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发现自己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第九特区、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创业吧学霸大人、道君、未来天王、主神崛起、天机之神局、大国重工
都市小说网 www.dsxsw.net,最快更新数字风暴最新章节!
在完成第一次大修之后,从内到外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之前林闻方只有有限的时间重新设置机甲,主要还是靠着软件上的调整来达成自己的目的。现在轻型机甲项目正式立项,邱铭成为轻型机甲项目组负责人,手里有了大量的资源可以使用。虽然大部分资源现在都停留在纸面上,还有运到天池山基地来,可光是凭着基地研究所这边的力量,已经足够他将他认为粗糙和权宜之计的那些东西全都调整到可以让邱铭满意的程度。
原先的动力装甲项目和现在的-1,最大的区别在于控制方式。林闻方将原先的肌肉感触式控制改为了基本的动态感知芯片系统,大大降低了系统的运算符合,降低了驾驶员的操作难度,但也让一些动作变得不可能了,一些动作不够精细。在邱铭看来,如果是完美形态,可以将驾驶员的动作完美复制出来的机甲,林闻方在作战中会多出许许多多的战斗手段,不仅仅是射击和物理攻击而已。邱铭和林闻方两边凑合起来,改装出来的全新的动态感知方案是双手和双脚采用简化版的肌肉感触式操作系统,即时反应人体的动作,而其他主体结构,则继续采用动态感知芯片作为操作基础。这种兼顾了系统压力和动作敏感性的方式至少在目前的测试中,反应非常好。驾驶员不用多考虑自己的动作,反正做出什么手型,系统就能反应出来,抓握什么的时候,系统也能够将细微的触感反馈给驾驶员。这种反馈比较简单,只有一个数据:压强。毕竟哪怕是手部,外壳也都是金属的,不可能搞出太复杂的触感反馈系统来,也没有那个必要。手部活动的灵活性已经到了什么程度呢?林闻方已经可以用机甲的手来打字和写程序了,当然,是在特制尺寸的键盘上。
脚步的细微动作触感很多人认为没有必要,但邱铭和林闻方还是坚持了下来。林闻方知道脚部的触感在实战中能多么有效。之前他用来作战的时候,就因为脚部的几乎没有触感,没有其他操控的方式,让一些复杂的发力方式很难使用,比如侧滑步,以前就得双腿侧摆成不同角度,进行不均衡的发力才能用出来,要不是有火羽,林闻方连这种技术都用不出来。现在可就简单了,驾驶员按照真人进行侧滑步的动作摆出来,机甲自动会调整动力分配,让侧滑步快速敏锐。不仅仅是侧滑步,更复杂的组合步法原则上也可以使用了,许许多多别人在游戏里开发出来的战术、步法、动作组合,-1基本上都可以做出来。当然,很多动作是要打折扣的,毕竟这是一台实际存在的机甲,而不是游戏里那些靠着数据组合搞出来的东西,-1必须遵循太多物理准则了。
这样的控制系统装置完成之后,邱铭配合着将保持驾驶员的舒适程度的系统负载了上去。几年的科技进步,也体现在空调方面。半导体恒温内部空调让驾驶员随时可以保持最舒适的作战状态,这套系统很小,很省电,还很耐冲击,基本上只要不要机甲的损毁程度太高,恒温空调就会持续起作用。由于肌肉感触式操控重新部分启用,邱铭在里面集成了心律和血糖的监控,还调整了一些体感的参数,让林闻方之前累得腿抽筋,结果机甲就做出反应的事情,再也不会发生了。
中控电脑也不用把两台战斗服用的电脑连接起来塞进去了,仿照战斗服的防护框架,新的机甲电脑诞生了。而且,电脑系统也学习战斗服,分成普通的战斗型、电子对抗型等等。尤其是给林闻方度身定制的那套中控电脑系统,将全新的机甲操控程序运转到极限,系统资源只占用到15,还有大把的余量可以让林闻方去策动电子对抗。机甲的动力要比战斗服给力得多,通信、电子对抗这些组件的功率也同步放大,光是靠着机甲,林闻方现在就能够轻易地压制周围一公里内的通信。留给林闻方那么多计算资源的余量,也是为了让他能够有空间去开发和运转适用于机甲系统的指挥-作战指令程序。那玩意随便怎么琢磨,都是超级占资源的。
动力系统换了基本的燃料电池型号,蓄电能力比原先提升了近一倍。同时,也改编了动力组件的结构。原先要更换电池,必须先停机,然后手动装卸电池。现在则加装了一组机甲内部电池,平时不启用,只在更换电池的时候发挥效用,短时间维持机甲供电,让机甲实现不停机更换电池。同时,更换电池也不用驾驶员从座舱里下来了,直接用机甲的手臂就能够完成,在作战中,这能大大增强安全性。外骨骼助力架构调整并不很多,有了林闻方提供的各种运动资料之后,调整了机甲几个部分的支架强度。林闻方原先那台玩意,后来在修械所拆开的时候,发现有几条支架因为剧烈频繁运动都快断裂了,幸亏林闻方运气还算不错,不然要是在和肯特与切尔泽交战的时候断了支架,那可就欲哭无泪了。
各个关节的驱动电机都换了新型号,功率输出的变化更丰富,最大和最小输出功率范围扩大了好多,极限输出功率提升了有70之多,而能耗指标却下降了。单独一个关节换了电机可能还没觉得变化很大,可全部驱动电机都更换完成,机甲的运动性能有了飞跃性的提升。
另一个改进,则是助力架构可以进行尺寸的微调,可以更适应不同的驾驶员,让机甲变成驾驶员身体的同比例放大,让驾驶员能够更自如地掌握机甲的动作。
新的热像仪、新的集成式战场通信系统,新的三军综合作战数据链,新的战场综合信息系统,新的威胁判别程序,新的射击辅助程序……除了基本的架构没有大的变化,整个-1和原先的“动力装甲”相比,几乎完完全全是一个全新的东西了。邱铭将自己对这个项目积聚了几年的各种设想,一次性喷薄而出,全部实现。邱铭作为极为资深的武器设计师,将自己的才华充分发挥了出来,信手拈来,选择的就是最合适的装备、零配件和设置,加上林闻方在软件方面的辅佐,在短短7天里,完成了-1的更新换代。林闻方本来不过是专精程序,加上有火羽配合,在软件方面无往不利,加上他对体感系统的熟悉程度极高,才让动力装甲跑了起来。邱铭显然不想让林闻方那么轻松,整个重塑-1的过程里,一直把林闻方抓在身边,盯着他学习联邦的军械系统,从最基层学起,让林闻方在段时间里就有了长足的进步。虽然要他独立进行武器设计还力不从心,可至少对机甲的整个架构,有了相当深入的了解,自己修理和调整是完全没问题了。
最近一直泡在修械所的木恩,作为总参驻天池山的技术顾问,摇头不已,立刻打报告向军部申请新的装备编号了。这个样子的机甲,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摸索出适合新的技术指标的战法战术,但已经初步有了作为制式机甲的样子。木恩提议,暂时不要再进行大的硬件改动,先开始按照这个配备生产第一批机甲进行测试和作战尝试再说。
邱铭有点不爽,但从现在的需要来看,这的确是最好的方案,也就鼻子抽抽着在木恩的报告上签了字。特事特办,军部不到一个小时就批复了报告。
第一批将生产26台机甲,其中6台由天池山基地自行生产,都是该批机甲中的特殊调整型号。
有两台为加强电脑和通信配备的型号,供林闻方使用,一台主战,一台备用。
两台加强运动、侦查系统,加强电池续航能力,为轻装侦查型号,装甲有部分削减,目前暂未指定使用者。
两台为加强了负重性能、装甲、关节抗冲击力、功率输出、整体稳定性的重火力型,在机甲配套的火力装置还没有到位的情况下,临时改装了突击步枪,加载了可以容纳3000发子弹的供弹舱,特制了钛材和新型玻璃钢混合,可以抵挡57毫米直射火力不被穿透的护盾。这两台机甲确认为朱芷中校的主战机型和备机,用作火力支援,以及护卫林闻方……林闻方现在的待遇很古怪,平时他是没资格配备秘书和卫兵的,军衔还不到,可上了战场,他的长官就得保证他不能死。
其余20台为标准配备型号,将有军方直属的四个工厂同时开工生产,将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完成生产,并运送至天池山基地。尽可能要赶在各地调来的优秀军士办完调动手续到天池山前到位。不过,四个工厂都只负责硬件安装,软件一律到了天池山之后由这边统一进行调整。
这倒不是天池山这边藏私,而是林闻方实在拿不出一整套的软件规程来,他现在还没完全弄明白军用系统的各种技术细节呢,还是单独地一台台“装机”来得简单。况且,他暂时也没那个精神在段时间里搞明白军用系统规程,火羽出现了一些他不知道是好是坏的变化,让他纠结不已。
在作战中,火羽已经掌控过整个机甲了,她必须自主做出各种判断,让机甲维持极高速度的运动。她原本的程序,虽然能感知动态,虽然能理解三维地图,但那些都是用来提供给林闻方参考的,在她自主操控的时候,忽然之间,地图上出现了一个需要她操作的目标:自己。
自己……这是一个坐标原点,所有其他判断都要基于这个原点的状况来进行,这个原点,是可以被摧毁和消灭的。原先,火羽曾经操作过类似的局面,在林闻方通过她来攻击申海市的市政系统的时候,她就必须保存自己,保证系统核心的安全。但系统这个概念本身就是虚拟的,这个“自己”也是虚拟的。可现在,“自己”有了空间概念,有了体积,有了“存亡”这种不可逆的判断……
这就像是将一团火扔在了秋天干燥的草场上,火羽的计算、盘算忽然就混乱了起来。她一下子无法判断,这个空间中的自己到底是什么,到底是不是“自己”。火羽是不同的,她本来就会面对各种问题,她知道如何去提出这些问题,去询问自己的创造者,完全权限的管理者:林闻方。
当林闻方看到屏幕上忽然出现整整两千多行描述性极强的程序——那是火羽描述了自己的现状,并且寻求林闻方的解释和帮助——的时候,他几乎做不出任何反应来。他意识到,一个人工智能领域困扰了无数人的问题,摆到了自己面前:自我意识!
火羽有了自我意识的雏形,这是何等伟大的一刻~!
上午那章,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没有分段……这个对不住大家,其实我也没搞明白是什么问题。后来主编同学告诉我说技术告诉他说用兼容模式的浏览器重新上传试试。兼容?好吧,我直接开IE了。这货我好久没用,差不多从这台启用,除了一开始下载常用软件的时候,就没用过IE。残念啊。
好在,最终,问题还是解决了。章节里忍不住玩了玩广告文案,这个质量算不上炫技,只是一点感触罢了。
看到“系统”同学十分给力的50000点打赏,很有些感触。谢谢。这是我有史以来得到的最高的打赏,是我写书以来,第一次有掌门级的读者。许多读者多多少少都打赏了我,我都记在心里,然后努力写作来报偿大家,不让大家失望。单独提一下系统同学,不是厚此薄彼……只是,面对这么个历史性突破,有些不淡定了,呵呵。向来,我和其他人比较的就不是这些,但我明白,这是一种极为直截了当的支持方式。数字风暴开书以来,大家一直都很给力地支持着,我说了,我必不叫大家失望。
在完成第一次大修之后,从内到外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之前林闻方只有有限的时间重新设置机甲,主要还是靠着软件上的调整来达成自己的目的。现在轻型机甲项目正式立项,邱铭成为轻型机甲项目组负责人,手里有了大量的资源可以使用。虽然大部分资源现在都停留在纸面上,还有运到天池山基地来,可光是凭着基地研究所这边的力量,已经足够他将他认为粗糙和权宜之计的那些东西全都调整到可以让邱铭满意的程度。
原先的动力装甲项目和现在的-1,最大的区别在于控制方式。林闻方将原先的肌肉感触式控制改为了基本的动态感知芯片系统,大大降低了系统的运算符合,降低了驾驶员的操作难度,但也让一些动作变得不可能了,一些动作不够精细。在邱铭看来,如果是完美形态,可以将驾驶员的动作完美复制出来的机甲,林闻方在作战中会多出许许多多的战斗手段,不仅仅是射击和物理攻击而已。邱铭和林闻方两边凑合起来,改装出来的全新的动态感知方案是双手和双脚采用简化版的肌肉感触式操作系统,即时反应人体的动作,而其他主体结构,则继续采用动态感知芯片作为操作基础。这种兼顾了系统压力和动作敏感性的方式至少在目前的测试中,反应非常好。驾驶员不用多考虑自己的动作,反正做出什么手型,系统就能反应出来,抓握什么的时候,系统也能够将细微的触感反馈给驾驶员。这种反馈比较简单,只有一个数据:压强。毕竟哪怕是手部,外壳也都是金属的,不可能搞出太复杂的触感反馈系统来,也没有那个必要。手部活动的灵活性已经到了什么程度呢?林闻方已经可以用机甲的手来打字和写程序了,当然,是在特制尺寸的键盘上。
脚步的细微动作触感很多人认为没有必要,但邱铭和林闻方还是坚持了下来。林闻方知道脚部的触感在实战中能多么有效。之前他用来作战的时候,就因为脚部的几乎没有触感,没有其他操控的方式,让一些复杂的发力方式很难使用,比如侧滑步,以前就得双腿侧摆成不同角度,进行不均衡的发力才能用出来,要不是有火羽,林闻方连这种技术都用不出来。现在可就简单了,驾驶员按照真人进行侧滑步的动作摆出来,机甲自动会调整动力分配,让侧滑步快速敏锐。不仅仅是侧滑步,更复杂的组合步法原则上也可以使用了,许许多多别人在游戏里开发出来的战术、步法、动作组合,-1基本上都可以做出来。当然,很多动作是要打折扣的,毕竟这是一台实际存在的机甲,而不是游戏里那些靠着数据组合搞出来的东西,-1必须遵循太多物理准则了。
这样的控制系统装置完成之后,邱铭配合着将保持驾驶员的舒适程度的系统负载了上去。几年的科技进步,也体现在空调方面。半导体恒温内部空调让驾驶员随时可以保持最舒适的作战状态,这套系统很小,很省电,还很耐冲击,基本上只要不要机甲的损毁程度太高,恒温空调就会持续起作用。由于肌肉感触式操控重新部分启用,邱铭在里面集成了心律和血糖的监控,还调整了一些体感的参数,让林闻方之前累得腿抽筋,结果机甲就做出反应的事情,再也不会发生了。
中控电脑也不用把两台战斗服用的电脑连接起来塞进去了,仿照战斗服的防护框架,新的机甲电脑诞生了。而且,电脑系统也学习战斗服,分成普通的战斗型、电子对抗型等等。尤其是给林闻方度身定制的那套中控电脑系统,将全新的机甲操控程序运转到极限,系统资源只占用到15,还有大把的余量可以让林闻方去策动电子对抗。机甲的动力要比战斗服给力得多,通信、电子对抗这些组件的功率也同步放大,光是靠着机甲,林闻方现在就能够轻易地压制周围一公里内的通信。留给林闻方那么多计算资源的余量,也是为了让他能够有空间去开发和运转适用于机甲系统的指挥-作战指令程序。那玩意随便怎么琢磨,都是超级占资源的。
动力系统换了基本的燃料电池型号,蓄电能力比原先提升了近一倍。同时,也改编了动力组件的结构。原先要更换电池,必须先停机,然后手动装卸电池。现在则加装了一组机甲内部电池,平时不启用,只在更换电池的时候发挥效用,短时间维持机甲供电,让机甲实现不停机更换电池。同时,更换电池也不用驾驶员从座舱里下来了,直接用机甲的手臂就能够完成,在作战中,这能大大增强安全性。外骨骼助力架构调整并不很多,有了林闻方提供的各种运动资料之后,调整了机甲几个部分的支架强度。林闻方原先那台玩意,后来在修械所拆开的时候,发现有几条支架因为剧烈频繁运动都快断裂了,幸亏林闻方运气还算不错,不然要是在和肯特与切尔泽交战的时候断了支架,那可就欲哭无泪了。
各个关节的驱动电机都换了新型号,功率输出的变化更丰富,最大和最小输出功率范围扩大了好多,极限输出功率提升了有70之多,而能耗指标却下降了。单独一个关节换了电机可能还没觉得变化很大,可全部驱动电机都更换完成,机甲的运动性能有了飞跃性的提升。
另一个改进,则是助力架构可以进行尺寸的微调,可以更适应不同的驾驶员,让机甲变成驾驶员身体的同比例放大,让驾驶员能够更自如地掌握机甲的动作。
新的热像仪、新的集成式战场通信系统,新的三军综合作战数据链,新的战场综合信息系统,新的威胁判别程序,新的射击辅助程序……除了基本的架构没有大的变化,整个-1和原先的“动力装甲”相比,几乎完完全全是一个全新的东西了。邱铭将自己对这个项目积聚了几年的各种设想,一次性喷薄而出,全部实现。邱铭作为极为资深的武器设计师,将自己的才华充分发挥了出来,信手拈来,选择的就是最合适的装备、零配件和设置,加上林闻方在软件方面的辅佐,在短短7天里,完成了-1的更新换代。林闻方本来不过是专精程序,加上有火羽配合,在软件方面无往不利,加上他对体感系统的熟悉程度极高,才让动力装甲跑了起来。邱铭显然不想让林闻方那么轻松,整个重塑-1的过程里,一直把林闻方抓在身边,盯着他学习联邦的军械系统,从最基层学起,让林闻方在段时间里就有了长足的进步。虽然要他独立进行武器设计还力不从心,可至少对机甲的整个架构,有了相当深入的了解,自己修理和调整是完全没问题了。
最近一直泡在修械所的木恩,作为总参驻天池山的技术顾问,摇头不已,立刻打报告向军部申请新的装备编号了。这个样子的机甲,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摸索出适合新的技术指标的战法战术,但已经初步有了作为制式机甲的样子。木恩提议,暂时不要再进行大的硬件改动,先开始按照这个配备生产第一批机甲进行测试和作战尝试再说。
邱铭有点不爽,但从现在的需要来看,这的确是最好的方案,也就鼻子抽抽着在木恩的报告上签了字。特事特办,军部不到一个小时就批复了报告。
第一批将生产26台机甲,其中6台由天池山基地自行生产,都是该批机甲中的特殊调整型号。
有两台为加强电脑和通信配备的型号,供林闻方使用,一台主战,一台备用。
两台加强运动、侦查系统,加强电池续航能力,为轻装侦查型号,装甲有部分削减,目前暂未指定使用者。
两台为加强了负重性能、装甲、关节抗冲击力、功率输出、整体稳定性的重火力型,在机甲配套的火力装置还没有到位的情况下,临时改装了突击步枪,加载了可以容纳3000发子弹的供弹舱,特制了钛材和新型玻璃钢混合,可以抵挡57毫米直射火力不被穿透的护盾。这两台机甲确认为朱芷中校的主战机型和备机,用作火力支援,以及护卫林闻方……林闻方现在的待遇很古怪,平时他是没资格配备秘书和卫兵的,军衔还不到,可上了战场,他的长官就得保证他不能死。
其余20台为标准配备型号,将有军方直属的四个工厂同时开工生产,将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完成生产,并运送至天池山基地。尽可能要赶在各地调来的优秀军士办完调动手续到天池山前到位。不过,四个工厂都只负责硬件安装,软件一律到了天池山之后由这边统一进行调整。
这倒不是天池山这边藏私,而是林闻方实在拿不出一整套的软件规程来,他现在还没完全弄明白军用系统的各种技术细节呢,还是单独地一台台“装机”来得简单。况且,他暂时也没那个精神在段时间里搞明白军用系统规程,火羽出现了一些他不知道是好是坏的变化,让他纠结不已。
在作战中,火羽已经掌控过整个机甲了,她必须自主做出各种判断,让机甲维持极高速度的运动。她原本的程序,虽然能感知动态,虽然能理解三维地图,但那些都是用来提供给林闻方参考的,在她自主操控的时候,忽然之间,地图上出现了一个需要她操作的目标:自己。
自己……这是一个坐标原点,所有其他判断都要基于这个原点的状况来进行,这个原点,是可以被摧毁和消灭的。原先,火羽曾经操作过类似的局面,在林闻方通过她来攻击申海市的市政系统的时候,她就必须保存自己,保证系统核心的安全。但系统这个概念本身就是虚拟的,这个“自己”也是虚拟的。可现在,“自己”有了空间概念,有了体积,有了“存亡”这种不可逆的判断……
这就像是将一团火扔在了秋天干燥的草场上,火羽的计算、盘算忽然就混乱了起来。她一下子无法判断,这个空间中的自己到底是什么,到底是不是“自己”。火羽是不同的,她本来就会面对各种问题,她知道如何去提出这些问题,去询问自己的创造者,完全权限的管理者:林闻方。
当林闻方看到屏幕上忽然出现整整两千多行描述性极强的程序——那是火羽描述了自己的现状,并且寻求林闻方的解释和帮助——的时候,他几乎做不出任何反应来。他意识到,一个人工智能领域困扰了无数人的问题,摆到了自己面前:自我意识!
火羽有了自我意识的雏形,这是何等伟大的一刻~!
上午那章,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没有分段……这个对不住大家,其实我也没搞明白是什么问题。后来主编同学告诉我说技术告诉他说用兼容模式的浏览器重新上传试试。兼容?好吧,我直接开IE了。这货我好久没用,差不多从这台启用,除了一开始下载常用软件的时候,就没用过IE。残念啊。
好在,最终,问题还是解决了。章节里忍不住玩了玩广告文案,这个质量算不上炫技,只是一点感触罢了。
看到“系统”同学十分给力的50000点打赏,很有些感触。谢谢。这是我有史以来得到的最高的打赏,是我写书以来,第一次有掌门级的读者。许多读者多多少少都打赏了我,我都记在心里,然后努力写作来报偿大家,不让大家失望。单独提一下系统同学,不是厚此薄彼……只是,面对这么个历史性突破,有些不淡定了,呵呵。向来,我和其他人比较的就不是这些,但我明白,这是一种极为直截了当的支持方式。数字风暴开书以来,大家一直都很给力地支持着,我说了,我必不叫大家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