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三章 贾诩的决定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都市小说网 www.dsxsw.net,最快更新带着成都回三国最新章节!
所以,当贾诩发现太平道的信徒竟然在凉州传教时,贾诩的内心是非常震惊的。
因为有一点是值得注意的,那就是凉州与冀州的距离可不近,可以说是凉州是大汉的西北边陲,而冀州则是大汉的东北边疆,而在两者之间还有延绵的山脉作为阻隔,所以从冀州到凉州所需要的时间,往往在两个月到三个月左右,所以没有什么特殊的目的,冀州的官员或是商队都不会到凉州来,至于普通的百姓是更不可能到凉州来的。
而这些太平道的信徒,竟然不远万里从冀州跑来凉州传教,而且根据贾诩的观察,这些从冀州而来的太平道信徒,明显是有组织有计划的前来传教,他们往往是四五个人为一队,然后在一个村庄进行传教,而且还专门编排出了一场戏,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比如有一个从冀州而来的商人,这名商人曾经被大贤良师从重病中解救出来,所以成为了太平道的信徒;另外一个是身患重病的路人,在听说了商人的经历后,便希望商人能够为他治疗;剩下的几个人就扮演围观群众,负责以壮声势,吸引更多的人来围观这出好戏,顺便吹捧太平道与大贤良师。
本来一开始贾诩感觉这还有点意思,差点还信以为真。
结果当贾诩路过了几个村庄,遇上了更多的太平道信徒,也将这出好戏看了一次又一次,贾诩就知道这是太平道的套路了。
所以贾诩想起了刘鑫当初所说的话,太平道如今如此卖力的进行传教,肯定是有所图谋,特别是像现在这样如此卖力的传教,势必在酝酿着一个惊天大阴谋——比如推翻大汉朝廷!
想到这里,贾诩的背后已经被冷汗所浸湿,像太平道这样不满足于在一州之地进行传教,就连凉州这样的偏僻地区都特意派人来发展信徒,贾诩可不觉得太平道只是想发展信徒而已。
所以贾诩更加注意留心太平道在凉州的所作所为,想要弄清楚太平道在凉州想要干些什么,想要得到什么。
于是,贾诩在摸清楚了这些太平道信徒的套路之后,便伪装成一名曾经听说过太平道,刚刚从洛阳辞官回来的官员。
凭借着自身出色的演技,以及在智商方面的碾压,贾诩成功的成为了一名太平道的“信徒”,混入了一队太平道的信徒之中。
在被这群太平道的信徒试探了多次之后,贾诩终于获得了他们的信任,并且总算知道了他们前来凉州传教的秘密。
正如贾诩所想,这些太平道的信徒之所以会来凉州传教,就是听从了大贤良师的命令,专门从冀州花了将近三个月的时间,才到达了凉州。
而他们这些太平道的信徒,都是大贤良师亲自挑选出来的,而他们之所以会被大贤良师所选中,便是因为他们每一个都是太平道的忠实拥护者。
而到了凉州之后,他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太平道信徒就选出了一名渠帅——也就是太平道对于每个地区的负责人的称呼。
他们的渠帅名叫陈隆(剧情需要瞎编的名字,毕竟黄巾起义时,凉州属于打酱油看戏的),是大贤良师的亲传弟子,在太平道的信徒里颇有威望,所以就被选为了凉州渠帅。
也是在陈隆的安排下,从冀州来到凉州的四百一十七名太平道信徒(经过贾诩的询问,原本应该是六百名太平道的信徒,结果因为各种原因死亡了一百八十三人)分为了大大小小五十个小队,成员较多的小队自然是负责去凉州的各大城池进行传教,而成员较少的小队则是负责在村庄里传教。
至于这些太平道信徒表演的那些“戏剧”,也都是陈隆在大贤良师的指示下编排出来的,目的是在凉州快速的发展信徒,让凉州百姓知道大贤良师的伟大。
而且,贾诩还意外得知,大贤良师除了向凉州派遣了太平道信徒进行传教之外,还向益州与交州派出了数量不少的太平道信徒进行传教。
到了现在,贾诩就已经可以肯定,这位大贤良师的目的绝对是想要谋求天下!
贾诩可以肯定,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太平道根本不需要五年的发展时间,只需要两到三年就能发起一场席卷大汉的叛乱!
不过冷静下来的贾诩发现,自己什么都做不了,因为肉食者鄙,如今的凉州刺史与武威太守在贾诩看来,都是尸位素餐之徒,根本不可能意识到太平道在凉州传教的背后意义。
贾诩蓦然发现,正如刘鑫所说的,如今的大汉天下早已腐烂不堪,摇摇欲坠,无论是中央的高官还是地方官员,一个个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舍弃其他人的利益,剥削普通百姓,这样的大汉迟早要完!
所以,贾诩在找了一个借口离开这支太平道的传教小队之后,便回到家中思考人生,安排自己的后路。
贾诩知道自己非常惜命,但是自认为无可厚非,毕竟只有活着的人才有意义,死去的人除了成为肥料,别无他用。
贾诩本来想要举家迁移,找一个合适的地方隐居起来,但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摆在贾诩面前——他并没有隐居的资本。
别看隐居说起来非常简单,看似只要随便找个深山老林躲起来,就可以算是隐居了。
实际上这算个毛线的隐居,这只能算是在寻死!
因为只要你选择隐居,那就代表着你需要远离俗世,不再与俗世建立联系,也就是说你无法再从其他人手里购买你所需要的各类物资,生病时也只能就地取材,或者咬牙硬撑。
所以在一开始隐居的时候,就必须准备好大量的生活必需品,因为就算是你想耕种粮食与蔬菜,也得想办法熬过在收获前的真空期,这就是很大一笔钱了。
然后你得准备各种各样的其他物资,比如合适的武器,避免在遭遇山贼或是野兽时毫无还手之力;准备好各类必须的草药,防止出现疾病时束手无策;准备好充足的服装或者布料,除非你想和原始人一样隐居山林,或是被冻死在山林中,所以在这方面又需要一笔不菲的投入。
所以隐居并不是你想象中的那么简单,要么你非常有钱,能够准备好充足的物资,保证自己能在深山老林中生存下去;或者是大规模迁移,比如整个村庄一起遁入山林,这样也能形成一个微型社会隐居的难度便会降低许多。
这也就是从古至今的隐居者,为什么大都是身份显赫的人,因为只有他们才有能力保证自己不会死在隐居的过程中,而那些想要隐居的普通人,基本上都默默的死在了山林之中。
不巧的是,贾诩因为官职不高,收受贿赂也没有贾诩什么事,再加上贾诩喜欢结交雅士,所以平时的支出也不少,因此贾诩当官这几年,并没有存下多少积蓄,所以也就没有资本去隐居了。
于是在这个时候,贾诩想起了一个人,那便是我们的主角——刘鑫。
贾诩为什么没有第一时间想起刘鑫呢?那是因为贾诩对刘鑫有所顾忌。
没错,贾诩已经对刘鑫产生了顾忌心理,因为刘鑫按理来说才刚刚回到大汉,竟然对太平道的野心知之甚晓,甚至可以说是完全掌握了太平道的动态。
而且从刘鑫的口中,贾诩已经得知了刘鑫的真实想法,那就是匡扶汉室。
而贾诩是个聪明人,自然知道刘鑫口中的“匡扶汉室”,其实就是“取而代之”,刘鑫要成为这大汉新的皇帝!
因此贾诩对刘鑫有了两个新的猜测。
第一个猜测,贾诩认为刘鑫和太平道的大贤良师可能有着说不清的联系,比如大贤良师曾经是刘鑫的代言人或者合伙人,刘鑫帮助大贤良师装神弄鬼,发展信徒,结果就在太平道发展壮大后,大贤良师便抛弃了刘鑫,导致刘鑫只能从头再来,换了一个新的身份出现在大汉的土地上,然后在报复大贤良师的同时,趁机夺取大汉的统治权!
至于第二个猜测,那就是刘鑫自述的身份没有差错,他真的是周公弟子,王室后裔,是专门回来力挽狂澜,防止大汉灭国的,但是刘鑫自然也有私心,想要完成他祖先(也就是刘鑫拿来挡枪的淮南王)没有完成的事情(也就是淮南王造反)。
无论是哪一种猜测,刘鑫在贾诩心目中都算不上什么好角色,而且一言不合就有可能造反,到时候自己就得跟着刘鑫遗臭万年了。
虽然贾诩非常惜命怕死,但是贾诩更害怕自己遗臭万年,毕竟自己好歹也是一个文人,所以名节可是比生命还要重要。
当然,这只是贾诩现在的想法,在历史上真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候,贾诩还是选择抛弃名节,使用毒计才得以脱身。
不过现在的贾诩,因为顾忌到刘鑫的身份,所以还不敢真的下定决心投靠刘鑫,为刘鑫效力。
不过到了现在,贾诩知道自己是时候做出选择了,毕竟早点做出决定,自己也可以早点做好准备才是。
贾诩叹了一口气,看着已经失去最后一丝光亮的天空,做出了将要影响他一生的选择——收拾行李,一个月之后便举家迁移至成都,自己再投靠刘鑫。
至于为什么要等一个月,因为贾诩知道刘鑫还要在洛阳待上一段时间,而自己携家带口迁移的速度肯定比刘鑫从洛阳回成都要慢,所以两相权衡之下,贾诩决定在一个月以后出发,这样当贾诩举家迁移至成都时,刘鑫差不多也该回到成都了。
PS:终于完成万更成就了,明天继续。(未完待续。)
所以,当贾诩发现太平道的信徒竟然在凉州传教时,贾诩的内心是非常震惊的。
因为有一点是值得注意的,那就是凉州与冀州的距离可不近,可以说是凉州是大汉的西北边陲,而冀州则是大汉的东北边疆,而在两者之间还有延绵的山脉作为阻隔,所以从冀州到凉州所需要的时间,往往在两个月到三个月左右,所以没有什么特殊的目的,冀州的官员或是商队都不会到凉州来,至于普通的百姓是更不可能到凉州来的。
而这些太平道的信徒,竟然不远万里从冀州跑来凉州传教,而且根据贾诩的观察,这些从冀州而来的太平道信徒,明显是有组织有计划的前来传教,他们往往是四五个人为一队,然后在一个村庄进行传教,而且还专门编排出了一场戏,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比如有一个从冀州而来的商人,这名商人曾经被大贤良师从重病中解救出来,所以成为了太平道的信徒;另外一个是身患重病的路人,在听说了商人的经历后,便希望商人能够为他治疗;剩下的几个人就扮演围观群众,负责以壮声势,吸引更多的人来围观这出好戏,顺便吹捧太平道与大贤良师。
本来一开始贾诩感觉这还有点意思,差点还信以为真。
结果当贾诩路过了几个村庄,遇上了更多的太平道信徒,也将这出好戏看了一次又一次,贾诩就知道这是太平道的套路了。
所以贾诩想起了刘鑫当初所说的话,太平道如今如此卖力的进行传教,肯定是有所图谋,特别是像现在这样如此卖力的传教,势必在酝酿着一个惊天大阴谋——比如推翻大汉朝廷!
想到这里,贾诩的背后已经被冷汗所浸湿,像太平道这样不满足于在一州之地进行传教,就连凉州这样的偏僻地区都特意派人来发展信徒,贾诩可不觉得太平道只是想发展信徒而已。
所以贾诩更加注意留心太平道在凉州的所作所为,想要弄清楚太平道在凉州想要干些什么,想要得到什么。
于是,贾诩在摸清楚了这些太平道信徒的套路之后,便伪装成一名曾经听说过太平道,刚刚从洛阳辞官回来的官员。
凭借着自身出色的演技,以及在智商方面的碾压,贾诩成功的成为了一名太平道的“信徒”,混入了一队太平道的信徒之中。
在被这群太平道的信徒试探了多次之后,贾诩终于获得了他们的信任,并且总算知道了他们前来凉州传教的秘密。
正如贾诩所想,这些太平道的信徒之所以会来凉州传教,就是听从了大贤良师的命令,专门从冀州花了将近三个月的时间,才到达了凉州。
而他们这些太平道的信徒,都是大贤良师亲自挑选出来的,而他们之所以会被大贤良师所选中,便是因为他们每一个都是太平道的忠实拥护者。
而到了凉州之后,他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太平道信徒就选出了一名渠帅——也就是太平道对于每个地区的负责人的称呼。
他们的渠帅名叫陈隆(剧情需要瞎编的名字,毕竟黄巾起义时,凉州属于打酱油看戏的),是大贤良师的亲传弟子,在太平道的信徒里颇有威望,所以就被选为了凉州渠帅。
也是在陈隆的安排下,从冀州来到凉州的四百一十七名太平道信徒(经过贾诩的询问,原本应该是六百名太平道的信徒,结果因为各种原因死亡了一百八十三人)分为了大大小小五十个小队,成员较多的小队自然是负责去凉州的各大城池进行传教,而成员较少的小队则是负责在村庄里传教。
至于这些太平道信徒表演的那些“戏剧”,也都是陈隆在大贤良师的指示下编排出来的,目的是在凉州快速的发展信徒,让凉州百姓知道大贤良师的伟大。
而且,贾诩还意外得知,大贤良师除了向凉州派遣了太平道信徒进行传教之外,还向益州与交州派出了数量不少的太平道信徒进行传教。
到了现在,贾诩就已经可以肯定,这位大贤良师的目的绝对是想要谋求天下!
贾诩可以肯定,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太平道根本不需要五年的发展时间,只需要两到三年就能发起一场席卷大汉的叛乱!
不过冷静下来的贾诩发现,自己什么都做不了,因为肉食者鄙,如今的凉州刺史与武威太守在贾诩看来,都是尸位素餐之徒,根本不可能意识到太平道在凉州传教的背后意义。
贾诩蓦然发现,正如刘鑫所说的,如今的大汉天下早已腐烂不堪,摇摇欲坠,无论是中央的高官还是地方官员,一个个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舍弃其他人的利益,剥削普通百姓,这样的大汉迟早要完!
所以,贾诩在找了一个借口离开这支太平道的传教小队之后,便回到家中思考人生,安排自己的后路。
贾诩知道自己非常惜命,但是自认为无可厚非,毕竟只有活着的人才有意义,死去的人除了成为肥料,别无他用。
贾诩本来想要举家迁移,找一个合适的地方隐居起来,但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摆在贾诩面前——他并没有隐居的资本。
别看隐居说起来非常简单,看似只要随便找个深山老林躲起来,就可以算是隐居了。
实际上这算个毛线的隐居,这只能算是在寻死!
因为只要你选择隐居,那就代表着你需要远离俗世,不再与俗世建立联系,也就是说你无法再从其他人手里购买你所需要的各类物资,生病时也只能就地取材,或者咬牙硬撑。
所以在一开始隐居的时候,就必须准备好大量的生活必需品,因为就算是你想耕种粮食与蔬菜,也得想办法熬过在收获前的真空期,这就是很大一笔钱了。
然后你得准备各种各样的其他物资,比如合适的武器,避免在遭遇山贼或是野兽时毫无还手之力;准备好各类必须的草药,防止出现疾病时束手无策;准备好充足的服装或者布料,除非你想和原始人一样隐居山林,或是被冻死在山林中,所以在这方面又需要一笔不菲的投入。
所以隐居并不是你想象中的那么简单,要么你非常有钱,能够准备好充足的物资,保证自己能在深山老林中生存下去;或者是大规模迁移,比如整个村庄一起遁入山林,这样也能形成一个微型社会隐居的难度便会降低许多。
这也就是从古至今的隐居者,为什么大都是身份显赫的人,因为只有他们才有能力保证自己不会死在隐居的过程中,而那些想要隐居的普通人,基本上都默默的死在了山林之中。
不巧的是,贾诩因为官职不高,收受贿赂也没有贾诩什么事,再加上贾诩喜欢结交雅士,所以平时的支出也不少,因此贾诩当官这几年,并没有存下多少积蓄,所以也就没有资本去隐居了。
于是在这个时候,贾诩想起了一个人,那便是我们的主角——刘鑫。
贾诩为什么没有第一时间想起刘鑫呢?那是因为贾诩对刘鑫有所顾忌。
没错,贾诩已经对刘鑫产生了顾忌心理,因为刘鑫按理来说才刚刚回到大汉,竟然对太平道的野心知之甚晓,甚至可以说是完全掌握了太平道的动态。
而且从刘鑫的口中,贾诩已经得知了刘鑫的真实想法,那就是匡扶汉室。
而贾诩是个聪明人,自然知道刘鑫口中的“匡扶汉室”,其实就是“取而代之”,刘鑫要成为这大汉新的皇帝!
因此贾诩对刘鑫有了两个新的猜测。
第一个猜测,贾诩认为刘鑫和太平道的大贤良师可能有着说不清的联系,比如大贤良师曾经是刘鑫的代言人或者合伙人,刘鑫帮助大贤良师装神弄鬼,发展信徒,结果就在太平道发展壮大后,大贤良师便抛弃了刘鑫,导致刘鑫只能从头再来,换了一个新的身份出现在大汉的土地上,然后在报复大贤良师的同时,趁机夺取大汉的统治权!
至于第二个猜测,那就是刘鑫自述的身份没有差错,他真的是周公弟子,王室后裔,是专门回来力挽狂澜,防止大汉灭国的,但是刘鑫自然也有私心,想要完成他祖先(也就是刘鑫拿来挡枪的淮南王)没有完成的事情(也就是淮南王造反)。
无论是哪一种猜测,刘鑫在贾诩心目中都算不上什么好角色,而且一言不合就有可能造反,到时候自己就得跟着刘鑫遗臭万年了。
虽然贾诩非常惜命怕死,但是贾诩更害怕自己遗臭万年,毕竟自己好歹也是一个文人,所以名节可是比生命还要重要。
当然,这只是贾诩现在的想法,在历史上真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候,贾诩还是选择抛弃名节,使用毒计才得以脱身。
不过现在的贾诩,因为顾忌到刘鑫的身份,所以还不敢真的下定决心投靠刘鑫,为刘鑫效力。
不过到了现在,贾诩知道自己是时候做出选择了,毕竟早点做出决定,自己也可以早点做好准备才是。
贾诩叹了一口气,看着已经失去最后一丝光亮的天空,做出了将要影响他一生的选择——收拾行李,一个月之后便举家迁移至成都,自己再投靠刘鑫。
至于为什么要等一个月,因为贾诩知道刘鑫还要在洛阳待上一段时间,而自己携家带口迁移的速度肯定比刘鑫从洛阳回成都要慢,所以两相权衡之下,贾诩决定在一个月以后出发,这样当贾诩举家迁移至成都时,刘鑫差不多也该回到成都了。
PS:终于完成万更成就了,明天继续。(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