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八章 国事(一)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
都市小说网 www.dsxsw.net,最快更新龙啸大明最新章节!
第二天一早,商毅也正式升朝,接受群臣的朝贺。其实早朝并不是讨论国家大事的时候,主要是和众官员见个面,毕竞商毅这一出去就是六七个月,虽然有叶瑶瑱监国,但国内的事务大部份是靠内阁成员带领着众官员在维持,因此商毅也要对众官员表示称赞之意。
因此群臣对商毅参拜之后,首先恭贺皇帝这次出征取得了胜利,而商毅也称赞众臣,这段时间里在国内的工作,而且现在南洋的战事也没有结束,商毅也要求内阁继续支缓前线的事务,保障好后勤供应。随后散朝,单独留下内阁首相王夫之和次相李岩了解这段时间里国內发生的事情。
虽然商毅在国外的时候,每个月国內都会发给商毅一批文件,向他通报国内发生的事情,国会通过的议案和內阁的决策,但毕竟都只是一个大概,说得十分单简,现在有不少重大事情商毅也需要进行详细了解。而且还有一些事情要等商毅回来,才能决定。
见礼之后,王夫之首先道:“这次皇上亲赴战场,虽然鼓舞士气,使士卒效力死战,但如今皇上是一国之君,非军前一将,当以江山大业为重,而非一战一役之失。皇上若久不在朝,难免会使人心不稳,民心不安,因此日后御驾亲征之举,还请皇上三思慎行。”
商毅也知道回国之后肯定会落下一些埋怨,而且他也知道,王夫之的话也确实是为自己着想,因此也点了点头,道:“王卿所言极是,曰后朕定当谨从王卿之谏,慎行亲征之举。”
见商毅老老实实认错,王夫之当然也不可能不依不侥,因此也向商毅施了一礼,道:“皇上若能听从臣言,实仍天下之大幸也。”
话说到这一步,也就差不多了,下面就步入正题,当然在这段时间里,国内也没太大的事情,主要的几件事情,首先今年是中华帝国正式开始进行科举,同时也是招开了经济特科,全国各地都进行了乡试;一批通过了经济特科学子也都到各州府县的政府备案,等着各地方部门的安排。也有一批不急于做官的学子,还在家里认真学习,准备参加明年的省试。
开通了科举,也就打开了平民通行仕途的道路,因此各地的学子们,以及社会学者,乡绅也都对朝廷的这一政策称赞不己,但由于这次科举,也是中国科举制度中首次加入了自然学科的內容,也就是所谓的经世致用之学,而非单一的道德文章,也引起了不少的争议。
虽然在中华帝国成立之初,就己经向国内宣告,科举将会加入经世政用的内容,但传统的道德文章观念还是深入人心;而且虽然在政府公办的学校中,也开设了这些学科,但毕竟为时尚短,公办学校的数量也有限,难以在国内全面普及,因此现在的中国还存在大量私塾,做为公办学校的补充,但绝大部份私塾的先生都不会自然科学,只能教授的都是道徳文章。因此不是每一个学子都能够学习到自然科学的内容。
其实中国政府也考虑到这些问题,因此也在各地的公办学校中加设了一些自然科学的学习班,就是针对私塾的学生进行教学,而且还是免费,但却遭到了许多私塾先生的抵制,禁止自已的学生去学习。当然抵制的私塾先生中,顽固分子到只是极少数,绝大部份私塾先生是出于对公办学校的抵制,因为公办学校抢了自己的饭碗。但这个理由是没法说出口,只能以维护传统的名议进行。
另外也有相当一部份公办学校的学子对这竺经世致用之学不屑一顾,并没有认真学习,结果也造成了在这次乡试中,经世致用之学的合格率竞只有三成多,而交了白卷的就占了二成以上。
但等乡试结果出来以后,许多学孑们又大为后悔,又都不甘心,不过他们不反省自己没有认真学习自然科学,反而把责任推到在科举中加入的自然科学内容上,于是各地的学者、学子们都纷纷上书朝廷,要求在科举中取消自然科学的内容,甚致有个别学风保守的地区,有不少人还扬言,如不取消自然科学的内容,那么就要抵制科举等等。也有一些人在南京活动,寻找议员的支持,要在国会中提交提案,通过正式的图途,在科举中取消自然科学的內容。而且在这一股风气的影响下,也有一部份官员,对在科举中加入有关自然科学內容颇有微辞,认为应该再考虑一下。
因此王夫之道:“皇上,现在民意如此,在科举中加入有关自然科学的内容,是否还是该再斟酌一二,依臣之见,不访缓行。”
商毅看了王夫之一眼,道:“王卿以为,当缓多久再行,是一年二年,还是三年五年?如果到了缓行之年,仍然有人反对,又该当如何呢?是不是再缓呢?”
王夫之怔了一怔,一时也答不上来。
商毅笑了一笑,道:“王卿,朕知道你的用意虽好,但凡事当有所为,有所不为,民意固然不可不察,但为一国之相,最紧要的是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不可一味迎合民意,而失为相之道。以这次科举为例,经世致用之学,于国于民都大有益处,而现在有众多人反对,分明是为一己之私,而置国家利益于不顾,岂能屈从于这些腐儒之见,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因此越是如此,越是不可退让,只要坚持五七年,使之成为常例,天下学子均学经世致用之学,那么反对之声,也就不禁而自消了。”
王夫之也苦笑了一声,其实他也知道,就这样推翻了原来的决定,取消自然科学的內容并不是好办法,一方面影响了朝廷的威望,另一方面也助长了保守势力的气势。因为王夫之毕竞还年轻,缺少当首相的经验,而且多少也带有一些知识份子的软弱性,面对巨大的反对浪潮,也有些坚持不住自己的底线。
但商毅却知道,这种风气是决不能助长的,虽然商毅是来自于一个民主政治为主流的时代,但他也知道,民意在绝大多数时侯只都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可以成为决策的参考,但绝不能成为决策的依据,因为绝大部份的民众都不可能有远见卓实的目光,只会盯着自己的眼前利益,而不会顾及到长远利益。民主政治真正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对权力的约束和制衡,而不是将什么国家决策都交给民众来投票表决。更何况这个时候的人们的知识、道德水平也远远没有达到真正的民主社会标准。
新的科举制度在短时间內,确实会损害到一些人的利益,毕竟中国科举这么多年以来,一直都只考道德文章,忽然一下改过来,确实会让人不适应。但越是在这个时候,就越是要坚持,因为绝大多数学生读书学习,其实就是为了对付科举,好一举中的,因此只有坚持在科举中加入自然科学内容,才能逼迫中国人学习、重视自然科学,这也是在中国普及科学的最快方法。
而且中国的科举也停了十余年,现在刚刚建国,保守势力还没有形成巨大的阻力,正是进行改变的好时机,如果拖一段时间,那么阻力只会越来越大。因此只要坚持下去,那么绝大部学子也就会自然接受新的制度,毕竟谁都想当官。而再几年,等科举考自然科学形成了惯例,就算有人再反对,学子们也不会同意了。
商毅道:“王卿,李卿,你们回去之后,马上给朕拟旨,就说我中华科举制度己定,决不可更改,各地学子当以此次科举为戒,日后勤学经世济用之学,以待来曰。不得妄议修改。”
王夫之和李岩也赶忙道:“臣等尊旨。”
除了科举引发的风波之外,国内基本没有什么大事了,接下来的事情就都和外事有关,首先是蒙古喀尔喀部率众归附中国。
喀尔喀蒙古本来是一个以喀尔喀河流域而得名的一个半渔猎半游牧部族统称,因为其中的大部份部族都是蒙古族,几乎包含了所有的蒙古部落,因此在十六世纪中期才形成了蒙古喀尔喀部,这一点有些像俄国的哥萨克人。
不过喀尔喀部只是一个统称,內部主要分为四个大部落,为土谢图汗部、车臣汗部、札萨克图汗部、赛音诺颜部。
中华军收服了内蒙各部之后,消息也很传到了外蒙的其他地区,外蒙各部也都感到了震惊,因为清廷和内蒙各部都被中华军击败,也证明中华军的强大,加上中国又通过商队,在外蒙各部宣传,中华军的无敌形像,同时又用贸易、通市为诱,因此外蒙各部也都不敢轻易与中华军为敌,纷纷釆用与中国通好的策略。而且在通市之后,对外蒙各部也都有好外。
只是交易市场都在长城附近,商队也基本只到内蒙各旗,外蒙各部想要来参加交易,都要十分困难,因为要穿过内蒙的地方,因此也有一些外蒙部落想内附中国,也让中国商队到自己部落来通商。
第二天一早,商毅也正式升朝,接受群臣的朝贺。其实早朝并不是讨论国家大事的时候,主要是和众官员见个面,毕竞商毅这一出去就是六七个月,虽然有叶瑶瑱监国,但国内的事务大部份是靠内阁成员带领着众官员在维持,因此商毅也要对众官员表示称赞之意。
因此群臣对商毅参拜之后,首先恭贺皇帝这次出征取得了胜利,而商毅也称赞众臣,这段时间里在国内的工作,而且现在南洋的战事也没有结束,商毅也要求内阁继续支缓前线的事务,保障好后勤供应。随后散朝,单独留下内阁首相王夫之和次相李岩了解这段时间里国內发生的事情。
虽然商毅在国外的时候,每个月国內都会发给商毅一批文件,向他通报国内发生的事情,国会通过的议案和內阁的决策,但毕竟都只是一个大概,说得十分单简,现在有不少重大事情商毅也需要进行详细了解。而且还有一些事情要等商毅回来,才能决定。
见礼之后,王夫之首先道:“这次皇上亲赴战场,虽然鼓舞士气,使士卒效力死战,但如今皇上是一国之君,非军前一将,当以江山大业为重,而非一战一役之失。皇上若久不在朝,难免会使人心不稳,民心不安,因此日后御驾亲征之举,还请皇上三思慎行。”
商毅也知道回国之后肯定会落下一些埋怨,而且他也知道,王夫之的话也确实是为自己着想,因此也点了点头,道:“王卿所言极是,曰后朕定当谨从王卿之谏,慎行亲征之举。”
见商毅老老实实认错,王夫之当然也不可能不依不侥,因此也向商毅施了一礼,道:“皇上若能听从臣言,实仍天下之大幸也。”
话说到这一步,也就差不多了,下面就步入正题,当然在这段时间里,国内也没太大的事情,主要的几件事情,首先今年是中华帝国正式开始进行科举,同时也是招开了经济特科,全国各地都进行了乡试;一批通过了经济特科学子也都到各州府县的政府备案,等着各地方部门的安排。也有一批不急于做官的学子,还在家里认真学习,准备参加明年的省试。
开通了科举,也就打开了平民通行仕途的道路,因此各地的学子们,以及社会学者,乡绅也都对朝廷的这一政策称赞不己,但由于这次科举,也是中国科举制度中首次加入了自然学科的內容,也就是所谓的经世致用之学,而非单一的道德文章,也引起了不少的争议。
虽然在中华帝国成立之初,就己经向国内宣告,科举将会加入经世政用的内容,但传统的道德文章观念还是深入人心;而且虽然在政府公办的学校中,也开设了这些学科,但毕竟为时尚短,公办学校的数量也有限,难以在国内全面普及,因此现在的中国还存在大量私塾,做为公办学校的补充,但绝大部份私塾的先生都不会自然科学,只能教授的都是道徳文章。因此不是每一个学子都能够学习到自然科学的内容。
其实中国政府也考虑到这些问题,因此也在各地的公办学校中加设了一些自然科学的学习班,就是针对私塾的学生进行教学,而且还是免费,但却遭到了许多私塾先生的抵制,禁止自已的学生去学习。当然抵制的私塾先生中,顽固分子到只是极少数,绝大部份私塾先生是出于对公办学校的抵制,因为公办学校抢了自己的饭碗。但这个理由是没法说出口,只能以维护传统的名议进行。
另外也有相当一部份公办学校的学子对这竺经世致用之学不屑一顾,并没有认真学习,结果也造成了在这次乡试中,经世致用之学的合格率竞只有三成多,而交了白卷的就占了二成以上。
但等乡试结果出来以后,许多学孑们又大为后悔,又都不甘心,不过他们不反省自己没有认真学习自然科学,反而把责任推到在科举中加入的自然科学内容上,于是各地的学者、学子们都纷纷上书朝廷,要求在科举中取消自然科学的内容,甚致有个别学风保守的地区,有不少人还扬言,如不取消自然科学的内容,那么就要抵制科举等等。也有一些人在南京活动,寻找议员的支持,要在国会中提交提案,通过正式的图途,在科举中取消自然科学的內容。而且在这一股风气的影响下,也有一部份官员,对在科举中加入有关自然科学內容颇有微辞,认为应该再考虑一下。
因此王夫之道:“皇上,现在民意如此,在科举中加入有关自然科学的内容,是否还是该再斟酌一二,依臣之见,不访缓行。”
商毅看了王夫之一眼,道:“王卿以为,当缓多久再行,是一年二年,还是三年五年?如果到了缓行之年,仍然有人反对,又该当如何呢?是不是再缓呢?”
王夫之怔了一怔,一时也答不上来。
商毅笑了一笑,道:“王卿,朕知道你的用意虽好,但凡事当有所为,有所不为,民意固然不可不察,但为一国之相,最紧要的是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不可一味迎合民意,而失为相之道。以这次科举为例,经世致用之学,于国于民都大有益处,而现在有众多人反对,分明是为一己之私,而置国家利益于不顾,岂能屈从于这些腐儒之见,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因此越是如此,越是不可退让,只要坚持五七年,使之成为常例,天下学子均学经世致用之学,那么反对之声,也就不禁而自消了。”
王夫之也苦笑了一声,其实他也知道,就这样推翻了原来的决定,取消自然科学的內容并不是好办法,一方面影响了朝廷的威望,另一方面也助长了保守势力的气势。因为王夫之毕竞还年轻,缺少当首相的经验,而且多少也带有一些知识份子的软弱性,面对巨大的反对浪潮,也有些坚持不住自己的底线。
但商毅却知道,这种风气是决不能助长的,虽然商毅是来自于一个民主政治为主流的时代,但他也知道,民意在绝大多数时侯只都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可以成为决策的参考,但绝不能成为决策的依据,因为绝大部份的民众都不可能有远见卓实的目光,只会盯着自己的眼前利益,而不会顾及到长远利益。民主政治真正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对权力的约束和制衡,而不是将什么国家决策都交给民众来投票表决。更何况这个时候的人们的知识、道德水平也远远没有达到真正的民主社会标准。
新的科举制度在短时间內,确实会损害到一些人的利益,毕竟中国科举这么多年以来,一直都只考道德文章,忽然一下改过来,确实会让人不适应。但越是在这个时候,就越是要坚持,因为绝大多数学生读书学习,其实就是为了对付科举,好一举中的,因此只有坚持在科举中加入自然科学内容,才能逼迫中国人学习、重视自然科学,这也是在中国普及科学的最快方法。
而且中国的科举也停了十余年,现在刚刚建国,保守势力还没有形成巨大的阻力,正是进行改变的好时机,如果拖一段时间,那么阻力只会越来越大。因此只要坚持下去,那么绝大部学子也就会自然接受新的制度,毕竟谁都想当官。而再几年,等科举考自然科学形成了惯例,就算有人再反对,学子们也不会同意了。
商毅道:“王卿,李卿,你们回去之后,马上给朕拟旨,就说我中华科举制度己定,决不可更改,各地学子当以此次科举为戒,日后勤学经世济用之学,以待来曰。不得妄议修改。”
王夫之和李岩也赶忙道:“臣等尊旨。”
除了科举引发的风波之外,国内基本没有什么大事了,接下来的事情就都和外事有关,首先是蒙古喀尔喀部率众归附中国。
喀尔喀蒙古本来是一个以喀尔喀河流域而得名的一个半渔猎半游牧部族统称,因为其中的大部份部族都是蒙古族,几乎包含了所有的蒙古部落,因此在十六世纪中期才形成了蒙古喀尔喀部,这一点有些像俄国的哥萨克人。
不过喀尔喀部只是一个统称,內部主要分为四个大部落,为土谢图汗部、车臣汗部、札萨克图汗部、赛音诺颜部。
中华军收服了内蒙各部之后,消息也很传到了外蒙的其他地区,外蒙各部也都感到了震惊,因为清廷和内蒙各部都被中华军击败,也证明中华军的强大,加上中国又通过商队,在外蒙各部宣传,中华军的无敌形像,同时又用贸易、通市为诱,因此外蒙各部也都不敢轻易与中华军为敌,纷纷釆用与中国通好的策略。而且在通市之后,对外蒙各部也都有好外。
只是交易市场都在长城附近,商队也基本只到内蒙各旗,外蒙各部想要来参加交易,都要十分困难,因为要穿过内蒙的地方,因此也有一些外蒙部落想内附中国,也让中国商队到自己部落来通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