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月牙坦克
推荐阅读:
都市小说网 www.dsxsw.net,最快更新胜利之星照耀着我们最新章节!
新式坦克根据设计的年份被简单地命名为t-3坦克,不过工人们对它另有称呼。当蒋玉成和柯晶终于将生产流程文件和各种技术加工资料梳理齐备的时候,时间已经是晚上了。工人们随即开夜工投入了生产,走进车间之前,他们捎带着仰望了一下星空,便决定将新坦克称之为“月牙”。因为这种新坦克说到底是由各种已经发展成熟的部件组合而成的,生产的工艺流程也已经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优化,因此可以预见的是,等到工人们熟练掌握了生产的各个环节之后,这种超越精灵世界现存所有坦克的钢铁巨兽就可以投入战场打击白军了。
当然,蒋玉成发现,要想发挥出最大的产能,自己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比方说罢,在生产中引进标准化零部件就是一项。蒋玉成虽然是学理科的,工科的东西却也稍微清楚点,知道工业生产中的零部件都是按照国家标准设计的:无论螺丝螺母还是垫圈,填料乃至轴承,阀门,其规格和材质都是有规定的,因此很容易进行生产和维修。而现在呢?尤克托巴尼亚生产出来的产品,每个产品上的一个部件都是特殊的,因此也就没法互换,要是坏了就只能找钳工再挫一个。
当初白头鹰改造本朝的军工产业时,兔子们没少因为零部件标准化的事情被绳子吊起来。蒋玉成倒也很想对妹子们如法炮制,但是托洛斯卡娅应该不会束手就擒,所以蒋玉成只能用旁敲侧击的方式去说服。他宣布:标准化零件是人类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大同世界在工业生产应用上的先声,所以零件不通用神马的都是旧帝国留下来的条条框框,我们应该坚决把它打碎才是。托洛斯卡娅于是大赞同,特别开了个会推广这个事情,蒋玉成自己准备就组织生产的问题写了一篇报告投递给斯莫尔尼去。
“除了零部件标准化之外,生产流水线也是应该引进的啊····”蒋玉成心想,“就算制造工艺一时半会提高不起来,像这样的改造应该没什么困难·····”
看来果然是实践出真知,劳动出智慧:蒋玉成闷坐在办公室里,苦心孤诣搞了这么久的“研究”,结果一进入实践阶段,却发现许多成果其实完全没用,又得重来。怪不得太祖号召知识分子要到人民群众和生产实践中去,这一接触具体工作,新坦克的设计也完善了,新的报告也出炉了,不是比趴在桌子上空想来的快得多?
别的不说,月牙坦克的设计演变流程对蒋玉成来说,就是一个很大的教益:在如何平衡技术和设计这方面,以后应该多加以注意。由于进入工业时代之后,各种新技术不断涌现,更新换代成为了常事,有的时候就造成了一种“不称职效应”。
在人力资源上有这么一种说法:某a进入工作部门,渐渐熟悉了工作之后,干的很优秀,于是他得到提升,当了个小领导。因为新职位需要熟悉工作,所以他一开始干得并不出色,不过渐渐地,还是展现出了原有的才能。可是当他在小领导职务上干好了之后,又被提升,成为中层领导,于是又得重新适应工作,又要慢慢的提升业绩,然后在臻于优秀之后又被提升····如此这般周而复始,也就使他一直处在不能称其职的尴尬地位。
类似的概念也可以应用在兵器发展的领域:某一项技术,某一种新思想,在刚刚应用的时候肯定都不是完善的,妥当的。因此在某门类兵器的某一技术划代之中,大部分都是一些不够完善,设计上还可以优化的产品。直到最后,随着人们对这种新技术或新思想的了解越发深刻,运用越发成熟,终于能够完善地运用它来设计兵器了,这种技术和思想也就该过时了,就应该有新的技术和思想取代它的地位了——于是乎设计师们就只好重新开始努力适应新的技术。
也正因为如此,那些历史上大放异彩的技术装备,往往都是某一代武器装备发展早期或者中期的产物,设计上并不算成熟,但是因为生逢其时,所以得以大展拳脚。就比方说md的主力三代重型机大猫和鹰,气动外形上都过分保守(格鲁曼:“边条翼什么的最讨厌了!”),利用涡升力的能力不足(格鲁曼:“常规布局才是实力的体现!”),并没有能够体现三代机的特点,极大地限制了飞行性能,但是凭借强大的发动机,这两种“动力板砖”仍然成为了历史上战绩最好的三代机。相比之下,更晚出现的苏27系列因为在气动布局上有先天优势,完全可以通过不断改进发动机来达到比f-14更加优异的飞行性能。但是当苏35的出现最终让这成为现实的时候,第四代战斗机已经出现了,于是设计师们又要在隐形的基础上为新的战机型号寻找新的平衡·····
但是,如果某一天,蒋玉成有机会在精灵世界生产自己的三代战斗机,他是应该选择历史上战绩更好的f-14还是仅仅打下过几架黑蜀黍的米格29的苏27呢?——当然是后者,因为在应用同样的技术,使用同样的生产工艺,装配同样的子系统的条件下,苏27的总体设计更为优良,能够达到的性能比f-14要高。这也应该算是金手指的一部分,使他可以跳过某一项技术的发展阶段,直接用成熟的设计和产品。跳过t-34而使用t-44的底盘就是这样的例子。看来以后应该多多地关注这些历史上并不起眼的偏门产品才是····
新式坦克根据设计的年份被简单地命名为t-3坦克,不过工人们对它另有称呼。当蒋玉成和柯晶终于将生产流程文件和各种技术加工资料梳理齐备的时候,时间已经是晚上了。工人们随即开夜工投入了生产,走进车间之前,他们捎带着仰望了一下星空,便决定将新坦克称之为“月牙”。因为这种新坦克说到底是由各种已经发展成熟的部件组合而成的,生产的工艺流程也已经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优化,因此可以预见的是,等到工人们熟练掌握了生产的各个环节之后,这种超越精灵世界现存所有坦克的钢铁巨兽就可以投入战场打击白军了。
当然,蒋玉成发现,要想发挥出最大的产能,自己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比方说罢,在生产中引进标准化零部件就是一项。蒋玉成虽然是学理科的,工科的东西却也稍微清楚点,知道工业生产中的零部件都是按照国家标准设计的:无论螺丝螺母还是垫圈,填料乃至轴承,阀门,其规格和材质都是有规定的,因此很容易进行生产和维修。而现在呢?尤克托巴尼亚生产出来的产品,每个产品上的一个部件都是特殊的,因此也就没法互换,要是坏了就只能找钳工再挫一个。
当初白头鹰改造本朝的军工产业时,兔子们没少因为零部件标准化的事情被绳子吊起来。蒋玉成倒也很想对妹子们如法炮制,但是托洛斯卡娅应该不会束手就擒,所以蒋玉成只能用旁敲侧击的方式去说服。他宣布:标准化零件是人类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大同世界在工业生产应用上的先声,所以零件不通用神马的都是旧帝国留下来的条条框框,我们应该坚决把它打碎才是。托洛斯卡娅于是大赞同,特别开了个会推广这个事情,蒋玉成自己准备就组织生产的问题写了一篇报告投递给斯莫尔尼去。
“除了零部件标准化之外,生产流水线也是应该引进的啊····”蒋玉成心想,“就算制造工艺一时半会提高不起来,像这样的改造应该没什么困难·····”
看来果然是实践出真知,劳动出智慧:蒋玉成闷坐在办公室里,苦心孤诣搞了这么久的“研究”,结果一进入实践阶段,却发现许多成果其实完全没用,又得重来。怪不得太祖号召知识分子要到人民群众和生产实践中去,这一接触具体工作,新坦克的设计也完善了,新的报告也出炉了,不是比趴在桌子上空想来的快得多?
别的不说,月牙坦克的设计演变流程对蒋玉成来说,就是一个很大的教益:在如何平衡技术和设计这方面,以后应该多加以注意。由于进入工业时代之后,各种新技术不断涌现,更新换代成为了常事,有的时候就造成了一种“不称职效应”。
在人力资源上有这么一种说法:某a进入工作部门,渐渐熟悉了工作之后,干的很优秀,于是他得到提升,当了个小领导。因为新职位需要熟悉工作,所以他一开始干得并不出色,不过渐渐地,还是展现出了原有的才能。可是当他在小领导职务上干好了之后,又被提升,成为中层领导,于是又得重新适应工作,又要慢慢的提升业绩,然后在臻于优秀之后又被提升····如此这般周而复始,也就使他一直处在不能称其职的尴尬地位。
类似的概念也可以应用在兵器发展的领域:某一项技术,某一种新思想,在刚刚应用的时候肯定都不是完善的,妥当的。因此在某门类兵器的某一技术划代之中,大部分都是一些不够完善,设计上还可以优化的产品。直到最后,随着人们对这种新技术或新思想的了解越发深刻,运用越发成熟,终于能够完善地运用它来设计兵器了,这种技术和思想也就该过时了,就应该有新的技术和思想取代它的地位了——于是乎设计师们就只好重新开始努力适应新的技术。
也正因为如此,那些历史上大放异彩的技术装备,往往都是某一代武器装备发展早期或者中期的产物,设计上并不算成熟,但是因为生逢其时,所以得以大展拳脚。就比方说md的主力三代重型机大猫和鹰,气动外形上都过分保守(格鲁曼:“边条翼什么的最讨厌了!”),利用涡升力的能力不足(格鲁曼:“常规布局才是实力的体现!”),并没有能够体现三代机的特点,极大地限制了飞行性能,但是凭借强大的发动机,这两种“动力板砖”仍然成为了历史上战绩最好的三代机。相比之下,更晚出现的苏27系列因为在气动布局上有先天优势,完全可以通过不断改进发动机来达到比f-14更加优异的飞行性能。但是当苏35的出现最终让这成为现实的时候,第四代战斗机已经出现了,于是设计师们又要在隐形的基础上为新的战机型号寻找新的平衡·····
但是,如果某一天,蒋玉成有机会在精灵世界生产自己的三代战斗机,他是应该选择历史上战绩更好的f-14还是仅仅打下过几架黑蜀黍的米格29的苏27呢?——当然是后者,因为在应用同样的技术,使用同样的生产工艺,装配同样的子系统的条件下,苏27的总体设计更为优良,能够达到的性能比f-14要高。这也应该算是金手指的一部分,使他可以跳过某一项技术的发展阶段,直接用成熟的设计和产品。跳过t-34而使用t-44的底盘就是这样的例子。看来以后应该多多地关注这些历史上并不起眼的偏门产品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