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十章 不一样的年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都市小说网 www.dsxsw.net,最快更新重生小地主最新章节!
“不是……”连守信含糊地反驳张氏道“我不是那个意思。我就是……老太太突然这样,我这心里头……不大习惯。”
“也不算突然。”张氏就道“到岁数了,能买啥病灾的,那就不错了。你不大习惯啥,是不习惯她不骂人,不吵吵了?”
因为蒋氏后来告诉她的那些话,张氏现在已经知道了周氏今天那么消停的真正缘故。但是,她并不打算将这个缘故告诉连守信。而连守信,虽然因为周氏的样子不大自在,却也一点没有疑心到这个上头去。
听了张氏的话,连守信半晌没吭声。
“咋地啦,咋不说话了?不是……让我说对了吧?”张氏就看着连守信道。
连守信嘿嘿干笑了两声,这屋子里就他和张氏夫妻两个,是没什么话不能说的。
“还……还真有点儿。”连守信干笑着道“哎呀……”
“你呀……”张氏无奈地瞪了连守信一眼“让我说你啥好。你还真乐意听她骂你。依着你,今天老太太没骂,你心里不舒坦了!五郎媳妇这趟去,顺顺当当地,大家伙面子上都好看,你不乐意了!”
“不是,不是。”连守信忙笑着否认“我就是……”
连守信就是了半天,也没就是出什么东西来,后来还是只能干笑。
“睡觉吧,这样挺好。”最后,连守信似乎也想通了,就向张氏陪笑道。
“你这就对了。”张氏点了点头,也没再说什么。她心里当然知道,连守信并不是她刚才说的那样。连守信还是看着周氏的衰老。心疼、不习惯、心里不舒坦了。可这种事真是没办法,所以张氏先是开解连守信,然后才故意说出那些话来,是为了岔开话题。结果是她做的很成功。
“咱过年的东西都送过去了,估计老太太那边过年啥也不缺了。”两个人上炕躺下,将灯熄了,张氏又低声地跟连守信商量“你看着,这两天再给添点啥。”
“过年给送的东西我都看了,你们给想的挺周到。我还没你们想的那么周到那。”连守信听张氏这样说,心中顿时一暖,剩下的最后那一点心酸和不自在也都淡了。“还是你跟蔓儿。还有五郎媳妇你们商量,看着办吧。”
“那也行。”张氏就道。
夫妻俩说完了这些话,就再不出声,只一会的工夫,两人就进入了梦乡。毕竟忙碌了一天。又都是心情舒畅,所以睡的快。
……
第二天,连蔓儿睁开眼睛的时候,天已经亮了。这一夜她睡的很沉,也因为劳累了,所以略微比平时睡过了一些。
吉祥和如意在外头听见连蔓儿已经起身。都忙走进来伺候。连蔓儿穿好了衣裳正在洗漱,小丫头就进来禀报,说是秦若娟来了。
连蔓儿赶忙说了一声请。小丫头挑起门帘,让了秦若娟进来。秦若娟进了门,就挽了袖子,上前和吉祥、如意一起,服侍连蔓儿洗漱穿戴。
自从嫁进门来。秦若娟一直坚持晨昏定省。她早上来的极早,而且总是先到连蔓儿这屋里来。过来了。就帮着丫头们一起服侍连蔓儿。
“嫂子昨夜里睡的还好吧?”连蔓儿坐在梳妆台前,从镜子里笑着看着秦若娟道“我们这乡下地方,也不知道嫂子习惯不习惯?”
连蔓儿称呼蒋氏为大嫂,那是一族中的排行。到了秦若娟这里,她只有一个亲哥哥,自然也就无所谓排行,为显示亲近和区别,所以只称呼嫂子。
“……哪有什么不习惯的,昨天回去就睡了,睡的可好了。”秦若娟一边帮着连蔓儿插戴金钗,一边笑着道“我小时候也是在乡下老宅长大的。”爹娘疼你哥和我,那个跨院住着,哪里比府城里差,我还能有什么不习惯的。”
“嫂子住着没有不习惯就好。”连蔓儿就又笑道“如果有什么要添置,要吃用的,嫂子尽管吩咐下面的人。”嫂子进了门,就是一家人。以后这个家,也要嫂子来当。这些话,原不用说,就是担心嫂子刚进门,面嫩,有话不好吩咐人。”
“娘也总跟我说这些话。”秦若娟也笑道“大家伙疼我,什么都为我想到了,并没什么要添置、额外吃用的。”
秦若娟这么说着,就想到了五郎。五郎也是一个细心的人,知道她刚进门的新媳妇有许多不便,并不需要她说什么,已经在前面给她张罗了。没有成亲之前,她就见过五郎,也没少听父母提过五郎。那个时候,她还只知道五郎是个年轻、英俊、有为的青年。成亲后,她和五郎竟十分说的来,五郎的温柔和体贴更让她的心里如同灌了蜜一般。
因为想到五郎,秦若娟的腮边不由得又染了上一片红霞,忙遮掩着扭过头去帮连蔓儿挑拣压发。
谁知,连蔓儿早在镜子里看到了秦若娟脸色的变化。刚进门的媳妇,常常含羞,连蔓儿不用细想,也知道秦若娟必是想到了五郎。
五郎和秦若娟夫妻俩相处的好,连蔓儿自然替他们高兴。
连蔓儿收拾妥当了,就挽着秦若娟,两人一起到张氏的屋里来。屋里只有张氏在,她坐在炕上,正在挑选身前堆着的几个尺头。
连蔓儿和秦若娟都上前行礼,给张氏请安。
张氏见闺女和媳妇一起来了,就很高兴,一面忙让两人起身,招呼她们到自己身边坐。连蔓儿就走过去在张氏身边坐了,秦若娟没有立刻就坐,而是接过丫头端进来的热茶。一杯献给张氏,另一杯献给连蔓儿。
献茶过后,秦若娟才挨着连蔓儿,也在张氏身边坐了。
“娘,我爹那?”连蔓儿先就问道。
“一大早就出去了,说是带人上地里头去,看看今年的冬小麦。”张氏就告诉连蔓儿道“估计一会也该回来了。”你哥和小七也跟着去了。”
“哦。”连蔓儿就点了点头,只要连守信在家里,抽空就要去地里看看。跟普通的庄稼人一样。连守信对田地和庄稼的感情是深植在骨血内,极为浓烈的。“娘,你一大早拿出这些尺头来。是想做啥?”
“娘,你做什么,我帮你做。”秦若娟就忙道。
“并不是我想做啥。”张氏笑道“该做的,早都做好了。这几个尺头。是我刚才开箱子看见了,这个颜色、huā样,正好小姑娘们做件huā衣裳。我打算,分给叶儿、芽儿、大妞妞、二妞妞她们的。”
每次过年,张氏都会给连叶儿、连芽儿、大妞妞、二妞妞,还有罗小燕带来的闺女招弟压岁钱。当然。这个所谓的压岁钱也不仅限于银钱,也包括尺头等物件。
“正好你们俩来了,帮我挑挑。”张氏就道。
连蔓儿和秦若娟答应了。就帮张氏挑选尺头。一边,又有管事的媳妇进来回事,娘儿三个也是商量着办理了。
原本,这内宅的事情,连蔓儿管着一多半。不过。自打秦若娟进门,连蔓儿处理家事的时候。都会叫上她,渐渐地,有些事情干脆就让秦若娟处理。毕竟,这个家,往后是要秦若娟帮着张氏掌管。张氏往后年纪越来越大,也操不了太多的心。因此,连蔓儿想着要尽快让秦若娟把家事抓起来。
秦若娟也明白了连蔓儿的心思,张氏等人也明确地说过要她管家,因此凡事也肯用心。她在家里,本就帮着母亲管些家事,还要带弟弟妹妹,要学习掌管连家的事情,也还算容易上手。
等着把尺头挑选好了,家事也安排妥帖,连守信、五郎和小七爷三个也回来了。一家人吃过早饭,连守信、五郎和小七又都往前院,或是去书房念书,或是出门。
连蔓儿和秦若娟就在张氏〖房〗中,陪着张氏说话,一边娘儿三个做针线。因为昨天说了,吴王氏和连枝儿今天要来,连蔓儿干脆又打发了车子,到镇上将这婆媳两个和大宝,连同张采云一起接了来。
赵氏和连叶儿很快也过来,大家说说笑笑,吃过了晌午饭才散了。
乡居的日子热闹中透着安宁,很快,就到了大年三十。这是连家长子媳妇进门的第一个大年,也将是连蔓儿在连家过的最后一个大年。这两重加在一起,这个年自然要格外的隆重。
整个宅院都披红挂彩,天刚亮,一家上下就都忙碌了起来。连守信、五郎和小七带着人各院子挂灯笼,搬盆景。张氏、连蔓儿和秦若娟则是张罗团年饭。
团年饭的菜单子早已经定好了,自然是山珍海味无所不有。有了儿媳妇,本来张氏不用再去厨房看人张罗,享清福就行了。不过,张氏高兴,非要亲自下厨给孩子们做两道拿手的菜。她这样兴头,大家谁也不好拦着她。婆婆都这样,秦若娟自然要有样学样。
晌午,四处鞭炮齐鸣,一家人聚在前厅。一张大圆桌上,摆满了各色菜肴,中间是一个热气腾腾的火锅。一家人围坐桌边,香气氤氲,映衬的一张张笑脸竟然是那么的……相似。
…
“不是……”连守信含糊地反驳张氏道“我不是那个意思。我就是……老太太突然这样,我这心里头……不大习惯。”
“也不算突然。”张氏就道“到岁数了,能买啥病灾的,那就不错了。你不大习惯啥,是不习惯她不骂人,不吵吵了?”
因为蒋氏后来告诉她的那些话,张氏现在已经知道了周氏今天那么消停的真正缘故。但是,她并不打算将这个缘故告诉连守信。而连守信,虽然因为周氏的样子不大自在,却也一点没有疑心到这个上头去。
听了张氏的话,连守信半晌没吭声。
“咋地啦,咋不说话了?不是……让我说对了吧?”张氏就看着连守信道。
连守信嘿嘿干笑了两声,这屋子里就他和张氏夫妻两个,是没什么话不能说的。
“还……还真有点儿。”连守信干笑着道“哎呀……”
“你呀……”张氏无奈地瞪了连守信一眼“让我说你啥好。你还真乐意听她骂你。依着你,今天老太太没骂,你心里不舒坦了!五郎媳妇这趟去,顺顺当当地,大家伙面子上都好看,你不乐意了!”
“不是,不是。”连守信忙笑着否认“我就是……”
连守信就是了半天,也没就是出什么东西来,后来还是只能干笑。
“睡觉吧,这样挺好。”最后,连守信似乎也想通了,就向张氏陪笑道。
“你这就对了。”张氏点了点头,也没再说什么。她心里当然知道,连守信并不是她刚才说的那样。连守信还是看着周氏的衰老。心疼、不习惯、心里不舒坦了。可这种事真是没办法,所以张氏先是开解连守信,然后才故意说出那些话来,是为了岔开话题。结果是她做的很成功。
“咱过年的东西都送过去了,估计老太太那边过年啥也不缺了。”两个人上炕躺下,将灯熄了,张氏又低声地跟连守信商量“你看着,这两天再给添点啥。”
“过年给送的东西我都看了,你们给想的挺周到。我还没你们想的那么周到那。”连守信听张氏这样说,心中顿时一暖,剩下的最后那一点心酸和不自在也都淡了。“还是你跟蔓儿。还有五郎媳妇你们商量,看着办吧。”
“那也行。”张氏就道。
夫妻俩说完了这些话,就再不出声,只一会的工夫,两人就进入了梦乡。毕竟忙碌了一天。又都是心情舒畅,所以睡的快。
……
第二天,连蔓儿睁开眼睛的时候,天已经亮了。这一夜她睡的很沉,也因为劳累了,所以略微比平时睡过了一些。
吉祥和如意在外头听见连蔓儿已经起身。都忙走进来伺候。连蔓儿穿好了衣裳正在洗漱,小丫头就进来禀报,说是秦若娟来了。
连蔓儿赶忙说了一声请。小丫头挑起门帘,让了秦若娟进来。秦若娟进了门,就挽了袖子,上前和吉祥、如意一起,服侍连蔓儿洗漱穿戴。
自从嫁进门来。秦若娟一直坚持晨昏定省。她早上来的极早,而且总是先到连蔓儿这屋里来。过来了。就帮着丫头们一起服侍连蔓儿。
“嫂子昨夜里睡的还好吧?”连蔓儿坐在梳妆台前,从镜子里笑着看着秦若娟道“我们这乡下地方,也不知道嫂子习惯不习惯?”
连蔓儿称呼蒋氏为大嫂,那是一族中的排行。到了秦若娟这里,她只有一个亲哥哥,自然也就无所谓排行,为显示亲近和区别,所以只称呼嫂子。
“……哪有什么不习惯的,昨天回去就睡了,睡的可好了。”秦若娟一边帮着连蔓儿插戴金钗,一边笑着道“我小时候也是在乡下老宅长大的。”爹娘疼你哥和我,那个跨院住着,哪里比府城里差,我还能有什么不习惯的。”
“嫂子住着没有不习惯就好。”连蔓儿就又笑道“如果有什么要添置,要吃用的,嫂子尽管吩咐下面的人。”嫂子进了门,就是一家人。以后这个家,也要嫂子来当。这些话,原不用说,就是担心嫂子刚进门,面嫩,有话不好吩咐人。”
“娘也总跟我说这些话。”秦若娟也笑道“大家伙疼我,什么都为我想到了,并没什么要添置、额外吃用的。”
秦若娟这么说着,就想到了五郎。五郎也是一个细心的人,知道她刚进门的新媳妇有许多不便,并不需要她说什么,已经在前面给她张罗了。没有成亲之前,她就见过五郎,也没少听父母提过五郎。那个时候,她还只知道五郎是个年轻、英俊、有为的青年。成亲后,她和五郎竟十分说的来,五郎的温柔和体贴更让她的心里如同灌了蜜一般。
因为想到五郎,秦若娟的腮边不由得又染了上一片红霞,忙遮掩着扭过头去帮连蔓儿挑拣压发。
谁知,连蔓儿早在镜子里看到了秦若娟脸色的变化。刚进门的媳妇,常常含羞,连蔓儿不用细想,也知道秦若娟必是想到了五郎。
五郎和秦若娟夫妻俩相处的好,连蔓儿自然替他们高兴。
连蔓儿收拾妥当了,就挽着秦若娟,两人一起到张氏的屋里来。屋里只有张氏在,她坐在炕上,正在挑选身前堆着的几个尺头。
连蔓儿和秦若娟都上前行礼,给张氏请安。
张氏见闺女和媳妇一起来了,就很高兴,一面忙让两人起身,招呼她们到自己身边坐。连蔓儿就走过去在张氏身边坐了,秦若娟没有立刻就坐,而是接过丫头端进来的热茶。一杯献给张氏,另一杯献给连蔓儿。
献茶过后,秦若娟才挨着连蔓儿,也在张氏身边坐了。
“娘,我爹那?”连蔓儿先就问道。
“一大早就出去了,说是带人上地里头去,看看今年的冬小麦。”张氏就告诉连蔓儿道“估计一会也该回来了。”你哥和小七也跟着去了。”
“哦。”连蔓儿就点了点头,只要连守信在家里,抽空就要去地里看看。跟普通的庄稼人一样。连守信对田地和庄稼的感情是深植在骨血内,极为浓烈的。“娘,你一大早拿出这些尺头来。是想做啥?”
“娘,你做什么,我帮你做。”秦若娟就忙道。
“并不是我想做啥。”张氏笑道“该做的,早都做好了。这几个尺头。是我刚才开箱子看见了,这个颜色、huā样,正好小姑娘们做件huā衣裳。我打算,分给叶儿、芽儿、大妞妞、二妞妞她们的。”
每次过年,张氏都会给连叶儿、连芽儿、大妞妞、二妞妞,还有罗小燕带来的闺女招弟压岁钱。当然。这个所谓的压岁钱也不仅限于银钱,也包括尺头等物件。
“正好你们俩来了,帮我挑挑。”张氏就道。
连蔓儿和秦若娟答应了。就帮张氏挑选尺头。一边,又有管事的媳妇进来回事,娘儿三个也是商量着办理了。
原本,这内宅的事情,连蔓儿管着一多半。不过。自打秦若娟进门,连蔓儿处理家事的时候。都会叫上她,渐渐地,有些事情干脆就让秦若娟处理。毕竟,这个家,往后是要秦若娟帮着张氏掌管。张氏往后年纪越来越大,也操不了太多的心。因此,连蔓儿想着要尽快让秦若娟把家事抓起来。
秦若娟也明白了连蔓儿的心思,张氏等人也明确地说过要她管家,因此凡事也肯用心。她在家里,本就帮着母亲管些家事,还要带弟弟妹妹,要学习掌管连家的事情,也还算容易上手。
等着把尺头挑选好了,家事也安排妥帖,连守信、五郎和小七爷三个也回来了。一家人吃过早饭,连守信、五郎和小七又都往前院,或是去书房念书,或是出门。
连蔓儿和秦若娟就在张氏〖房〗中,陪着张氏说话,一边娘儿三个做针线。因为昨天说了,吴王氏和连枝儿今天要来,连蔓儿干脆又打发了车子,到镇上将这婆媳两个和大宝,连同张采云一起接了来。
赵氏和连叶儿很快也过来,大家说说笑笑,吃过了晌午饭才散了。
乡居的日子热闹中透着安宁,很快,就到了大年三十。这是连家长子媳妇进门的第一个大年,也将是连蔓儿在连家过的最后一个大年。这两重加在一起,这个年自然要格外的隆重。
整个宅院都披红挂彩,天刚亮,一家上下就都忙碌了起来。连守信、五郎和小七带着人各院子挂灯笼,搬盆景。张氏、连蔓儿和秦若娟则是张罗团年饭。
团年饭的菜单子早已经定好了,自然是山珍海味无所不有。有了儿媳妇,本来张氏不用再去厨房看人张罗,享清福就行了。不过,张氏高兴,非要亲自下厨给孩子们做两道拿手的菜。她这样兴头,大家谁也不好拦着她。婆婆都这样,秦若娟自然要有样学样。
晌午,四处鞭炮齐鸣,一家人聚在前厅。一张大圆桌上,摆满了各色菜肴,中间是一个热气腾腾的火锅。一家人围坐桌边,香气氤氲,映衬的一张张笑脸竟然是那么的……相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