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村落构筑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都市小说网 www.dsxsw.net,最快更新风水密码最新章节!
(1)诸葛八卦村
位于浙江省兰溪市的诸葛八卦村,古称”高隆”,是“古今第一良相”诸葛亮一支后裔聚集的血缘村落。据《高隆诸葛氏宗谱)记载,本村的诸葛氏奉诸葛亮的父亲圭为始祖,元代中叶到高隆定居的是第26世宁五公诸葛大师。全村目前有5000多人口,有逾2700人为诸葛亮嫡传后裔,是全国最大的诸葛亮后裔集中聚居地。
从高处看,村落位于八座小山环抱之中,小山似连非连,形似八卦的八个方位,成为外八卦。格局按九宫八卦图式而建,整体布局以村中钟池为中心,似太极阴阳鱼图。房屋呈放射状排列,向外延伸八条弄堂,将全村分为八块,形成内八卦。村内弄堂似通非通,似连非连,曲折玄妙。八卦阵式的排列变幻莫测,奥妙无穷,大有可观赏之处。构成了一座颇具规模的建筑群,雕梁画栋,古朴典雅,百态千姿,风格优美,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虽岁月迁移,人事代谢,迄今总体格局未有巨变,堪称我国古代建筑史上一大奇观。现已批准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诸葛八卦村最引人注目的是村中一个八卦图式的大池塘——钟池。半阴,有水,半阳,干地,村民多在此浣衣洗涤。池塘与环湖而立的古民居融合为一体,为诸葛八卦村注入了一种灵韵。
诸葛八卦村的村民中,”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风气沿袭至今,医药高手名士众多,广开药行遍布全国各地。
诸葛八卦村中的民居,均为建于明清的古建筑。目前,村内的明清两代房屋多达200余所,其中大小厅堂18座,石碑坊三座,花园别墅两座,青砖灰瓦马头墙,古朴端庄,有的屋子窗檐还画有八卦图。整个村子就是一个巨大的活文物,是中国古村庄与古民居完整保存的典范。
(2)太极星象村
浙江武义县俞源是一个住着700多户,2000多人、布局为太极星象图的古村落。这是中国唯一笼罩着浓厚道教神秘色彩的太极星象村。
俞源即俞姓源头之意,是目前全国最大的俞姓聚居地,历史悠久。相传南宋时,杭州人俞义从松阳护送父亲灵柩回杭,路过此地投宿时,停放在溪边的灵柩被紫藤缠绕起来。俞义认定这里的神地,便置地葬父,定居下来。俞源村的发迹是从俞氏第五代俞涞开始的。俞涞和时任明代御史中丞的刘伯温交谊甚笃。《俞氏宗谱》中记载刘伯温曾为俞涞画像题词,称赞俞涞为陶渊明笔下的五柳先生。
元至正九年(公元1349年),刘伯温过俞源看望好友俞涞,见俞涞旱涝不断,瘟疫流行,民不聊生,便建议俞涞将村口直溪改为曲溪,设计咸太极图,与十一道山岗共同形成黄道十二宫,就能把村中的瑞气留住。因而村人设计了太极河,并遵照刘伯温要求按二十八宿布局建造房子。
从现在看,四面环山的俞源村,仅在北面有着一个小缺口,整个村庄就像一个口小肚大的瓶子。一条山溪从东南方流人村中,与另一条从南方流来的山溪合二为一,后复折向北,至村口成“S”形流向村外田野。“S”形流与周围的山沿在村口勾勒出一个巨大的太极圈,正好是一条阴阳鱼界线,把田野分成太极两仪。据有关专家考证,俞源古村落布局与1974年河北宣化出土的辽代砖墓星象图中显示的星象一致,是按天体星象“天罡引二十宿,黄道十二宫环绕”来排列的。村口太极图便是人工设计的“双鱼宫”,属阴阳双鱼星座,为十二宫之首。其余“十一宫”分别是环绕村庄的ll座山岗,属自然生成。横贯俞源村再现的是一幅完整的天体星象图,堪称东方奇观。
俞源世代书香,文化底蕴深厚,历代科举不绝,文人辈出。有文学家、地理学家、诗人、画家、书法家等,明清两代出过尚书、大夫、进士、抚台、知县、单人等,多达260余人。
俞源村现存宋、元、明、清四朝不同风格的古建筑395幢,1072间,占地面积3.4.万平方米,大多是坐北朝南,阳光充足。尚有堂楼、厅、阁、院、庙等,面积之大,为国内所罕见。这些古建筑中,到处可见龙的形象。
(3)按《内经图》规划的郭洞村
浙江武义县郭洞村因其“山环如廓,幽深如洞”,故名郭洞。
据《武义县志》记载,郭洞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从何氏家谱中查知,郭洞村的发达在元朝。元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武义后生何寿之进山看望居住在郭洞的外婆,但见此地翠嶂千重,古木参天,碧溪双注,奇峰叠现,顿生迁居之意。后征得任广东按察司副使的祖父、和在朝做参军的外公及父母的同意,至郭洞筑宅置产。此后640余年,何氏子孙延绵不断,成为香火鼎盛的望族名门,形成了今天以何姓为主的总体格局。
据有关文献介绍,郭洞是按《内经图》设计布局的,郭洞分郭上、郭下两个行政村。郭洞的地形独特,三面环山,有两条溪水在这里汇聚,北面留一块空地,远处又是左右青山相拥,正应了“狮象把门”之说。又溪汇合后沿西山环村而流,回龙桥跨溪而建,把这块宝地的风水包裹得严严实实。千里外的石苍岭,北山上的塔和这座回龙桥几成一条直线,可见古人看风水造形势的一番苦心。桥边上的龙山上长满了树龄达六七百年的高大树木,还有许多难得一见的珍贵树种,属典型的古生态林。
郭洞村纳民居多为为明清时的建筑,保存完好,古朴精美。全村道路纵横有序,均以卵石铺地,晴雨皆宜。全村近两千口人,至今大多仍住青黑瓦的古建筑中。古朴大度的明代廊柱,精雕细刻的清代牛腿,受西洋风格影响的民国门窗,比比皆是。大片的古民居,虽然鲜有豪门深院,但村宅之完整,保存之完好,可以说是一部明代直至民国的建筑编年史。
(4)王家大院
被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的王家大院,包括东大院、西大院和孝义祠,总面积34650平方米。
王家大院是静升王氏家庭耗费半个世纪(公元1762—1811年)修建而成的豪华住宅,总面积达15万平方米,共有院落54幢,房屋1083间。王家本为太原人,来灵石后落脚汾河沟营村。元皇庆年间(公元1312年),有位叫王石的年轻人迁至静升,即是静升王氏始祖。这王石以卖豆腐为生,为人忠厚,渐有积蓄。至千三世时其后代已是静升首户。个四世的王谦受、王谦和等五兄弟脑筋灵活,经商贩卖盐粮绸缎、杂货骡马。以后贸易由晋至蒙,行商坐贾,通过为官家购粮草又打通了黑白两道,官商联手一发不可收拾。康熙年间为静升王氏鼎盛时代,王家人通过科举、捐保、因袭等途径获五品至二品官员12人,授、封、赠各种大夫达42人之多,获康熙御赐龙头拐杖,乾隆赐黄马褂、银牌等。然王氏家庭自清朝道光年后逐渐衰落,不少族人弃商从官,贪图享乐,玩物丧志,甚至吸食鸦片变卖家产。祖上数代修建的万余平方米豪宅高家崖堡,仅以946两纹银售出;四家为了糊口将当年奉旨修建的大型石雕孝义坊和孝义祠,以区区2000吊铜钱卖出,一家仅得500吊钱。曾经轰轰烈烈的王氏家庭,600余年积累的庞大祖业很快付诸东流。
王家大院的选址十分科学。占据静升镇惟一居高临下的北山坡,一刚背阴抱阳;二则无水患、缺水之虞,坡间有一条南北向天然排水沟;三则宅后一派自然风光:夏日层峦叠翠,冬日素裹银装,凭高望远,镇中万物尽收眼底。两处大院信沟为界,西片称西堡院,叫红门堡;东片称东堡院,叫高家崖,两片之间跨沟有石桥相连,院后山坡最高处为王家祖坟。王家大院东堡院,即高家崖建筑群,建于嘉庆初年至嘉庆十六年间,全封闭式。占地1728平方米,26座院落有房间212间,并列六路。中间三进为主院,西面两路为桂馨书院和花院,花院南屋花窖内有秘密暗道与各户相连,以备应急。东面为厨房。这些院落妙就妙在既成整体,又相对独立,前后左右院门竟达65道之多,令人如入迷宫。大院往东可达静升镇,往西可以石桥达西堡院。建筑后身有13孔窑洞,为全院最高处,为家丁居住。王家大院西堡院,即红门堡建筑群,建于乾隆四年至乾隆五十八年间。占地19800平方米,东西宽105米,南北长180米,28座院落有房屋834间。以中间主干道为轴心贯穿三条横巷,形成一个巨大的“王”字可谓匠心独运。全部院落只有先通过横巷,再转入主干道才能出去。主干道路面铺砌防冲刷的鹅卵石,不仅是唯一通道。还担负着汇洪功能。主体建筑在南端西侧,气宇轩昂,有高官大贾气派。各院落虽均为四合院却大小不一,功能各异,门廊千回百转,曲径通幽,正所谓“一关辖三门,三门通四院”,让人穿堂过巷,新意迭出,目不暇接。
王家大院不仅仅是一组民居建筑群,还是一座建筑艺术博物馆,它的建筑技术、装饰技艺、雕刻技巧鬼斧神工,超凡脱俗,别具一格。院内外,屋上下,房表里,随处可见精雕细刻的建筑艺术品。这些艺术品从屋檐、斗拱、照壁、吻兽到础石、神龛、石鼓、门窗,造型逼真,构思奇特,精雕细刻,匠心独具,既具有北方建筑的雄伟气势,又具有南国建筑的秀雅风格。这里的建筑群将木雕、砖雕、石雕陈于一体,姿态纷呈,各具特色,称得上北方民居建筑艺苑中的一颗璀璨明珠。王家大院是山西最大的保存完好的建筑群,称“三晋第一宅”。
1996年以后,灵石县投巨资修复,王家大院才得以同游人见面。1997年8月18日改为“中国民居艺术馆”之名正式开放红门堡建筑群。王家大院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建筑文化遗产、居居艺术珍品,已广泛地受到国内外建筑学、历史学、社会学,伦理学和工艺美术、影视、摄影等方面的专家及新闻媒体的关注,成为一些高等院校的实习基地。
(5)盛唐的遗韵——唐模村
唐模古村位于举世闻名的黄山风景区南麓,徽杭公路和新安江的西侧,处于连绵起伏的群山环抱之中。它以秀丽的山水、优美的环境,大量的名胜古迹招来络绎不绝的中外游客。
唐模村,原为歙县所辖,现属徽州区,是唐朝越国公汪华的太曾祖父叔举创建的。公元923年,汪华的后裔汪思立迂回故乡,起先居住在山泉寺。年近古稀的汪思立博学多才,精于天文地理,他用八卦相中了山泉对面的狮子山,那里还有太祖叔举种植的大片郁郁葱葱的银杏树,故汪思立率儿孙迁到狮子山居住。经过几代人的辛苦劳动,先后建立了中汪街、六家园、太子塘等建筑物,逐步形成了一个聚族而居的村落。汪思立率孙重返徽州时正值五代年间后唐建立,诸侯纷争,强盛的唐朝已不复存在。汪氏子孙不忘唐朝对祖先的恩荣(即隋朝名将汪华归顺唐朝后被封为越国公,死后谥(“忠烈王”),决定按盛唐时的规摸建造一个村庄,取名“唐模”(一说按盛唐时的模式、风范、标准建立)。公元1087年,郡北许村的许贵一、许贵二兄弟俩因父母双亡,投靠唐模姑父家,经过几代繁衍,许氏比当地的汪、程、吴三姓人丁更为兴旺,成为唐模的大姓望族。但他们不忘姑父的收养之恩。仍沿用“唐模”这个村名。唐模村庄的形成、命名,是古代的徽州人重视风水与忠君思想结合的产物,深深地烙上了历史文化的印记。而经济活跃、民风淳朴的唐模村,在历史上曾被誉为“唐朝模范村”,是徽州历史悠久、人文沉淀深厚的文明古村。
唐模人在选择,营造完善生存空间,规划布局整体村落方面的创举更是徽州古村落之典范。由于历史、经济。自然条件的特殊性,使其得以保存了众多的徽派古建筑,其品位之高堪称徽州古建的杰出代表。
唐模景区分两大部分。其一为水街,唐模水街长达1100余米,因檀溪水穿村而过而形成了这条极具江南水乡色彩的水街,两岸分布着近百幢徽派民居,并形成夹道而建的街道市井。沿街有40余米长的避雨长廊,廊下临河设有“美人靠”,供来往路人休息。两岸之间架有10座形态各异的石质平桥,方便居民往来。沿街漫步,可以领略到唐模古村浓浓的古韵。凭栏临水,如置身清明街市之中,又似南京秦淮河一带风物。街区周围有古桥。古祠,古树,古井,可谓古韵悠悠;其二为水口园林——檀干园。檀干园建于清初,占地7余亩。唐模水街不仅是风水文化的产物,更是儒家文化精髓的集中体现。园内三塘相连,有三潭映月、湖心亭、白堤、玉带桥。笠亭等胜景。更令人流连忘返的是园中镜亭内的宋、元、明、清十八位名家的真迹石刻。这些石刻镌刻精致,气势恢弘。从村落中珍藏着的这些珍品中,可见徽商经济的繁荣乃南此带夹的文化昌盛。通过近几年的旅游开发,唐模以其千年古樟之茂、中街流水之美。“十桥九貌”之胜、名家石刻之雅、同胞翰林之誉而闻名遐迩,现已成为安徽省唯一一家“全国文明村”,安徽省“优秀文明示范景区”,黄山市十大景区之一。唐模避南长廊沙堤亭,又名八角亭、八卦亭,建于清康熙年间。在此有“设亭杀鲤鱼”的神话传说。在史无前例的“文革”时期,有人提出拆牌坊毁八角车作为兴修农田水利之材,这一提议使全村老者不约而同来到牌坊四周防守保护,才使此亭免遭破坏。
《同胞翰林》牌坊云此坊立于村东大道之中,为旌表村内许承宣、许承家兄弟二人于清康熙年间上京殿试,同时考中翰林而建,实为全国罕见。四柱三间,高达16米,三间开阔9.6米,四石狮、四石鼓、饰以禽、鱼、鸟、兽花纹图案和古人物图像,雕琢精致形象逼真。尤其两对石狮,雄者戏珠,雌者逗乐小狮,极为传神,戏舞之状栩栩如生,可谓巧夺天工。此石坊里面有宋,明清名家刻石十八块。
唐模老街铭德堂,据相传“铭德堂”建于清,嘉庆年间(公元1820年),此堂构造工艺具有徽派风格,显得庄重淳朴,有种和谐之美。前有天并明堂,宽敞明亮,幽静。
斗山街是一处集古民居、古街、古雕、古井、古牌坊为一体的文化游景点。在这条建于明清时期的古街上,建有徽商家族住宅:汪氏住宅,杨家大院。许氏大院和潘家大院,有徽派木、石雕的代表作,还有仅存的木牌坊等。斗山街,犹如一幅长长的历史画卷,向来客讲述着唐模古镇的历史。
(6)独步一方的呈坎
被朱熹誉为“呈坎双贤里,江南第二村”的呈坎村是皖南徽州著名古村,是安徽省历史文化保护区,也是我国当今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之一。据清代罗兴(呈坎沿革)文中介绍:“呈坎地属歙县,原名龙溪。在隋时为荒壤,至唐末始草创为村,改日呈坎。”呈坎四面高山耸立,中间为由北向南流的众川河,村庄就在四山夹一河的盆地当中,地形呈现出八卦之坎方。(罗氏族谱)也记载:“豫章(今南昌)柏林罗氏堂兄弟天秩(号秋隐)、天真(号文昌)于唐末迁居金陵之鸡公山。相传长春山有炼丹台遗址,天尊曾炼丹于此。天秩。天真二公深明堪舆之学,察其地,众水环抱,丰山挺秀,知后必能兴旺,于是定居下来,并改村名龙溪为呈坎。”
呈坎村坐落在黄山。屯溪,歙县、岩寺呈“T”字形的中间位置。依山傍河而建,座西朝东,背靠大山,地势高爽,选址完全符合“枕山、环水、面屏”的古代风水理论。整个村落按《易经》“阴(坎)阳(呈)二气统一,天人合一”的理论选址布局。后人至今仍不解其中奥秘。两条水圳引众川河水穿街走巷,现仍发挥着消防、排水、泄洪、灌溉等功能,形成二圳五街九十九巷,宛如迷宫。村中仅明代建筑就有28处,有的房子楼高三层,门楼气派,显示户主当年的身份显赫。而那些精致的徽州三雕、铺了地砖的二层楼,更让游人流连忘返。由于选址审慎、布局合理、精心设计、施工、古村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以山为本,以水为魂的山水田园特色显著。
呈坎的五条街大体和众川河平行,延展呈南北走向,小巷与大街垂直,呈东西走向。街巷全部由花岗条石铺筑,两侧民宅鳞次栉比,纵横相接,排列有序。青墙黛瓦,高低错落,黑白相间,淡雅清秀。长街短巷,犬牙交错。漫步街头,一步一景,步移景异。
呈坎古村保存至今的明代建筑,虽遭大量破坏,但仍占黄山市首位,古村目前有宋代、元代建筑各一幢,明清建筑130多幢,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2处,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0处,还有董其昌、林则徐等历代名人题写的牌匾30余块。现有明清建筑不仅数量大,而且祠堂、民居、更楼、石桥类型多样,仅三层楼民居现仍保存7幢,其精湛的工艺及巧夺天工的石雕、砖雕、木雕把古、大、美,雅的徽派建筑艺术体现得淋漓尽致,美不胜收。
人杰地灵的呈坎,历史上科甲不断,人文荟萃,文化沉淀极为深厚。苏东坡在《罗氏族谱》题辞中有“文德武功名留简竹,理学真儒后先继续”的评说。如宋代吏部尚书罗汝楫、安徽省第一部地《新安志》作者罗愿、元代国子监祭酒罗绮、制墨大家罗龙文、地理学家罗洪先、扬州八怪后起之秀罗聘、近现代孙中山秘书罗会坦,文物鉴赏家罗长铭等。
宝纶阁:亲眼目睹宝纶阁的雄姿是大多数人前来呈坎的原因和目的。该阁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名“贞静罗东舒先生祠”,始建于明嘉靖间(约公元1542年),后殿几层因遇事中辍,70年后重新扩建。
古祠占地五亩余、分前、中、后三进、五层山墙、层层升高,显得气势宏伟威武。第一进为仪门,第二进为大厅,堂上匾额为明代著名书法家董其昌所书。大厅高大的板门照壁后又是—个天井,其后第三间才是宝纶阁。
宝纶阁是整个祠堂的精华部分,相传主持续建此祠的罗应鹤,是明万历年间深得明神宗宠信的官员,他在这里供奉圣旨与收藏御赐珍品,“宝纶阁”因此得名。
宝纶阁由3个三开间构成,加上两头的楼梯间,共11开间,吴士鸿手书的“宝纶阁”匾额高挂楼檐。天井与楼宇间由黟县青石板栏杆相隔,石栏板上饰有花草、几何图案浮雕,三道台阶扶栏的望柱头上均饰以浮雕石狮。台阶上10根面向内凹成弧形的石柱屹立前沿,几十根圆柱拱立其后,架起纵横交错的月梁。圆穹形的屋面和飞扬的檐角,梁柱之间的斗云朵雕,镂空的梁头替木和童柱,荷花托木雕,令人眼花缭乱,美不胜收。横粱上彩绘图案优美、色彩绚丽,虽历四百余年,至今仍鲜艳夺目,历久不凋。
宝纶阁左右两边为登楼的楼梯,登上30级木台阶,只见楼上排列整齐的圆木柱,屋顶阁栅外露,饰以水磨青砖。此处为呈坎村的最高点,可远眺黄山天都、莲花两峰烟云。
宝纶阁以巧妙的结构,精致的雕刻,绚丽的彩绘,集古、雅、伟、美为一体,堪称明代古建筑一绝。
(1)诸葛八卦村
位于浙江省兰溪市的诸葛八卦村,古称”高隆”,是“古今第一良相”诸葛亮一支后裔聚集的血缘村落。据《高隆诸葛氏宗谱)记载,本村的诸葛氏奉诸葛亮的父亲圭为始祖,元代中叶到高隆定居的是第26世宁五公诸葛大师。全村目前有5000多人口,有逾2700人为诸葛亮嫡传后裔,是全国最大的诸葛亮后裔集中聚居地。
从高处看,村落位于八座小山环抱之中,小山似连非连,形似八卦的八个方位,成为外八卦。格局按九宫八卦图式而建,整体布局以村中钟池为中心,似太极阴阳鱼图。房屋呈放射状排列,向外延伸八条弄堂,将全村分为八块,形成内八卦。村内弄堂似通非通,似连非连,曲折玄妙。八卦阵式的排列变幻莫测,奥妙无穷,大有可观赏之处。构成了一座颇具规模的建筑群,雕梁画栋,古朴典雅,百态千姿,风格优美,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虽岁月迁移,人事代谢,迄今总体格局未有巨变,堪称我国古代建筑史上一大奇观。现已批准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诸葛八卦村最引人注目的是村中一个八卦图式的大池塘——钟池。半阴,有水,半阳,干地,村民多在此浣衣洗涤。池塘与环湖而立的古民居融合为一体,为诸葛八卦村注入了一种灵韵。
诸葛八卦村的村民中,”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风气沿袭至今,医药高手名士众多,广开药行遍布全国各地。
诸葛八卦村中的民居,均为建于明清的古建筑。目前,村内的明清两代房屋多达200余所,其中大小厅堂18座,石碑坊三座,花园别墅两座,青砖灰瓦马头墙,古朴端庄,有的屋子窗檐还画有八卦图。整个村子就是一个巨大的活文物,是中国古村庄与古民居完整保存的典范。
(2)太极星象村
浙江武义县俞源是一个住着700多户,2000多人、布局为太极星象图的古村落。这是中国唯一笼罩着浓厚道教神秘色彩的太极星象村。
俞源即俞姓源头之意,是目前全国最大的俞姓聚居地,历史悠久。相传南宋时,杭州人俞义从松阳护送父亲灵柩回杭,路过此地投宿时,停放在溪边的灵柩被紫藤缠绕起来。俞义认定这里的神地,便置地葬父,定居下来。俞源村的发迹是从俞氏第五代俞涞开始的。俞涞和时任明代御史中丞的刘伯温交谊甚笃。《俞氏宗谱》中记载刘伯温曾为俞涞画像题词,称赞俞涞为陶渊明笔下的五柳先生。
元至正九年(公元1349年),刘伯温过俞源看望好友俞涞,见俞涞旱涝不断,瘟疫流行,民不聊生,便建议俞涞将村口直溪改为曲溪,设计咸太极图,与十一道山岗共同形成黄道十二宫,就能把村中的瑞气留住。因而村人设计了太极河,并遵照刘伯温要求按二十八宿布局建造房子。
从现在看,四面环山的俞源村,仅在北面有着一个小缺口,整个村庄就像一个口小肚大的瓶子。一条山溪从东南方流人村中,与另一条从南方流来的山溪合二为一,后复折向北,至村口成“S”形流向村外田野。“S”形流与周围的山沿在村口勾勒出一个巨大的太极圈,正好是一条阴阳鱼界线,把田野分成太极两仪。据有关专家考证,俞源古村落布局与1974年河北宣化出土的辽代砖墓星象图中显示的星象一致,是按天体星象“天罡引二十宿,黄道十二宫环绕”来排列的。村口太极图便是人工设计的“双鱼宫”,属阴阳双鱼星座,为十二宫之首。其余“十一宫”分别是环绕村庄的ll座山岗,属自然生成。横贯俞源村再现的是一幅完整的天体星象图,堪称东方奇观。
俞源世代书香,文化底蕴深厚,历代科举不绝,文人辈出。有文学家、地理学家、诗人、画家、书法家等,明清两代出过尚书、大夫、进士、抚台、知县、单人等,多达260余人。
俞源村现存宋、元、明、清四朝不同风格的古建筑395幢,1072间,占地面积3.4.万平方米,大多是坐北朝南,阳光充足。尚有堂楼、厅、阁、院、庙等,面积之大,为国内所罕见。这些古建筑中,到处可见龙的形象。
(3)按《内经图》规划的郭洞村
浙江武义县郭洞村因其“山环如廓,幽深如洞”,故名郭洞。
据《武义县志》记载,郭洞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从何氏家谱中查知,郭洞村的发达在元朝。元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武义后生何寿之进山看望居住在郭洞的外婆,但见此地翠嶂千重,古木参天,碧溪双注,奇峰叠现,顿生迁居之意。后征得任广东按察司副使的祖父、和在朝做参军的外公及父母的同意,至郭洞筑宅置产。此后640余年,何氏子孙延绵不断,成为香火鼎盛的望族名门,形成了今天以何姓为主的总体格局。
据有关文献介绍,郭洞是按《内经图》设计布局的,郭洞分郭上、郭下两个行政村。郭洞的地形独特,三面环山,有两条溪水在这里汇聚,北面留一块空地,远处又是左右青山相拥,正应了“狮象把门”之说。又溪汇合后沿西山环村而流,回龙桥跨溪而建,把这块宝地的风水包裹得严严实实。千里外的石苍岭,北山上的塔和这座回龙桥几成一条直线,可见古人看风水造形势的一番苦心。桥边上的龙山上长满了树龄达六七百年的高大树木,还有许多难得一见的珍贵树种,属典型的古生态林。
郭洞村纳民居多为为明清时的建筑,保存完好,古朴精美。全村道路纵横有序,均以卵石铺地,晴雨皆宜。全村近两千口人,至今大多仍住青黑瓦的古建筑中。古朴大度的明代廊柱,精雕细刻的清代牛腿,受西洋风格影响的民国门窗,比比皆是。大片的古民居,虽然鲜有豪门深院,但村宅之完整,保存之完好,可以说是一部明代直至民国的建筑编年史。
(4)王家大院
被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的王家大院,包括东大院、西大院和孝义祠,总面积34650平方米。
王家大院是静升王氏家庭耗费半个世纪(公元1762—1811年)修建而成的豪华住宅,总面积达15万平方米,共有院落54幢,房屋1083间。王家本为太原人,来灵石后落脚汾河沟营村。元皇庆年间(公元1312年),有位叫王石的年轻人迁至静升,即是静升王氏始祖。这王石以卖豆腐为生,为人忠厚,渐有积蓄。至千三世时其后代已是静升首户。个四世的王谦受、王谦和等五兄弟脑筋灵活,经商贩卖盐粮绸缎、杂货骡马。以后贸易由晋至蒙,行商坐贾,通过为官家购粮草又打通了黑白两道,官商联手一发不可收拾。康熙年间为静升王氏鼎盛时代,王家人通过科举、捐保、因袭等途径获五品至二品官员12人,授、封、赠各种大夫达42人之多,获康熙御赐龙头拐杖,乾隆赐黄马褂、银牌等。然王氏家庭自清朝道光年后逐渐衰落,不少族人弃商从官,贪图享乐,玩物丧志,甚至吸食鸦片变卖家产。祖上数代修建的万余平方米豪宅高家崖堡,仅以946两纹银售出;四家为了糊口将当年奉旨修建的大型石雕孝义坊和孝义祠,以区区2000吊铜钱卖出,一家仅得500吊钱。曾经轰轰烈烈的王氏家庭,600余年积累的庞大祖业很快付诸东流。
王家大院的选址十分科学。占据静升镇惟一居高临下的北山坡,一刚背阴抱阳;二则无水患、缺水之虞,坡间有一条南北向天然排水沟;三则宅后一派自然风光:夏日层峦叠翠,冬日素裹银装,凭高望远,镇中万物尽收眼底。两处大院信沟为界,西片称西堡院,叫红门堡;东片称东堡院,叫高家崖,两片之间跨沟有石桥相连,院后山坡最高处为王家祖坟。王家大院东堡院,即高家崖建筑群,建于嘉庆初年至嘉庆十六年间,全封闭式。占地1728平方米,26座院落有房间212间,并列六路。中间三进为主院,西面两路为桂馨书院和花院,花院南屋花窖内有秘密暗道与各户相连,以备应急。东面为厨房。这些院落妙就妙在既成整体,又相对独立,前后左右院门竟达65道之多,令人如入迷宫。大院往东可达静升镇,往西可以石桥达西堡院。建筑后身有13孔窑洞,为全院最高处,为家丁居住。王家大院西堡院,即红门堡建筑群,建于乾隆四年至乾隆五十八年间。占地19800平方米,东西宽105米,南北长180米,28座院落有房屋834间。以中间主干道为轴心贯穿三条横巷,形成一个巨大的“王”字可谓匠心独运。全部院落只有先通过横巷,再转入主干道才能出去。主干道路面铺砌防冲刷的鹅卵石,不仅是唯一通道。还担负着汇洪功能。主体建筑在南端西侧,气宇轩昂,有高官大贾气派。各院落虽均为四合院却大小不一,功能各异,门廊千回百转,曲径通幽,正所谓“一关辖三门,三门通四院”,让人穿堂过巷,新意迭出,目不暇接。
王家大院不仅仅是一组民居建筑群,还是一座建筑艺术博物馆,它的建筑技术、装饰技艺、雕刻技巧鬼斧神工,超凡脱俗,别具一格。院内外,屋上下,房表里,随处可见精雕细刻的建筑艺术品。这些艺术品从屋檐、斗拱、照壁、吻兽到础石、神龛、石鼓、门窗,造型逼真,构思奇特,精雕细刻,匠心独具,既具有北方建筑的雄伟气势,又具有南国建筑的秀雅风格。这里的建筑群将木雕、砖雕、石雕陈于一体,姿态纷呈,各具特色,称得上北方民居建筑艺苑中的一颗璀璨明珠。王家大院是山西最大的保存完好的建筑群,称“三晋第一宅”。
1996年以后,灵石县投巨资修复,王家大院才得以同游人见面。1997年8月18日改为“中国民居艺术馆”之名正式开放红门堡建筑群。王家大院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建筑文化遗产、居居艺术珍品,已广泛地受到国内外建筑学、历史学、社会学,伦理学和工艺美术、影视、摄影等方面的专家及新闻媒体的关注,成为一些高等院校的实习基地。
(5)盛唐的遗韵——唐模村
唐模古村位于举世闻名的黄山风景区南麓,徽杭公路和新安江的西侧,处于连绵起伏的群山环抱之中。它以秀丽的山水、优美的环境,大量的名胜古迹招来络绎不绝的中外游客。
唐模村,原为歙县所辖,现属徽州区,是唐朝越国公汪华的太曾祖父叔举创建的。公元923年,汪华的后裔汪思立迂回故乡,起先居住在山泉寺。年近古稀的汪思立博学多才,精于天文地理,他用八卦相中了山泉对面的狮子山,那里还有太祖叔举种植的大片郁郁葱葱的银杏树,故汪思立率儿孙迁到狮子山居住。经过几代人的辛苦劳动,先后建立了中汪街、六家园、太子塘等建筑物,逐步形成了一个聚族而居的村落。汪思立率孙重返徽州时正值五代年间后唐建立,诸侯纷争,强盛的唐朝已不复存在。汪氏子孙不忘唐朝对祖先的恩荣(即隋朝名将汪华归顺唐朝后被封为越国公,死后谥(“忠烈王”),决定按盛唐时的规摸建造一个村庄,取名“唐模”(一说按盛唐时的模式、风范、标准建立)。公元1087年,郡北许村的许贵一、许贵二兄弟俩因父母双亡,投靠唐模姑父家,经过几代繁衍,许氏比当地的汪、程、吴三姓人丁更为兴旺,成为唐模的大姓望族。但他们不忘姑父的收养之恩。仍沿用“唐模”这个村名。唐模村庄的形成、命名,是古代的徽州人重视风水与忠君思想结合的产物,深深地烙上了历史文化的印记。而经济活跃、民风淳朴的唐模村,在历史上曾被誉为“唐朝模范村”,是徽州历史悠久、人文沉淀深厚的文明古村。
唐模人在选择,营造完善生存空间,规划布局整体村落方面的创举更是徽州古村落之典范。由于历史、经济。自然条件的特殊性,使其得以保存了众多的徽派古建筑,其品位之高堪称徽州古建的杰出代表。
唐模景区分两大部分。其一为水街,唐模水街长达1100余米,因檀溪水穿村而过而形成了这条极具江南水乡色彩的水街,两岸分布着近百幢徽派民居,并形成夹道而建的街道市井。沿街有40余米长的避雨长廊,廊下临河设有“美人靠”,供来往路人休息。两岸之间架有10座形态各异的石质平桥,方便居民往来。沿街漫步,可以领略到唐模古村浓浓的古韵。凭栏临水,如置身清明街市之中,又似南京秦淮河一带风物。街区周围有古桥。古祠,古树,古井,可谓古韵悠悠;其二为水口园林——檀干园。檀干园建于清初,占地7余亩。唐模水街不仅是风水文化的产物,更是儒家文化精髓的集中体现。园内三塘相连,有三潭映月、湖心亭、白堤、玉带桥。笠亭等胜景。更令人流连忘返的是园中镜亭内的宋、元、明、清十八位名家的真迹石刻。这些石刻镌刻精致,气势恢弘。从村落中珍藏着的这些珍品中,可见徽商经济的繁荣乃南此带夹的文化昌盛。通过近几年的旅游开发,唐模以其千年古樟之茂、中街流水之美。“十桥九貌”之胜、名家石刻之雅、同胞翰林之誉而闻名遐迩,现已成为安徽省唯一一家“全国文明村”,安徽省“优秀文明示范景区”,黄山市十大景区之一。唐模避南长廊沙堤亭,又名八角亭、八卦亭,建于清康熙年间。在此有“设亭杀鲤鱼”的神话传说。在史无前例的“文革”时期,有人提出拆牌坊毁八角车作为兴修农田水利之材,这一提议使全村老者不约而同来到牌坊四周防守保护,才使此亭免遭破坏。
《同胞翰林》牌坊云此坊立于村东大道之中,为旌表村内许承宣、许承家兄弟二人于清康熙年间上京殿试,同时考中翰林而建,实为全国罕见。四柱三间,高达16米,三间开阔9.6米,四石狮、四石鼓、饰以禽、鱼、鸟、兽花纹图案和古人物图像,雕琢精致形象逼真。尤其两对石狮,雄者戏珠,雌者逗乐小狮,极为传神,戏舞之状栩栩如生,可谓巧夺天工。此石坊里面有宋,明清名家刻石十八块。
唐模老街铭德堂,据相传“铭德堂”建于清,嘉庆年间(公元1820年),此堂构造工艺具有徽派风格,显得庄重淳朴,有种和谐之美。前有天并明堂,宽敞明亮,幽静。
斗山街是一处集古民居、古街、古雕、古井、古牌坊为一体的文化游景点。在这条建于明清时期的古街上,建有徽商家族住宅:汪氏住宅,杨家大院。许氏大院和潘家大院,有徽派木、石雕的代表作,还有仅存的木牌坊等。斗山街,犹如一幅长长的历史画卷,向来客讲述着唐模古镇的历史。
(6)独步一方的呈坎
被朱熹誉为“呈坎双贤里,江南第二村”的呈坎村是皖南徽州著名古村,是安徽省历史文化保护区,也是我国当今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之一。据清代罗兴(呈坎沿革)文中介绍:“呈坎地属歙县,原名龙溪。在隋时为荒壤,至唐末始草创为村,改日呈坎。”呈坎四面高山耸立,中间为由北向南流的众川河,村庄就在四山夹一河的盆地当中,地形呈现出八卦之坎方。(罗氏族谱)也记载:“豫章(今南昌)柏林罗氏堂兄弟天秩(号秋隐)、天真(号文昌)于唐末迁居金陵之鸡公山。相传长春山有炼丹台遗址,天尊曾炼丹于此。天秩。天真二公深明堪舆之学,察其地,众水环抱,丰山挺秀,知后必能兴旺,于是定居下来,并改村名龙溪为呈坎。”
呈坎村坐落在黄山。屯溪,歙县、岩寺呈“T”字形的中间位置。依山傍河而建,座西朝东,背靠大山,地势高爽,选址完全符合“枕山、环水、面屏”的古代风水理论。整个村落按《易经》“阴(坎)阳(呈)二气统一,天人合一”的理论选址布局。后人至今仍不解其中奥秘。两条水圳引众川河水穿街走巷,现仍发挥着消防、排水、泄洪、灌溉等功能,形成二圳五街九十九巷,宛如迷宫。村中仅明代建筑就有28处,有的房子楼高三层,门楼气派,显示户主当年的身份显赫。而那些精致的徽州三雕、铺了地砖的二层楼,更让游人流连忘返。由于选址审慎、布局合理、精心设计、施工、古村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以山为本,以水为魂的山水田园特色显著。
呈坎的五条街大体和众川河平行,延展呈南北走向,小巷与大街垂直,呈东西走向。街巷全部由花岗条石铺筑,两侧民宅鳞次栉比,纵横相接,排列有序。青墙黛瓦,高低错落,黑白相间,淡雅清秀。长街短巷,犬牙交错。漫步街头,一步一景,步移景异。
呈坎古村保存至今的明代建筑,虽遭大量破坏,但仍占黄山市首位,古村目前有宋代、元代建筑各一幢,明清建筑130多幢,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2处,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0处,还有董其昌、林则徐等历代名人题写的牌匾30余块。现有明清建筑不仅数量大,而且祠堂、民居、更楼、石桥类型多样,仅三层楼民居现仍保存7幢,其精湛的工艺及巧夺天工的石雕、砖雕、木雕把古、大、美,雅的徽派建筑艺术体现得淋漓尽致,美不胜收。
人杰地灵的呈坎,历史上科甲不断,人文荟萃,文化沉淀极为深厚。苏东坡在《罗氏族谱》题辞中有“文德武功名留简竹,理学真儒后先继续”的评说。如宋代吏部尚书罗汝楫、安徽省第一部地《新安志》作者罗愿、元代国子监祭酒罗绮、制墨大家罗龙文、地理学家罗洪先、扬州八怪后起之秀罗聘、近现代孙中山秘书罗会坦,文物鉴赏家罗长铭等。
宝纶阁:亲眼目睹宝纶阁的雄姿是大多数人前来呈坎的原因和目的。该阁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名“贞静罗东舒先生祠”,始建于明嘉靖间(约公元1542年),后殿几层因遇事中辍,70年后重新扩建。
古祠占地五亩余、分前、中、后三进、五层山墙、层层升高,显得气势宏伟威武。第一进为仪门,第二进为大厅,堂上匾额为明代著名书法家董其昌所书。大厅高大的板门照壁后又是—个天井,其后第三间才是宝纶阁。
宝纶阁是整个祠堂的精华部分,相传主持续建此祠的罗应鹤,是明万历年间深得明神宗宠信的官员,他在这里供奉圣旨与收藏御赐珍品,“宝纶阁”因此得名。
宝纶阁由3个三开间构成,加上两头的楼梯间,共11开间,吴士鸿手书的“宝纶阁”匾额高挂楼檐。天井与楼宇间由黟县青石板栏杆相隔,石栏板上饰有花草、几何图案浮雕,三道台阶扶栏的望柱头上均饰以浮雕石狮。台阶上10根面向内凹成弧形的石柱屹立前沿,几十根圆柱拱立其后,架起纵横交错的月梁。圆穹形的屋面和飞扬的檐角,梁柱之间的斗云朵雕,镂空的梁头替木和童柱,荷花托木雕,令人眼花缭乱,美不胜收。横粱上彩绘图案优美、色彩绚丽,虽历四百余年,至今仍鲜艳夺目,历久不凋。
宝纶阁左右两边为登楼的楼梯,登上30级木台阶,只见楼上排列整齐的圆木柱,屋顶阁栅外露,饰以水磨青砖。此处为呈坎村的最高点,可远眺黄山天都、莲花两峰烟云。
宝纶阁以巧妙的结构,精致的雕刻,绚丽的彩绘,集古、雅、伟、美为一体,堪称明代古建筑一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