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借“势”向上:行业思维
推荐阅读:弃宇宙、渡劫之王、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天刑纪
都市小说网 www.dsxsw.net,最快更新底层逻辑最新章节!
当努力的方向是对的时,工作能力才有被谈论的价值。
选对行业:三年以内的新兴行业
1
之前在浏览微博的时候,我看到一句话:工作能力是这个世界上最不值钱的东西。我听很多人说过这句话。他们说,自己工作能力最强的时候,最有创造力的时候,却是工资最低、最赚不到钱的时候。反而到了后面,通过行业红利、房地产红利和各种跳槽,才赚到了钱。
这就像爬楼梯,如果你想上6楼,你的工作能力可以让你上6楼,那么问题就不大,还能每天锻炼身体。但如果你想上60楼,你还爬楼梯吗?你的体力再好,也没坐电梯快。尤其是当你生病的时候,怀孕的时候,你还能爬楼梯吗?你还能上60楼吗?
当时我并没有真正理解这句话,心想:工作能力真的这么不值钱吗?“电梯”的作用有那么大吗?
后来我读MBA的时候,有一个商界“大咖”来兼职讲课,现场有同学问他说:“一个人获得成功,其自身的努力起了多大的作用?”“大咖”顿了顿,说:“10%。”
“10%?”同学们交头接耳,大家都没想到努力占的比例会这么低。
“不,可能要再改一下。”现场忽然变得很安静。
“其实只有5%,刚才说的10%还包含5%的运气,所以只有5%。”他略加思索,补充了自己的答案。
他继续解释,一个人要获得成功,最重要的是把握住时代的机会。在时代面前,个人太渺小了,只有选对行业,踩对红利区,个人的能力才能被无限放大。
选对行业就是乘上了“电梯”吗?个人在时代和行业面前一定就那么渺小吗?
2
有一次,我跟一个新媒体行业的朋友徐徐吃饭,她有一个超级热门的微信公众号,年收入达到了九位数。我问她:“你觉得自己获得成功,是因为选对了行业,还是因为你个人的努力?”
“开始时,我觉得我成功是因为我非常努力,比其他人都努力,并且我也比别人更有才华一点点。”徐徐说出了心里话,不好意思地笑了。
她继续说道:“但是,后来我发现,努力不一定能成功。因为我以前也努力了,并不比现在努力少,但是我以前就没有现在这样的成就。我观察其他同行,他们也非常努力,有时候我都自愧不如。所以不能否定他们,说他们不够努力,所以不够成功。”
“所以,你觉得是你的才华让你成功的?”我打趣说。
“开始我还真这么认为,”这次她没有笑,而是一本正经地继续说她的感悟,“后来我发现,这次我获得成功,是因为我正巧赶上了好时候。”
“嗯?”
“对,我赶上了好时机。我刚开始运营微信公众号的时候,是新媒体行业刚刚兴起的时候。那时,市场还不饱和,所以我可以较快地占领市场,也才有空间做大,这是第一个时机。”
她顿了顿,接着说:“我的内容受到追捧并不是因为我多有才华,有才华的人太多了。除了赶上了新媒体兴起这个时机,我还赶上了女性意识崛起这一潮流,我的公众号又是偏向女性主义内容的公众号之一,帮很多独立新女性发声,我写的文章有人看,所以才成功了。”
仔细想想,确实是这样,我向徐徐分享了MBA老师说的“选对行业”“选择新兴行业”的观点,她的经历也印证了这一观点。
通过徐徐的经历,我也切切实实感受到,“坐电梯”真的比“爬楼梯”要快得多,“选对行业”“选择新兴行业”确实比工作能力强弱重要得多。在一个几乎没有什么发展空间的行业,你再怎么努力,所获得的份额也大不到哪里去;而选择一个新兴行业,这个行业自身就是有膨胀、扩张趋势的,我们只要顺着潮流走,赶上“时机”就行。
当努力的方向是对的时,工作能力才有被谈论的价值。
3
其实,一直有人问我:你是1996年出生的,也没有亮眼的学历,为什么已经比绝大多数同龄人收入多、名气高?你一定很努力,很有才华,能力超群吧?
假如没有经历和MBA老师以及徐徐的谈话,我大概也会认为我本人比较有才华,我比绝大多数人努力,所以我现在拥有的是我应得的。但后来,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一般都会回答“我运气好”。
这不是什么客套话,也不是什么假谦虚,是我在和老师以及徐徐谈话后,复盘了自己的经历所得出的结论。我发现,我之所以提升这么快,原因也在于我乘坐了“电梯”。我虽然努力,但别人也很努力,因为我赶上了好时代,所以才进步神速,超越了同龄的“爬楼梯”的人。
2014年,我开始运营微信公众号。搭上这部“电梯”,纯粹是因为“运气好”。我当时也不知道“选择新兴行业”“抓住时代机遇”之类的大道理,完全是无意中进入这个领域的。后来,我也换过几家公司,但工作的大方向没变,行业没变,所以算是一直搭着“电梯”往上走的。2014年,新媒体行业刚刚兴起,行业的整体增速非常快,所以我在其中得到发展更多的是得益于整个行业的发展。
试想一下,在一个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完善的行业中,个人要发展,就要在已经形成的“行业等级”下缓慢爬升,哪怕你再优秀,别人80岁才能达到的高度,你以1.5倍的速度爬升,也要在50多岁时才能达到。这时候你都年过半百了,还拿什么和更年轻、更有干劲的人拼?
反之,在一个新兴行业,如果你先人一步进入其中,那你就比其他人更了解这个行业,因为这个行业还没有专家,你进入得早,就懂得多;懂得多,你就是专家。
因此,对于MBA老师说的“新兴行业”,我把它定义为“近三年内出现的行业”。在一个刚出现不久的行业中前行,你的发展不仅是自己努力的结果,更有行业自身的巨大发展作为推动力,这个加成可不能小看。这也是我2018年开始做短视频的原因,现在已经过去了两年,以目前的趋势看,短视频行业仍然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没有人想爬楼梯,大家都想搭电梯,“选对行业”“选择新兴行业”就是搭“电梯”,搭上“电梯”才能放大你的努力。
思维落地:找到风口的两个方法
行业风口是很短暂的,所以,与风口一起时常被提到的一个词是红利。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行业风口,分到红利呢?在此与大家分享两个方法:
1.“链接”别人
观察自己的朋友圈,看看有没有享受过风口红利的人。然后,找他们聊天,了解他们是如何找到风口,并把握住风口的。这时候,很多人会问:我的朋友圈中没有这样的人,怎么办?很简单,去结交。现在有个App叫“在行”,其中有很多享受过行业红利的专家,你可以付费约见他们。这最直接的方式。很多时候,只是一次短暂的约见,你就可以节约很多无意义的摸索时间。
2.关注以下四个方面的变化
其实,大部分行业风口的出现都离不开环境、技术、政策、经济这四个方面的变化。疫情导致的环境变化带来了“口罩经济”,新能源技术的突破推动了电动汽车的发展,政策变化正在指向5G基础建设,资本动向孵化了大批国货品牌。
平时可以多看看《新闻联播》,以及行业报告,多留意这四个方面的变化。
如果你错过了风口,也不要难过,因为下一个风口已经在来的路上了。相信能够分到风口红利,并长久发展的人,一定是那些看清风口,且为之努力的人。
跨界思维:人人都需要跨界力
1
前一段时间,开项目会时,我让大家总结自己近期的工作,再提出各自的需求。组里的一个人站起来说:“吕老师,我觉得你提的要求太高了。不增加预算,不增加人手,根本不可能完成任务!”
看着他着急又据理力争的样子,我突然想起一年前的自己,那时我也是这样和领导据理力争的。虽然我被迫答应了领导提出的要求,但还是在心里骂领导。
那时,我在国内的一家比较知名的互联网公司工作,其中有一项业务是视频审核。当时,我们的外包团队有1000个人,每天审核10万条视频。
也就是说,1000个人每天给10万条视频打标签。比如,给搞笑视频打上“搞笑”的标签,给游戏视频打上“游戏”标签。打完大类的标签之后,还有二级分类标签、三级分类标签、四级分类标签等等。
当时,领导对我说:“一天审核10万条视频,任务量太少了,现在要一天处理50万条视频,但是不增加预算。”原本我的工作量就已经饱和了,根本应付不过来。我说:“我解决不了这个事。”
结果,领导说:“解决不了事情,就解决你。”
2
我只好硬着头皮干。那段时间我特别生气,觉得领导简直是明目张胆地压榨我们。有一天,我加班到11点,打车回家时,我低着头坐在后座上,结果被司机看出来我心情不好。他问我:“小伙子,你为啥忧心忡忡的?”我不耐烦地回答说:“我这事挺复杂的,你也解决不了。”结果,他竟然被我激怒了,说:“我开出租车20多年了,什么问题没听过!”
我心想:既然你这么自信,那我就给你说说我的问题。于是,我跟他讲了领导提的要求和我的烦恼,他听了之后似懂非懂。过了一会儿,他说:“我给你讲个故事吧。我没做滴滴的师傅之前,每天要跑10个小时,差不多能挣600块钱。做了滴滴的师傅以后,我每天还是跑10个小时,但一天能挣1000多块钱。”
停顿了一下,他问:“你知道为什么吗?”我翻了个白眼,继续不耐烦地说:“不知道,也不想知道。”结果,他还不乐意了,强行让我听下去。他说:“不行,我一定要跟你说。我每天行驶的里程没有变,但是用了滴滴的App之后,效率提高了。”
当时,我只感觉自己的大脑灵光一闪,然后我就豁然开朗了。原来是这个思路。
之前,每个负责审核视频的人都会收到一个分工表,这个表格里可能有20多个视频分类需要他们打标签。听完出租车司机的话之后,我当即对分工表进行了改良。从那以后,每个人的分工表里都只有一个或几个他们擅长审核的视频类型。比如,有的人打游戏类标签特别准确,我就只给他分游戏内容的视频;有的人很擅长打情感类标签,我就只给他分情感类的视频。
这样,大家都在各自擅长的类型里进行审核,效率自然就提高了。于是,在没有增加特别多预算的情况下,我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自从经历了这件事情,我就再也不敢小瞧任何一位出租车司机了,说不定什么时候他们又能给我提供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没错,我们要学会用跨界思维去解决问题。
从此,每次我遇到问题,一定会找其他领域的人聊天,因为我在内容领域已经比较专业了,找同行业的其他人未必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而我去找跨界人士,或许我这里的大问题在他们那儿就是小菜一碟。
其实,不管是谁,只要在一个行业里待久了,思维就会有局限性,所以我们要多和不同行业的人聊天,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和思路跟我们是不一样的。他们的一句无心之言,也许就能成为我们破局的关键。
思维落地:培养你的跨界思维
前不久,一个做环保方面工作的朋友跟我说了一个“清洁理论”,一下解决了我一个做后台产品数据的朋友多年来的脏数据[15]的难题。就像美国的一句谚语所说,在手里拿着锤子的人看来,世界上的一切都像是钉子。在生活中,请不要只拿一把锤子。
“锤子”其实就是我们说的思维模型。
1.掌握尽可能多的思维模型,你观察事物和看待世界的视角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比如,你正在准备面试,一个常见的面试题是:你会如何解决××问题?这个时候,如果你知道企业制定战略的SWOT分析法[16],你就能直接按照这个框架分点去分析,而不需要再去思考要分析哪些内容。
2.认识几个拥有不同思维模型的朋友。遇到什么特别难搞定的事情时,就把他们拉过来和你开个“私董会”。
当努力的方向是对的时,工作能力才有被谈论的价值。
选对行业:三年以内的新兴行业
1
之前在浏览微博的时候,我看到一句话:工作能力是这个世界上最不值钱的东西。我听很多人说过这句话。他们说,自己工作能力最强的时候,最有创造力的时候,却是工资最低、最赚不到钱的时候。反而到了后面,通过行业红利、房地产红利和各种跳槽,才赚到了钱。
这就像爬楼梯,如果你想上6楼,你的工作能力可以让你上6楼,那么问题就不大,还能每天锻炼身体。但如果你想上60楼,你还爬楼梯吗?你的体力再好,也没坐电梯快。尤其是当你生病的时候,怀孕的时候,你还能爬楼梯吗?你还能上60楼吗?
当时我并没有真正理解这句话,心想:工作能力真的这么不值钱吗?“电梯”的作用有那么大吗?
后来我读MBA的时候,有一个商界“大咖”来兼职讲课,现场有同学问他说:“一个人获得成功,其自身的努力起了多大的作用?”“大咖”顿了顿,说:“10%。”
“10%?”同学们交头接耳,大家都没想到努力占的比例会这么低。
“不,可能要再改一下。”现场忽然变得很安静。
“其实只有5%,刚才说的10%还包含5%的运气,所以只有5%。”他略加思索,补充了自己的答案。
他继续解释,一个人要获得成功,最重要的是把握住时代的机会。在时代面前,个人太渺小了,只有选对行业,踩对红利区,个人的能力才能被无限放大。
选对行业就是乘上了“电梯”吗?个人在时代和行业面前一定就那么渺小吗?
2
有一次,我跟一个新媒体行业的朋友徐徐吃饭,她有一个超级热门的微信公众号,年收入达到了九位数。我问她:“你觉得自己获得成功,是因为选对了行业,还是因为你个人的努力?”
“开始时,我觉得我成功是因为我非常努力,比其他人都努力,并且我也比别人更有才华一点点。”徐徐说出了心里话,不好意思地笑了。
她继续说道:“但是,后来我发现,努力不一定能成功。因为我以前也努力了,并不比现在努力少,但是我以前就没有现在这样的成就。我观察其他同行,他们也非常努力,有时候我都自愧不如。所以不能否定他们,说他们不够努力,所以不够成功。”
“所以,你觉得是你的才华让你成功的?”我打趣说。
“开始我还真这么认为,”这次她没有笑,而是一本正经地继续说她的感悟,“后来我发现,这次我获得成功,是因为我正巧赶上了好时候。”
“嗯?”
“对,我赶上了好时机。我刚开始运营微信公众号的时候,是新媒体行业刚刚兴起的时候。那时,市场还不饱和,所以我可以较快地占领市场,也才有空间做大,这是第一个时机。”
她顿了顿,接着说:“我的内容受到追捧并不是因为我多有才华,有才华的人太多了。除了赶上了新媒体兴起这个时机,我还赶上了女性意识崛起这一潮流,我的公众号又是偏向女性主义内容的公众号之一,帮很多独立新女性发声,我写的文章有人看,所以才成功了。”
仔细想想,确实是这样,我向徐徐分享了MBA老师说的“选对行业”“选择新兴行业”的观点,她的经历也印证了这一观点。
通过徐徐的经历,我也切切实实感受到,“坐电梯”真的比“爬楼梯”要快得多,“选对行业”“选择新兴行业”确实比工作能力强弱重要得多。在一个几乎没有什么发展空间的行业,你再怎么努力,所获得的份额也大不到哪里去;而选择一个新兴行业,这个行业自身就是有膨胀、扩张趋势的,我们只要顺着潮流走,赶上“时机”就行。
当努力的方向是对的时,工作能力才有被谈论的价值。
3
其实,一直有人问我:你是1996年出生的,也没有亮眼的学历,为什么已经比绝大多数同龄人收入多、名气高?你一定很努力,很有才华,能力超群吧?
假如没有经历和MBA老师以及徐徐的谈话,我大概也会认为我本人比较有才华,我比绝大多数人努力,所以我现在拥有的是我应得的。但后来,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一般都会回答“我运气好”。
这不是什么客套话,也不是什么假谦虚,是我在和老师以及徐徐谈话后,复盘了自己的经历所得出的结论。我发现,我之所以提升这么快,原因也在于我乘坐了“电梯”。我虽然努力,但别人也很努力,因为我赶上了好时代,所以才进步神速,超越了同龄的“爬楼梯”的人。
2014年,我开始运营微信公众号。搭上这部“电梯”,纯粹是因为“运气好”。我当时也不知道“选择新兴行业”“抓住时代机遇”之类的大道理,完全是无意中进入这个领域的。后来,我也换过几家公司,但工作的大方向没变,行业没变,所以算是一直搭着“电梯”往上走的。2014年,新媒体行业刚刚兴起,行业的整体增速非常快,所以我在其中得到发展更多的是得益于整个行业的发展。
试想一下,在一个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完善的行业中,个人要发展,就要在已经形成的“行业等级”下缓慢爬升,哪怕你再优秀,别人80岁才能达到的高度,你以1.5倍的速度爬升,也要在50多岁时才能达到。这时候你都年过半百了,还拿什么和更年轻、更有干劲的人拼?
反之,在一个新兴行业,如果你先人一步进入其中,那你就比其他人更了解这个行业,因为这个行业还没有专家,你进入得早,就懂得多;懂得多,你就是专家。
因此,对于MBA老师说的“新兴行业”,我把它定义为“近三年内出现的行业”。在一个刚出现不久的行业中前行,你的发展不仅是自己努力的结果,更有行业自身的巨大发展作为推动力,这个加成可不能小看。这也是我2018年开始做短视频的原因,现在已经过去了两年,以目前的趋势看,短视频行业仍然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没有人想爬楼梯,大家都想搭电梯,“选对行业”“选择新兴行业”就是搭“电梯”,搭上“电梯”才能放大你的努力。
思维落地:找到风口的两个方法
行业风口是很短暂的,所以,与风口一起时常被提到的一个词是红利。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行业风口,分到红利呢?在此与大家分享两个方法:
1.“链接”别人
观察自己的朋友圈,看看有没有享受过风口红利的人。然后,找他们聊天,了解他们是如何找到风口,并把握住风口的。这时候,很多人会问:我的朋友圈中没有这样的人,怎么办?很简单,去结交。现在有个App叫“在行”,其中有很多享受过行业红利的专家,你可以付费约见他们。这最直接的方式。很多时候,只是一次短暂的约见,你就可以节约很多无意义的摸索时间。
2.关注以下四个方面的变化
其实,大部分行业风口的出现都离不开环境、技术、政策、经济这四个方面的变化。疫情导致的环境变化带来了“口罩经济”,新能源技术的突破推动了电动汽车的发展,政策变化正在指向5G基础建设,资本动向孵化了大批国货品牌。
平时可以多看看《新闻联播》,以及行业报告,多留意这四个方面的变化。
如果你错过了风口,也不要难过,因为下一个风口已经在来的路上了。相信能够分到风口红利,并长久发展的人,一定是那些看清风口,且为之努力的人。
跨界思维:人人都需要跨界力
1
前一段时间,开项目会时,我让大家总结自己近期的工作,再提出各自的需求。组里的一个人站起来说:“吕老师,我觉得你提的要求太高了。不增加预算,不增加人手,根本不可能完成任务!”
看着他着急又据理力争的样子,我突然想起一年前的自己,那时我也是这样和领导据理力争的。虽然我被迫答应了领导提出的要求,但还是在心里骂领导。
那时,我在国内的一家比较知名的互联网公司工作,其中有一项业务是视频审核。当时,我们的外包团队有1000个人,每天审核10万条视频。
也就是说,1000个人每天给10万条视频打标签。比如,给搞笑视频打上“搞笑”的标签,给游戏视频打上“游戏”标签。打完大类的标签之后,还有二级分类标签、三级分类标签、四级分类标签等等。
当时,领导对我说:“一天审核10万条视频,任务量太少了,现在要一天处理50万条视频,但是不增加预算。”原本我的工作量就已经饱和了,根本应付不过来。我说:“我解决不了这个事。”
结果,领导说:“解决不了事情,就解决你。”
2
我只好硬着头皮干。那段时间我特别生气,觉得领导简直是明目张胆地压榨我们。有一天,我加班到11点,打车回家时,我低着头坐在后座上,结果被司机看出来我心情不好。他问我:“小伙子,你为啥忧心忡忡的?”我不耐烦地回答说:“我这事挺复杂的,你也解决不了。”结果,他竟然被我激怒了,说:“我开出租车20多年了,什么问题没听过!”
我心想:既然你这么自信,那我就给你说说我的问题。于是,我跟他讲了领导提的要求和我的烦恼,他听了之后似懂非懂。过了一会儿,他说:“我给你讲个故事吧。我没做滴滴的师傅之前,每天要跑10个小时,差不多能挣600块钱。做了滴滴的师傅以后,我每天还是跑10个小时,但一天能挣1000多块钱。”
停顿了一下,他问:“你知道为什么吗?”我翻了个白眼,继续不耐烦地说:“不知道,也不想知道。”结果,他还不乐意了,强行让我听下去。他说:“不行,我一定要跟你说。我每天行驶的里程没有变,但是用了滴滴的App之后,效率提高了。”
当时,我只感觉自己的大脑灵光一闪,然后我就豁然开朗了。原来是这个思路。
之前,每个负责审核视频的人都会收到一个分工表,这个表格里可能有20多个视频分类需要他们打标签。听完出租车司机的话之后,我当即对分工表进行了改良。从那以后,每个人的分工表里都只有一个或几个他们擅长审核的视频类型。比如,有的人打游戏类标签特别准确,我就只给他分游戏内容的视频;有的人很擅长打情感类标签,我就只给他分情感类的视频。
这样,大家都在各自擅长的类型里进行审核,效率自然就提高了。于是,在没有增加特别多预算的情况下,我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自从经历了这件事情,我就再也不敢小瞧任何一位出租车司机了,说不定什么时候他们又能给我提供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没错,我们要学会用跨界思维去解决问题。
从此,每次我遇到问题,一定会找其他领域的人聊天,因为我在内容领域已经比较专业了,找同行业的其他人未必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而我去找跨界人士,或许我这里的大问题在他们那儿就是小菜一碟。
其实,不管是谁,只要在一个行业里待久了,思维就会有局限性,所以我们要多和不同行业的人聊天,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和思路跟我们是不一样的。他们的一句无心之言,也许就能成为我们破局的关键。
思维落地:培养你的跨界思维
前不久,一个做环保方面工作的朋友跟我说了一个“清洁理论”,一下解决了我一个做后台产品数据的朋友多年来的脏数据[15]的难题。就像美国的一句谚语所说,在手里拿着锤子的人看来,世界上的一切都像是钉子。在生活中,请不要只拿一把锤子。
“锤子”其实就是我们说的思维模型。
1.掌握尽可能多的思维模型,你观察事物和看待世界的视角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比如,你正在准备面试,一个常见的面试题是:你会如何解决××问题?这个时候,如果你知道企业制定战略的SWOT分析法[16],你就能直接按照这个框架分点去分析,而不需要再去思考要分析哪些内容。
2.认识几个拥有不同思维模型的朋友。遇到什么特别难搞定的事情时,就把他们拉过来和你开个“私董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