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4章 欧洲共同体
推荐阅读:异界直播间、英雄联盟之谁与争锋、[综]卷毛控怎么了!、网游之诡影盗贼、创世纪之双鸟、江湖我独行、都市至尊天骄、英灵君王、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网游之黑暗道士
都市小说网 www.dsxsw.net,最快更新唯我独裁最新章节!
随着华约和北约两个新的军事集团的成立,中华帝国同德联之间的战争悄然拉开。
只不过,不同于以往真刀真枪的“热战”,双方都因为知道核武器的巨大破坏力而保持了克制,因此改为在政治上、经济上的对抗,在文化上的侵略,在军事上的军备竞赛等手段进行没有硝烟的战争。
中华帝国皇帝王辰浩在听取内阁大臣宋教仁提交的国情咨文时正式将两大阵营的对抗定义为“冷战”。
随着苏联政权的灭亡和沙俄从新掌权,全世界又恢复了一个社会形态时代。在政治上,希特勒为首的纳粹集团再无类似《反共产国际》等协定的借口了。苏联灭亡后,中华帝国军方也总算松口气了。苏联曾经的短暂崛起一度被认为会在经济和军事上超过中华帝国,有这样一个邻国,中华帝国自然睡立不安。尽管苏联被沙俄重新取代,但沙俄一直都是中华帝国的手下败将,所以中华帝国军方也没那么紧张了。
不过,沙俄倒向德联却是中华帝国所没有意料到的事情。这显然跟中德密约有着很大的关联。
希特勒是个非常有政治头脑的天才。随着德联的成立,希特勒加紧了拉拢欧美各国的步伐。
希特勒轮番出访法国、英国、荷兰、比利时、意大利、丹麦等国,鼓吹西方人应该团结起来对抗东方世界。他宣传东方人已经主导世界十几个世纪了,好不容易西方人在十八世纪以后夺回了世界主导权,但如今世界主导权又被东方人拿回去了。西方人不能被东方人奴役,西方人应该团结起来,争取东西方真正的平等。
希特勒的演讲极富有挑动性。他指责中华帝国为首的东方世界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是挑起战争的罪魁祸首,西方世界的内战,经济遭到巨大损失,西方人死伤惨重,而中华帝国却大发战争财。希特勒甚至公开了中华帝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同时向双方阵营出口战略物资、军火的证据,他甚至狡辩称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其实是为了驱逐西方世界里崇洋媚外(亲华)的政权,恢复西方主导世界。此举在欧洲乃至整个西方世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此时,欧美西方世界刚刚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残酷摧残,经济损失巨大,人员伤亡惨重,欧美各国人民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希特勒的鼓动令西方人对中华帝国代表的东方世界体系产生了巨大的仇恨。一系列反对中华帝国殖民侵略西方世界的抗议和游戏此起彼伏,令中华帝国在欧美西方世界的负面影响力急剧扩大。
希特勒从政治上将欧美西方人在二战中的心灵创伤和仇恨转嫁给了中华帝国,德国从战犯一下子变成了救世主,可以说是一场漂亮的胜利。但希特勒并未就此罢手,面对中华帝国为了稳定欧美,加强对西方世界经济控制的“帝王计划”,希特勒出台了所谓的“欧洲共同体”经济一体化反制计划。
尽管欧洲忌惮曾经的红色苏联,但却对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大为羡慕,表现在苏联通过计划经济体制迅速结束了沙俄时代的经济落后局面,并创造了苏联经济的神话。苏联计划经济跟中华帝国的经济模式有十分相似之处,此时欧美各国的经济被战争严重摧残,急需要快速恢复,所以希特勒适时提出的欧洲共同体经济计划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采取计划经济体制。
由于中华帝国的帝王经济援助计划附加条件很多,实际上是为了帮助中华帝国占领欧美市场。很多欧美国家本意上是不情愿的。希特勒为了拉拢他们,提出欧洲共同体内部实现自由贸易,取消彼此间的关税壁垒,产业资本互助等措施。这样一来,很多欧美国家就没有必要花费高额代价去接受中华帝国的帝王经济援助计划了。
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丹麦等国家在中德之间产生了动摇,他们暂停批准帝王经济援助计划,但也不敢轻易得罪中华帝国而去参加欧洲共同体经济复兴计划。
为此,希特勒也改变了侵略方式,放弃直接军事占领欧洲的硬手段,改为软实力控制欧洲的办法。德国再次出招,陆续跟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丹麦、挪威等国签署了永久和平条约,保证德军和德联军队不会再入侵欧洲国家。
随着德国跟法国、意大利、荷兰等国陆续签署了永久和平条约,并提出愿意在欧洲共同体内分享技术经验等一系列诱惑条件,法国、意大利、荷兰等国陆续放弃中华帝国的经济援助,改为加入欧洲共同体。
当然,法国和意大利等国其实想获得德国的核方面技术,他们都见识了核武器的威力和震慑力,也想自己发展。希特勒正因为看穿他们的这方面想法,所以才会抛出诱饵来诱惑他们。事实上,就算中华帝国不跟德国签署核不扩散条约,德国为了自己的国家利益,也不会轻易将核技术泄露给其他国家的。希特勒只是想先套住法、意等国家,挫败中华帝国的帝王计划,根本就没打算给他们核技术。
希特勒在欧洲大陆上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中华帝国在一开始面对希特勒的西方世界论攻势下有些措手不及,但很快中华帝国便采取了猛烈的反击。
希特勒在美洲大陆的宣传攻势遭到中华帝国的扼杀,中南美洲国家难以获得欧洲共同体的实惠好处,反而深受中华帝国的环太平洋经济圈的影响,因此放弃德联的诱惑。北美加拿大和墨西哥同样如此,他们加入帝王经济援助计划并且是华约的成员国。
而美利坚解体后的十三个国家,在中华帝国的高压下,取缔一切反华游行示威活动和政党社团,同时跟中华帝国签署经济援助协议并成为华约组织成员国。
在欧洲,中华帝国已经无法阻止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等加入欧洲共同体了,毕竟在经济利益面前,德国比中华帝国在欧洲更有优势。同时,在德国控制法国的时间里,对法国的影响极深。如果说普法战争后法国仇视德国,到了一战结束,法国的这种仇视已经大幅度减弱了,二战期间法国更是放弃了抵抗德国,到了二战后法国则彻底不想跟德国成为仇敌了,所以法国选择加入德联成为欧洲共同体一员。意大利、荷兰、比利时、挪威等国在经济上更依赖德联,地缘政治迫使他们加入欧洲共同体。
而英国则不同。在经济上英国从来不依赖欧洲大陆,更是德国、法国的传统竞争对手。作为岛国,以海外贸易为主的英国更需要同中华帝国建立稳定的海上贸易。两次世界大战,英国都是中华帝国的铁杆盟友,深受中华帝国的经济和军事影响。
英国没有像法、意等国退出华约而加入北约,英国继续留在大中华共荣圈内,作为西欧国家中唯一一个华约组织的成员国。
造成英国这种格局选择的主要原因其实还是因为英国一直不被欧洲大陆所接受,几个世纪以来都被宗教、经济和政治所排斥在外,根本不被看做是欧洲国家。
英国能够坚定的支持中华帝国,中华帝国也不能亏待了他。由于西欧主要大国都拒绝了中华帝国的经济援助,因此更多的资金用来支援英国进行战后重建。同时,中华帝国为首的华约将德联为首的北约视为敌人,英国的战略位置就极为重要了,成为中华帝国在北大西洋的一颗重要的战略据点。
因此,中华帝国除了向英国提供数百亿龙币的经济援助之外,更是在英国驻扎了二十万精锐部队。而英国亦是积极配合,有中华帝国的驻军,又有中华帝国的核保护伞,丘吉尔干脆进行大规模裁军,只保留了1.2万陆军,1.3万空军和2.6万海军兵力。英国从此进入了极低的军费开支时代,这对英国快速回复经济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英国这样财政不被军费所拖累。
在东欧,随着徳盟的东扩,希腊、塞尔维亚等国也陆续加入。为了确保在东欧的利益,中华帝国紧急召见了土耳其驻华大使。经过数轮谈判,土耳其在获得中华帝国300亿龙币的无息援助贷款后,加入华约,成为中华帝国遏制德联进入中东石油区的重要屏障。并且再次将德联黑海舰队堵在黑海内,使其无法进入地中海。
同时,中华帝国也把阿什共和国拉入了华约,成为中华帝国南北夹击沙俄的重要战略支撑点。
在北欧,中华帝国虽然失去了挪威这个遏制德国进入北冰洋的战略支撑点,但还有冰岛在手,配合中华帝国在北疆东部和阿拉斯加的北极战区司令部,能够继续对德联进行战略封锁。
不过,为了狠狠的打击德联欧共体经济,中华帝国内阁制定了一份石油战争计划,希望借助石油来打击德联欧共体经济。RS
随着华约和北约两个新的军事集团的成立,中华帝国同德联之间的战争悄然拉开。
只不过,不同于以往真刀真枪的“热战”,双方都因为知道核武器的巨大破坏力而保持了克制,因此改为在政治上、经济上的对抗,在文化上的侵略,在军事上的军备竞赛等手段进行没有硝烟的战争。
中华帝国皇帝王辰浩在听取内阁大臣宋教仁提交的国情咨文时正式将两大阵营的对抗定义为“冷战”。
随着苏联政权的灭亡和沙俄从新掌权,全世界又恢复了一个社会形态时代。在政治上,希特勒为首的纳粹集团再无类似《反共产国际》等协定的借口了。苏联灭亡后,中华帝国军方也总算松口气了。苏联曾经的短暂崛起一度被认为会在经济和军事上超过中华帝国,有这样一个邻国,中华帝国自然睡立不安。尽管苏联被沙俄重新取代,但沙俄一直都是中华帝国的手下败将,所以中华帝国军方也没那么紧张了。
不过,沙俄倒向德联却是中华帝国所没有意料到的事情。这显然跟中德密约有着很大的关联。
希特勒是个非常有政治头脑的天才。随着德联的成立,希特勒加紧了拉拢欧美各国的步伐。
希特勒轮番出访法国、英国、荷兰、比利时、意大利、丹麦等国,鼓吹西方人应该团结起来对抗东方世界。他宣传东方人已经主导世界十几个世纪了,好不容易西方人在十八世纪以后夺回了世界主导权,但如今世界主导权又被东方人拿回去了。西方人不能被东方人奴役,西方人应该团结起来,争取东西方真正的平等。
希特勒的演讲极富有挑动性。他指责中华帝国为首的东方世界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是挑起战争的罪魁祸首,西方世界的内战,经济遭到巨大损失,西方人死伤惨重,而中华帝国却大发战争财。希特勒甚至公开了中华帝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同时向双方阵营出口战略物资、军火的证据,他甚至狡辩称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其实是为了驱逐西方世界里崇洋媚外(亲华)的政权,恢复西方主导世界。此举在欧洲乃至整个西方世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此时,欧美西方世界刚刚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残酷摧残,经济损失巨大,人员伤亡惨重,欧美各国人民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希特勒的鼓动令西方人对中华帝国代表的东方世界体系产生了巨大的仇恨。一系列反对中华帝国殖民侵略西方世界的抗议和游戏此起彼伏,令中华帝国在欧美西方世界的负面影响力急剧扩大。
希特勒从政治上将欧美西方人在二战中的心灵创伤和仇恨转嫁给了中华帝国,德国从战犯一下子变成了救世主,可以说是一场漂亮的胜利。但希特勒并未就此罢手,面对中华帝国为了稳定欧美,加强对西方世界经济控制的“帝王计划”,希特勒出台了所谓的“欧洲共同体”经济一体化反制计划。
尽管欧洲忌惮曾经的红色苏联,但却对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大为羡慕,表现在苏联通过计划经济体制迅速结束了沙俄时代的经济落后局面,并创造了苏联经济的神话。苏联计划经济跟中华帝国的经济模式有十分相似之处,此时欧美各国的经济被战争严重摧残,急需要快速恢复,所以希特勒适时提出的欧洲共同体经济计划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采取计划经济体制。
由于中华帝国的帝王经济援助计划附加条件很多,实际上是为了帮助中华帝国占领欧美市场。很多欧美国家本意上是不情愿的。希特勒为了拉拢他们,提出欧洲共同体内部实现自由贸易,取消彼此间的关税壁垒,产业资本互助等措施。这样一来,很多欧美国家就没有必要花费高额代价去接受中华帝国的帝王经济援助计划了。
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丹麦等国家在中德之间产生了动摇,他们暂停批准帝王经济援助计划,但也不敢轻易得罪中华帝国而去参加欧洲共同体经济复兴计划。
为此,希特勒也改变了侵略方式,放弃直接军事占领欧洲的硬手段,改为软实力控制欧洲的办法。德国再次出招,陆续跟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丹麦、挪威等国签署了永久和平条约,保证德军和德联军队不会再入侵欧洲国家。
随着德国跟法国、意大利、荷兰等国陆续签署了永久和平条约,并提出愿意在欧洲共同体内分享技术经验等一系列诱惑条件,法国、意大利、荷兰等国陆续放弃中华帝国的经济援助,改为加入欧洲共同体。
当然,法国和意大利等国其实想获得德国的核方面技术,他们都见识了核武器的威力和震慑力,也想自己发展。希特勒正因为看穿他们的这方面想法,所以才会抛出诱饵来诱惑他们。事实上,就算中华帝国不跟德国签署核不扩散条约,德国为了自己的国家利益,也不会轻易将核技术泄露给其他国家的。希特勒只是想先套住法、意等国家,挫败中华帝国的帝王计划,根本就没打算给他们核技术。
希特勒在欧洲大陆上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中华帝国在一开始面对希特勒的西方世界论攻势下有些措手不及,但很快中华帝国便采取了猛烈的反击。
希特勒在美洲大陆的宣传攻势遭到中华帝国的扼杀,中南美洲国家难以获得欧洲共同体的实惠好处,反而深受中华帝国的环太平洋经济圈的影响,因此放弃德联的诱惑。北美加拿大和墨西哥同样如此,他们加入帝王经济援助计划并且是华约的成员国。
而美利坚解体后的十三个国家,在中华帝国的高压下,取缔一切反华游行示威活动和政党社团,同时跟中华帝国签署经济援助协议并成为华约组织成员国。
在欧洲,中华帝国已经无法阻止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等加入欧洲共同体了,毕竟在经济利益面前,德国比中华帝国在欧洲更有优势。同时,在德国控制法国的时间里,对法国的影响极深。如果说普法战争后法国仇视德国,到了一战结束,法国的这种仇视已经大幅度减弱了,二战期间法国更是放弃了抵抗德国,到了二战后法国则彻底不想跟德国成为仇敌了,所以法国选择加入德联成为欧洲共同体一员。意大利、荷兰、比利时、挪威等国在经济上更依赖德联,地缘政治迫使他们加入欧洲共同体。
而英国则不同。在经济上英国从来不依赖欧洲大陆,更是德国、法国的传统竞争对手。作为岛国,以海外贸易为主的英国更需要同中华帝国建立稳定的海上贸易。两次世界大战,英国都是中华帝国的铁杆盟友,深受中华帝国的经济和军事影响。
英国没有像法、意等国退出华约而加入北约,英国继续留在大中华共荣圈内,作为西欧国家中唯一一个华约组织的成员国。
造成英国这种格局选择的主要原因其实还是因为英国一直不被欧洲大陆所接受,几个世纪以来都被宗教、经济和政治所排斥在外,根本不被看做是欧洲国家。
英国能够坚定的支持中华帝国,中华帝国也不能亏待了他。由于西欧主要大国都拒绝了中华帝国的经济援助,因此更多的资金用来支援英国进行战后重建。同时,中华帝国为首的华约将德联为首的北约视为敌人,英国的战略位置就极为重要了,成为中华帝国在北大西洋的一颗重要的战略据点。
因此,中华帝国除了向英国提供数百亿龙币的经济援助之外,更是在英国驻扎了二十万精锐部队。而英国亦是积极配合,有中华帝国的驻军,又有中华帝国的核保护伞,丘吉尔干脆进行大规模裁军,只保留了1.2万陆军,1.3万空军和2.6万海军兵力。英国从此进入了极低的军费开支时代,这对英国快速回复经济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英国这样财政不被军费所拖累。
在东欧,随着徳盟的东扩,希腊、塞尔维亚等国也陆续加入。为了确保在东欧的利益,中华帝国紧急召见了土耳其驻华大使。经过数轮谈判,土耳其在获得中华帝国300亿龙币的无息援助贷款后,加入华约,成为中华帝国遏制德联进入中东石油区的重要屏障。并且再次将德联黑海舰队堵在黑海内,使其无法进入地中海。
同时,中华帝国也把阿什共和国拉入了华约,成为中华帝国南北夹击沙俄的重要战略支撑点。
在北欧,中华帝国虽然失去了挪威这个遏制德国进入北冰洋的战略支撑点,但还有冰岛在手,配合中华帝国在北疆东部和阿拉斯加的北极战区司令部,能够继续对德联进行战略封锁。
不过,为了狠狠的打击德联欧共体经济,中华帝国内阁制定了一份石油战争计划,希望借助石油来打击德联欧共体经济。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