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公学校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都市小说网 www.dsxsw.net,最快更新重生美国当大师最新章节!
本章副标题:这个小袁不寻常
……………………………………
张东荪翻了翻手中书稿,抬了抬圆框眼镜问道:“雪帆兄,你可知道这位鸿渐先生是什么人吗?”
“知道啊。”陈望道回道,“东荪兄,仲甫找人打听过了,NYU的学生里面字鸿渐的那也只有袁君燕倏了。他乃是无锡县人士,曾经在沪江大学就读……”
其实沪江大学(University of Shanghai)也是一所教会学校,是美国浸信会开办的。
就读这所大学对有志于留美的中国学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从1917年开始它的学位是由弗吉尼亚州颁布的,因此能得到美国各所大学的承认。
我们的袁大师就是拿着弗吉尼亚州的学士学位和神父教授的介绍信,跑到纽约大学读的经济学硕士,连入学考试都不用再考了。
说起来,他的校友之中不但有徐志摩这位名人,还有李公朴和毛人凤……真是因吹斯听的组合。可惜这两位入学太晚,无缘结识这位袁学长。
只听陈总主编继续说道:“去年他因为华尔街爆炸案的嫌疑入狱,还被花旗国警察刑讯受伤得了败血症差点死掉。不过吉人自有天相,袁君不但恢复健康也洗脱罪嫌,并且还成了小有名气的作家。”
“诚如雪帆兄所说,袁君确实是以那起大案和新人作家而出名的。不过……”张东荪先是点点头,然后再摇摇头道,“你们的消息有点旧了。鸿渐先生现在不但是一位很受欢迎的大作家,还是一部预算为三百万美元电影的大编剧,更是在决斗中战胜英国佬的大英雄!”
“三百万美元?!战胜英国佬?!”陈望道再有涵养也被这两个消息惊得差点跳起来。
三百万美金在当时什么概念?周氏兄弟置办的帝都四合院也不过折合1700多美金,魔都市中心的公寓楼也不过几百美金而已……这个数字作为一部电影的拍摄预算那真是太夸张了。
至于决斗和战胜英国佬那更是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于是陈代总编瞬间就认定鸿渐先生肯定是一位国术高手。
张东荪见他的样子不由得微微一笑,其实心里面也想起了自己刚刚得知这些消息的时候,那副震撼莫名的样子。
比起陈望道,他的消息渠道就要多得多了,尤其是美国那边的新闻。此时的张君劢和林长民可都在欧洲呢。
“这还不止呢,雪帆兄。孙先生读了他的文章,亲口赞誉袁君在政治学上造诣很高,还托人传话想他请到广州任职。哦……对了,他还成了南洋魏家的东床快婿。”
天魔传人对老张这人的评价是,书生气灼然。所以建国之后才会牵扯进“叛国案”之中,而天魔传人也确实放了他一马。
时人也称赞他为,古之士大夫也。所以他从五四开始就一再声称脱离政治,可是观其一生却始终牵涉在政局之中。
像这种人物儿,听到袁大师“传文采至海外,扬侠气于异域”的精彩事迹,自然是心向往之,恨不得立马见个面握个手合个照,和后世脑残粉也没啥区别。
因此他才会这么关注袁燕倏的译稿,不然以他现在的身份何须亲自来拿呢?
除了这个原因之外,张东荪还有另外一个打算。他想要借这个机会和袁燕倏套个近乎,然后就有机会请他到上海中国公学担任教授。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11月,为反对日本文部省颁布的《取缔清国留日学生规则》,东京8000余名中国留日学生罢课抗议,3000余名留日学生退学回国。
1906年2月,因大批留日学生返抵上海,没有着落,留学生中的姚洪业、孙镜清等各方奔走,募集经费,在上海北四川路横浜桥租民房为校舍,筹办中国公学。两江总督端方每月拨银1000两,派四品京堂郑孝胥为监督。
实际上,这所学校当时是由革命党和立宪派所把持。胡适和秋瑾这两位就曾经是该校的学生。
1906年4月10日,中国公学在上海正式开学。同年,胡适考入该校。
1908年9月,因为学潮,胡适随一些激进同学离开公学,自办新公学继续学业,同时又兼了新公学低级班的英语教师、兼批改作文。后来新公学经费拮据难以为继,遂与老公学谈判合并,160多人的新公学大部分学生回去了。
1909年10月,中国新公学与中国公学合并。同年,吴淞中国公学校舍在吴淞炮台湾落成(今吴淞炮台湾湿地公园)。
1915年,梁启超任董事长。同年,北京国民大学与上海吴淞中国公学合并,称中国公学大学部。
这就是上海中国公学的由来。
梁启超在1920年自欧洲归来,“惟吾欲在上海办一大学,彼若有志相助者最善。”。于是他和同人就承办了这所大学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
经过改组之后,民国第一任民选总理,有着“熊凤凰”之称的熊希龄担任校董会董事长,张东荪成了大学部主任。此时学校的老师中也有颇多名人,比如朱自清和叶圣陶。
梁启超等人非常关注这件事情,他自己说“吾将以此为终身事业,必能大有造于中国。”。然而,“我所最感苦痛者,是吾党人才缺乏。”。
所以,老张就发现了小袁这么一个光彩耀目的人才,而当我们的袁大师得知这一消息的时候,那必定是……呵呵呵。
说到这里,张东荪想到一事便问道:“雪帆兄,恕我冒昧。敢问你们开给鸿渐先生的润笔是多少啊?”
陈望道闻言一愣,沉吟了一下道:“不瞒东荪兄,仲甫做的主,《妻妾成群》的稿酬是以鄙刊最高标准……千字十元!”
千字十元高吗?
这么说吧,1920年前后商务印书馆开给梁任公的稿酬是千字二十元,乃是当世最高。而相比之下,胡适之的稿酬只有千字四元。
而《妻妾成群》这篇中篇小说总字数是三万六千四百多字,那么袁大师拿到的稿酬就是三百六十块银圆。
这比起当时一般老百姓的收入来说自然是很高的。比如那位北大图书管理员一个月也只不过八块银圆。
可是当时一块钱购买力大致折合50软妹币左右。这么算下来的话,袁燕倏现在也不过就是千字五百软妹币的待遇,别说和五白这样的顶级网文作者相比,连中神都算不上。
这么一比的话,还真让人有点唏嘘呢。
本章副标题:这个小袁不寻常
……………………………………
张东荪翻了翻手中书稿,抬了抬圆框眼镜问道:“雪帆兄,你可知道这位鸿渐先生是什么人吗?”
“知道啊。”陈望道回道,“东荪兄,仲甫找人打听过了,NYU的学生里面字鸿渐的那也只有袁君燕倏了。他乃是无锡县人士,曾经在沪江大学就读……”
其实沪江大学(University of Shanghai)也是一所教会学校,是美国浸信会开办的。
就读这所大学对有志于留美的中国学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从1917年开始它的学位是由弗吉尼亚州颁布的,因此能得到美国各所大学的承认。
我们的袁大师就是拿着弗吉尼亚州的学士学位和神父教授的介绍信,跑到纽约大学读的经济学硕士,连入学考试都不用再考了。
说起来,他的校友之中不但有徐志摩这位名人,还有李公朴和毛人凤……真是因吹斯听的组合。可惜这两位入学太晚,无缘结识这位袁学长。
只听陈总主编继续说道:“去年他因为华尔街爆炸案的嫌疑入狱,还被花旗国警察刑讯受伤得了败血症差点死掉。不过吉人自有天相,袁君不但恢复健康也洗脱罪嫌,并且还成了小有名气的作家。”
“诚如雪帆兄所说,袁君确实是以那起大案和新人作家而出名的。不过……”张东荪先是点点头,然后再摇摇头道,“你们的消息有点旧了。鸿渐先生现在不但是一位很受欢迎的大作家,还是一部预算为三百万美元电影的大编剧,更是在决斗中战胜英国佬的大英雄!”
“三百万美元?!战胜英国佬?!”陈望道再有涵养也被这两个消息惊得差点跳起来。
三百万美金在当时什么概念?周氏兄弟置办的帝都四合院也不过折合1700多美金,魔都市中心的公寓楼也不过几百美金而已……这个数字作为一部电影的拍摄预算那真是太夸张了。
至于决斗和战胜英国佬那更是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于是陈代总编瞬间就认定鸿渐先生肯定是一位国术高手。
张东荪见他的样子不由得微微一笑,其实心里面也想起了自己刚刚得知这些消息的时候,那副震撼莫名的样子。
比起陈望道,他的消息渠道就要多得多了,尤其是美国那边的新闻。此时的张君劢和林长民可都在欧洲呢。
“这还不止呢,雪帆兄。孙先生读了他的文章,亲口赞誉袁君在政治学上造诣很高,还托人传话想他请到广州任职。哦……对了,他还成了南洋魏家的东床快婿。”
天魔传人对老张这人的评价是,书生气灼然。所以建国之后才会牵扯进“叛国案”之中,而天魔传人也确实放了他一马。
时人也称赞他为,古之士大夫也。所以他从五四开始就一再声称脱离政治,可是观其一生却始终牵涉在政局之中。
像这种人物儿,听到袁大师“传文采至海外,扬侠气于异域”的精彩事迹,自然是心向往之,恨不得立马见个面握个手合个照,和后世脑残粉也没啥区别。
因此他才会这么关注袁燕倏的译稿,不然以他现在的身份何须亲自来拿呢?
除了这个原因之外,张东荪还有另外一个打算。他想要借这个机会和袁燕倏套个近乎,然后就有机会请他到上海中国公学担任教授。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11月,为反对日本文部省颁布的《取缔清国留日学生规则》,东京8000余名中国留日学生罢课抗议,3000余名留日学生退学回国。
1906年2月,因大批留日学生返抵上海,没有着落,留学生中的姚洪业、孙镜清等各方奔走,募集经费,在上海北四川路横浜桥租民房为校舍,筹办中国公学。两江总督端方每月拨银1000两,派四品京堂郑孝胥为监督。
实际上,这所学校当时是由革命党和立宪派所把持。胡适和秋瑾这两位就曾经是该校的学生。
1906年4月10日,中国公学在上海正式开学。同年,胡适考入该校。
1908年9月,因为学潮,胡适随一些激进同学离开公学,自办新公学继续学业,同时又兼了新公学低级班的英语教师、兼批改作文。后来新公学经费拮据难以为继,遂与老公学谈判合并,160多人的新公学大部分学生回去了。
1909年10月,中国新公学与中国公学合并。同年,吴淞中国公学校舍在吴淞炮台湾落成(今吴淞炮台湾湿地公园)。
1915年,梁启超任董事长。同年,北京国民大学与上海吴淞中国公学合并,称中国公学大学部。
这就是上海中国公学的由来。
梁启超在1920年自欧洲归来,“惟吾欲在上海办一大学,彼若有志相助者最善。”。于是他和同人就承办了这所大学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
经过改组之后,民国第一任民选总理,有着“熊凤凰”之称的熊希龄担任校董会董事长,张东荪成了大学部主任。此时学校的老师中也有颇多名人,比如朱自清和叶圣陶。
梁启超等人非常关注这件事情,他自己说“吾将以此为终身事业,必能大有造于中国。”。然而,“我所最感苦痛者,是吾党人才缺乏。”。
所以,老张就发现了小袁这么一个光彩耀目的人才,而当我们的袁大师得知这一消息的时候,那必定是……呵呵呵。
说到这里,张东荪想到一事便问道:“雪帆兄,恕我冒昧。敢问你们开给鸿渐先生的润笔是多少啊?”
陈望道闻言一愣,沉吟了一下道:“不瞒东荪兄,仲甫做的主,《妻妾成群》的稿酬是以鄙刊最高标准……千字十元!”
千字十元高吗?
这么说吧,1920年前后商务印书馆开给梁任公的稿酬是千字二十元,乃是当世最高。而相比之下,胡适之的稿酬只有千字四元。
而《妻妾成群》这篇中篇小说总字数是三万六千四百多字,那么袁大师拿到的稿酬就是三百六十块银圆。
这比起当时一般老百姓的收入来说自然是很高的。比如那位北大图书管理员一个月也只不过八块银圆。
可是当时一块钱购买力大致折合50软妹币左右。这么算下来的话,袁燕倏现在也不过就是千字五百软妹币的待遇,别说和五白这样的顶级网文作者相比,连中神都算不上。
这么一比的话,还真让人有点唏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