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栀子花,白花瓣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第九特区、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创业吧学霸大人、道君、未来天王、主神崛起、天机之神局、大国重工
都市小说网 www.dsxsw.net,最快更新依然女生呀呀嘿最新章节!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王建《雨过山村》
喜欢唐人王建的这首诗。有饱满的山村诗意,闲闲的,水灵灵的,像雨后怒放的栀子芬芳,古朴静婉,非常的尘世,让人心安。
《本草纲目》中记载:卮,酒器也,卮子象之,故名,俗作栀。
我钟情于这个解释。栀子,是乡村里盛开的糯米酒,微微地抿上一口,漫山遍野都是五谷丰登的喜悦,亦醉人,亦怡人。鸡鸣犬吠,青山竹溪,雨后的村庄,青阳陌上,走过浴蚕的戴花姑娘,瘦瘦的腰肢,炊烟一样袅娜。
可栀子是肥的。还生性喜雨。
韩愈说: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
栀子的叶子是肥的,花瓣是肥的,香味也是肥的。那花香里,阳光是肥的,雨水是肥的,季节也是肥的。
南国的初夏,清晨的幽长巷弄里,经常可见卖栀子花的老人。古旧的小篾筐,垫了张老蓝色的印花布,皎洁的栀子花一朵一朵簇拥在布上,蘸着夜间新鲜的雨水和老人年迈的笑容,生出一种沁人心脾的阴润气息,安静而祥瑞,直让人迷恋。
那样的栀子,一块钱可买得数枝,含苞的,开放的,肥肥的白,带着干净的稚气,簪在头上,却无端的动人。走在路上,亦可对着一汪明澈的积水俯身照影,万种风情在眸中。买一把养在水瓶里,立刻满室流芳,似置身清凉静好的画堂,五月风从窗外蜿蜒而来,闻一口饱饱的香,像一种意识的回归。到某一个年代与地点,思绪绵软,被旧事缠绕浸泡着。鲜嫩得不忍触碰,慵懒得不想翻身。
但还想跟古人借一点情怀与情调。
宋人李石有诗《捣练子》相记:腰束素,鬓垂鸦。无情笑面醉犹遮。扇儿斜,瞥见些。双凤小。玉钗斜。芙蓉衫子藕花纱。戴一枝,薝卜花。
薝卜即栀子,又称薝蔔。据说栀子之种来自天竺,此花素白自持,有芬芳可清虚静气。乃参禅妙香。
看,她心里分明又有莲花端然,脸上却是倾国倾城的样子。那样的风情,在宋代吗?清淡的富贵,禅意的风流,合在一起自是曲径通幽,清阔无边。扇儿斜,玉钗斜,花枝斜,一个眼神斜飞过来。哪里招架得住,连心尖都是颤的……
古人养花亦讲究,不似我用简单的玻璃瓶,灌寡淡的自来水,跟我的人一样没心没肺,一眼即可窥破心思。
在南宋时期,韩淲就写了《轩窗薝蔔,瓶浸佳甚》:“铜壶更浸新薝蔔,香扑书帘画格间。”栀子折枝后,用小槌将根部捶碎。擦上盐巴,先入花而后入水。琥珀色的铜壶,壶底刻有鲜活游鱼伴花枝,再于壶中盛三分青色的天光。七分初夏的瓦檐雨,吧嗒,吧嗒,吧嗒……花香如水月四溅,珠帘琳琅,满屋子的滴漏之声。那样的书,读在眼里,一字一句都是玲珑可意,清凉饱满。
其实,我盼望的
也不过就只是那一瞬
我从没要求过,你给我
你的一生
如果能在开满了栀子花的山坡上
与你相遇,如果能
深深地爱过一次再别离
那么,再长久的一生
不也就只是,就只是
回首时
那短短的一瞬
席慕容的《盼望》。关于青春,关于相遇,关于别离。初夏的温度,爱情的悲喜,开满栀子花的山坡,白衣飘飘的少年,渐行渐远的泛黄光阴。一回首,那咫尺的山色与遥远的年华,都曾是那样的经得起挥霍……诗句的清香里,散发出如此令人迷离的味道,小美好,小忧伤的味道,细碎的,明灭的,蠕动的……都安详地接受一场陈述与怀念,在栀子绽放的某一个久远朝代,如同奇妙的蛊惑。
与爱情有关。
桃根桃叶,一树芳相接。春到江南三二月。迷损东家蝴蝶。
殷勤踏取青阳。风前花正低昂。与我同心栀子,报君百结丁香。
宋人赵彦端的这一阙《清平乐》写得亦是低眉深婉,低吟浅唱里,带着江南暮春的阴柔靡丽,风花如诉。
题副是“赠席上人”。哪里的筵席呢?桃花谢过了蝴蝶,如今同心的栀子又开……清歌曼舞,曲水流觞,这华丽丽的筵席,盛开了还会不会凋谢……折一朵栀子吧,六瓣同心的洁白栀子,簪上你的衣襟,你自然懂得奴家的心。
筵席上的情意,通常都不需要太多铺陈,所有的铺陈都在这曲里,都在这花香里。懂得如花开。这样的爱情,唯美得不一点儿也不喧嚣,好一个深涧幽谧,纵然内心里星汉动荡,看上去一派山河呈祥,简意清平。
最初写到栀子同心的,是南朝梁代女诗人刘令娴的一首诗:
雨叶虽为赠,交情永未因。
同心何处恨,栀子最关人。
她的这首诗,所赠之人是一名叫谢娘的女子。表达的也只是姐妹情谊,像栀子绽放,两两无猜的光阴,隔着晴帘静院,依然清奇可听。
刘令娴是南朝梁代文学家刘孝绰之妹,徐悱之妻。江苏徐州人,诗作风格大胆,语言妍丽,世称刘三娘。大唐以前的南北朝,深得魏晋的林下风气,文风受民歌影响,极为旷达,表达感情亦是一个盛烈旷达。
譬如她的丈夫宦游在外,她写诗与之唱和,幽幽闺怨,怜煞九肠:落日更新妆,开帘对春树。鸣鹂叶中舞,戏蝶花间鹜。调琴本要欢,心愁不成趣。
又譬如她的《光宅寺》:长廊欣目送,广殿悦逢迎。何当曲房里,幽隐无人声。
真是大胆,真是香艳。去深山古寺烧香,在长廊广殿上与年轻英俊的小僧眉目传情。幽隐曲房,多暧昧啊……头戴一朵素素的栀子,禅意似花香四处溅落,回眸一笑鬓鬟斜,却是像千年的妖精附身。
我亦喜欢刘若英的那首《后来》。
“栀子花,白花瓣,落在我蓝色百褶裙上。爱你,你轻声说,我低下头闻见一阵芬芳。”
非常洁净的歌词,与刘若英的气息相近。
栀子花,白花瓣。
诗词文字,如此芬芳。我们总是忍不住一遍一遍沉溺其中,企图推算出光阴的流转变迁,企图知晓那些日益沉淀的感情,曾有过怎样的蛛丝马迹。
却不过是美丽的徒劳。那是岁月设下的迷局。
在安静的夜里,听她轻轻的深情的,唱啊唱,便会在此时没有栀子的季节里,一低头就闻到栀子芳馥的清香。那种娓娓道来的清香,盛开出柔软的云白之色,像覆雪的灵魂,风一样奔跑过尘世和诸类情感……
然后,一半给时光,一半给遗忘。
附:
栀子花语:永恒的爱,一生守侯和喜悦。(未完待续。)(未完待续。)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王建《雨过山村》
喜欢唐人王建的这首诗。有饱满的山村诗意,闲闲的,水灵灵的,像雨后怒放的栀子芬芳,古朴静婉,非常的尘世,让人心安。
《本草纲目》中记载:卮,酒器也,卮子象之,故名,俗作栀。
我钟情于这个解释。栀子,是乡村里盛开的糯米酒,微微地抿上一口,漫山遍野都是五谷丰登的喜悦,亦醉人,亦怡人。鸡鸣犬吠,青山竹溪,雨后的村庄,青阳陌上,走过浴蚕的戴花姑娘,瘦瘦的腰肢,炊烟一样袅娜。
可栀子是肥的。还生性喜雨。
韩愈说: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
栀子的叶子是肥的,花瓣是肥的,香味也是肥的。那花香里,阳光是肥的,雨水是肥的,季节也是肥的。
南国的初夏,清晨的幽长巷弄里,经常可见卖栀子花的老人。古旧的小篾筐,垫了张老蓝色的印花布,皎洁的栀子花一朵一朵簇拥在布上,蘸着夜间新鲜的雨水和老人年迈的笑容,生出一种沁人心脾的阴润气息,安静而祥瑞,直让人迷恋。
那样的栀子,一块钱可买得数枝,含苞的,开放的,肥肥的白,带着干净的稚气,簪在头上,却无端的动人。走在路上,亦可对着一汪明澈的积水俯身照影,万种风情在眸中。买一把养在水瓶里,立刻满室流芳,似置身清凉静好的画堂,五月风从窗外蜿蜒而来,闻一口饱饱的香,像一种意识的回归。到某一个年代与地点,思绪绵软,被旧事缠绕浸泡着。鲜嫩得不忍触碰,慵懒得不想翻身。
但还想跟古人借一点情怀与情调。
宋人李石有诗《捣练子》相记:腰束素,鬓垂鸦。无情笑面醉犹遮。扇儿斜,瞥见些。双凤小。玉钗斜。芙蓉衫子藕花纱。戴一枝,薝卜花。
薝卜即栀子,又称薝蔔。据说栀子之种来自天竺,此花素白自持,有芬芳可清虚静气。乃参禅妙香。
看,她心里分明又有莲花端然,脸上却是倾国倾城的样子。那样的风情,在宋代吗?清淡的富贵,禅意的风流,合在一起自是曲径通幽,清阔无边。扇儿斜,玉钗斜,花枝斜,一个眼神斜飞过来。哪里招架得住,连心尖都是颤的……
古人养花亦讲究,不似我用简单的玻璃瓶,灌寡淡的自来水,跟我的人一样没心没肺,一眼即可窥破心思。
在南宋时期,韩淲就写了《轩窗薝蔔,瓶浸佳甚》:“铜壶更浸新薝蔔,香扑书帘画格间。”栀子折枝后,用小槌将根部捶碎。擦上盐巴,先入花而后入水。琥珀色的铜壶,壶底刻有鲜活游鱼伴花枝,再于壶中盛三分青色的天光。七分初夏的瓦檐雨,吧嗒,吧嗒,吧嗒……花香如水月四溅,珠帘琳琅,满屋子的滴漏之声。那样的书,读在眼里,一字一句都是玲珑可意,清凉饱满。
其实,我盼望的
也不过就只是那一瞬
我从没要求过,你给我
你的一生
如果能在开满了栀子花的山坡上
与你相遇,如果能
深深地爱过一次再别离
那么,再长久的一生
不也就只是,就只是
回首时
那短短的一瞬
席慕容的《盼望》。关于青春,关于相遇,关于别离。初夏的温度,爱情的悲喜,开满栀子花的山坡,白衣飘飘的少年,渐行渐远的泛黄光阴。一回首,那咫尺的山色与遥远的年华,都曾是那样的经得起挥霍……诗句的清香里,散发出如此令人迷离的味道,小美好,小忧伤的味道,细碎的,明灭的,蠕动的……都安详地接受一场陈述与怀念,在栀子绽放的某一个久远朝代,如同奇妙的蛊惑。
与爱情有关。
桃根桃叶,一树芳相接。春到江南三二月。迷损东家蝴蝶。
殷勤踏取青阳。风前花正低昂。与我同心栀子,报君百结丁香。
宋人赵彦端的这一阙《清平乐》写得亦是低眉深婉,低吟浅唱里,带着江南暮春的阴柔靡丽,风花如诉。
题副是“赠席上人”。哪里的筵席呢?桃花谢过了蝴蝶,如今同心的栀子又开……清歌曼舞,曲水流觞,这华丽丽的筵席,盛开了还会不会凋谢……折一朵栀子吧,六瓣同心的洁白栀子,簪上你的衣襟,你自然懂得奴家的心。
筵席上的情意,通常都不需要太多铺陈,所有的铺陈都在这曲里,都在这花香里。懂得如花开。这样的爱情,唯美得不一点儿也不喧嚣,好一个深涧幽谧,纵然内心里星汉动荡,看上去一派山河呈祥,简意清平。
最初写到栀子同心的,是南朝梁代女诗人刘令娴的一首诗:
雨叶虽为赠,交情永未因。
同心何处恨,栀子最关人。
她的这首诗,所赠之人是一名叫谢娘的女子。表达的也只是姐妹情谊,像栀子绽放,两两无猜的光阴,隔着晴帘静院,依然清奇可听。
刘令娴是南朝梁代文学家刘孝绰之妹,徐悱之妻。江苏徐州人,诗作风格大胆,语言妍丽,世称刘三娘。大唐以前的南北朝,深得魏晋的林下风气,文风受民歌影响,极为旷达,表达感情亦是一个盛烈旷达。
譬如她的丈夫宦游在外,她写诗与之唱和,幽幽闺怨,怜煞九肠:落日更新妆,开帘对春树。鸣鹂叶中舞,戏蝶花间鹜。调琴本要欢,心愁不成趣。
又譬如她的《光宅寺》:长廊欣目送,广殿悦逢迎。何当曲房里,幽隐无人声。
真是大胆,真是香艳。去深山古寺烧香,在长廊广殿上与年轻英俊的小僧眉目传情。幽隐曲房,多暧昧啊……头戴一朵素素的栀子,禅意似花香四处溅落,回眸一笑鬓鬟斜,却是像千年的妖精附身。
我亦喜欢刘若英的那首《后来》。
“栀子花,白花瓣,落在我蓝色百褶裙上。爱你,你轻声说,我低下头闻见一阵芬芳。”
非常洁净的歌词,与刘若英的气息相近。
栀子花,白花瓣。
诗词文字,如此芬芳。我们总是忍不住一遍一遍沉溺其中,企图推算出光阴的流转变迁,企图知晓那些日益沉淀的感情,曾有过怎样的蛛丝马迹。
却不过是美丽的徒劳。那是岁月设下的迷局。
在安静的夜里,听她轻轻的深情的,唱啊唱,便会在此时没有栀子的季节里,一低头就闻到栀子芳馥的清香。那种娓娓道来的清香,盛开出柔软的云白之色,像覆雪的灵魂,风一样奔跑过尘世和诸类情感……
然后,一半给时光,一半给遗忘。
附:
栀子花语:永恒的爱,一生守侯和喜悦。(未完待续。)(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