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萧瑀上疏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都市小说网 www.dsxsw.net,最快更新庶子夺唐最新章节!
一百年前,南北朝时,天下三分,东魏坐拥中原、西魏虎踞关陇、而南梁则划江而治,本是三足鼎立之势,相互间虽多有征战,但也是各有长短胜负,难定强弱。
可随着东魏叛将、羯人侯景复叛南梁,八千叛军南下,势如破竹,破粱都建康城,而后劫掠三吴,乱江南之地四载,使死伤无数。
侯景之乱,付出惨痛代价的不只是狂妄而不知兵的梁武帝萧衍及其宗室,还有南朝子民和那些盘踞江南的世家门阀。
侯景本就为胡人,与世家门阀不和,侯景破建康,得三吴后,便命麾下将士大肆屠杀南朝世家子弟,原为天下世家之冠的王谢袁萧四姓中除了兰陵萧氏底子尚存外,余者三家都已元气大伤,死于屠刀之下十之八九,不复辉煌。
可以说,如今的天下世家名门,早已是北族的天下,名传天下的七宗五姓更是无一南族在列,若是萧瑀死后,萧氏再衰,南族便真的彻底成了北族的陪衬了,李恪的话正好便刺到了萧瑀心中最痛的地方。
萧瑀不争权位,不争名望,但他争的却是一口气,萧瑀不得不承认,他被李恪说动了。
萧瑀和李恪交道不多,但他和岑文本却很是熟稔。
萧瑀早先为中书令,岑文本为中书舍人,岑文本是干臣,贤臣,他的眼光与才干,萧瑀自是信得过的。
于是乎,次日清早,萧瑀的一封奏疏入宫,便仿佛一颗丢人平静湖面的一块石子,整个大唐官场都为之涟漪四起。
午后,太极宫,甘露殿,书房。
李世民正在书房中问政,而在书房中答政的正是轮值中书舍人岑文本。
“去岁刑部奉朕之命,准各地犯案之死囚返家探视,一载后赴京行刑,如今一载之期已到,他们可曾如期抵京?”李世民手中拿着奏本,突然想起了此事,对案前的岑文本问道。
岑文本做事向来滴水不流,既知今日是他轮值答政,便早已问询清楚。
岑文本回道:“去岁依陛下之名放还探亲之人合计三百九十人整,其间无人督领,今岁返京三百九十人整,无一人擅离。”
李世民听了岑文本的话,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这些放还乡探亲的都是犯了事的死囚,此番回乡探亲之后竟又能依约回京受刑,可见今日大唐之民治,已远胜过往。
李世民道:“传旨刑部,这些返乡回京的死囚俱有悔过之心,亦是善事,可命刑部重新量刑,罪轻一等。”
“诺。”岑文呢应了一声,拱手领命。
李世民问道:“今日午间可有各省、部、寺、监可有新上的奏本?”
岑文本想了想回道:“今日午时京中各部院共有新上奏本三十七道。”
李世民接着问道:“可有加急之事?”
岑文本如实回道:“少傅萧瑀的奏疏特加了红批,想必是紧要之事。”
#送888现金红包# 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热门神作,抽888现金红包!
李世民笑道:“哦?此前时文(萧瑀表字)因弹劾药师之事为朕所罢相,便对朕生了埋怨,已经少有奏本递上,怎的今日竟怎的还上了红本,快将时文的奏疏拿来。”
“诺。”岑文本应了一声,从堆在一旁的奏疏最上拿出了那本系了红绸的奏疏,递到了李世民的手边。
李世民自岑文呢手中接过结果萧瑀的奏疏,不过简单地扫视了几眼,脸上先是一阵凝重,紧接着便露出了满脸笑意。
“陛下圣启,臣萧瑀敬奏:臣观三代有天下所以能长久者,类封建诸侯以为藩屏。秦置守令,二世而绝。汉分王子弟,享国四百年。魏、晋废之,亡不旋跬。此封建之有明效也。今大唐立国未久,天下虽安,然为保无虞,当效两汉故事,循昨日楚王之先例,册诸王于天下,分封而治...”
这大唐君臣上下,有两个人是最倡分封制的,一个是萧瑀,而另一个便是皇帝李世民,李世民看着萧瑀的奏疏,说的正是他心中之事,岂能不悦。
而因李恪外镇扬州之事政事堂和朝中已然廷议通过,百官已开其首例,眼下正是下诏分封的最佳时机,这个时候萧瑀一封奏疏进宫,岂非正中李世民下怀。
“所见略同,所见略同,果然还是时文知我。”李世民扬着手中的奏疏,对岑文本笑道。
岑文本早知萧瑀所奏何事,但还是故作出一副不解之色,对李世民问道:“不知萧少傅所言何事,竟使陛下如此欣悦。”
李世民道:“时文欲以楚王外镇扬州之事为契机,借此定论分封之事,你以为如何?”
岑文本闻言,先是沉思了片刻,而后摇头道:“臣以为此事恐怕不妥。”
李世民皱了皱眉,问道:“岑卿这是何意?”
岑文本回道:“楚王就藩扬州,镇于淮南本已不和朝例,陛下又怎可再以此为机,推行分封之制呢。”
李世民道:“楚王亦是你之弟子,难道楚王就藩扬州,非你所望不成。”
岑文本当即回道:“楚王就藩扬州,乃陛下特恩,本就于朝制不和,已是出格,至于分封之事便更是如此。陛下此时若提分封之事,岂不是胁迫臣下,叫满朝文武两难吗?”
岑文本之言听着是义正辞言,力劝李世民勿动分封的心思,但他哪里不知,李世民对分封之事一直念念不忘,他这是变着法子告诉李世民,楚王李恪外镇扬州,设藩扬州之事已过朝议,眼下正是推行分封的最好时机。
岑文本之言虽有引导李世民的意思,但这也是眼下的实情,李世民闻言,坚持道:“此事朕心意已决,岑卿不必多言,只管拟旨便是,朕自有区处。”
侍驾的中书舍人,本就有草拟圣旨之职,李世民下令,岑文本断无抗旨之理。
“臣遵旨。”
李世民之言而言,岑文本的脸上似乎露出了一丝难色,但片刻之后,才提起了笔,依李世民之言草拟下了圣旨。
岑文本虽是遵李世民之名草拟了圣旨,但岑文本很清楚,李世民的这道圣旨断不会一帆风顺地下发至朝堂,莫说是尚书省了,就连门下省那关都过不得。
一百年前,南北朝时,天下三分,东魏坐拥中原、西魏虎踞关陇、而南梁则划江而治,本是三足鼎立之势,相互间虽多有征战,但也是各有长短胜负,难定强弱。
可随着东魏叛将、羯人侯景复叛南梁,八千叛军南下,势如破竹,破粱都建康城,而后劫掠三吴,乱江南之地四载,使死伤无数。
侯景之乱,付出惨痛代价的不只是狂妄而不知兵的梁武帝萧衍及其宗室,还有南朝子民和那些盘踞江南的世家门阀。
侯景本就为胡人,与世家门阀不和,侯景破建康,得三吴后,便命麾下将士大肆屠杀南朝世家子弟,原为天下世家之冠的王谢袁萧四姓中除了兰陵萧氏底子尚存外,余者三家都已元气大伤,死于屠刀之下十之八九,不复辉煌。
可以说,如今的天下世家名门,早已是北族的天下,名传天下的七宗五姓更是无一南族在列,若是萧瑀死后,萧氏再衰,南族便真的彻底成了北族的陪衬了,李恪的话正好便刺到了萧瑀心中最痛的地方。
萧瑀不争权位,不争名望,但他争的却是一口气,萧瑀不得不承认,他被李恪说动了。
萧瑀和李恪交道不多,但他和岑文本却很是熟稔。
萧瑀早先为中书令,岑文本为中书舍人,岑文本是干臣,贤臣,他的眼光与才干,萧瑀自是信得过的。
于是乎,次日清早,萧瑀的一封奏疏入宫,便仿佛一颗丢人平静湖面的一块石子,整个大唐官场都为之涟漪四起。
午后,太极宫,甘露殿,书房。
李世民正在书房中问政,而在书房中答政的正是轮值中书舍人岑文本。
“去岁刑部奉朕之命,准各地犯案之死囚返家探视,一载后赴京行刑,如今一载之期已到,他们可曾如期抵京?”李世民手中拿着奏本,突然想起了此事,对案前的岑文本问道。
岑文本做事向来滴水不流,既知今日是他轮值答政,便早已问询清楚。
岑文本回道:“去岁依陛下之名放还探亲之人合计三百九十人整,其间无人督领,今岁返京三百九十人整,无一人擅离。”
李世民听了岑文本的话,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这些放还乡探亲的都是犯了事的死囚,此番回乡探亲之后竟又能依约回京受刑,可见今日大唐之民治,已远胜过往。
李世民道:“传旨刑部,这些返乡回京的死囚俱有悔过之心,亦是善事,可命刑部重新量刑,罪轻一等。”
“诺。”岑文呢应了一声,拱手领命。
李世民问道:“今日午间可有各省、部、寺、监可有新上的奏本?”
岑文本想了想回道:“今日午时京中各部院共有新上奏本三十七道。”
李世民接着问道:“可有加急之事?”
岑文本如实回道:“少傅萧瑀的奏疏特加了红批,想必是紧要之事。”
#送888现金红包# 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热门神作,抽888现金红包!
李世民笑道:“哦?此前时文(萧瑀表字)因弹劾药师之事为朕所罢相,便对朕生了埋怨,已经少有奏本递上,怎的今日竟怎的还上了红本,快将时文的奏疏拿来。”
“诺。”岑文本应了一声,从堆在一旁的奏疏最上拿出了那本系了红绸的奏疏,递到了李世民的手边。
李世民自岑文呢手中接过结果萧瑀的奏疏,不过简单地扫视了几眼,脸上先是一阵凝重,紧接着便露出了满脸笑意。
“陛下圣启,臣萧瑀敬奏:臣观三代有天下所以能长久者,类封建诸侯以为藩屏。秦置守令,二世而绝。汉分王子弟,享国四百年。魏、晋废之,亡不旋跬。此封建之有明效也。今大唐立国未久,天下虽安,然为保无虞,当效两汉故事,循昨日楚王之先例,册诸王于天下,分封而治...”
这大唐君臣上下,有两个人是最倡分封制的,一个是萧瑀,而另一个便是皇帝李世民,李世民看着萧瑀的奏疏,说的正是他心中之事,岂能不悦。
而因李恪外镇扬州之事政事堂和朝中已然廷议通过,百官已开其首例,眼下正是下诏分封的最佳时机,这个时候萧瑀一封奏疏进宫,岂非正中李世民下怀。
“所见略同,所见略同,果然还是时文知我。”李世民扬着手中的奏疏,对岑文本笑道。
岑文本早知萧瑀所奏何事,但还是故作出一副不解之色,对李世民问道:“不知萧少傅所言何事,竟使陛下如此欣悦。”
李世民道:“时文欲以楚王外镇扬州之事为契机,借此定论分封之事,你以为如何?”
岑文本闻言,先是沉思了片刻,而后摇头道:“臣以为此事恐怕不妥。”
李世民皱了皱眉,问道:“岑卿这是何意?”
岑文本回道:“楚王就藩扬州,镇于淮南本已不和朝例,陛下又怎可再以此为机,推行分封之制呢。”
李世民道:“楚王亦是你之弟子,难道楚王就藩扬州,非你所望不成。”
岑文本当即回道:“楚王就藩扬州,乃陛下特恩,本就于朝制不和,已是出格,至于分封之事便更是如此。陛下此时若提分封之事,岂不是胁迫臣下,叫满朝文武两难吗?”
岑文本之言听着是义正辞言,力劝李世民勿动分封的心思,但他哪里不知,李世民对分封之事一直念念不忘,他这是变着法子告诉李世民,楚王李恪外镇扬州,设藩扬州之事已过朝议,眼下正是推行分封的最好时机。
岑文本之言虽有引导李世民的意思,但这也是眼下的实情,李世民闻言,坚持道:“此事朕心意已决,岑卿不必多言,只管拟旨便是,朕自有区处。”
侍驾的中书舍人,本就有草拟圣旨之职,李世民下令,岑文本断无抗旨之理。
“臣遵旨。”
李世民之言而言,岑文本的脸上似乎露出了一丝难色,但片刻之后,才提起了笔,依李世民之言草拟下了圣旨。
岑文本虽是遵李世民之名草拟了圣旨,但岑文本很清楚,李世民的这道圣旨断不会一帆风顺地下发至朝堂,莫说是尚书省了,就连门下省那关都过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