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小说网 > 盛世梦 > 第三十八章 手足情深

第三十八章 手足情深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

都市小说网 www.dsxsw.net,最快更新盛世梦最新章节!

    管世敦一行到成都后,先看了几个造船坊,然后直到铁市口,这里人来人往非常多,各种铁工具应有尽有,问了好几个人,才问到卖大龙锯的地方。这是锯子专卖点,长长短短、宽宽窄窄的锯条应有尽有,成套成套的,管世敦与杜匠师商量,买下大龙锯条二十片,套锯十套,刨刀十套,以及各种锯条的拉手一大包,雇了两匹骡子,拉到住处,再买到从成都到泸州的上等舱客船票,杜匠师就带着这批东西返回泸州去了。

    管世敦租了两匹坐马,在成都郊外走着,他突然发现,已时过八月,水稻还在扬花,至于收割肯定要九月底了,忙下马问一老农:

    “请问大叔,怎么谷子此时尚在扬花呢?”

    大叔:“这是晚稻,六月初插的秧,所以至今才是扬花的季节,要九月底才收割。”

    管世敦:“既是晚稻,必有早稻,二月插秧,五月收割,大叔,我说的没错吧?”

    大叔:“没错,正是二月插秧,五月收割。”

    管世敦:“二月要插秧,我正月就要撒谷子到秧田,难道不怕冻吗?”

    大叔:“你不晓得先在屋里泡谷种呀?泡好谷种再撒到田里立即长秧子,就避开了正月的冷天。”

    管世敦:“有道理。大叔,早晚两季产量有好多斤?”

    大叔:“种的好,肥料足,两季八百斤是得得了的,比单季高二三百斤。”

    管世敦:“大叔。种两季稻有什么要求?”

    大叔:“主要是要敞阳的田,太阳经常晒得到的,背阴的冷浸田就长不好。”

    世敦:“大叔,早晚稻是同一种谷种呢。还是两种?”

    大叔:“它实际上是一种生长期短的早熟谷种,我们都是用同一种谷种,种这种谷子虽然产量高,但人要累得多,所以川西坝种双季稻的并不普遍,尤其是缺乏劳力的家庭。”

    管世敦:“这点我明白,不知道谁在出卖这双季稻谷种?”

    大叔:“这怕只有赶场天去看了。”

    管世敦:“我要两千斤。”

    大叔:“这两千斤不是小数目,只有大的场镇赶场天才行。”

    刘芳:“大叔,县城有专门经营谷种的商店没有?”

    大叔:“我想应该有。乡场买不到的,都说到县城去买。”

    结果,就在成都找到了专门交易种子的集市,什么种子都有。

    刘芳:“看来这次买回谷种的条件不具备,因为我们要去隆昌和荣昌,不如等晚稻新谷下来再专人来买,然后雇骡子运到涪江边,再由涪江直接运到合州青草坝,明年那里先试种,如果效果好。后年几十万亩全面铺开。”

    管世敦:“就这样。成都最有名的名胜古迹莫过于武侯祠和杜甫草堂。”

    刘芳:“还有薛涛井,当然还是武侯祠最有名,‘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走,先到武侯祠。”

    管世敦:“哎,入学时学的点唐诗,早就还给先生了。刘芳。我爹早就说过。你到我的身边,犹如刘备得到诸葛亮。真是这样,那天下午船坊家底的细账一算,算的廖夫人哑口无言。你又及时发现帐房先生是个人才,当即聘用,要管好这么大的家业,缺的是人才,你的两级管事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我现在出来身上都轻松多了,有你,我真是如鱼得水呀!”

    刘芳:“只要我们把舵掌好,船就可一往无前。”

    管世敦:“是的,划船的人好找,掌舵的难找,只要我们任用得当,他们都会好好干,主要是遴选好管理层的人。这两个月就是对韩林虎的考验,如他管理的好,我就任他为造船坊的管事。”

    刘芳:“这是对的,在管理中发现人才,使用人才,提拔人才,我们则是管好这批人才就行,不一定事必躬亲。”

    两人说说谈谈,拜谒过武侯祠、杜甫草堂、薛清井之后便策马南下了。

    三天后赶到荣昌,由于经济状况的恢复,纺织作坊的增加,对各种织机的需求量很大,售卖各种织机已成一个专门行当,形成了一条织机巷,里面有各式织机售卖。

    今年七月,管世敦回绥阳时是仔细看过管世衡的织布作坊的,与这些织机相比,已显得老旧了,该换代了。

    管世敦:“这些新织机比大哥麻布作坊的好得多,织出的麻布质量高得多。大哥由于思路没打开,加之两头忙,造船厂是没经营好,但大哥对我们的支持和帮助却是有求必应,不遗余力的。几年来,我们要人力他给人力,要东西他给东西,每年约半年都在为我们办事,我心里总觉得对大哥亏欠得很多。刘芳,在船厂上我们只想让他独立干,完全撒手,没有在他经营吃力时帮他一把,事后想起来心中歉疚得很。”

    刘芳:“想起来也是,我们只晓得拿钱接收他的船厂,却没有帮他出主意、想法摆脱困境,可能大哥大嫂心中对我们有看法了。世敦,我们要为他们做点具体的事,实实在在的帮一把才是,比如帮他们买批好的织机,找些熟悉新织机的工匠,以及请到大匠级的染工给他带去。”

    管世敦:“刘芳你说得对,这两点都很必须,大哥临走时谈过这两方面的需求。如果有完整的作坊出卖,可连人带设备全拆迁到绥阳去,只要绥阳城内龙姻伯的龙兴药业房子还在,就在城里开设作坊,加上我们弘仁堂的院子,就已是很大的织布作坊了。可惜没带姻伯给荣昌商会会长的信函来。”

    刘芳:“荣昌县已属重庆府,其商会会长应当知道重庆管家,今天天色不早了。明天去拜会荣昌商会会长。”

    他俩来到荣昌城关昌元镇玉屏大旅社选了间上房住下,然后到街上看了一下,主要街道就是大东街、大南街、玉屏街、文武街,商会就在这几街交汇处的县衙附近。与他们住处仅有半条街的距离。

    第二天夫妇俩备礼来到商会,递上投刺,很快一人出来热情招呼:“管大老板光临敝县商会,蓬荜生辉,敝人陈礼元,敝县商会会长,兼麻布帮邦主,请进,请进!”

    管世敦连忙拱手还礼:“管世敦夫妇拜见陈会长!”

    说着二人进到商会正厅落座看茶。“

    管世敦:“陈会长相必认识重庆总商会龙沛潇会长吧?”

    陈会长:“龙会长。太熟了,是老朋友了,他的药材生意在荣昌做的红火极了,每次来荣昌我们都要喝上两杯,每次去重庆他也都要请我去管大老板的东水门酒楼喝上两杯,故此得知管大老板。”

    管世敦:“这更是一家人了,我大嫂正是龙会长的女儿,目前大哥大嫂正经营织麻布的作坊,姻伯龙会长知我要来荣昌,特让我帮大哥大嫂在荣昌物色大匠级工匠和新的织染设备。故不惴冒昧,前来打搅陈会长。”

    陈会长:“这可真是越说越近了。龙会长为爱女和女婿着想,改善其织麻布的技术条件,舐犊情深,可敬可佩。管大老板能否提出具体一些的要求?”

    刘芳:“陈会长,与其零敲碎打的买设备,四处张罗物色人才,不如一次性的买下一两处大型作坊,这样连人带设备什么都有了。只要把作坊一锅端。搬去就行了,陈会长你看是不是这样?”

    陈会长:“这样当然好。这样当然好。”

    这时商会的一位副会长进来办事,听到他们的谈话,插话到:

    “陈会长。外南街的昌元染织坊出了事,你晓得不?我看他的染织坊怕也经营不下去了,恐怕只有出手了。“

    陈会长:“管大老板,这是商会副会长颜敬春老板,是经营木货的,颜副会长,这是重庆有名的管大老板和夫人。“

    管世敦:“颜会长,幸会幸会。“

    颜敬春:“重庆管大老板夫妇我早有耳闻,但今日才得见其真颜,亦幸事也。”

    陈会长:“颜会长,你刚才说的昌元染织厂出事了,出了什么事,怎么又经营不下去了?”

    颜敬春:“陈会长知道,昌元染织坊的老板古诚骧有个傻儿子,上前天晚上,他傻儿子半夜起来解手,再睡下去时不注意把灯打翻了,引燃了蚊帐,最后引燃了楼板,引发整楼的大火,古老板的妻子体弱多病,被烟子呛醒,连忙推古老板,古老板当晚赴宴饮酒过量,醉得人事不醒。古夫人赶紧下楼喊佣人,男佣人因其母病故,请假回家去了,只有一个女佣,一看这样大的火,吓得跑了出去喊邻居,等邻居赶来,除古夫人站在街边哭之外,整幢三层楼已燃成冲天大火,很快便轰然倒塌,邻居们用水扑灭余火时,在火堆中翻出了古老板和他的傻儿子烧焦的尸体,除底楼还有点没烧完的旧家具外,其他全部化为灰烬,。古夫人经不住这样的打击,成天以泪洗面,尽说胡话。”

    刘芳:“古老板的兄弟该出面料理此事才是。”

    颜会长:“他哪有兄弟?连姐妹都没有一个,倒是有个八十多岁的老母亲,住在乡下,所以我才说他大概经营不下去了。”

    管世敦:“陈会长,人家新遭大难,可能来不及处理家产,而且又没有一个主事的人,我们该怎么做呢?”

    陈会长:“管大老板,你看这样好不好,明天你们在荣昌耍一天,我去古家探探情况,看有人理事没有,明天听我的信。”

    管世敦、刘芳:“行,谢谢陈会长。”

    第二天,陈会长找到古家,除了一遍烧焦的房架,什么也没剩了,问隔壁邻舍古夫人现在何处?“

    隔壁邻居道:“可能暂住在前面拐弯处仙客来旅社,古老板的八十岁老母下来了,在照顾古夫人。“

    陈会长赶到仙客来旅社。问到古夫人住的房间。陈会长兼染织帮邦主,与古家一向很熟,敲开房门,见古夫人靠着躺在床上。侧边有个花白头发的妇人,正是古老板的母亲,昌元染织坊的前任老板,陈会长当然是认识的。

    陈会长:“老夫人下来了,多年未见,老妇人还是这么健康,一点不显老,我是昨晚才得知古诚骧老板不幸过世,古夫人和老夫人要节哀顺变。”

    古夫人:“我真没想到。我真没想到。”说完便不再说了。

    老夫人:“我下来才知道原来是那傻儿子把灯打翻引燃的火,烧到楼上才出的事。媳妇因夫死子亡受打击太深,变得成天只说我真没想到这句话。”

    陈会长:“后事处理的怎么样?”

    古老夫人:“诚骧与孙子已草草埋了,只是偌大染织厂不知怎么办。”

    陈会长:“老夫人,你们准备怎么办?”

    古老夫人:“目前还能怎么办,媳妇已成这样,我已年过八十,已没有人再经营了,只想早日卖出去,先把染织坊的工匠这笔包袱卸落。再把媳妇的病治好,再说以后的事。”

    陈会长:“老夫人,你的染织坊这样大,你出个什么价呢?”

    古老夫人:“我离开染织坊已十多年了,据诚骧讲织机已全部更新了,只是厂房变化不大,你看十万两值吗?”

    陈会长:“你的织机值十万两吗?”

    古老夫人:“最多两万两。”

    陈会长:“你的其他设备值八万两?”

    古老夫人:“要不到,要不到,最多两万两。”

    陈会长:“那。古老夫人。你还有什么值六万两?”

    古老夫人:“匠人的住房,库房。原材料,还有…还有土地费。”

    陈会长:“几亩地?值多少万两?”

    古老夫人:“十亩,一亩地。一亩城里面的地多少钱?”

    陈会长:“你和古老板的父亲当年买成多少钱呢?想必卖地契约尚在,你心中可能并没有忘记。”

    古老夫人:“当时买的不贵,每亩大约十两,十亩百两,差不多就一百两。”

    陈会长:“你几个数加在一起值多少钱呢?怕没得十万两呢,不说十万两,就五万两我们荣昌目前也难找到买主。”

    古老夫人:“陈会长,从诚骧他爹起你们就是好朋友,过命兄弟,目前我这个难关你一定要帮我渡过。”

    陈会长:“就冲着我是会长又是邦主,帮内兄弟有难处我那次不施以援手?但其条件是我能施以援手才行。目前你的染织坊值多少钱你心里很清楚,绝对到不了十万两你心里也是清楚的,但你却喊十万,这样子我想帮你都没得条件了,我总不能与老夫人合伙去骗别人吧!”

    古老夫人:“那你说这染织坊值多少钱?”

    陈会长:“首先我并不要买,第二我也买不起,第三,古老夫人心里很清楚,所以我无法回答你这个问题,有一点古老夫人要明白,任何买卖都要看值论价,双方讨价还价的,那方都不可能一锤定音。我刚才接待了个大老板,是重庆来的,他不是搞这行的,人家重庆、合州等开了十几座大酒楼,可谓财大气粗,老夫人的价格合理,我可以问问他要不要,现在就看老夫人一句话。”

    古老夫人:“看值论价我懂,我不会漫天要价的,什么时候能与重庆城里面来的大老板见面?”

    陈会长:“明天上午我请他夫妇来商会,你早点来,你们就在商会面商,告辞了。”

    回到商会,管世敦夫妇还等在那里,正与颜会长谈织染业的情况,陈会长谈了与古老夫人谈的情况,管世敦请二位会长去荣昌的濑溪酒楼吃中饭,中饭后,管世敦请陈会长带他去昌元染织坊内内外外看了一遍。接着世敦夫妇专门来到著名的织机街,看了各种织机,记了价格,并在街上看了几间专门卖染布颜料和工具的商铺,皆一一记下价格。然后回到旅社,按一百张织机算共值多少钱。一切皆做到心里有数,这是世敦夫妇的一贯作风。刘芳:

    “织机可买,有技术的人才才是最重要的。我最看重的。”

    翌日,辰时中在商会议事厅管世敦夫妇见到古老夫人。刘芳善于相面,一看便知古老夫人是城府很深的人,管世敦夫妇首先向她施礼:“管世敦夫妇向古老夫人致礼。”

    古老夫人:“老身还礼了。”

    陈会长:“古老夫人。这是重庆来的管老板夫妇。”

    关老妇人:“管老板,在重庆作何营生?”

    管世敦:“营生庞杂,有种植、养殖、兼营作坊和酒楼。”

    古老夫人:“搞染织了吗?”

    管世敦:“那倒没有,但可以学呀,听说古老夫人有出让织染坊之意,故来看看。”

    古老夫人:“只看看,不买吗?”

    管世敦:“那要看符不符合我的要求。”

    古老夫人:“你还有什么要求?”

    管世敦:“当然有呀,比如价格合不合理,设备老旧程度我都有要求。还有匠人的染织能力,请老夫人谈谈吧!”

    老夫人还未谈便抹起了眼泪,说她晚景凄凉,老来无子,又遭火灾,需变卖产业度日,使在座者为之动容。

    刘芳:“既然老夫人尚在悲痛之中,无法理清思绪,情有可原,不如换个时候再说。请老夫人节哀顺变,夫君,我们走吧。”

    说着站了起来,管世敦也站了起来。陈会长也不知老太太在演哪出戏,也顺水推舟地说道:

    “是呀,看来老夫人已悲伤过度,只好请管大老板见谅,你们回重庆后,如再有机会。我们再联系。”

    管世敦拱手道:“谢谢!”

    便和刘芳往外走。

    古老夫人一看自己演的哀兵之计被管夫人识破。卖染织坊的事被自己搞砸,连忙说道:

    “请管大老板夫妇留步。请管大老板夫妇留步,老身尚有话说。”

    刘芳:“老夫人还有话说?那好,我们就转来听听。”

    他和世敦又坐回原位。陈会长知道老太太的戏演完了,要进入正题了。说道:

    “古老太太如不能书归正传,就免开尊口了。”

    古老夫人:“书归正传,书归正传。我先开个价,整个染织坊分织、染两部分,主要设备是纺织机,其次是染色、再其次是染花设备,以及厂房,住宅、库房等,再加上剩的原材料和少量成品,我开价六万两银,哎,我已亏血本啦!”

    陈会长:“管大老板,管夫人,古老夫人已开价六万,你们看呢?”

    刘芳:“我相信古老夫人说的这些东西,但是,买卖是要看值论价的,因此,需大家移步到古老夫人的昌元染织坊去,就每种东西请老夫人报价,所有相加,才是卖价,然后我再讨价还价,我东西都没见着,怎么回答呢?陈会长你说是不是?老太太你说是不是?”

    陈会长:“管夫人说的在理,应看值论价,要看值论价只能到染织坊去,老夫人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古老夫人完全没料到刘芳提出看值论价的事,他对目前各种设备的市价不清楚,对昌元染织坊现在设备的情况也不清楚,他心里发虚,但又没有理由拒绝,只好硬着头皮说:

    “可以。”

    于是来到大南街的昌元染织坊。

    匠人们已知道古老板已死于火灾,两三天无人来作坊过问染织情况,这回一下来了几个人,少数知道古老太太,多数人认识陈邦主,大家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便纷纷围了上来,向陈邦主打招呼,陈会长兼邦主乘机向大家介绍:

    “各位匠人、各位师傅,你们古老板因火灾已作古了,现在是他的母亲古老夫人来主事,由于无人经营,古老太太决定出让染织坊,这两位是重庆城的管大老板,受重庆商会龙会长所托,来此联系收购你们昌元染织坊的事,如买卖成功,各位便是管大老板的人了,现在让管大老板跟大家认识一下。

    管世敦:“我受龙会长委托,为龙会长的女儿女婿洽谈购买昌元染织坊之事,目前正要进行商谈,如商谈成功。我宣布所有匠师皆全部录用,你们的薪酬只能增加,绝不会减少,请大家放心。耐心看我与古老太太讨价还价,行不?”

    众匠师:“行!听管大老板的。”

    管世敦拱手:“谢谢大家。”

    刘芳:“请古老夫人就你的厂房设备一一报价。”

    古老夫人:“我有织机一百张,每张一百两,值银一万两。”

    刘芳:“请问老夫人,你有多少种织机,那种值一百两?”

    古老夫人:“我不知道有好多种,只知道每种值一百两。”

    刘芳:“如果老夫人不知道的话,你可问问你的管事的匠人再说吧。”

    古老夫人一想也是,于是说道:“负责采买织机的匠师在不在?你说说。”

    其中负责采购的匠师道:

    “我坊有织机十八种。各种单价不一,平均每张织机只五十一两五,,一百架值五千一百五十两。这是购进价。”

    刘芳:“请问这位匠师,你们织机平均用了多少年?怎么折旧?”

    采购匠师:“平均使用二年半,折旧五成。”

    古老太太:“为什么二年半就要折旧五成呢?”

    采购匠师:“回老夫人的话,一架织机最多使用五年就不能再使用了。”

    刘芳:“也就是现有织机的价值是二千五百七十五两。古老夫人,情报下一个项目。”

    古老夫人:“采购匠师,我那些染色染花设备值多少钱?”

    采购匠师:“九口大缸,二百钱一个。已用八年,仍可用,现值一千二百钱。白蜡二十斤,每斤八百钱,共值一万六千钱,燃料九缸尚在用,一缸平均颜料十斤,平均花费三两,已用一半时间。值十五两。以上共计一百七十六两二钱。”

    古老夫人:“现有厂房值多少钱?”

    采购匠师:“现有厂房的修建我正好在管账,知道木材采购花了五百两。用工一百两共计六百两。一年折旧半成,现已使用六年,现值四百二十两。同样。库房、匠人用房,也是你六年了,库房话费三百两,匠人用房三百两,现值也是四百二十两,两项共计八百四十两。”

    古老夫人:“库存原材料值多少钱?”

    采购匠师:“让我清点了再来告诉老夫人。”一会清点回来说道:“回老夫人的话,库房现有物资一是染料三百斤共九十两;白蜡二百五十斤,共二百两,粗麻布三十三匹,每匹五两,共二百五十两。总计五百二十九两六。以上合计四千一百二十一两八钱。”

    古老夫人:“怎么才四千一百多两,你再报给我听听。”

    采购匠师又仔细的算了一遍,仍只有四千一百二十一两八钱。

    古老夫人:“还有这染织坊的土地呢?”

    采购匠师:“这不是我采购的,而是你与古老板的父亲购进的,有购地契约,你拿出来一看便知。”

    古老夫人:“在乡下未带来,按现在价格如何?”

    刘芳:“据我所知,前些年是过占,你要种田,你去占,不要钱,你要开店铺,你去占,不要钱,老夫人,当年你们从湖广来时占的地,好像与大家一样未交钱,一句话,这是朝廷的地,你只是占用,你不再在这办染织坊了,这地就归买你设备的人占用。你怎么能拿出来卖钱呢?这点大清律条写的清清楚楚。古老夫人不要违法哟。”

    管世敦:“老夫人,我们买新设备才五千两,看了你这些破旧的东西,我点兴趣都没得了,我只出四千两,多一个子我都不要了。”

    刘芳:“匠师们,我制全新的最多六千两,愿跟我们走的,我们马上到织机街买上全套新设备,厂房是现成的,几船就到重庆了,你们的工薪我们只涨不落,愿不愿意跟我们走?”

    众匠师:“愿意!”

    有的说:“请老夫人立即把我们工资结给我们,我们好走人。”

    有的说:“反正在这里耗一天你就要拿一天工资,不拿,我们找县大老爷说理去。”

    古老夫人:“你们可以继续开工呀,我不在这里吗?”

    采购匠师:“古老夫人,麻都用完了。上一回买麻都没有结账,现在你们家欠的列位匠师的薪金也没发,今天不解决,惹起众怒。闹起事来,于老夫人恐不太方便,请老夫人三思。”

    陈会长:“古老夫人,成与不成就等你一句话了。我还有事,如再得不到解决,我也只好离开这个是非之地,你们家的事我也不再管了。”

    古老夫人:“好吧!四千两,请陈会长作中人写个契约吧!”

    采购匠师很快拿来纸笔墨砚,陈会长一挥而就。两家分别在两份契约上签了字。

    管世敦拿出四千两银票给古老太太,古老太太问明所欠工资,如数给了,并将所欠人家麻钱也给了采购匠师,然后便走出了坊门。

    管世敦拿出一百两酬谢陈会长,陈会长说道:“管大老板,我不要你的酬金,你拆走后这块地转给我就行。”

    管世敦:“陈会长拿这块地作何用途?”

    陈会长:“我现在想在此开个经营麻布的布庄,这里在繁华的地段上,很适合。”

    刘芳:“陈会长莫非是建个前店后院的府第。家也搬来。这的确是块风水宝地,渡溪河玉带缠腰,前临渡口,背靠十字大街,是人来人往之地,今后定日进斗金啰!”

    陈会长:“管夫人学问高深,谢谢你的吉言,告辞了!”

    说着便离开了染织坊。

    管世敦请采购匠师把大家叫过来他有话说。

    人到齐了。

    管世敦:“匠师们,谢谢大家的支持。顺利的接手了昌元染织坊。我先就讲了。不是我要办染织坊,我是替重庆府总商会龙会长的女婿。我的大哥买的,我大哥在经营这一行,他在绥阳有好多万亩土地。拿几万亩种麻,所以原料不愁,就是缺乏匠师,缺乏诸位,我现在首先拿出钱来,请采购匠师买进一些原料,马上把工开起来,我的夫人暂留在这里进行管理。我立即返回重庆与龙会长商量怎么搬迁,下次我与大哥同来,并将我的船队带来进行搬迁,从今天开始,你们都在为我管家做事了,你们的工薪从今天开始计算。”

    刘芳:“首先请采购匠师给我造个花名册,注明坊内任职,年龄、现有工薪,有没有家,我们搬迁时愿不愿离开荣昌,我们特别欢迎大家带妻室儿女去。”

    管世敦:“采购匠师,贵姓,全坊现有多少匠师?”

    采购匠师:“免贵姓紫,名金栋,是贵州赤水来的,全坊现有一百五十五名。”

    管世敦:“金栋,你去荣昌最大的酒楼包十六席,我今天请大家吃个饭,与大家认识一下,下午你去买回一些原料,明天大家就复工,今天让大家检修一下织机和自己的用具。”

    管世敦拿出十两作定席的订金。柴金栋叫管库房的弟弟紫金梁来陪管老板。

    管世敦:“各位匠师,我今天中午在荣昌最大的酒楼请大家吃个中饭,我已派金栋去定席了,回来后我们就去。”

    柴金梁请管老板夫妇去看作坊产品样品库房。一进库房,几十个麻布品种摆的整整齐齐,有粗,有细,还有极细,再看漂染更是琳琅满目,各种颜色、各种花纹、各种技法,令人眼花缭乱,证明这个作坊,技术力量很强。

    刘芳问道:“金梁,坊里有大匠师多少人?非匠师多少人?”

    柴金梁:“纺麻的大匠师三人,织布的五人,染布的六人,共十四名,一般匠师九十二名,打杂的四十名,属于负有各种责任的十名,共一百五十六名。”

    刘芳:“也就是织纺染都有正副两名负责人。”

    金梁:“加上我与我哥和两位帐房师,共十人。”

    管世敦:“太好了,管理系统齐备,大哥管起来就轻松了。”

    刘芳:“金梁,古老板给你们工薪是怎么给法?”

    金栋:“大匠师每月一两五,我们一两,一般匠师为八百钱,打杂的四百钱。”

    管世敦:“你知不知道,染织坊每月所产卖多少银两?”

    金梁:“不固定,因为这里麻原料比较差,需外卖,有时供不上。好的月份收入要上万,差的也七八千,只是古老板好酒贪杯,经常醉得人事不醒。买原料拿不到钱,耽误了工。”

    一会,紫金栋回来叫大家吃饭去了。大家高高兴兴的吃了个热热闹闹的午宴,午饭后,管世敦立即策马东行,第二日傍晚回到重庆,晚饭时,向管上学做了详细汇报,得到管上学的嘉许。

    管上学:“你大哥从占地起一直在为你帮忙一年有半年在为你做事。你实实在在帮他一次忙是应该的,你大哥现在又带人在给你整合州的新占的地,你明天去与他商量搬作坊的事。”

    世敦:“爹,绥阳城的那栋房子还留作吗?”

    管上学:“留着,我又不缺钱,卖了干什么?留作总会有用处的。”

    管世敦:“我想让大哥用起来,将染坊开在那里,不知姻伯的房子卖了没有?”

    管上学:“据我所知,好像也没有卖。”

    管世敦:“这就好了,作染织坊都完全够了。大哥可不用建房了,爹,妈,我吃完了,我去姻伯那儿了。”

    张春红:“早点回来,明天又要打早去管家桥。”

    管世敦:“我晓得。”

    管世敦穿过热闹的大十字街,来到龙兴药业,正碰到姻伯刚吃完饭,在厅里喝茶。向龙沛潇谈到仅用四千两就购回个大型染织坊。送给大哥大嫂扩大麻布生产,并建议未来的麻布坊设在绥阳城。纺与织安排在原龙兴药业的院子,染坊安排在弘仁堂,便于产品走水路来重庆。龙沛潇很是欣慰。

    龙沛潇:“世敦。为什么不设在重庆呢?”

    管世敦:“大哥的麻种在绥阳,他就地织成成品,一年几趟运来重庆就行了,如果原料也运来,成本太高,我甚至建议他的纺麻坊都放在上坪村,城里面只是织与染,又可节省大量的运费。”

    龙沛潇:“世敦,你的考虑是对的,世衡正在青木关,你明早去跟他商量。”

    管世敦:“姻伯,我还有个想法,织染坊让大嫂来经营,他毕竟跟你老人家这么多年,已懂经营之道。”

    龙沛潇:“这当然好,免得一天无所事事,耍懒了。世敦,买作坊多少钱,我给你。”

    管世敦:“我是买来送给大哥大嫂的,那的要你老人家破费呢,姻伯我回弘仁堂了。”

    第二天中午,管世敦回到管家桥,管世衡夫妇正在那里,立即向他俩谈了在荣昌购买了一大型染织坊。

    管世敦:“这个染织坊除了百张织机和全部印染设备,主要是有十四名大匠级纺、织、染匠师,及九十二名匠师及十名管理人员,工资都不高,大匠师月薪才一两五,管理人员才一两,一般匠师才八百钱。”

    管世衡:“这个新作坊设在绥阳呢或设在重庆?”

    管世敦:“当然设在绥阳,你的原料在绥阳,我想,你的纺麻坊设在福星院与禄星院,就你的麻田,然后只运出你的麻线,原龙兴药业那里作为你的织布房,我们原弘仁堂作印染房,这样什么都解决了。然后在姻伯重庆龙兴药业弄个门面作零售批发,只消姻伯派个人帮你们管着就是。行不行?”

    管世衡:“四弟,你的设想很好,就按你说的办。”

    管世敦:“大哥,我建议这个织染坊叫龙兴织染坊,由大嫂来经管,因为管理班子原来就很齐备,不用操什么心,仍采用月薪加年终奖励。”

    龙凤:“四弟,能不能让刘芳带我一个月,让我熟悉熟悉。”

    管世敦:“完全可以,现在她就留在荣昌组织生产,进行管理。如果大哥大嫂同意这种方案,那大嫂明天就回重庆,后天赶向绥阳,先租和买两个院子,让匠师们和他们的媳妇孩子住,这样他们便安安心心留下来给你干了。我问了一下,他们在经常缺原料的情况下最高产布达一万两银子,经营得好,年产值达十二万两都没有问题。”

    龙凤:“要得,我明天就往回赶,回去后,我带起三个儿子,一道作准备。”

    管世敦:“大哥,我们俩明天也回重庆,我组织十只船让他们自己经长江入支流濑溪河,再入支流渡溪河就到荣昌城边了。我们俩兄弟直接骑马,二天就赶到荣昌,作拆迁工作。”

    管世衡:“一切听四弟的。”

    第二天二马一轿三人返回重庆,龙沛潇又给女儿鼓励,又传授经商机密,使龙凤更加信心十足,第三天便在一名能干管事的陪同下返回绥阳去了,三天后到家,谈到世敦为他们购下一座大的织染坊的事,并让他经管。管上可第二天带着三个孙子立即到绥阳请工匠,到原龙兴药业和弘仁堂,改造房间,打通隔墙,形成大间大间的空屋,以便织染,并迅速租下附近几个院子,隔成住房,买好旧家具,一切准备就序,便返回上坪村。

    管世敦与管世衡于重庆出发,两天后到达荣昌,管世敦让管世衡到荣昌染织坊看了各种织机及各种染色印花设施,刘芳则宣布停工拆迁。

    匠师们,迅速行动,该拆的拆,该装的装,该包的包,管世敦一看这这么多东西,于是临时决定,先将一百多家的匠人和家属运到泸州,世敦夫妇随行,再租大一些的船到重庆,再由龙兴药业熟悉乌江去绥阳的水路的带路,去乌江,到天台寺再换小船去绥阳,这样时间虽然长点,但人不走路,估计五天便到绥阳了,二十只自己的船只装设备,由大匠师和世衡押队,同样到重庆请熟悉乌江水路的人带路,临别时,世敦给了世衡千两银票路上用。

    船到涪陵,刘芳又为大家买了客船票,大家换乘乌江船,走了三天到天台寺,再换小船二十只,一天便到绥阳了。龙凤率三个儿子在岸边迎接,然后根据纺、织、染、的工种,住进了各自的院落,一切吃的,用的皆已齐备,龙凤又带大家去看了作坊,匠师们皆很满意。

    趁设备未到,正森陪四婶回到上坪村,见了管上可,陈冬梅及世臣,世臣忙把刘芳接到喜神院,让他看了给她安排的住处,对她非常亲切,非常热情,非常尊敬。

    中饭时,刘芳说道:

    “大伯、伯妈,我们建议仍将纺麻坊设在上坪村,只因麻出在这里,因为只带走麻线比带走麻方便的多,城里只设织与印染。这样原来织染的那套将迁到城里。同时,大哥要管整个家,因此,织染坊建议由大嫂负责,这样大嫂也有事做,亦可发挥他商业世家出身的作用,不知大伯、伯妈同意不?”

    管上可:“同意,同意,刘芳侄媳,人家称你是我们管家的诸葛亮,看来真是这样,我说呀,不仅重庆,连绥阳你也管起来,让两处都兴兴旺旺,红红火火。”

    刘芳:“大伯教导的是,要我出力的地方我一定不推,明天我要回绥阳了,估计设备要到了。”

    果然第二天傍晚,设备到了,全体人员出动,在各部门负责人的安排下放到指定位置,第二天便安装好。

    管世衡宣布了各安其职,和加薪的决定,大匠师为月薪二两,家属们做杂事,有工资,接着是纺麻的迁到上坪村,上坪村搞织染的迁下来,工作进入正轨,五天后,龙凤就让刘芳回重庆了。

本站推荐:斗罗大陆3龙王传说医武兵王圣墟元尊伏天氏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全职法师剑来女神的超级赘婿创世神是怎样练成的

盛世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都市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缙云一鹤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缙云一鹤并收藏盛世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