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告诉你一个小秘密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都市小说网 www.dsxsw.net,最快更新草清最新章节!
第三十章 告诉你一个小秘密
“即便是自来火枪,终究也敌不住骑射,明军可有不少不亚于自来火枪的利器,像是万胜弗朗机、迅雷铳什么的,还是没敌过八旗,萧大哥这话有些偏颇了。”
李肆继续甩杆,现在两人酒酣“情热”,他也顺竿往上爬,改了称呼。
“哈!愚人之见!”
在萧胜眼里,李肆已经由庸到愚。
“本朝很多人都拿辽东之事来盛赞骑射,贬低鸟枪,可都没仔细想过,假设明军和我大清劲旅一样,都有陷阵冲杀之心,而不是只靠将官带着家丁裹胁,骑射再强,也未必能冲得散。明军若是有一半敢战,萨尔浒和松山,恐怕是另一番场面,而今日这天下也……嗯咳!”
“现在的鸟枪,三十息才能一发,还因为兵丁要背火绳,鸟枪阵必得稀疏。我见识过洋夷的自来火枪,就只改了火机,去掉了火绳,以燧石发火。最快十息就能一发,还能猬集结阵。如果是敢战之人以自来火枪结阵,除了火炮,世间再无其他敌手!”
萧胜的舌头已经有了管不住的迹象。
“总而言之,明军战败,非器之罪!八旗绿营,甚至朝廷都把鸟枪看作弱者之械,可笑!羸弱之人,持刀枪有如鸡兔。可拿鸟枪,即便是妇孺,至少也能放上一枪,有一搏之力,好比是狗!而勇武之人持刀枪,那就是狼!拿了鸟枪,在我看来,更胜狼一筹,是一只虎!”
他忽略过程,直奔结论。说到这时,目光悠悠,隐约还能窥到一丝激荡之火,李肆看得明白,这是在回忆。
“萧大哥这话听得我也心热,想之前我毙杀那赖一品,三十步外命中也是运气。如果他不逃,而是手持腰刀转身扑回来,只要我能忍到二十步内开枪,他就算能以一胜十,也是必死!”
李肆放开了嗓门,像是说起了酒话,毫不在意被旁人听了去,萧胜倒还勉强压着蒸腾的意识,帮着扫了一圈,怕这私密之事泄露。不经意间,对李肆的心防又退了一大步。
“萧大哥,这些可是你的经验之谈?难不成当年在台湾时,也是一枪放倒了乱首才立的功?”
早前萧胜就提到过他能成为把总,是在台湾平刘却之乱里立的功,可李肆当时没把这个话头牵出来。这可是一扇门,在火候没到的时候就推开,很是浪费,而现在是时候了。
“一枪!?一枪顶什么用!?”
萧胜脸上红晕一片,一半是酒气,一半是豪气,话语滔滔不绝。
“你小子打枪准,不是运气就是天生的本事,可别以为这鸟枪的本事,就只在准不准上!鸟枪也重阵而战之,要用这鸟枪阵,除了要深通鸟枪之外,还需要懂的东西,太多太多。我也是混了很久,才有了那么一点心得。”
“台湾之事,我能立功,靠的就是这点心得!那是四十年十二月十二,刘却聚众急水溪,白大人率营兵和镇道两标援兵共千人急攻。中午行到临近急水溪的一处斜谷,遭乱匪伏击,全军被截成三队,乱得一塌糊涂。白大人所在的中军,乱匪已经冲到了二三十步外。”
“当时军心散乱,各自为战,我见事态紧急,直接越过管队千把,把周围七八十名鸟枪兵招呼起来,以五龙横海阵轮番轰击,将冲击中军的乱匪击散。接着又倒卷珠帘,转到伏击后队的乱匪侧翼,两轮排射就把他们击溃。白大人这才有了调配的余裕,杀散了正与前队混战的乱匪。”
李肆小心避开萧胜那飞舞的唾沫,心想这什么五龙横海阵,该就是列成五排,轮流开火,其实该叫“五叠阵”才对。接着慨叹道,感情坐在自己对面这家伙,就是当年平定刘却的首功之人。以立场论,是个双手沾满革命群众鲜血的刽子手……
那么继续钓他坑他,就没什么负罪感了。
“可惜呀……萧大哥,你要是早生二十年,三藩之乱,征讨台湾,你怎么也能有出人投地的机会,现在就算不是军门,也成总戎了。而今河海宴清,你也没了用武之地……”
李肆眯缝着眼,像是有口无心地说着。
“河海宴清!?屁!东北的罗刹鬼,西北的准噶尔,西南的夷人土司,这都是祸患!南洋的洋夷虽然在郑贼手上伤了元气,可还阴魂不散。特别是这洋夷,船坚炮利,早晚会成我大清的祸害!”
萧胜吐着酒气,热血愤青的面目展露无遗,可接着他又怆然摇头,叹息连天。
“当今皇上……”
即便已是半醉,他依旧朝着北方遥遥拱手。
“洞烛万里,这些他定然是都看在了眼里,可我就是不明白,为何朝廷还恋于骑射,不着力在火器上!光靠那笨重的红衣大炮可打不赢恶仗,最终还得靠兵丁手里的家伙。就说这鸟枪,如今洋夷全数用的是自来火枪。雅克萨、准葛尔,皇上也见过不少了,为什么就没让八旗绿营换用自来火枪?只是将火绳改为火机而已,小小改动,可有大利!满朝智士,就没人说上一句!?”
萧胜的情绪也到了高点,这疑问不是简单的不解,说的是自来火枪,其实也在自己这鸟枪本事总被打压,英雄无用武之地的遭遇上,他这么多年来的失意都蕴在了里面。这样的情绪,李肆完全能感受得到,这就像是马汉生在了蒙古国一样,天既生我,为何弃我……才具不仅无处用,命运还因此沉沦,萧胜趁着酒劲,将他的郁郁不得志倾泻而出。
“这个……萧大哥,绿营和八旗还是有区别的……”
为什么鞑子朝廷不着力改进鸟枪?李肆当然再清楚不过,他开始了撩拨,语气里的暗示再也明显不过,朝廷对绿营可是又用又防范,这事人所共知。而这话只是过渡,萧胜能有什么回应,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嗨——小四,你这心胸就差了点意思,还亏大哥我对你另眼相看……”
果然,萧胜听出李肆的话外之音,脸上涌起不屑,那态度就像是后世论坛辩手将对方鄙视为中二一般。
“你啊,还在看山不是山,不要被一些流言惑语给蒙了脑子!国政之局,哪有那么肤浅的?满汉一家,当今皇上(拱手)……可没把这话当作虚言,一些细务,什么满城啊,通婚啊,官缺还有禁书的,那是碍于祖制,不好调理。有些事情做得过了一点,为的也是整个天下的安宁。我大清已是浑然一体,根结上不分彼此。就说这自来火枪,绿营没有,八旗不也没有吗?”
李肆心满意足地微笑了,这个忠于大清的萧胜,为了在“深度”上辩倒自己,不得不打补丁扯上什么满城,什么满汉通婚和禁书,这已经是逾界了。纵然本心没有悖逆之意,这些话要被泄出去摆在了台面上,轻的丢帽子,重的还得挨板子。
可李肆不是来抓萧胜小辫子的,眼下也没外人,他要拿这些话要挟萧胜,那是发了酒疯,他能做的,是撼动这个鸟枪把总内心的根基。
萧胜这话,只是要辩倒他,李肆有太多可说的。
满鞑对火器历来注重,当年老奴被红衣大炮伤死后,鞑子就成了红衣大炮控,千方百计想仿制。后来在海边捡到一门红衣大炮,中了五百万。之后辽东三矿徒降了鞑子,也就是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这三人辖下可都是精锐的火器部队,特别是受过葡萄牙人培训,懂得使用红衣大炮的炮兵,给黄台吉又送去了一个五亿元大奖。
认真说来,满鞑确实是骑射起家,但他们是靠火器发家!满鞑窃占华夏之后,别说红衣大炮,弗朗机炮都不让绿营用,就只准绿营用什么虎蹲炮、劈山炮、奇炮这类几十百来斤的小炮。这本是朝廷知而不宣的潜规则,康熙五十四年,山西太原总兵金国正这个傻大胆,向兵部上题本请造子母炮,也就是弗朗机炮。不知道兵部出于什么心理,居然允准,然后向康熙呈报,才逼得康熙不得不把潜规则变成明规则,非常严厉地强调说“子母炮系八旗火器,各省概造,断乎不可。前师懿德、马见伯曾请造子母炮。朕俱不许,此事不准行。”
火炮不谈,就说火枪,有清一代,直到鸦片战争,绵延二百年,清军不管是八旗还是绿营,都一直用火绳枪,原因也很简单。当年康熙在雅克萨对俄罗斯,在西北对噶尔丹,都吃足了燧发枪的苦头,甚至自己的舅舅,指挥炮队的佟国纲都被打死。对这火枪的厉害,就跟红衣大炮一样,认识透骨入髓,后来乾隆征缅甸,更在燧发枪上栽了大跟头,但即使如此,依然没有去改进过火枪。
清初几个皇帝不是把火枪当作弱者之械,恰恰相反,一直都当作军国利器来看。火枪的技术发展,至少皇帝是清楚地看在眼里,就看康熙收藏在自家皇宫那各式各样的火枪就很直观,傻子都能明白萧胜之前说的道理。
就因为知道这火枪的厉害,才要坚决遏制它的发展。火绳枪早就广为应用,满清立国之后要再禁用,很不现实。幸好这东西缺陷太多,只勉强凑合能用,镇压没有火器的作乱草民足够。燧发枪就不一样了,它可是古代军队和近代军队的分野线,由它而起,再加上刺刀的话,就是全面的军事变革。鞑子多半是看不到这点,但他们能看到,如果放纵火枪发展,就会面临一个非常恐怖的现实,那就是一枪在手,人人皆可为兵……
满人不过百万,汉人可是亿万。八旗兵的数字,历代皇帝都秘而不宣,二十万是后世的推测,而这二十万里,纯正的“满洲八旗”不过五六万,汉人每人一口唾沫就能淹死他们。大炮是战略武器,可以握在手里,可火枪却是普遍装备的,汉人兵丁握在手里的武器越先进,他们满人就越危险。
清初这几个鞑子皇帝很清醒,这个认识非常准确,在文治之外的这军事上,他们也很下了功夫。为了从根子上禁绝这种威胁,鞑子朝廷连八旗的火器营也没用上燧发枪。舆论和军制自然也得配合这个政策,宣扬骑射的牛掰,火枪的不堪,打压精于火枪的人才。这就是萧胜郁郁不得志的原因,也是他总觉得皇帝和朝廷不重视火枪的错觉来源。
但李肆还没傻到直白地来说这些话,想的也不是辩倒萧胜,而是拉近两人的关系。眼下正是给这家伙埋下一颗种子的好机会,他的经历,他的命运,还有从他话里听出的不甘,被压抑的热血,一切都表明,他就是一个再合适不过的叛逆温床。
李肆缓缓说道:“萧大哥,我跟你说个小秘密。”
等着萧胜将一口酒咽下肚,嘴里再没嚼着东西,手里筷子搁下,腿也摆在桌子外,一切“隐患”都被消除了,李肆这才接着开口。
“说到这满汉一家,我想起了一件事,当今皇上……”
李肆虚虚拱手,当然,右手的中指翘起来冲着天空,萧胜并没注意。
目光转到萧胜那张已经红透了的面孔上,李肆一个字一个字地吐了出来。
“当今皇上,并没有剃发。”
第三十章 告诉你一个小秘密
“即便是自来火枪,终究也敌不住骑射,明军可有不少不亚于自来火枪的利器,像是万胜弗朗机、迅雷铳什么的,还是没敌过八旗,萧大哥这话有些偏颇了。”
李肆继续甩杆,现在两人酒酣“情热”,他也顺竿往上爬,改了称呼。
“哈!愚人之见!”
在萧胜眼里,李肆已经由庸到愚。
“本朝很多人都拿辽东之事来盛赞骑射,贬低鸟枪,可都没仔细想过,假设明军和我大清劲旅一样,都有陷阵冲杀之心,而不是只靠将官带着家丁裹胁,骑射再强,也未必能冲得散。明军若是有一半敢战,萨尔浒和松山,恐怕是另一番场面,而今日这天下也……嗯咳!”
“现在的鸟枪,三十息才能一发,还因为兵丁要背火绳,鸟枪阵必得稀疏。我见识过洋夷的自来火枪,就只改了火机,去掉了火绳,以燧石发火。最快十息就能一发,还能猬集结阵。如果是敢战之人以自来火枪结阵,除了火炮,世间再无其他敌手!”
萧胜的舌头已经有了管不住的迹象。
“总而言之,明军战败,非器之罪!八旗绿营,甚至朝廷都把鸟枪看作弱者之械,可笑!羸弱之人,持刀枪有如鸡兔。可拿鸟枪,即便是妇孺,至少也能放上一枪,有一搏之力,好比是狗!而勇武之人持刀枪,那就是狼!拿了鸟枪,在我看来,更胜狼一筹,是一只虎!”
他忽略过程,直奔结论。说到这时,目光悠悠,隐约还能窥到一丝激荡之火,李肆看得明白,这是在回忆。
“萧大哥这话听得我也心热,想之前我毙杀那赖一品,三十步外命中也是运气。如果他不逃,而是手持腰刀转身扑回来,只要我能忍到二十步内开枪,他就算能以一胜十,也是必死!”
李肆放开了嗓门,像是说起了酒话,毫不在意被旁人听了去,萧胜倒还勉强压着蒸腾的意识,帮着扫了一圈,怕这私密之事泄露。不经意间,对李肆的心防又退了一大步。
“萧大哥,这些可是你的经验之谈?难不成当年在台湾时,也是一枪放倒了乱首才立的功?”
早前萧胜就提到过他能成为把总,是在台湾平刘却之乱里立的功,可李肆当时没把这个话头牵出来。这可是一扇门,在火候没到的时候就推开,很是浪费,而现在是时候了。
“一枪!?一枪顶什么用!?”
萧胜脸上红晕一片,一半是酒气,一半是豪气,话语滔滔不绝。
“你小子打枪准,不是运气就是天生的本事,可别以为这鸟枪的本事,就只在准不准上!鸟枪也重阵而战之,要用这鸟枪阵,除了要深通鸟枪之外,还需要懂的东西,太多太多。我也是混了很久,才有了那么一点心得。”
“台湾之事,我能立功,靠的就是这点心得!那是四十年十二月十二,刘却聚众急水溪,白大人率营兵和镇道两标援兵共千人急攻。中午行到临近急水溪的一处斜谷,遭乱匪伏击,全军被截成三队,乱得一塌糊涂。白大人所在的中军,乱匪已经冲到了二三十步外。”
“当时军心散乱,各自为战,我见事态紧急,直接越过管队千把,把周围七八十名鸟枪兵招呼起来,以五龙横海阵轮番轰击,将冲击中军的乱匪击散。接着又倒卷珠帘,转到伏击后队的乱匪侧翼,两轮排射就把他们击溃。白大人这才有了调配的余裕,杀散了正与前队混战的乱匪。”
李肆小心避开萧胜那飞舞的唾沫,心想这什么五龙横海阵,该就是列成五排,轮流开火,其实该叫“五叠阵”才对。接着慨叹道,感情坐在自己对面这家伙,就是当年平定刘却的首功之人。以立场论,是个双手沾满革命群众鲜血的刽子手……
那么继续钓他坑他,就没什么负罪感了。
“可惜呀……萧大哥,你要是早生二十年,三藩之乱,征讨台湾,你怎么也能有出人投地的机会,现在就算不是军门,也成总戎了。而今河海宴清,你也没了用武之地……”
李肆眯缝着眼,像是有口无心地说着。
“河海宴清!?屁!东北的罗刹鬼,西北的准噶尔,西南的夷人土司,这都是祸患!南洋的洋夷虽然在郑贼手上伤了元气,可还阴魂不散。特别是这洋夷,船坚炮利,早晚会成我大清的祸害!”
萧胜吐着酒气,热血愤青的面目展露无遗,可接着他又怆然摇头,叹息连天。
“当今皇上……”
即便已是半醉,他依旧朝着北方遥遥拱手。
“洞烛万里,这些他定然是都看在了眼里,可我就是不明白,为何朝廷还恋于骑射,不着力在火器上!光靠那笨重的红衣大炮可打不赢恶仗,最终还得靠兵丁手里的家伙。就说这鸟枪,如今洋夷全数用的是自来火枪。雅克萨、准葛尔,皇上也见过不少了,为什么就没让八旗绿营换用自来火枪?只是将火绳改为火机而已,小小改动,可有大利!满朝智士,就没人说上一句!?”
萧胜的情绪也到了高点,这疑问不是简单的不解,说的是自来火枪,其实也在自己这鸟枪本事总被打压,英雄无用武之地的遭遇上,他这么多年来的失意都蕴在了里面。这样的情绪,李肆完全能感受得到,这就像是马汉生在了蒙古国一样,天既生我,为何弃我……才具不仅无处用,命运还因此沉沦,萧胜趁着酒劲,将他的郁郁不得志倾泻而出。
“这个……萧大哥,绿营和八旗还是有区别的……”
为什么鞑子朝廷不着力改进鸟枪?李肆当然再清楚不过,他开始了撩拨,语气里的暗示再也明显不过,朝廷对绿营可是又用又防范,这事人所共知。而这话只是过渡,萧胜能有什么回应,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嗨——小四,你这心胸就差了点意思,还亏大哥我对你另眼相看……”
果然,萧胜听出李肆的话外之音,脸上涌起不屑,那态度就像是后世论坛辩手将对方鄙视为中二一般。
“你啊,还在看山不是山,不要被一些流言惑语给蒙了脑子!国政之局,哪有那么肤浅的?满汉一家,当今皇上(拱手)……可没把这话当作虚言,一些细务,什么满城啊,通婚啊,官缺还有禁书的,那是碍于祖制,不好调理。有些事情做得过了一点,为的也是整个天下的安宁。我大清已是浑然一体,根结上不分彼此。就说这自来火枪,绿营没有,八旗不也没有吗?”
李肆心满意足地微笑了,这个忠于大清的萧胜,为了在“深度”上辩倒自己,不得不打补丁扯上什么满城,什么满汉通婚和禁书,这已经是逾界了。纵然本心没有悖逆之意,这些话要被泄出去摆在了台面上,轻的丢帽子,重的还得挨板子。
可李肆不是来抓萧胜小辫子的,眼下也没外人,他要拿这些话要挟萧胜,那是发了酒疯,他能做的,是撼动这个鸟枪把总内心的根基。
萧胜这话,只是要辩倒他,李肆有太多可说的。
满鞑对火器历来注重,当年老奴被红衣大炮伤死后,鞑子就成了红衣大炮控,千方百计想仿制。后来在海边捡到一门红衣大炮,中了五百万。之后辽东三矿徒降了鞑子,也就是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这三人辖下可都是精锐的火器部队,特别是受过葡萄牙人培训,懂得使用红衣大炮的炮兵,给黄台吉又送去了一个五亿元大奖。
认真说来,满鞑确实是骑射起家,但他们是靠火器发家!满鞑窃占华夏之后,别说红衣大炮,弗朗机炮都不让绿营用,就只准绿营用什么虎蹲炮、劈山炮、奇炮这类几十百来斤的小炮。这本是朝廷知而不宣的潜规则,康熙五十四年,山西太原总兵金国正这个傻大胆,向兵部上题本请造子母炮,也就是弗朗机炮。不知道兵部出于什么心理,居然允准,然后向康熙呈报,才逼得康熙不得不把潜规则变成明规则,非常严厉地强调说“子母炮系八旗火器,各省概造,断乎不可。前师懿德、马见伯曾请造子母炮。朕俱不许,此事不准行。”
火炮不谈,就说火枪,有清一代,直到鸦片战争,绵延二百年,清军不管是八旗还是绿营,都一直用火绳枪,原因也很简单。当年康熙在雅克萨对俄罗斯,在西北对噶尔丹,都吃足了燧发枪的苦头,甚至自己的舅舅,指挥炮队的佟国纲都被打死。对这火枪的厉害,就跟红衣大炮一样,认识透骨入髓,后来乾隆征缅甸,更在燧发枪上栽了大跟头,但即使如此,依然没有去改进过火枪。
清初几个皇帝不是把火枪当作弱者之械,恰恰相反,一直都当作军国利器来看。火枪的技术发展,至少皇帝是清楚地看在眼里,就看康熙收藏在自家皇宫那各式各样的火枪就很直观,傻子都能明白萧胜之前说的道理。
就因为知道这火枪的厉害,才要坚决遏制它的发展。火绳枪早就广为应用,满清立国之后要再禁用,很不现实。幸好这东西缺陷太多,只勉强凑合能用,镇压没有火器的作乱草民足够。燧发枪就不一样了,它可是古代军队和近代军队的分野线,由它而起,再加上刺刀的话,就是全面的军事变革。鞑子多半是看不到这点,但他们能看到,如果放纵火枪发展,就会面临一个非常恐怖的现实,那就是一枪在手,人人皆可为兵……
满人不过百万,汉人可是亿万。八旗兵的数字,历代皇帝都秘而不宣,二十万是后世的推测,而这二十万里,纯正的“满洲八旗”不过五六万,汉人每人一口唾沫就能淹死他们。大炮是战略武器,可以握在手里,可火枪却是普遍装备的,汉人兵丁握在手里的武器越先进,他们满人就越危险。
清初这几个鞑子皇帝很清醒,这个认识非常准确,在文治之外的这军事上,他们也很下了功夫。为了从根子上禁绝这种威胁,鞑子朝廷连八旗的火器营也没用上燧发枪。舆论和军制自然也得配合这个政策,宣扬骑射的牛掰,火枪的不堪,打压精于火枪的人才。这就是萧胜郁郁不得志的原因,也是他总觉得皇帝和朝廷不重视火枪的错觉来源。
但李肆还没傻到直白地来说这些话,想的也不是辩倒萧胜,而是拉近两人的关系。眼下正是给这家伙埋下一颗种子的好机会,他的经历,他的命运,还有从他话里听出的不甘,被压抑的热血,一切都表明,他就是一个再合适不过的叛逆温床。
李肆缓缓说道:“萧大哥,我跟你说个小秘密。”
等着萧胜将一口酒咽下肚,嘴里再没嚼着东西,手里筷子搁下,腿也摆在桌子外,一切“隐患”都被消除了,李肆这才接着开口。
“说到这满汉一家,我想起了一件事,当今皇上……”
李肆虚虚拱手,当然,右手的中指翘起来冲着天空,萧胜并没注意。
目光转到萧胜那张已经红透了的面孔上,李肆一个字一个字地吐了出来。
“当今皇上,并没有剃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