去,所过之处火光浓烟升腾起来,给驻防奴兵造成了极大混乱。站在烽火台上,能清晰看到一队开原士卒狡猾的躲在山上,居高临下朝着屯堡里射火箭,一支支火箭在天空划出漂亮的弧线,落进奴兵驻守的军堡,那处木制军堡连堡门都很烧起来。
喜峰口东侧变的极为混乱,处处都在燃烧,大火却奇迹一般没有失去控制。这和喜峰口特殊地形,也和无风的天气有关,当年明军建造这些军堡时,周围的树木都被砍光了,就是为了防止敌军烧山。山下又有一条滦河,虽然是枯水期可水量也不少,是一处水源充足,防火措施极佳的大型要塞。
混乱中,居然有一些奴兵晕头转向,往东南方向而来一头撞进明军主力怀中。
第三百六十五章 长城
倒是卢象升身体素质极好,这些年在军中锻炼出一身铜皮铁骨,大军默默的在狭窄的山路中穿行,汗流浃背,正午时气温高达三十度,马城不得不下令停止前进,避过一天中最炎热的时段。一万五千兵马拖成了一字长蛇阵,就地盘坐休息喝水,若不是苦练四年的辽兵,换一支兵马早就拖垮了。
马城亲自制定的练兵纲要,训练耐力,承受能力的练兵之法终于看到成效。三十度高温下,零下二十度低温下行军,开原兵马可也不是第一次了,年年如此,将部下练成了一支铁军。避过一天中最炎热的时段,大军开拔,长长的行军队列绵延整整五里,却不必担心被埋伏,翻山越岭五天后,终于看到长城了。
马城摸着被晒伤的老脸,胡子拉碴的,连军服都被树枝划破了,大军用火药桶将长城炸塌了一断,拆出一个宽五十米的缺口,便牵着战马在长城上向西行军,在长城上行军比翻山越岭容易多了,入夜,全军就在长城上休整,除了少量岗哨全军呼呼大睡,宛如一条沉睡中的巨龙。
夜间,星空璀璨。
马城坐在凉爽的长城内,抬头看着晴朗夜空,山风吹过十分凉爽舒适,两侧便是密林,山脊,格外有一种荒凉壮观的观感。休整两个时辰后夜间在长城上行军,倒是连火把都用不着,夜空晴朗星星点点,借着皎洁的月光沿蜿蜒起伏的山势而行,将隐蔽性做到了极限,夜间不打火把行军,也只有在长城上才做的到。
在滦州出发后第五日,明长城喜峰口东南二十里处。
在长城上行军虽然隐蔽,对驮马却是极大的负担,也走的很慢,轻骑走直线一两天就能到,大军却整整走了五天,将士马匹疲惫都需要休整。并且开原兵马是轻装上阵,途中累死一些驮马还丢弃了不必要的辎重,士卒手中只有火铳,少量弹药,还有一些开原团练标志性的大弓。
全面换装的开原兵仍有许多个营,保留着起家时标志性的仿英格兰长弓,马城对此是鼓励的态度,只要不影响作战保留一些长弓有何妨,某些特定的战场环境下,长弓还是能派上用场的,比如现在。手持沉重的重火绳枪作战需要列队,需要齐射,换上长弓就不需要考虑这些,尤其适合偷袭战。
到了喜峰口东南二十里,马城才终于明白历史上的北方民族,为什么要选这个地方入关了,连日军入关也选了这里。这地方实在太宽阔了,蓟镇有十二路关碍无处不险,只有喜峰口这里是平原大川,如此开阔,几十万人也可以快速通过,内侧有一个军堡叫做来远楼,足可容纳几万大军,被八旗兵攻下之后成了中转兵站。天将将亮,马城用千里镜举目四望,心中无奈,喜峰口这地方需要多少兵力守住,少于五万都不成。
喜峰口关门还是永乐年间重修的,当时是作为大型军事要塞建设的。五万兵力大约可以守住这座军事要塞,然而如今是崇贞二年,朝廷哪有五万大军用来守关,边关精锐早就葬送在辽东,山海关了,于是这喜峰口要塞就成了摆设,如今更是被虏骑用来驻兵,中转的大型中转站。
此处是距喜峰口关二十里的深山,不能再往前走了。
大军在距离喜峰口关二十里的山中躲了一天,养足了精神,夜间出山前锋只携带了长弓,箭壶,战刀匕首夜间摸营,迅速攻占了东南一侧的几十个屯堡,烽火台,漫山遍野的开原兵成群结队,悄无声息对喜峰口东侧驻守的后金军,展开大规模夜间渗透作战,如此大规模的夜间渗透作战,马城心中也没什么把握,却不得不冒险为之。
渗透作战便等于将部队建制完全打乱,全靠士卒的自由发挥,这在冷兵器时代是无法想象的战法,马城却是有些自信的,靠的便是开原军中大量优秀的士官,严密的组织性,以乱打乱么,开原兵马绝对是这时代最强的。建虏也十分擅长夜战,每每在夜战中击溃明军,却和开原兵有极大的区别。建虏夜战靠的是个人勇武,开原兵夜战靠的是小队,小组渗透制造混乱。
马城坐镇山脚下一面集结后续部队,一面将十个步营五千兵马撒了出去。
用总兵力的四分之一实施夜间渗透作战,马城也是下了血本,喜峰口关城有多少虏兵呢,无法计算,却被马城敏锐的嗅到了战机。正牌子八旗都在京畿,直隶大肆掳掠呢,喜峰口这里是杂兵,辅兵。各旗主子们的包衣奴才,汉军奴才,蒙古奴才承担了后勤中转,数量绝对超过十万,如此庞大的兵力自然也是为了防备林丹汗。
夜间渗透作战发起半个时辰后,不远处的军堡就亮起火光。喊杀声隐约可闻,夜袭,偷营,马城身边众将都极痛快,皇太极就是用夜袭这一招,一战就覆没了京畿五万明军,如今爷爷们夜袭喜峰口,想来老贼应是气的浑身发抖,最好一口气上不来气死了。
一干参谋,将官虽然痛快却极忐忑,夜战,是明军最不擅长的。
马城倒是气定神闲,明军不擅夜战无非是因为组织混乱,兵无战心,组织混乱军制更是混乱,一旦夜间遇袭炸营是家常便饭。群山环绕中火头越来越多,天气晴朗月光皎洁,没有风,倒是不怕火势蔓延到山上。喜峰口这地方又比较怪,山下就是宽阔的滦河,火势也烧不到河里只能在极小的范围内蔓延。
马城手握战刀站在一座烽火台上,看着夜间渗透的部下如一股暗流,由东到西席卷过去,所过之处火光浓烟升腾起来,给驻防奴兵造成了极大混乱。站在烽火台上,能清晰看到一队开原士卒狡猾的躲在山上,居高临下朝着屯堡里射火箭,一支支火箭在天空划出漂亮的弧线,落进奴兵驻守的军堡,那处木制军堡连堡门都很烧起来。
喜峰口东侧变的极为混乱,处处都在燃烧,大火却奇迹一般没有失去控制。这和喜峰口特殊地形,也和无风的天气有关,当年明军建造这些军堡时,周围的树木都被砍光了,就是为了防止敌军烧山。山下又有一条滦河,虽然是枯水期可水量也不少,是一处水源充足,防火措施极佳的大型要塞。
混乱中,居然有一些奴兵晕头转向,往东南方向而来一头撞进明军主力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