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七穆游氏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都市小说网 www.dsxsw.net,最快更新春秋我为王最新章节!
“我不喜欢这些郑人,他们全是一副奸诈的商贾做派。”
九月初十清晨,拔营前夕,作为宋国叛军统帅的公子地又一次冲弟弟公子辰抱怨起来。
他讨厌郑人的理由很充分:“宋国与郑国间本来就隙地,地名分别叫做弥作、顷丘、玉畅、嵒、戈、钖。当年郑卿子产和我们宋国讲和,曾承诺说郑国不要这些地方了。可如今驷歂执政,却撕毁旧约,再度觊觎这些隙地,彼辈已经在嵒地、戈地、钖地筑了城,还妄图染指剩下三处。此番彼辈派游速帅军来援,除了受齐侯所托外,打得就是割地的主意,右师竟然一口应允下来,真是……”
公子地隐隐以宋国的继承者自居,已经将宋地视为自己的私属,所以对乐大心的卖国行径十分不满,更何况,捡便宜的还是郑国人!
三百年了,宋人一贯不喜欢郑国这个邻居,从很早以前就打得不可开交。小霸郑庄公通过远交齐、鲁的手段,多次大败宋国,遏制其发展,在与宋的斗争中始终居于上风。到了晋楚争霸时代,他们常常分属两个阵营互殴,其中宋国与郑国的几次交锋,以郑取胜居多,即使宋国取胜,也未曾重创郑国,就算抱着晋国大腿也做不到。
可现如今,却因为有求于人,结成了临时的盟友。
公子辰尴尬地笑了笑,其实正因为郑国在边境的动作,司城乐氏被派去黄池筑城防御,才给了乐大心发动政变的翻盘机会。对面的乐、赵、曹、向联军屡次击败他们,还抢掠了大量秋粮,逼迫叛党不得不速战速决,乐大心倒是看得明白,只要郑、卫愿意加入,即使割让宋国利益也在所不惜。
否则,输家最好的结局也是流亡他国,这紧要关头非得恪守宋国利益作甚?
要地?割!要公女?嫁!
反正对于乐大心来说。不是自己家的姑娘,不是自己的属地,不心疼!
而郑国人的确不负众望,自从他们开进宋国以来战无不胜。这才将对手逼到了决战的独木桥上。
所以现如今得把郑人伺候好了,让他们帮自己打完这场硬仗再说,于是公子辰安慰傲娇的兄长道:“等战事终了,宋国安定,再向郑国讨还那几邑隙地不迟。现如今大战在即,还是不要惹郑国师帅不高兴了……”
这是决定宋国归属的一战,而他和兄长公子地,将分别指挥追随自己的公族和萧邑兵,坐镇右军。至于中军,当然是联军中流砥柱的郑师担当。两位公子还得听郑人统一指挥,心里一万个不愿意,却不得不如此,因为在他们这些个领兵之人里,最有经验。最善战的,莫过于七穆之一的游速……
想到这里,公子地的气焰熄灭了,随即将怒火转移到了卫国人头上:“郑军天未大亮就拔营等待,吾等宋人稍后也好了,就剩卫人还在磨蹭,快些派人去催催公子朝,鸡鸣都一个时辰了,他还未集结好么?”
中军右军已备,公子朝率领的三千卫国援军。自然就是左军。
就在这时,外面却有军吏来报,说是卫国的师帅公子朝扔下还一团乱的卫军,带着一辆轻车。径自往前线去了。
公子地和公子辰面面相觑,对这位跑去卫国做大夫的叔叔,他俩算是彻底无语了,卫侯为何不派善战的王孙贾来?就算让弥子瑕来也好啊,偏偏是除了模样俊美外别无他长的公子朝……
“公子朝去前线作甚?”
去降敌?不可能,上次在朝堂上。公子朝被赵无恤一首”北方有佳人“彻底比了下来,又被南子抢白一通,丢了脸面,和赵氏子结了仇,绝不可能去投降。
那军吏表情怪异:“据说是要去致师!”
……
“郑国人的军阵真严整啊……我和不少邦国的人交过手,可能与郑军相比的仅有中行氏一家而已,连齐人都远远不如。”
站在一处几丈高的小土堆上遥望,从湖边回来的赵无恤正好能看到对面拔营的敌军。昨日的战术骚扰没有起到效果,因为郑国人大包大揽地承担了外围防御,他们戒备森严,今早集结十分迅速,集结后严阵以待盟友归位,没有丝毫焦躁,真是让赵无恤叹为观止。
在他身侧的,是代表向氏加入联军的司马耕,先前赵无恤在宋时便与他为友。
司马耕虽是孔子之徒,但为人多言而容易躁动,此刻闻言,立刻回答道:“这是当然,郑国在宗周覆灭前夕从太华山下迁徙到郐、虢之间,区区数万人,有小邑数座而已。郑桓公、武公、庒公三代人无岁不战,东征西讨,连连获胜,甚至打败过周天子率领的联军,硬生生在中原打出了一个郑国小霸的局面!”
“我是宋人,虽然不愿承认,但在战阵之上遇到郑国,宋国的确是败多胜少的。不单如此,郑人百年来常常抵御晋、楚等大国的侵袭,还常常能取得胜利。”
这一点与赵无恤所知的历史吻合,没记错的话,在之后的时代里,韩国灭亡郑国,整整花了一百年方能如愿……
真不知道是韩氏、韩国太废呢,还是郑国太顽强?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司马耕本名向耕,他因为做过宋国小司马,职责所在,对敌对的郑国倒是颇有研究。
所以从来没和郑人交过手的赵无恤,也乐于把他当成军事顾问,至于那一千余向氏族兵,当然是归赵无恤统一指挥了。
“和郑人作战都要注意些什么?”赵无恤一边给军队下达命令,一边继续从司马耕处获取情报,和对面一样,他这边的武卒和西鲁邑兵已经集结好了,司马耕和乐溷的军队稍后,现在就在等动作缓慢的曹师了……
赵无恤有些不满,让人去催促之余也想着,自己要不要把用处不大的曹人当成搅乱对方阵脚的炮灰算了?
向氏在之前的政变里元气大伤,司马耕的两个兄长龟缩宋国东北角。他去鲁国向孔丘求助,却遭到了婉拒。愤慨之下只身折返,带着一千凑出的兵卒来投赵无恤,事关宗族存亡,所以他有问必答。
“司寇要小心。郑国人作战的一个特点,就是狡猾。当年北戎侵郑,郑人率兵抵御,又忧心戎军力量强大,于是便派遣一些兵士一触即溃。且一路丢弃财物谷帛。戎人作战轻率而阵列不肃,贪婪而不团结,眼见打赢了,前方还能缴获财物,便各不相让一意前行。结果却遇到了郑人布下的三道伏兵,伏兵四起把戎军从中截断,前后夹攻,将戎人全部歼灭……”
说罢,司马耕一脸的义愤填膺。
赵无恤心中好笑,宋国人打仗的一个特点。就是老实,泓水之战只是一个例子,为此没少吃郑人的亏。司马耕对郑人的战术愤愤不平,却也改变不了“不列不战,不鼓不阵”的古旧战术向“兵者,诡道也”,“兵不厌诈”的演变。
何况,眼前的这些郑国人之所以警惕而好用诡谋,都是被环境逼出来的啊!从立国以来无日不战,朝晋暮楚。唯强是依,重商好利,造就了这个邦国的性格,军事上也是中原当之无愧的小强……
那么今天。郑国人又会施展什么“诡道”呢?
……
这时候天已大亮,赵无恤偏头看向预定的战场位置,西侧是遮挡视线的丘陵,东侧则是宽达十里的孟诸草泽,中间有一处十里左右的阔地,土地微微潮湿。根据虞喜回馈的那些情报看。对方统帅的胜负手,已经打出了……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敌人跟他玩奇计,赵无恤自有手段对待,不过他也有些兴奋和好奇。这几年里打惯了古板的阵地战,少有人互相使诈、出奇谋,如此算来,他的对手真是个有趣的人物。
“我听闻郑军统帅是七穆之一的游速,子牛,你可了解此人?”
司马耕的面色严肃了起来:“游速字子宽,其名对宋国人来说,虽然算不上家喻户晓,可对于吾等军旅之人,却如雷贯耳……”
百余年前,郑穆公有七个公子:子罕、子驷、子丰、子游、子印、子国、子良。他们从公室分离出来另立宗族,以始祖的字为氏,即罕氏、驷氏、丰氏、游氏、印氏、国氏、良氏,合称七穆。经过百年发展,七穆已经权倾郑国,郑之六卿皆为穆族,其中国氏出了子产,游氏出了和无恤老爹赵鞅关系不错的子大叔。
两人口中的郑军统帅游速,正是子大叔的儿子,现任游氏家主,郑国次卿游速!
司马耕回忆道:“游速是郑国最擅长用兵的将领,他最初是郑子产的佐吏,到了其父子大叔执政时,方才在军争上崭露头角……”
子大叔执政之初为政宽厚,于是导致民间盗贼横行,郑、宋的轻侠、流民勾结野人,在郑国的雈苻之泽聚集为盗,为祸范围极大,不亚于盗跖。于是子大叔更改其政,派其子游速发徒兵镇压,只一战便大功告成……
“围剿盗寇,算不上太大的功绩,可灭许国之功,则让游速名垂中夏,威震秦楚了……”
那是四年前的事情,正是赵无恤初到这个时代时发生的事,楚国被吴攻破都城,自保不暇,更顾不上方城内外的附庸国。于是郑国人便来了一出五百里奇袭,游速帅五千之众南下宛、叶,攻灭了姜姓四岳之一的许国,俘虏了其十七世国君许斯,完成了从郑庄公起就遗留的夙愿。
司马耕点评道:“郑国现如今其兵车广多,四十年前子产、子展边曾帅师700乘伐陈,如今起码也有兵车千乘,众五万余。而被游速带来的五千人,多半是参加过灭许之战的游氏族兵!”
赵无恤颔首:“原来如此,都是老卒,无怪乎一眼看过去,就知道是强军!”
这时候一众军吏也完成了调度和布置,纷纷过来回报,赵无恤不能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便又豪言道:“只可惜比起我的武卒,依然大大不如!”
不单赵无恤的军吏们齐声赞同,司马耕居然也认同这点:“游速已经连败乐氏、向氏。倘若没有司寇指挥,此战恐怕也是有败无胜了,但有了司寇,有了武卒为中坚,必能让郑人惨败而归!”
他倒是对盟友颇为信任……
无恤深吸了一口深秋的冷气,司马耕说的没错,郑人打仗好用计谋又如何?郑军统帅善战又如何?敌人数量比己方多又如何?
会战的地点是赵无恤选定的,加上那位神秘人物的指点,加上他早早布置的后手,只要成功,胜负,当在七三之分!
恰逢此时,又有传报小卒打马过来汇报:“司寇,敌军大阵未动,但却有一辆打轻车往这边过来了!似是想要致师!”
PS:今天三更哟,之前欠下的加更补上了,求月票,求推荐票。(~^~)
PS: 感谢19号的打赏!感谢 打瞌睡的水獭 ,小齐文明奇迹 ,xiadong126 ,取名字好难好难啊 ,亦家人fis 的打赏!
“我不喜欢这些郑人,他们全是一副奸诈的商贾做派。”
九月初十清晨,拔营前夕,作为宋国叛军统帅的公子地又一次冲弟弟公子辰抱怨起来。
他讨厌郑人的理由很充分:“宋国与郑国间本来就隙地,地名分别叫做弥作、顷丘、玉畅、嵒、戈、钖。当年郑卿子产和我们宋国讲和,曾承诺说郑国不要这些地方了。可如今驷歂执政,却撕毁旧约,再度觊觎这些隙地,彼辈已经在嵒地、戈地、钖地筑了城,还妄图染指剩下三处。此番彼辈派游速帅军来援,除了受齐侯所托外,打得就是割地的主意,右师竟然一口应允下来,真是……”
公子地隐隐以宋国的继承者自居,已经将宋地视为自己的私属,所以对乐大心的卖国行径十分不满,更何况,捡便宜的还是郑国人!
三百年了,宋人一贯不喜欢郑国这个邻居,从很早以前就打得不可开交。小霸郑庄公通过远交齐、鲁的手段,多次大败宋国,遏制其发展,在与宋的斗争中始终居于上风。到了晋楚争霸时代,他们常常分属两个阵营互殴,其中宋国与郑国的几次交锋,以郑取胜居多,即使宋国取胜,也未曾重创郑国,就算抱着晋国大腿也做不到。
可现如今,却因为有求于人,结成了临时的盟友。
公子辰尴尬地笑了笑,其实正因为郑国在边境的动作,司城乐氏被派去黄池筑城防御,才给了乐大心发动政变的翻盘机会。对面的乐、赵、曹、向联军屡次击败他们,还抢掠了大量秋粮,逼迫叛党不得不速战速决,乐大心倒是看得明白,只要郑、卫愿意加入,即使割让宋国利益也在所不惜。
否则,输家最好的结局也是流亡他国,这紧要关头非得恪守宋国利益作甚?
要地?割!要公女?嫁!
反正对于乐大心来说。不是自己家的姑娘,不是自己的属地,不心疼!
而郑国人的确不负众望,自从他们开进宋国以来战无不胜。这才将对手逼到了决战的独木桥上。
所以现如今得把郑人伺候好了,让他们帮自己打完这场硬仗再说,于是公子辰安慰傲娇的兄长道:“等战事终了,宋国安定,再向郑国讨还那几邑隙地不迟。现如今大战在即,还是不要惹郑国师帅不高兴了……”
这是决定宋国归属的一战,而他和兄长公子地,将分别指挥追随自己的公族和萧邑兵,坐镇右军。至于中军,当然是联军中流砥柱的郑师担当。两位公子还得听郑人统一指挥,心里一万个不愿意,却不得不如此,因为在他们这些个领兵之人里,最有经验。最善战的,莫过于七穆之一的游速……
想到这里,公子地的气焰熄灭了,随即将怒火转移到了卫国人头上:“郑军天未大亮就拔营等待,吾等宋人稍后也好了,就剩卫人还在磨蹭,快些派人去催催公子朝,鸡鸣都一个时辰了,他还未集结好么?”
中军右军已备,公子朝率领的三千卫国援军。自然就是左军。
就在这时,外面却有军吏来报,说是卫国的师帅公子朝扔下还一团乱的卫军,带着一辆轻车。径自往前线去了。
公子地和公子辰面面相觑,对这位跑去卫国做大夫的叔叔,他俩算是彻底无语了,卫侯为何不派善战的王孙贾来?就算让弥子瑕来也好啊,偏偏是除了模样俊美外别无他长的公子朝……
“公子朝去前线作甚?”
去降敌?不可能,上次在朝堂上。公子朝被赵无恤一首”北方有佳人“彻底比了下来,又被南子抢白一通,丢了脸面,和赵氏子结了仇,绝不可能去投降。
那军吏表情怪异:“据说是要去致师!”
……
“郑国人的军阵真严整啊……我和不少邦国的人交过手,可能与郑军相比的仅有中行氏一家而已,连齐人都远远不如。”
站在一处几丈高的小土堆上遥望,从湖边回来的赵无恤正好能看到对面拔营的敌军。昨日的战术骚扰没有起到效果,因为郑国人大包大揽地承担了外围防御,他们戒备森严,今早集结十分迅速,集结后严阵以待盟友归位,没有丝毫焦躁,真是让赵无恤叹为观止。
在他身侧的,是代表向氏加入联军的司马耕,先前赵无恤在宋时便与他为友。
司马耕虽是孔子之徒,但为人多言而容易躁动,此刻闻言,立刻回答道:“这是当然,郑国在宗周覆灭前夕从太华山下迁徙到郐、虢之间,区区数万人,有小邑数座而已。郑桓公、武公、庒公三代人无岁不战,东征西讨,连连获胜,甚至打败过周天子率领的联军,硬生生在中原打出了一个郑国小霸的局面!”
“我是宋人,虽然不愿承认,但在战阵之上遇到郑国,宋国的确是败多胜少的。不单如此,郑人百年来常常抵御晋、楚等大国的侵袭,还常常能取得胜利。”
这一点与赵无恤所知的历史吻合,没记错的话,在之后的时代里,韩国灭亡郑国,整整花了一百年方能如愿……
真不知道是韩氏、韩国太废呢,还是郑国太顽强?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司马耕本名向耕,他因为做过宋国小司马,职责所在,对敌对的郑国倒是颇有研究。
所以从来没和郑人交过手的赵无恤,也乐于把他当成军事顾问,至于那一千余向氏族兵,当然是归赵无恤统一指挥了。
“和郑人作战都要注意些什么?”赵无恤一边给军队下达命令,一边继续从司马耕处获取情报,和对面一样,他这边的武卒和西鲁邑兵已经集结好了,司马耕和乐溷的军队稍后,现在就在等动作缓慢的曹师了……
赵无恤有些不满,让人去催促之余也想着,自己要不要把用处不大的曹人当成搅乱对方阵脚的炮灰算了?
向氏在之前的政变里元气大伤,司马耕的两个兄长龟缩宋国东北角。他去鲁国向孔丘求助,却遭到了婉拒。愤慨之下只身折返,带着一千凑出的兵卒来投赵无恤,事关宗族存亡,所以他有问必答。
“司寇要小心。郑国人作战的一个特点,就是狡猾。当年北戎侵郑,郑人率兵抵御,又忧心戎军力量强大,于是便派遣一些兵士一触即溃。且一路丢弃财物谷帛。戎人作战轻率而阵列不肃,贪婪而不团结,眼见打赢了,前方还能缴获财物,便各不相让一意前行。结果却遇到了郑人布下的三道伏兵,伏兵四起把戎军从中截断,前后夹攻,将戎人全部歼灭……”
说罢,司马耕一脸的义愤填膺。
赵无恤心中好笑,宋国人打仗的一个特点。就是老实,泓水之战只是一个例子,为此没少吃郑人的亏。司马耕对郑人的战术愤愤不平,却也改变不了“不列不战,不鼓不阵”的古旧战术向“兵者,诡道也”,“兵不厌诈”的演变。
何况,眼前的这些郑国人之所以警惕而好用诡谋,都是被环境逼出来的啊!从立国以来无日不战,朝晋暮楚。唯强是依,重商好利,造就了这个邦国的性格,军事上也是中原当之无愧的小强……
那么今天。郑国人又会施展什么“诡道”呢?
……
这时候天已大亮,赵无恤偏头看向预定的战场位置,西侧是遮挡视线的丘陵,东侧则是宽达十里的孟诸草泽,中间有一处十里左右的阔地,土地微微潮湿。根据虞喜回馈的那些情报看。对方统帅的胜负手,已经打出了……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敌人跟他玩奇计,赵无恤自有手段对待,不过他也有些兴奋和好奇。这几年里打惯了古板的阵地战,少有人互相使诈、出奇谋,如此算来,他的对手真是个有趣的人物。
“我听闻郑军统帅是七穆之一的游速,子牛,你可了解此人?”
司马耕的面色严肃了起来:“游速字子宽,其名对宋国人来说,虽然算不上家喻户晓,可对于吾等军旅之人,却如雷贯耳……”
百余年前,郑穆公有七个公子:子罕、子驷、子丰、子游、子印、子国、子良。他们从公室分离出来另立宗族,以始祖的字为氏,即罕氏、驷氏、丰氏、游氏、印氏、国氏、良氏,合称七穆。经过百年发展,七穆已经权倾郑国,郑之六卿皆为穆族,其中国氏出了子产,游氏出了和无恤老爹赵鞅关系不错的子大叔。
两人口中的郑军统帅游速,正是子大叔的儿子,现任游氏家主,郑国次卿游速!
司马耕回忆道:“游速是郑国最擅长用兵的将领,他最初是郑子产的佐吏,到了其父子大叔执政时,方才在军争上崭露头角……”
子大叔执政之初为政宽厚,于是导致民间盗贼横行,郑、宋的轻侠、流民勾结野人,在郑国的雈苻之泽聚集为盗,为祸范围极大,不亚于盗跖。于是子大叔更改其政,派其子游速发徒兵镇压,只一战便大功告成……
“围剿盗寇,算不上太大的功绩,可灭许国之功,则让游速名垂中夏,威震秦楚了……”
那是四年前的事情,正是赵无恤初到这个时代时发生的事,楚国被吴攻破都城,自保不暇,更顾不上方城内外的附庸国。于是郑国人便来了一出五百里奇袭,游速帅五千之众南下宛、叶,攻灭了姜姓四岳之一的许国,俘虏了其十七世国君许斯,完成了从郑庄公起就遗留的夙愿。
司马耕点评道:“郑国现如今其兵车广多,四十年前子产、子展边曾帅师700乘伐陈,如今起码也有兵车千乘,众五万余。而被游速带来的五千人,多半是参加过灭许之战的游氏族兵!”
赵无恤颔首:“原来如此,都是老卒,无怪乎一眼看过去,就知道是强军!”
这时候一众军吏也完成了调度和布置,纷纷过来回报,赵无恤不能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便又豪言道:“只可惜比起我的武卒,依然大大不如!”
不单赵无恤的军吏们齐声赞同,司马耕居然也认同这点:“游速已经连败乐氏、向氏。倘若没有司寇指挥,此战恐怕也是有败无胜了,但有了司寇,有了武卒为中坚,必能让郑人惨败而归!”
他倒是对盟友颇为信任……
无恤深吸了一口深秋的冷气,司马耕说的没错,郑人打仗好用计谋又如何?郑军统帅善战又如何?敌人数量比己方多又如何?
会战的地点是赵无恤选定的,加上那位神秘人物的指点,加上他早早布置的后手,只要成功,胜负,当在七三之分!
恰逢此时,又有传报小卒打马过来汇报:“司寇,敌军大阵未动,但却有一辆打轻车往这边过来了!似是想要致师!”
PS:今天三更哟,之前欠下的加更补上了,求月票,求推荐票。(~^~)
PS: 感谢19号的打赏!感谢 打瞌睡的水獭 ,小齐文明奇迹 ,xiadong126 ,取名字好难好难啊 ,亦家人fis 的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