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4章 吸血鬼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都市小说网 www.dsxsw.net,最快更新唐朝好地主最新章节!
春风又绿江南岸。
船只行驶在长江上,碧波涛涛。两岸则是一片翠绿,一块块的农田里,农夫正赶着牛耕田犁地,有黄牛也有水牛,老牛慢悠悠的背着犁,农夫在后面扬着鞭催赶。
后面有妇人和老人则背着筐,挑着桶,往田里撒粪肥,泼沼液。要想田地产量高,就得保肥。这已经是如今天下农人都知道的种田法宝,各家都沤粪,甚至还有专门的肥厂。
那些集镇城里,甚至路边,到处都是公厕,而且这些公厕几乎都是由人承包了的。免费供应,甚至赠送厕纸呢,为的就是五谷轮回的粪肥。收集沤制加工,就成了农人争相购买的肥料。
甚至还有用榨油剩下的豆饼,以及菜场里那些臭鱼烂虾,鸡鸭猪牛等剔除不要的下水料一起加工。
乡间里更到处都是沼池,这些池子就在田地之间,和种树叶垃圾稻草等往里沤,沼渣沼液都是极肥。
施足了肥,那么一季产量比过去翻两三翻都不是问题,甚至还能连作。
“都是老人孩子,乡村里青壮少了。”李世民站在甲板上,拿着千里镜望着两岸的田间,感叹着道。
张超站在一边,却是带着笑容。
“上皇,这是好事。得益于朝廷这些年的开疆拓土和边疆移民授地政策,中原的贫困百姓都往外走了。人啊,穷则变,变则通。中原十年前就已经不再均田授地,允许兼并。百姓们虽说背井离乡,可去了边地,却是崭新的生活。那些愿意去边地的,哪家不是能每到数百亩地,边地不值钱,只要能开垦,那么开垦多少就都算他们的。”
朝廷的一系列鼓励移民政策,让大量中原百姓离开中原去了四边屯垦。过去中原人口密集,许多百姓都无地。哪怕开国之初,均了一波田地,但许多地方一家人也没有多少地,温饱都不够,还是做佃户。
现在中原走了许多人,那时朝廷分了最后一波地,许多百姓家里也有了数十亩甚至近百亩地。哪怕一家六七口人,这么多地,也已经非常不错了,尤其是两税法改革后,摊丁入亩,百姓负担大大减轻。
兼之新的农耕技术的推广,特别是耕牛挽马这些大牲畜的价格不断下跌以及供应丰富,让百姓耕田轻松了许多。
如今已经不是粗耕,而是精耕细作了。特别是种粮食之外,大家还会多种一些经济作物,或种桑或种棉又或者种大豆、油菜等,靠近城市乡镇的,种菜养殖。
百姓的日子确实一天天好过了许多。
但是整体来说,百姓光靠种地,其实也就维持温饱,想要富裕还是比较难的。好在现在机会多,百姓们也眼光开明了许多。
家里的年青人,纷纷离开乡村走进了城镇。进城打工,赚现钱。家里留下的是年迈的祖父祖母和当家的父母和年幼的弟妹等。
入城打工虽然也辛苦,但却直接赚的是钱。乡村里百姓辛苦耕种,各种农产品除了维持自己生活,以及卖了换钱交税外,剩余能够出售的不多,又要防灾年饥荒。
特别是如今家产品价格一直不高,对于城镇百姓来说,这自然是好事,但对于那些种田的百姓来说,这其实不算是什么好消息,这意味着辛苦一年收获的粮食,换不到几个钱。
温饱是解除了,可就是没钱用。
特别是现在种地还得买肥料,要不然产量就不高,光靠自家的那点肥是不够的。
百姓养牛养猪养鸡养鸭养羊,靠各种养殖来赚点钱用,以备婚丧嫁娶盖房子送人情等。
“陛下,现在的农产品确实还是价格太低了,朝廷内阁现在也正在拟一个法令,就是要对农产品制订一个保护价格,抬高一些粮食等农产品的价格,让农民们受些益。要不然,一年辛苦到头,却赚不到几个钱,太累了。”
“另外,朝廷也在鼓励百姓发展养殖和一些家庭加工产业,光靠种地不行。当然,乡村里的年轻男女,我们晚鼓励他们走出去,入城务工。让他们进城赚工资,既增加了农民家庭的收入,同时也为朝廷现在兴盛的工商业解决越来越大的劳力需求。”
李世民放下千里镜。
叹道,“如今百姓的生活,比起十几年前,那是天壤之别,真是神仙般的日子。但是如此横向对比一下,又发现百姓辛辛苦苦,却依然还是在社会的底层啊。”
“入城务工,听起来很好,不晒太阳光沐雨,坐在屋里赚钱。但实际上,朕也知道,这些人在工坊里也辛苦的很,没日没夜的给那些吸血鬼们赚钱,每月赚的几个钱也都是辛苦钱,甚至还经常遭遇吸血鬼们的克扣。”
李世民对于那些资本家们并不喜欢,认为这些人就是吸血鬼。事实上,现在很多人都是这样称呼那些黑心的资本家。
张超承认,太上皇说的这些也是事实。
工商兴起,商人逐利的本性是不会变的,他们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想尽办法压榨成本。材料成本,人工成本,都拼命的压榨。
尽量让工人多加班,甚至借故克扣,罚款,想赚到点钱相当的艰辛。
其中那些特别黑心的,就被大家称为吸血鬼。
“新的发展,既是新的机遇,也往往会爆出新的问题。朝廷是总管全局,宏观调控的,发现问题,我们解决问题。在如今这个大发展的时候,问题肯定是有的,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当然也不会视而不见。”
张超也认识到那些问题,也在想着解决的办法。
“目前内阁正在商议出台一个劳动法案,是过去的那个劳动法案的修订版,所有的劳动雇佣者,包括奴隶在内,都会受到这个法令的保护。比如说,我们会规定,工坊者等雇佣主必须定期免费为雇工检查身体,规定所有雇佣工每周法定工作日为五天,法定工作时长为四个时辰。允许加班,但在周末外的加工,必须按平时薪水的一点五倍付薪水,若是周末加班,需付两倍薪水。且每天工作总时长不得超过七个时辰,每周总时长不得超过四十个时辰。”
“我们这个法案,还将规定最低时薪,规定最低月薪。规定工伤的赔付标准,以及不得随便克扣、处罚工人等等,这是一个全方面保护如今这越来越庞大的雇佣工群体利益的法令。”
“法令推出之后,大唐各道州县必须严格遵守,并且大唐的那些自治领、封臣领也一样得遵守这个法令。”
在张超看来,国家更应当保护的是弱势群体。因为他们是弱势群体,国家不保护他们,就真的没有人保护他们了。
张超可不希望看到大唐工商刚兴起,就要来场工人革命。
压迫的太过,肯定就有反抗。
朝廷在这方面是有很大的责任的,也必须承担起这份责任来。
李世民微微惊讶。
“你说的这么好听,可是能做到吗?那些资本家是谁?不正是议会上下院里坐着的那些衣冠堂皇的人吗?”
张超笑笑。
“内阁有这个决心,朝廷也有这个决心。若有人不识时务的对抗朝廷,那朝廷会铁腕镇压的,这一点,陛下不用置疑。”
现在这个时候不强硬一点,到了以后,朝廷想强硬都强硬不起来。
内阁里,也有人跟张超提过这个劳动法案是不是太过了一点。最低时薪、月薪,甚至限定加班时长,加班还得付更高的加班费等,甚至规定学徒工也必须得有最低底薪,规定了学徒的时限等等。
奴隶们几乎享受的是和自由雇佣工人一样的保护,只不过他们的薪水标准更低,其它方面基本上和自由民雇佣工一样了,他们受法律保护不被打骂侮辱不被强奸等等,他们的孩子出生之后,即为大唐的自由良民,而不是奴隶,不是奴隶主的财产。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大唐工商大兴,代之而起的就是庞大的工人阶层。
现在大唐有超过一千五百万的奴隶,这个数量还在不断的增加之中,无数被征服的蛮夷,还有一船船一队队从南洋诸岛,从非洲欧洲运来的奴隶。
这些人是花钱买来的。
但如果不重视这么一个庞大的阶层,一直把他们不当人,那这就等于在大唐繁华的基石下,埋下了一个又一个的火药桶。
总有一天,这火药桶要炸。
为何要允许奴隶可以自赎,要何要给奴隶薪水,为何要让奴隶的儿女一生下来就成为自由民?
因为张超要让这社会阶层是流动的。
正如寒门子弟通过读书参加科举,可以改变自己和家族的命运一样。奴隶们的身份也不是不变的,通过认真努力的工作,赚取薪水,然后就得赎得自由,成为一个自由民。
虽然在这社会,成了自由民也不一定有真正的自由,但起码他们的头顶是透明的,是能够上升的。
阶层的固化是最可怕的。
寒门子弟读书科举,能成为官吏。普通的吏员,也能成为官员。小兵能够成为士官,军校生能够成为元帅。
所有的大唐子民,都有机会立功受封成为贵族。
阶级并不固化,但也不那么活跃。太活跃,意味着不稳定,张超很努力的在把握这个度。
奴隶能够成为自由民,但可能要花费半生甚至一生。
每个人都有希望向上升,但都又得付出极大的努力。
贵族们也并不完全固化,推恩令下,也是一代代要分封的,数代之后,也就成了普通百姓。要想维持地位,他们也一样的要去立功。
李世民心里动容。
“但愿你今天说到的这些能够做到。”
春风又绿江南岸。
船只行驶在长江上,碧波涛涛。两岸则是一片翠绿,一块块的农田里,农夫正赶着牛耕田犁地,有黄牛也有水牛,老牛慢悠悠的背着犁,农夫在后面扬着鞭催赶。
后面有妇人和老人则背着筐,挑着桶,往田里撒粪肥,泼沼液。要想田地产量高,就得保肥。这已经是如今天下农人都知道的种田法宝,各家都沤粪,甚至还有专门的肥厂。
那些集镇城里,甚至路边,到处都是公厕,而且这些公厕几乎都是由人承包了的。免费供应,甚至赠送厕纸呢,为的就是五谷轮回的粪肥。收集沤制加工,就成了农人争相购买的肥料。
甚至还有用榨油剩下的豆饼,以及菜场里那些臭鱼烂虾,鸡鸭猪牛等剔除不要的下水料一起加工。
乡间里更到处都是沼池,这些池子就在田地之间,和种树叶垃圾稻草等往里沤,沼渣沼液都是极肥。
施足了肥,那么一季产量比过去翻两三翻都不是问题,甚至还能连作。
“都是老人孩子,乡村里青壮少了。”李世民站在甲板上,拿着千里镜望着两岸的田间,感叹着道。
张超站在一边,却是带着笑容。
“上皇,这是好事。得益于朝廷这些年的开疆拓土和边疆移民授地政策,中原的贫困百姓都往外走了。人啊,穷则变,变则通。中原十年前就已经不再均田授地,允许兼并。百姓们虽说背井离乡,可去了边地,却是崭新的生活。那些愿意去边地的,哪家不是能每到数百亩地,边地不值钱,只要能开垦,那么开垦多少就都算他们的。”
朝廷的一系列鼓励移民政策,让大量中原百姓离开中原去了四边屯垦。过去中原人口密集,许多百姓都无地。哪怕开国之初,均了一波田地,但许多地方一家人也没有多少地,温饱都不够,还是做佃户。
现在中原走了许多人,那时朝廷分了最后一波地,许多百姓家里也有了数十亩甚至近百亩地。哪怕一家六七口人,这么多地,也已经非常不错了,尤其是两税法改革后,摊丁入亩,百姓负担大大减轻。
兼之新的农耕技术的推广,特别是耕牛挽马这些大牲畜的价格不断下跌以及供应丰富,让百姓耕田轻松了许多。
如今已经不是粗耕,而是精耕细作了。特别是种粮食之外,大家还会多种一些经济作物,或种桑或种棉又或者种大豆、油菜等,靠近城市乡镇的,种菜养殖。
百姓的日子确实一天天好过了许多。
但是整体来说,百姓光靠种地,其实也就维持温饱,想要富裕还是比较难的。好在现在机会多,百姓们也眼光开明了许多。
家里的年青人,纷纷离开乡村走进了城镇。进城打工,赚现钱。家里留下的是年迈的祖父祖母和当家的父母和年幼的弟妹等。
入城打工虽然也辛苦,但却直接赚的是钱。乡村里百姓辛苦耕种,各种农产品除了维持自己生活,以及卖了换钱交税外,剩余能够出售的不多,又要防灾年饥荒。
特别是如今家产品价格一直不高,对于城镇百姓来说,这自然是好事,但对于那些种田的百姓来说,这其实不算是什么好消息,这意味着辛苦一年收获的粮食,换不到几个钱。
温饱是解除了,可就是没钱用。
特别是现在种地还得买肥料,要不然产量就不高,光靠自家的那点肥是不够的。
百姓养牛养猪养鸡养鸭养羊,靠各种养殖来赚点钱用,以备婚丧嫁娶盖房子送人情等。
“陛下,现在的农产品确实还是价格太低了,朝廷内阁现在也正在拟一个法令,就是要对农产品制订一个保护价格,抬高一些粮食等农产品的价格,让农民们受些益。要不然,一年辛苦到头,却赚不到几个钱,太累了。”
“另外,朝廷也在鼓励百姓发展养殖和一些家庭加工产业,光靠种地不行。当然,乡村里的年轻男女,我们晚鼓励他们走出去,入城务工。让他们进城赚工资,既增加了农民家庭的收入,同时也为朝廷现在兴盛的工商业解决越来越大的劳力需求。”
李世民放下千里镜。
叹道,“如今百姓的生活,比起十几年前,那是天壤之别,真是神仙般的日子。但是如此横向对比一下,又发现百姓辛辛苦苦,却依然还是在社会的底层啊。”
“入城务工,听起来很好,不晒太阳光沐雨,坐在屋里赚钱。但实际上,朕也知道,这些人在工坊里也辛苦的很,没日没夜的给那些吸血鬼们赚钱,每月赚的几个钱也都是辛苦钱,甚至还经常遭遇吸血鬼们的克扣。”
李世民对于那些资本家们并不喜欢,认为这些人就是吸血鬼。事实上,现在很多人都是这样称呼那些黑心的资本家。
张超承认,太上皇说的这些也是事实。
工商兴起,商人逐利的本性是不会变的,他们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想尽办法压榨成本。材料成本,人工成本,都拼命的压榨。
尽量让工人多加班,甚至借故克扣,罚款,想赚到点钱相当的艰辛。
其中那些特别黑心的,就被大家称为吸血鬼。
“新的发展,既是新的机遇,也往往会爆出新的问题。朝廷是总管全局,宏观调控的,发现问题,我们解决问题。在如今这个大发展的时候,问题肯定是有的,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当然也不会视而不见。”
张超也认识到那些问题,也在想着解决的办法。
“目前内阁正在商议出台一个劳动法案,是过去的那个劳动法案的修订版,所有的劳动雇佣者,包括奴隶在内,都会受到这个法令的保护。比如说,我们会规定,工坊者等雇佣主必须定期免费为雇工检查身体,规定所有雇佣工每周法定工作日为五天,法定工作时长为四个时辰。允许加班,但在周末外的加工,必须按平时薪水的一点五倍付薪水,若是周末加班,需付两倍薪水。且每天工作总时长不得超过七个时辰,每周总时长不得超过四十个时辰。”
“我们这个法案,还将规定最低时薪,规定最低月薪。规定工伤的赔付标准,以及不得随便克扣、处罚工人等等,这是一个全方面保护如今这越来越庞大的雇佣工群体利益的法令。”
“法令推出之后,大唐各道州县必须严格遵守,并且大唐的那些自治领、封臣领也一样得遵守这个法令。”
在张超看来,国家更应当保护的是弱势群体。因为他们是弱势群体,国家不保护他们,就真的没有人保护他们了。
张超可不希望看到大唐工商刚兴起,就要来场工人革命。
压迫的太过,肯定就有反抗。
朝廷在这方面是有很大的责任的,也必须承担起这份责任来。
李世民微微惊讶。
“你说的这么好听,可是能做到吗?那些资本家是谁?不正是议会上下院里坐着的那些衣冠堂皇的人吗?”
张超笑笑。
“内阁有这个决心,朝廷也有这个决心。若有人不识时务的对抗朝廷,那朝廷会铁腕镇压的,这一点,陛下不用置疑。”
现在这个时候不强硬一点,到了以后,朝廷想强硬都强硬不起来。
内阁里,也有人跟张超提过这个劳动法案是不是太过了一点。最低时薪、月薪,甚至限定加班时长,加班还得付更高的加班费等,甚至规定学徒工也必须得有最低底薪,规定了学徒的时限等等。
奴隶们几乎享受的是和自由雇佣工人一样的保护,只不过他们的薪水标准更低,其它方面基本上和自由民雇佣工一样了,他们受法律保护不被打骂侮辱不被强奸等等,他们的孩子出生之后,即为大唐的自由良民,而不是奴隶,不是奴隶主的财产。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大唐工商大兴,代之而起的就是庞大的工人阶层。
现在大唐有超过一千五百万的奴隶,这个数量还在不断的增加之中,无数被征服的蛮夷,还有一船船一队队从南洋诸岛,从非洲欧洲运来的奴隶。
这些人是花钱买来的。
但如果不重视这么一个庞大的阶层,一直把他们不当人,那这就等于在大唐繁华的基石下,埋下了一个又一个的火药桶。
总有一天,这火药桶要炸。
为何要允许奴隶可以自赎,要何要给奴隶薪水,为何要让奴隶的儿女一生下来就成为自由民?
因为张超要让这社会阶层是流动的。
正如寒门子弟通过读书参加科举,可以改变自己和家族的命运一样。奴隶们的身份也不是不变的,通过认真努力的工作,赚取薪水,然后就得赎得自由,成为一个自由民。
虽然在这社会,成了自由民也不一定有真正的自由,但起码他们的头顶是透明的,是能够上升的。
阶层的固化是最可怕的。
寒门子弟读书科举,能成为官吏。普通的吏员,也能成为官员。小兵能够成为士官,军校生能够成为元帅。
所有的大唐子民,都有机会立功受封成为贵族。
阶级并不固化,但也不那么活跃。太活跃,意味着不稳定,张超很努力的在把握这个度。
奴隶能够成为自由民,但可能要花费半生甚至一生。
每个人都有希望向上升,但都又得付出极大的努力。
贵族们也并不完全固化,推恩令下,也是一代代要分封的,数代之后,也就成了普通百姓。要想维持地位,他们也一样的要去立功。
李世民心里动容。
“但愿你今天说到的这些能够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