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三面天王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都市小说网 www.dsxsw.net,最快更新草清最新章节!
第三百六十六章 三面天王
越秀书院,雷襄和李方膺再次对视,但这次双方相持的气息却与前次迥然不同。
“我不明白天王为何要我来见你,若是为复你我私人之谊,此事别说天王,就是天王老子也无权置啄。”
雷襄拄着拐杖,却是气势逼人。
“我已经投告林统谋叛,因为自己也涉案,得拘押一阵子了。入监前求得天王来见雷兄,一是道歉,不管雷兄领不领受,方膺必须表露心意。另外……方膺心中始终有一疑惑,还想请教雷兄。”
李方膺虽是一身白衫,却形枯神槁,憔悴无比,显是内心正受着剧烈的煎熬。见他这情形,雷襄叹了口气,虽不愿原谅他之前的卖友之行,却也不再冷面拒人,挥袖示意他开口。
“雷兄曾为清国翰林,又为新会知县,依着我们士子的话说,食君俸禄,沐受皇恩,为何你要投效英华,为李天王办事?”
若是两月前李方膺问这话,雷襄怕不当场一拐杖砸过来,这是问人呢还是骂人呢,可现在李方膺这般处境,这般神态,显然是想知得雷襄的内心,甚至要用答案来安顿自己内心。
雷襄认真地道:“我是为李天王办事,但我没有投效新朝,甚至我恳请他在处置《越秀时报》案时,剥了我试英华科举的资格。”
见李方膺皱眉不解,他感慨道:“我不讳言自己有私心,既想周护家人,又想全忠,还不想与那新会人同流合污,损了人伦。所以……在这英华治下,我雷襄终身布衣,也算是报了清国于我的君禄国恩,一如前明那些遗臣一般。”
接着他展眉道:“可我们士子读圣贤书,最终为的是什么?锦衣玉食还是光宗耀祖?或者就是报食禄之恩?都不是吧,最终不是为的一个仁字,为的万民福祉么?现在天下大势,由李天王破开全新的局面,而天王之政,奔着一个更大的仁字而去。我居外鼓吹,是利了天王,利了英华,可未尝也不是利了天下万民。”
李方膺不服道:“天王为政,纵有善民小节,大处却必然害民!他可是要另立道统,这又怎能称之为仁!?”
雷襄摇头:“道统是什么?道统若是不为万民,又何成其为道统?至于你的论断,仔细回思段老先生之言,你凭何论定必然害民?”
李方膺辨起了劲:“天王倡工商,是走杨朱之道,讲天人之伦,人人皆一,是墨翟之道。杨氏无君,墨氏无父。孟子云,杨墨之道不息,则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仁义充塞,则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这难道不是失了道统之所害!?”
雷襄怜悯地摇头:“这千百年来,尸盈野,人相食,仁义充塞的事还少了?新会食人犹在眼前呢,那是杨墨之道吗?自董仲舒而下,杨墨之道可再行否?满朝不都是守道统的士子么?为何将这天下治成如此模样?”
李方膺被问得发怔,雷襄再深吸一口气,问出让对方震撼难平的话:“此前乡试就有题,宋亡是失了国,还是道统与国皆失。在我看来,即便那道统未失,却也蒙了尘。前明继起,道统已是变了样。而前明为何失了天下?满清定中原,为何我华夏万民失了衣冠?道统于此变有何损益?自身又有何变?这些问题,你们这些高喊卫道的士子,都没认真想过?你们所守的道统,到底只为自利,还是为万民?”
接着的反问,李方膺更是无力招架:“满清之下,道统都可以容下夷狄之君,容下夷狄服色,毁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为何李天王这里,驱了清治,就变不得道统了?是不是李天王乃华夏同族,就不能如异族那般对尔等挥刀?那尔等所要复的道统,岂不是专为异族折腰?”
这是雷襄养伤期间,静心看白城学报所讲天主道的心得,虽然他也还对天主道懵懵懂懂,但至少对之前所谓的“道统”有了全新认识,深切明白了儒法之锢所凝结的道统,有其致命的漏洞,那就是外族主子才是这“道统”最理想的帝王。
见李方膺哑口无言,雷襄再补充道:“依着清国的道统根基,那就是君臣大义,而你们如此之行,是真在卫护你们那道统么?”
君臣大义,三纲五常,在这南北两国之间,竟然扯出如此多自相矛盾之处,李方膺痛苦地闭眼,不得不承认,他们士子们所求的“道统”,确实站不住脚。
雷襄倒出一番论见,心胸也豁然了许多,对李方膺有了关心:“你既是没想通,为何又要投告?你们《正气》不是正倡言要士子哭孔,罢学罢试么?”
李方膺低头道:“我等为之奔走呼号,奋笔泼墨,可不是为倾覆英华,迎回外族。来请教雷兄,就是想解道统到底该有何去处之疑。现在看来,这英华真是无我孔孟大道之地了?”
看着李方膺儒巾飘动,雷襄心说,还好,这李方膺终究还是守住了华夷之辨的底线。
他继续摇头道:“这你可就错了,你们满心血气,都没仔细读过段老先生的文章,道统要变,可不意味着斥孔孟,尊杨朱。具体是什么,段老先生即将刊行的《真理学》会讲,我相信,天王也会很快全盘托出。如今英华治下,千万人正翘首以待呢……”
说到这,雷襄心中也感慨万千,这般局势,竟是李天王抓着眼前这个李方膺为线头,一步步编织而成的,万幸李天王是为引动人心来待那新的道统,而不是来清除异己。如今连自己那不知世事的小娇妻都在关心李天王接着要拿出什么东西,李天王也该心满意足,走出最后几步棋了。
雷襄料错了,李肆很不爽……
在他看来,李方膺那家伙是被卷起的“讨奸风潮”给吓怕了,赶紧自首,还将林统交代出来,对那家伙更是鄙夷。可人家已经投案,他自是不好再挥起铡刀,只好照章办事。
这个线头人物处置不了,其他人遭殃更甚。十二月中,七百多死囚被押到黄埔江边,当着数万围观者的面,历数罪状,一一斩首。依着李肆前世的社会文明程度,这自然是很野蛮的,可在这1716,李肆没让刽子手卖人血馒头已是仁心极致,再要“文明”一点,估计都要被怀疑为汉奸……
这些死囚里有一半是琼州昌江县密谋作乱的旗人,另外一半是没有价值的清廷细作,连带受蛊惑密谋反乱的各色人物。只有极少数跟舆论战有关,比如那个林统,还有唆使放火捣乱的激进派读书人,以及鼓动工商界烧报馆的商人。李肆不敢保证里面没冤枉的,毕竟全靠手下人做事,他可不是神明,即便有些许冤魂,也只能当作这场风潮的祭礼。
一口气杀七百多人,这总算唤起了众人对李肆早年那“李半县”名号的记忆,由此也清楚,触及李肆的底线,下场是非常可怕的。而在民间,李天王生有三张脸的评语也暗中传开,一张脸笑,如弥勒佛一般。一张脸冷,却满怀悲悯,有如观音。另一张脸呲牙咧嘴,有如罗刹恶鬼。
杀人还只是一面,接着天王府颁布了《英华版律》,要求所有报纸接受天王府门下厅新成立的新闻署监察,凡有谩骂、挑唆和蛊惑人心之言,都要受到处罚。李肆可没先进到这时候来搞言论大自由,先定下一个秩序,让新生的舆论社会成长起来,再慢慢去找自己的自由天性和用武之地。
基于法不前溯的朴素规则,之前那两个月乌烟瘴气的叫嚣,《英华版律》自然是管不到。可即便李肆不想管,天王府和地方的官员也不罢休,没有细法,却有总纲,君王岂能如此轻辱?
于是上百办报士子都被冠上了“谤君”的罪名,但具体处罚却有差别。骂得最起劲最用力的几个被杖责四十大板,永禁科举,还要“遣送出境”。既然你们对英华之君都没基本的尊重,那就是不愿当这英华人了,滚回清国治下去吧……
其他士子则是多多少少的板子,再无其他责罚。这般处置,在大多数士子看来,却是轻得不能再轻,他们还可以参加科举,还能在报上说话呢。
士子们的人心被“讨奸风潮”和一顿高举轻落的板子两面压着,尽数消沉下来,大多跟李方膺有了相同的感受。李肆确实优容他们读书人,但却再不容他们的道统行于英华。
却不曾想,这顿板子刚刚打完,会试就开了,天王府谕令说,会试得中的士子,基本都入翰林院或者弘文馆,这下可又把士子们的心思给引爆了。旨在收罗民间藏书,编撰大典的弘文馆是没多大兴趣,可翰林院却是士子们朝思暮想的所在。尽管这英华小了点,朝廷路数又神神叨叨的,屁股上还在痛,终究是他们身为英华士子,目前最理想的去处。
此时《士林》提倡的道路,在士子们看来也渐渐成为现实的选择,等他们满布朝堂了,再一步步复他们的道统,也未尝不是一条稳健之路。
一边侯着会试的到来,一边等着看李肆和段宏时要立的新道统到底是何面目,这时候的英华士子,连带所有英华人,心口都是高高提着,就如在刑场看着那数百人头落地的“盛景”一般。
第三百六十六章 三面天王
越秀书院,雷襄和李方膺再次对视,但这次双方相持的气息却与前次迥然不同。
“我不明白天王为何要我来见你,若是为复你我私人之谊,此事别说天王,就是天王老子也无权置啄。”
雷襄拄着拐杖,却是气势逼人。
“我已经投告林统谋叛,因为自己也涉案,得拘押一阵子了。入监前求得天王来见雷兄,一是道歉,不管雷兄领不领受,方膺必须表露心意。另外……方膺心中始终有一疑惑,还想请教雷兄。”
李方膺虽是一身白衫,却形枯神槁,憔悴无比,显是内心正受着剧烈的煎熬。见他这情形,雷襄叹了口气,虽不愿原谅他之前的卖友之行,却也不再冷面拒人,挥袖示意他开口。
“雷兄曾为清国翰林,又为新会知县,依着我们士子的话说,食君俸禄,沐受皇恩,为何你要投效英华,为李天王办事?”
若是两月前李方膺问这话,雷襄怕不当场一拐杖砸过来,这是问人呢还是骂人呢,可现在李方膺这般处境,这般神态,显然是想知得雷襄的内心,甚至要用答案来安顿自己内心。
雷襄认真地道:“我是为李天王办事,但我没有投效新朝,甚至我恳请他在处置《越秀时报》案时,剥了我试英华科举的资格。”
见李方膺皱眉不解,他感慨道:“我不讳言自己有私心,既想周护家人,又想全忠,还不想与那新会人同流合污,损了人伦。所以……在这英华治下,我雷襄终身布衣,也算是报了清国于我的君禄国恩,一如前明那些遗臣一般。”
接着他展眉道:“可我们士子读圣贤书,最终为的是什么?锦衣玉食还是光宗耀祖?或者就是报食禄之恩?都不是吧,最终不是为的一个仁字,为的万民福祉么?现在天下大势,由李天王破开全新的局面,而天王之政,奔着一个更大的仁字而去。我居外鼓吹,是利了天王,利了英华,可未尝也不是利了天下万民。”
李方膺不服道:“天王为政,纵有善民小节,大处却必然害民!他可是要另立道统,这又怎能称之为仁!?”
雷襄摇头:“道统是什么?道统若是不为万民,又何成其为道统?至于你的论断,仔细回思段老先生之言,你凭何论定必然害民?”
李方膺辨起了劲:“天王倡工商,是走杨朱之道,讲天人之伦,人人皆一,是墨翟之道。杨氏无君,墨氏无父。孟子云,杨墨之道不息,则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仁义充塞,则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这难道不是失了道统之所害!?”
雷襄怜悯地摇头:“这千百年来,尸盈野,人相食,仁义充塞的事还少了?新会食人犹在眼前呢,那是杨墨之道吗?自董仲舒而下,杨墨之道可再行否?满朝不都是守道统的士子么?为何将这天下治成如此模样?”
李方膺被问得发怔,雷襄再深吸一口气,问出让对方震撼难平的话:“此前乡试就有题,宋亡是失了国,还是道统与国皆失。在我看来,即便那道统未失,却也蒙了尘。前明继起,道统已是变了样。而前明为何失了天下?满清定中原,为何我华夏万民失了衣冠?道统于此变有何损益?自身又有何变?这些问题,你们这些高喊卫道的士子,都没认真想过?你们所守的道统,到底只为自利,还是为万民?”
接着的反问,李方膺更是无力招架:“满清之下,道统都可以容下夷狄之君,容下夷狄服色,毁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为何李天王这里,驱了清治,就变不得道统了?是不是李天王乃华夏同族,就不能如异族那般对尔等挥刀?那尔等所要复的道统,岂不是专为异族折腰?”
这是雷襄养伤期间,静心看白城学报所讲天主道的心得,虽然他也还对天主道懵懵懂懂,但至少对之前所谓的“道统”有了全新认识,深切明白了儒法之锢所凝结的道统,有其致命的漏洞,那就是外族主子才是这“道统”最理想的帝王。
见李方膺哑口无言,雷襄再补充道:“依着清国的道统根基,那就是君臣大义,而你们如此之行,是真在卫护你们那道统么?”
君臣大义,三纲五常,在这南北两国之间,竟然扯出如此多自相矛盾之处,李方膺痛苦地闭眼,不得不承认,他们士子们所求的“道统”,确实站不住脚。
雷襄倒出一番论见,心胸也豁然了许多,对李方膺有了关心:“你既是没想通,为何又要投告?你们《正气》不是正倡言要士子哭孔,罢学罢试么?”
李方膺低头道:“我等为之奔走呼号,奋笔泼墨,可不是为倾覆英华,迎回外族。来请教雷兄,就是想解道统到底该有何去处之疑。现在看来,这英华真是无我孔孟大道之地了?”
看着李方膺儒巾飘动,雷襄心说,还好,这李方膺终究还是守住了华夷之辨的底线。
他继续摇头道:“这你可就错了,你们满心血气,都没仔细读过段老先生的文章,道统要变,可不意味着斥孔孟,尊杨朱。具体是什么,段老先生即将刊行的《真理学》会讲,我相信,天王也会很快全盘托出。如今英华治下,千万人正翘首以待呢……”
说到这,雷襄心中也感慨万千,这般局势,竟是李天王抓着眼前这个李方膺为线头,一步步编织而成的,万幸李天王是为引动人心来待那新的道统,而不是来清除异己。如今连自己那不知世事的小娇妻都在关心李天王接着要拿出什么东西,李天王也该心满意足,走出最后几步棋了。
雷襄料错了,李肆很不爽……
在他看来,李方膺那家伙是被卷起的“讨奸风潮”给吓怕了,赶紧自首,还将林统交代出来,对那家伙更是鄙夷。可人家已经投案,他自是不好再挥起铡刀,只好照章办事。
这个线头人物处置不了,其他人遭殃更甚。十二月中,七百多死囚被押到黄埔江边,当着数万围观者的面,历数罪状,一一斩首。依着李肆前世的社会文明程度,这自然是很野蛮的,可在这1716,李肆没让刽子手卖人血馒头已是仁心极致,再要“文明”一点,估计都要被怀疑为汉奸……
这些死囚里有一半是琼州昌江县密谋作乱的旗人,另外一半是没有价值的清廷细作,连带受蛊惑密谋反乱的各色人物。只有极少数跟舆论战有关,比如那个林统,还有唆使放火捣乱的激进派读书人,以及鼓动工商界烧报馆的商人。李肆不敢保证里面没冤枉的,毕竟全靠手下人做事,他可不是神明,即便有些许冤魂,也只能当作这场风潮的祭礼。
一口气杀七百多人,这总算唤起了众人对李肆早年那“李半县”名号的记忆,由此也清楚,触及李肆的底线,下场是非常可怕的。而在民间,李天王生有三张脸的评语也暗中传开,一张脸笑,如弥勒佛一般。一张脸冷,却满怀悲悯,有如观音。另一张脸呲牙咧嘴,有如罗刹恶鬼。
杀人还只是一面,接着天王府颁布了《英华版律》,要求所有报纸接受天王府门下厅新成立的新闻署监察,凡有谩骂、挑唆和蛊惑人心之言,都要受到处罚。李肆可没先进到这时候来搞言论大自由,先定下一个秩序,让新生的舆论社会成长起来,再慢慢去找自己的自由天性和用武之地。
基于法不前溯的朴素规则,之前那两个月乌烟瘴气的叫嚣,《英华版律》自然是管不到。可即便李肆不想管,天王府和地方的官员也不罢休,没有细法,却有总纲,君王岂能如此轻辱?
于是上百办报士子都被冠上了“谤君”的罪名,但具体处罚却有差别。骂得最起劲最用力的几个被杖责四十大板,永禁科举,还要“遣送出境”。既然你们对英华之君都没基本的尊重,那就是不愿当这英华人了,滚回清国治下去吧……
其他士子则是多多少少的板子,再无其他责罚。这般处置,在大多数士子看来,却是轻得不能再轻,他们还可以参加科举,还能在报上说话呢。
士子们的人心被“讨奸风潮”和一顿高举轻落的板子两面压着,尽数消沉下来,大多跟李方膺有了相同的感受。李肆确实优容他们读书人,但却再不容他们的道统行于英华。
却不曾想,这顿板子刚刚打完,会试就开了,天王府谕令说,会试得中的士子,基本都入翰林院或者弘文馆,这下可又把士子们的心思给引爆了。旨在收罗民间藏书,编撰大典的弘文馆是没多大兴趣,可翰林院却是士子们朝思暮想的所在。尽管这英华小了点,朝廷路数又神神叨叨的,屁股上还在痛,终究是他们身为英华士子,目前最理想的去处。
此时《士林》提倡的道路,在士子们看来也渐渐成为现实的选择,等他们满布朝堂了,再一步步复他们的道统,也未尝不是一条稳健之路。
一边侯着会试的到来,一边等着看李肆和段宏时要立的新道统到底是何面目,这时候的英华士子,连带所有英华人,心口都是高高提着,就如在刑场看着那数百人头落地的“盛景”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