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5章 长安战栗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都市小说网 www.dsxsw.net,最快更新晚唐最新章节!
中和三年十月十五,立冬!
约摸一更天时,长安城里已经静街戒严,城中显得特别的阴森和凄凉。在各个城门和街口坊门前都站着金吾卫士兵。家家户户的屋院都紧闭着门户,在微弱的灯光下,可以看到各街口坊门前贴着大张的用活字版印出来的戒严公告。在封闭的坊内街道里,年老的更夫提着灯笼,一声声的敲打着梆子,有气无力的喊着“天干物燥、小心火烛!”瑟缩的身子在霜风下不停的打抖,继续向着黑暗中消逝。那缓慢的,无精打彩的锣声或梆子声也在冷风里渐行渐远。
城头上非常寂静,每隔不远就有一盏灯笼,由于前线已经传回秦王李璟在渤海国刚打了大胜仗,已经率领着十万秦军和二十万靺鞨蛮人返回河北的消息,因此整个长安城内都一下子显得气氛紧张起来。京师的防御也开始加强,城头上的灯笼也稠密了起来。
城外有许多的火光,天空映成一片黑紫色,从远远的东方,不时的传过来隆隆炮声,好像夏天的闷雷一样在天际滚动。
这炮声是在传递着消息,白天用烽火传递消息,报告平安。到了晚上,传统是用光,但到了冬季常有雨雪,因此火光难传,朝廷便让隔二十里一座的烽火讯台到了晚上改用新生产出来的火药放炮传递。一声炮,表示平安无事,两声炮,警讯,三声炮,大敌来袭!
从剿灭黄巢,收复长安,新皇长安即位以来,新朝廷的形势并不算好。三十余镇一起扶立了当今天子,建立新朝,但是西南有田令孜挟持着太上皇,控制着三川之地。而在东南,原来的名将高骈周宝等已经老迈不堪,高骈整日求仙问道,特别是两年前遇刺之后,更是缠绵病榻,淮南镇事务完全落到了吕用之等几个江湖术士的手里,当初的天下强镇淮南镇,如今已经衰弱无比,那些高骈手下的大将,被吕用之等人整死整残,不是被满门抄斩就是身陷囹圄。镇海节度使周宝则沉浸于酒色财气之中,镇海镇内几乎被各州带兵刺史们所瓜分架空。其它东南各镇更是几乎都成为了李璟的盟友,原来大唐每年近半的税源之地,如今却已经成为了李璟的钱粮贡给之地,源源不断的钱粮每年从东南沿海一直输送到淮泗、山东和河北,再也没有税赋运往长安了。
新朝廷最大的威胁还是来自于东北的秦藩,自从李璟在山东崛起,短短十年之内,李璟就已经建立了一个强大的藩镇,一个如今完全不受朝廷控制的藩镇,一个完全独立割据的藩镇。十年内,李璟已经攻灭吞并了大小无数藩镇,细算起来,镇东、安东、淄青、平卢、卢龙、沧景、义武、雁门、大同、天平、泰宁、义成、感化,还有宣武、忠武、淮南三镇也大半被秦军吞并,此外,福建、岭南东、岭南西、安南、浙东、淮西、浙西等诸多藩镇,也几乎完全是依附于李璟,可以说,如今的天下,李璟独占半壁江山。
不论是地盘、人口还是军队,李璟都要比新立的长安朝廷势大。
李璟起家于山东辽南,这些年向中原扩张的同时,也一直在向半外扩张,高句丽、渤海、黑水、朝鲜等一个个蕃国,如今都已经臣服在了李璟的脚下,眼看着关外的部族将再也无法拖住阻止秦军的全面崛起,长安朝廷里,也是一片忧心忡忡。谁都知道,只要等李璟击败了关外的胡人,那么他下一步必然就是南下,到时,毫无后顾之忧可以全力南下的秦军,会有多么的恐怖和可怕?
朝廷向李璟的示好,早已经被李璟拒绝了。李璟拒不接受天策上将的封赐,也不接受立其女为皇后的荣耀,李璟甚至连半点多余的话都不愿意多说,周旋都懒得了,直接就收编了黄巢余孽,先下手为强,在中原发动战争。李璟的这个强势表态,加上外面不断流传着李璟召集天下有名望人士及各大门阀大族的族长等去河北,商议共立新君之事,无不让新朝之人感受到了一股迫在眉睫的危机,李璟这个天下最强的藩镇,终于要撕开虚伪的面具,裉去身上一直挂着李唐忠臣的身份,显露他是当今最大的奸臣的事实了。
李璟要立新帝?谁将为新帝?
新朝之人都认为,既然李璟一反常态,如此强硬,那么他极有可能会自立为帝,建极登基。
气氛一天比一天紧张,大家都认为,李璟既然带了二十万靺鞨蛮南来,那么自然不会是带他们回燕京做客的。最大的可能,就是李璟将用这些新收降的靺鞨蛮投入河北战场,或者是直接投入中原战场。几十万兵马的投入,这必然会立即改变整个战场的局势。
就算是远在大后方的长安城中,如今也是日夜兵马巡逻,禁止宵行。
不过虽然杨氏兄弟等其它藩镇的军阀们在忧心忡忡,可在长安的深宅大院之中,依然有许多人在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
那些离皇城较近的坊区大宅府第中,住的都是长安收复之后,从各地重新返回长安的贵族王公、朝廷大臣以及富商大贾们,外面局势紧张,可他们却依然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每日夜晚,各家府中都是宴席不断,歌会们丝竹声声,婉转低唱,袅袅不断,在彩绘精致的屋梁上盘旋。
主人和客人们举杯交筹,怀抱着美丽的ji女,盘踞轮榻上,脸上半醉微熏,不停的合着节奏点着头,放浪形骸。
歌声不断,他们频频点头称赞,快活的劝酒让菜,呤诗作赋,猜枚划拳,他们仿佛就是隐居世外的高人逸士,根本不去留意城外的炮声和火光。更没有人去想一想,要如何为新朝献什么策,如何重振大唐,中兴李室。倒是那些各府花园里的鸟雀,被炮声惊得不安,时不时的成群飞起,在长安城的上空盘旋,发出凄凉的叫声。
长安曾是百万之家的国际大都市,世界大都会。但是安史之乱后,长安的人口越来越少,长期也就维持着六七十万人口左右。而在经历了黄巢之乱后,长安更是曾一度只有数万人而已。杨氏兄弟在长安扶立李杰称帝,从关中其它地方又迁了不少的百姓到长安,加上驻扎在长安的大量军队,这里终究又有了几分热闹气息。
随着天气越来越冷,那些曾经在黄巢占领长安时逃往山中的百姓也开始从山上下来,涌入长安。长安城里的灾民和乞丐本来就多,这段时间从长安四周又涌来数万人,还有更多的难民是从再次沦为战场的山南一带的中原战场逃来,那里十几万军队对峙交战,无数的百姓遭了殃,不是被官军抢,就是被那些投降了秦军的前官军抢,要不就是被强征为民夫,百姓们纷纷逃亡,少部份逃往了荆南、江西,湖南,但更多的则是从武关逃入长安。至于去秦藩领地,那条路早被各镇官军拦截。
十几万从山南逃进长安的难民,没处收容,许多人睡在城墙脚下,为着害怕冻死,难民们挤做一堆。他们在刺骨的寒风中颤抖着,呻吟着,叹息着。
女人们小声的呼着丈夫,哀哀哭泣。孩子们在母亲的怀抱里缩做一团,哭着喊冷叫饿,一声声撕心裂肺。
但当巡逻的新神策军士走过时,他们却都暂时忍耐着不敢吭声。
从上月河北传来李璟带着十万秦军和二十万靺鞨蛮返回秦藩,在天津登陆的消息之后,整个长安就开始戒严,所有的难民都被驱逐出城,以防其中有秦藩的奸细混入其中。难民们只得聚积在外城的墙脚下,挨冻受寒,每天都有上百的难民死亡,多的时候竟然有上千人。虽然新皇下令在城外开设粥棚放赈,可每天只能喝到一碗能倒映出人影来的稀粥,这点粥吊命都难。死亡的人越来越多,特别是老年人和儿童,今夜又刮起了霜风,冷的特别可怕,谁知道明天早晨又会有多少大大小小的尸体被拖走,扔到乱葬场中。
有些难民甚至在抱怨,秦王为什么要反叛朝廷,天策上将还不满足吗,皇帝都要娶他女儿做皇后了,可他为什么不肯呢,为什么非要战争呢?
“谁不想当皇帝啊,天策上将哪有皇帝好啊。”一个头发须白的老者叹息道。
“以往都说秦王是天下最大的忠臣,名帅,这些年在秦藩爱民如子,极得百姓拥戴,而且他还在关外打的一个个的蛮子胡人部族纷纷臣服,这样的人不应当是爱惜百姓的吗,为何还要打仗呢,这一打仗,不知道多少百姓遭殃啊。”有些人不懂。
白发老者仰望着天空,苦笑着摇头:“正因为秦王得百姓拥戴,才越不会接受新朝的册封。天下,有德者居之,就算秦王不这样想,他手下的那些文武部下也会推着他走到这一步的。对我们来说,这是恶梦,可对秦藩的百姓来说,这却是每个人都希望见到的。不破不立,不管是成都的朝廷,还是如今的朝廷,都是换汤不换药,他们怎么可能接受,他们需要的是能保证秦王的统治能永远延续下去。”
许多难民都半懂非懂,可却听明白了,这战事却是非打不可,甚至还会越打越厉害了。他们要怎么办?这一瞬间,所有的人都绝望的低头叹息。谁又真正考虑过他们的感受?RS
中和三年十月十五,立冬!
约摸一更天时,长安城里已经静街戒严,城中显得特别的阴森和凄凉。在各个城门和街口坊门前都站着金吾卫士兵。家家户户的屋院都紧闭着门户,在微弱的灯光下,可以看到各街口坊门前贴着大张的用活字版印出来的戒严公告。在封闭的坊内街道里,年老的更夫提着灯笼,一声声的敲打着梆子,有气无力的喊着“天干物燥、小心火烛!”瑟缩的身子在霜风下不停的打抖,继续向着黑暗中消逝。那缓慢的,无精打彩的锣声或梆子声也在冷风里渐行渐远。
城头上非常寂静,每隔不远就有一盏灯笼,由于前线已经传回秦王李璟在渤海国刚打了大胜仗,已经率领着十万秦军和二十万靺鞨蛮人返回河北的消息,因此整个长安城内都一下子显得气氛紧张起来。京师的防御也开始加强,城头上的灯笼也稠密了起来。
城外有许多的火光,天空映成一片黑紫色,从远远的东方,不时的传过来隆隆炮声,好像夏天的闷雷一样在天际滚动。
这炮声是在传递着消息,白天用烽火传递消息,报告平安。到了晚上,传统是用光,但到了冬季常有雨雪,因此火光难传,朝廷便让隔二十里一座的烽火讯台到了晚上改用新生产出来的火药放炮传递。一声炮,表示平安无事,两声炮,警讯,三声炮,大敌来袭!
从剿灭黄巢,收复长安,新皇长安即位以来,新朝廷的形势并不算好。三十余镇一起扶立了当今天子,建立新朝,但是西南有田令孜挟持着太上皇,控制着三川之地。而在东南,原来的名将高骈周宝等已经老迈不堪,高骈整日求仙问道,特别是两年前遇刺之后,更是缠绵病榻,淮南镇事务完全落到了吕用之等几个江湖术士的手里,当初的天下强镇淮南镇,如今已经衰弱无比,那些高骈手下的大将,被吕用之等人整死整残,不是被满门抄斩就是身陷囹圄。镇海节度使周宝则沉浸于酒色财气之中,镇海镇内几乎被各州带兵刺史们所瓜分架空。其它东南各镇更是几乎都成为了李璟的盟友,原来大唐每年近半的税源之地,如今却已经成为了李璟的钱粮贡给之地,源源不断的钱粮每年从东南沿海一直输送到淮泗、山东和河北,再也没有税赋运往长安了。
新朝廷最大的威胁还是来自于东北的秦藩,自从李璟在山东崛起,短短十年之内,李璟就已经建立了一个强大的藩镇,一个如今完全不受朝廷控制的藩镇,一个完全独立割据的藩镇。十年内,李璟已经攻灭吞并了大小无数藩镇,细算起来,镇东、安东、淄青、平卢、卢龙、沧景、义武、雁门、大同、天平、泰宁、义成、感化,还有宣武、忠武、淮南三镇也大半被秦军吞并,此外,福建、岭南东、岭南西、安南、浙东、淮西、浙西等诸多藩镇,也几乎完全是依附于李璟,可以说,如今的天下,李璟独占半壁江山。
不论是地盘、人口还是军队,李璟都要比新立的长安朝廷势大。
李璟起家于山东辽南,这些年向中原扩张的同时,也一直在向半外扩张,高句丽、渤海、黑水、朝鲜等一个个蕃国,如今都已经臣服在了李璟的脚下,眼看着关外的部族将再也无法拖住阻止秦军的全面崛起,长安朝廷里,也是一片忧心忡忡。谁都知道,只要等李璟击败了关外的胡人,那么他下一步必然就是南下,到时,毫无后顾之忧可以全力南下的秦军,会有多么的恐怖和可怕?
朝廷向李璟的示好,早已经被李璟拒绝了。李璟拒不接受天策上将的封赐,也不接受立其女为皇后的荣耀,李璟甚至连半点多余的话都不愿意多说,周旋都懒得了,直接就收编了黄巢余孽,先下手为强,在中原发动战争。李璟的这个强势表态,加上外面不断流传着李璟召集天下有名望人士及各大门阀大族的族长等去河北,商议共立新君之事,无不让新朝之人感受到了一股迫在眉睫的危机,李璟这个天下最强的藩镇,终于要撕开虚伪的面具,裉去身上一直挂着李唐忠臣的身份,显露他是当今最大的奸臣的事实了。
李璟要立新帝?谁将为新帝?
新朝之人都认为,既然李璟一反常态,如此强硬,那么他极有可能会自立为帝,建极登基。
气氛一天比一天紧张,大家都认为,李璟既然带了二十万靺鞨蛮南来,那么自然不会是带他们回燕京做客的。最大的可能,就是李璟将用这些新收降的靺鞨蛮投入河北战场,或者是直接投入中原战场。几十万兵马的投入,这必然会立即改变整个战场的局势。
就算是远在大后方的长安城中,如今也是日夜兵马巡逻,禁止宵行。
不过虽然杨氏兄弟等其它藩镇的军阀们在忧心忡忡,可在长安的深宅大院之中,依然有许多人在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
那些离皇城较近的坊区大宅府第中,住的都是长安收复之后,从各地重新返回长安的贵族王公、朝廷大臣以及富商大贾们,外面局势紧张,可他们却依然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每日夜晚,各家府中都是宴席不断,歌会们丝竹声声,婉转低唱,袅袅不断,在彩绘精致的屋梁上盘旋。
主人和客人们举杯交筹,怀抱着美丽的ji女,盘踞轮榻上,脸上半醉微熏,不停的合着节奏点着头,放浪形骸。
歌声不断,他们频频点头称赞,快活的劝酒让菜,呤诗作赋,猜枚划拳,他们仿佛就是隐居世外的高人逸士,根本不去留意城外的炮声和火光。更没有人去想一想,要如何为新朝献什么策,如何重振大唐,中兴李室。倒是那些各府花园里的鸟雀,被炮声惊得不安,时不时的成群飞起,在长安城的上空盘旋,发出凄凉的叫声。
长安曾是百万之家的国际大都市,世界大都会。但是安史之乱后,长安的人口越来越少,长期也就维持着六七十万人口左右。而在经历了黄巢之乱后,长安更是曾一度只有数万人而已。杨氏兄弟在长安扶立李杰称帝,从关中其它地方又迁了不少的百姓到长安,加上驻扎在长安的大量军队,这里终究又有了几分热闹气息。
随着天气越来越冷,那些曾经在黄巢占领长安时逃往山中的百姓也开始从山上下来,涌入长安。长安城里的灾民和乞丐本来就多,这段时间从长安四周又涌来数万人,还有更多的难民是从再次沦为战场的山南一带的中原战场逃来,那里十几万军队对峙交战,无数的百姓遭了殃,不是被官军抢,就是被那些投降了秦军的前官军抢,要不就是被强征为民夫,百姓们纷纷逃亡,少部份逃往了荆南、江西,湖南,但更多的则是从武关逃入长安。至于去秦藩领地,那条路早被各镇官军拦截。
十几万从山南逃进长安的难民,没处收容,许多人睡在城墙脚下,为着害怕冻死,难民们挤做一堆。他们在刺骨的寒风中颤抖着,呻吟着,叹息着。
女人们小声的呼着丈夫,哀哀哭泣。孩子们在母亲的怀抱里缩做一团,哭着喊冷叫饿,一声声撕心裂肺。
但当巡逻的新神策军士走过时,他们却都暂时忍耐着不敢吭声。
从上月河北传来李璟带着十万秦军和二十万靺鞨蛮返回秦藩,在天津登陆的消息之后,整个长安就开始戒严,所有的难民都被驱逐出城,以防其中有秦藩的奸细混入其中。难民们只得聚积在外城的墙脚下,挨冻受寒,每天都有上百的难民死亡,多的时候竟然有上千人。虽然新皇下令在城外开设粥棚放赈,可每天只能喝到一碗能倒映出人影来的稀粥,这点粥吊命都难。死亡的人越来越多,特别是老年人和儿童,今夜又刮起了霜风,冷的特别可怕,谁知道明天早晨又会有多少大大小小的尸体被拖走,扔到乱葬场中。
有些难民甚至在抱怨,秦王为什么要反叛朝廷,天策上将还不满足吗,皇帝都要娶他女儿做皇后了,可他为什么不肯呢,为什么非要战争呢?
“谁不想当皇帝啊,天策上将哪有皇帝好啊。”一个头发须白的老者叹息道。
“以往都说秦王是天下最大的忠臣,名帅,这些年在秦藩爱民如子,极得百姓拥戴,而且他还在关外打的一个个的蛮子胡人部族纷纷臣服,这样的人不应当是爱惜百姓的吗,为何还要打仗呢,这一打仗,不知道多少百姓遭殃啊。”有些人不懂。
白发老者仰望着天空,苦笑着摇头:“正因为秦王得百姓拥戴,才越不会接受新朝的册封。天下,有德者居之,就算秦王不这样想,他手下的那些文武部下也会推着他走到这一步的。对我们来说,这是恶梦,可对秦藩的百姓来说,这却是每个人都希望见到的。不破不立,不管是成都的朝廷,还是如今的朝廷,都是换汤不换药,他们怎么可能接受,他们需要的是能保证秦王的统治能永远延续下去。”
许多难民都半懂非懂,可却听明白了,这战事却是非打不可,甚至还会越打越厉害了。他们要怎么办?这一瞬间,所有的人都绝望的低头叹息。谁又真正考虑过他们的感受?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