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旧友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
都市小说网 www.dsxsw.net,最快更新唐宫日常生活最新章节!
长孙颖心里头焦躁着,表面上却波澜不惊,整日安静的呆在自己的宫室里,除了按时去给王婵请安外,便再也不随意拜访她人,只专心致志的整理自己这边的账册,甄别下属等等。
这在别人眼中未免有些不求上进,不过长孙颖自己却知道攘外必先安内。她初回宫,这里头被人插了不知道多少眼线,如果不理顺了贸然行动,只怕自己刚出门消息就被人给卖出去了。
这么忙了半个月,长孙颖升了些人,换了些人,总算把手中的事情理顺,才松了口气。只是这个期间,李治便再也没有出现过。刘绣略有些替她遗憾,长孙颖却知道这是必然的。
这会儿她身上的关注费已经够多了,还是消停些的好。
李治虽然不来,但宫中关于他的消息却不曾少。长孙颖这种足不出户的都知道,皇帝最近正在“自罚”以求上天平息怒火,降下甘霖。
今年初春又是大旱,按照惯例,这种状况一般都会被认为是皇帝或者宰辅出了差错,因此在常用的求雨之外,皇帝及文武百官们也都得做点什么。常规情况下是宰相辞职,但如今朝廷这局势,宰相不能轻动,于是所有的“罪罚”便由李治一挑子的揽过去了。
长孙颖听说有人建议大赦天下,不过李治坚决否定了,他自己主动居住到偏殿,将一天的膳食减半,然后亲自过问刑狱,以此来祈求上天的“宽恕”。
长孙颖听说他吃的少,心里头便有些担忧。李治不同意大赦天下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因为他曾经就跟长孙颖吐槽过大赦天下这种事,说每逢天灾,更是人心惶惶之际,若是将着监狱里那些穷凶极恶的犯人放出去,只恐让局面更乱。不过对于皇帝来说,这却是成本最小的“认错”方式,所以屡屡被用,可换了他的话,他是绝对不会做这种事的。
这会儿他还是说到做到了,只是辛苦了自己而已。不过能借机牵伸手到刑狱,他心里头应该也是高兴的。
李治之前培养的人才,年纪略大些的已经可以入仕了,不过多半是吏而已,官却极少。就算是有几个考中了进士的,如今也是九品的慢慢熬,二三十年间这天下还是世家的天下。所以大理寺也好,刑部也好,都不太听他的使唤,长孙颖听说皇帝这几天都是彻夜达旦的翻阅卷宗,便知道他心里头是跟这些人扛上了,打算从着“天灾”中找出几件“*”呢。
不过这样也忒傻了,就算是被他找出了冤假错案,也只能杀几个小官,上面的大佬顶多是失职,若是相互勾连起来,怕是连着失职的罪名都安不上,最后只能他自己憋一肚子气了。
长孙颖心里头琢磨着他多半最后要失望,便让人递话,去劝着他悠着点,然后送了些自己在洛阳新研究出来的食物去给他。反正各宫这会儿都在给皇帝送吃的,她这样也不打眼。
干旱就是干旱,就算皇帝绝食,老天不下雨还是不下雨,与其搞那些封建迷信,还不如想些抗旱救灾的法子呢。长孙颖琢磨着自己记忆中的器械,然后琢磨着这皇宫里那里有地方给她试验。
**
“小心点小心点,这东西可贵着呢。”依旧是人未到声先道,长孙颖听着声音带着人出了门,便见着高阳公主正在指挥人搬东西,一时都怔住了。
高阳公主听到动静儿,也抬起了头。两人隔着人群遥遥相望,最后还是长孙颖率先笑着开口,“你回来了。”
“回来了,可不是回来嘛。”高阳公主回过神来,应了一声,眼泪却是不由自主的跟着滚下来了。她扬起袖子遮着脸,偷偷的擦了泪之后,快步走起来捏着她的手说道,“我听说你也回来了,就赶紧进宫,没想到我们,我们……”
“回来了就好。”长孙颖抱着高阳公主拍了拍她的背,两人一时俱感慨万千。
长孙颖初跟高阳公主交往时,对方还是个懵懵懂懂的小姑娘。后来两人交情日笃,高阳公主也从少妇变成了□□,生意越做越大,钱越赚越多,比着历史上那个高阳公主还要风光无限。
可谁知道,这一切都在房玄龄病逝之后,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房玄龄过世之后,房遗直便向着皇帝哭诉,请求将爵位送给弟弟。太宗差异至极,叫来房遗直细问,却得到高阳公主勾引大伯不成,于是欺凌房遗直的故事。然后房遗直对着太宗表示,自己才能平庸,不像弟弟那么出色,又没有受宠的公主做老婆,窃居高位惶恐至极,请求太宗还是将着爵位给弟弟吧。
房遗直这话算是戳在了太宗的心窝子上,当初他选太子时取李治而不取李泰,无非就是让儿女们知道切不可持宠生娇坏了规矩,如今高阳这般“跋扈”,简直是件件都犯了他的忌讳,所以怀着对房玄龄去世的哀痛,太宗将着高阳公主召进宫中将着她骂了个狗血淋头,然后将爵位给了房遗直。
高阳公主对这个状况是惶恐至极却又一头雾水,长孙颖早先便提醒过她小心房遗直,可她一直觉得这个大伯没什么才能,自己又久居公主府,极少去国公府,根本不怕他抓到自己什么把柄,却没想到他竟然能够卑鄙如此,一时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若不是她丈夫信任她,那她这次可是彻底的孤立无援了。
毕竟虽然大唐对女人的束缚不那么严重,可放在哪个时代,勾引大伯小叔子都不算是什么好名声。房遗直不惜丢脸的用这个事情来栽赃她,她当真是百口莫辩。
不过相比较丢脸,被父亲厌恶才是最让她害怕的。当时长孙颖莫名其妙被送走了,高阳公主不知道她发生了什么,想尽办法还是跟她联系到了,送去了一封信,问她要如何自处。
长孙颖思考了半天之后,给她指出了一条路--走。
房遗直的心理一点儿都不难猜,他既然在太宗面前已经栽赃陷害过高阳公主一次,那么他跟着高阳已经成了死敌。高阳公主不是吃了闷亏就能忍一辈子的人,太宗这里能暂且忍下来,那等着太宗过世,她变成大长公主的时候,她能心胸开阔的不跟房遗直算旧账?
当然不可能。所以房遗直肯定要他们死不可,而且是越快死越好。太宗已经先入为主的不喜高阳公主了,他在从中谋事比较容易,万一等到新帝继位,李治对于房遗直可没什么特殊的感情,他肯定偏向于自己的妹妹亲点,到时候被高阳公主咬一口,他可就是什么矛盾都没有了。
房遗直的居心很明显,所以长孙颖给高阳公主的法子也就是拖,拖到老皇帝死为止。双方矛盾已经尖锐至此,而房遗直又占着长的名头,高阳公主不管怎么出招都是错,那不如暂且退避,等熬过这一节,谁笑到最后还说定呢。
离得远些,一来避开房遗直,让他想告状都找不到错处。二来则是远香近臭,离得远些,让父亲想起她时都是好的,也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皇帝对她的恶感。
可是长孙颖很担心高阳公主不愿意走。长安的繁华举世无双,各国使节到了大唐都是“此乐间不思蜀”,你让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公主离开长安,老实说就跟二十一世纪时让一个时尚女王离开纽约巴黎这种大都市去一个小县城乃至小山村居住一样,娇生惯养的公主同意的几率十分小。
但让着长孙颖佩服的是,高阳公主竟然同意了,而且选了一个谁都想不到的地方--新罗。
新罗、百济,高句丽是朝鲜半岛上的三个国家,高句丽不愿意臣服大唐,两者一直处于敌对状态,百济、新罗就是时而暧昧时而敌对,大唐想用这两个国家牵制高句丽,而三个国家也想要借大唐的手来按灭其他国家独霸半岛,所以局势十分微妙。
隋炀帝打过高句丽,唐太宗也打过高句丽,等到李治的时候,他认为举全国之力去对付这么个小国家太划不来,所以一直采取派精兵捣乱的政策,时不时的派人偷袭下高句丽,只要赢了就撤退,让他们无法正常的耕种生活,打算这个方法遏制高句丽的发展,等着大唐空出余手,再好好的对付他们。
就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原则,大唐这几年对新罗倒是很不错,当着新罗派使者来请求大唐派使者去新罗传授先进文化经验的时候,大唐也很认真的考虑了这个建议,然后就在挑选人选时,高阳公主让丈夫房遗爱主动上书,要求去这偏远地区宣传教化。
高阳公主的这个上书很是时候,房遗爱本身的资历也很够。他既是高官,又是名门公子,还曾经出使过高句丽,去新罗完全不成问题。房遗爱也察觉到皇帝打算派人去的目的,便在面奏时提出了自己熟悉高句丽的情况,正好去新罗可以相互印证比较,为着朝廷今后攻打高句丽储备资料。
房遗爱表现的十分主动,有强烈的建功立业的企图,这点让唐太宗很是欣慰,便准了他所奏。而高阳公主也随即上书,表示不放心丈夫一个人在外,愿随夫出使。
高阳公主的算盘算的很清,同样是离开长安,作为某州刺史去地方赴任,要呆四年不说,中规中矩的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功劳,反倒是出使别国这种事情,时间可能不需要那么长,将来朝廷打下半岛,房遗爱是大功一件,封侯也不是不可能。
总之,既然要吃苦,那就吃个大的,换个大功劳,这样的买卖才划算。
在着高阳公主殷殷切切的笔书之下,太宗终于同意让她随同出使,新罗方面也对此十分欢迎,虽然她理论上只是出使人员的家属,但是奈何大唐公主的招牌够亮,她去了新罗,那是真真切切的让着新罗皇室“蓬荜生辉”。
就这样,长孙颖去了西苑,高阳公主去了新罗,两人分别之后便再也没有见面过,知道半年前李治召房遗爱回国,高阳公主才随着丈夫一起,再度踏足长安。
长孙颖心里头焦躁着,表面上却波澜不惊,整日安静的呆在自己的宫室里,除了按时去给王婵请安外,便再也不随意拜访她人,只专心致志的整理自己这边的账册,甄别下属等等。
这在别人眼中未免有些不求上进,不过长孙颖自己却知道攘外必先安内。她初回宫,这里头被人插了不知道多少眼线,如果不理顺了贸然行动,只怕自己刚出门消息就被人给卖出去了。
这么忙了半个月,长孙颖升了些人,换了些人,总算把手中的事情理顺,才松了口气。只是这个期间,李治便再也没有出现过。刘绣略有些替她遗憾,长孙颖却知道这是必然的。
这会儿她身上的关注费已经够多了,还是消停些的好。
李治虽然不来,但宫中关于他的消息却不曾少。长孙颖这种足不出户的都知道,皇帝最近正在“自罚”以求上天平息怒火,降下甘霖。
今年初春又是大旱,按照惯例,这种状况一般都会被认为是皇帝或者宰辅出了差错,因此在常用的求雨之外,皇帝及文武百官们也都得做点什么。常规情况下是宰相辞职,但如今朝廷这局势,宰相不能轻动,于是所有的“罪罚”便由李治一挑子的揽过去了。
长孙颖听说有人建议大赦天下,不过李治坚决否定了,他自己主动居住到偏殿,将一天的膳食减半,然后亲自过问刑狱,以此来祈求上天的“宽恕”。
长孙颖听说他吃的少,心里头便有些担忧。李治不同意大赦天下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因为他曾经就跟长孙颖吐槽过大赦天下这种事,说每逢天灾,更是人心惶惶之际,若是将着监狱里那些穷凶极恶的犯人放出去,只恐让局面更乱。不过对于皇帝来说,这却是成本最小的“认错”方式,所以屡屡被用,可换了他的话,他是绝对不会做这种事的。
这会儿他还是说到做到了,只是辛苦了自己而已。不过能借机牵伸手到刑狱,他心里头应该也是高兴的。
李治之前培养的人才,年纪略大些的已经可以入仕了,不过多半是吏而已,官却极少。就算是有几个考中了进士的,如今也是九品的慢慢熬,二三十年间这天下还是世家的天下。所以大理寺也好,刑部也好,都不太听他的使唤,长孙颖听说皇帝这几天都是彻夜达旦的翻阅卷宗,便知道他心里头是跟这些人扛上了,打算从着“天灾”中找出几件“*”呢。
不过这样也忒傻了,就算是被他找出了冤假错案,也只能杀几个小官,上面的大佬顶多是失职,若是相互勾连起来,怕是连着失职的罪名都安不上,最后只能他自己憋一肚子气了。
长孙颖心里头琢磨着他多半最后要失望,便让人递话,去劝着他悠着点,然后送了些自己在洛阳新研究出来的食物去给他。反正各宫这会儿都在给皇帝送吃的,她这样也不打眼。
干旱就是干旱,就算皇帝绝食,老天不下雨还是不下雨,与其搞那些封建迷信,还不如想些抗旱救灾的法子呢。长孙颖琢磨着自己记忆中的器械,然后琢磨着这皇宫里那里有地方给她试验。
**
“小心点小心点,这东西可贵着呢。”依旧是人未到声先道,长孙颖听着声音带着人出了门,便见着高阳公主正在指挥人搬东西,一时都怔住了。
高阳公主听到动静儿,也抬起了头。两人隔着人群遥遥相望,最后还是长孙颖率先笑着开口,“你回来了。”
“回来了,可不是回来嘛。”高阳公主回过神来,应了一声,眼泪却是不由自主的跟着滚下来了。她扬起袖子遮着脸,偷偷的擦了泪之后,快步走起来捏着她的手说道,“我听说你也回来了,就赶紧进宫,没想到我们,我们……”
“回来了就好。”长孙颖抱着高阳公主拍了拍她的背,两人一时俱感慨万千。
长孙颖初跟高阳公主交往时,对方还是个懵懵懂懂的小姑娘。后来两人交情日笃,高阳公主也从少妇变成了□□,生意越做越大,钱越赚越多,比着历史上那个高阳公主还要风光无限。
可谁知道,这一切都在房玄龄病逝之后,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房玄龄过世之后,房遗直便向着皇帝哭诉,请求将爵位送给弟弟。太宗差异至极,叫来房遗直细问,却得到高阳公主勾引大伯不成,于是欺凌房遗直的故事。然后房遗直对着太宗表示,自己才能平庸,不像弟弟那么出色,又没有受宠的公主做老婆,窃居高位惶恐至极,请求太宗还是将着爵位给弟弟吧。
房遗直这话算是戳在了太宗的心窝子上,当初他选太子时取李治而不取李泰,无非就是让儿女们知道切不可持宠生娇坏了规矩,如今高阳这般“跋扈”,简直是件件都犯了他的忌讳,所以怀着对房玄龄去世的哀痛,太宗将着高阳公主召进宫中将着她骂了个狗血淋头,然后将爵位给了房遗直。
高阳公主对这个状况是惶恐至极却又一头雾水,长孙颖早先便提醒过她小心房遗直,可她一直觉得这个大伯没什么才能,自己又久居公主府,极少去国公府,根本不怕他抓到自己什么把柄,却没想到他竟然能够卑鄙如此,一时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若不是她丈夫信任她,那她这次可是彻底的孤立无援了。
毕竟虽然大唐对女人的束缚不那么严重,可放在哪个时代,勾引大伯小叔子都不算是什么好名声。房遗直不惜丢脸的用这个事情来栽赃她,她当真是百口莫辩。
不过相比较丢脸,被父亲厌恶才是最让她害怕的。当时长孙颖莫名其妙被送走了,高阳公主不知道她发生了什么,想尽办法还是跟她联系到了,送去了一封信,问她要如何自处。
长孙颖思考了半天之后,给她指出了一条路--走。
房遗直的心理一点儿都不难猜,他既然在太宗面前已经栽赃陷害过高阳公主一次,那么他跟着高阳已经成了死敌。高阳公主不是吃了闷亏就能忍一辈子的人,太宗这里能暂且忍下来,那等着太宗过世,她变成大长公主的时候,她能心胸开阔的不跟房遗直算旧账?
当然不可能。所以房遗直肯定要他们死不可,而且是越快死越好。太宗已经先入为主的不喜高阳公主了,他在从中谋事比较容易,万一等到新帝继位,李治对于房遗直可没什么特殊的感情,他肯定偏向于自己的妹妹亲点,到时候被高阳公主咬一口,他可就是什么矛盾都没有了。
房遗直的居心很明显,所以长孙颖给高阳公主的法子也就是拖,拖到老皇帝死为止。双方矛盾已经尖锐至此,而房遗直又占着长的名头,高阳公主不管怎么出招都是错,那不如暂且退避,等熬过这一节,谁笑到最后还说定呢。
离得远些,一来避开房遗直,让他想告状都找不到错处。二来则是远香近臭,离得远些,让父亲想起她时都是好的,也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皇帝对她的恶感。
可是长孙颖很担心高阳公主不愿意走。长安的繁华举世无双,各国使节到了大唐都是“此乐间不思蜀”,你让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公主离开长安,老实说就跟二十一世纪时让一个时尚女王离开纽约巴黎这种大都市去一个小县城乃至小山村居住一样,娇生惯养的公主同意的几率十分小。
但让着长孙颖佩服的是,高阳公主竟然同意了,而且选了一个谁都想不到的地方--新罗。
新罗、百济,高句丽是朝鲜半岛上的三个国家,高句丽不愿意臣服大唐,两者一直处于敌对状态,百济、新罗就是时而暧昧时而敌对,大唐想用这两个国家牵制高句丽,而三个国家也想要借大唐的手来按灭其他国家独霸半岛,所以局势十分微妙。
隋炀帝打过高句丽,唐太宗也打过高句丽,等到李治的时候,他认为举全国之力去对付这么个小国家太划不来,所以一直采取派精兵捣乱的政策,时不时的派人偷袭下高句丽,只要赢了就撤退,让他们无法正常的耕种生活,打算这个方法遏制高句丽的发展,等着大唐空出余手,再好好的对付他们。
就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原则,大唐这几年对新罗倒是很不错,当着新罗派使者来请求大唐派使者去新罗传授先进文化经验的时候,大唐也很认真的考虑了这个建议,然后就在挑选人选时,高阳公主让丈夫房遗爱主动上书,要求去这偏远地区宣传教化。
高阳公主的这个上书很是时候,房遗爱本身的资历也很够。他既是高官,又是名门公子,还曾经出使过高句丽,去新罗完全不成问题。房遗爱也察觉到皇帝打算派人去的目的,便在面奏时提出了自己熟悉高句丽的情况,正好去新罗可以相互印证比较,为着朝廷今后攻打高句丽储备资料。
房遗爱表现的十分主动,有强烈的建功立业的企图,这点让唐太宗很是欣慰,便准了他所奏。而高阳公主也随即上书,表示不放心丈夫一个人在外,愿随夫出使。
高阳公主的算盘算的很清,同样是离开长安,作为某州刺史去地方赴任,要呆四年不说,中规中矩的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功劳,反倒是出使别国这种事情,时间可能不需要那么长,将来朝廷打下半岛,房遗爱是大功一件,封侯也不是不可能。
总之,既然要吃苦,那就吃个大的,换个大功劳,这样的买卖才划算。
在着高阳公主殷殷切切的笔书之下,太宗终于同意让她随同出使,新罗方面也对此十分欢迎,虽然她理论上只是出使人员的家属,但是奈何大唐公主的招牌够亮,她去了新罗,那是真真切切的让着新罗皇室“蓬荜生辉”。
就这样,长孙颖去了西苑,高阳公主去了新罗,两人分别之后便再也没有见面过,知道半年前李治召房遗爱回国,高阳公主才随着丈夫一起,再度踏足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