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章 讨伐安南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都市小说网 www.dsxsw.net,最快更新独断大明最新章节!
一 这场‘大谈判’并没有旷日持久,明朝有着极其良好的信用记录,并且是周边国家崇拜的对象,现在明朝要‘保护与帮助’他们,自然是万分乐意。
当然,不乐意的科尔沁等根本没有抵抗的实力!
第二日,天大明,在朱栩的书房内,平王,唐王,熊文灿向朱栩汇报着情况。
平王看着朱栩,挪动了下胖身体,道:“皇上,科尔沁基本没问题,察哈尔跟您预料的一样,很排斥,倒是那个倭国……”
朱栩神色微动,道:“倭国怎么了?”
平王神色似有些疑惑,道:“倭国的使者跟臣说,希望明年能进京上贡,并且愿意加入我朝的一系列计划,不管是联合海军,还是商贸,甚至是体制改革,都愿意商讨……”
朱栩眯起了眼,拿起边上的茶杯思索起来。
倭国也就是日.本,一直都是比较特殊的国家,岛国情绪很重,狭隘自卑又自大,他们的心态是复杂难明。
倭国表示愿意加入大明的计划,应该是看到了大明的强大,至于说‘体制改革’,只怕对倭国现在当家的德川将军来说——正中下怀!
‘日.本要革新吗?’
朱栩心里若有所思,对现在的日.本,他除了从锦衣卫以及曹文诏带回来的一些消息外,基本上都不了解。
不过,大明不好过,身为岛国的日.本会更不难过,只要大明掐断它的对外贸易,日.本将会非常的煎熬!
朱栩抬头看向平王,神色平静的道“倭国的上贡数额,每年黄金一万两,白银一百万,粮食两百万石,其他不计,至于倭国要参与我朝的计划……他们必须要完成国内的改革才行,达到朕的要求,否则一律拒绝!”
倭国现在有一百多个诸侯国,想要统一就很难,至于政治体制改革——完全没可能!
简单来说,朱栩就是要将日.本排除在了他的计划之外,实行全方位的封锁!
平王一副‘我明白了’的模样点头道:“是,臣待会儿再去谈。”
朱栩的目光朱聿键道“唐王?”
朱聿键倒是比平王更为干练,神色一肃的道:“回皇上,微臣这边倒是都很顺利,朝鲜,琉球,萨摩藩都很支持,只是一些细节还要再商讨。”
这三国现在都处在危险的边缘,需要大明的保护,而今明朝的计划看上去是‘利于他们’,自然不会拒绝。
微微点头,朱栩的目光看向熊文灿,笑着道:“怎么样,遇到软钉子了吧?”
熊文灿坐在最末,微微倾身,面上倒是如常,道:“回皇上,安南,缅甸的态度有些糊弄的意味,甚至连上贡的数额都不肯交代,其他都还好说,明年愿意进京上贡,恭贺皇上大婚,亲政。”
朱栩端起茶杯,轻哼了一声,这两国都是狼子野心,现在还占据着原属大明的一些国土,喝了口茶,放下茶杯道“传旨给左良玉等人,告诉他们,必须打着收复国土的口号,声音要大,还有,在缅甸边境进行一些动作!”
边上的曹化淳立刻就知道了朱栩的意思,躬身道:“遵旨!”
熊文灿等人没有异议,雷霆收复安南,震慑东南半岛,确保数年甚至十数年的和平,是明朝的既定策略。
朱栩看着三人,沉吟一阵道“你们再去谈,然后写好文书来给朕看。”
这场大演武带来的效果有些超过朱栩的预计,当然是好方向。
从北到南,科尔沁,朝鲜,萨摩藩,琉球,台湾,这一条线已经控制在朱栩的手里,现在是从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进行融合,一旦时机成熟,朱栩只要一道圣旨就能令他们削去国号,真正的成为大明一省!
“遵旨!”平王,唐王,熊文灿三人站起来,道。
待三人走了,朱栩躺在椅子上,望着门外,目光灼灼,如同有火焰在翻腾。
他这一趟南下最重要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接下来,就看曹文诏以及左良玉等人的了,只要再震慑住东南半岛,大明就可以获得一段相当长时间的平稳期,让他安心的整顿内务。
曹化淳站在朱栩身侧,一直洞若观火,心底也暗松一口气。
皇帝做事向来剑走偏锋,与常人不同,一路走来之所以能地位稳固,支持的朝臣没有过多反对声,就是因为他没错、没败过!这一路披荆斩棘,经历了不知多少,或明或暗反对皇帝‘新政’的更不知凡己,一旦皇帝稍有差池,尤其是一场战争失败,将会引起巨大的连锁反应,不可想象!
好在,皇帝又一次胜利了!
除了能继续稳固皇帝的‘英明神武’,是‘对的’,还能给明朝带来巨大的好处。依照目前已经商定的,四周各国的‘贡品’,就有上百万银子,百万石粮食,若是加上海贸的一块,这个数字曹化淳心里都没底,肯定惊人!
曹化淳心念转动着,好一会儿不见朱栩动静,上前低声道:“皇上,是否用膳,或者休息一下?”
朱栩是又一夜无眠。
朱栩微微摇头,道:“各种条约要尽快拟定,以免夜长梦多,签署好了就将人送走,不要再留下了。对了,派人追老曹,带上普特曼斯的亲笔信以及几个亲信,告诉他,荷兰那边就不用打了,直接接管就行。”
曹化淳躬身,道:“是。”
朱栩手指在桌面上敲击着,目光沉思,好一会儿道“设立吕宋宣慰司,复建旧港宣慰司,‘书同文,车同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要迅速融为一体,马尼拉,巴达维亚,新加.坡,要驻守大军,牢牢控制马六甲海峡……”
曹化淳静静的听着,朱栩的意思他能明白,明朝将要在南海诸岛新建书院,商行等等,传播明朝的‘先进文明’。
待曹化淳记下后,朱栩又道:“骆养性到了吗?”
曹化淳想了想,道“应当快到云.南了。”
朱栩手指敲击的慢了些,道:“让锦衣卫进来,这些话荷兰人,西班牙人,想办法控制一些,情报网要扩大了。”
“是。”曹化淳会意,道。
“接下来,就是时间的问题了。”朱栩松了口气,目光悠悠的道。
曹文诏去南海,一来一回起码要两个月,安南的战事一时半会也不会结束,他要在福.建待一阵子了。
曹化淳听出了朱栩的话里的意味,稍作思忖的道:“皇上,朝廷那边政务堆积日多,南方不宜久待。”
朱栩自然知道,‘新政’现在刚开始,有太多的事情需要他去做,不过这里的事情也耽误不得,手指在桌面又敲击起来,猛的道:“传旨内阁,六部尚书,命他们举荐内阁辅臣,再增加六人!”
现在内阁是两人,增加六人就是八人,加上一直空缺的首辅,就是九人编制。
随着政务的不断增加,朱栩也感觉到有些不堪重负,需要增加助手了。
曹化淳点头,道:“遵旨。”
“嗯,京中近来还有什么事情发生?”朱栩坐起来,端着茶杯道。
曹化淳稍作回忆,道:“刚刚司礼监来消息,永宁公主带着李香君偷偷跑出宫,说要去做女将军,跑进京东大营,被吕国公亲自送了回去,太后下了封口令,不得外传。”
朱栩眉头一挑,摇头叹道:“这丫头,是要气死皇嫂啊……”
小公主这么离谱的根源在哪里,曹化淳心知肚明,等了一会儿又道“钱谦益称病,已经递交辞呈了。”
朱栩先是微怔,嘴角微翘,玩味的道:“这是因为不想去台湾吗?”
曹化淳没有说话,他是内监,不能揣度外臣。
对于钱谦益,朱栩一直都觉得不堪大任,笑了笑便道:“他要辞官便让他走吧,台湾找别人去,温体仁那边没有闹幺蛾子吧?”
温体仁将来是要去安南的,这位长袖善舞,虽然心思多,可能做些事,去安南最好不过。
曹化淳道“温大人没有动静,刑部张尚书近来在重审‘东林旧案’,名义上是‘朔本清源’。”
朱栩猛的转头看向曹化淳,道:“谁批准的?”
曹化淳微微躬身,道:“毕阁老。”
朱栩目光闪动的看着曹化淳,然后又转过来,倚靠在椅子上,眼神闪动,沉思不语。
当年他在廷议上,借着赵南星等人的案子,将朝堂内外的东林党人一网打尽,杀的杀,关的关,流放的流放,这个案子,当时震动天下,全靠他的‘一意孤行’撑过来的。
东林党在这个时候的绝大部分人心里都是‘国之贤士’,尽管朱栩这几年,尤其是这一趟,强行对东林党进行定案,可还是改变不了人们,尤其是士绅,官场之人的看法,想法。
张问达也是东林元老,他想重审,哪怕是翻案朱栩都不难理解,只是毕自严点头,就值得他思索了。
曹化淳看着朱栩的神色,心里挣扎一番,还是谏言道:“皇上,以张尚书来重新厘定案情,将有助于‘新政’。”
朱栩明白曹化淳的意思,点头又摇头,道:“毕师的想法肯定不是这么简单,只怕,还有其他意思。”
一 这场‘大谈判’并没有旷日持久,明朝有着极其良好的信用记录,并且是周边国家崇拜的对象,现在明朝要‘保护与帮助’他们,自然是万分乐意。
当然,不乐意的科尔沁等根本没有抵抗的实力!
第二日,天大明,在朱栩的书房内,平王,唐王,熊文灿向朱栩汇报着情况。
平王看着朱栩,挪动了下胖身体,道:“皇上,科尔沁基本没问题,察哈尔跟您预料的一样,很排斥,倒是那个倭国……”
朱栩神色微动,道:“倭国怎么了?”
平王神色似有些疑惑,道:“倭国的使者跟臣说,希望明年能进京上贡,并且愿意加入我朝的一系列计划,不管是联合海军,还是商贸,甚至是体制改革,都愿意商讨……”
朱栩眯起了眼,拿起边上的茶杯思索起来。
倭国也就是日.本,一直都是比较特殊的国家,岛国情绪很重,狭隘自卑又自大,他们的心态是复杂难明。
倭国表示愿意加入大明的计划,应该是看到了大明的强大,至于说‘体制改革’,只怕对倭国现在当家的德川将军来说——正中下怀!
‘日.本要革新吗?’
朱栩心里若有所思,对现在的日.本,他除了从锦衣卫以及曹文诏带回来的一些消息外,基本上都不了解。
不过,大明不好过,身为岛国的日.本会更不难过,只要大明掐断它的对外贸易,日.本将会非常的煎熬!
朱栩抬头看向平王,神色平静的道“倭国的上贡数额,每年黄金一万两,白银一百万,粮食两百万石,其他不计,至于倭国要参与我朝的计划……他们必须要完成国内的改革才行,达到朕的要求,否则一律拒绝!”
倭国现在有一百多个诸侯国,想要统一就很难,至于政治体制改革——完全没可能!
简单来说,朱栩就是要将日.本排除在了他的计划之外,实行全方位的封锁!
平王一副‘我明白了’的模样点头道:“是,臣待会儿再去谈。”
朱栩的目光朱聿键道“唐王?”
朱聿键倒是比平王更为干练,神色一肃的道:“回皇上,微臣这边倒是都很顺利,朝鲜,琉球,萨摩藩都很支持,只是一些细节还要再商讨。”
这三国现在都处在危险的边缘,需要大明的保护,而今明朝的计划看上去是‘利于他们’,自然不会拒绝。
微微点头,朱栩的目光看向熊文灿,笑着道:“怎么样,遇到软钉子了吧?”
熊文灿坐在最末,微微倾身,面上倒是如常,道:“回皇上,安南,缅甸的态度有些糊弄的意味,甚至连上贡的数额都不肯交代,其他都还好说,明年愿意进京上贡,恭贺皇上大婚,亲政。”
朱栩端起茶杯,轻哼了一声,这两国都是狼子野心,现在还占据着原属大明的一些国土,喝了口茶,放下茶杯道“传旨给左良玉等人,告诉他们,必须打着收复国土的口号,声音要大,还有,在缅甸边境进行一些动作!”
边上的曹化淳立刻就知道了朱栩的意思,躬身道:“遵旨!”
熊文灿等人没有异议,雷霆收复安南,震慑东南半岛,确保数年甚至十数年的和平,是明朝的既定策略。
朱栩看着三人,沉吟一阵道“你们再去谈,然后写好文书来给朕看。”
这场大演武带来的效果有些超过朱栩的预计,当然是好方向。
从北到南,科尔沁,朝鲜,萨摩藩,琉球,台湾,这一条线已经控制在朱栩的手里,现在是从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进行融合,一旦时机成熟,朱栩只要一道圣旨就能令他们削去国号,真正的成为大明一省!
“遵旨!”平王,唐王,熊文灿三人站起来,道。
待三人走了,朱栩躺在椅子上,望着门外,目光灼灼,如同有火焰在翻腾。
他这一趟南下最重要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接下来,就看曹文诏以及左良玉等人的了,只要再震慑住东南半岛,大明就可以获得一段相当长时间的平稳期,让他安心的整顿内务。
曹化淳站在朱栩身侧,一直洞若观火,心底也暗松一口气。
皇帝做事向来剑走偏锋,与常人不同,一路走来之所以能地位稳固,支持的朝臣没有过多反对声,就是因为他没错、没败过!这一路披荆斩棘,经历了不知多少,或明或暗反对皇帝‘新政’的更不知凡己,一旦皇帝稍有差池,尤其是一场战争失败,将会引起巨大的连锁反应,不可想象!
好在,皇帝又一次胜利了!
除了能继续稳固皇帝的‘英明神武’,是‘对的’,还能给明朝带来巨大的好处。依照目前已经商定的,四周各国的‘贡品’,就有上百万银子,百万石粮食,若是加上海贸的一块,这个数字曹化淳心里都没底,肯定惊人!
曹化淳心念转动着,好一会儿不见朱栩动静,上前低声道:“皇上,是否用膳,或者休息一下?”
朱栩是又一夜无眠。
朱栩微微摇头,道:“各种条约要尽快拟定,以免夜长梦多,签署好了就将人送走,不要再留下了。对了,派人追老曹,带上普特曼斯的亲笔信以及几个亲信,告诉他,荷兰那边就不用打了,直接接管就行。”
曹化淳躬身,道:“是。”
朱栩手指在桌面上敲击着,目光沉思,好一会儿道“设立吕宋宣慰司,复建旧港宣慰司,‘书同文,车同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要迅速融为一体,马尼拉,巴达维亚,新加.坡,要驻守大军,牢牢控制马六甲海峡……”
曹化淳静静的听着,朱栩的意思他能明白,明朝将要在南海诸岛新建书院,商行等等,传播明朝的‘先进文明’。
待曹化淳记下后,朱栩又道:“骆养性到了吗?”
曹化淳想了想,道“应当快到云.南了。”
朱栩手指敲击的慢了些,道:“让锦衣卫进来,这些话荷兰人,西班牙人,想办法控制一些,情报网要扩大了。”
“是。”曹化淳会意,道。
“接下来,就是时间的问题了。”朱栩松了口气,目光悠悠的道。
曹文诏去南海,一来一回起码要两个月,安南的战事一时半会也不会结束,他要在福.建待一阵子了。
曹化淳听出了朱栩的话里的意味,稍作思忖的道:“皇上,朝廷那边政务堆积日多,南方不宜久待。”
朱栩自然知道,‘新政’现在刚开始,有太多的事情需要他去做,不过这里的事情也耽误不得,手指在桌面又敲击起来,猛的道:“传旨内阁,六部尚书,命他们举荐内阁辅臣,再增加六人!”
现在内阁是两人,增加六人就是八人,加上一直空缺的首辅,就是九人编制。
随着政务的不断增加,朱栩也感觉到有些不堪重负,需要增加助手了。
曹化淳点头,道:“遵旨。”
“嗯,京中近来还有什么事情发生?”朱栩坐起来,端着茶杯道。
曹化淳稍作回忆,道:“刚刚司礼监来消息,永宁公主带着李香君偷偷跑出宫,说要去做女将军,跑进京东大营,被吕国公亲自送了回去,太后下了封口令,不得外传。”
朱栩眉头一挑,摇头叹道:“这丫头,是要气死皇嫂啊……”
小公主这么离谱的根源在哪里,曹化淳心知肚明,等了一会儿又道“钱谦益称病,已经递交辞呈了。”
朱栩先是微怔,嘴角微翘,玩味的道:“这是因为不想去台湾吗?”
曹化淳没有说话,他是内监,不能揣度外臣。
对于钱谦益,朱栩一直都觉得不堪大任,笑了笑便道:“他要辞官便让他走吧,台湾找别人去,温体仁那边没有闹幺蛾子吧?”
温体仁将来是要去安南的,这位长袖善舞,虽然心思多,可能做些事,去安南最好不过。
曹化淳道“温大人没有动静,刑部张尚书近来在重审‘东林旧案’,名义上是‘朔本清源’。”
朱栩猛的转头看向曹化淳,道:“谁批准的?”
曹化淳微微躬身,道:“毕阁老。”
朱栩目光闪动的看着曹化淳,然后又转过来,倚靠在椅子上,眼神闪动,沉思不语。
当年他在廷议上,借着赵南星等人的案子,将朝堂内外的东林党人一网打尽,杀的杀,关的关,流放的流放,这个案子,当时震动天下,全靠他的‘一意孤行’撑过来的。
东林党在这个时候的绝大部分人心里都是‘国之贤士’,尽管朱栩这几年,尤其是这一趟,强行对东林党进行定案,可还是改变不了人们,尤其是士绅,官场之人的看法,想法。
张问达也是东林元老,他想重审,哪怕是翻案朱栩都不难理解,只是毕自严点头,就值得他思索了。
曹化淳看着朱栩的神色,心里挣扎一番,还是谏言道:“皇上,以张尚书来重新厘定案情,将有助于‘新政’。”
朱栩明白曹化淳的意思,点头又摇头,道:“毕师的想法肯定不是这么简单,只怕,还有其他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