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八章 当今:我太难了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第九特区、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创业吧学霸大人、道君、未来天王、主神崛起、天机之神局、大国重工
都市小说网 www.dsxsw.net,最快更新诸天武命最新章节!
薛宝钗突然毕业,在女学学生中引起小小震荡。
实在太过突然,叫她的一干同学感觉不真实。
要知道,女学上下对于薛宝钗,可是寄予厚望的。
上到山长夫子,下到同学学妹,对薛宝钗相当友善,也很看好她的前程。
实在是,薛宝钗不仅学识惊人,而且人缘好得出奇。
小小年纪,就有八面玲珑的交际手段,相当的了不得。
同为女学顶级学霸的林黛玉,学识可能比薛宝钗更甚一筹,可在人缘上就要差远了。
能和林黛玉说上话,并且有诸多交流的女学学生,数量并不多,林黛玉交朋友也是看眼缘和人品的。
不过,只有女学学生中的佼佼者知晓,薛宝钗突然毕业,似乎得到了重要的任务。
薛宝钗离开时,隐晦的暗示过,她们以后也有这样的机会。
林黛玉,三春和史湘云立即反应过来,应该是她们心中猜测的那般。一时颇有些兴奋。
反正以后可能还有见面,甚至一起共事的机会,自然没那么多的离别愁绪了。
很快,薛宝钗就消失在女学学生的交际圈子里。
后面,甚至都很少听闻她的存在,也不知道究竟去哪了?
此时的薛宝钗,已经搭乘自家海船,经过一段时间的海上航行,顺利抵达了那处距离高丽不远的大岛。
到了地方之后,她立即接手了大岛港口码头的管理权。
也不知道她确实是这块料,还是本身气运足够,到了地方并没有水土不服的状况。
等开展工作后,更是一路顺风顺水,几乎没有出现什么大的差池。
有了中原地域源源不断的物资和人员支持,只是花费了短短半年时间,薛宝钗就主持修建了一个简陋的港口,能够停泊远洋海船的那种。
有了港口之后,大岛的开发建设速度陡然加快。
当然,期间自然少不了一些不忍言之事,迁移过来的百姓也有三分之一左右出现水土不服状况,伤亡差不多足有数百。
可饶是如此,薛宝钗的表现依旧亮眼。
狠得下心,同时也低得下身段,一番恩威并施的手段下来,她的影响力绝对叫刚刚上岛的存在咂舌。
在写给贾蓉的书信里,薛宝钗大胆保证,只要再给他大半年时间,足以让大岛这边做到部分自给自足。
若是还有余力出海捕捞的话,一年之内就能达到自给自足的程度。
对此,贾蓉自然十分满意,给足了薛宝钗信任。
他根本就不担心薛宝钗可能鸠占鹊巢,她没那么的胆子,也没有那样的实力。
开玩笑,在现代时远洋都是相当犯险的事情,更别说眼下时代了。
可以这么说,一艘海船就是一个不弱的战斗单位。
海船上的船员,随时都能化身战斗力不弱的战士。
另外,已经上岛维持秩序的人马,清一色都是宁府手下,
不说忠诚度有多高,起码不会轻易跟随薛宝钗胡乱折腾。
上岛的流民百姓虽然数量越来越多,可单单就是安置他们就是一个不小工程,想要将他们彻底组织起来更不容易。
薛宝钗本身以及手下,可没有什么军事方面的能力。
更别说,大岛和外界的联系,全部需要海船。
同时,还需要海船隔绝和高丽之间的联系,避免引来高丽官府势力的注意和干涉。
总之,薛宝钗那边的情况一切良好,就连往来大乾和大岛的航线都是风平浪静。
而大乾这边的船队,有了大岛这个落脚点,往来高丽贸易越发频繁。
甚至有的勋贵家族,已经打算在大岛的港口区,修建仓库作为贸易中转。
如此一来,大岛的发展几乎可以用日新月异形容。
而且以大岛跳板,甚至能够辐射倭国,一些有长远眼光的勋贵大老,一个个眼珠子都羡慕红了。
不说薛宝钗如何在外海大岛意气风发,大乾这里真的进入了小冰河时期。
就是夏天的气温,都比以往要低上不少。
气候异常,自然导致庄稼的生长不那么顺利。
就算是没有天灾祸祸的地儿,粮食减产也是必然事件。
到了夏天,北方的粮食价格已经蹭蹭蹭往上涨了。
就算朝廷想了不少办法,可架不住官商勾结更加猖狂,根本就拦不住。
贾蓉在这时候,做了一件在旁人看来,很傻缺的事情。
就是以宁府女学的名义,将之前女学学生们整理好的,农田水利建设合理规划一书,直接刊印发行天下。
一时间,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不管里头的内容如何,贾蓉做这样的事情,就被不少权贵大老评价一声脑子有问题。
而仔细看过书册内容,并且对于农田水利有一定了解的存在,看过书册后顿时如获至宝。
担心理由有遗漏,不敢全部在自家庄子上尝试,却也会拿出一两个庄子实验。
不要说田庄,就是那些田地稍多一些的地主老财,也能根据书册内容对自家田地进行改造提升。
尽管便宜的,大多都是那些有实力,有不少田地的存在,可贾蓉并不是太在意。
没办法的事情,除非贾蓉花费大力气大精力主动折腾,不然只能等待农田水利技术一层层下沉。
贾蓉有没有当官,就算当官能管的范围也是有限的。
皇室和朝廷的影响力,在这个时代是没办法管理到最底层乡村的。
他能管的,只有宁府的田庄罢了。
就是同宗荣府的田庄,都没办法插手的说。
不过,他如此大度的姿态,还是得到了当今和朝廷的表扬。
贾蓉自然不在乎这个,他只是希望在小冰河时期,通过自己的一些微不足道的努力,能够减少一些损失,或者说减少部分百姓的伤亡就好。
只能说,有些人根本就不配称人。
在青黄不接,又是粮食减产明显的时候,不断哄抬粮价,就是逼着少地以及无地的百姓去死啊。
结果,还没有到秋收季节,北方不少地方已经开启了新一轮的土地兼并,赤落落也十分血腥。
只是这些情况,有的暴露出来,而有的则是彻底被掩藏起来罢了。
京城城外,又逐渐有了流民聚集,而且随着天气逐渐炎热,聚拢的流民数量越来越多。
基本上,都是被粮价提升,逼得活不下去只能逃荒的底层百姓,那叫一个苦逼。
勋贵们,又在当今的号召下,早早就在城墙根下设立粥棚赈济灾民。
经过之前的几番折腾,现在大家都学乖了。
所有粥棚,几乎清一色的谷糠以及味道不怎么样的野菜,最多也就是加了一些脸颊和自己的鱼肉干。
就这,也足以叫逐渐聚拢过来的灾民,好好生存下去了。
只是,这样的景象,叫当今很不满意。
其实这时候,正是皇庄大有作为的时候,可惜没有人提醒当今,估摸着皇庄管事也不怎么干净。
粮价上涨,自然而然会影响到煤矿开采,成本上升了么。
好在,经过贾蓉几番磋商,最后和掌握了晋省绝大部分煤矿份额的开国勋贵集团达成一致。
煤矿的工钱暂时不涨,伙食费也维持原状。
由宁府提供大量晒干了的海鱼鱼干,作为粮价上涨后的替代品,对于旷工来说其实还是好事。
毕竟,海鱼鱼干的味道虽然一般,却能提供劳动所需大量盐分,还有充足蛋白质和部分油脂,足够了。
只是,粮价不能一直上扬,不然感觉亏本的开国勋贵集团,也不会真的赔本赚吆喝。
在这期间,收拢流民输送到外海大岛的活计,倒是相当顺利,几乎没有遇到什么阻碍。
地方官府巴不得流民越少越好,朝廷此时也没心思理会这些,只要流民不闹腾,随便他们去哪都成。
倒是当今,看到皇室秘探的汇报后眉头微皱,却也没有多说什么。
真要说起来,像是宁府贾蓉这样能力卓绝之辈,将心思和精力放在外海,其实也是好事一件。
总比他将目光,放在大乾腹地要好得多。
眼下的大乾,天灾连绵不断,朝廷的底蕴消耗迅速,当今也是头疼得紧,顺便也有些紧张。
南方那边已经传来不好消息,各地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蝗灾,估计今年怕是粮食收成会出现大问题。
这是怎么了?
当今自问,他当皇帝后也没做什么天怒人怨的事儿啊。
京城市井,已经有谣言将连绵天灾的锅,扣在当今头上,可以说居心叵测。
当今虽然气得够呛,却又不好大动干戈,不然不久显示他心虚了么?
遇到了种种破事,当今原本内库丰收的喜悦,都消失得干干净净了。
到了夏天,虽说天气异常没有以往那么炎热,可几处省亲别院的建设,却是热火朝天的说。
隶属于内务府的材料供应商铺,最近可是赚得盆满钵满。
因为事情太过紧急,好几家建设省亲别院的家族,都在比着谁家建造得更快更好,自然是不惜成本的疯狂投入。
在这个过程中,建造省亲别院的精品材料,价格自然是一涨再涨,都翻了两三翻了,相当夸张。
也就是薛家商铺有充足的材料供应,荣府省亲别院的建造才没有受到多少影响,其余几家却是花费了大价钱。
虽然没有红楼故事中,荣府建造省亲别院花费那么夸张,可一家超过五十万两逼近百万两却是少不了的。
几家加起来,单单在材料上的花费,就超过了一百五十万两,更别说其余花费也不小。
短短半年时间,当今的内库收入超过两百万辆。
这些银子,放在往年很能做一些事情。
就是最为耗费银钱的治河,一年也不过几百万两银子罢了。
像是疏浚运河,整修官道之类的事情,花费数十万两就已经足够了,却能做好一些事情。
可眼下,全部换成粮食,也不够北方流民支应的。
心中的郁闷就别提了,可屋缝偏逢连夜雨。
根据西北边塞那边传来的消息,塞外草原的异族有异常举动,怕是今年秋天要入寇边关。
根据边塞的具体情报所知,最近两年塞外草原的气候,比大乾腹地还要更加异常。
不是狂风就是冰雹,那么就是异乎寻常的寒冷天气,总之各种天气足以让一个部落悄无声息灭绝。
活不下去的塞外异族,只能向南抢食。
听到这样的消息,当今心中的憋闷更甚,除了叫边塞边军好好准备,预防战事之外也没什么好说的。
总之,最近两年的状况相当糟糕,让当今有种难以喘息的赶脚,也不知道究竟出了什么状况?
朝堂的气氛颇有些沉闷,这样的氛围蔓延整个京城,搞得京城也跟着有些压抑。
官员们最是敏感,他们的消息也十分灵通,自然知晓当今最近的心情相当不好。
就是内阁大老,也不会在这样的情况下,给当今添堵。
一个个老实安分得紧,就是原本火爆的青楼楚馆,最近一段时间的生意都有些冷清。
搞得凤凰蛋贾宝玉颇有些莫名其妙,不明白为何,最近一段时间邀请他前往风月场所的事情,怎么突然就变少了。
他认识的一帮子所谓朋友,可是那里的常客。
不过这厮的心态相当不错,既然没人邀请他前往青楼楚馆玩耍,他就干脆窝在府里和丫鬟们嬉戏逗乐子。
忘了说,今年十五岁的贾宝玉,已经顺利从族学毕业了。
不仅是他本人的要求,老太太和王夫人也暗地里推波助澜一把,让他离开族学多了不少自由时间和空间。
贾宝玉相当欢喜,对于族学并没有多少留恋。
他也知晓,虽然在新开设的杂学课堂颇为亮眼,可族学的主流毕竟是文武科举,他这个杂学学堂的优秀学生,并不是很遭人待见。
反正在族学那里也没几个朋友,他自然不在意早早毕业离开族学,跟府里的漂亮丫鬟凑在一起不香么?
荣府并没有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内里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一派锦绣繁华的样子好不热闹。
尤其是从江南买来的一整个戏班子,隔三差五就在荣府后宅搭台表演,引得全府关注好不喧嚣……
薛宝钗突然毕业,在女学学生中引起小小震荡。
实在太过突然,叫她的一干同学感觉不真实。
要知道,女学上下对于薛宝钗,可是寄予厚望的。
上到山长夫子,下到同学学妹,对薛宝钗相当友善,也很看好她的前程。
实在是,薛宝钗不仅学识惊人,而且人缘好得出奇。
小小年纪,就有八面玲珑的交际手段,相当的了不得。
同为女学顶级学霸的林黛玉,学识可能比薛宝钗更甚一筹,可在人缘上就要差远了。
能和林黛玉说上话,并且有诸多交流的女学学生,数量并不多,林黛玉交朋友也是看眼缘和人品的。
不过,只有女学学生中的佼佼者知晓,薛宝钗突然毕业,似乎得到了重要的任务。
薛宝钗离开时,隐晦的暗示过,她们以后也有这样的机会。
林黛玉,三春和史湘云立即反应过来,应该是她们心中猜测的那般。一时颇有些兴奋。
反正以后可能还有见面,甚至一起共事的机会,自然没那么多的离别愁绪了。
很快,薛宝钗就消失在女学学生的交际圈子里。
后面,甚至都很少听闻她的存在,也不知道究竟去哪了?
此时的薛宝钗,已经搭乘自家海船,经过一段时间的海上航行,顺利抵达了那处距离高丽不远的大岛。
到了地方之后,她立即接手了大岛港口码头的管理权。
也不知道她确实是这块料,还是本身气运足够,到了地方并没有水土不服的状况。
等开展工作后,更是一路顺风顺水,几乎没有出现什么大的差池。
有了中原地域源源不断的物资和人员支持,只是花费了短短半年时间,薛宝钗就主持修建了一个简陋的港口,能够停泊远洋海船的那种。
有了港口之后,大岛的开发建设速度陡然加快。
当然,期间自然少不了一些不忍言之事,迁移过来的百姓也有三分之一左右出现水土不服状况,伤亡差不多足有数百。
可饶是如此,薛宝钗的表现依旧亮眼。
狠得下心,同时也低得下身段,一番恩威并施的手段下来,她的影响力绝对叫刚刚上岛的存在咂舌。
在写给贾蓉的书信里,薛宝钗大胆保证,只要再给他大半年时间,足以让大岛这边做到部分自给自足。
若是还有余力出海捕捞的话,一年之内就能达到自给自足的程度。
对此,贾蓉自然十分满意,给足了薛宝钗信任。
他根本就不担心薛宝钗可能鸠占鹊巢,她没那么的胆子,也没有那样的实力。
开玩笑,在现代时远洋都是相当犯险的事情,更别说眼下时代了。
可以这么说,一艘海船就是一个不弱的战斗单位。
海船上的船员,随时都能化身战斗力不弱的战士。
另外,已经上岛维持秩序的人马,清一色都是宁府手下,
不说忠诚度有多高,起码不会轻易跟随薛宝钗胡乱折腾。
上岛的流民百姓虽然数量越来越多,可单单就是安置他们就是一个不小工程,想要将他们彻底组织起来更不容易。
薛宝钗本身以及手下,可没有什么军事方面的能力。
更别说,大岛和外界的联系,全部需要海船。
同时,还需要海船隔绝和高丽之间的联系,避免引来高丽官府势力的注意和干涉。
总之,薛宝钗那边的情况一切良好,就连往来大乾和大岛的航线都是风平浪静。
而大乾这边的船队,有了大岛这个落脚点,往来高丽贸易越发频繁。
甚至有的勋贵家族,已经打算在大岛的港口区,修建仓库作为贸易中转。
如此一来,大岛的发展几乎可以用日新月异形容。
而且以大岛跳板,甚至能够辐射倭国,一些有长远眼光的勋贵大老,一个个眼珠子都羡慕红了。
不说薛宝钗如何在外海大岛意气风发,大乾这里真的进入了小冰河时期。
就是夏天的气温,都比以往要低上不少。
气候异常,自然导致庄稼的生长不那么顺利。
就算是没有天灾祸祸的地儿,粮食减产也是必然事件。
到了夏天,北方的粮食价格已经蹭蹭蹭往上涨了。
就算朝廷想了不少办法,可架不住官商勾结更加猖狂,根本就拦不住。
贾蓉在这时候,做了一件在旁人看来,很傻缺的事情。
就是以宁府女学的名义,将之前女学学生们整理好的,农田水利建设合理规划一书,直接刊印发行天下。
一时间,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不管里头的内容如何,贾蓉做这样的事情,就被不少权贵大老评价一声脑子有问题。
而仔细看过书册内容,并且对于农田水利有一定了解的存在,看过书册后顿时如获至宝。
担心理由有遗漏,不敢全部在自家庄子上尝试,却也会拿出一两个庄子实验。
不要说田庄,就是那些田地稍多一些的地主老财,也能根据书册内容对自家田地进行改造提升。
尽管便宜的,大多都是那些有实力,有不少田地的存在,可贾蓉并不是太在意。
没办法的事情,除非贾蓉花费大力气大精力主动折腾,不然只能等待农田水利技术一层层下沉。
贾蓉有没有当官,就算当官能管的范围也是有限的。
皇室和朝廷的影响力,在这个时代是没办法管理到最底层乡村的。
他能管的,只有宁府的田庄罢了。
就是同宗荣府的田庄,都没办法插手的说。
不过,他如此大度的姿态,还是得到了当今和朝廷的表扬。
贾蓉自然不在乎这个,他只是希望在小冰河时期,通过自己的一些微不足道的努力,能够减少一些损失,或者说减少部分百姓的伤亡就好。
只能说,有些人根本就不配称人。
在青黄不接,又是粮食减产明显的时候,不断哄抬粮价,就是逼着少地以及无地的百姓去死啊。
结果,还没有到秋收季节,北方不少地方已经开启了新一轮的土地兼并,赤落落也十分血腥。
只是这些情况,有的暴露出来,而有的则是彻底被掩藏起来罢了。
京城城外,又逐渐有了流民聚集,而且随着天气逐渐炎热,聚拢的流民数量越来越多。
基本上,都是被粮价提升,逼得活不下去只能逃荒的底层百姓,那叫一个苦逼。
勋贵们,又在当今的号召下,早早就在城墙根下设立粥棚赈济灾民。
经过之前的几番折腾,现在大家都学乖了。
所有粥棚,几乎清一色的谷糠以及味道不怎么样的野菜,最多也就是加了一些脸颊和自己的鱼肉干。
就这,也足以叫逐渐聚拢过来的灾民,好好生存下去了。
只是,这样的景象,叫当今很不满意。
其实这时候,正是皇庄大有作为的时候,可惜没有人提醒当今,估摸着皇庄管事也不怎么干净。
粮价上涨,自然而然会影响到煤矿开采,成本上升了么。
好在,经过贾蓉几番磋商,最后和掌握了晋省绝大部分煤矿份额的开国勋贵集团达成一致。
煤矿的工钱暂时不涨,伙食费也维持原状。
由宁府提供大量晒干了的海鱼鱼干,作为粮价上涨后的替代品,对于旷工来说其实还是好事。
毕竟,海鱼鱼干的味道虽然一般,却能提供劳动所需大量盐分,还有充足蛋白质和部分油脂,足够了。
只是,粮价不能一直上扬,不然感觉亏本的开国勋贵集团,也不会真的赔本赚吆喝。
在这期间,收拢流民输送到外海大岛的活计,倒是相当顺利,几乎没有遇到什么阻碍。
地方官府巴不得流民越少越好,朝廷此时也没心思理会这些,只要流民不闹腾,随便他们去哪都成。
倒是当今,看到皇室秘探的汇报后眉头微皱,却也没有多说什么。
真要说起来,像是宁府贾蓉这样能力卓绝之辈,将心思和精力放在外海,其实也是好事一件。
总比他将目光,放在大乾腹地要好得多。
眼下的大乾,天灾连绵不断,朝廷的底蕴消耗迅速,当今也是头疼得紧,顺便也有些紧张。
南方那边已经传来不好消息,各地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蝗灾,估计今年怕是粮食收成会出现大问题。
这是怎么了?
当今自问,他当皇帝后也没做什么天怒人怨的事儿啊。
京城市井,已经有谣言将连绵天灾的锅,扣在当今头上,可以说居心叵测。
当今虽然气得够呛,却又不好大动干戈,不然不久显示他心虚了么?
遇到了种种破事,当今原本内库丰收的喜悦,都消失得干干净净了。
到了夏天,虽说天气异常没有以往那么炎热,可几处省亲别院的建设,却是热火朝天的说。
隶属于内务府的材料供应商铺,最近可是赚得盆满钵满。
因为事情太过紧急,好几家建设省亲别院的家族,都在比着谁家建造得更快更好,自然是不惜成本的疯狂投入。
在这个过程中,建造省亲别院的精品材料,价格自然是一涨再涨,都翻了两三翻了,相当夸张。
也就是薛家商铺有充足的材料供应,荣府省亲别院的建造才没有受到多少影响,其余几家却是花费了大价钱。
虽然没有红楼故事中,荣府建造省亲别院花费那么夸张,可一家超过五十万两逼近百万两却是少不了的。
几家加起来,单单在材料上的花费,就超过了一百五十万两,更别说其余花费也不小。
短短半年时间,当今的内库收入超过两百万辆。
这些银子,放在往年很能做一些事情。
就是最为耗费银钱的治河,一年也不过几百万两银子罢了。
像是疏浚运河,整修官道之类的事情,花费数十万两就已经足够了,却能做好一些事情。
可眼下,全部换成粮食,也不够北方流民支应的。
心中的郁闷就别提了,可屋缝偏逢连夜雨。
根据西北边塞那边传来的消息,塞外草原的异族有异常举动,怕是今年秋天要入寇边关。
根据边塞的具体情报所知,最近两年塞外草原的气候,比大乾腹地还要更加异常。
不是狂风就是冰雹,那么就是异乎寻常的寒冷天气,总之各种天气足以让一个部落悄无声息灭绝。
活不下去的塞外异族,只能向南抢食。
听到这样的消息,当今心中的憋闷更甚,除了叫边塞边军好好准备,预防战事之外也没什么好说的。
总之,最近两年的状况相当糟糕,让当今有种难以喘息的赶脚,也不知道究竟出了什么状况?
朝堂的气氛颇有些沉闷,这样的氛围蔓延整个京城,搞得京城也跟着有些压抑。
官员们最是敏感,他们的消息也十分灵通,自然知晓当今最近的心情相当不好。
就是内阁大老,也不会在这样的情况下,给当今添堵。
一个个老实安分得紧,就是原本火爆的青楼楚馆,最近一段时间的生意都有些冷清。
搞得凤凰蛋贾宝玉颇有些莫名其妙,不明白为何,最近一段时间邀请他前往风月场所的事情,怎么突然就变少了。
他认识的一帮子所谓朋友,可是那里的常客。
不过这厮的心态相当不错,既然没人邀请他前往青楼楚馆玩耍,他就干脆窝在府里和丫鬟们嬉戏逗乐子。
忘了说,今年十五岁的贾宝玉,已经顺利从族学毕业了。
不仅是他本人的要求,老太太和王夫人也暗地里推波助澜一把,让他离开族学多了不少自由时间和空间。
贾宝玉相当欢喜,对于族学并没有多少留恋。
他也知晓,虽然在新开设的杂学课堂颇为亮眼,可族学的主流毕竟是文武科举,他这个杂学学堂的优秀学生,并不是很遭人待见。
反正在族学那里也没几个朋友,他自然不在意早早毕业离开族学,跟府里的漂亮丫鬟凑在一起不香么?
荣府并没有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内里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一派锦绣繁华的样子好不热闹。
尤其是从江南买来的一整个戏班子,隔三差五就在荣府后宅搭台表演,引得全府关注好不喧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