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6章 九品官人法!
推荐阅读:异界直播间、英雄联盟之谁与争锋、[综]卷毛控怎么了!、网游之诡影盗贼、创世纪之双鸟、江湖我独行、都市至尊天骄、英灵君王、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网游之黑暗道士
都市小说网 www.dsxsw.net,最快更新大魏能臣最新章节!
“臣等参拜大王--千岁、千千岁!”
“免了吧!”
丞相府大堂上,曹丕居中而坐,面沉如水、目光愤火,接受着文武重臣们的赞拜!
按理来说,上位者胸怀沟壑,应该喜怒不形于色才是,可曹丕太生气了,一天连喝了十多碗败火汤药,仍是压不住胸中怒火!
之前萧逸送书为礼,表示支持自己称帝,只要善待刘氏皇族即可,这让曹丕非常高兴,认为就要大功告成了。
那知还没高兴几天,竟然有人跳了出来,坚决反对自己改朝换代,更加意想不到的是,反对者不是汉室死忠,而是士族门阀!
兖州士族第一个喊出口号:‘宁做汉家鬼,不做魏氏臣!’
豫州士族不甘示弱,也派人四处宣扬着:‘只知有汉,不知有魏,大汉江山万年不变!’
与曹丕关系密切的冀州士族,则来了个沉默不语,这个关键时刻不说话,那就是无声的反对了。
…………
士族集团底蕴深厚、遍布四方,如果他们真的‘起兵勤王’,很可能重演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故事,让中原陷入一片战乱之中,巴蜀、江东之兵再趁虚而入,曹魏集团可就大事不妙了!
问题是,士族集团真的忠于汉家,坚决反对曹氏取而代之吗?
当然不是了,士族集团一向只重利益,不讲忠义,谁坐在皇帝宝座上面,对他们的影响并不大,无非是想趁着改朝换代的机会,争取更多的政治利益罢了。
“一群见利忘义、允血食肉的白眼狼,这是勒着脖子要好处啊,就不怕把肚子撑破了--呸!呸!”
曹丕心中暗骂几句,从桌案上拿起一本奏折,这是几天之前御史中丞-陈群递交的,一种新的选拔人才方法,名曰:‘九品官人法!’
汉家四百余年来,一直实行推荐、考试相结合的办法,先由地方州、郡推举孝廉、秀才,中央进行各种考试之后,再按照才能高低、人品优劣来委任官职!
这种办法前期还是不错的,比如汉武帝统治时期,主父偃、桑弘羊、董仲舒、公孙弘等能臣干吏,都是这样举荐到中央,发挥出巨大作用的。
可是后汉以来,仕途逐渐被士族集团所垄断,举荐的大都是出身名门、却无才无德之人,号称:‘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治权落入这群人手中,国家衰败也就是必然之势了!
曹操执政以来,一改多年的‘举孝廉’制度,多次下达招贤令,强调‘不问出身,唯才是举’,只要有真有本领的人,那怕是出身寒门、人品低劣一些呢,自己也会给予重用的,从而招揽了大量的人才!
这个九品官人法,与前两者截然不同,是一种全新的选拔人才制度:
朝廷在各州、郡设置中正官,州为大中正官,郡为小中正官,而且只能在本地人中挑选,可由地方官员兼任之!
也就是说,冀州的中正官,只有冀州人能担任,巨鹿郡的中正官,也只有巨鹿人能担任,其余地方的人不得染指!
而这些大、小中正官的责任,就是对本治区内的人才,进行详细考核,具体又分三项:
一是家世,就是家庭出身和背景,父祖辈是否出仕为官,官职爵位高低,立下过什么功绩,或者受过什么处罚!
二是行状,即个人品行、才能的总评,是否勤奋好学、饱读诗书,是否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友爱亲朋,以及个人私生活情况!
三是定品,既以行状为主,家世为辅,对人才进行评定,并分成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个等级,而品级一旦形成,就再也不能改变了,会伴随一个人的终生!
下三品之人,是没有入仕资格的,只能当一辈子老百姓了。
一品被视为圣人之品,是不轻易授人的,成为虚品!
只有上品、中品的六个等级,才可以进入仕途,正式成为国家官员,而在官员升迁过程中,他的出身品级也起到极大作用,甚至是决定性作用。
从表面上来看呢,九品官人法还是不错的,公平合理、认真细致,肯定能选拔出大量德才兼备者,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可是明眼人看的出来,这个九品官人法有大问题,与其说是为国家选拔人才,不如说是为士族选拔人才!
首先,中正官在各州、郡任职,还必须是本乡本土之人,这就把推荐、选拔人才的权力,完全由中央下放到了地方,久而久之,势必造成地方实力膨胀,甚至不听朝廷的号令!
其次,担任中正官者,要求出身好、威望高,人脉广、有学识,而地方上具备这些条件的人,基本都出身士族集团,寒门子弟毫无竞争资格!
最后,行状好坏、概念模糊,出身高低、一目了然,在选拔人才的过程中,后者势必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决定性因素!
长此以往,地方上选拔的人才,朝廷中充斥的官员,就会变成清一色的士族子弟,而寒门子弟从此与军国大事无缘!
说白了,这个九品官人法,就是士族集团提出的政治交易,如果曹丕答应下了,就支持他改朝换代!
如果不答应,就算不能阻止‘以魏代汉’的天下大势,士族集团也要给曹丕添点恶心、找点麻烦,起码一二十年之内,皇帝还是姓刘的来做!
问题是,曹丕会答应这种政治交易吗?
凭心而论,曹丕不想答应的,原因也有三条:
第一,不问出身,唯才是举,是父亲曹操制定的、并推行了二十多年的国策,以此招揽到了大量人才,也是曹营集团崛起的重要原因之一!
父亲刚刚去世三年,做儿子的就更改国策,还是逆转方向的更改,这等于狠狠抽了曹操一耳光,曹丕难免落个‘不孝子’的骂名,曹家内部也会有人反对的!
第二,士族集团不断壮大,皇权势必受到限制,国家也会出现诸多问题,进而激化社会矛盾,大汉王朝就是前车之鉴了,曹丕不想重蹈覆辙!
第三,萧逸开创争鸣学府,大量的培养寒门子弟,每年毕业者数以千计,或是从军、或是入仕、或是经商,深入各行各业,已经形成一股庞大势力!
如果曹丕倒向士族一方,推行九品官人法,萧逸肯定第一个不答应,寒门子弟们也会起来反对,其后果不堪设想啊!
因此上,这个九品官人法,就像是一颗诱饵,外面香气扑鼻,里面暗藏着毒药呢!
曹丕则是一条饥饿的游鱼,想吞了鱼饵又怕毒药,转身离开又不舍得,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困境之中!
“刷!--刷!”
陈群、辛评、辛毗、华歆、王朗、司马懿等人都在大堂上,彼此不断交换目光,他们都是士族出身,而这次会议的目的,就是诱使曹丕答应九品官人法,并尽快的推行实施!
眼看曹丕犹豫不决,这些人决定再加一把劲,诱惑、威胁、恐吓全都用上,不信这位魏王不乖乖就范!
“再过半个月,就是御史中丞大人的诞辰了,一定要好好庆祝一番,诸位同僚也会登门道贺的!”
“呵呵,下官贱降何足挂齿,聚上三五好友足以,比不得大司马大人,当初四十大寿之时,车马盈门,人头涌涌,文武百官、封疆大吏皆来祝贺,摆了六天六夜的流水席,礼物多的堆积如山!
不止中原人物,就连巴蜀、江东、西羌、匈奴……以及周边各部落,也都派使者前来恭贺了,颇有万邦来朝的架势,咱们大王继位都没这般热闹吧?”
…………
群臣说话的声音不大不小,恰好能让曹丕听清楚,后者顿时浑身一振,牙齿咬的咯咯作响,萧逸四十大寿那一天,自己也亲临无愁侯府了,还送上了不菲的礼物呢!
那天的场面,萧逸成了绝对主角,文武群臣、四方使者皆行跪拜之礼,从大堂上一直排到府门外了,万岁之声不绝于耳,而自己这个魏王千岁,则没什么人上前搭理,充当了一个小配角!
那一天,曹丕彻底知道了,萧逸的实力有多强,威望又有多高,如果后者愿意的话,完全可以兵不血刃的取自己而代之!
今天群臣故意议论此事,明显是在用激将法了,可是激到点子上了,曹丕不认也得认,同时要好好的考虑,如何压制这头厉害的贪狼!
当今天下,已经形成了曹魏、巴蜀、江东三足鼎立之势,而在曹魏集团内部,同样也分成三股势力!
一是曹氏集团,及其附属党羽,这支力量最为强大了,控制着朝廷大权!
二是萧氏集团,虽然没有前者强大,可是后劲十足,在军队中的影响极大!
三是士族集团,历史悠久,根基深厚,虽然势头不及前些年了,可是实力仍不容小觑!
二十多年以来,一直是曹氏为主、萧氏为辅,二者联合起来压制士族集团,把后者弄的元气大伤,而寒门势力则随之崛起!
可是随着曹操、夏侯惇、夏侯渊、曹仁这些人过世,后继人才能力不足,曹氏集团江河日下,其实力大不如前了。
相反的,在萧逸的领导下,萧氏集团蒸蒸日上,其实力不断的扩大,党羽更是遍布朝野内外!
如此发展下去,只怕曹、萧两家的政治地位,就要颠倒过来了,甚至是萧氏一家独大,这是曹丕最为担心、也最不能容忍的事情!
要想扼制萧氏继续壮大,曹家的力量远远不够的,必须找一个强有力的盟友,而士族集团就是最好的选择了,而要拉拢士族集团,又要给与足够的政治利益!
“长文先生这份奏折,本王反复看了多次,却是选拔人才、治国安邦之良策,可保大魏江山永固!
本王决定了,待到登基称帝之后,就正式颁布天下,九品官人法-永为大魏治国之法,孤也要与士大夫共天下!”
……
“陛下英明神武--万岁!万岁!万万岁!”
明知道诱饵有毒,可是为了坐上皇位、统御天下,曹丕还是选择一口吞下去了!
之后引发的恶果吗,自己只能慢慢的解决了,最好让萧氏集团、士族集团拼个两败俱伤,曹家才好从中渔利!
眼看曹丕答应推行九品官人法了,群臣立刻跪倒在地、山呼万岁,以示天下士族集团,全力支持前者取代汉室,登基称帝!
“尔等牢牢记住了,在朕登基称帝之前,九品官人法之事,谁也不准泄露一句,尤其不能让大司马大人知道,违者,杀无赦!”
“遵旨!”
……………………
政治交易达成了,后面的事情也就顺畅了,反对者瞬间销声匿迹,各种祥瑞相继出现……
建安十九年-秋,八月十六日,豫州地方官员上报:‘有神兽现身于河中,龙首、鹿角、虎眼、麋身、牛尾……其声如雷,须与不见!’
八月二十八日,沛郡、谯县官员上报:‘有黄色龙气数十丈,自曹氏祖坟之中飞出,弥漫空中,数日不散,且祖坟周围生出灵芝数十株,皆大如瓷盘!’
…………
祥瑞接连不断,什么青鸾、火凤、赤兔、白狼、绿毛龟全都跑出来了,有的还口吐人言:‘大魏兴,当代汉!’
天下人不禁议论纷纷,认为是改朝换代之像,心理上也都最好了准备,现在就差最后一步:举行一场禅让大戏!
“臣等参拜大王--千岁、千千岁!”
“免了吧!”
丞相府大堂上,曹丕居中而坐,面沉如水、目光愤火,接受着文武重臣们的赞拜!
按理来说,上位者胸怀沟壑,应该喜怒不形于色才是,可曹丕太生气了,一天连喝了十多碗败火汤药,仍是压不住胸中怒火!
之前萧逸送书为礼,表示支持自己称帝,只要善待刘氏皇族即可,这让曹丕非常高兴,认为就要大功告成了。
那知还没高兴几天,竟然有人跳了出来,坚决反对自己改朝换代,更加意想不到的是,反对者不是汉室死忠,而是士族门阀!
兖州士族第一个喊出口号:‘宁做汉家鬼,不做魏氏臣!’
豫州士族不甘示弱,也派人四处宣扬着:‘只知有汉,不知有魏,大汉江山万年不变!’
与曹丕关系密切的冀州士族,则来了个沉默不语,这个关键时刻不说话,那就是无声的反对了。
…………
士族集团底蕴深厚、遍布四方,如果他们真的‘起兵勤王’,很可能重演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故事,让中原陷入一片战乱之中,巴蜀、江东之兵再趁虚而入,曹魏集团可就大事不妙了!
问题是,士族集团真的忠于汉家,坚决反对曹氏取而代之吗?
当然不是了,士族集团一向只重利益,不讲忠义,谁坐在皇帝宝座上面,对他们的影响并不大,无非是想趁着改朝换代的机会,争取更多的政治利益罢了。
“一群见利忘义、允血食肉的白眼狼,这是勒着脖子要好处啊,就不怕把肚子撑破了--呸!呸!”
曹丕心中暗骂几句,从桌案上拿起一本奏折,这是几天之前御史中丞-陈群递交的,一种新的选拔人才方法,名曰:‘九品官人法!’
汉家四百余年来,一直实行推荐、考试相结合的办法,先由地方州、郡推举孝廉、秀才,中央进行各种考试之后,再按照才能高低、人品优劣来委任官职!
这种办法前期还是不错的,比如汉武帝统治时期,主父偃、桑弘羊、董仲舒、公孙弘等能臣干吏,都是这样举荐到中央,发挥出巨大作用的。
可是后汉以来,仕途逐渐被士族集团所垄断,举荐的大都是出身名门、却无才无德之人,号称:‘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治权落入这群人手中,国家衰败也就是必然之势了!
曹操执政以来,一改多年的‘举孝廉’制度,多次下达招贤令,强调‘不问出身,唯才是举’,只要有真有本领的人,那怕是出身寒门、人品低劣一些呢,自己也会给予重用的,从而招揽了大量的人才!
这个九品官人法,与前两者截然不同,是一种全新的选拔人才制度:
朝廷在各州、郡设置中正官,州为大中正官,郡为小中正官,而且只能在本地人中挑选,可由地方官员兼任之!
也就是说,冀州的中正官,只有冀州人能担任,巨鹿郡的中正官,也只有巨鹿人能担任,其余地方的人不得染指!
而这些大、小中正官的责任,就是对本治区内的人才,进行详细考核,具体又分三项:
一是家世,就是家庭出身和背景,父祖辈是否出仕为官,官职爵位高低,立下过什么功绩,或者受过什么处罚!
二是行状,即个人品行、才能的总评,是否勤奋好学、饱读诗书,是否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友爱亲朋,以及个人私生活情况!
三是定品,既以行状为主,家世为辅,对人才进行评定,并分成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个等级,而品级一旦形成,就再也不能改变了,会伴随一个人的终生!
下三品之人,是没有入仕资格的,只能当一辈子老百姓了。
一品被视为圣人之品,是不轻易授人的,成为虚品!
只有上品、中品的六个等级,才可以进入仕途,正式成为国家官员,而在官员升迁过程中,他的出身品级也起到极大作用,甚至是决定性作用。
从表面上来看呢,九品官人法还是不错的,公平合理、认真细致,肯定能选拔出大量德才兼备者,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可是明眼人看的出来,这个九品官人法有大问题,与其说是为国家选拔人才,不如说是为士族选拔人才!
首先,中正官在各州、郡任职,还必须是本乡本土之人,这就把推荐、选拔人才的权力,完全由中央下放到了地方,久而久之,势必造成地方实力膨胀,甚至不听朝廷的号令!
其次,担任中正官者,要求出身好、威望高,人脉广、有学识,而地方上具备这些条件的人,基本都出身士族集团,寒门子弟毫无竞争资格!
最后,行状好坏、概念模糊,出身高低、一目了然,在选拔人才的过程中,后者势必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决定性因素!
长此以往,地方上选拔的人才,朝廷中充斥的官员,就会变成清一色的士族子弟,而寒门子弟从此与军国大事无缘!
说白了,这个九品官人法,就是士族集团提出的政治交易,如果曹丕答应下了,就支持他改朝换代!
如果不答应,就算不能阻止‘以魏代汉’的天下大势,士族集团也要给曹丕添点恶心、找点麻烦,起码一二十年之内,皇帝还是姓刘的来做!
问题是,曹丕会答应这种政治交易吗?
凭心而论,曹丕不想答应的,原因也有三条:
第一,不问出身,唯才是举,是父亲曹操制定的、并推行了二十多年的国策,以此招揽到了大量人才,也是曹营集团崛起的重要原因之一!
父亲刚刚去世三年,做儿子的就更改国策,还是逆转方向的更改,这等于狠狠抽了曹操一耳光,曹丕难免落个‘不孝子’的骂名,曹家内部也会有人反对的!
第二,士族集团不断壮大,皇权势必受到限制,国家也会出现诸多问题,进而激化社会矛盾,大汉王朝就是前车之鉴了,曹丕不想重蹈覆辙!
第三,萧逸开创争鸣学府,大量的培养寒门子弟,每年毕业者数以千计,或是从军、或是入仕、或是经商,深入各行各业,已经形成一股庞大势力!
如果曹丕倒向士族一方,推行九品官人法,萧逸肯定第一个不答应,寒门子弟们也会起来反对,其后果不堪设想啊!
因此上,这个九品官人法,就像是一颗诱饵,外面香气扑鼻,里面暗藏着毒药呢!
曹丕则是一条饥饿的游鱼,想吞了鱼饵又怕毒药,转身离开又不舍得,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困境之中!
“刷!--刷!”
陈群、辛评、辛毗、华歆、王朗、司马懿等人都在大堂上,彼此不断交换目光,他们都是士族出身,而这次会议的目的,就是诱使曹丕答应九品官人法,并尽快的推行实施!
眼看曹丕犹豫不决,这些人决定再加一把劲,诱惑、威胁、恐吓全都用上,不信这位魏王不乖乖就范!
“再过半个月,就是御史中丞大人的诞辰了,一定要好好庆祝一番,诸位同僚也会登门道贺的!”
“呵呵,下官贱降何足挂齿,聚上三五好友足以,比不得大司马大人,当初四十大寿之时,车马盈门,人头涌涌,文武百官、封疆大吏皆来祝贺,摆了六天六夜的流水席,礼物多的堆积如山!
不止中原人物,就连巴蜀、江东、西羌、匈奴……以及周边各部落,也都派使者前来恭贺了,颇有万邦来朝的架势,咱们大王继位都没这般热闹吧?”
…………
群臣说话的声音不大不小,恰好能让曹丕听清楚,后者顿时浑身一振,牙齿咬的咯咯作响,萧逸四十大寿那一天,自己也亲临无愁侯府了,还送上了不菲的礼物呢!
那天的场面,萧逸成了绝对主角,文武群臣、四方使者皆行跪拜之礼,从大堂上一直排到府门外了,万岁之声不绝于耳,而自己这个魏王千岁,则没什么人上前搭理,充当了一个小配角!
那一天,曹丕彻底知道了,萧逸的实力有多强,威望又有多高,如果后者愿意的话,完全可以兵不血刃的取自己而代之!
今天群臣故意议论此事,明显是在用激将法了,可是激到点子上了,曹丕不认也得认,同时要好好的考虑,如何压制这头厉害的贪狼!
当今天下,已经形成了曹魏、巴蜀、江东三足鼎立之势,而在曹魏集团内部,同样也分成三股势力!
一是曹氏集团,及其附属党羽,这支力量最为强大了,控制着朝廷大权!
二是萧氏集团,虽然没有前者强大,可是后劲十足,在军队中的影响极大!
三是士族集团,历史悠久,根基深厚,虽然势头不及前些年了,可是实力仍不容小觑!
二十多年以来,一直是曹氏为主、萧氏为辅,二者联合起来压制士族集团,把后者弄的元气大伤,而寒门势力则随之崛起!
可是随着曹操、夏侯惇、夏侯渊、曹仁这些人过世,后继人才能力不足,曹氏集团江河日下,其实力大不如前了。
相反的,在萧逸的领导下,萧氏集团蒸蒸日上,其实力不断的扩大,党羽更是遍布朝野内外!
如此发展下去,只怕曹、萧两家的政治地位,就要颠倒过来了,甚至是萧氏一家独大,这是曹丕最为担心、也最不能容忍的事情!
要想扼制萧氏继续壮大,曹家的力量远远不够的,必须找一个强有力的盟友,而士族集团就是最好的选择了,而要拉拢士族集团,又要给与足够的政治利益!
“长文先生这份奏折,本王反复看了多次,却是选拔人才、治国安邦之良策,可保大魏江山永固!
本王决定了,待到登基称帝之后,就正式颁布天下,九品官人法-永为大魏治国之法,孤也要与士大夫共天下!”
……
“陛下英明神武--万岁!万岁!万万岁!”
明知道诱饵有毒,可是为了坐上皇位、统御天下,曹丕还是选择一口吞下去了!
之后引发的恶果吗,自己只能慢慢的解决了,最好让萧氏集团、士族集团拼个两败俱伤,曹家才好从中渔利!
眼看曹丕答应推行九品官人法了,群臣立刻跪倒在地、山呼万岁,以示天下士族集团,全力支持前者取代汉室,登基称帝!
“尔等牢牢记住了,在朕登基称帝之前,九品官人法之事,谁也不准泄露一句,尤其不能让大司马大人知道,违者,杀无赦!”
“遵旨!”
……………………
政治交易达成了,后面的事情也就顺畅了,反对者瞬间销声匿迹,各种祥瑞相继出现……
建安十九年-秋,八月十六日,豫州地方官员上报:‘有神兽现身于河中,龙首、鹿角、虎眼、麋身、牛尾……其声如雷,须与不见!’
八月二十八日,沛郡、谯县官员上报:‘有黄色龙气数十丈,自曹氏祖坟之中飞出,弥漫空中,数日不散,且祖坟周围生出灵芝数十株,皆大如瓷盘!’
…………
祥瑞接连不断,什么青鸾、火凤、赤兔、白狼、绿毛龟全都跑出来了,有的还口吐人言:‘大魏兴,当代汉!’
天下人不禁议论纷纷,认为是改朝换代之像,心理上也都最好了准备,现在就差最后一步:举行一场禅让大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