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曲线政治
推荐阅读:异界直播间、英雄联盟之谁与争锋、[综]卷毛控怎么了!、网游之诡影盗贼、创世纪之双鸟、江湖我独行、都市至尊天骄、英灵君王、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网游之黑暗道士
都市小说网 www.dsxsw.net,最快更新唯我独裁最新章节!
王辰浩跟着传旨太监前往颐和园时,早朝已经开始了。
光绪帝最近很活跃,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了康有为的鼓舞,总之他越发的想实现真正的皇帝亲政了。
李鸿章此次进宫面见光绪皇帝带了两本奏折,一个是跟恭亲王打了招呼的修建连接北京到关外的铁路一事;第二个便是整顿直隶海陆军之事。
光绪皇帝一直赞同兴修铁路的事情,只是甲午前两年主管海军衙门的醇亲王病逝耽误了,甲午战争后光绪更加意识到陆师战败跟铁路息息相关,加上朝堂上恭亲王奕?帮衬着,光绪当场就答应了,并着奕?等海军衙门骨干自行研究决定。
当然,修建京黑铁路工程浩大,将耗费两千多万两银子。但户部银子有限,加上一些跟张之洞关系好的官员力主同时兴建京汉铁路。光绪准了李鸿章修北洋铁路,但也不能不让南洋修铁路,陷入两难。翁同龢不想让户部银子被北洋掏空便宜李鸿章,因此奏请南北洋自行筹措经费修建铁路,于是光绪帝予以批准。
接着李鸿章提出了整顿直隶海陆军一事,奏折中阐明甲午战后海陆军存在的弊端,请旨改革。
这段时间光绪帝一直听取由翁同龢转交的康有为的折子,里面多次提及军事改革一事,业已被光绪帝认可。加上御史弹劾陆师颓废一事后,军机处也认为李鸿章的淮军不足以保卫国家了,需要改革。
之前光绪帝一直没有直接提出军事改革一事,主要是顾及李鸿章的态度,毕竟国朝军事主要靠李鸿章的淮军系统支撑着,若李鸿章反对的话,那么朝廷也没法改革军事。
如今李鸿章主动提出军事改革,光绪帝顿时大喜,并问及李鸿章有何良策。
李鸿章于是提出北洋水师近八年未添船加炮,北洋主力舰定远和镇远两艘甲铁战列舰已经落后,目前西方列强海军已经进入了全钢制战列舰时代,北洋水师差距太大。同时,日本国有两艘富士级战列舰在英国建造,定镇二舰不是对手,请旨订造新式战列舰,组建新型舰队。
陆军方面,李鸿章准备整顿淮军,仿造西洋列强国家的军队编练清帝国新式陆军。同时请旨裁汰老旧的八旗兵和绿营兵,节约军费来编练新式陆军。
编练新式陆军和新型舰队一事光绪并不反对,因为慈禧的颐和园已经修好了,经费宽裕可以给北洋拨款。
光绪帝想知道的是李鸿章准备打造一支什么样的海陆军,用什么人来统带训练,这关系到朝廷对新式军队的控制问题。
当然,期间不乏光绪想要跟慈禧和李鸿章等实权派集团争权的意味在内。
李鸿章于是称新式陆军,李鸿章打算让宋庆部和聂士成部合并,由北洋水师总查汉纳根作为新式陆军顾问,配合编练新军。
海军方面,李鸿章称北洋水师提督参议王辰浩深谙海事,对北洋水师有功,又对各国列强海军发展情况了如指掌,因此准备让他出任新式海军编练大臣。
其他人到没什么,当王辰浩三个字从李鸿章口中说出后,就像一颗炸弹一样顿时在朝堂上激起了巨大的波澜。
光绪帝倒是没有什么异议,王辰浩在甲午一役中的功劳是有目共睹的,光绪帝对他的印象也非常好,一方面欣赏王辰浩的胆识和本领,另一方面同样作为年轻人,光绪帝有拉拢王辰浩的意思在内。
但文武大臣们却是有两派反对,以庆亲王奕劻为首宗室官员不希望新式海军落入北洋之手,他们不想再培养出来一个李鸿章,他们一直都期盼着把北洋水师纳入皇家直接控制之下。
光绪知道奕劻他们的心思,他何尝不想把海军纳入宗室手里控制?只可惜宗室人才凋零,哪有人能够挑起新式海军的大梁来?
因此,奕劻等人的叫嚣被光绪帝直接忽略了,让宗室练海军只能是白花银子。
另一个反对的自然就是李鸿章的老对头翁同龢了。翁同龢早就意识到李鸿章想要扶植王辰浩上台,因此他决计不能让李鸿章如了意,刁难阻遏是必须的。
翁同龢立即出来反对,称海军耗资巨大,朝廷本来就资金匮乏练不起海军,而王辰浩年纪尚浅经验不足,这国之大事不可以交托给他。
翁同龢坚决反对,要求换人。
但是李鸿章称没有其他人可堪重用,翁同龢林林总总的举荐了一大堆人选,李鸿章全部以新式舰队需要新式海军人才编练为由一一给否决了。
由于北洋水师为李鸿章所控制,他说没人可用自然就是没人,翁同龢干瞪眼也没用。
翁同龢跟李鸿章在朝堂上争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
很快清流派李鸿藻等人,加上南洋派系的官员助战,支持翁同龢,而恭亲王奕?却是中立,使得李鸿章处于下风。
翁同龢毕竟是光绪帝的老师,光绪也考虑到了李鸿章跟王辰浩的关系,于是称新式海军耗资巨大,需要考虑周详,从而否决了李鸿章的提议。
李鸿章似乎早就猜到了这个结果,于是退而求其次,称王辰浩不但深谙海事,也精通西洋陆师战法,请求任命他为新建陆军练兵大臣。
朝堂上所有人顿时傻眼,没想到李鸿章还有这个杀手锏。
光绪帝却是感兴趣了,急忙深入询问。李鸿章于是将王辰浩的编练新式陆军的稿件想法一并呈交给了光绪帝。
光绪帝看完后,连呼了三个“好”字,显得很兴奋。接着将折子给一干大臣们传阅,很快下面一些懂得军事的官员们顿时发出一片赞叹之声。
光绪帝之前驳了李鸿章一次,偏袒了翁同龢,如今李鸿章退而求其次让王辰浩担任陆军练兵大臣,这下光绪帝不好再拒绝了,于是点头同意。
翁同龢没想到李鸿章玩了他一手,有些不服气,于是联合南洋派系官员也请旨编练新军,要求一视同仁。
光绪帝见翁同龢这样纠缠,有些不悦。但他觉得不能只拉拢北洋,南洋实力也不弱,为了对付后党,光绪帝也得给南洋面子。
考虑到陆师的编练不需要太多经费,作为皇帝光绪需要的是相互制衡,因此最后光绪决定南北洋同时各自编练一支新式陆军,一年后进行会操,会操胜利的一方将作为朝廷新军的编练标准,那时再决定练兵大臣的人选问题。
这种结果也在李鸿章的预料当中,于是编练新式陆军的问题也解决了,整体上李鸿章的目的已经达到。
此后,光绪帝又跟大臣们商议了具体细则。海军问题李鸿章根本就是拿来说事用的,根本不指望,因为一艘1891年的一万五千吨级的全钢制战列舰平均造价就高达一百二十万英镑,售价在一百五十万英镑以上,若是分期付款估计一百六十万英镑才能够买下。
按照1895年的汇率,这一百六十万英镑约合白银一千三百多万两白银,一艘战列舰就占了清帝国八分之一的年财政收入,若是算上维护保养费用和日常开支,对于贫穷的清帝国来说,实在太难了。
此时清帝国每年给北洋水师拨款400万两白银,刨除挪用的300万两,每年北洋水师只能得到100万两左右,这些银子用来日常维护和保养都成问题,想要打造一支新式海军谈何容易?
李鸿章早就算清楚了其中各个环节,因此他只能拿海军说项,真正的目的是帮着王辰浩拿到陆军练兵大臣的头衔。
这种绕弯子的迂回政治手段即简单又实用,可惜的是翁同龢看见李鸿章就失了分寸,结果才让李鸿章得逞。
对此,翁同龢相当的不爽。不过,他并不认为王辰浩能办成多大的事,这陆师编练虽然不需要太多的银子,但购置最开始的购置军械还是要不少钱的,翁同龢握着清帝国的钱袋子,耍手段的机会可多得是。
王辰浩跟着传旨太监前往颐和园时,早朝已经开始了。
光绪帝最近很活跃,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了康有为的鼓舞,总之他越发的想实现真正的皇帝亲政了。
李鸿章此次进宫面见光绪皇帝带了两本奏折,一个是跟恭亲王打了招呼的修建连接北京到关外的铁路一事;第二个便是整顿直隶海陆军之事。
光绪皇帝一直赞同兴修铁路的事情,只是甲午前两年主管海军衙门的醇亲王病逝耽误了,甲午战争后光绪更加意识到陆师战败跟铁路息息相关,加上朝堂上恭亲王奕?帮衬着,光绪当场就答应了,并着奕?等海军衙门骨干自行研究决定。
当然,修建京黑铁路工程浩大,将耗费两千多万两银子。但户部银子有限,加上一些跟张之洞关系好的官员力主同时兴建京汉铁路。光绪准了李鸿章修北洋铁路,但也不能不让南洋修铁路,陷入两难。翁同龢不想让户部银子被北洋掏空便宜李鸿章,因此奏请南北洋自行筹措经费修建铁路,于是光绪帝予以批准。
接着李鸿章提出了整顿直隶海陆军一事,奏折中阐明甲午战后海陆军存在的弊端,请旨改革。
这段时间光绪帝一直听取由翁同龢转交的康有为的折子,里面多次提及军事改革一事,业已被光绪帝认可。加上御史弹劾陆师颓废一事后,军机处也认为李鸿章的淮军不足以保卫国家了,需要改革。
之前光绪帝一直没有直接提出军事改革一事,主要是顾及李鸿章的态度,毕竟国朝军事主要靠李鸿章的淮军系统支撑着,若李鸿章反对的话,那么朝廷也没法改革军事。
如今李鸿章主动提出军事改革,光绪帝顿时大喜,并问及李鸿章有何良策。
李鸿章于是提出北洋水师近八年未添船加炮,北洋主力舰定远和镇远两艘甲铁战列舰已经落后,目前西方列强海军已经进入了全钢制战列舰时代,北洋水师差距太大。同时,日本国有两艘富士级战列舰在英国建造,定镇二舰不是对手,请旨订造新式战列舰,组建新型舰队。
陆军方面,李鸿章准备整顿淮军,仿造西洋列强国家的军队编练清帝国新式陆军。同时请旨裁汰老旧的八旗兵和绿营兵,节约军费来编练新式陆军。
编练新式陆军和新型舰队一事光绪并不反对,因为慈禧的颐和园已经修好了,经费宽裕可以给北洋拨款。
光绪帝想知道的是李鸿章准备打造一支什么样的海陆军,用什么人来统带训练,这关系到朝廷对新式军队的控制问题。
当然,期间不乏光绪想要跟慈禧和李鸿章等实权派集团争权的意味在内。
李鸿章于是称新式陆军,李鸿章打算让宋庆部和聂士成部合并,由北洋水师总查汉纳根作为新式陆军顾问,配合编练新军。
海军方面,李鸿章称北洋水师提督参议王辰浩深谙海事,对北洋水师有功,又对各国列强海军发展情况了如指掌,因此准备让他出任新式海军编练大臣。
其他人到没什么,当王辰浩三个字从李鸿章口中说出后,就像一颗炸弹一样顿时在朝堂上激起了巨大的波澜。
光绪帝倒是没有什么异议,王辰浩在甲午一役中的功劳是有目共睹的,光绪帝对他的印象也非常好,一方面欣赏王辰浩的胆识和本领,另一方面同样作为年轻人,光绪帝有拉拢王辰浩的意思在内。
但文武大臣们却是有两派反对,以庆亲王奕劻为首宗室官员不希望新式海军落入北洋之手,他们不想再培养出来一个李鸿章,他们一直都期盼着把北洋水师纳入皇家直接控制之下。
光绪知道奕劻他们的心思,他何尝不想把海军纳入宗室手里控制?只可惜宗室人才凋零,哪有人能够挑起新式海军的大梁来?
因此,奕劻等人的叫嚣被光绪帝直接忽略了,让宗室练海军只能是白花银子。
另一个反对的自然就是李鸿章的老对头翁同龢了。翁同龢早就意识到李鸿章想要扶植王辰浩上台,因此他决计不能让李鸿章如了意,刁难阻遏是必须的。
翁同龢立即出来反对,称海军耗资巨大,朝廷本来就资金匮乏练不起海军,而王辰浩年纪尚浅经验不足,这国之大事不可以交托给他。
翁同龢坚决反对,要求换人。
但是李鸿章称没有其他人可堪重用,翁同龢林林总总的举荐了一大堆人选,李鸿章全部以新式舰队需要新式海军人才编练为由一一给否决了。
由于北洋水师为李鸿章所控制,他说没人可用自然就是没人,翁同龢干瞪眼也没用。
翁同龢跟李鸿章在朝堂上争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
很快清流派李鸿藻等人,加上南洋派系的官员助战,支持翁同龢,而恭亲王奕?却是中立,使得李鸿章处于下风。
翁同龢毕竟是光绪帝的老师,光绪也考虑到了李鸿章跟王辰浩的关系,于是称新式海军耗资巨大,需要考虑周详,从而否决了李鸿章的提议。
李鸿章似乎早就猜到了这个结果,于是退而求其次,称王辰浩不但深谙海事,也精通西洋陆师战法,请求任命他为新建陆军练兵大臣。
朝堂上所有人顿时傻眼,没想到李鸿章还有这个杀手锏。
光绪帝却是感兴趣了,急忙深入询问。李鸿章于是将王辰浩的编练新式陆军的稿件想法一并呈交给了光绪帝。
光绪帝看完后,连呼了三个“好”字,显得很兴奋。接着将折子给一干大臣们传阅,很快下面一些懂得军事的官员们顿时发出一片赞叹之声。
光绪帝之前驳了李鸿章一次,偏袒了翁同龢,如今李鸿章退而求其次让王辰浩担任陆军练兵大臣,这下光绪帝不好再拒绝了,于是点头同意。
翁同龢没想到李鸿章玩了他一手,有些不服气,于是联合南洋派系官员也请旨编练新军,要求一视同仁。
光绪帝见翁同龢这样纠缠,有些不悦。但他觉得不能只拉拢北洋,南洋实力也不弱,为了对付后党,光绪帝也得给南洋面子。
考虑到陆师的编练不需要太多经费,作为皇帝光绪需要的是相互制衡,因此最后光绪决定南北洋同时各自编练一支新式陆军,一年后进行会操,会操胜利的一方将作为朝廷新军的编练标准,那时再决定练兵大臣的人选问题。
这种结果也在李鸿章的预料当中,于是编练新式陆军的问题也解决了,整体上李鸿章的目的已经达到。
此后,光绪帝又跟大臣们商议了具体细则。海军问题李鸿章根本就是拿来说事用的,根本不指望,因为一艘1891年的一万五千吨级的全钢制战列舰平均造价就高达一百二十万英镑,售价在一百五十万英镑以上,若是分期付款估计一百六十万英镑才能够买下。
按照1895年的汇率,这一百六十万英镑约合白银一千三百多万两白银,一艘战列舰就占了清帝国八分之一的年财政收入,若是算上维护保养费用和日常开支,对于贫穷的清帝国来说,实在太难了。
此时清帝国每年给北洋水师拨款400万两白银,刨除挪用的300万两,每年北洋水师只能得到100万两左右,这些银子用来日常维护和保养都成问题,想要打造一支新式海军谈何容易?
李鸿章早就算清楚了其中各个环节,因此他只能拿海军说项,真正的目的是帮着王辰浩拿到陆军练兵大臣的头衔。
这种绕弯子的迂回政治手段即简单又实用,可惜的是翁同龢看见李鸿章就失了分寸,结果才让李鸿章得逞。
对此,翁同龢相当的不爽。不过,他并不认为王辰浩能办成多大的事,这陆师编练虽然不需要太多的银子,但购置最开始的购置军械还是要不少钱的,翁同龢握着清帝国的钱袋子,耍手段的机会可多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