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章:烦恼与迁都议论
推荐阅读:异界直播间、英雄联盟之谁与争锋、[综]卷毛控怎么了!、网游之诡影盗贼、创世纪之双鸟、江湖我独行、都市至尊天骄、英灵君王、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网游之黑暗道士
都市小说网 www.dsxsw.net,最快更新大秦之帝国再起最新章节!
“听说了吗?”
“什么?”
“南下的胡人在西北边一个沙漠边缘地带被全歼了。”
“啊?!这么说,战事要结束了?”
持续了将近一年又八个月的黄河源头附近战事以头曼率军投降作为终结,留给蒙恬的只有一些未完成的小事。那些小事包括追击呼延靡的败兵,安排押解投降的战俘,将头曼等等草原部落首领送往南陵。
为了获得西北疆域的胜利,帝国动用了庞大的人力物力,随着战事的告一段落往来于后勤线提供补给物资的人流必将减少,那对国家或许是减轻了负担的好事,但是对于许多人来说将会失去讨口饭吃的机会。
秦地的很多人受雇佣于维持西北疆域的后勤线运输,更多的人依赖于军队对民间的采购,针对头曼的战事进入尾声,大多数人是即为战争的获胜感到开心,又不得不迷惑军队不再需要雇佣人手和向民间采购,他们有点不知道该怎么办。
根据不完全统计,秦地的内史郡、上郡、北地郡受雇佣的人数量在八十万以上,军队向秦地采购的物资长期保持在一百二十万贯的平均线。
军队从民间大量雇佣人手带来的是就业岗位出现,受雇佣的人群按次或是按月能够获得工钱,这些工钱在某些方面来说是维持一个家庭生计的来源,长达将近一年的雇佣已经让太多人习惯了没有农忙时有工作的生活,他们十分担心一旦军队不再雇佣应该怎么维持相对富足的生活。
“真是期盼战争能够一直进行下去啊!”
“是啊,本来以为会打个三年五载甚至更久,想着军队会加大对猪仔的采购,我才砸锅卖铁加大了对养猪的投入。现在钱已经砸进去了,却不知道军队还会不会继续采购猪仔,可怎么办才好哟!”
“猪肉总是有人会买了吃,那些扩大作坊规模大批聘请妇女的纺织规模制作战袍的才是真正的倒霉吧,他们做出来的战袍要是军队不购买,那可真的是要跳河了。”
战争取得胜利绝对是一件好事。但是若在秦地走上那么一遭,听着民间的议论,怎么看都不觉得秦地的黔首感到欢欣鼓舞,反而是一片叹气与哀嚎。好像是秦地的人都渴望战争能打到世界末日的那天才好。
秦地会有这样的现象与战时经济有关,是人们在国家行为的雇佣和采购下被国家庞大的消费刺激到了,导致生产上的一种激增。通常战时经济也确实会让某些地区快速发展,因为国家行为的大量雇佣和采购变得富足,但是一旦国家雇佣和采购行为停止。激增的生产就会形成滞销现象,得不到就业机会和物资无法出售就将会是一片哀嚎。
“要寻找途径解决了,不解决刚刚纳入统治的秦地会乱起来啊?”说话的是朝那县的县长张鸣。
秦地纳入吕哲统治之下是近三个月以来的事情,对于刚刚纳入统治的秦地,仅是各郡的郡守人选出现变动,各县、乡之类的行政体系倒是保持不变。
实际上吕哲虽然开办了各类的院校,可是在后备官员上并不充足,造成后备官员不充足有培养跟不上的原因,更大的原因是军队扩张的速度太快,另一个原因是吕哲不想过于急切的大规模官员调动导致出现混乱。
到目前为止。南陵院校那边为国家提供了至少二百名的县令、县长,但是对于整个帝国起码一千六百个县来说,二百个县令、县长实在是太少太少了。院校培养出来的也不全是县令、县长,更多的是类似于吏那种基层的人员,别谈吕哲设立院校并不全然是为了培养“公务员”,更多的院校其实就是培养科技和工业、技术上的人才。
张鸣原本是吃秦国赵氏赢姓的俸禄,秦国被吕哲所合并,他也就顺理成章捧上了吕哲提供的饭碗。不但是他,秦地成为帝国的疆土后,除开极少数的一些人辞官之外。九成以上的官员都选择留在岗位,他们也成了吕哲维持地方稳定的重要力量之一。
朝那县在内史郡并不是一个大县,人口没有超过万人因此张鸣也就是一个县长而不是县令。人口不足万人的朝那分为七个乡,统一之战的时候壮丁大量被抽调。实际上还生活在朝那这边土地上的可能还没有四千人。这四千人曾经因为青壮被大量抽调和国家赋税过重变得十分困顿,生活开始变好是扶苏同意汉军在秦地雇佣劳力和购买物资之后。
不止是朝那,只要是在汉军后勤补给线上或者周边的县,汉军都会从该一些地区雇佣人手和购买物资,导致的现象是一些区域的人群直接受益,困顿的生活也因为有了工作或是出售物资得到改善。从某一方面来讲。正是汉军大量从秦地雇佣人手和购买物资,受益的秦人数量实在庞大,让原本受赵氏赢姓统治的人们更加快速地接受秦地被吕哲纳入统治。
“黔首担忧生活改变,这件事情应该立即向新任的郡守禀告。”
因为秦国长久的务实国策,官员中那些酒囊饭袋实际上根本混不下去,想要尸位素餐更是没有可能。张鸣像是很多克忠职守的父母官那般,一直都重视治下黔首的生活环境,也关心治下黔首的想法。像他这样的官员在秦国并不少,务实一直都是秦国的长久国策,能人善用更是秦国崛起的关键。
内史郡新一任的郡守叫番贤,他是南郡三大氏族的族长之一。番氏家族在吕哲刚刚崛起的时候出了不少力气,曾经更是在项氏进攻庐江郡吕哲缺乏粮秣的时候倾家荡产给予帮助,吕哲给的回报是让番氏进入官场,番贤先是被任命为长沙郡罗县的县长,治理地方优异又被先后调往庐江郡的番阳、会稽郡的会稽,前前后后当了三任的县长或是县令,近期功绩查实之下因为履历优秀被晋升成为内史郡的郡守。
内史郡是秦地第一大郡,上县十余个,下县接近百个,是赵氏赢姓数百年着重发展的地区。因为吕哲承诺咸阳给予扶苏在帝国本土的封邑,咸阳自然就不能作为首府。新的首府是选择咸阳东南面三十里外的芷阳。
南陵中枢已经有决议,要将芷阳更名为长安,并将长安建设成为内史郡的第一大城。
长安?对啊,就是长安。它坐落在霸水东面的边上,北面是渭水,离骊山不过是不到二十里的路程,距离阿房宫约有五十里。经过中枢一些学士的讨论,那里地形上面具有各种优势。更有一种建议出现,说是应该将帝国的首都迁往长安。
建议迁都的那些人有着许许多多的理由,其中一个就是秦地具有山川地势之险,八百里秦川是王霸之资应当直接受于帝国统治者的龙居虎卧之地,更提出帝国后面的扩张方向主要是集中在西北与北方,政~治中心应当适当地往那边移动,而不是选择南陵这么一座在长江流域的城市作为首都。
要是铺开地图,一再扩张之下的帝国,她的版图已经呈现出类似于一只野山猪形状,南陵却是处在“野山猪”的腹下。距离其头部和背部实在是略略有些遥远。以前是因为中原、秦地、辽东和西北疆域、草原没有纳入帝国版图,坐落在长江边上的南陵确实是作为首都的好所在,可是现在的情况已经与吕哲刚刚崛起的时候不同,南陵作为帝国首都实在是有些偏南,且在地势上除了具有水运交通的便利真的没有什么天然地形上的防御优势。
若是按照既定的扩张计划,帝国未来的版图绝对不会是什么“野山猪”的形状,实际上十年之内帝国版图就会变成一个巨大的“枫叶”形态,将整片南亚、西域、草原、辽东以北囊括进去;海域上的扩张按照吕哲的期望,吕宋等菲律宾群岛、马来群岛和一众岛屿也必然会被划为帝国的海上疆土。
未来的二十年内,“枫叶”形状的版图估计是不会有什么改变。毕竟吃下多少就应该消化多少,不应该是没有消化之前继续扩张,到时候要是因为“吃”太多导致消化不良,那真的是有点搞笑了。
估计会是在二十年之后。帝国军队会从西域踏入中亚区域,也会从海陆双条路线入侵印度次大陆,那时候帝国版图该是什么样的形状就真的不好说了。
恰恰是因为帝国的疆域有一个扩张目标,帝都的选择上也就出现更多的声音,建议迁都长安不过是其一,更有建议迁往齐地临淄或是迁往韩地洛阳的呼声。最为奇怪的是竟然有人说出应该在雁门或是代郡选择一地建都的话。
有人建议迁都,那么自然也会有人反对迁都,特别是吕哲麾下的利益集团中有不少人是出身南郡,出身南郡的这一批人已经享受到来自靠近帝国行政首都的好处,怎么舍得放弃?因此出身南郡的那批人反对最为激烈,南方长沙郡、衡山郡、庐江郡……等等在长江流域、长江以南,乃至于是岭南、南亚那边的各郡也都提出反对意见。
说实话,大多人不会去思考帝国首都在哪里是正确的,他们只期盼能够离帝国首都更近一些,历史上有无数个例子说明一旦所在地离首都远,那么不但是远离政~治中心,其实受到来自于中~央的关注也会减少,对于发展地方或是官途上都处于相对不利位置。
最开始的暴乱是从南郡的夷陵开始,随后蔓延到天下各地,战乱最先被平息的也是夷陵,随着吕哲的崛起更是以他所在的位置不断地熄灭战火,一直到他将长江流域大部分郡县纳入统治,长江以南也全部占领,中原以及各地还是战乱不休的状态。
新一轮的人口普查中,长江流域的人口占了帝国总人口的其中三成,长江以南的几个郡占了其中的三成人口,只有不到四成人口是处于中原、秦地、辽东。
人口的分布很奇妙,那还是因为最先平息战乱的长江流域和以南吸引了中原等地区相当多人口的迁徙,又因为生活稳定吕哲统治疆域下的人口是增长而不是减少状态,结果就是原本人口稠密的中原变得人烟稀少,另外那些人口本就稀少的变得更少。
帝国有着自己的人口分布规划,未来的几年内还会继续鼓励人们前往南方,那是因为中枢经过观察和考量,计算出南方开发将会对帝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一旦南方的几个地区成功开发起来,可预计作为巨型产量地的地区不会少于七个,如长沙郡绝大部分区域(既现代湖南),如岭南(含侵占的越南、老挝、缅甸等地的局部),如黔中那片开发一部分的平原,等等地方将会成为向帝国各地输送粮食的重要地区,因此像划定的开发区迁徙人口很有必要。
帝国开发南方并不是说不重视中原其它区域,只是考虑到中原等地已经耕作数千年,当地的土地持有也没有多少让国家又规划的空间,毕竟总不能将所有土地收为国有再另行分配吧?一旦真的进行土地收为国有的事情,就该是无数人站出来拼命,那个时候就该又是遍地烽烟,所以哪怕是没有南方的气候适合作为产量地的因素,光是土地的规划考虑上除了遍地都是国有土地的南方就没什么其它地方好选。
另外,除开针对南方的产量地开发,吕哲也没有忘记辽东以北那片有个地方叫黑龙江,那一片区域可是有着数千里的平原,黑土地肥沃的程度令人难以想象,更加别提那边有砍伐不绝的森林,更有埋藏在地下的无数矿产。
说到矿产,经过两年的努力考察和探索,草原上果真发现了一个巨型的铁矿,最奇怪的是该座铁矿不少是不需要开采天然暴露于外,浅度开采能够获取的量也十分庞大,考察人员回报的时候有那么一句话,说是胡人放着天然宝藏不会利用什么的。
吕哲有计划过在草原建立兵工厂,他盯着地图看了半天才从一些参照物上瞧出来,原来发现矿产的地方其实就是现代的包头。不过不管是叫什么,他之前制定的计划总算是有实施的可行性,问题就在于有没有足够的人口和应不应当而已……(未完待续。)
“听说了吗?”
“什么?”
“南下的胡人在西北边一个沙漠边缘地带被全歼了。”
“啊?!这么说,战事要结束了?”
持续了将近一年又八个月的黄河源头附近战事以头曼率军投降作为终结,留给蒙恬的只有一些未完成的小事。那些小事包括追击呼延靡的败兵,安排押解投降的战俘,将头曼等等草原部落首领送往南陵。
为了获得西北疆域的胜利,帝国动用了庞大的人力物力,随着战事的告一段落往来于后勤线提供补给物资的人流必将减少,那对国家或许是减轻了负担的好事,但是对于许多人来说将会失去讨口饭吃的机会。
秦地的很多人受雇佣于维持西北疆域的后勤线运输,更多的人依赖于军队对民间的采购,针对头曼的战事进入尾声,大多数人是即为战争的获胜感到开心,又不得不迷惑军队不再需要雇佣人手和向民间采购,他们有点不知道该怎么办。
根据不完全统计,秦地的内史郡、上郡、北地郡受雇佣的人数量在八十万以上,军队向秦地采购的物资长期保持在一百二十万贯的平均线。
军队从民间大量雇佣人手带来的是就业岗位出现,受雇佣的人群按次或是按月能够获得工钱,这些工钱在某些方面来说是维持一个家庭生计的来源,长达将近一年的雇佣已经让太多人习惯了没有农忙时有工作的生活,他们十分担心一旦军队不再雇佣应该怎么维持相对富足的生活。
“真是期盼战争能够一直进行下去啊!”
“是啊,本来以为会打个三年五载甚至更久,想着军队会加大对猪仔的采购,我才砸锅卖铁加大了对养猪的投入。现在钱已经砸进去了,却不知道军队还会不会继续采购猪仔,可怎么办才好哟!”
“猪肉总是有人会买了吃,那些扩大作坊规模大批聘请妇女的纺织规模制作战袍的才是真正的倒霉吧,他们做出来的战袍要是军队不购买,那可真的是要跳河了。”
战争取得胜利绝对是一件好事。但是若在秦地走上那么一遭,听着民间的议论,怎么看都不觉得秦地的黔首感到欢欣鼓舞,反而是一片叹气与哀嚎。好像是秦地的人都渴望战争能打到世界末日的那天才好。
秦地会有这样的现象与战时经济有关,是人们在国家行为的雇佣和采购下被国家庞大的消费刺激到了,导致生产上的一种激增。通常战时经济也确实会让某些地区快速发展,因为国家行为的大量雇佣和采购变得富足,但是一旦国家雇佣和采购行为停止。激增的生产就会形成滞销现象,得不到就业机会和物资无法出售就将会是一片哀嚎。
“要寻找途径解决了,不解决刚刚纳入统治的秦地会乱起来啊?”说话的是朝那县的县长张鸣。
秦地纳入吕哲统治之下是近三个月以来的事情,对于刚刚纳入统治的秦地,仅是各郡的郡守人选出现变动,各县、乡之类的行政体系倒是保持不变。
实际上吕哲虽然开办了各类的院校,可是在后备官员上并不充足,造成后备官员不充足有培养跟不上的原因,更大的原因是军队扩张的速度太快,另一个原因是吕哲不想过于急切的大规模官员调动导致出现混乱。
到目前为止。南陵院校那边为国家提供了至少二百名的县令、县长,但是对于整个帝国起码一千六百个县来说,二百个县令、县长实在是太少太少了。院校培养出来的也不全是县令、县长,更多的是类似于吏那种基层的人员,别谈吕哲设立院校并不全然是为了培养“公务员”,更多的院校其实就是培养科技和工业、技术上的人才。
张鸣原本是吃秦国赵氏赢姓的俸禄,秦国被吕哲所合并,他也就顺理成章捧上了吕哲提供的饭碗。不但是他,秦地成为帝国的疆土后,除开极少数的一些人辞官之外。九成以上的官员都选择留在岗位,他们也成了吕哲维持地方稳定的重要力量之一。
朝那县在内史郡并不是一个大县,人口没有超过万人因此张鸣也就是一个县长而不是县令。人口不足万人的朝那分为七个乡,统一之战的时候壮丁大量被抽调。实际上还生活在朝那这边土地上的可能还没有四千人。这四千人曾经因为青壮被大量抽调和国家赋税过重变得十分困顿,生活开始变好是扶苏同意汉军在秦地雇佣劳力和购买物资之后。
不止是朝那,只要是在汉军后勤补给线上或者周边的县,汉军都会从该一些地区雇佣人手和购买物资,导致的现象是一些区域的人群直接受益,困顿的生活也因为有了工作或是出售物资得到改善。从某一方面来讲。正是汉军大量从秦地雇佣人手和购买物资,受益的秦人数量实在庞大,让原本受赵氏赢姓统治的人们更加快速地接受秦地被吕哲纳入统治。
“黔首担忧生活改变,这件事情应该立即向新任的郡守禀告。”
因为秦国长久的务实国策,官员中那些酒囊饭袋实际上根本混不下去,想要尸位素餐更是没有可能。张鸣像是很多克忠职守的父母官那般,一直都重视治下黔首的生活环境,也关心治下黔首的想法。像他这样的官员在秦国并不少,务实一直都是秦国的长久国策,能人善用更是秦国崛起的关键。
内史郡新一任的郡守叫番贤,他是南郡三大氏族的族长之一。番氏家族在吕哲刚刚崛起的时候出了不少力气,曾经更是在项氏进攻庐江郡吕哲缺乏粮秣的时候倾家荡产给予帮助,吕哲给的回报是让番氏进入官场,番贤先是被任命为长沙郡罗县的县长,治理地方优异又被先后调往庐江郡的番阳、会稽郡的会稽,前前后后当了三任的县长或是县令,近期功绩查实之下因为履历优秀被晋升成为内史郡的郡守。
内史郡是秦地第一大郡,上县十余个,下县接近百个,是赵氏赢姓数百年着重发展的地区。因为吕哲承诺咸阳给予扶苏在帝国本土的封邑,咸阳自然就不能作为首府。新的首府是选择咸阳东南面三十里外的芷阳。
南陵中枢已经有决议,要将芷阳更名为长安,并将长安建设成为内史郡的第一大城。
长安?对啊,就是长安。它坐落在霸水东面的边上,北面是渭水,离骊山不过是不到二十里的路程,距离阿房宫约有五十里。经过中枢一些学士的讨论,那里地形上面具有各种优势。更有一种建议出现,说是应该将帝国的首都迁往长安。
建议迁都的那些人有着许许多多的理由,其中一个就是秦地具有山川地势之险,八百里秦川是王霸之资应当直接受于帝国统治者的龙居虎卧之地,更提出帝国后面的扩张方向主要是集中在西北与北方,政~治中心应当适当地往那边移动,而不是选择南陵这么一座在长江流域的城市作为首都。
要是铺开地图,一再扩张之下的帝国,她的版图已经呈现出类似于一只野山猪形状,南陵却是处在“野山猪”的腹下。距离其头部和背部实在是略略有些遥远。以前是因为中原、秦地、辽东和西北疆域、草原没有纳入帝国版图,坐落在长江边上的南陵确实是作为首都的好所在,可是现在的情况已经与吕哲刚刚崛起的时候不同,南陵作为帝国首都实在是有些偏南,且在地势上除了具有水运交通的便利真的没有什么天然地形上的防御优势。
若是按照既定的扩张计划,帝国未来的版图绝对不会是什么“野山猪”的形状,实际上十年之内帝国版图就会变成一个巨大的“枫叶”形态,将整片南亚、西域、草原、辽东以北囊括进去;海域上的扩张按照吕哲的期望,吕宋等菲律宾群岛、马来群岛和一众岛屿也必然会被划为帝国的海上疆土。
未来的二十年内,“枫叶”形状的版图估计是不会有什么改变。毕竟吃下多少就应该消化多少,不应该是没有消化之前继续扩张,到时候要是因为“吃”太多导致消化不良,那真的是有点搞笑了。
估计会是在二十年之后。帝国军队会从西域踏入中亚区域,也会从海陆双条路线入侵印度次大陆,那时候帝国版图该是什么样的形状就真的不好说了。
恰恰是因为帝国的疆域有一个扩张目标,帝都的选择上也就出现更多的声音,建议迁都长安不过是其一,更有建议迁往齐地临淄或是迁往韩地洛阳的呼声。最为奇怪的是竟然有人说出应该在雁门或是代郡选择一地建都的话。
有人建议迁都,那么自然也会有人反对迁都,特别是吕哲麾下的利益集团中有不少人是出身南郡,出身南郡的这一批人已经享受到来自靠近帝国行政首都的好处,怎么舍得放弃?因此出身南郡的那批人反对最为激烈,南方长沙郡、衡山郡、庐江郡……等等在长江流域、长江以南,乃至于是岭南、南亚那边的各郡也都提出反对意见。
说实话,大多人不会去思考帝国首都在哪里是正确的,他们只期盼能够离帝国首都更近一些,历史上有无数个例子说明一旦所在地离首都远,那么不但是远离政~治中心,其实受到来自于中~央的关注也会减少,对于发展地方或是官途上都处于相对不利位置。
最开始的暴乱是从南郡的夷陵开始,随后蔓延到天下各地,战乱最先被平息的也是夷陵,随着吕哲的崛起更是以他所在的位置不断地熄灭战火,一直到他将长江流域大部分郡县纳入统治,长江以南也全部占领,中原以及各地还是战乱不休的状态。
新一轮的人口普查中,长江流域的人口占了帝国总人口的其中三成,长江以南的几个郡占了其中的三成人口,只有不到四成人口是处于中原、秦地、辽东。
人口的分布很奇妙,那还是因为最先平息战乱的长江流域和以南吸引了中原等地区相当多人口的迁徙,又因为生活稳定吕哲统治疆域下的人口是增长而不是减少状态,结果就是原本人口稠密的中原变得人烟稀少,另外那些人口本就稀少的变得更少。
帝国有着自己的人口分布规划,未来的几年内还会继续鼓励人们前往南方,那是因为中枢经过观察和考量,计算出南方开发将会对帝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一旦南方的几个地区成功开发起来,可预计作为巨型产量地的地区不会少于七个,如长沙郡绝大部分区域(既现代湖南),如岭南(含侵占的越南、老挝、缅甸等地的局部),如黔中那片开发一部分的平原,等等地方将会成为向帝国各地输送粮食的重要地区,因此像划定的开发区迁徙人口很有必要。
帝国开发南方并不是说不重视中原其它区域,只是考虑到中原等地已经耕作数千年,当地的土地持有也没有多少让国家又规划的空间,毕竟总不能将所有土地收为国有再另行分配吧?一旦真的进行土地收为国有的事情,就该是无数人站出来拼命,那个时候就该又是遍地烽烟,所以哪怕是没有南方的气候适合作为产量地的因素,光是土地的规划考虑上除了遍地都是国有土地的南方就没什么其它地方好选。
另外,除开针对南方的产量地开发,吕哲也没有忘记辽东以北那片有个地方叫黑龙江,那一片区域可是有着数千里的平原,黑土地肥沃的程度令人难以想象,更加别提那边有砍伐不绝的森林,更有埋藏在地下的无数矿产。
说到矿产,经过两年的努力考察和探索,草原上果真发现了一个巨型的铁矿,最奇怪的是该座铁矿不少是不需要开采天然暴露于外,浅度开采能够获取的量也十分庞大,考察人员回报的时候有那么一句话,说是胡人放着天然宝藏不会利用什么的。
吕哲有计划过在草原建立兵工厂,他盯着地图看了半天才从一些参照物上瞧出来,原来发现矿产的地方其实就是现代的包头。不过不管是叫什么,他之前制定的计划总算是有实施的可行性,问题就在于有没有足够的人口和应不应当而已……(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