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7章西北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都市小说网 www.dsxsw.net,最快更新北雄最新章节!
三月中,梁州总管李武上奏。
前梁州总管元仁卿回京述职途中为山蛮伏击,不幸身死。
随之他便令录事参军冯立率军进剿,俘杀山蛮两千余众,又察汉川郡守沈左道素与元仁卿不合,遂勾结山蛮杀元仁卿于道途之上。
李武召其至总管府问话,沈左道抗命不从,欲举郡兵为乱,总管府司马张公瑾率军破之,杀沈左道为首十余人,以警众人。
李破大略的看了看,光从纸面上看的话,汉中的情况不好也不坏。
李武到了那边是真没闲着,死的人可不少,比去年宇文镬攻汉中的时候好像死的人还多些。
前梁州总管元仁卿死了,汉川郡太守沈左道也死了,一个是关西世阀子弟,一个则是汉中土著,都是在汉中有头有脸的大人物,如今一块上了路,黄泉道上颇不寂寞。
虽然李武奏疏上写的有头有尾,条理还很清晰,可太粗略了,李破只稍稍想象一下就能从中察觉到阴谋的味道。
当然了,他无心去追究什么,这年月很多人都朝不保夕,死上几个贵族更像是喜事……只要李武自己别玩脱了,把汉中弄的大乱也就成了,其余不用太在意。
李武也知道皇帝想听什么,剿匪杀人都是一带而过,他用了很长的篇幅来讲梁州的春耕事宜,好像剿匪什么的都是顺带的,只有春耕才是他做的正事。
汉中的春耕比关西和晋地都要早上许多,如今已经接近尾声了,照李武的说法,汉中今年若无天灾人祸,丰收是能够保证的。
大致上也就是说,汉中的情形很快就会安稳下来,他也正在搜获山蛮,准备编练成军,行以蛮制蛮之策。
李破看到这些终于满意的点起了头,李武很有长进,能想到以蛮制蛮的策略,也知道孰轻孰重,手段显得非常灵活,这正是治理地方所需要的态度。
………………………………
没隔几天,灵州总管薛万钧也传来了消息。
他上任未久,便已经历了六七次叛乱,这和前灵州总管李道宗回京有着很大的关系,很多人觉着李道宗走了,西北这里天高皇帝远的,正是称王称霸的好地方,想要学一学梁师都,郭子和等人,做个西北逍遥王。
薛万钧到任之后,先就召各处官员到郡城来见,没来的自然而然也就成了叛逆。
随后薛万钧率军出巡,破鸣沙城,杀前灵州司马卫孝云等,转头带人再平羌人叛乱,斩杀自封为五能大王的羌人首领吉舍禄。
从这可以瞧的出来,和李武一样,薛万钧也没手软,到了灵州之后,便开始杀人立威,其他的都放在了后面。
只不过薛万钧之后还带着人去了安乐,将狼藉一片,已经无人敢近的安乐城重新收拾了一番,并举行了一场祭祀活动,寻来了西北的和尚,道士,甚至是一些巫祝,来超度安乐的冤魂。
实际上薛万钧更想捉些突厥人过来,活祭一下……大家在马邑的时候也不是没这么干过,只是相比当年的肆无忌惮,如今却没了那个条件,不免让他有些唏嘘感慨。
这显然是一种赢得西北人心的举措,安乐的惨事就此也算得到了官方的确认,突厥人的名声在西北受到了重创。
等到王雄诞来到灵州的时候,薛万钧其实已经带兵将灵州地界梳理了一遍,西北民风彪悍,好像不见血大家就不会消停一般,于是薛万钧所到之处,人头纷纷落地。
比起前任灵州总管李道宗来,显然薛万钧的名字在西北更值得尊重,因为这个家伙动起刀子来简直不分青红皂白,杀气比李道宗足的多。
这里面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没了梁师都这样的西北草头王,薛万钧显然要比李道宗更能放开手脚。
而薛万钧也并非嗜杀之人,剿灭各处叛乱,匪人的时候手段凶狠了一些,过后安抚起来却也很有力度,他背后毕竟靠着越来越稳定的关西嘛。
王雄诞一到,薛万钧没跟他客气,灵州司马正应该是他账下最得力的官员之一,杀了卫孝云之后,正想举荐自己的亲信继任,不想王雄诞不请自来。
于是薛万钧令其率军三千,东出盐池,王雄诞也没二话,他在淮左时便以勇猛无畏著称,率兵出盐池,未几破之,杀梁师都堂弟梁洛仁等。
再进朔方,经长泽至岩绿城,岩绿城已经成了空城,去岁时突厥大军在此驻扎数日,哪还有什么生灵能够存活下来?
在冬天里倒是有一些马匪在此驻扎,等到开春也都四散而去,岩绿城太显眼了,不适合作为匪巢居住。
于是王雄诞不费吹灰之力,收盐川郡,朔方郡等地,并且大致上扫清了梁师都在西北的残余势力。
灵州不比汉中,诸族杂居的情况比较严重,想要出头露脸的人也比较多,所以今年可能还是比较动荡。
但不用担心什么,在灵州驻守的正规军简直就是无敌的存在,大兵所致,破城杀贼皆是平常,就像薛万钧至灵州后,每战必胜,不费多少工夫。
相比之下,凉州总管范文进就要吃力许多,那边的情形也越来越是复杂。
李轨的旧部们好像已经习惯了内讧,所以总是显得蠢蠢欲动,忠诚度更是极为低下,谢统师就聪明了一回,带着人去长安觐见皇帝了。
随他一道的还有几个降顺的吐谷浑首领,其实并没有多大的意义。
吐谷浑在西北分成了数不清的部落,散落在高地和低地上,与西北各族争夺着地盘,相互仇杀,延续了也不知多少年了。
他们和西北族类相互纠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弄的河西走廊混乱不堪,从西魏时期开始,征伐吐谷浑就是关西儿郎立功受赏的主要途径之一。
可是一直打到大业年间,好像也没怎么样他们,反而和一些羌人部族混合在了一起,人数越来越多了。
西北的吐谷浑部族已经成为了顽疾,他们的一些部落势弱了就跑到高地上避难,或者来长安磕头求饶,又或者人头被拿到长安来炫耀。
当他们积蓄起了一些力量就发起挑战,想要把汉人赶出河西走廊的范围,一次次失败,一次次的重燃战火,好像永无休止。
西北方向数十年来的战争主体,就是汉人和吐谷浑部族。
所以说几个吐谷浑首领来长安献媚不算什么,以前杨广在洛阳见的多了,也没见吐谷浑顺服,因为他们是十足的多头蛇,并没有一个可汗把他们统一起来。
而到了现在,他们的日子终于不好过了起来,他们的身后出现了更为强大的敌人,比他们更为适应高原的气候。
随着大批的吐谷浑和羌人部族被赶下高地,河西走廊地区是乱上加乱,再加上一些西突厥的部族,土羌等等,范文进再次向长安请援,他快支撑不住了。
李破也稍微觉着有些惭愧,毕竟把人家扔到凉州就没怎么管过……琢磨了一下,便令左监门卫大将军庞玉任凉州行军总管,率八千人前往姑臧,震慑凉州各郡,平定叛乱等等。
真的是抽不出太多的兵力了,这八千人还得从李渊降军中挑选,再加上各郡县的一些守军,战斗力也不知能不能行,也很考验大将军庞玉的领兵能力。
其实还是要靠这八千援军助范文进握紧凉州的各部兵权,那样一来凉州就会安稳许多。
………………………………
对于李破而言,现在西北的情况只能算是一些插曲,即便有人在西北举起大旗,自立为王甚或是称帝,只要他不来窥伺关西,李破都能容忍一二。
因为他的注意力都已经转向了河南,顾不上其他什么地方了。
三月间,南方早已春暖花开,可萧铣并无动静,让人瞧着很揪心,倒是三月末的时候,李靖等人接到了劝降的书信,原件直接便被送到了皇帝的案头上。
信中所言还是那一套,只拿萧铣的出身说事,不过博人一笑而已,名声之上他和李渊可差远了,人家李渊都到地府去报到了,你萧铣出身再高,又有什么用呢?
只是写信的人还算有点意思,信是柴绍亲笔……算是送给萧铣的投名状吗?想到公主府中的人儿,李破心里颇不舒服,却又不能告诉张伦等人,最好在破夔州的时候将人顺手给杀了……
此时柴绍的命运不得而知,可刘弘基先就肝脑涂地了。
他腿伤渐好,作为降将中个头最大的那个,李靖等人不好擅专,只想将其送去长安了事,就像李孝恭等人一样,他们在蜀中还有不少余党,很容易引起叛乱。
刘弘基败的窝囊,可能是存着一口气,不甘就此顺服,接到柴驸马的密信之后,开始私下里勾结以前的部下,欲要引兵去投柴绍。
这个盗马贼在蜀中待的久了,再加上性情的缘故,有些桀骜不驯……结果就是事情败露,刘弘基在众人相护之下还想出逃,最终被人擒下。
张伦和宇文镬还有些犹豫,李靖已是大手一挥,斩了刘弘基以及其余党数十人……
三月中,梁州总管李武上奏。
前梁州总管元仁卿回京述职途中为山蛮伏击,不幸身死。
随之他便令录事参军冯立率军进剿,俘杀山蛮两千余众,又察汉川郡守沈左道素与元仁卿不合,遂勾结山蛮杀元仁卿于道途之上。
李武召其至总管府问话,沈左道抗命不从,欲举郡兵为乱,总管府司马张公瑾率军破之,杀沈左道为首十余人,以警众人。
李破大略的看了看,光从纸面上看的话,汉中的情况不好也不坏。
李武到了那边是真没闲着,死的人可不少,比去年宇文镬攻汉中的时候好像死的人还多些。
前梁州总管元仁卿死了,汉川郡太守沈左道也死了,一个是关西世阀子弟,一个则是汉中土著,都是在汉中有头有脸的大人物,如今一块上了路,黄泉道上颇不寂寞。
虽然李武奏疏上写的有头有尾,条理还很清晰,可太粗略了,李破只稍稍想象一下就能从中察觉到阴谋的味道。
当然了,他无心去追究什么,这年月很多人都朝不保夕,死上几个贵族更像是喜事……只要李武自己别玩脱了,把汉中弄的大乱也就成了,其余不用太在意。
李武也知道皇帝想听什么,剿匪杀人都是一带而过,他用了很长的篇幅来讲梁州的春耕事宜,好像剿匪什么的都是顺带的,只有春耕才是他做的正事。
汉中的春耕比关西和晋地都要早上许多,如今已经接近尾声了,照李武的说法,汉中今年若无天灾人祸,丰收是能够保证的。
大致上也就是说,汉中的情形很快就会安稳下来,他也正在搜获山蛮,准备编练成军,行以蛮制蛮之策。
李破看到这些终于满意的点起了头,李武很有长进,能想到以蛮制蛮的策略,也知道孰轻孰重,手段显得非常灵活,这正是治理地方所需要的态度。
………………………………
没隔几天,灵州总管薛万钧也传来了消息。
他上任未久,便已经历了六七次叛乱,这和前灵州总管李道宗回京有着很大的关系,很多人觉着李道宗走了,西北这里天高皇帝远的,正是称王称霸的好地方,想要学一学梁师都,郭子和等人,做个西北逍遥王。
薛万钧到任之后,先就召各处官员到郡城来见,没来的自然而然也就成了叛逆。
随后薛万钧率军出巡,破鸣沙城,杀前灵州司马卫孝云等,转头带人再平羌人叛乱,斩杀自封为五能大王的羌人首领吉舍禄。
从这可以瞧的出来,和李武一样,薛万钧也没手软,到了灵州之后,便开始杀人立威,其他的都放在了后面。
只不过薛万钧之后还带着人去了安乐,将狼藉一片,已经无人敢近的安乐城重新收拾了一番,并举行了一场祭祀活动,寻来了西北的和尚,道士,甚至是一些巫祝,来超度安乐的冤魂。
实际上薛万钧更想捉些突厥人过来,活祭一下……大家在马邑的时候也不是没这么干过,只是相比当年的肆无忌惮,如今却没了那个条件,不免让他有些唏嘘感慨。
这显然是一种赢得西北人心的举措,安乐的惨事就此也算得到了官方的确认,突厥人的名声在西北受到了重创。
等到王雄诞来到灵州的时候,薛万钧其实已经带兵将灵州地界梳理了一遍,西北民风彪悍,好像不见血大家就不会消停一般,于是薛万钧所到之处,人头纷纷落地。
比起前任灵州总管李道宗来,显然薛万钧的名字在西北更值得尊重,因为这个家伙动起刀子来简直不分青红皂白,杀气比李道宗足的多。
这里面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没了梁师都这样的西北草头王,薛万钧显然要比李道宗更能放开手脚。
而薛万钧也并非嗜杀之人,剿灭各处叛乱,匪人的时候手段凶狠了一些,过后安抚起来却也很有力度,他背后毕竟靠着越来越稳定的关西嘛。
王雄诞一到,薛万钧没跟他客气,灵州司马正应该是他账下最得力的官员之一,杀了卫孝云之后,正想举荐自己的亲信继任,不想王雄诞不请自来。
于是薛万钧令其率军三千,东出盐池,王雄诞也没二话,他在淮左时便以勇猛无畏著称,率兵出盐池,未几破之,杀梁师都堂弟梁洛仁等。
再进朔方,经长泽至岩绿城,岩绿城已经成了空城,去岁时突厥大军在此驻扎数日,哪还有什么生灵能够存活下来?
在冬天里倒是有一些马匪在此驻扎,等到开春也都四散而去,岩绿城太显眼了,不适合作为匪巢居住。
于是王雄诞不费吹灰之力,收盐川郡,朔方郡等地,并且大致上扫清了梁师都在西北的残余势力。
灵州不比汉中,诸族杂居的情况比较严重,想要出头露脸的人也比较多,所以今年可能还是比较动荡。
但不用担心什么,在灵州驻守的正规军简直就是无敌的存在,大兵所致,破城杀贼皆是平常,就像薛万钧至灵州后,每战必胜,不费多少工夫。
相比之下,凉州总管范文进就要吃力许多,那边的情形也越来越是复杂。
李轨的旧部们好像已经习惯了内讧,所以总是显得蠢蠢欲动,忠诚度更是极为低下,谢统师就聪明了一回,带着人去长安觐见皇帝了。
随他一道的还有几个降顺的吐谷浑首领,其实并没有多大的意义。
吐谷浑在西北分成了数不清的部落,散落在高地和低地上,与西北各族争夺着地盘,相互仇杀,延续了也不知多少年了。
他们和西北族类相互纠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弄的河西走廊混乱不堪,从西魏时期开始,征伐吐谷浑就是关西儿郎立功受赏的主要途径之一。
可是一直打到大业年间,好像也没怎么样他们,反而和一些羌人部族混合在了一起,人数越来越多了。
西北的吐谷浑部族已经成为了顽疾,他们的一些部落势弱了就跑到高地上避难,或者来长安磕头求饶,又或者人头被拿到长安来炫耀。
当他们积蓄起了一些力量就发起挑战,想要把汉人赶出河西走廊的范围,一次次失败,一次次的重燃战火,好像永无休止。
西北方向数十年来的战争主体,就是汉人和吐谷浑部族。
所以说几个吐谷浑首领来长安献媚不算什么,以前杨广在洛阳见的多了,也没见吐谷浑顺服,因为他们是十足的多头蛇,并没有一个可汗把他们统一起来。
而到了现在,他们的日子终于不好过了起来,他们的身后出现了更为强大的敌人,比他们更为适应高原的气候。
随着大批的吐谷浑和羌人部族被赶下高地,河西走廊地区是乱上加乱,再加上一些西突厥的部族,土羌等等,范文进再次向长安请援,他快支撑不住了。
李破也稍微觉着有些惭愧,毕竟把人家扔到凉州就没怎么管过……琢磨了一下,便令左监门卫大将军庞玉任凉州行军总管,率八千人前往姑臧,震慑凉州各郡,平定叛乱等等。
真的是抽不出太多的兵力了,这八千人还得从李渊降军中挑选,再加上各郡县的一些守军,战斗力也不知能不能行,也很考验大将军庞玉的领兵能力。
其实还是要靠这八千援军助范文进握紧凉州的各部兵权,那样一来凉州就会安稳许多。
………………………………
对于李破而言,现在西北的情况只能算是一些插曲,即便有人在西北举起大旗,自立为王甚或是称帝,只要他不来窥伺关西,李破都能容忍一二。
因为他的注意力都已经转向了河南,顾不上其他什么地方了。
三月间,南方早已春暖花开,可萧铣并无动静,让人瞧着很揪心,倒是三月末的时候,李靖等人接到了劝降的书信,原件直接便被送到了皇帝的案头上。
信中所言还是那一套,只拿萧铣的出身说事,不过博人一笑而已,名声之上他和李渊可差远了,人家李渊都到地府去报到了,你萧铣出身再高,又有什么用呢?
只是写信的人还算有点意思,信是柴绍亲笔……算是送给萧铣的投名状吗?想到公主府中的人儿,李破心里颇不舒服,却又不能告诉张伦等人,最好在破夔州的时候将人顺手给杀了……
此时柴绍的命运不得而知,可刘弘基先就肝脑涂地了。
他腿伤渐好,作为降将中个头最大的那个,李靖等人不好擅专,只想将其送去长安了事,就像李孝恭等人一样,他们在蜀中还有不少余党,很容易引起叛乱。
刘弘基败的窝囊,可能是存着一口气,不甘就此顺服,接到柴驸马的密信之后,开始私下里勾结以前的部下,欲要引兵去投柴绍。
这个盗马贼在蜀中待的久了,再加上性情的缘故,有些桀骜不驯……结果就是事情败露,刘弘基在众人相护之下还想出逃,最终被人擒下。
张伦和宇文镬还有些犹豫,李靖已是大手一挥,斩了刘弘基以及其余党数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