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水火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都市小说网 www.dsxsw.net,最快更新重生御灵皇女最新章节!
这一年的冬天和第二年的春天是诸罗皇朝正式呈现摇摇欲坠的分界线,源自雍州青阳镇的一场灾难声势浩大地在整个中原蔓延,在皇甫青云的怂恿下,皇帝不得不分批将远征军派往雍赵两地查明真相。然而这些远征军只要入了雍赵两地,就再无回音。
皇帝曾经想过要派出京郊大营的大军,但是皇甫青云以京郊大营以保卫中都为己任这个理由,再三阻止了皇帝的旨令。
不过短短半年时间,远征军已经被派出一半,宫太傅劝说皇帝无论如何都要保存另外一半远征军在中都外,保护着皇室的安全。
皇甫青云又再心生一计,声称二皇子明华如今正在雪域,要求皇帝派远征军去将二皇子接回,一来可以保障二皇子的安全,二来可以向雪域的鬼谷家族施压,防止他们扣押着二皇子,不肯让他回中都。
皇帝并不信他的这些话,迟迟不表态,太皇太后知道消息后,亲自去劝皇帝将皇太弟接回中都,皇帝一直以需要慎重考虑这个理由来躲避着皇甫宰相和太皇太后,这个时候伏贵妃竟然查出了喜脉。
由于皇帝担心有人对自己心爱的妃子不利,所以平时给伏贵妃请脉的陈太医是皇帝这边的人,他查出贵妃有喜后,心中很是忐忑不安,悄悄跟皇帝道贺后,便请求致仕回乡。
整个皇宫包括太医院都布了皇甫青云的眼线,要想在皇宫中不动声色地为伏贵妃保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对于陈太医的担心,皇帝也是心知肚明的,他暂时收起了陈太医的辞呈,表示需要考虑考虑,又让陈太医先不用开任何保胎药,只是让他留下了一些食疗的房子,让蓬莱宫的人按照方子来准备膳食给贵妃。
如今天下民心惶惶,中都又有皇甫家族的人在一旁虎视眈眈,伏贵妃想顺利平安产子只怕已经成为奢望。皇帝便召了伏令辉进宫来商议,希望能找到一个好的法子来解决这件事情。
最后皇帝与伏令辉定好了计策,来个偷天换柱的方法,将伏灵仪换出宫中,等待生产之后再想法回宫。
过了半个月后,皇甫青云再次催促皇帝将剩下的远征军派出,皇帝回到蓬莱宫后,不知道与伏贵妃发生了什么矛盾,当晚没有留宿蓬莱宫,而且怒气冲冲地回到了自己的寝殿独卧。
一时间,皇宫的所有人都知道了皇帝与贵妃娘娘闹脾气了,皇帝与伏贵妃这几年感情笃深,平时虽然也有些小打小闹的矛盾,但是从来没有试过上升到让皇帝佛袖而去的地步。于是宫中众人便纷纷在私底下打赌这次帝妃之间几时开始和好。
结果第二天爆出了冷门,皇帝竟然下令,让贵妃娘娘移到南宫别住。南宫虽然风景很美,但是毕竟远离了皇宫,等于被皇帝放逐,仅比被放逐到冷宫要好那么一点点。
这厢边贵妃的哥哥伏令辉递牌求见皇帝而不得,那厢边贵妃已经被人赶到南宫居住下来。
皇甫青云也很震惊,本来想着亲自了解下其中内情,结果皇帝召他入宫商量将远征军派往雪域的事情,他衡量了下,觉得远征军威胁更大,便只是吩咐了身边一个得力的人去跟进伏贵妃移宫居住的内情,自己入宫与皇帝议事去了。
南宫虽然是皇家的别院,但是皇家极少住到南宫去,一来因为大家同在中都内,没有任何避暑避寒的理由去住到南宫;二来南宫毕竟是少了尊贵之气。因此皇甫青云并没有在南宫安插人手。
在南宫当差的大部分是从皇宫退役下来,又没有地方可去的老宫女和老内侍,因此伏贵妃被勒令到那里居住,不得再见君面,这对于一个宫妃来说,实在是最残酷的惩罚了。
跟着贵妃去到南宫的宫女内侍都是贵妃的心腹人物,因此一时之间,皇甫青云那边的人也查不到什么内情,只是知道伏贵妃可能是因为皇帝想将远征军尽数派往雪域而吵了起来。这是可以理解的理由,因为伏令辉如今也在远征军中担任了管理的职位,如果远征军需要北上,伏令辉是必须要跟着一起走的。
皇帝的意思是,要派出剩余的远征军北上,可以,但是他打算在远征军和京郊大营的将领之间做个调整。皇甫青云想了想,只要远征军派了出去,就达成了他的愿望了,至于几个中层将领的调整,在皇甫青云眼中还不是十分重要。于是皇甫青云便同意了皇帝的请求。
南宫中,得了命令即将需要出发北上的伏令辉正在劝说伏贵妃,“你如今已经有了孩子,就算不为你自己着想,也要为肚里面的孩子想想,你要是继续留在中都,别说你的孩子,就连你也未必能活多久。”
伏贵妃赌气道,“皇上是天下之主,难道连自己的孩子都保不住吗?”
伏令辉忍不住抚额长叹,自己这个妹妹,有时候挺聪明的,有时候有倔得有点傻气,当初家里人就不想让她参加选秀,结果她偏偏用尽法子争取了资格。本来想着她只是走走过场,结果偏偏先是做了太子良娣,然后又做了贵妃。最后自己不得不到中都来相助,反正都已经搭上这班船,自己家族如果不出手,也会成为皇甫家族的眼中钉了。
“皇上只怕自身难保了,如何能再来保护你呢?听我的话,这次让你来南宫,是皇上的旨意,他是想保存你和你腹中的孩儿,如果是男孩儿就好了。”伏令辉摸了摸自己妹妹的头发。
伏贵妃哭了一通,发泄了自己心中的烦闷之气,也渐渐想明白了。便与自己的哥哥细细商量了一番如何行事。伏令辉安排了一个女子假扮伏贵妃,继续在南宫住着。伏灵仪就会跟在北上的远征军队伍中,由伏令祯亲自护送到雪域找地方隐居下来,先把孩子生下来再说。
之前帮伏灵仪诊脉的陈太医顺利致仕了,会在半路与伏令辉他们会合,然后一路上帮忙照顾伏灵仪。
伏贵妃被送出皇宫后,太皇太后曾经想过再从外面选几个贤良淑德的女子入宫伴驾,但是皇帝拒绝了,反而与皇后的感情逐渐和缓了,太皇太后也乐得看见如此,便不再提再选人入宫的事情了。
皇甫青云只觉得最近一切都十分顺遂,除了长子皇甫庆和以及武柏伦已经有将近三个月没有任何消息传回了。因此皇甫青云也派了人跟着远征军一起北上,探听下具体的消息,为此,皇甫青云给了一批信鸽给北上的远征军。
伏令辉担心伏灵仪会被皇甫青云的人发现,只能改变计划,将伏灵仪送出中都与陈太医一起,他们会一起慢慢跟着远征军后面走,等到远离了中都,伏令祯再想个法子将他们接入队伍中。
由于伏灵仪腹中胎儿还未满三个月,陈太医又建议她推迟一个月再出发,但是伏令辉有军令在身,不能等多一个月,只能一切等待出了中都后,再想法回头接伏灵仪。如果预料不错的话,到了雍赵两地,只怕一定会发生某些事情,到时候可以随便找个理由离开队伍一段时间。
伏灵仪离开中都的时候,皇帝还从自己身边的暗卫中拨了两人跟在她身边。皇甫青云跟皇后打听过好几次皇帝贬斥伏贵妃的真正原因,但是皇后也表示百思不得其解。皇甫青云放不下心,又派人混入南宫监视伏贵妃。被派入南宫的宫女也不知道上面想知道贵妃的什么消息,便自作主张地认为,只要将贵妃的现状有多惨汇报即可,于是她们每日都汇报说,伏贵妃日日啼哭,整个人都憔悴了不少,就算皇帝再次见到贵妃,也不会再喜欢她。
皇甫青云本来就不打算浪费精力在这些**女子上,只要确认在南宫潜伏的棋子发现伏贵妃没有身孕,就足够了。
再说皇甫庆和接到密令,让他去雪域打听二皇子消息的时候,便与武柏伦分开了。武柏伦继续留在雍赵两地。皇甫庆和这次带了五十个护卫一起北上的,但是从安县开始,他手下这些人就开始逐渐出事,或者莫名失踪,或者莫名疯癫了,或者出了惨不忍睹的意外,等他到了雪域云州,身边只剩下十多名护卫了。
原本皇甫庆和也带了信鸽在身,方便与中都传递消息的,但是不知道为何,也不知道是从哪一天开始,这些信鸽放出后再也没有飞回来过,就此与中都断了消息。皇甫庆和也是个有点本事的人,他也不着急,想着一口气把二皇子的消息打听好了,再回中都,一定会得到爹爹的赞赏。
皇甫庆和身边一直跟着一位谋士,他倒是一直劝着皇甫庆和早日回中都,“我看老爷心中自有丘壑,就怕大爷离开中都后,要是老爷他大事成了,这抢了头功的就是二爷了。”
这一年的冬天和第二年的春天是诸罗皇朝正式呈现摇摇欲坠的分界线,源自雍州青阳镇的一场灾难声势浩大地在整个中原蔓延,在皇甫青云的怂恿下,皇帝不得不分批将远征军派往雍赵两地查明真相。然而这些远征军只要入了雍赵两地,就再无回音。
皇帝曾经想过要派出京郊大营的大军,但是皇甫青云以京郊大营以保卫中都为己任这个理由,再三阻止了皇帝的旨令。
不过短短半年时间,远征军已经被派出一半,宫太傅劝说皇帝无论如何都要保存另外一半远征军在中都外,保护着皇室的安全。
皇甫青云又再心生一计,声称二皇子明华如今正在雪域,要求皇帝派远征军去将二皇子接回,一来可以保障二皇子的安全,二来可以向雪域的鬼谷家族施压,防止他们扣押着二皇子,不肯让他回中都。
皇帝并不信他的这些话,迟迟不表态,太皇太后知道消息后,亲自去劝皇帝将皇太弟接回中都,皇帝一直以需要慎重考虑这个理由来躲避着皇甫宰相和太皇太后,这个时候伏贵妃竟然查出了喜脉。
由于皇帝担心有人对自己心爱的妃子不利,所以平时给伏贵妃请脉的陈太医是皇帝这边的人,他查出贵妃有喜后,心中很是忐忑不安,悄悄跟皇帝道贺后,便请求致仕回乡。
整个皇宫包括太医院都布了皇甫青云的眼线,要想在皇宫中不动声色地为伏贵妃保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对于陈太医的担心,皇帝也是心知肚明的,他暂时收起了陈太医的辞呈,表示需要考虑考虑,又让陈太医先不用开任何保胎药,只是让他留下了一些食疗的房子,让蓬莱宫的人按照方子来准备膳食给贵妃。
如今天下民心惶惶,中都又有皇甫家族的人在一旁虎视眈眈,伏贵妃想顺利平安产子只怕已经成为奢望。皇帝便召了伏令辉进宫来商议,希望能找到一个好的法子来解决这件事情。
最后皇帝与伏令辉定好了计策,来个偷天换柱的方法,将伏灵仪换出宫中,等待生产之后再想法回宫。
过了半个月后,皇甫青云再次催促皇帝将剩下的远征军派出,皇帝回到蓬莱宫后,不知道与伏贵妃发生了什么矛盾,当晚没有留宿蓬莱宫,而且怒气冲冲地回到了自己的寝殿独卧。
一时间,皇宫的所有人都知道了皇帝与贵妃娘娘闹脾气了,皇帝与伏贵妃这几年感情笃深,平时虽然也有些小打小闹的矛盾,但是从来没有试过上升到让皇帝佛袖而去的地步。于是宫中众人便纷纷在私底下打赌这次帝妃之间几时开始和好。
结果第二天爆出了冷门,皇帝竟然下令,让贵妃娘娘移到南宫别住。南宫虽然风景很美,但是毕竟远离了皇宫,等于被皇帝放逐,仅比被放逐到冷宫要好那么一点点。
这厢边贵妃的哥哥伏令辉递牌求见皇帝而不得,那厢边贵妃已经被人赶到南宫居住下来。
皇甫青云也很震惊,本来想着亲自了解下其中内情,结果皇帝召他入宫商量将远征军派往雪域的事情,他衡量了下,觉得远征军威胁更大,便只是吩咐了身边一个得力的人去跟进伏贵妃移宫居住的内情,自己入宫与皇帝议事去了。
南宫虽然是皇家的别院,但是皇家极少住到南宫去,一来因为大家同在中都内,没有任何避暑避寒的理由去住到南宫;二来南宫毕竟是少了尊贵之气。因此皇甫青云并没有在南宫安插人手。
在南宫当差的大部分是从皇宫退役下来,又没有地方可去的老宫女和老内侍,因此伏贵妃被勒令到那里居住,不得再见君面,这对于一个宫妃来说,实在是最残酷的惩罚了。
跟着贵妃去到南宫的宫女内侍都是贵妃的心腹人物,因此一时之间,皇甫青云那边的人也查不到什么内情,只是知道伏贵妃可能是因为皇帝想将远征军尽数派往雪域而吵了起来。这是可以理解的理由,因为伏令辉如今也在远征军中担任了管理的职位,如果远征军需要北上,伏令辉是必须要跟着一起走的。
皇帝的意思是,要派出剩余的远征军北上,可以,但是他打算在远征军和京郊大营的将领之间做个调整。皇甫青云想了想,只要远征军派了出去,就达成了他的愿望了,至于几个中层将领的调整,在皇甫青云眼中还不是十分重要。于是皇甫青云便同意了皇帝的请求。
南宫中,得了命令即将需要出发北上的伏令辉正在劝说伏贵妃,“你如今已经有了孩子,就算不为你自己着想,也要为肚里面的孩子想想,你要是继续留在中都,别说你的孩子,就连你也未必能活多久。”
伏贵妃赌气道,“皇上是天下之主,难道连自己的孩子都保不住吗?”
伏令辉忍不住抚额长叹,自己这个妹妹,有时候挺聪明的,有时候有倔得有点傻气,当初家里人就不想让她参加选秀,结果她偏偏用尽法子争取了资格。本来想着她只是走走过场,结果偏偏先是做了太子良娣,然后又做了贵妃。最后自己不得不到中都来相助,反正都已经搭上这班船,自己家族如果不出手,也会成为皇甫家族的眼中钉了。
“皇上只怕自身难保了,如何能再来保护你呢?听我的话,这次让你来南宫,是皇上的旨意,他是想保存你和你腹中的孩儿,如果是男孩儿就好了。”伏令辉摸了摸自己妹妹的头发。
伏贵妃哭了一通,发泄了自己心中的烦闷之气,也渐渐想明白了。便与自己的哥哥细细商量了一番如何行事。伏令辉安排了一个女子假扮伏贵妃,继续在南宫住着。伏灵仪就会跟在北上的远征军队伍中,由伏令祯亲自护送到雪域找地方隐居下来,先把孩子生下来再说。
之前帮伏灵仪诊脉的陈太医顺利致仕了,会在半路与伏令辉他们会合,然后一路上帮忙照顾伏灵仪。
伏贵妃被送出皇宫后,太皇太后曾经想过再从外面选几个贤良淑德的女子入宫伴驾,但是皇帝拒绝了,反而与皇后的感情逐渐和缓了,太皇太后也乐得看见如此,便不再提再选人入宫的事情了。
皇甫青云只觉得最近一切都十分顺遂,除了长子皇甫庆和以及武柏伦已经有将近三个月没有任何消息传回了。因此皇甫青云也派了人跟着远征军一起北上,探听下具体的消息,为此,皇甫青云给了一批信鸽给北上的远征军。
伏令辉担心伏灵仪会被皇甫青云的人发现,只能改变计划,将伏灵仪送出中都与陈太医一起,他们会一起慢慢跟着远征军后面走,等到远离了中都,伏令祯再想个法子将他们接入队伍中。
由于伏灵仪腹中胎儿还未满三个月,陈太医又建议她推迟一个月再出发,但是伏令辉有军令在身,不能等多一个月,只能一切等待出了中都后,再想法回头接伏灵仪。如果预料不错的话,到了雍赵两地,只怕一定会发生某些事情,到时候可以随便找个理由离开队伍一段时间。
伏灵仪离开中都的时候,皇帝还从自己身边的暗卫中拨了两人跟在她身边。皇甫青云跟皇后打听过好几次皇帝贬斥伏贵妃的真正原因,但是皇后也表示百思不得其解。皇甫青云放不下心,又派人混入南宫监视伏贵妃。被派入南宫的宫女也不知道上面想知道贵妃的什么消息,便自作主张地认为,只要将贵妃的现状有多惨汇报即可,于是她们每日都汇报说,伏贵妃日日啼哭,整个人都憔悴了不少,就算皇帝再次见到贵妃,也不会再喜欢她。
皇甫青云本来就不打算浪费精力在这些**女子上,只要确认在南宫潜伏的棋子发现伏贵妃没有身孕,就足够了。
再说皇甫庆和接到密令,让他去雪域打听二皇子消息的时候,便与武柏伦分开了。武柏伦继续留在雍赵两地。皇甫庆和这次带了五十个护卫一起北上的,但是从安县开始,他手下这些人就开始逐渐出事,或者莫名失踪,或者莫名疯癫了,或者出了惨不忍睹的意外,等他到了雪域云州,身边只剩下十多名护卫了。
原本皇甫庆和也带了信鸽在身,方便与中都传递消息的,但是不知道为何,也不知道是从哪一天开始,这些信鸽放出后再也没有飞回来过,就此与中都断了消息。皇甫庆和也是个有点本事的人,他也不着急,想着一口气把二皇子的消息打听好了,再回中都,一定会得到爹爹的赞赏。
皇甫庆和身边一直跟着一位谋士,他倒是一直劝着皇甫庆和早日回中都,“我看老爷心中自有丘壑,就怕大爷离开中都后,要是老爷他大事成了,这抢了头功的就是二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