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等待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都市小说网 www.dsxsw.net,最快更新五代逆天最新章节!
第143章 等待
王朴继续说道:“这一战,如果我们战胜了,那么耶律挞烈在契丹就很可能失势,高模翰等人重新执掌大权,到时候,我大周和契丹倒有了和谈的机会。? ”
“先生觉得此战,我军能有几成胜机。”
“臣觉得此战,我军有六胜,敌军有六败。第一,精锐军队尚在,河北禁军整编已经到位,外加高平一战,威震河北,河北军队将领尽皆忠勇之士,士气正高,军心可用。第二,陛下雄才大志,天下咸服,朝廷上下,众志成城;第三,燕云之地乃中原故地,百姓也好,地形也好,对于我朝军队都非常有利,至少在征集兵员、探听消息方面比盘踞此地十多年的契丹人还要方便许多;第四,猛将如云,勇武犹如樊哙者比比皆是;第五,刘崇、孟昶、马云等辈接着中原一战中夺气,短期内再无入寇能力,给我们与契丹作战的良机;第六,出其不意,契丹人骄傲自大,万万想不到我军会突然进攻,仓皇应付,不战而气馁了。”
郭荣点了点头,什么我军又六胜,无非就是说说大周目前的优势嘛,让郭荣自己说,他也能说出七八十来条来。他想听的是契丹人为什么会有六败。想听听王朴是怎么解释的。
王朴也知道郭荣心中的想法,他也不再废话,继续道:“契丹人这六败嘛。第一,契丹、楚国合纵,心里却各怀鬼胎,楚国想借势图谋中原,而契丹一旦大举南下,绝非随随便便在中原走一圈就退回去,两者之间,在潜地里是有矛盾的,楚国想利用我们来试探、消耗契丹的军力,而契丹则希望我们和楚国两败俱伤。臣敢断言:两强合流,必然无法做到如臂使手!我们若何契丹作战,楚国必然不会再战争刚刚开始时就贸然加入,他有足够的理由可以等到局势清晰的时候,再出兵抢果子。就像高平之战一样,如果不是有砀山之败,刘崇怎么可能从契丹借来军队,大举南下呢?他们出兵一先一后,就有了一个时间差,给了我们逐个击破的机会。”
郭荣点了点头,道:“汴京之战,楚国东路精锐损失大半,对于大举北上有心无力,除非。。。”
王朴接口道:“除非我们战败。”
郭荣面色凝重的点了点头,王朴继续道:“陛下请听臣的第二个理由:契丹朝政混乱,两派互相抵触,耶律挞烈想一举成名,高模翰却万万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他们内部不一,契丹纵有六十万军队,这战斗力也要打上两折;第三,高模翰麾下上有些名将,可是耶律挞烈和他麾下之人却是毫无经验,不管是此人统军也好,还是他派系中亲信也好,都不是合格的统兵打帅。正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这些纨绔子弟当政,契丹人的军力又要打上一个折扣,甚至是最致命的折扣。第四,契丹有战意无战心,叫嚣南下的人很多,可是军队却没有做好南下的准备。毕竟,喊几句口号,没什么关系,要是大规模的备战,没有耶律璟的同意,谁也不敢这么做。第五,契丹皇帝耶律璟虽不是什么昏聩之辈,但也绝非什么英主,和其父兄想必,他不仅见识上差了许多,胆量上也远远不及。不管是阿保机、耶律德光,还是被杀的耶律兀欲,都是甘冒箭矢,打过打仗狠仗的人,这些人骨子里保有这契丹人骨子里的好战性子,可耶律璟却不行,他的仗不是被奶奶打了,就是被臣子们替他打了。”
“嘿嘿嘿,耶律璟不过一蠢材耳,如果朕能和他互换,天下不难取矣。”郭荣摇着头说道。耶律璟是耶律德光的儿子,从小在奶奶身边长大,人长得挺帅,学识也不错,除了有点不良嗜好之外,乍一看,也是英明神武。只是,当年耶律德光身死中原,兀欲篡位,耶律璟一点反应也没有,倒是自己的奶奶看不顺眼召集留在辽东的契丹部落,出兵讨伐兀欲,战败之后被兀欲囚禁起来。原本这辈子耶律璟只能整天抬头看看天,低头看看蚂蚁搬家。谁知道,兀欲自己没看清形势,中原大败之后,契丹各部军无战意,他偏偏还要三番两次的组织人手,进行中原旅行观光,偏偏每次观光,不仅没有顺手牵羊占点便宜,反而被中原军队礼送出境,灰溜溜的跑回上京。这公费旅行成本实在是太大,大臣们不满意,联合起来将兀欲给干掉了,把整天闲的蛋疼的耶律璟拯救了出来。如果不是兀欲太笨蛋,哪有耶律璟的皇位。
“耶律璟刚刚即位之时,谁要提南下的建议,那人必然倒霉,还经常说:中原之地,非我故居,得之无益。今年来虽然松弛了下来,可是在南下上面,他一直都不松口。依臣之见,此人胸无大志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他也生怕战乱一起,他对契丹政权就失去了控制,自己落得兀欲一样的下场。所以,宁可求稳,也不愿意逐利。”王朴继续说道:“第六,燕云十六州汉将颇多,自从赵延寿命丧兀欲手中之后,汉将在契丹朝廷中地位直线下降,契丹人和汉人官员之间也是多有矛盾。这点从杨衮积极表现靠拢耶律挞烈,而耶律挞烈却对他感觉一般上,可以看得出来。汉族官员在契丹没有归属感,纷纷再找靠山、后台。如果我大军一旦北上,这批人很有可能就倒向我军,使我军至少在燕云一带阻力大降。”
郭荣点了点头。王朴作为一流的军师,绝对不会把希望单独放在使团上面,把一切以往寄托在高模翰身上,他在派使者示好的同时,也在不断的派人秘密会见燕云一带的汉将。契丹易州、雄州等地汉将已经颇为意动。
“有此六胜,我军必胜,契丹军必败!”王朴掷地有声的说道。
郭荣有些动心了,对王朴的信任是一方面,眼下局势的险恶,对他的无形中的催压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说白了,契丹和大周之间必有一战,而且这一战已经拖不了太久了,大张旗鼓的显示大周的国力,可以给高模翰增加点砝码,增加点自辩的机会,可是改变不了大局。既然早晚就能打,还不如自己主动进攻呢!
王朴静静的站着,静静的等待着郭荣最后的决定,他不再说话。因为他知道,如果能够让郭荣下定决心,刚才说的已经足够了,如果不能让他下定决心,再说什么也不用太大的帮助。说实话,这步棋也的的确确是一步险棋。最为致命的就是:契丹人缠斗不休,就是不和大周进行主力决战,把大周拖在燕云一带,这么一来,大周危矣。当然,王朴也明白,契丹人的高傲让他们根本不可能采用这一招,只不过,现在多了楚国这个因素。
可是不冒险,稳扎稳打的话,恐怕用不了三年时间,即便中原不会丢失,大周也无力支撑。一点点的失误,造成了大周目前极为被动、极为尴尬的困境,最精锐的部队,已经西出凉州,要平定西域,最快最快也要五年时间。
按照王朴原先心中设计好的计划,在平定西域的时候,要竭力保证契丹人不南下。这其中计划的关键是刺杀马希萼,挑拨高派、挞烈派的矛盾,让契丹在五年之内无心南下,给赵匡胤争取时间。
可现在,计划在关键的地方卡了壳。契丹、楚国合流的大势已经难以阻挡。怎么办?等着两**队不断的来回进攻大周,让大周军队在南北调度之中日益疲敝,那么大周的未来就彻底没有了前途。
当然,如果大周有步骤的退出中原。面对中原这块肥肉,刘崇、马云、耶律璟这些原本各怀鬼胎联合在一起的人,会不会分道扬镳呢?原本在王朴的心中,对此充满了肯定,而且也针对这种情况,他设计了若干种方案,让楚国得了中原,却背上了异常沉重的包袱。可现在他内心深处有点犹豫了,他有点不愿意想,或者不敢想像计划中的大踏步前进大踏步后退了。
这一切怎么改变的?王朴不相信偶然,他不信这次刺马案失败,是由于偶然因素,他觉得这不是暗示着一种迹象,暗示着天下大事都在楚国的计划中进行。原本以为可以看透的马云,让他产生了迷惑。为什么?为什么楚国大败,军心动荡之际,李唐、吴越、岭南的旧有势力一点异动都没有,为什么驻有大军的宿州、泗州,居然不断一个月的功夫就再次易手,而且还是在楚国没有出动大军之前呢?
他要打断马云的计划,哪怕冒上一些风险,让一切变得不确定起来,让一切出自己的掌控,也不愿意按照楚国的步骤一步一步走。他不怕这些,郭荣不怕这些,赵匡胤也不怕这些,可是地方上的官员呢?如果看到契丹和楚国联合起来,大周只能够疲于对付,那么这些官员还会不会继续站在大周这杆大旗之下呢,还会不会向大周尽忠呢?
所以,王朴在转瞬之间想出了这个冒险的计划。他在等,等待郭荣的答复,等待郭荣的支持。
第143章 等待
王朴继续说道:“这一战,如果我们战胜了,那么耶律挞烈在契丹就很可能失势,高模翰等人重新执掌大权,到时候,我大周和契丹倒有了和谈的机会。? ”
“先生觉得此战,我军能有几成胜机。”
“臣觉得此战,我军有六胜,敌军有六败。第一,精锐军队尚在,河北禁军整编已经到位,外加高平一战,威震河北,河北军队将领尽皆忠勇之士,士气正高,军心可用。第二,陛下雄才大志,天下咸服,朝廷上下,众志成城;第三,燕云之地乃中原故地,百姓也好,地形也好,对于我朝军队都非常有利,至少在征集兵员、探听消息方面比盘踞此地十多年的契丹人还要方便许多;第四,猛将如云,勇武犹如樊哙者比比皆是;第五,刘崇、孟昶、马云等辈接着中原一战中夺气,短期内再无入寇能力,给我们与契丹作战的良机;第六,出其不意,契丹人骄傲自大,万万想不到我军会突然进攻,仓皇应付,不战而气馁了。”
郭荣点了点头,什么我军又六胜,无非就是说说大周目前的优势嘛,让郭荣自己说,他也能说出七八十来条来。他想听的是契丹人为什么会有六败。想听听王朴是怎么解释的。
王朴也知道郭荣心中的想法,他也不再废话,继续道:“契丹人这六败嘛。第一,契丹、楚国合纵,心里却各怀鬼胎,楚国想借势图谋中原,而契丹一旦大举南下,绝非随随便便在中原走一圈就退回去,两者之间,在潜地里是有矛盾的,楚国想利用我们来试探、消耗契丹的军力,而契丹则希望我们和楚国两败俱伤。臣敢断言:两强合流,必然无法做到如臂使手!我们若何契丹作战,楚国必然不会再战争刚刚开始时就贸然加入,他有足够的理由可以等到局势清晰的时候,再出兵抢果子。就像高平之战一样,如果不是有砀山之败,刘崇怎么可能从契丹借来军队,大举南下呢?他们出兵一先一后,就有了一个时间差,给了我们逐个击破的机会。”
郭荣点了点头,道:“汴京之战,楚国东路精锐损失大半,对于大举北上有心无力,除非。。。”
王朴接口道:“除非我们战败。”
郭荣面色凝重的点了点头,王朴继续道:“陛下请听臣的第二个理由:契丹朝政混乱,两派互相抵触,耶律挞烈想一举成名,高模翰却万万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他们内部不一,契丹纵有六十万军队,这战斗力也要打上两折;第三,高模翰麾下上有些名将,可是耶律挞烈和他麾下之人却是毫无经验,不管是此人统军也好,还是他派系中亲信也好,都不是合格的统兵打帅。正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这些纨绔子弟当政,契丹人的军力又要打上一个折扣,甚至是最致命的折扣。第四,契丹有战意无战心,叫嚣南下的人很多,可是军队却没有做好南下的准备。毕竟,喊几句口号,没什么关系,要是大规模的备战,没有耶律璟的同意,谁也不敢这么做。第五,契丹皇帝耶律璟虽不是什么昏聩之辈,但也绝非什么英主,和其父兄想必,他不仅见识上差了许多,胆量上也远远不及。不管是阿保机、耶律德光,还是被杀的耶律兀欲,都是甘冒箭矢,打过打仗狠仗的人,这些人骨子里保有这契丹人骨子里的好战性子,可耶律璟却不行,他的仗不是被奶奶打了,就是被臣子们替他打了。”
“嘿嘿嘿,耶律璟不过一蠢材耳,如果朕能和他互换,天下不难取矣。”郭荣摇着头说道。耶律璟是耶律德光的儿子,从小在奶奶身边长大,人长得挺帅,学识也不错,除了有点不良嗜好之外,乍一看,也是英明神武。只是,当年耶律德光身死中原,兀欲篡位,耶律璟一点反应也没有,倒是自己的奶奶看不顺眼召集留在辽东的契丹部落,出兵讨伐兀欲,战败之后被兀欲囚禁起来。原本这辈子耶律璟只能整天抬头看看天,低头看看蚂蚁搬家。谁知道,兀欲自己没看清形势,中原大败之后,契丹各部军无战意,他偏偏还要三番两次的组织人手,进行中原旅行观光,偏偏每次观光,不仅没有顺手牵羊占点便宜,反而被中原军队礼送出境,灰溜溜的跑回上京。这公费旅行成本实在是太大,大臣们不满意,联合起来将兀欲给干掉了,把整天闲的蛋疼的耶律璟拯救了出来。如果不是兀欲太笨蛋,哪有耶律璟的皇位。
“耶律璟刚刚即位之时,谁要提南下的建议,那人必然倒霉,还经常说:中原之地,非我故居,得之无益。今年来虽然松弛了下来,可是在南下上面,他一直都不松口。依臣之见,此人胸无大志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他也生怕战乱一起,他对契丹政权就失去了控制,自己落得兀欲一样的下场。所以,宁可求稳,也不愿意逐利。”王朴继续说道:“第六,燕云十六州汉将颇多,自从赵延寿命丧兀欲手中之后,汉将在契丹朝廷中地位直线下降,契丹人和汉人官员之间也是多有矛盾。这点从杨衮积极表现靠拢耶律挞烈,而耶律挞烈却对他感觉一般上,可以看得出来。汉族官员在契丹没有归属感,纷纷再找靠山、后台。如果我大军一旦北上,这批人很有可能就倒向我军,使我军至少在燕云一带阻力大降。”
郭荣点了点头。王朴作为一流的军师,绝对不会把希望单独放在使团上面,把一切以往寄托在高模翰身上,他在派使者示好的同时,也在不断的派人秘密会见燕云一带的汉将。契丹易州、雄州等地汉将已经颇为意动。
“有此六胜,我军必胜,契丹军必败!”王朴掷地有声的说道。
郭荣有些动心了,对王朴的信任是一方面,眼下局势的险恶,对他的无形中的催压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说白了,契丹和大周之间必有一战,而且这一战已经拖不了太久了,大张旗鼓的显示大周的国力,可以给高模翰增加点砝码,增加点自辩的机会,可是改变不了大局。既然早晚就能打,还不如自己主动进攻呢!
王朴静静的站着,静静的等待着郭荣最后的决定,他不再说话。因为他知道,如果能够让郭荣下定决心,刚才说的已经足够了,如果不能让他下定决心,再说什么也不用太大的帮助。说实话,这步棋也的的确确是一步险棋。最为致命的就是:契丹人缠斗不休,就是不和大周进行主力决战,把大周拖在燕云一带,这么一来,大周危矣。当然,王朴也明白,契丹人的高傲让他们根本不可能采用这一招,只不过,现在多了楚国这个因素。
可是不冒险,稳扎稳打的话,恐怕用不了三年时间,即便中原不会丢失,大周也无力支撑。一点点的失误,造成了大周目前极为被动、极为尴尬的困境,最精锐的部队,已经西出凉州,要平定西域,最快最快也要五年时间。
按照王朴原先心中设计好的计划,在平定西域的时候,要竭力保证契丹人不南下。这其中计划的关键是刺杀马希萼,挑拨高派、挞烈派的矛盾,让契丹在五年之内无心南下,给赵匡胤争取时间。
可现在,计划在关键的地方卡了壳。契丹、楚国合流的大势已经难以阻挡。怎么办?等着两**队不断的来回进攻大周,让大周军队在南北调度之中日益疲敝,那么大周的未来就彻底没有了前途。
当然,如果大周有步骤的退出中原。面对中原这块肥肉,刘崇、马云、耶律璟这些原本各怀鬼胎联合在一起的人,会不会分道扬镳呢?原本在王朴的心中,对此充满了肯定,而且也针对这种情况,他设计了若干种方案,让楚国得了中原,却背上了异常沉重的包袱。可现在他内心深处有点犹豫了,他有点不愿意想,或者不敢想像计划中的大踏步前进大踏步后退了。
这一切怎么改变的?王朴不相信偶然,他不信这次刺马案失败,是由于偶然因素,他觉得这不是暗示着一种迹象,暗示着天下大事都在楚国的计划中进行。原本以为可以看透的马云,让他产生了迷惑。为什么?为什么楚国大败,军心动荡之际,李唐、吴越、岭南的旧有势力一点异动都没有,为什么驻有大军的宿州、泗州,居然不断一个月的功夫就再次易手,而且还是在楚国没有出动大军之前呢?
他要打断马云的计划,哪怕冒上一些风险,让一切变得不确定起来,让一切出自己的掌控,也不愿意按照楚国的步骤一步一步走。他不怕这些,郭荣不怕这些,赵匡胤也不怕这些,可是地方上的官员呢?如果看到契丹和楚国联合起来,大周只能够疲于对付,那么这些官员还会不会继续站在大周这杆大旗之下呢,还会不会向大周尽忠呢?
所以,王朴在转瞬之间想出了这个冒险的计划。他在等,等待郭荣的答复,等待郭荣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