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六章 圣人之道始于初心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都市小说网 www.dsxsw.net,最快更新断狱最新章节!
<!--章节内容开始--> 宗云虽然一副道门贵公子的姿态,但他从来就不是个淡漠之人,自打进入江湖武林之后,他便背负着师父的血仇,他的行事风格也一度深沉乃至于黑暗,为了复仇甚至可以不择手段。
即便与杨璟相遇之后,他的这种个性也并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只不过杨璟传授给他的太极拳,让他在不断的修炼之中,也不断提高了自己的境界。
师父当年的冤屈也在杨璟的帮助下,得到了昭雪,秦玄策和黄韵真也受到了该有的惩罚,他与董尚志也修复了关系,如今也算是同气连枝了。
在这个过程当中,他的境界也终于踏入了武道宗师,他本该已经满足了。
人都说文无第一而武无第二,所谓武道宗师到底该如何界定,实在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
有些人武艺高强,罕有敌手,但心术不正,行事邪恶且残害良善,这样的人又岂能称之为宗师?
有些人虽然堪称十世善人,处处行侠仗义,可花拳绣腿,能帮到的人终究有限,自然也无法称之为宗师。
由此看来,武道宗师起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善,一个是强,这就是所谓的德艺双馨了。
宗云执着于复仇,但秦玄策和黄韵真受到惩戒之后,他也终于放下心来,跟着杨璟做些有益于百姓的事情,而且收效还是非常显著的。
有了杨璟的太极拳之后,武功本来就高深莫测的他,更是打遍敌手,是故说他是武道宗师,并不为过。
曾几何时,成为武道宗师,便是宗云除了报仇之外的最大梦想,因为他报了仇,了结了一桩心事,但还有另一桩使命,那便是为了师父王道明,将南无派发扬光大!
想要做到这一点,成为武道宗师只是一个开始,往后还要开宗立派,还要将师父的理念继承且继续发扬。
当他踏入宗师境界之后,他认为是时候该开宗立派了,他也跟杨璟尝试过,在仙云山创立了双鱼山宗,虽然整个宗门直至如今也只有他和杨璟两个人而已,但毕竟已经是个不错的开端了。
可当他修炼太极越发精深之后,他却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触摸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
那便是圣人!
人类有史以来,能够称之为圣人的,一个巴掌都能够数得过来。
后世有孔孟朱王的说法,这四个圣人便是孔子、孟子、朱子(也就是朱熹)、还有明朝心学创始人王阳明。
孔子和孟子自是不用说,千百年来都是读书人崇拜的圣人,他们的仁义思想对国家的统一、百姓的安定以及社会的和谐发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以说整个古代封建社会,就是在孔孟之道的框架和基石上建立起来的,即便到了后世,孔圣人的思想,仍旧影响着无数人。
而提倡理学的朱熹虽然名气不如孔孟,但也算是将儒学又大力发展起来,虽然在理宗赵昀这个时期,朱熹的理论和思想才开始受到朝廷的重视,但他却影响了宋朝往后的朝代。
以往科举考孔孟之道,大宋开国太祖赵匡胤的元老辅臣赵普,读书并不多,但却也说出了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话来。
而到了明清之后,科举仍旧考孔孟之道,但士子们从小寒窗苦读,所用的教材却是朱熹对孔孟经典的集注,也就是说,往后的读书人,或者说那些参加科举考试的士子们,他们从小读的书,都是朱熹对孔孟之道的注解。
也有人说王阳明其实只能算半个圣人,因为心学的影响力没有孔孟等人的大,但知行合一的心学,其实更能促进社会的进步,因为心学倡导的是思想的释放!
不过对于循规蹈矩几千年的华夏人而言,心学多少是有些背离了孔孟之道的伦理准则,或者说与孔孟之道的道路并不同,所以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接受,反倒在某岛国上,乃至世界的其他国家,受到了极大的崇拜。
闲话也不多说了,这里只说宗云确实超越了武道宗师,看到了自己更高的目标!
圣人们,或者说古时那些诸子百家的先贤们,之所以能够被世人铭记千秋万载,是因为他们的思想,改变了这个世道,或者说,他们的思想,维护着这个世道,能够继续延续下去,甚至往更好的方向延续。
宗云想要成为圣人,可以著书立说,可以提出自己的思想,但他显然没有这方面的天赋,他到底不是个读书人。
既然如此,是不是意味着宗云就无法成就圣人的境界了?
不。
除了这些圣人之外,还有一些圣人,他们并没有著书立说,也没有用自己的思想来改变这个世界,或者说他们没有明确的思想学说。
但他们却用自己的行动,来让世人千古铭记!
比如关羽,比如岳飞!
他们这些人并不是读书人,但他们的忠义,他们的武功,他们的传奇故事,却让世人永世难忘,甚至为他们建造宗庙,封他们为人间圣者!
宗云无法走孔孟的路子,却可以走关羽和岳飞这样的路子!
当然了,早先所说的那个王阳明,是其中的一个异类,他既提出了心学,在战功上也是堪称百战不殆!
宗云由此看到了自己的新目标,找到了自己的新道路,武者追求永无止境,如此才能越来越强大,如果自满傲慢、故步自封、停滞不前,迟早是会被人打败的!
宗云不是杨璟,他无法像杨璟那样融入朝堂的官场体系,因为他是个一生不羁爱自由的人。
所以他要用自己的方式,让百姓们永远铭记他!
丘处机确实为了族人而曲线救国,劝诫成吉思汗少生杀孽,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
但客观来说,他接受了蒙古人的册封,全真教的道人为蒙古人的帝王祈福,而得到了全真教祝福的蒙古人,却要践踏和毁灭南宋。
从这一点上来说,到底是有些不太好听的。
所以宗云要做一件杨璟一直想做,却又无法去做的事情。
他知道杨璟并非忠于腐朽的南宋朝廷,杨璟也不是朝廷的鹰犬走狗,杨璟只是忠于百姓,只是想要为百姓谋求福祉,不想看到生灵涂炭,想要南宋的百姓们继续安定且繁荣地延续下去!
但杨璟进入了官场体系,而且已经走到了一定的高度,他无法再抽身出来。
所以宗云要帮助杨璟,他不忠于朝廷,他不需要听从朝廷的调遣,同样也不会受到朝廷的掣肘和阻挠,他要建立属于自己的势力,用自己的力量,来抵御蒙古人,来为百姓阻挡北方的铁蹄和弓刀!
这就如同早先的红袄军一样,虽然是忠义军,但必要的时候,朝廷会将你当成反贼,会对你诏安,你若是不归顺朝廷,便只能等着朝廷来讨伐和剿灭!
红袄军早先在百姓之中有着极其好的口碑,这些义军是代表了基层百姓的利益的。
可最终他们却与其他枭雄一样,背离了初衷,只为了追求权势和财富,百姓只不过是他们的幌子和遮羞布。
当他们在蒙古人和南宋朝廷之间摇摆,仿佛叛降之时,他们就已经不再是原来的红袄军,只不过是追求霸权的一方势力,仅此而已。
宗云想要建立自己的势力,但绝不会步红袄军的后尘!
也正是因此,这一路上他极其注重人才,为自己的势力不但汇聚英才,招贤纳士,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
董尚志和白玉蟾对他的意图也早已清楚,所以并没有劝阻宗云,因为宗云走在他们想都不敢想的道路上,宗云在追求连他们都不敢去追求的圣人境界!
仙人,神人,是属于神话传说的,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但圣人却不同,圣人有着超越凡人的成就,但他终究是个凡人,那才是真正行走在人间的神!
白玉蟾被誉为活神仙,许多人都想找到他,但如果能够选择,他也不想成为这样的传奇。
年轻的他也曾经做过很多事,在各方面都非常努力,是因为他也曾经像宗云一样,希望能够成为圣人,希望能够让百姓铭记千古。
可惜他最终没能得到重用,只能隐遁山林,成就了活神仙的名号。
眼下宗云比他更有冲劲,更有能力,也更有可能达成那个他当初没能达成的愿望,试问白玉蟾又怎么可能会反对宗云?
非但不反对,他还有帮助宗云,甚至说服董尚志,让董尚志一起全力支持宗云!
自打后周世宗灭佛之后,道教在宋朝得到了极其庞大的发展空间,因为道人不需要缴纳赋税,道人的数量也达到了一个非常恐怖的数字。
而蒙古人是草原上的民族,恶劣的生存环境以及落后的生产力,使得他们很迷信,所以他们也信奉和膜拜佛教道教乃至于西方的教派。
如此一来,北方的道人数量也非常的庞大,佛道辩论之后,道教受到取缔,道人被驱逐,人数自然也是相当恐怖。
这一路上,也有越来越多的道人加入他们的队伍,跟着他们返回南方避难。
虽然对这些道人来者不拒,但宗云挑选的标准却非常严格,甚至堪称严苛,只有那些身怀武艺或者有着某种特长,有着一技傍身的人,才能够进入他的核心。
这些人无论选择返回南宋,还是继续留在北方,都是宗云的元老团队,是宗云为了实践自己的理想,为了踏入那个更高境界,为了铺就那条道路,而聚集起来的!
如今,宗云看中了蔡州城外的那些奴隶,并不是因为那些奴隶有多么的可怜。
相反,这些奴隶并不可怜,这些奴隶反倒很可怕!
因为他们是当初蒙古人攻打蔡州之后,不愿投降蒙古人的那群人,即便过了这么多年,他们宁愿做奴隶,也不愿做汉奸!
这里成了这些血性男儿的集中营,蒙古人四处征伐的过程中,但凡遇到反抗者,但凡遇到不愿投降的,都会杀掉。
可有一些不愿投降,却又无法杀掉,或者因为他们有着特殊能力而舍不得杀掉的,便会丢到这个奴隶营来。
经过了这么多年,这个奴隶营也是优胜劣汰,大浪淘沙一般,能够活到今天的,无一不是强者之中的强者!
宗云要的,就是这样的人!<!--章节内容结束-->
<!--章节内容开始--> 宗云虽然一副道门贵公子的姿态,但他从来就不是个淡漠之人,自打进入江湖武林之后,他便背负着师父的血仇,他的行事风格也一度深沉乃至于黑暗,为了复仇甚至可以不择手段。
即便与杨璟相遇之后,他的这种个性也并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只不过杨璟传授给他的太极拳,让他在不断的修炼之中,也不断提高了自己的境界。
师父当年的冤屈也在杨璟的帮助下,得到了昭雪,秦玄策和黄韵真也受到了该有的惩罚,他与董尚志也修复了关系,如今也算是同气连枝了。
在这个过程当中,他的境界也终于踏入了武道宗师,他本该已经满足了。
人都说文无第一而武无第二,所谓武道宗师到底该如何界定,实在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
有些人武艺高强,罕有敌手,但心术不正,行事邪恶且残害良善,这样的人又岂能称之为宗师?
有些人虽然堪称十世善人,处处行侠仗义,可花拳绣腿,能帮到的人终究有限,自然也无法称之为宗师。
由此看来,武道宗师起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善,一个是强,这就是所谓的德艺双馨了。
宗云执着于复仇,但秦玄策和黄韵真受到惩戒之后,他也终于放下心来,跟着杨璟做些有益于百姓的事情,而且收效还是非常显著的。
有了杨璟的太极拳之后,武功本来就高深莫测的他,更是打遍敌手,是故说他是武道宗师,并不为过。
曾几何时,成为武道宗师,便是宗云除了报仇之外的最大梦想,因为他报了仇,了结了一桩心事,但还有另一桩使命,那便是为了师父王道明,将南无派发扬光大!
想要做到这一点,成为武道宗师只是一个开始,往后还要开宗立派,还要将师父的理念继承且继续发扬。
当他踏入宗师境界之后,他认为是时候该开宗立派了,他也跟杨璟尝试过,在仙云山创立了双鱼山宗,虽然整个宗门直至如今也只有他和杨璟两个人而已,但毕竟已经是个不错的开端了。
可当他修炼太极越发精深之后,他却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触摸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
那便是圣人!
人类有史以来,能够称之为圣人的,一个巴掌都能够数得过来。
后世有孔孟朱王的说法,这四个圣人便是孔子、孟子、朱子(也就是朱熹)、还有明朝心学创始人王阳明。
孔子和孟子自是不用说,千百年来都是读书人崇拜的圣人,他们的仁义思想对国家的统一、百姓的安定以及社会的和谐发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以说整个古代封建社会,就是在孔孟之道的框架和基石上建立起来的,即便到了后世,孔圣人的思想,仍旧影响着无数人。
而提倡理学的朱熹虽然名气不如孔孟,但也算是将儒学又大力发展起来,虽然在理宗赵昀这个时期,朱熹的理论和思想才开始受到朝廷的重视,但他却影响了宋朝往后的朝代。
以往科举考孔孟之道,大宋开国太祖赵匡胤的元老辅臣赵普,读书并不多,但却也说出了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话来。
而到了明清之后,科举仍旧考孔孟之道,但士子们从小寒窗苦读,所用的教材却是朱熹对孔孟经典的集注,也就是说,往后的读书人,或者说那些参加科举考试的士子们,他们从小读的书,都是朱熹对孔孟之道的注解。
也有人说王阳明其实只能算半个圣人,因为心学的影响力没有孔孟等人的大,但知行合一的心学,其实更能促进社会的进步,因为心学倡导的是思想的释放!
不过对于循规蹈矩几千年的华夏人而言,心学多少是有些背离了孔孟之道的伦理准则,或者说与孔孟之道的道路并不同,所以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接受,反倒在某岛国上,乃至世界的其他国家,受到了极大的崇拜。
闲话也不多说了,这里只说宗云确实超越了武道宗师,看到了自己更高的目标!
圣人们,或者说古时那些诸子百家的先贤们,之所以能够被世人铭记千秋万载,是因为他们的思想,改变了这个世道,或者说,他们的思想,维护着这个世道,能够继续延续下去,甚至往更好的方向延续。
宗云想要成为圣人,可以著书立说,可以提出自己的思想,但他显然没有这方面的天赋,他到底不是个读书人。
既然如此,是不是意味着宗云就无法成就圣人的境界了?
不。
除了这些圣人之外,还有一些圣人,他们并没有著书立说,也没有用自己的思想来改变这个世界,或者说他们没有明确的思想学说。
但他们却用自己的行动,来让世人千古铭记!
比如关羽,比如岳飞!
他们这些人并不是读书人,但他们的忠义,他们的武功,他们的传奇故事,却让世人永世难忘,甚至为他们建造宗庙,封他们为人间圣者!
宗云无法走孔孟的路子,却可以走关羽和岳飞这样的路子!
当然了,早先所说的那个王阳明,是其中的一个异类,他既提出了心学,在战功上也是堪称百战不殆!
宗云由此看到了自己的新目标,找到了自己的新道路,武者追求永无止境,如此才能越来越强大,如果自满傲慢、故步自封、停滞不前,迟早是会被人打败的!
宗云不是杨璟,他无法像杨璟那样融入朝堂的官场体系,因为他是个一生不羁爱自由的人。
所以他要用自己的方式,让百姓们永远铭记他!
丘处机确实为了族人而曲线救国,劝诫成吉思汗少生杀孽,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
但客观来说,他接受了蒙古人的册封,全真教的道人为蒙古人的帝王祈福,而得到了全真教祝福的蒙古人,却要践踏和毁灭南宋。
从这一点上来说,到底是有些不太好听的。
所以宗云要做一件杨璟一直想做,却又无法去做的事情。
他知道杨璟并非忠于腐朽的南宋朝廷,杨璟也不是朝廷的鹰犬走狗,杨璟只是忠于百姓,只是想要为百姓谋求福祉,不想看到生灵涂炭,想要南宋的百姓们继续安定且繁荣地延续下去!
但杨璟进入了官场体系,而且已经走到了一定的高度,他无法再抽身出来。
所以宗云要帮助杨璟,他不忠于朝廷,他不需要听从朝廷的调遣,同样也不会受到朝廷的掣肘和阻挠,他要建立属于自己的势力,用自己的力量,来抵御蒙古人,来为百姓阻挡北方的铁蹄和弓刀!
这就如同早先的红袄军一样,虽然是忠义军,但必要的时候,朝廷会将你当成反贼,会对你诏安,你若是不归顺朝廷,便只能等着朝廷来讨伐和剿灭!
红袄军早先在百姓之中有着极其好的口碑,这些义军是代表了基层百姓的利益的。
可最终他们却与其他枭雄一样,背离了初衷,只为了追求权势和财富,百姓只不过是他们的幌子和遮羞布。
当他们在蒙古人和南宋朝廷之间摇摆,仿佛叛降之时,他们就已经不再是原来的红袄军,只不过是追求霸权的一方势力,仅此而已。
宗云想要建立自己的势力,但绝不会步红袄军的后尘!
也正是因此,这一路上他极其注重人才,为自己的势力不但汇聚英才,招贤纳士,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
董尚志和白玉蟾对他的意图也早已清楚,所以并没有劝阻宗云,因为宗云走在他们想都不敢想的道路上,宗云在追求连他们都不敢去追求的圣人境界!
仙人,神人,是属于神话传说的,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但圣人却不同,圣人有着超越凡人的成就,但他终究是个凡人,那才是真正行走在人间的神!
白玉蟾被誉为活神仙,许多人都想找到他,但如果能够选择,他也不想成为这样的传奇。
年轻的他也曾经做过很多事,在各方面都非常努力,是因为他也曾经像宗云一样,希望能够成为圣人,希望能够让百姓铭记千古。
可惜他最终没能得到重用,只能隐遁山林,成就了活神仙的名号。
眼下宗云比他更有冲劲,更有能力,也更有可能达成那个他当初没能达成的愿望,试问白玉蟾又怎么可能会反对宗云?
非但不反对,他还有帮助宗云,甚至说服董尚志,让董尚志一起全力支持宗云!
自打后周世宗灭佛之后,道教在宋朝得到了极其庞大的发展空间,因为道人不需要缴纳赋税,道人的数量也达到了一个非常恐怖的数字。
而蒙古人是草原上的民族,恶劣的生存环境以及落后的生产力,使得他们很迷信,所以他们也信奉和膜拜佛教道教乃至于西方的教派。
如此一来,北方的道人数量也非常的庞大,佛道辩论之后,道教受到取缔,道人被驱逐,人数自然也是相当恐怖。
这一路上,也有越来越多的道人加入他们的队伍,跟着他们返回南方避难。
虽然对这些道人来者不拒,但宗云挑选的标准却非常严格,甚至堪称严苛,只有那些身怀武艺或者有着某种特长,有着一技傍身的人,才能够进入他的核心。
这些人无论选择返回南宋,还是继续留在北方,都是宗云的元老团队,是宗云为了实践自己的理想,为了踏入那个更高境界,为了铺就那条道路,而聚集起来的!
如今,宗云看中了蔡州城外的那些奴隶,并不是因为那些奴隶有多么的可怜。
相反,这些奴隶并不可怜,这些奴隶反倒很可怕!
因为他们是当初蒙古人攻打蔡州之后,不愿投降蒙古人的那群人,即便过了这么多年,他们宁愿做奴隶,也不愿做汉奸!
这里成了这些血性男儿的集中营,蒙古人四处征伐的过程中,但凡遇到反抗者,但凡遇到不愿投降的,都会杀掉。
可有一些不愿投降,却又无法杀掉,或者因为他们有着特殊能力而舍不得杀掉的,便会丢到这个奴隶营来。
经过了这么多年,这个奴隶营也是优胜劣汰,大浪淘沙一般,能够活到今天的,无一不是强者之中的强者!
宗云要的,就是这样的人!<!--章节内容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