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河内郡很重要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都市小说网 www.dsxsw.net,最快更新三国卑鄙军阀最新章节!
ps:感谢书友好冷的冰,感谢书友圣极鸿毛,谢谢支持!
这场大风天气一直持续了三天三夜,可谓来势凶猛。当然,大火也没有熄灭,幽州骑兵追着大火跑,哪里会让大火熄灭呢?
三天三夜的时间,这场罕见地大火把草原烧了个通透。
北方各个种族都受到波及,其中也包括最北面的丁零族人。
能够躲过大火没被烧死的人,下一步要面临食物短缺的威胁。茫茫大草原,眼看着冬天就要来临,漫长的冬季你说让他们怎么办?
再后来,听说幽州军队正在向这边奔来,更是吓得魂都没有了。
也不怪他们紧张,没有食物,再加上过冬困难,已经让人无法面对了。哦,后面的幽州军队又要追赶过来,饥寒交迫能打仗吗?
更何况,草原上的人早就知道了幽州军队强悍。跑吧!往西方跑吧,跑得远远的,越远越好。草原上劫后余生,几乎所有的人都是这个念头。
大草原的西北角,凡是活着的人,无论是哪个族的人,只要是聚集在一起的都在往西逃跑。散居的人肯定不能跑,跑出去也是死。茫茫大草原,一个或者几个人哪里会生存下去呢?
至于他们能逃多远,逃到哪里去,谁也不知道,反正他们要远离幽州军队。
他们所熟悉的大草原,已经不再是他们的乐园而是死亡的恐怖之地。对生活在这里的人来说,这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能够在大草原熊熊大火之中成功逃出去并活下来的,恐怕也只有少数强壮的年轻人。其他的人恐怕不是被烧死、饿死,剩下的一途也只有被俘虏的命运。
南面的赵云、张辽总共三万多骑兵,横扫整个南匈奴各个部落。南匈奴不像鲜卑人那样还在打仗,这里没有战事。部族很分散。一场大火让他们更失去了抵抗力量。所以,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赵云、张辽他们前进的步伐。
按照战争计划,赵云、张辽他们将一直挺进到后世的银川一带。大军方能停下脚步。
北方的张颌、高览,总共近七万骑兵一直向西奔驰。遇到戈壁滩再也没有可供燃烧的草原,他们才会停下前进的脚步。
前进中,骑兵慢慢汇聚在一起,以五千骑兵为一个单位向前。毕竟,越往纵深危险性越大。迷路、断粮,或者遇到大股敌人都是有可能的。
所以,幽州的策略便是越往远处走,军队越是集中。最后汇集到高览、张颌各带领一支数万骑兵前进。
高览的任务要走到贝加尔湖一带,至于张颌的这一路则要沿着正西方前进。
至于跟在骑兵他们身后的奴隶兵,则拉开大网,用步慢慢滴丈量吧。步兵每天的路程有限,就算是撒开脚丫子跑,能跑多远?
既然草原上已经没有能够阻挡他们的敌人,也就不在这一时半会。再说,寒冬即将来临,幽州不可能在这个时间冒进。
还有一直百万大军也跟上来了,他们是幽州的奴隶们。正在快速滴铺设铁轨驰道。人多力量大,铁轨驰道修建的速度极快,迅速地往前延伸。他们将一直干到大雪来临。
已经是晚秋了,季节确实不太好,这也是没办法。草原太大了,能修多远就多远吧。好在草原上不缺肉类,暂时不会出现挨饿的现象。
这也是战争,只是形式有点区别。这里没有多大规模的两军对抗,不需要太多的兵刃相交,却能够快速滴挺进,占领对方的地盘。
战争的一方。或者说主动进攻的一方,幽州军队几乎没有多大伤亡。除了极少数骑兵迷路。不知去向,军队的损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若是不论物资方面的消耗。这是一场伤亡代价极少,战果辉煌的巨大胜利。
知道具体作战方案的只有幽州的高层,下级官兵们谁都不知道,一场战争竟然是这样的展开和结束。
刚刚投诚过来的河内太守张扬一直跟随着张辽行动,他们越过包头一带,快要挺进到后世的巴彦淖尔的位置时,接到了幽州牧刘展的命令,军队就地停止前进,这才停下步伐。
战争还可以这样打,张扬第一次领教了幽州牧刘展的手段。
火烧草原谁都会,草原的人都会躲避火灾。发现了远处大火快过来了,赶紧将自己面前的草先点燃,给自己留出一块地方。或者躲在有水源的地方,或者沙地、戈壁等处。
火烧大草原之后,肯定很混乱,横扫大草原正当其时。问题是你必须有强大的骑兵跟进,趁着草原混乱长驱直入。
季节也很重要,这个时间眼看冬季就要来临,战争的双方都停止了所有的军事行动,为草原的越冬做好各项准备。所以,这个时候的各部族相对分散,不会把族人中的青壮聚集起来。
幽州竟然有如此多的骑兵,确实有些骇人听闻。
接到命令以后,赵云率领军队就地驻扎,等待徐盛领军前来接替。
张辽和张扬接到命令,回军河内,张扬继续担任河内郡太守,张辽率领五千骑兵和五万步兵驻扎河内。
张辽、赵云一路不再前进,是因为刘展获知张扬投奔了幽州,所以,幽州对原来的战略部署做了局部调整所致。
河内一郡归于幽州对整个战略布局很重要,这个位置直接卡住了中原通往凉州的通道。
根据幽州的命令,张辽要在潼关部署重兵卡住这个关口。
此时,并州的行动全部结束了。张燕与高顺全部掌控了并州,并州境内散布的黄巾残余,能收编的被张燕收编。不能收编的全部驱赶到冀州,跑到袁绍的地盘或者其他地方去了。
张燕是老黄巾,对这些黄巾残余很了解,对付他们倒是小菜一碟。一些声名狼藉、或者是顽固分子,张燕坚决不收留。
至此,并州张燕与高顺收拢兵力,回军南下,重兵压向与袁绍接壤区域布置防御。
并州的后方则全部交给沮授以及幽州派来的文官治理,屯田兵也在大举开进。(未完待续)R580
ps:感谢书友好冷的冰,感谢书友圣极鸿毛,谢谢支持!
这场大风天气一直持续了三天三夜,可谓来势凶猛。当然,大火也没有熄灭,幽州骑兵追着大火跑,哪里会让大火熄灭呢?
三天三夜的时间,这场罕见地大火把草原烧了个通透。
北方各个种族都受到波及,其中也包括最北面的丁零族人。
能够躲过大火没被烧死的人,下一步要面临食物短缺的威胁。茫茫大草原,眼看着冬天就要来临,漫长的冬季你说让他们怎么办?
再后来,听说幽州军队正在向这边奔来,更是吓得魂都没有了。
也不怪他们紧张,没有食物,再加上过冬困难,已经让人无法面对了。哦,后面的幽州军队又要追赶过来,饥寒交迫能打仗吗?
更何况,草原上的人早就知道了幽州军队强悍。跑吧!往西方跑吧,跑得远远的,越远越好。草原上劫后余生,几乎所有的人都是这个念头。
大草原的西北角,凡是活着的人,无论是哪个族的人,只要是聚集在一起的都在往西逃跑。散居的人肯定不能跑,跑出去也是死。茫茫大草原,一个或者几个人哪里会生存下去呢?
至于他们能逃多远,逃到哪里去,谁也不知道,反正他们要远离幽州军队。
他们所熟悉的大草原,已经不再是他们的乐园而是死亡的恐怖之地。对生活在这里的人来说,这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能够在大草原熊熊大火之中成功逃出去并活下来的,恐怕也只有少数强壮的年轻人。其他的人恐怕不是被烧死、饿死,剩下的一途也只有被俘虏的命运。
南面的赵云、张辽总共三万多骑兵,横扫整个南匈奴各个部落。南匈奴不像鲜卑人那样还在打仗,这里没有战事。部族很分散。一场大火让他们更失去了抵抗力量。所以,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赵云、张辽他们前进的步伐。
按照战争计划,赵云、张辽他们将一直挺进到后世的银川一带。大军方能停下脚步。
北方的张颌、高览,总共近七万骑兵一直向西奔驰。遇到戈壁滩再也没有可供燃烧的草原,他们才会停下前进的脚步。
前进中,骑兵慢慢汇聚在一起,以五千骑兵为一个单位向前。毕竟,越往纵深危险性越大。迷路、断粮,或者遇到大股敌人都是有可能的。
所以,幽州的策略便是越往远处走,军队越是集中。最后汇集到高览、张颌各带领一支数万骑兵前进。
高览的任务要走到贝加尔湖一带,至于张颌的这一路则要沿着正西方前进。
至于跟在骑兵他们身后的奴隶兵,则拉开大网,用步慢慢滴丈量吧。步兵每天的路程有限,就算是撒开脚丫子跑,能跑多远?
既然草原上已经没有能够阻挡他们的敌人,也就不在这一时半会。再说,寒冬即将来临,幽州不可能在这个时间冒进。
还有一直百万大军也跟上来了,他们是幽州的奴隶们。正在快速滴铺设铁轨驰道。人多力量大,铁轨驰道修建的速度极快,迅速地往前延伸。他们将一直干到大雪来临。
已经是晚秋了,季节确实不太好,这也是没办法。草原太大了,能修多远就多远吧。好在草原上不缺肉类,暂时不会出现挨饿的现象。
这也是战争,只是形式有点区别。这里没有多大规模的两军对抗,不需要太多的兵刃相交,却能够快速滴挺进,占领对方的地盘。
战争的一方。或者说主动进攻的一方,幽州军队几乎没有多大伤亡。除了极少数骑兵迷路。不知去向,军队的损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若是不论物资方面的消耗。这是一场伤亡代价极少,战果辉煌的巨大胜利。
知道具体作战方案的只有幽州的高层,下级官兵们谁都不知道,一场战争竟然是这样的展开和结束。
刚刚投诚过来的河内太守张扬一直跟随着张辽行动,他们越过包头一带,快要挺进到后世的巴彦淖尔的位置时,接到了幽州牧刘展的命令,军队就地停止前进,这才停下步伐。
战争还可以这样打,张扬第一次领教了幽州牧刘展的手段。
火烧草原谁都会,草原的人都会躲避火灾。发现了远处大火快过来了,赶紧将自己面前的草先点燃,给自己留出一块地方。或者躲在有水源的地方,或者沙地、戈壁等处。
火烧大草原之后,肯定很混乱,横扫大草原正当其时。问题是你必须有强大的骑兵跟进,趁着草原混乱长驱直入。
季节也很重要,这个时间眼看冬季就要来临,战争的双方都停止了所有的军事行动,为草原的越冬做好各项准备。所以,这个时候的各部族相对分散,不会把族人中的青壮聚集起来。
幽州竟然有如此多的骑兵,确实有些骇人听闻。
接到命令以后,赵云率领军队就地驻扎,等待徐盛领军前来接替。
张辽和张扬接到命令,回军河内,张扬继续担任河内郡太守,张辽率领五千骑兵和五万步兵驻扎河内。
张辽、赵云一路不再前进,是因为刘展获知张扬投奔了幽州,所以,幽州对原来的战略部署做了局部调整所致。
河内一郡归于幽州对整个战略布局很重要,这个位置直接卡住了中原通往凉州的通道。
根据幽州的命令,张辽要在潼关部署重兵卡住这个关口。
此时,并州的行动全部结束了。张燕与高顺全部掌控了并州,并州境内散布的黄巾残余,能收编的被张燕收编。不能收编的全部驱赶到冀州,跑到袁绍的地盘或者其他地方去了。
张燕是老黄巾,对这些黄巾残余很了解,对付他们倒是小菜一碟。一些声名狼藉、或者是顽固分子,张燕坚决不收留。
至此,并州张燕与高顺收拢兵力,回军南下,重兵压向与袁绍接壤区域布置防御。
并州的后方则全部交给沮授以及幽州派来的文官治理,屯田兵也在大举开进。(未完待续)R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