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法正来访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
都市小说网 www.dsxsw.net,最快更新兴汉最新章节!
襄阳的夏天也是十分闷热,不过让刘琮感到高兴的是伊籍派人传来消息,即将回到襄阳,同行的还有益州使者法正*法孝直。
对于法正,刘琮更是敬重不已,他甚至觉得可以不得张松,可以不取益州绝对不能错过这蜀汉第一谋士!
法正原为扶风郡人。建安初年,由于天下饥荒,法正与好友同郡的孟达一起入蜀依附刘璋,但刘璋不是个善于用人的人,很久之后法正才当上新都县令,之后又被任命为军议校尉。
法正怀才不遇,又被州邑中的人诽谤,十分苦恼,益州别驾张松与法正是好友,也觉得刘璋不是个能成大事的人,常常感概自己的遭遇。
建安十三年(208年),张松出使曹cāo,归来后劝说刘璋与曹cāo断绝来往与刘备交好。不久后曹cāo在赤壁战败,刘备势力得以壮大。刘璋于是问应该让何人出使刘备,张松于是举荐法正。法正一开始辞让,后来不得已只好前往。
刘备见到法正后,“以恩意接纳,尽其殷勤之欢”。法正觉得刘备有雄才大略,是可以辅佐的明主,回到益州后,遂与张松密谋协规,决定暗中戴奉刘备为主。
而后又与刘备进取汉中,献计将曹cāo大将夏侯渊斩首。法正善奇谋,深受刘备信任和敬重。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进位汉中王后,封法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次年,法正去世,终年四十五岁。法正之死令刘备十分感伤,连哭数ri。被追谥为翼侯,是刘备时代唯一一位有谥号的大臣。法正善于奇谋,被陈寿称赞为可比魏国的程昱和郭嘉。
更为难得的是法正与荆州文官将领之首的诸葛亮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法正年长诸葛亮四岁,两人同为刘备股肱(先主传云:诸葛亮为股肱,法正为谋主),虽然xing格和兴趣彼此不同,但双方始终能以公事大义为重,诸葛亮总理后方政务,足兵足食;法正则随军征讨,出谋划策。互相之间能够紧密合作,取长补短。
后来刘备东征孙权为关羽报仇,群臣大多进谏,皆不听从。章武二年(222),大军战败,退回白帝。诸葛亮感叹道:“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若法孝直还在,便能够制止主上东征;就算不能制止,若随行东征,一定不致大败而归)”。
足见法孝直在刘备和诸葛亮心中的地位!这段话反映了历史上法正在刘备心目中的受信任程度胜过诸葛亮,一代名相诸葛孔明心比天高,曾自比管仲乐毅,放眼天下,大有高手寂寞之感。可也不得不叹息法正不在的遗憾。
如今刘备不再,刘琮镇守荆州,刘璋竟然派法正作为使者,刘琮自然要费尽一切心思展现自己的才华和荆州与益州的不同之处。能够说服法正更好,就算不能说服,也要让其心动。如果能够得到法正,何愁益州不定,那庞统自然也会低调许多。
因而法正人尚未到,襄阳的接待团已经在准备了,从事中郎全程徐庶负责益州使团的吃住行,刘琮则打算抽时间亲自陪同法正在襄阳城逛一逛,就像上次张松来访一样。
与法正同行的还有杨仪,杨仪字威公,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建安十三年曹cāo南征前避祸蜀中为刘璋辟用。真是时空错乱的结果,历史上杨仪可是一直跟随刘备。初为荆州刺史傅群主簿,后私自投奔关羽,任为功曹。羽遣其至成都,大受刘备赞赏,擢为尚书。因与尚书令刘巴不和,降为弘农太守。
建兴三年(225)任丞相参军。五年,随亮出军汉中。八年,迁长史,加绥德将军。亮卒,他部署安全退军。亮生前定蒋琬继己任,仪仅拜中军师。十三年,因多出怨言,被削职流放至汉嘉郡。至郡复上书诽谤,被收狱,自杀于狱中。
按说这样一个人才,为什么就这么对刘琮不自信呢,曹cāo尚未到襄阳城外,这人便是携家带口的跑到益州去了,刘琮想着,是襄阳人就好办,争取连杨仪也一同争取过来。
一番jing心的准备之后,刘琮令徐庶至城门亲迎法正一行,随后进入驿馆歇息,第二ri,刘琮便领着诸葛亮、伊籍等人在将军府接见益州使团。
初见法正,刘琮不免有点失望,太普通了,虽然不至于张松那么丑,但要是在人群中根本无法找出来。这或许也跟法正一直未曾受到重用,自信心不足也有关系。
倒是杨仪,相貌堂堂,算得上是个青年才俊。不过刘琮心里清楚法正之才十倍、百倍于杨仪。孙权以貌取人失庞统,曹cāo以貌取人拒张松。刘琮是穿越者自然不会犯这种错误。是否名将早有定论,只需要刘琮稍加试探便知真实情况。
宾主双方一阵寒暄之后,便是进入了相互探底的过程。诸葛亮则代表荆州阐述了己方的立场,在谈到匡扶汉室,北伐中原时数次被杨仪打断。诸葛亮也不恼,耐着xing子与杨仪辩论。倒是法正很少发言,他在细心的观察刘琮和诸葛亮,这荆州主心骨和第一文臣。来之前,张松就在法正面前对刘琮等人大加赞赏,所谓眼见为实。
诸葛亮阐述完,刘琮自然要表明立场,那便是:自己与刘璋同为汉室宗亲,理当联手抗曹,共扶汉室。
接着便是法正代表刘璋感谢刘琮的遣使出访,同时也表达了益州对汉室的忠心。杨仪接着法正的话补充,认为目前形势,曹cāo独大,但益州偏安一隅却也没有多大风险。潜台词便是要联手,应该荆州主动。因为益州足以自保没有安全威胁。
刘琮虽是不爽,也没有当面反驳,杨仪说的也是实情,如果换个更自负点的来,说不定压根就不想和荆州联手呢。
次ri,刘琮邀法正、杨仪等人到襄阳西郊隆中等地狩猎,徐庶作陪。徐庶少时本是习武,狩猎自然不差,刘琮就不用说了。杨仪早就听说过两人的身手,自然也不奇怪。倒是法正,刘琮有这等身手他很是奇怪,那刘表刘景升可是出了名的儒生!而徐庶的表现也让法正高看几分,这徐庶是刘琮的从事中郎,言谈举止更像一名书生。
难怪曹cāo南征会失败,主公身手敏捷,麾下谋士也有如此身手,曹cāo并不冤枉啊……法正暗自感叹。
第三三ri,双方仍旧没有安排会谈,而是由伊籍带着使团参观襄阳城,襄阳城规模与成都差不多,但似乎要繁华许多。这也和交通便利有关系,在这个时代,水运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而且襄阳汉江横贯全境,往北又是唐河、白河以及宽阔的中原。
接下来的ri子,双方的交流更加密切,而徐庶等人则围绕着刘琮的目的,向法阵展示着荆州美好的一面。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这一切落在法正眼里便是一番感慨。
感慨这荆州之地的富饶远胜益州,感慨着荆州君臣之间的团结协作,感慨刘琮的青年才俊,文武皆出sè……
其实这一切也是因为法正坐井观天,他久居程度,看到的只是刘璋和他的部下,想必刘璋,刘琮能文能武还礼贤下士,自然胜过刘璋许多,而文臣方面,诸葛亮、徐庶、伊籍、刘巴……随便一个放在益州也绝对是能够撑门面的,但如果和江东孙权比,刘琮的优势就不明显,要是跟曹cāo比……
襄阳的夏天也是十分闷热,不过让刘琮感到高兴的是伊籍派人传来消息,即将回到襄阳,同行的还有益州使者法正*法孝直。
对于法正,刘琮更是敬重不已,他甚至觉得可以不得张松,可以不取益州绝对不能错过这蜀汉第一谋士!
法正原为扶风郡人。建安初年,由于天下饥荒,法正与好友同郡的孟达一起入蜀依附刘璋,但刘璋不是个善于用人的人,很久之后法正才当上新都县令,之后又被任命为军议校尉。
法正怀才不遇,又被州邑中的人诽谤,十分苦恼,益州别驾张松与法正是好友,也觉得刘璋不是个能成大事的人,常常感概自己的遭遇。
建安十三年(208年),张松出使曹cāo,归来后劝说刘璋与曹cāo断绝来往与刘备交好。不久后曹cāo在赤壁战败,刘备势力得以壮大。刘璋于是问应该让何人出使刘备,张松于是举荐法正。法正一开始辞让,后来不得已只好前往。
刘备见到法正后,“以恩意接纳,尽其殷勤之欢”。法正觉得刘备有雄才大略,是可以辅佐的明主,回到益州后,遂与张松密谋协规,决定暗中戴奉刘备为主。
而后又与刘备进取汉中,献计将曹cāo大将夏侯渊斩首。法正善奇谋,深受刘备信任和敬重。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进位汉中王后,封法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次年,法正去世,终年四十五岁。法正之死令刘备十分感伤,连哭数ri。被追谥为翼侯,是刘备时代唯一一位有谥号的大臣。法正善于奇谋,被陈寿称赞为可比魏国的程昱和郭嘉。
更为难得的是法正与荆州文官将领之首的诸葛亮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法正年长诸葛亮四岁,两人同为刘备股肱(先主传云:诸葛亮为股肱,法正为谋主),虽然xing格和兴趣彼此不同,但双方始终能以公事大义为重,诸葛亮总理后方政务,足兵足食;法正则随军征讨,出谋划策。互相之间能够紧密合作,取长补短。
后来刘备东征孙权为关羽报仇,群臣大多进谏,皆不听从。章武二年(222),大军战败,退回白帝。诸葛亮感叹道:“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若法孝直还在,便能够制止主上东征;就算不能制止,若随行东征,一定不致大败而归)”。
足见法孝直在刘备和诸葛亮心中的地位!这段话反映了历史上法正在刘备心目中的受信任程度胜过诸葛亮,一代名相诸葛孔明心比天高,曾自比管仲乐毅,放眼天下,大有高手寂寞之感。可也不得不叹息法正不在的遗憾。
如今刘备不再,刘琮镇守荆州,刘璋竟然派法正作为使者,刘琮自然要费尽一切心思展现自己的才华和荆州与益州的不同之处。能够说服法正更好,就算不能说服,也要让其心动。如果能够得到法正,何愁益州不定,那庞统自然也会低调许多。
因而法正人尚未到,襄阳的接待团已经在准备了,从事中郎全程徐庶负责益州使团的吃住行,刘琮则打算抽时间亲自陪同法正在襄阳城逛一逛,就像上次张松来访一样。
与法正同行的还有杨仪,杨仪字威公,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建安十三年曹cāo南征前避祸蜀中为刘璋辟用。真是时空错乱的结果,历史上杨仪可是一直跟随刘备。初为荆州刺史傅群主簿,后私自投奔关羽,任为功曹。羽遣其至成都,大受刘备赞赏,擢为尚书。因与尚书令刘巴不和,降为弘农太守。
建兴三年(225)任丞相参军。五年,随亮出军汉中。八年,迁长史,加绥德将军。亮卒,他部署安全退军。亮生前定蒋琬继己任,仪仅拜中军师。十三年,因多出怨言,被削职流放至汉嘉郡。至郡复上书诽谤,被收狱,自杀于狱中。
按说这样一个人才,为什么就这么对刘琮不自信呢,曹cāo尚未到襄阳城外,这人便是携家带口的跑到益州去了,刘琮想着,是襄阳人就好办,争取连杨仪也一同争取过来。
一番jing心的准备之后,刘琮令徐庶至城门亲迎法正一行,随后进入驿馆歇息,第二ri,刘琮便领着诸葛亮、伊籍等人在将军府接见益州使团。
初见法正,刘琮不免有点失望,太普通了,虽然不至于张松那么丑,但要是在人群中根本无法找出来。这或许也跟法正一直未曾受到重用,自信心不足也有关系。
倒是杨仪,相貌堂堂,算得上是个青年才俊。不过刘琮心里清楚法正之才十倍、百倍于杨仪。孙权以貌取人失庞统,曹cāo以貌取人拒张松。刘琮是穿越者自然不会犯这种错误。是否名将早有定论,只需要刘琮稍加试探便知真实情况。
宾主双方一阵寒暄之后,便是进入了相互探底的过程。诸葛亮则代表荆州阐述了己方的立场,在谈到匡扶汉室,北伐中原时数次被杨仪打断。诸葛亮也不恼,耐着xing子与杨仪辩论。倒是法正很少发言,他在细心的观察刘琮和诸葛亮,这荆州主心骨和第一文臣。来之前,张松就在法正面前对刘琮等人大加赞赏,所谓眼见为实。
诸葛亮阐述完,刘琮自然要表明立场,那便是:自己与刘璋同为汉室宗亲,理当联手抗曹,共扶汉室。
接着便是法正代表刘璋感谢刘琮的遣使出访,同时也表达了益州对汉室的忠心。杨仪接着法正的话补充,认为目前形势,曹cāo独大,但益州偏安一隅却也没有多大风险。潜台词便是要联手,应该荆州主动。因为益州足以自保没有安全威胁。
刘琮虽是不爽,也没有当面反驳,杨仪说的也是实情,如果换个更自负点的来,说不定压根就不想和荆州联手呢。
次ri,刘琮邀法正、杨仪等人到襄阳西郊隆中等地狩猎,徐庶作陪。徐庶少时本是习武,狩猎自然不差,刘琮就不用说了。杨仪早就听说过两人的身手,自然也不奇怪。倒是法正,刘琮有这等身手他很是奇怪,那刘表刘景升可是出了名的儒生!而徐庶的表现也让法正高看几分,这徐庶是刘琮的从事中郎,言谈举止更像一名书生。
难怪曹cāo南征会失败,主公身手敏捷,麾下谋士也有如此身手,曹cāo并不冤枉啊……法正暗自感叹。
第三三ri,双方仍旧没有安排会谈,而是由伊籍带着使团参观襄阳城,襄阳城规模与成都差不多,但似乎要繁华许多。这也和交通便利有关系,在这个时代,水运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而且襄阳汉江横贯全境,往北又是唐河、白河以及宽阔的中原。
接下来的ri子,双方的交流更加密切,而徐庶等人则围绕着刘琮的目的,向法阵展示着荆州美好的一面。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这一切落在法正眼里便是一番感慨。
感慨这荆州之地的富饶远胜益州,感慨着荆州君臣之间的团结协作,感慨刘琮的青年才俊,文武皆出sè……
其实这一切也是因为法正坐井观天,他久居程度,看到的只是刘璋和他的部下,想必刘璋,刘琮能文能武还礼贤下士,自然胜过刘璋许多,而文臣方面,诸葛亮、徐庶、伊籍、刘巴……随便一个放在益州也绝对是能够撑门面的,但如果和江东孙权比,刘琮的优势就不明显,要是跟曹cāo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