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小说网 > [红楼钗黛]咸猪手,蟹黄酒 > 第65章
第65章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都市小说网 www.dsxsw.net,最快更新[红楼钗黛]咸猪手,蟹黄酒最新章节!
莺儿娘回到梨香院的时候,宝钗已经用过晚饭了,正在自己屋里练琴。莺儿娘不敢惊动,等在外头院子里,直到宝钗停了下来,向外头问谁在那里,才轻悄悄的走进去。
宝钗虽是未嫁的小姐,可这些年来薛姨妈惯于和她商量烦心事,因此家长里短的事倒是通透的很。莺儿娘不敢有所欺瞒,把刘姥姥的话原原本本这么一说,宝钗也忍不住叹了口气,沉默了一会儿子方说:“也只得这般罢了。只是在城中买宅子的事,据咱们照看着才妥当。”
莺儿娘忙应了声是,道:“姑娘请放心,我家老头子如今就是单管这个的,外头的行情通的恨,保管那刘姥姥不会叫别人骗了去。”
宝钗含笑道:“即使如此,这事就交给你家了,还请多留意着罢。”想了想又道:“既然那位王相公是那般行径,只怕香菱住在他家,也不是长久的法子。不若趁了这个机会,索性以她的名义再置下一处宅子,也不必买的太远,就在王家隔壁,请了那刘姥姥一道过来陪住,再买上几个人伺候着,岂不更好?既是住在隔壁,也不耽误刘姥姥照看她外孙儿。”
莺儿娘笑道:“果然如此,就更妥当了。”也不敢多耽搁,又说了几句话,不过是回了些日里宝钗交代的事,就自下去了。
这边宝钗继续练琴,以备宫选之用,刚刚把一支曲子弹了几回,就听到金锁里那个声音又开始嚷将起来。
宝钗也并不感到诧异。她已经知道金锁里的声音跟香菱有莫大干系,每次见了香菱后自己的耳朵总要热闹这么一回的。今日里安静了这么大半天,还以为她转了性子呢,如今总算是开始了。
其实这日的事情对金锁里的声音来说,也是颇为震撼。谁能料到被刘姥姥、香菱等人赞不绝口的姚先生竟是一名女子?况且她口中所言,字字句句说到自己心坎上。虽然那女子被宝钗借故驳斥了一番,含恨而归,但她说的话仍然撩人心弦。
“为什么?为什么?女儿谷有什么不好?为什么要拒绝她?你可知道女人家一辈子要受的那些苦!”那声音嚷嚷道。
“恐怕这还是你头一回为和香菱无关的事情开口发话呢。”宝钗如是说道,心中却对姚先生多了一层警惕。她和金锁里的声音打交道了将近十年,如何不知她除了香菱事外,余事皆顾头不顾尾的那般性子?如今竟肯为姚先生开口,可见姚先生的说辞蛊惑人心,威力非凡。
“其实她说的,也有不少有道理的地方。”宝钗慢慢解释道,“只是她说得天花乱坠,仿佛若朝廷肯应允她兴建这女儿谷,世间女儿便万事不愁了似的。如此眼高手低,志大才疏,如何能够成事?再者,我也并不和那长公主相熟,万万没脸面在人面前说话的。”
那声音听她如是说,倒讶然一声:“说起来倒也奇怪,她如何知道你曾见过长公主?看她言之凿凿说长公主对你颇为青目,难道这竟是真的,是她从宫里打听来了消息不曾?”
宝钗摇头道:“怎么可能。宫中事哪里是那么容易打探到的。她若真个能把宫中事打探清楚,只怕也就不会寻到我这里来了。”
两人争辩一番,也没得出什么结果来,最后不了了之。因金锁中的声音听说香菱要买了宅院住到城中来,转而和宝钗欣喜盘算着这里头的事了。
宝钗只道姚先生之事就此终结,岂料又过了一日,意想不到的客人就造访了梨香院。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宝钗昔年的教养嬷嬷——孙嬷嬷。
孙嬷嬷当日教导宝钗的时候,装束和举止都颇为老气横秋,生生把年纪拉大了好几岁,如今再度登门做客,却是恢复了她这个年纪应有的衣着,连脸色都比那些年明亮了几分。宝钗一怔之下,一句孙嬷嬷便叫不出口,心中寻思了一回,改口叫师父。
这却是孙嬷嬷教导宝钗时候,纠正了好几次的称呼。孙穆忙含笑从座位上站起来,连声说不敢当,禁不住薛姨妈和宝钗说,退让了好几次才重新坐下,叙过寒温,言罢多年离别之情,这才话锋一转,淡淡提到自己有个金兰姐妹,有事要宝钗相助。
话说到这一步,薛姨妈便借故离开,孙嬷嬷把姚先生之事细细讲了一遍,宝钗只觉得诧异:昔年师父是何等精细乖觉的一个人,一向秉承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原则,如今居然也成了姚先生一伙了吗?
宝钗见左右并无外人,当下定了定神,把自己的顾虑细细说了一遍,不过是担心朝廷不允、世人不容、管理不善、人心不齐诸如此类。孙嬷嬷一面听一面点头,末了叹道:“你说的都很有道理。只是这世间的事,总要试过了,才知道究竟成不成。”
宝钗愣了愣,也禁不住为师父的决心而感动,她沉吟片刻,最终说道:“既是如此,徒儿也不好再说什么。我家的事师父已尽知,但凡我所有,师父吩咐便是。至于向长公主进言之事,却不知师父从何处知悉,兴许是什么地方有了误会。要知道我只和殿下见过一面,劝谏之事更无从谈起。”
孙嬷嬷将信将疑,见她如是说,也只得罢了。宝钗虽然许诺肯资助银钱,任她开口,但她是何等人,怎会连这点分寸都没有?也就不便多提,只好说些闲话。因想起宝钗那无名的怪症,遂说道:“说起来,我这个金兰妹妹药理倒是极通的。什么时候让她替你诊诊脉,兴许把病根都给去了也未可知。”
宝钗笑笑,也不好说什么,只是一味劝孙嬷嬷吃桌上的点心。其实香菱也曾提过此事,宝钗本有意试探一下姚静的医术,岂料见面之后,见对方冒失偏激,怎肯相信她能治好许多名医都束手无策的怪症?须知医理之道,重在积累,不是浸淫其中几十年,断然难有成就。那姚静年纪既轻,性子又急,怎么看怎么不像真个有本事的。
孙嬷嬷无奈,只得转而问宝钗近况,见除了姚先生之事外,她和自己相处之情,孺慕之心,却如往日一般无二,心中叹息之余,又有了几分安宁,渐渐地两人仿佛又回到了从前的日子。
两人正说话间,突然见外面人影一闪,莺儿会意,跟出去看,不多时回来,一脸欣喜,冲着宝钗挤眉弄眼。
宝钗尚未及言,孙嬷嬷先笑了。原来莺儿自幼服侍宝钗,孙嬷嬷在薛家当教养嬷嬷时,莺儿便服侍在侧,因此孙嬷嬷对莺儿也是极熟的,甚至将一手压箱底的针线活倾囊相授,此刻见她一脸有话要说的样子,便笑道:“还是这么沉不住气。我白交你这么多年规矩了。”
莺儿笑着说道:“这可怨不得我。是姑娘自己说,若是有了消息就第一时间来知会她。嬷嬷又不是外人,咱们自家人关起门来说话,又有什么说不得的?若是故意背着嬷嬷,反倒是见外了。”
宝钗听了也笑着说道:“不过说了你几句,你就说了这许多话来。今个我和师父难得重聚,有什么话改日说不得,非要在这时候说?”
孙嬷嬷笑道:“定然是什么了不得的大喜事。闹得我也心痒痒的了。快说出来我听听。”
莺儿方道:“嬷嬷不知,我们家姑娘虽是在这府里做客,却也有个极看重的姐妹。前些日子她家里有事,姑娘因此牵肠挂肚的,隔三差五总要唠叨一回,又命我们私下打探消息,一有风吹草动立即报给她。这不,我就赶来报喜来了。”
宝钗闻言,不由得眼睛一亮,不由自主起身道:“林姑娘果真回来了?”
见孙嬷嬷正含笑望着自己,这才回过神来,忙向孙嬷嬷解释道:“师父有所不知。这位林姑娘是我姨丈一母同胞的妹妹的女儿。她年纪小,人又生得纤弱些,我们这些年长的自然要多留意关照些。”
孙嬷嬷笑而不语,眼睛里似有深意。
宝钗无奈,继续解释道:“不瞒师父说,她在我们姐妹之中算是出挑的。人物生得极风流婀娜,父亲又是探花,书香门第出身,通身自有一股子书韵清华。也怨不得大家都疼她。如今她父亲没了,还不知哭成什么样呢,因此我才命人留意打探她的消息,预备着宽解几句。”
孙嬷嬷这才缓缓点头,道:“你能有这份心,自然是好的。”遂把此事掩过了不提。
莺儿原以为宝钗知道林黛玉回京的消息就要急着赶过去看的,因此不惜惊动孙嬷嬷也要先将此事告知。想不到宝钗全然没有一点这方面的意思,依然不紧不慢陪着孙嬷嬷说话,又忙着吩咐厨房预备孙嬷嬷爱吃的菜色。反倒是孙嬷嬷先坐不住了,笑着说道:“如今我就在京城中住,叨扰的日子还多着呢。”起身告辞。
宝钗苦留不住,只得连声致歉,又言改日必登门拜访。莺儿也深悔先前多嘴,她是个直脾气,就赶着要磕头认错。孙嬷嬷笑道:“你这样多心,我反倒不安了。我只是虑着怕静儿妹妹生事,想早些回去,倒没有别的意思。”
宝钗这才罢了,又感叹孙嬷嬷和姚静姐妹情深。孙嬷嬷欲言又止,临出门时犹豫再三,方向宝钗说道:“我知你觉得静儿生性偏激。只是她原本不是这样的,只是生了一场大病,转了性子罢了。她其实是再稳妥不过的一个人,若不信时,你只管朝尊亲府上的宫裁娘子打听便是。”
宝钗知道她口中的宫裁娘子是青年守寡的李纨,诧异之余,想了一想,道:“说起籍贯来,李嫂子确是和姚先生同乡。”还想说些什么,一眼窥见孙嬷嬷的脸色仿佛不大好,也就硬生生止住了,和薛姨妈一同在门前送客,目送着孙嬷嬷的车子越走越远。
莺儿娘回到梨香院的时候,宝钗已经用过晚饭了,正在自己屋里练琴。莺儿娘不敢惊动,等在外头院子里,直到宝钗停了下来,向外头问谁在那里,才轻悄悄的走进去。
宝钗虽是未嫁的小姐,可这些年来薛姨妈惯于和她商量烦心事,因此家长里短的事倒是通透的很。莺儿娘不敢有所欺瞒,把刘姥姥的话原原本本这么一说,宝钗也忍不住叹了口气,沉默了一会儿子方说:“也只得这般罢了。只是在城中买宅子的事,据咱们照看着才妥当。”
莺儿娘忙应了声是,道:“姑娘请放心,我家老头子如今就是单管这个的,外头的行情通的恨,保管那刘姥姥不会叫别人骗了去。”
宝钗含笑道:“即使如此,这事就交给你家了,还请多留意着罢。”想了想又道:“既然那位王相公是那般行径,只怕香菱住在他家,也不是长久的法子。不若趁了这个机会,索性以她的名义再置下一处宅子,也不必买的太远,就在王家隔壁,请了那刘姥姥一道过来陪住,再买上几个人伺候着,岂不更好?既是住在隔壁,也不耽误刘姥姥照看她外孙儿。”
莺儿娘笑道:“果然如此,就更妥当了。”也不敢多耽搁,又说了几句话,不过是回了些日里宝钗交代的事,就自下去了。
这边宝钗继续练琴,以备宫选之用,刚刚把一支曲子弹了几回,就听到金锁里那个声音又开始嚷将起来。
宝钗也并不感到诧异。她已经知道金锁里的声音跟香菱有莫大干系,每次见了香菱后自己的耳朵总要热闹这么一回的。今日里安静了这么大半天,还以为她转了性子呢,如今总算是开始了。
其实这日的事情对金锁里的声音来说,也是颇为震撼。谁能料到被刘姥姥、香菱等人赞不绝口的姚先生竟是一名女子?况且她口中所言,字字句句说到自己心坎上。虽然那女子被宝钗借故驳斥了一番,含恨而归,但她说的话仍然撩人心弦。
“为什么?为什么?女儿谷有什么不好?为什么要拒绝她?你可知道女人家一辈子要受的那些苦!”那声音嚷嚷道。
“恐怕这还是你头一回为和香菱无关的事情开口发话呢。”宝钗如是说道,心中却对姚先生多了一层警惕。她和金锁里的声音打交道了将近十年,如何不知她除了香菱事外,余事皆顾头不顾尾的那般性子?如今竟肯为姚先生开口,可见姚先生的说辞蛊惑人心,威力非凡。
“其实她说的,也有不少有道理的地方。”宝钗慢慢解释道,“只是她说得天花乱坠,仿佛若朝廷肯应允她兴建这女儿谷,世间女儿便万事不愁了似的。如此眼高手低,志大才疏,如何能够成事?再者,我也并不和那长公主相熟,万万没脸面在人面前说话的。”
那声音听她如是说,倒讶然一声:“说起来倒也奇怪,她如何知道你曾见过长公主?看她言之凿凿说长公主对你颇为青目,难道这竟是真的,是她从宫里打听来了消息不曾?”
宝钗摇头道:“怎么可能。宫中事哪里是那么容易打探到的。她若真个能把宫中事打探清楚,只怕也就不会寻到我这里来了。”
两人争辩一番,也没得出什么结果来,最后不了了之。因金锁中的声音听说香菱要买了宅院住到城中来,转而和宝钗欣喜盘算着这里头的事了。
宝钗只道姚先生之事就此终结,岂料又过了一日,意想不到的客人就造访了梨香院。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宝钗昔年的教养嬷嬷——孙嬷嬷。
孙嬷嬷当日教导宝钗的时候,装束和举止都颇为老气横秋,生生把年纪拉大了好几岁,如今再度登门做客,却是恢复了她这个年纪应有的衣着,连脸色都比那些年明亮了几分。宝钗一怔之下,一句孙嬷嬷便叫不出口,心中寻思了一回,改口叫师父。
这却是孙嬷嬷教导宝钗时候,纠正了好几次的称呼。孙穆忙含笑从座位上站起来,连声说不敢当,禁不住薛姨妈和宝钗说,退让了好几次才重新坐下,叙过寒温,言罢多年离别之情,这才话锋一转,淡淡提到自己有个金兰姐妹,有事要宝钗相助。
话说到这一步,薛姨妈便借故离开,孙嬷嬷把姚先生之事细细讲了一遍,宝钗只觉得诧异:昔年师父是何等精细乖觉的一个人,一向秉承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原则,如今居然也成了姚先生一伙了吗?
宝钗见左右并无外人,当下定了定神,把自己的顾虑细细说了一遍,不过是担心朝廷不允、世人不容、管理不善、人心不齐诸如此类。孙嬷嬷一面听一面点头,末了叹道:“你说的都很有道理。只是这世间的事,总要试过了,才知道究竟成不成。”
宝钗愣了愣,也禁不住为师父的决心而感动,她沉吟片刻,最终说道:“既是如此,徒儿也不好再说什么。我家的事师父已尽知,但凡我所有,师父吩咐便是。至于向长公主进言之事,却不知师父从何处知悉,兴许是什么地方有了误会。要知道我只和殿下见过一面,劝谏之事更无从谈起。”
孙嬷嬷将信将疑,见她如是说,也只得罢了。宝钗虽然许诺肯资助银钱,任她开口,但她是何等人,怎会连这点分寸都没有?也就不便多提,只好说些闲话。因想起宝钗那无名的怪症,遂说道:“说起来,我这个金兰妹妹药理倒是极通的。什么时候让她替你诊诊脉,兴许把病根都给去了也未可知。”
宝钗笑笑,也不好说什么,只是一味劝孙嬷嬷吃桌上的点心。其实香菱也曾提过此事,宝钗本有意试探一下姚静的医术,岂料见面之后,见对方冒失偏激,怎肯相信她能治好许多名医都束手无策的怪症?须知医理之道,重在积累,不是浸淫其中几十年,断然难有成就。那姚静年纪既轻,性子又急,怎么看怎么不像真个有本事的。
孙嬷嬷无奈,只得转而问宝钗近况,见除了姚先生之事外,她和自己相处之情,孺慕之心,却如往日一般无二,心中叹息之余,又有了几分安宁,渐渐地两人仿佛又回到了从前的日子。
两人正说话间,突然见外面人影一闪,莺儿会意,跟出去看,不多时回来,一脸欣喜,冲着宝钗挤眉弄眼。
宝钗尚未及言,孙嬷嬷先笑了。原来莺儿自幼服侍宝钗,孙嬷嬷在薛家当教养嬷嬷时,莺儿便服侍在侧,因此孙嬷嬷对莺儿也是极熟的,甚至将一手压箱底的针线活倾囊相授,此刻见她一脸有话要说的样子,便笑道:“还是这么沉不住气。我白交你这么多年规矩了。”
莺儿笑着说道:“这可怨不得我。是姑娘自己说,若是有了消息就第一时间来知会她。嬷嬷又不是外人,咱们自家人关起门来说话,又有什么说不得的?若是故意背着嬷嬷,反倒是见外了。”
宝钗听了也笑着说道:“不过说了你几句,你就说了这许多话来。今个我和师父难得重聚,有什么话改日说不得,非要在这时候说?”
孙嬷嬷笑道:“定然是什么了不得的大喜事。闹得我也心痒痒的了。快说出来我听听。”
莺儿方道:“嬷嬷不知,我们家姑娘虽是在这府里做客,却也有个极看重的姐妹。前些日子她家里有事,姑娘因此牵肠挂肚的,隔三差五总要唠叨一回,又命我们私下打探消息,一有风吹草动立即报给她。这不,我就赶来报喜来了。”
宝钗闻言,不由得眼睛一亮,不由自主起身道:“林姑娘果真回来了?”
见孙嬷嬷正含笑望着自己,这才回过神来,忙向孙嬷嬷解释道:“师父有所不知。这位林姑娘是我姨丈一母同胞的妹妹的女儿。她年纪小,人又生得纤弱些,我们这些年长的自然要多留意关照些。”
孙嬷嬷笑而不语,眼睛里似有深意。
宝钗无奈,继续解释道:“不瞒师父说,她在我们姐妹之中算是出挑的。人物生得极风流婀娜,父亲又是探花,书香门第出身,通身自有一股子书韵清华。也怨不得大家都疼她。如今她父亲没了,还不知哭成什么样呢,因此我才命人留意打探她的消息,预备着宽解几句。”
孙嬷嬷这才缓缓点头,道:“你能有这份心,自然是好的。”遂把此事掩过了不提。
莺儿原以为宝钗知道林黛玉回京的消息就要急着赶过去看的,因此不惜惊动孙嬷嬷也要先将此事告知。想不到宝钗全然没有一点这方面的意思,依然不紧不慢陪着孙嬷嬷说话,又忙着吩咐厨房预备孙嬷嬷爱吃的菜色。反倒是孙嬷嬷先坐不住了,笑着说道:“如今我就在京城中住,叨扰的日子还多着呢。”起身告辞。
宝钗苦留不住,只得连声致歉,又言改日必登门拜访。莺儿也深悔先前多嘴,她是个直脾气,就赶着要磕头认错。孙嬷嬷笑道:“你这样多心,我反倒不安了。我只是虑着怕静儿妹妹生事,想早些回去,倒没有别的意思。”
宝钗这才罢了,又感叹孙嬷嬷和姚静姐妹情深。孙嬷嬷欲言又止,临出门时犹豫再三,方向宝钗说道:“我知你觉得静儿生性偏激。只是她原本不是这样的,只是生了一场大病,转了性子罢了。她其实是再稳妥不过的一个人,若不信时,你只管朝尊亲府上的宫裁娘子打听便是。”
宝钗知道她口中的宫裁娘子是青年守寡的李纨,诧异之余,想了一想,道:“说起籍贯来,李嫂子确是和姚先生同乡。”还想说些什么,一眼窥见孙嬷嬷的脸色仿佛不大好,也就硬生生止住了,和薛姨妈一同在门前送客,目送着孙嬷嬷的车子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