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回:凭江雾轻舟躲艨艟,选贤能二次遣使臣
推荐阅读:异界直播间、英雄联盟之谁与争锋、[综]卷毛控怎么了!、网游之诡影盗贼、创世纪之双鸟、江湖我独行、都市至尊天骄、英灵君王、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网游之黑暗道士
都市小说网 www.dsxsw.net,最快更新大隋王朝最新章节!
更新时间:2013-11-28
在江陵住了些时日,梁国先帝萧岿的国丧已毕,梁后主也顺利登基,萧珺便与八皇子萧瑀、杨素、刘仁恩等人一同回朝。
大隋使团来到江陵渡口,汉江江面之上一片混沌,此时江面大雾漫天,只闻江浪波涛时时做响,眼前已难识远近,过往江面的船只也看不清楚。
清河公杨素道:“江雾如此之大,渡江还需谨慎。”
萧珺问道:“何以见得,杨公请讲。”
杨素道:“此次梁主登基,朝内政见不合,险些动了刀兵,杀机无处不在,王妃万万谨慎。”
萧珺点了点头毕竟当年杨广迎亲时,北归之路就险象环生。刘仁恩、张衡听了也觉得有些道理,刘仁恩道:“清河公觉得应该如何渡江?”
杨素道:“请王妃乘坐轻舟快船,用大船掩护小船。”
刘仁恩道:“小船颠簸,也不舒适,且不够规格啊。”
杨素摸着羊角胡子道:“江面大雾,暗箭难防。”
萧珺点点头,“就按清河公所说,我乘坐小船,命大船跑空船。”
刘仁恩立刻做了安排,几艘送亲的大船,依旧旌旗招展,声势浩大,开始渡江。萧珺、张衡、杨素、刘仁恩分坐两只小船,跟随大船渡江。
浓雾缭绕,船桨波动,一切顺利。萧珺、张衡同乘一船,这轻舟小船,船舱狭小,也没有摆设的东西,萧珺顿觉乏味,问道:“张衡,船上可有把玩之物?”
张衡道:“临时换乘,船上并未准备玩物,下官到是带了一副棋。”
“那就下棋解闷吧。”
张衡在行囊中,取出一副围棋,丫鬟帮着摆好棋盘,萧珺与张衡便对坐下棋。萧珺先执黑子,张衡白子应对。
黑白棋子交相落下,萧珺问道:“我在宫中,背过不少棋谱,但不知棋是何人所制?”
张衡道:“先秦记载,尧帝之妻名为散宜氏,生子丹朱,长大成人之后,不务正业。尧帝为使丹朱改邪归正,打造石子棋,娱其心,稳其性。可丹朱学棋之后,却恶习不改,帝尧只好把丹朱迁送南方,将帝位禅让给舜。”
萧珺道:“尧帝煞费苦心,却不能教化好儿子,实在可惜。”
张衡说:“下棋乃是悟道,只会下棋却不能悟道,也是枉费劳神。”
两个人正在船中谈棋论道,忽然,大船上有人喊道:“有艨艟。”
萧珺、张衡在船舱一听“艨艟”大惊失色,张衡道:“王妃稍等,待我出去看看。”
张衡出了船舱,只见临近一艘大船大呼小叫,乱作一团,再看两侧,艨艟战船飞快驶来,前面镶嵌铜针,凶猛冲来。
难怪杨素不让坐大船,艨艟船体狭长,前面有锥形的铜针,轻便飞快,令人生畏,显然是冲着大船而去,“哐!哐!”几声艨艟战船的铜针便撞破一支大船的船舷。
紧接着又有几个艨艟驶来,冲向后面两艘大船,虽然大船上有弓弩手放箭,但艨艟显然是有备而来,难以阻挡。
大船的船舷被撞破,汹涌的江水立刻倒灌入大船的底舱,梁国的这些艨艟战船显然是刻求一次成功,等艨艟再调转船头,冲击力也就当然无存,所以专门针对王妃、大臣所坐的大船,小船却能死里逃生,躲过一劫。
几艘隋朝的大船江水倒灌,渐渐沉没,艨艟上的弓弩手立刻对落水的隋兵放箭,落井下石,力求必杀。
萧珺从小船舱篷中望去,见大船的兵士纷纷落水,拼死挣扎,而几艘小船却越走越远,萧珺喊道:“为何不如搭救落水兵士?”
张衡道:“艨艟一旦发觉小船,我等更是在劫难逃。”
小船上的人见情况紧迫,加快划动,趁着大雾掩盖,消失在茫茫江面之上,这才让几艘小船却逃过一劫,驶抵北岸。萧珺、张衡、杨素、刘仁恩平安脱离险境。真可谓:
光天化日造失踪,欲将冤魂沉水中。
若非江水知冷暖,反送恶人变英雄。
又曰:
轻舟隔雾渡汉江,烟笼微波起祸殃。
艨艟飞流快难止,撞破大船漏底舱。
层层杀气云霄过,以大掩小护美娘。
二次北渡又是险,终为日后取西梁。
跟随出使的几艘大船均被撞沉,只有数条小船趁着大雾,脱险过江。大船沿江北上,荆州的兵马已经等候多时,刘仁恩在江北准备好车马仪仗,萧珺、萧瑀、杨素等人在荆州稍作歇息,继续北上,直抵京师。
萧珺、杨素一同回到朝中,来到宁安殿面圣。隋文帝杨坚在京师早已等候多时,梁国归属与否,事关大隋统一方略。拜见了杨坚和独孤皇后,隋文帝命宫人赐坐,四人围坐商议此事,隋文帝问萧珺道:“你父皇驾崩之时,皇室宗亲决意如何?”
萧珺答道:“二皇兄萧瓛力主联陈抗隋,五皇兄萧玚力主联隋伐陈,两下调兵入宫禁卫,险些动了血光之灾。”
“看来梁国朝内也是分歧极大,若想收复绝非易事。”杨坚随说随捋着胡须。
萧珺又道:“家父临终之时,遗言愿归复大隋,实现九州统一。我皇兄萧琮,乃忠孝仁爱之人,体恤百姓疾苦,必能免生兵戈,归顺大隋。”
隋文帝深深赞许,独孤皇后说道:“美娘自从远嫁大隋,陪伴晋王,不辞劳苦,这收复梁国,等同收并娘家,必由美娘从中帮忙促成。”
萧珺对独孤皇后表现的历来服服帖帖,贤孝婉顺,便说道:“母后心意,孩儿岂能不知,处处谨记。皇兄萧琮欲完成家父遗愿,但梁国群臣难以一致,主张联合陈国的臣子依然强势,必须谨慎而行。”
隋文帝听了萧珺所言,已颇有成竹在胸,对杨素说道:“爱卿此去,可测水文地形?”
“回禀陛下,臣已沿江观察,已做了山水画图。”杨素道。
“好。”隋文帝说道:“朕立刻传两道旨意,一令崔弘度、刘仁恩在荆州调集马步军,随时准备入梁,以免梁国发生哗变;二来命杨素立刻上任信州总管,在巴东郡操练水军。”
“臣遵旨。”杨素领了旨意,又问道:“臣愚昧,请问陛下巴东郡操练水军,莫非是为过江之策?”
让杨素瞬间感到,隋文帝杨坚已经决心讨伐陈国,隋文帝知道杨素猜出了自己心思,微微一笑,命人取来一卷书纸,递与杨素说道:“爱卿贬职之时,给朕进献的伐陈方略,朕已细看,略做批注。朕命你到巴东之后,依照批注,速做修订,不得耽搁。”
杨素一听自己的伐陈方略,被隋文帝所重视,心中倍感喜悦,撩袍跪倒,连呼万岁。
杨素领了旨意,退出宁安殿。
看着杨素离开宁安殿,萧珺不知为何让杨素打造战船,便问道:“父皇差遣杨素赴巴东郡打造战船,莫不是要讨伐梁国?”
隋文帝笑了笑,对萧珺说道:“朕是让杨素打造的是伐陈战船;梁国国泰民安,朕希望能免去刀兵,和平诏安。”
萧珺明白了隋文帝的意图,问道:“那父皇接下来有何打算?”
“而今皇图统一,是大势所趋,若伐陈国,必先取梁国。美娘若能遵照令尊遗愿,招降梁国,也是功劳一件。”
萧珺问道:“孩儿如何招降,请父皇赐教。”
“朕久闻你苦学诗书,成绩斐然,招降梁国的书信,朕令你起草执笔。”
萧珺一听如此重大的事宜,由自己执笔起草,如履薄冰,诚惶诚恐,她悄悄看了一眼独孤皇后,独孤后也微微点头。萧珺这才言道:“孩儿遵旨。”
左右有太监准备了纸笔,萧珺心里如敲鼓一般,坐在桌前,研墨润笔,稍加思索之后,便提笔书写:
“皇兄在上:启信如见君面,美娘自幼命薄,本是乞丐孤贫,皇兄认领之恩,四载何曾忘怀。远嫁他乡时日,隋主抚育教诲,方知天下兴亡。四海本为一体,九州皆是皇图,江陵弹丸之地,夹存隋陈之间,不如应允天意,举国归顺大隋,则富贵不失,免遭罹难。华夏统一之日,功德刻记青史。”
萧珺写罢此信,交与隋文帝,自己低头不敢看,隋文帝与独孤后细细看了一番,隋文帝言道:“好,写得好,短小精悍,条理清楚,若能写的再工整些,绝不逊于与几位皇子。”独孤皇后看了也是面带欣慰,心中称赞不已。
萧珺看二老高兴,这才松了口气,把心放下。隋文帝杨坚将晋王妃萧珺亲笔信封好,准备修书梁国,诏安归顺。
隋文帝杨坚觉得时机已经成熟,决定正是派遣使臣诏安梁国,便召来左仆射苏威、右仆射高颎觐见,商议出使大臣人选。
苏威、高颎各座一旁;隋文帝杨坚坐在罗汉床上,从炕桌拿起这封萧珺亲笔信说道:“晋王妃此番回乡探亲,已知梁主萧琮有意归顺,只不过梁国臣子政见不一,必须遣一能臣,前往江陵帮助萧琮,以免归顺不成反遭内乱。”
高颎言道:“欲使萧琮归顺,必须先派兵马集结江陵周边,以防不测,而后借助雄兵压境,迫使梁国反隋臣子不敢妄动,促成萧琮归顺。”
苏威道:“若有兵马震慑最好,微臣举荐一人。”
“说。”
“樊子盖。”
杨坚想了想,问道:“为何是樊子盖?”
“回禀陛下,樊子盖,字华宗,庐江人士,其父原是梁国臣子,因战乱逃至江北,对萧梁世家十分了解,此人协助萧琮于内,再派雄兵于外,何愁不能收复西梁?”
听了此言,高颎也频频点头:“陛下,苏相国所言极是,樊子盖确实是个人选。”
杨坚思量了一下二人主张,言道:“二位爱卿分头行事,高颎即刻传旨驻扎荆州的崔弘度、刘仁恩集结兵马,沿江待命。苏威传旨吏部,命樊子盖为派驻使臣,协助梁主早日归顺。”
“遵旨。”高颎、苏威各自行事,不做细说。这便是:
先皇遗愿归北邦,不忍乱世平民伤。
杨萧贵有秦晋好,姻亲促成并隋梁。
更新时间:2013-11-28
在江陵住了些时日,梁国先帝萧岿的国丧已毕,梁后主也顺利登基,萧珺便与八皇子萧瑀、杨素、刘仁恩等人一同回朝。
大隋使团来到江陵渡口,汉江江面之上一片混沌,此时江面大雾漫天,只闻江浪波涛时时做响,眼前已难识远近,过往江面的船只也看不清楚。
清河公杨素道:“江雾如此之大,渡江还需谨慎。”
萧珺问道:“何以见得,杨公请讲。”
杨素道:“此次梁主登基,朝内政见不合,险些动了刀兵,杀机无处不在,王妃万万谨慎。”
萧珺点了点头毕竟当年杨广迎亲时,北归之路就险象环生。刘仁恩、张衡听了也觉得有些道理,刘仁恩道:“清河公觉得应该如何渡江?”
杨素道:“请王妃乘坐轻舟快船,用大船掩护小船。”
刘仁恩道:“小船颠簸,也不舒适,且不够规格啊。”
杨素摸着羊角胡子道:“江面大雾,暗箭难防。”
萧珺点点头,“就按清河公所说,我乘坐小船,命大船跑空船。”
刘仁恩立刻做了安排,几艘送亲的大船,依旧旌旗招展,声势浩大,开始渡江。萧珺、张衡、杨素、刘仁恩分坐两只小船,跟随大船渡江。
浓雾缭绕,船桨波动,一切顺利。萧珺、张衡同乘一船,这轻舟小船,船舱狭小,也没有摆设的东西,萧珺顿觉乏味,问道:“张衡,船上可有把玩之物?”
张衡道:“临时换乘,船上并未准备玩物,下官到是带了一副棋。”
“那就下棋解闷吧。”
张衡在行囊中,取出一副围棋,丫鬟帮着摆好棋盘,萧珺与张衡便对坐下棋。萧珺先执黑子,张衡白子应对。
黑白棋子交相落下,萧珺问道:“我在宫中,背过不少棋谱,但不知棋是何人所制?”
张衡道:“先秦记载,尧帝之妻名为散宜氏,生子丹朱,长大成人之后,不务正业。尧帝为使丹朱改邪归正,打造石子棋,娱其心,稳其性。可丹朱学棋之后,却恶习不改,帝尧只好把丹朱迁送南方,将帝位禅让给舜。”
萧珺道:“尧帝煞费苦心,却不能教化好儿子,实在可惜。”
张衡说:“下棋乃是悟道,只会下棋却不能悟道,也是枉费劳神。”
两个人正在船中谈棋论道,忽然,大船上有人喊道:“有艨艟。”
萧珺、张衡在船舱一听“艨艟”大惊失色,张衡道:“王妃稍等,待我出去看看。”
张衡出了船舱,只见临近一艘大船大呼小叫,乱作一团,再看两侧,艨艟战船飞快驶来,前面镶嵌铜针,凶猛冲来。
难怪杨素不让坐大船,艨艟船体狭长,前面有锥形的铜针,轻便飞快,令人生畏,显然是冲着大船而去,“哐!哐!”几声艨艟战船的铜针便撞破一支大船的船舷。
紧接着又有几个艨艟驶来,冲向后面两艘大船,虽然大船上有弓弩手放箭,但艨艟显然是有备而来,难以阻挡。
大船的船舷被撞破,汹涌的江水立刻倒灌入大船的底舱,梁国的这些艨艟战船显然是刻求一次成功,等艨艟再调转船头,冲击力也就当然无存,所以专门针对王妃、大臣所坐的大船,小船却能死里逃生,躲过一劫。
几艘隋朝的大船江水倒灌,渐渐沉没,艨艟上的弓弩手立刻对落水的隋兵放箭,落井下石,力求必杀。
萧珺从小船舱篷中望去,见大船的兵士纷纷落水,拼死挣扎,而几艘小船却越走越远,萧珺喊道:“为何不如搭救落水兵士?”
张衡道:“艨艟一旦发觉小船,我等更是在劫难逃。”
小船上的人见情况紧迫,加快划动,趁着大雾掩盖,消失在茫茫江面之上,这才让几艘小船却逃过一劫,驶抵北岸。萧珺、张衡、杨素、刘仁恩平安脱离险境。真可谓:
光天化日造失踪,欲将冤魂沉水中。
若非江水知冷暖,反送恶人变英雄。
又曰:
轻舟隔雾渡汉江,烟笼微波起祸殃。
艨艟飞流快难止,撞破大船漏底舱。
层层杀气云霄过,以大掩小护美娘。
二次北渡又是险,终为日后取西梁。
跟随出使的几艘大船均被撞沉,只有数条小船趁着大雾,脱险过江。大船沿江北上,荆州的兵马已经等候多时,刘仁恩在江北准备好车马仪仗,萧珺、萧瑀、杨素等人在荆州稍作歇息,继续北上,直抵京师。
萧珺、杨素一同回到朝中,来到宁安殿面圣。隋文帝杨坚在京师早已等候多时,梁国归属与否,事关大隋统一方略。拜见了杨坚和独孤皇后,隋文帝命宫人赐坐,四人围坐商议此事,隋文帝问萧珺道:“你父皇驾崩之时,皇室宗亲决意如何?”
萧珺答道:“二皇兄萧瓛力主联陈抗隋,五皇兄萧玚力主联隋伐陈,两下调兵入宫禁卫,险些动了血光之灾。”
“看来梁国朝内也是分歧极大,若想收复绝非易事。”杨坚随说随捋着胡须。
萧珺又道:“家父临终之时,遗言愿归复大隋,实现九州统一。我皇兄萧琮,乃忠孝仁爱之人,体恤百姓疾苦,必能免生兵戈,归顺大隋。”
隋文帝深深赞许,独孤皇后说道:“美娘自从远嫁大隋,陪伴晋王,不辞劳苦,这收复梁国,等同收并娘家,必由美娘从中帮忙促成。”
萧珺对独孤皇后表现的历来服服帖帖,贤孝婉顺,便说道:“母后心意,孩儿岂能不知,处处谨记。皇兄萧琮欲完成家父遗愿,但梁国群臣难以一致,主张联合陈国的臣子依然强势,必须谨慎而行。”
隋文帝听了萧珺所言,已颇有成竹在胸,对杨素说道:“爱卿此去,可测水文地形?”
“回禀陛下,臣已沿江观察,已做了山水画图。”杨素道。
“好。”隋文帝说道:“朕立刻传两道旨意,一令崔弘度、刘仁恩在荆州调集马步军,随时准备入梁,以免梁国发生哗变;二来命杨素立刻上任信州总管,在巴东郡操练水军。”
“臣遵旨。”杨素领了旨意,又问道:“臣愚昧,请问陛下巴东郡操练水军,莫非是为过江之策?”
让杨素瞬间感到,隋文帝杨坚已经决心讨伐陈国,隋文帝知道杨素猜出了自己心思,微微一笑,命人取来一卷书纸,递与杨素说道:“爱卿贬职之时,给朕进献的伐陈方略,朕已细看,略做批注。朕命你到巴东之后,依照批注,速做修订,不得耽搁。”
杨素一听自己的伐陈方略,被隋文帝所重视,心中倍感喜悦,撩袍跪倒,连呼万岁。
杨素领了旨意,退出宁安殿。
看着杨素离开宁安殿,萧珺不知为何让杨素打造战船,便问道:“父皇差遣杨素赴巴东郡打造战船,莫不是要讨伐梁国?”
隋文帝笑了笑,对萧珺说道:“朕是让杨素打造的是伐陈战船;梁国国泰民安,朕希望能免去刀兵,和平诏安。”
萧珺明白了隋文帝的意图,问道:“那父皇接下来有何打算?”
“而今皇图统一,是大势所趋,若伐陈国,必先取梁国。美娘若能遵照令尊遗愿,招降梁国,也是功劳一件。”
萧珺问道:“孩儿如何招降,请父皇赐教。”
“朕久闻你苦学诗书,成绩斐然,招降梁国的书信,朕令你起草执笔。”
萧珺一听如此重大的事宜,由自己执笔起草,如履薄冰,诚惶诚恐,她悄悄看了一眼独孤皇后,独孤后也微微点头。萧珺这才言道:“孩儿遵旨。”
左右有太监准备了纸笔,萧珺心里如敲鼓一般,坐在桌前,研墨润笔,稍加思索之后,便提笔书写:
“皇兄在上:启信如见君面,美娘自幼命薄,本是乞丐孤贫,皇兄认领之恩,四载何曾忘怀。远嫁他乡时日,隋主抚育教诲,方知天下兴亡。四海本为一体,九州皆是皇图,江陵弹丸之地,夹存隋陈之间,不如应允天意,举国归顺大隋,则富贵不失,免遭罹难。华夏统一之日,功德刻记青史。”
萧珺写罢此信,交与隋文帝,自己低头不敢看,隋文帝与独孤后细细看了一番,隋文帝言道:“好,写得好,短小精悍,条理清楚,若能写的再工整些,绝不逊于与几位皇子。”独孤皇后看了也是面带欣慰,心中称赞不已。
萧珺看二老高兴,这才松了口气,把心放下。隋文帝杨坚将晋王妃萧珺亲笔信封好,准备修书梁国,诏安归顺。
隋文帝杨坚觉得时机已经成熟,决定正是派遣使臣诏安梁国,便召来左仆射苏威、右仆射高颎觐见,商议出使大臣人选。
苏威、高颎各座一旁;隋文帝杨坚坐在罗汉床上,从炕桌拿起这封萧珺亲笔信说道:“晋王妃此番回乡探亲,已知梁主萧琮有意归顺,只不过梁国臣子政见不一,必须遣一能臣,前往江陵帮助萧琮,以免归顺不成反遭内乱。”
高颎言道:“欲使萧琮归顺,必须先派兵马集结江陵周边,以防不测,而后借助雄兵压境,迫使梁国反隋臣子不敢妄动,促成萧琮归顺。”
苏威道:“若有兵马震慑最好,微臣举荐一人。”
“说。”
“樊子盖。”
杨坚想了想,问道:“为何是樊子盖?”
“回禀陛下,樊子盖,字华宗,庐江人士,其父原是梁国臣子,因战乱逃至江北,对萧梁世家十分了解,此人协助萧琮于内,再派雄兵于外,何愁不能收复西梁?”
听了此言,高颎也频频点头:“陛下,苏相国所言极是,樊子盖确实是个人选。”
杨坚思量了一下二人主张,言道:“二位爱卿分头行事,高颎即刻传旨驻扎荆州的崔弘度、刘仁恩集结兵马,沿江待命。苏威传旨吏部,命樊子盖为派驻使臣,协助梁主早日归顺。”
“遵旨。”高颎、苏威各自行事,不做细说。这便是:
先皇遗愿归北邦,不忍乱世平民伤。
杨萧贵有秦晋好,姻亲促成并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