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一 头发不梳一月忙(7)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都市小说网 www.dsxsw.net,最快更新金鳞开最新章节!
有些人想得开,只要日子过得好,头上顶点绿也没甚关系。有些人却是宁可饿死也不能忍受这种侮辱,当然要将女人领回家好生拷问一番。还有些人纯粹是因为见妻子收入渐多,觉得折了丈夫的气概。
缫丝厂在紧张忙碌了大半个月后,终于陷入了无丝可缫的境地。此时夏蚕没有出来,春蚕季却已经结束了。
田存善严苛控制蚕庄的消毒检疫工作,所有养蚕娘子都要过三道岗,换三身衣服,洗三遍手,最后要将头发包得严严实实才能进入蚕室,以免将“病毒”带入其中。她们知道这些夏蚕是自己谋生的根本,也知道老人家说过夏蚕秋蚕最易害病,比春蚕更娇贵,所以丝毫不敢马虎。
即便如此,田存善也多派了打头娘子,但凡有人忘了消毒环节,罚银罚饿不说,还要让所有娘子都来骂她一句。
因为只要有一个人疏忽大意带进去了病毒,所有人的努力都化作白费。
这也是村妇们对“病毒”不熟悉,只以为是瘟神的邪法,被太微星君破了。正是这种懵懂,才让她们更加敬畏,不敢有丝毫懈怠。
缫丝厂里许多养过蚕的娘子又回到了庄子上帮忙,剩下无事可干的女工则要附带起洗衣清扫的工作。因为缫机还要改进,许多女工也会被叫去做些演示。
……
“我想将这块荒地划出来,建个丝镇。”吴易带着浙江省与杭州府一应官吏,站在一座没名字的小土岗上,跨过一道山凹,就是缫丝厂和蚕庄。
一众官员纷纷点头,附和道:“这里有山有水,的确是个宜居之地。”
吴易回过身,望向队伍外围散落的一个“奇点”。
“廖提学,此处如何?”吴易笑吟吟问道。
廖兴显然有些意外。道:“此处的确不错,风景好,离厂子又近。”
许多女工都因为不能外宿而被丈夫领回了家,这种家庭束缚在短时间内不可能打破。以吴易这干大明士人的视角来看。也不该被打破。然而蚕茧不等人,在忙季如果没有足够女工,蚕茧是会坏的。
最好的办法就是移民。
将这些女工连同她们的家属全都移居到这个规划中的丝镇来。或者反过来说,以后缫丝厂和蚕庄的女工、娘子,都从这个丝镇里招人。如此可以保证女工每日回家,照顾家里,也能保证厂、庄的用人。
“还有个好处,日后这里人多了,各色人等齐聚,厂里日用之物也能就近采购了。”田存善道。
廖兴是个爱凑热闹的外向人。本来被浙江官员排挤很不舒服,此刻吴易主动亲近他,自然让他心情酣畅,上前道:“人家都有家业,为啥会迁到这里来。”
蚕农本身不是一种固定职业。每家蚕农都只是在春季养蚕的农民。一样要有土地耕作。没有土地的破落户是没资格养蚕的,否则连桑叶都买不起。
一众南官听了廖兴所言,纷纷偷笑。
吴易也笑道:“江南不比北方淳朴,百姓不耻于逐利。只要给的好处到了,哪里有割舍不了的家业?”
廖兴撇了撇嘴,知道南北民风各异,自己一个初来乍到的北人。恐怕的确不知道情形。
吴易说完,又要照顾廖兴面子,道:“提学所虑也并非杞人忧天,若是真有人不愿迁,我等凭空定下考成要求,却又成了扰民的恶法。”
“咱家倒是有个法子。”田存善道,“咱们先招工把房子盖起来,把路修起来。日后想要入股的人家,非但要出钱认股,还要随奴婢过来做工。奴婢就住在丝镇。权当宿舍……”
“我看这倒不必。”吴易对阉人就没那么客气,直接道:“哪里需要这般麻烦?浙江破落民户不知凡几,若说这里招工,哪个听说了不亟亟赶来?再不行,绍兴府的九姓堕民且拉过来,别说工钱,只要管吃住,他们就恨不得给你立长生牌位呢。”
九姓堕民来历已经不可考证。洪武四年的时候太祖出过一道圣旨,认为堕民是南宋抗元诸文武的后裔,故而在蒙元时遭到歧视非难。国朝既立,就不该再歧视这些忠义之后。
这道圣旨虽然被刻成了碑文,但是民间歧视堕民之风并没有改善,后来还说这些人乃元末群豪的后裔,为大明之敌,所以奉旨鄙视。
不管怎么说,直至今日,绍兴百姓还是耻与堕民为邻。堕民修建屋舍,也知道比其他百姓矮一头,否则就要被乡间百姓欺压。他们没有土地,没有固定营生,只有遇到红白喜事才能当个杂役,扮个孝子……就算想卖身为奴都没人肯收,日子过得十分凄惨。
吴易作为苏州人,对此甚是不以为然,故而说出要招他们入厂做工的话。至于田存善、廖兴,更是连堕民“堕”在哪里都不知道,也不会歧视。只有绍兴籍出身的官吏抿口不语,却有些不以为然。照他们想着,大明又不是没人,哪里轮得到堕民来吃这碗饭。
与地图上的标注一一勘定之后,吴易等浙杭高官往官道上的马车走去。这一路脚下坑洼,更让他们定下了要先修路的念头。
“隆之,且与我同车吧。”吴易招呼廖兴,示意他上自己的四轮马车。
这辆车是皇太子走后,丝行大户们捐给浙江布政使司衙门的,属于民间襄助的公车,吴易用起来没有丝毫心理障碍。
廖兴略有迟疑,还是朝吴易走去。他边走边在脑中厘清了官职之间的关系:吴易是浙江布阵,顶头上司是吏部。自己这个提督学政,顶头上司是礼部,说起来同朝为官,其实是两条线上的蚂蚱,保持礼数就够了,不必巴结他。
若是想动用学款,那更是要严词拒绝!
廖兴心中有了底,笑呵呵地随吴易上车,做好了斗争准备。
“隆之来我江南这些日子,可还习惯么?”吴易找了个话头。
廖兴从来不耐烦这些官面上的废话,直截了当道:“江南是文教大省,果然不同北方。即便是在中州之地,都只能官办公学。到了南方,却是私学书院更加盛行。”
吴易略有得意道:“我江南书院之盛,恐怕是历代罕见,也足以证明我大明的文教之功。”
“这些书院可要本分才好。”廖兴若有所指。
大明的确是书院的盛兴时代,而且这种书院与唐宋书院重视六艺教育不同,它同时还是个议政之所。
东林之所以能以书院为载体,形成一股政治势力,也正是源出于此。再加上弘治之后,官府管辖放松,生员们一个个都以“公义”、“礼教”为圭臬,仿佛卫道士一般,非但议论时政,甚至还干涉官府施政。
强硬一些县官还能镇住这些生员,若是个一心想进名宦祠的糊涂官,少不得让这些地方上的生员左右。到了明季,甚至还有生员抱团冲进县衙,殴打县官的事发生,也算历朝所罕见的稀奇事了。
吴易道:“如今书院的生员已经收敛许多了。”
“收敛?”廖兴不由浮出一股怒意:“前几日还有生员在我衙门口聚众,大肆辱骂朝廷命官——也就是本官!府里警察非但不能驱散了事,还被他们打伤了几个人。杭州府也有脸跑我这儿来要医药费!呸!若是在开封,本官断不会让他们全家走脱一人!统统送去挖矿修路!”
吴易不寒而栗,呵呵干笑一声,岔开话题道:“如今这些生员也不归我管。”
廖兴一时气馁。
这些生员当然是归廖兴管的,论说起来,他有权削了这些生员的学籍,让他们数年光阴白费。不过他牢记祖父交代他的任务,要为家族开拓江南市场铺路,所以尽量不要得罪当地大户。而那天闹事的生员之中,有几个就是浙省望族子弟。
“隆之在施政上可要愚兄帮衬的?尽可说来。”吴易不知道该如何开口要人帮忙,这也算是将欲取之,必先予之了。
“方伯,您看浙省警力能否照顾一些。”廖兴道:“我督学浙江,本无根底,若是没有这些警力,巡视各地颇有不便。”
吴易松了口气,道:“这个方便。我还可以在浙江促成一部《劝学民约》,让适龄儿童悉数入学,违者便捉拿其双亲问过罚金。”
地方法规唯一惩处方式就是罚金和社区公益服务,朱慈烺绝对不肯将涉及人生自由、健康生命的立法权下放地方。在执法权上,县、府两级原本拥有的笞、杖都废除了,流刑和徒刑倒是下放给了县裁判所。
廖兴原本就是个火爆脾气,办事从来都是“杀”字当头。如今没有了执法权,不能干涉地方司法,总觉得处处受限。见吴易这般支持,总算松了口气。商人之家出身的廖兴,当然也知道没有白受人好处的道理,大方问道:“方伯若有用得到廖某之处,但说无妨。”
吴易总算放心了。
ps:
这个月的起点没有上月高,要保住前十怕有危险啊~~求大家给保底月票,以及推荐票~~~!RP
有些人想得开,只要日子过得好,头上顶点绿也没甚关系。有些人却是宁可饿死也不能忍受这种侮辱,当然要将女人领回家好生拷问一番。还有些人纯粹是因为见妻子收入渐多,觉得折了丈夫的气概。
缫丝厂在紧张忙碌了大半个月后,终于陷入了无丝可缫的境地。此时夏蚕没有出来,春蚕季却已经结束了。
田存善严苛控制蚕庄的消毒检疫工作,所有养蚕娘子都要过三道岗,换三身衣服,洗三遍手,最后要将头发包得严严实实才能进入蚕室,以免将“病毒”带入其中。她们知道这些夏蚕是自己谋生的根本,也知道老人家说过夏蚕秋蚕最易害病,比春蚕更娇贵,所以丝毫不敢马虎。
即便如此,田存善也多派了打头娘子,但凡有人忘了消毒环节,罚银罚饿不说,还要让所有娘子都来骂她一句。
因为只要有一个人疏忽大意带进去了病毒,所有人的努力都化作白费。
这也是村妇们对“病毒”不熟悉,只以为是瘟神的邪法,被太微星君破了。正是这种懵懂,才让她们更加敬畏,不敢有丝毫懈怠。
缫丝厂里许多养过蚕的娘子又回到了庄子上帮忙,剩下无事可干的女工则要附带起洗衣清扫的工作。因为缫机还要改进,许多女工也会被叫去做些演示。
……
“我想将这块荒地划出来,建个丝镇。”吴易带着浙江省与杭州府一应官吏,站在一座没名字的小土岗上,跨过一道山凹,就是缫丝厂和蚕庄。
一众官员纷纷点头,附和道:“这里有山有水,的确是个宜居之地。”
吴易回过身,望向队伍外围散落的一个“奇点”。
“廖提学,此处如何?”吴易笑吟吟问道。
廖兴显然有些意外。道:“此处的确不错,风景好,离厂子又近。”
许多女工都因为不能外宿而被丈夫领回了家,这种家庭束缚在短时间内不可能打破。以吴易这干大明士人的视角来看。也不该被打破。然而蚕茧不等人,在忙季如果没有足够女工,蚕茧是会坏的。
最好的办法就是移民。
将这些女工连同她们的家属全都移居到这个规划中的丝镇来。或者反过来说,以后缫丝厂和蚕庄的女工、娘子,都从这个丝镇里招人。如此可以保证女工每日回家,照顾家里,也能保证厂、庄的用人。
“还有个好处,日后这里人多了,各色人等齐聚,厂里日用之物也能就近采购了。”田存善道。
廖兴是个爱凑热闹的外向人。本来被浙江官员排挤很不舒服,此刻吴易主动亲近他,自然让他心情酣畅,上前道:“人家都有家业,为啥会迁到这里来。”
蚕农本身不是一种固定职业。每家蚕农都只是在春季养蚕的农民。一样要有土地耕作。没有土地的破落户是没资格养蚕的,否则连桑叶都买不起。
一众南官听了廖兴所言,纷纷偷笑。
吴易也笑道:“江南不比北方淳朴,百姓不耻于逐利。只要给的好处到了,哪里有割舍不了的家业?”
廖兴撇了撇嘴,知道南北民风各异,自己一个初来乍到的北人。恐怕的确不知道情形。
吴易说完,又要照顾廖兴面子,道:“提学所虑也并非杞人忧天,若是真有人不愿迁,我等凭空定下考成要求,却又成了扰民的恶法。”
“咱家倒是有个法子。”田存善道,“咱们先招工把房子盖起来,把路修起来。日后想要入股的人家,非但要出钱认股,还要随奴婢过来做工。奴婢就住在丝镇。权当宿舍……”
“我看这倒不必。”吴易对阉人就没那么客气,直接道:“哪里需要这般麻烦?浙江破落民户不知凡几,若说这里招工,哪个听说了不亟亟赶来?再不行,绍兴府的九姓堕民且拉过来,别说工钱,只要管吃住,他们就恨不得给你立长生牌位呢。”
九姓堕民来历已经不可考证。洪武四年的时候太祖出过一道圣旨,认为堕民是南宋抗元诸文武的后裔,故而在蒙元时遭到歧视非难。国朝既立,就不该再歧视这些忠义之后。
这道圣旨虽然被刻成了碑文,但是民间歧视堕民之风并没有改善,后来还说这些人乃元末群豪的后裔,为大明之敌,所以奉旨鄙视。
不管怎么说,直至今日,绍兴百姓还是耻与堕民为邻。堕民修建屋舍,也知道比其他百姓矮一头,否则就要被乡间百姓欺压。他们没有土地,没有固定营生,只有遇到红白喜事才能当个杂役,扮个孝子……就算想卖身为奴都没人肯收,日子过得十分凄惨。
吴易作为苏州人,对此甚是不以为然,故而说出要招他们入厂做工的话。至于田存善、廖兴,更是连堕民“堕”在哪里都不知道,也不会歧视。只有绍兴籍出身的官吏抿口不语,却有些不以为然。照他们想着,大明又不是没人,哪里轮得到堕民来吃这碗饭。
与地图上的标注一一勘定之后,吴易等浙杭高官往官道上的马车走去。这一路脚下坑洼,更让他们定下了要先修路的念头。
“隆之,且与我同车吧。”吴易招呼廖兴,示意他上自己的四轮马车。
这辆车是皇太子走后,丝行大户们捐给浙江布政使司衙门的,属于民间襄助的公车,吴易用起来没有丝毫心理障碍。
廖兴略有迟疑,还是朝吴易走去。他边走边在脑中厘清了官职之间的关系:吴易是浙江布阵,顶头上司是吏部。自己这个提督学政,顶头上司是礼部,说起来同朝为官,其实是两条线上的蚂蚱,保持礼数就够了,不必巴结他。
若是想动用学款,那更是要严词拒绝!
廖兴心中有了底,笑呵呵地随吴易上车,做好了斗争准备。
“隆之来我江南这些日子,可还习惯么?”吴易找了个话头。
廖兴从来不耐烦这些官面上的废话,直截了当道:“江南是文教大省,果然不同北方。即便是在中州之地,都只能官办公学。到了南方,却是私学书院更加盛行。”
吴易略有得意道:“我江南书院之盛,恐怕是历代罕见,也足以证明我大明的文教之功。”
“这些书院可要本分才好。”廖兴若有所指。
大明的确是书院的盛兴时代,而且这种书院与唐宋书院重视六艺教育不同,它同时还是个议政之所。
东林之所以能以书院为载体,形成一股政治势力,也正是源出于此。再加上弘治之后,官府管辖放松,生员们一个个都以“公义”、“礼教”为圭臬,仿佛卫道士一般,非但议论时政,甚至还干涉官府施政。
强硬一些县官还能镇住这些生员,若是个一心想进名宦祠的糊涂官,少不得让这些地方上的生员左右。到了明季,甚至还有生员抱团冲进县衙,殴打县官的事发生,也算历朝所罕见的稀奇事了。
吴易道:“如今书院的生员已经收敛许多了。”
“收敛?”廖兴不由浮出一股怒意:“前几日还有生员在我衙门口聚众,大肆辱骂朝廷命官——也就是本官!府里警察非但不能驱散了事,还被他们打伤了几个人。杭州府也有脸跑我这儿来要医药费!呸!若是在开封,本官断不会让他们全家走脱一人!统统送去挖矿修路!”
吴易不寒而栗,呵呵干笑一声,岔开话题道:“如今这些生员也不归我管。”
廖兴一时气馁。
这些生员当然是归廖兴管的,论说起来,他有权削了这些生员的学籍,让他们数年光阴白费。不过他牢记祖父交代他的任务,要为家族开拓江南市场铺路,所以尽量不要得罪当地大户。而那天闹事的生员之中,有几个就是浙省望族子弟。
“隆之在施政上可要愚兄帮衬的?尽可说来。”吴易不知道该如何开口要人帮忙,这也算是将欲取之,必先予之了。
“方伯,您看浙省警力能否照顾一些。”廖兴道:“我督学浙江,本无根底,若是没有这些警力,巡视各地颇有不便。”
吴易松了口气,道:“这个方便。我还可以在浙江促成一部《劝学民约》,让适龄儿童悉数入学,违者便捉拿其双亲问过罚金。”
地方法规唯一惩处方式就是罚金和社区公益服务,朱慈烺绝对不肯将涉及人生自由、健康生命的立法权下放地方。在执法权上,县、府两级原本拥有的笞、杖都废除了,流刑和徒刑倒是下放给了县裁判所。
廖兴原本就是个火爆脾气,办事从来都是“杀”字当头。如今没有了执法权,不能干涉地方司法,总觉得处处受限。见吴易这般支持,总算松了口气。商人之家出身的廖兴,当然也知道没有白受人好处的道理,大方问道:“方伯若有用得到廖某之处,但说无妨。”
吴易总算放心了。
ps:
这个月的起点没有上月高,要保住前十怕有危险啊~~求大家给保底月票,以及推荐票~~~!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