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雉奴与兕子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都市小说网 www.dsxsw.net,最快更新资本大唐最新章节!
小学中人不多,算起来有三十多个学生,加上两个学士和两个校书郞,一共加起来也不到四十人。这里都是十岁以下的小屁孩,已经十四岁的李愔走在他们中间,还真有点鹤立鸡群的感觉。周围的小家伙们也都十分好奇的看着这位‘大同学’,有几个调皮的还过来询问李愔是不是走错地方了?搞的李愔郁闷的想撞墙。
小学的教室十分宽大,进了门就是就是一排排单独的矮书桌,学生学习时都要跪坐在书桌后面。李愔找了个角落里的书桌坐下来试了试,发现感觉还行,毕竟这具身体早已经适应这种跪坐。
“六哥,没想到你还挺早吗?母后的事我还没来的及谢谢你呢!”正在李愔想拿起桌上了书看看时,一个八九岁的小正太跑到他旁边坐下道。李愔一看认识,昨天刚见过,这小家伙是他的九弟,也就是就是后来的唐高宗李治。
“噢,雉奴啊,母后是我们大家的母后,咱们自家兄弟说什么谢字?”李愔拍了拍他的肩头大义凛然说道,雉奴是李治的小名。不管这个李治以后会不会登上皇位,现在打好关系都是有必要的。
“嘻嘻,还是六哥说的对,那我这块桂花糕就不送给六哥了。”一个小脑袋从李治的背后伸出来说道,圆圆的小脸大大的眼睛满是嬉笑的表情。
“你……你怎么把兕子也带来了?”李愔惊的伸手指着李治说道,李治背后出来的正是才三岁的小兕子,现在正满脸点心渣的啃着手里的最后一块桂花糕。
看着小兕子调皮的样子,李治也不由得苦着脸说道:“六哥,这也不能怪我啊,自从母后生病后,兕子就没有人照顾,平时都是我陪她玩,可我来读书就不能带她来了。昨天父皇让六哥你来这里读书,兕子就闹着也要来,父皇拗不过她,只好答应了。”
我晕!李愔听到兕子是因为他才来这里的,立刻一阵头痛。大唐虽然风气开放,但上层社会对男女大防还是很看重的,女子是不能和男子一起读书的,公主们一般都是由自己的母亲或专门的宫女教育。可现在倒好,他的皇帝老爹竟然同意让兕子来这里上学,这也实在太宠爱这位小公主了吧?
“我要和六哥坐在一起,九哥你坐到我前面!”兕子吃完桂花糕,双手在李治身上擦了擦说道。看的出来李治很宠爱自己这个妹妹,捏了捏她的小脸把位子让给了兕子。
“六哥,你的伤好了吗?”
“六哥,你真的不认识字了吗?”
“六哥,你带我去玩好不好,皇宫里闷死了?”
“六哥……”
小丫头从坐下来就没消停过,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的从她的小嘴巴里涌出来,让李愔是疲于应付。幸好这时夫子进来了,小丫头虽然调皮,但却很懂礼节,终于把她那喋喋不休的小嘴巴闭上。
李愔已经打听过了,上面讲学的老夫子姓孔,名叫孔颖学,是山东曲阜孔家的人,和十八学士之一的孔颖达还是堂兄弟,虽然名气没有孔颖达大,但也是一位学识渊博的老学究。
小学的课程很简单,上午读书下午练字,刚进学的从千字文开始,然后再学司马相如的《凡将篇》、蔡邕的《劝学篇》等等,一直到十岁毕业,再转到崇文馆或弘文馆进行中高等教育。
这时代的学堂或私塾都是不分班的,所有学生都在一起学生,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都不一样,这也就造成了一个老师带的学生数量有限,李愔他们这里就是这种情况。
孔老夫子先是逐个了解学生的学业进展情况,然后再圈定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先让他们自己熟悉一下,过会他会逐个讲解,最后看到兕子和李愔时,这位老夫子的眉头皱了起来,对于这两位‘特殊’的学生,太宗陛下之前已经通知过他了,现在他正在头痛该如何教他们。
“两位殿下都已识字吧?”孔老夫子手拿戒尺面无表情的走到李愔和兕子的面前问道,他手里的戒尺可不是做做样子的,别看这里坐的都是王公贵族,可谁要是犯了错照打不误,连告状都没地方告去。
“识字,识字!兕子已经认识……”小丫头掰着手指头算了算,发现手指头不够用,干脆双手一张脆声道,“兕子认识好多好多字,连父皇都夸兕子聪明!”小丫头一脸骄傲,皇家贵族子弟在上学之前就由母亲带着认字,等送到小学这里时,几乎已经能读能写了,只不过小兕子才三岁,李愔又号称失忆,所以孔老夫子才会问他们识不识字。
“咳咳~,夫子,你也知道我得了失魂症,现在大部分的字都不太认识,所以……”李愔有些脸红的说道,连个三岁的孩子都比他认字多,再厚的脸皮也扛不住啊!
“嗯,两位殿下都有一些基础,那就从千字文开始吧,边学边识字。现在跟着我念一句你们读一句。”孔老夫子想了一下,然后打定主意道。
千字文每四字一句,而且很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与后世出现的百家姓、三字经合称‘三、百、千’,是古代儿童标准的启蒙读物。
可能是怕李愔和兕子记不住,孔老夫子一共教了四句十六个字,嘱咐他们读熟了后再抄写几遍,至于字面的意思他不强求,以后他有时间再讲解。这让李愔十分的无语,看来这位老夫子真把自己当成三岁孩子教了。
别的李愔不敢说,可千字文、百字姓、三字经都是他从小就读烂的,倒背如流可能有点夸张,但正背如流绝对没有问题,这些都还要感谢他前世的爷爷。前世李愔的祖上是地主出身,听说有位老祖宗还考中过进士,李愔的爷爷小时候受到的就是正宗的封建私塾教育。
老爷子平时住在乡下,有一次李愔的父亲带他去看老爷子,那时李愔刚上小学。老爷子看见自己的长房长孙十分高兴,问他上学了没有都学些什么,结果当老爷子听到李愔竟然没学过三、百、千时,立刻大怒。在老人家的思想中,孩子上学哪能不学老祖宗留下来的三百千,这可是最正宗的启蒙教育,为此还把李愔的父亲给批了一顿。
当下老爷子做了一个决定:既然你们学校不教,那我自己教。老人家不顾自己年迈的身体,翻箱倒柜的找出几本破书,从三字经开始教。结果李愔小学的寒暑假几乎都是在乡下爷爷家度过的,可惜老人家刚把千字文教完身体就不行了,临走前还要李愔背诵刚教完的千字文,老爷子在孙子的诵读声中就这样去了,每每想到这里李愔就感觉鼻子发酸。
老爷子去世后,李愔的学业压力也开始变大,所以对于古文的学习也就荒废了,不过千字文、百字姓、三字经这三本书他可没忘,每当想老爷子时,他都会背上几段,每年清明去看老爷子,也都在他坟前背上一遍,这也算是做孙子的一点孝心吧。
要是当年能和老爷子学学毛笔字就好了,哪怕是打个基础也好啊?李愔不禁感慨道。当时老人家怕耽误李愔正常的学业,除了要求背诵和理解书中的内容含义外,其它的都没有教他,繁体字和毛笔字李愔都不会,要是当年能学一点的话,现在也不至于这么狼狈。
等老夫子走后,李愔翻了翻书,虽然上面的繁体字很陌生,但他早就背的烂熟了,所以猜也能猜出是什么字。千字文是南朝周兴嗣所做,全书一千字无一重复,不过后来听说有人找到有重复的字,对于这点李愔就不是很清楚了。
李愔无聊的读了几句就放弃了,偷偷看了看小兕子,发现这小丫头竟然背的很认真,摇头晃脑的很像那么回事,这让李愔不禁想到后世,那些在沉重的应试教育下匍匐前进的祖国花朵。小小年纪正是玩闹的时候,天天读书岂不是太浪费了?
想到这里李愔灵机一动,看老夫子没注意这边,拿起桌上的纸折了起来,不一会一个漂亮的纸鹤就出现在他的手中,然后轻轻的扔给小丫头。
正读的认真的小丫头先是一愣,当看清精美的纸鹤时,立刻小脸乐开了花,拿起来左看右看,很有些爱不释手,至于书本早就被她给扔了。李愔玩的兴起,纸青蛙、纸戒指、纸百合花等等小东西层出不穷,光纸飞机他都折了六七种,可惜现在不能试飞。
小兕子被李愔手中的各种折纸吸引过来,李愔刚折好一样就立刻被小丫头抢走,每一样都是左看右看舍不得放下,李治这小子也发现了身后的动静,看到兕子手中精美的折纸时,也是好奇不已,想要又不敢要,只能眼巴巴的看着。
小学中人不多,算起来有三十多个学生,加上两个学士和两个校书郞,一共加起来也不到四十人。这里都是十岁以下的小屁孩,已经十四岁的李愔走在他们中间,还真有点鹤立鸡群的感觉。周围的小家伙们也都十分好奇的看着这位‘大同学’,有几个调皮的还过来询问李愔是不是走错地方了?搞的李愔郁闷的想撞墙。
小学的教室十分宽大,进了门就是就是一排排单独的矮书桌,学生学习时都要跪坐在书桌后面。李愔找了个角落里的书桌坐下来试了试,发现感觉还行,毕竟这具身体早已经适应这种跪坐。
“六哥,没想到你还挺早吗?母后的事我还没来的及谢谢你呢!”正在李愔想拿起桌上了书看看时,一个八九岁的小正太跑到他旁边坐下道。李愔一看认识,昨天刚见过,这小家伙是他的九弟,也就是就是后来的唐高宗李治。
“噢,雉奴啊,母后是我们大家的母后,咱们自家兄弟说什么谢字?”李愔拍了拍他的肩头大义凛然说道,雉奴是李治的小名。不管这个李治以后会不会登上皇位,现在打好关系都是有必要的。
“嘻嘻,还是六哥说的对,那我这块桂花糕就不送给六哥了。”一个小脑袋从李治的背后伸出来说道,圆圆的小脸大大的眼睛满是嬉笑的表情。
“你……你怎么把兕子也带来了?”李愔惊的伸手指着李治说道,李治背后出来的正是才三岁的小兕子,现在正满脸点心渣的啃着手里的最后一块桂花糕。
看着小兕子调皮的样子,李治也不由得苦着脸说道:“六哥,这也不能怪我啊,自从母后生病后,兕子就没有人照顾,平时都是我陪她玩,可我来读书就不能带她来了。昨天父皇让六哥你来这里读书,兕子就闹着也要来,父皇拗不过她,只好答应了。”
我晕!李愔听到兕子是因为他才来这里的,立刻一阵头痛。大唐虽然风气开放,但上层社会对男女大防还是很看重的,女子是不能和男子一起读书的,公主们一般都是由自己的母亲或专门的宫女教育。可现在倒好,他的皇帝老爹竟然同意让兕子来这里上学,这也实在太宠爱这位小公主了吧?
“我要和六哥坐在一起,九哥你坐到我前面!”兕子吃完桂花糕,双手在李治身上擦了擦说道。看的出来李治很宠爱自己这个妹妹,捏了捏她的小脸把位子让给了兕子。
“六哥,你的伤好了吗?”
“六哥,你真的不认识字了吗?”
“六哥,你带我去玩好不好,皇宫里闷死了?”
“六哥……”
小丫头从坐下来就没消停过,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的从她的小嘴巴里涌出来,让李愔是疲于应付。幸好这时夫子进来了,小丫头虽然调皮,但却很懂礼节,终于把她那喋喋不休的小嘴巴闭上。
李愔已经打听过了,上面讲学的老夫子姓孔,名叫孔颖学,是山东曲阜孔家的人,和十八学士之一的孔颖达还是堂兄弟,虽然名气没有孔颖达大,但也是一位学识渊博的老学究。
小学的课程很简单,上午读书下午练字,刚进学的从千字文开始,然后再学司马相如的《凡将篇》、蔡邕的《劝学篇》等等,一直到十岁毕业,再转到崇文馆或弘文馆进行中高等教育。
这时代的学堂或私塾都是不分班的,所有学生都在一起学生,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都不一样,这也就造成了一个老师带的学生数量有限,李愔他们这里就是这种情况。
孔老夫子先是逐个了解学生的学业进展情况,然后再圈定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先让他们自己熟悉一下,过会他会逐个讲解,最后看到兕子和李愔时,这位老夫子的眉头皱了起来,对于这两位‘特殊’的学生,太宗陛下之前已经通知过他了,现在他正在头痛该如何教他们。
“两位殿下都已识字吧?”孔老夫子手拿戒尺面无表情的走到李愔和兕子的面前问道,他手里的戒尺可不是做做样子的,别看这里坐的都是王公贵族,可谁要是犯了错照打不误,连告状都没地方告去。
“识字,识字!兕子已经认识……”小丫头掰着手指头算了算,发现手指头不够用,干脆双手一张脆声道,“兕子认识好多好多字,连父皇都夸兕子聪明!”小丫头一脸骄傲,皇家贵族子弟在上学之前就由母亲带着认字,等送到小学这里时,几乎已经能读能写了,只不过小兕子才三岁,李愔又号称失忆,所以孔老夫子才会问他们识不识字。
“咳咳~,夫子,你也知道我得了失魂症,现在大部分的字都不太认识,所以……”李愔有些脸红的说道,连个三岁的孩子都比他认字多,再厚的脸皮也扛不住啊!
“嗯,两位殿下都有一些基础,那就从千字文开始吧,边学边识字。现在跟着我念一句你们读一句。”孔老夫子想了一下,然后打定主意道。
千字文每四字一句,而且很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与后世出现的百家姓、三字经合称‘三、百、千’,是古代儿童标准的启蒙读物。
可能是怕李愔和兕子记不住,孔老夫子一共教了四句十六个字,嘱咐他们读熟了后再抄写几遍,至于字面的意思他不强求,以后他有时间再讲解。这让李愔十分的无语,看来这位老夫子真把自己当成三岁孩子教了。
别的李愔不敢说,可千字文、百字姓、三字经都是他从小就读烂的,倒背如流可能有点夸张,但正背如流绝对没有问题,这些都还要感谢他前世的爷爷。前世李愔的祖上是地主出身,听说有位老祖宗还考中过进士,李愔的爷爷小时候受到的就是正宗的封建私塾教育。
老爷子平时住在乡下,有一次李愔的父亲带他去看老爷子,那时李愔刚上小学。老爷子看见自己的长房长孙十分高兴,问他上学了没有都学些什么,结果当老爷子听到李愔竟然没学过三、百、千时,立刻大怒。在老人家的思想中,孩子上学哪能不学老祖宗留下来的三百千,这可是最正宗的启蒙教育,为此还把李愔的父亲给批了一顿。
当下老爷子做了一个决定:既然你们学校不教,那我自己教。老人家不顾自己年迈的身体,翻箱倒柜的找出几本破书,从三字经开始教。结果李愔小学的寒暑假几乎都是在乡下爷爷家度过的,可惜老人家刚把千字文教完身体就不行了,临走前还要李愔背诵刚教完的千字文,老爷子在孙子的诵读声中就这样去了,每每想到这里李愔就感觉鼻子发酸。
老爷子去世后,李愔的学业压力也开始变大,所以对于古文的学习也就荒废了,不过千字文、百字姓、三字经这三本书他可没忘,每当想老爷子时,他都会背上几段,每年清明去看老爷子,也都在他坟前背上一遍,这也算是做孙子的一点孝心吧。
要是当年能和老爷子学学毛笔字就好了,哪怕是打个基础也好啊?李愔不禁感慨道。当时老人家怕耽误李愔正常的学业,除了要求背诵和理解书中的内容含义外,其它的都没有教他,繁体字和毛笔字李愔都不会,要是当年能学一点的话,现在也不至于这么狼狈。
等老夫子走后,李愔翻了翻书,虽然上面的繁体字很陌生,但他早就背的烂熟了,所以猜也能猜出是什么字。千字文是南朝周兴嗣所做,全书一千字无一重复,不过后来听说有人找到有重复的字,对于这点李愔就不是很清楚了。
李愔无聊的读了几句就放弃了,偷偷看了看小兕子,发现这小丫头竟然背的很认真,摇头晃脑的很像那么回事,这让李愔不禁想到后世,那些在沉重的应试教育下匍匐前进的祖国花朵。小小年纪正是玩闹的时候,天天读书岂不是太浪费了?
想到这里李愔灵机一动,看老夫子没注意这边,拿起桌上的纸折了起来,不一会一个漂亮的纸鹤就出现在他的手中,然后轻轻的扔给小丫头。
正读的认真的小丫头先是一愣,当看清精美的纸鹤时,立刻小脸乐开了花,拿起来左看右看,很有些爱不释手,至于书本早就被她给扔了。李愔玩的兴起,纸青蛙、纸戒指、纸百合花等等小东西层出不穷,光纸飞机他都折了六七种,可惜现在不能试飞。
小兕子被李愔手中的各种折纸吸引过来,李愔刚折好一样就立刻被小丫头抢走,每一样都是左看右看舍不得放下,李治这小子也发现了身后的动静,看到兕子手中精美的折纸时,也是好奇不已,想要又不敢要,只能眼巴巴的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