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观画(下)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都市小说网 www.dsxsw.net,最快更新五代逆天最新章节!
李璟正仔细的将这白璧微瑕的名作卷拢起来,眼角的余光瞟到门外来了两人,居然是查文徽和冯延巳,当下又把卷轴打开,喜道:“两位爱卿赶紧进来,朕这里有幅画,你们也来欣赏欣赏。?? ? ”
李璟和他爹不一样,从小锦衣玉食,过的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既没吃过苦,也没受过委屈,他每次见到刮风下雨,总是把眉头皱在一起,好像比死了老子娘还悲苦,本来相貌堂堂的,硬被缩成一个小老头,苦着脸,唉声叹气的,整一个“中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查文徽作为李璟府邸出身的人,自打当官起,就在东宫陪着这位李璟,只到他由殿下变成了陛下。对李璟的作风,他是相当的了解。眼见今天细雨飘洒,天地间茫茫一片。他随意的处理了两三件公务,就急忙刚到皇宫,陪皇帝一起悲天悯人,赋诗寄情,在文学道路上携手共进,一路同行。
查文徽是专门跑来陪皇上的,可是冯延巳不同。这人可能小时候受过点苦,他的写雨寄情诗,表达自然,应景应情,不像李璟那样没病还要叫三声。因此,下雨天他是不来陪皇帝写诗的,因为他的存在会让皇帝觉得不自在,一句话,下雨天的皇宫不适合他生存。所以,下雨天,他就会难得的跑回中书省处理国家大事,不再从事文艺创作工作了。今天,他来这里是因为听说韩熙载来了皇宫。
这两人听到李璟叫他们进来,连忙挑帘进入,跪倒道:“臣冯延巳(查文徽)拜见我皇陛下。”
“都起来吧,过来,看看这幅画如何?”
两人连忙走到御桌跟前,凝神看了看。一屋一人一屏风,线条的勾勒,用色的比照,这画风查文徽一眼就看出来应该是顾闳中的大作,但是他却斜看了眼冯延巳,没有说话。
冯延巳认真的看了看这幅画,一副专家的姿态,老大不客气的说道:“陛下,这画风飘逸、人物然自适,想必是顾闳中顾大人的新作了。这青白二色,相得益章,真是增一份则显幽暗,减一分略有苍白。佳作,真是佳作啊。”
这话说的查文徽是连连点头,一旁的李璟也是面带微笑,眼光中既有赞许,又有点点的期待。
“不过。”冯延巳话锋一转,顿了下正要说话。
李璟有些紧张,迫不及待的问道:“冯卿,不过什么?”
“这画略显的单调了些。”
“着啊,朕也是这么想的,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李璟哈哈大笑。一旁的查文徽也是连连称赞。
冯延巳躬身说道:“陛下,天下共主。小臣不过攀龙附凤,安敢和陛下相提并论啊。”
这两人进来慈安殿,李璟就像久旱逢甘霖一样,三当代书画评论家唧唧歪歪的一通点评,把韩熙载晾在了一边。韩熙载现在肠子都毁青了,早知道就不让顾闳中作画了,让这位才艺皇帝,只重视画风,就是不在意画的内容了。
李璟聊的正欢,忽然看到韩熙载还在,想了想,问道:“冯卿、查卿,除了这画风画貌,你们还看出了些什么没有呀?”
这两人在词曲绘画上面,造诣极高,眼光也高。听了皇帝的话,两人又再次凝神的赏画,这颜色——刚才说过呀,这线条用墨——刚才也谈过呀。。。两人看了半天,又不甘心的互视一眼,继续看去。领导说有,就一定有,现在没看不来,并不代表等一会看不出来。要在别的事情上,两人早就开始大放厥词了,可是这赏画不一样,第一这算是自己的专业了,要说也得说专业术语;第二,不管是皇帝还是对面这个家伙,还是下面站着的那个韩熙载,基本上都属于内行了,在内行面前,可得想好了才能说,乱忽悠,说不定就穿了帮了,落了自己文学家的面子。
这两人看的眼睛涩,想的脑子晕,心里又担心的要死,特别是冯延巳,生怕这个查文徽先说出来,跌了自己的名头。
李璟看他们如此的专注,忽而笑道:“两位爱卿,不愧是朕的知己呀。朕刚才也没看出来。”
冯延巳心里一惊,皇上也没看出来,莫非是这个韩熙载看出来的。这个北方佬,整天的和周宗、常梦锡那几个家伙往来,必然是不安好心。想着想着,他突然想起来今天来这里的目的了,不为别的,还不就是为了这个北方佬。
“你们不觉得这个人看起来好面熟吗?”李璟得意的笑道。
就像看戏一样,懂的看门道,不懂得看热闹。一般人看画,先看的是这人张什么样?而这两人从看画开始,就用的是专家眼光,带的是显微镜,看的是“细微之处见功夫”,他们和李璟一样,看的是画风,看的是线条勾勒和色彩运用,就是没去寻思这个画上的人是谁。乱拳打死老师傅,这和石中坚学会侠客行简直有异曲同工之妙。侠客行不知道是那个变态,把秘密没有写到门道里面去,结果搞得一群知识分子,翻字典的翻字典,查典籍的查典籍,只有石中坚不识字,反而看出了端详来。
当下听李璟这么一解释,两人凝神一看,看出来了,这人不就是差点变成了太监的马五王爷吗?
在文学上造诣高的人,一般智商也不错。这两人一眼就看出来了,冯延巳本就是听说韩熙载先见马云,而后又来见皇帝,才跑过来看看周宗那群人想干什么的。虽然刚才有点走神,可是,现在他清醒过来了。
他看了眼查文徽,暗暗使个眼色,低声奇道:“这人真的好面熟,想必是在哪里见过的。恩。。。”
查文徽也是一脸思索状。
李璟被他们弄得一愣,诧异的看了一眼那副画,有点不自信的说道:“难道你们不觉得这人是马王爷吗?”
“哦。”冯延巳一脸恍然,说道:“陛下这么一说,还真的像驸马爷嘞。”
李璟之所以不满马云,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马云对他别说称呼一声“陛下”了,就连喊一声“唐王”都极是少见,张口闭口就是“岳父大人,我爹怎么怎么样”,说的像个农家翁一样,这还算是轻的了,至少还把李璟和马希范放在同一个高度上,有些时候马云还说:“岳父大人,楚王怎么怎么说。”把李璟这个陛下,说的还不如楚王千岁,让李璟这样有理想、有知识、有品味、又追求的四有中年,心里很是冒火,却又无可奈何。
所以冯延巳这声驸马,让他很满意。
冯延巳可没想到李璟居然想了这么多,继续说道:“不过只是形似而已,若说神态嘛,那可差了十万八千里了。”他可不是傻子,周宗这些人向来是反对他们五人当政的,暗地里还称他们为“五鬼”。现在看这画上的人英气勃勃,心中料想他们必然以此为借口,来反对自己五人的计划。
周宗这个计划,看起来儿戏,其实确实暗有机锋。李璟对马云只见过一次,相互之间也不熟悉。如果万一李璟心里存了马云英气逼人的这个印象,有了这一点点的疑虑,再有常梦锡等人不断的说合游说,那么说不定还真能被他们由黑说成白去。
在冯延巳几人看来,周宗老迈迂腐,只会墨守陈规,不图进取,不识天下形势,不知世易时移。冯延巳他们几个可不觉得自己是什么“五鬼”,反而觉得自己是大大的忠臣,大大的能臣,而且是要诸葛亮那样辅佐李璟,扫六和,一统天下的。东取吴闽,西取荆楚,扫江南而北征中原,这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事情。现在闽国内乱,而楚国也将有能乱的趋势,这真是天助大唐。冯延巳是绝对不允许周宗他们来破坏掉自己计划的。
在与李唐旧臣的争斗中,特别是与周宗、孙晟这一党的争斗中,冯延巳他们靠的是李璟的信任和赏识,缺的确实实实在在的功绩,而周宗他们辅助先皇先篡吴,后除徐氏,治邦国、安天下,是有大功劳的,就算是李璟对周宗他们也是非常的敬重的。冯延巳他们缺的东西,恰好就是周宗他们仰仗的——功绩。
所以闽乱传来的时候,冯延巳他们激动了,这是绝好的立功机会。可是周宗却出来反对,先是反对出兵闽中,后有反对陈觉挂帅,说起理由来头头是道。可冯延巳他们却把周宗恨之入骨,在他们看来,这就是周宗一党,不愿他们建立功勋,从而执掌朝政,是周宗年老贪权的表现。
冯延巳他们是要做大事业的,岂能让周宗他们破坏掉。
冯延巳斜了眼韩熙载,轻笑道:“韩员外,今天不是奉旨赏赐驸马去了吗?怎么样?驸马爷,对那些东西很感兴趣吧。”
韩熙载官拜员外郎,一个小小的六品官,对这样的小官,一般都称之为“韩郎官”。这一声“韩员外”,就像说韩熙载是个地主老财一样,让韩熙载眉脚一棱,心中怒火难忍。他是北方人,身材伟岸,相貌不凡,唯一一个缺点就是“**了”,三十岁出头就有有个将军肚腆着,但比地主老财可俊多了,这样叫他,不是寒碜他吗?
韩熙载面色不悦,肃声说道:“冯相,下官以为,这马王爷外形放荡不羁,其实内涵锦绣,不可不防。今天他既然来了大唐,不如就留他在金陵。”
“嘿嘿,他是楚王王爷,前来和我大唐议和的,两国交兵尚且还不斩来使,我们有怎好留他在金陵呢,另外,我朝依然东征,万一楚王震动,兵来争,韩大人可有退敌之策呀?”
“冯大人,以下官看,楚王未必会兵来争的。楚王尚未立世子,而马云又在楚国内部地位不低,相比他的那些叔伯兄弟不太乐意他回去吧。再则岭南刘氏意图吞并桂州等地已久,楚国自顾不暇,那又余力。。。”
“你也知道是‘未必’,万一是真的怎么办!小小郎官,不好好作学问、修品行,在国家大政方针,其实你能讨论的!”查文徽在一旁斥道。
“在下是大唐之官员,如何不能讨论国事呢?我。。。”韩熙载忿忿不平的反驳道。
“好了,韩爱卿,你先下去吧。”李璟不耐烦的说道。
看着韩熙载躬身退去,冯延巳还喋喋不休的说道:“皇上,你说荒谬不荒谬,一副画像,就能断定这人是好是坏了。像他这样,不是在拿社稷安危开玩笑吗?臣请,陛下制他妄言治罪。”冯延巳话出了口反而有点后悔了,用一幅画判定一个人自然是可笑的,可是找个算命的。。。他是读圣人书的,“子不语怪、力、乱、神”,他不是完全不迷信,只是觉得当大臣的有义务让皇帝远离那些东西,这可能是他和周宗唯一一个有共鸣点的地方了。可李璟很信佛教、道教,而这个不知道从哪来的国师大人,居然和他们的观点一样——马云是一个庸才。本着党同伐异的原则,在这个问题上,冯延巳反而想维护这个陈传了。
李璟却是一脸的满不在乎:“罢了,他也是一片好心。”他想了想,又说道:“刘仁瞻给朕上了一封奏章,上面说这个马云,在岳州安抚百姓、勤练士卒,怎么看也不像那个只会喝酒吹嘘的武夫啊。”
冯延巳顿了顿,轻笑道:“臣也以为这个马云,应该不是一个赳赳武夫,在酒宴上他可能藏拙了。不过有一点是确定的,他真的是不学无术,胸无点墨的。陛下,你想,一个弱势而又不学无术的人,不正是我们需要的吗?弱势,就要依靠我们,没有我们的支持,他就得当不上楚王;胸无点墨的人,对我们来说,岂不是更容易控制。打下一个城池容易,治理好它可就不能单单靠武力了,要靠士子的帮助,而他他偏偏是个不重视这点的人,楚国的士子大多站在马光亮那边,没有了读书人的帮助,他又能蹦跶几天呢?”
李璟的脸上再次浮现出了一丝笑容。
李璟正仔细的将这白璧微瑕的名作卷拢起来,眼角的余光瞟到门外来了两人,居然是查文徽和冯延巳,当下又把卷轴打开,喜道:“两位爱卿赶紧进来,朕这里有幅画,你们也来欣赏欣赏。?? ? ”
李璟和他爹不一样,从小锦衣玉食,过的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既没吃过苦,也没受过委屈,他每次见到刮风下雨,总是把眉头皱在一起,好像比死了老子娘还悲苦,本来相貌堂堂的,硬被缩成一个小老头,苦着脸,唉声叹气的,整一个“中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查文徽作为李璟府邸出身的人,自打当官起,就在东宫陪着这位李璟,只到他由殿下变成了陛下。对李璟的作风,他是相当的了解。眼见今天细雨飘洒,天地间茫茫一片。他随意的处理了两三件公务,就急忙刚到皇宫,陪皇帝一起悲天悯人,赋诗寄情,在文学道路上携手共进,一路同行。
查文徽是专门跑来陪皇上的,可是冯延巳不同。这人可能小时候受过点苦,他的写雨寄情诗,表达自然,应景应情,不像李璟那样没病还要叫三声。因此,下雨天他是不来陪皇帝写诗的,因为他的存在会让皇帝觉得不自在,一句话,下雨天的皇宫不适合他生存。所以,下雨天,他就会难得的跑回中书省处理国家大事,不再从事文艺创作工作了。今天,他来这里是因为听说韩熙载来了皇宫。
这两人听到李璟叫他们进来,连忙挑帘进入,跪倒道:“臣冯延巳(查文徽)拜见我皇陛下。”
“都起来吧,过来,看看这幅画如何?”
两人连忙走到御桌跟前,凝神看了看。一屋一人一屏风,线条的勾勒,用色的比照,这画风查文徽一眼就看出来应该是顾闳中的大作,但是他却斜看了眼冯延巳,没有说话。
冯延巳认真的看了看这幅画,一副专家的姿态,老大不客气的说道:“陛下,这画风飘逸、人物然自适,想必是顾闳中顾大人的新作了。这青白二色,相得益章,真是增一份则显幽暗,减一分略有苍白。佳作,真是佳作啊。”
这话说的查文徽是连连点头,一旁的李璟也是面带微笑,眼光中既有赞许,又有点点的期待。
“不过。”冯延巳话锋一转,顿了下正要说话。
李璟有些紧张,迫不及待的问道:“冯卿,不过什么?”
“这画略显的单调了些。”
“着啊,朕也是这么想的,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李璟哈哈大笑。一旁的查文徽也是连连称赞。
冯延巳躬身说道:“陛下,天下共主。小臣不过攀龙附凤,安敢和陛下相提并论啊。”
这两人进来慈安殿,李璟就像久旱逢甘霖一样,三当代书画评论家唧唧歪歪的一通点评,把韩熙载晾在了一边。韩熙载现在肠子都毁青了,早知道就不让顾闳中作画了,让这位才艺皇帝,只重视画风,就是不在意画的内容了。
李璟聊的正欢,忽然看到韩熙载还在,想了想,问道:“冯卿、查卿,除了这画风画貌,你们还看出了些什么没有呀?”
这两人在词曲绘画上面,造诣极高,眼光也高。听了皇帝的话,两人又再次凝神的赏画,这颜色——刚才说过呀,这线条用墨——刚才也谈过呀。。。两人看了半天,又不甘心的互视一眼,继续看去。领导说有,就一定有,现在没看不来,并不代表等一会看不出来。要在别的事情上,两人早就开始大放厥词了,可是这赏画不一样,第一这算是自己的专业了,要说也得说专业术语;第二,不管是皇帝还是对面这个家伙,还是下面站着的那个韩熙载,基本上都属于内行了,在内行面前,可得想好了才能说,乱忽悠,说不定就穿了帮了,落了自己文学家的面子。
这两人看的眼睛涩,想的脑子晕,心里又担心的要死,特别是冯延巳,生怕这个查文徽先说出来,跌了自己的名头。
李璟看他们如此的专注,忽而笑道:“两位爱卿,不愧是朕的知己呀。朕刚才也没看出来。”
冯延巳心里一惊,皇上也没看出来,莫非是这个韩熙载看出来的。这个北方佬,整天的和周宗、常梦锡那几个家伙往来,必然是不安好心。想着想着,他突然想起来今天来这里的目的了,不为别的,还不就是为了这个北方佬。
“你们不觉得这个人看起来好面熟吗?”李璟得意的笑道。
就像看戏一样,懂的看门道,不懂得看热闹。一般人看画,先看的是这人张什么样?而这两人从看画开始,就用的是专家眼光,带的是显微镜,看的是“细微之处见功夫”,他们和李璟一样,看的是画风,看的是线条勾勒和色彩运用,就是没去寻思这个画上的人是谁。乱拳打死老师傅,这和石中坚学会侠客行简直有异曲同工之妙。侠客行不知道是那个变态,把秘密没有写到门道里面去,结果搞得一群知识分子,翻字典的翻字典,查典籍的查典籍,只有石中坚不识字,反而看出了端详来。
当下听李璟这么一解释,两人凝神一看,看出来了,这人不就是差点变成了太监的马五王爷吗?
在文学上造诣高的人,一般智商也不错。这两人一眼就看出来了,冯延巳本就是听说韩熙载先见马云,而后又来见皇帝,才跑过来看看周宗那群人想干什么的。虽然刚才有点走神,可是,现在他清醒过来了。
他看了眼查文徽,暗暗使个眼色,低声奇道:“这人真的好面熟,想必是在哪里见过的。恩。。。”
查文徽也是一脸思索状。
李璟被他们弄得一愣,诧异的看了一眼那副画,有点不自信的说道:“难道你们不觉得这人是马王爷吗?”
“哦。”冯延巳一脸恍然,说道:“陛下这么一说,还真的像驸马爷嘞。”
李璟之所以不满马云,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马云对他别说称呼一声“陛下”了,就连喊一声“唐王”都极是少见,张口闭口就是“岳父大人,我爹怎么怎么样”,说的像个农家翁一样,这还算是轻的了,至少还把李璟和马希范放在同一个高度上,有些时候马云还说:“岳父大人,楚王怎么怎么说。”把李璟这个陛下,说的还不如楚王千岁,让李璟这样有理想、有知识、有品味、又追求的四有中年,心里很是冒火,却又无可奈何。
所以冯延巳这声驸马,让他很满意。
冯延巳可没想到李璟居然想了这么多,继续说道:“不过只是形似而已,若说神态嘛,那可差了十万八千里了。”他可不是傻子,周宗这些人向来是反对他们五人当政的,暗地里还称他们为“五鬼”。现在看这画上的人英气勃勃,心中料想他们必然以此为借口,来反对自己五人的计划。
周宗这个计划,看起来儿戏,其实确实暗有机锋。李璟对马云只见过一次,相互之间也不熟悉。如果万一李璟心里存了马云英气逼人的这个印象,有了这一点点的疑虑,再有常梦锡等人不断的说合游说,那么说不定还真能被他们由黑说成白去。
在冯延巳几人看来,周宗老迈迂腐,只会墨守陈规,不图进取,不识天下形势,不知世易时移。冯延巳他们几个可不觉得自己是什么“五鬼”,反而觉得自己是大大的忠臣,大大的能臣,而且是要诸葛亮那样辅佐李璟,扫六和,一统天下的。东取吴闽,西取荆楚,扫江南而北征中原,这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事情。现在闽国内乱,而楚国也将有能乱的趋势,这真是天助大唐。冯延巳是绝对不允许周宗他们来破坏掉自己计划的。
在与李唐旧臣的争斗中,特别是与周宗、孙晟这一党的争斗中,冯延巳他们靠的是李璟的信任和赏识,缺的确实实实在在的功绩,而周宗他们辅助先皇先篡吴,后除徐氏,治邦国、安天下,是有大功劳的,就算是李璟对周宗他们也是非常的敬重的。冯延巳他们缺的东西,恰好就是周宗他们仰仗的——功绩。
所以闽乱传来的时候,冯延巳他们激动了,这是绝好的立功机会。可是周宗却出来反对,先是反对出兵闽中,后有反对陈觉挂帅,说起理由来头头是道。可冯延巳他们却把周宗恨之入骨,在他们看来,这就是周宗一党,不愿他们建立功勋,从而执掌朝政,是周宗年老贪权的表现。
冯延巳他们是要做大事业的,岂能让周宗他们破坏掉。
冯延巳斜了眼韩熙载,轻笑道:“韩员外,今天不是奉旨赏赐驸马去了吗?怎么样?驸马爷,对那些东西很感兴趣吧。”
韩熙载官拜员外郎,一个小小的六品官,对这样的小官,一般都称之为“韩郎官”。这一声“韩员外”,就像说韩熙载是个地主老财一样,让韩熙载眉脚一棱,心中怒火难忍。他是北方人,身材伟岸,相貌不凡,唯一一个缺点就是“**了”,三十岁出头就有有个将军肚腆着,但比地主老财可俊多了,这样叫他,不是寒碜他吗?
韩熙载面色不悦,肃声说道:“冯相,下官以为,这马王爷外形放荡不羁,其实内涵锦绣,不可不防。今天他既然来了大唐,不如就留他在金陵。”
“嘿嘿,他是楚王王爷,前来和我大唐议和的,两国交兵尚且还不斩来使,我们有怎好留他在金陵呢,另外,我朝依然东征,万一楚王震动,兵来争,韩大人可有退敌之策呀?”
“冯大人,以下官看,楚王未必会兵来争的。楚王尚未立世子,而马云又在楚国内部地位不低,相比他的那些叔伯兄弟不太乐意他回去吧。再则岭南刘氏意图吞并桂州等地已久,楚国自顾不暇,那又余力。。。”
“你也知道是‘未必’,万一是真的怎么办!小小郎官,不好好作学问、修品行,在国家大政方针,其实你能讨论的!”查文徽在一旁斥道。
“在下是大唐之官员,如何不能讨论国事呢?我。。。”韩熙载忿忿不平的反驳道。
“好了,韩爱卿,你先下去吧。”李璟不耐烦的说道。
看着韩熙载躬身退去,冯延巳还喋喋不休的说道:“皇上,你说荒谬不荒谬,一副画像,就能断定这人是好是坏了。像他这样,不是在拿社稷安危开玩笑吗?臣请,陛下制他妄言治罪。”冯延巳话出了口反而有点后悔了,用一幅画判定一个人自然是可笑的,可是找个算命的。。。他是读圣人书的,“子不语怪、力、乱、神”,他不是完全不迷信,只是觉得当大臣的有义务让皇帝远离那些东西,这可能是他和周宗唯一一个有共鸣点的地方了。可李璟很信佛教、道教,而这个不知道从哪来的国师大人,居然和他们的观点一样——马云是一个庸才。本着党同伐异的原则,在这个问题上,冯延巳反而想维护这个陈传了。
李璟却是一脸的满不在乎:“罢了,他也是一片好心。”他想了想,又说道:“刘仁瞻给朕上了一封奏章,上面说这个马云,在岳州安抚百姓、勤练士卒,怎么看也不像那个只会喝酒吹嘘的武夫啊。”
冯延巳顿了顿,轻笑道:“臣也以为这个马云,应该不是一个赳赳武夫,在酒宴上他可能藏拙了。不过有一点是确定的,他真的是不学无术,胸无点墨的。陛下,你想,一个弱势而又不学无术的人,不正是我们需要的吗?弱势,就要依靠我们,没有我们的支持,他就得当不上楚王;胸无点墨的人,对我们来说,岂不是更容易控制。打下一个城池容易,治理好它可就不能单单靠武力了,要靠士子的帮助,而他他偏偏是个不重视这点的人,楚国的士子大多站在马光亮那边,没有了读书人的帮助,他又能蹦跶几天呢?”
李璟的脸上再次浮现出了一丝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