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镇国公府被抄 大齐欲招安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都市小说网 www.dsxsw.net,最快更新红楼之小兵传奇最新章节!
镇国公大败的噩耗,如同瘟疫一般迅速蔓延。天成军攻破山海关的惊悚消息,伴随着丢盔弃甲的溃兵以及仓惶逃亡的百姓,以令人胆寒的速度扩散至了京城。京城朝野上下皆被这个惊天的消息震得瞠目结舌,陷入了一片惶恐与混乱之中。三十万大军啊,那可是朝廷的精锐之师,虽未到全军覆没的凄惨境地,但也已伤亡惨重,所剩无几。曾经坚不可摧的山海关,这道守护京城的重要屏障,如今竟也沦陷敌手。自此,那天成军便可毫无阻碍,一马平川,长驱直入,直逼京城,京城已然危在旦夕!
“废物,三十万大军,三十万大军啊,在沈阳城一战就被击溃,甚至连山海关都丢了,镇国公就是个老废物!”隆武帝的咆哮声如雷霆般响彻朝堂,震得梁柱似乎都在微微颤抖。他那愤怒的面容因极度的愤怒而扭曲,双眼布满血丝,仿佛能喷出火来。文武百官噤若寒蝉,一个个低垂着头,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声,皆惧怕在这个时候稍有不慎触及了隆武帝的逆鳞,从而招致隆武帝无情的责罚。
“传旨,镇国公丧权辱国,立即解其兵权,着人将其捉拿回京,镇国公府上下所有人等,全部入狱待罪!”隆武帝的旨意犹如一道惊雷,在朝堂之上炸响,令人胆战心惊。
旨意下达不久,忠顺王便率领着兵马司的一众官兵,浩浩荡荡地奔赴镇国公府。
镇国公府门前,原本朱红的大门紧闭,忠顺王一声令下:“给我撞开!”几个身强力壮的官兵立刻冲上前去,用粗壮的圆木使劲撞击大门。“砰!砰!砰!”伴随着巨大的声响,大门终于承受不住,轰然敞开。
官兵们如潮水般涌入,一时间,府内鸡飞狗跳,混乱不堪。丫鬟仆役们惊恐万分,四处逃窜,哭喊声此起彼伏。
镇国公夫人强自镇定,大声呵斥道:“都莫要慌乱!”但声音中仍难掩一丝颤抖。
一旁的少爷小姐们却早已吓得面无人色,镇国公大小姐哭喊道:“母亲,这可如何是好?”少爷也颤抖着声音说:“难道咱们家就这么完了?”
忠顺王阴沉着脸,高声道:“给我仔细地搜!”官兵们立刻分散开来,冲进各个房间。有的翻箱倒柜,将衣物、被褥扔得满地都是;有的粗暴地撬开箱子,里面的珠宝首饰散落一地。
书房中,官兵们将书架上的书籍粗暴地推到地上,珍贵的书画被随意践踏。
夫人的寝室里,梳妆台被砸得粉碎,首饰盒被打开,里面的金银珠宝被粗暴地搜刮一空。
库房更是一片狼藉,成箱的金银财宝被抬出,登记造册。
花园中,官兵们甚至用锄头挖掘土地,试图寻找可能被藏匿的财物。
整个镇国公府在这场浩劫中,变得满目疮痍,昔日的荣华富贵瞬间化为乌有。
而在开国一脉的勋贵之中,镇国公府被抄的消息如巨石投入湖中,激起千层浪。那些曾经与镇国公府关系密切的勋贵们人人自危,纷纷聚在了北静王府中商议对策。
东平郡王忧心忡忡地说:“镇国公府说抄就抄,下一个会不会轮到咱们?”
理国公接口道:“这明显是皇上对咱们开国一脉的打压啊!”
北静王皱着眉头,沉思片刻道:“诸位先莫要惊慌,此次镇国公大败,陛下大怒才定了镇国公府之罪,至于咱们开国一脉是否会被牵连,咱们得从长计议。”
有人附和道:“北静王所言极是,可如今这局势,咱们总得想个法子应对才是。”
众人七嘴八舌,争论不休,整个大厅弥漫着紧张与猜疑的气氛。
“如今山海关已丢,京城前再无险峻地形可阻挡叛军的步伐,诸位臣工,可有良策拒敌!”隆武帝大声问道。
隆武帝的话,让在场所有官员都沉默了,如今都是平原又无大城可依托,想要布防,实在太难了。
“陛下,先派大军屯驻居庸关,挡住叛军得步伐,随后传旨调南安郡王大军回返京城!”兵部尚书见无人应答,不得已之下,他只能出班谏言,毕竟这是兵事。
“如今山海关已丢,京城前再无险峻地形可阻挡叛军的步伐,诸位臣工,可有良策拒敌!”隆武帝满脸忧愤,大声问道,那声音中饱含着焦虑与急切。
隆武帝的话,如同一记重锤,敲在了在场所有官员的心间,让他们瞬间陷入了沉默。如今的局势着实险峻,皆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又无坚城大城可依托,想要在此进行有效的布防,实在是难如登天。
“陛下,先派大军屯驻居庸关,挡住叛军的步伐,随后传旨调南安郡王大军回返京城!”兵部尚书见无人应答,不得已之下,他只能硬着头皮出班谏言。毕竟这是兵事,他身为兵部尚书,职责所在,无法回避。他神色凝重,额头上布满细密的汗珠,接着说道:“居庸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只要屯驻足够的兵力,或可暂时阻挡叛军的进攻锋芒。而南安郡王的大军久经沙场,作战勇猛,若能及时回援京城,定能增强我方实力,扭转当前的危局。”
兵部尚书的谏言一出,百官先是一阵沉默,随后纷纷表示同意派大军屯驻居庸关。然而,对于调回南安郡王麾下大军一事,朝堂上却产生了巨大的分歧。
一位大臣出列反对道:“陛下,万万不可调回南安郡王大军啊!南疆局势本就复杂,匪患未平,若此时抽调大军,恐南疆生变,届时将陷入两头皆失的困境。
另一位大臣则急切地赞同道:“陛下,京城安危关乎社稷根本,如今叛军兵锋直指京城,形势危急。南安郡王大军骁勇善战,若能回援,当可解京城之困。至于南疆,可另行派兵驻守。”
反对者立刻反驳:“另行派兵?如今各处兵力皆吃紧,从何处抽调?且新派之兵未经战阵,如何能守得住南疆?”
赞同者也不甘示弱:“若京城沦陷,国将不国,还谈何南疆?当务之急是保住京城,以图后计。”
朝堂之上,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隆武帝眉头紧锁,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
“陛下,边军不可轻动,此时同天南城的冲突,还只是我们大齐内部之争,尚能控制,一旦调离边军,引发外族入侵,那局势就会失控,一旦丢城失地,我等皆是历史的罪人!”季东阳不得不出班发言了,内乱尚有千般方法可解决,外族入侵,则只能血战到底,如今的大齐已经没有能力再同外族大战一场了。
“陛下,边军不可轻动啊!此时同天南城的冲突,说到底还只是我们大齐内部之争,局势尚且还在能够控制的范围之内。然而,一旦调离边军,那后果不堪设想!极有可能引发外族入侵,到那时,局势必将彻底失控。一旦丢城失地,让外族长驱直入,我等皆会成为历史的罪人,千古骂名难以洗清!”季东阳神色凝重,满脸焦急,不得不出班发言了。他深知内乱尚有千般方法可以解决,或安抚,或镇压,或调解。但外族入侵,则只能以血战到底来应对,如今的大齐经过多年的战乱和消耗,国力衰微,已经没有足够的能力再同外族进行一场大规模的战争了。
季东阳话音刚落,朝堂上众多官员纷纷点头,同意首辅的意见。
这时,一位大臣站出来说道:“陛下,既然边军不可动,臣提议再从各府的守备军中征调大军进京勤王。各地守备军虽战力不及边军,但聚少成多,也能增强京城防御力量。”
话音未落,另一位大臣反驳道:“征调守备军耗时费力,且战力有限。依臣之见,不如同天南城议和,招安天成军。毕竟吴飞宇之前一直对朝廷忠心耿耿,此番叛乱也是牛继宗谋害李二标造成的,并非吴飞宇本意。朝廷招安,许以好处,还是可行的。”
赞同招安的大臣接着说道:“如今局势危急,若能招安,可迅速化解危机,减少兵祸。且吴飞宇所部久经沙场,若能为朝廷所用,也是一大助力。”
反对招安的大臣则厉声道:“招安乃是示弱之举,恐让叛军更加嚣张,日后难以管束。况且,叛乱之罪不可轻饶,若轻易招安,如何正国法,安民心?”
朝堂上再次陷入激烈的争论之中,隆武帝面色阴沉,不知该如何抉择。
就在众人争论不休时,季东阳沉思片刻,缓缓开口道:“陛下,臣以为招安亦可一试。如今局势紧迫,若能招安天成军,不仅可解京城之危,亦能避免更多生灵涂炭。吴飞宇虽举兵叛乱,然其过往忠心可鉴,若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许以厚利,或能使其归心。”
隆武帝听了,微微颔首,道:“首辅既如此说,那便依此行事。只是,当遣何人前往招安为宜?”
季东阳拱手道:“礼部尚书能言善辩,熟知礼仪,可担此重任。请陛下下旨,让礼部尚书速速去往山海关行招安事宜。”
隆武帝当即应允,下旨命礼部尚书前往山海关招安。朝堂之上,众人皆盼着招安之事能顺利进行,以保大齐江山安稳。
镇国公大败的噩耗,如同瘟疫一般迅速蔓延。天成军攻破山海关的惊悚消息,伴随着丢盔弃甲的溃兵以及仓惶逃亡的百姓,以令人胆寒的速度扩散至了京城。京城朝野上下皆被这个惊天的消息震得瞠目结舌,陷入了一片惶恐与混乱之中。三十万大军啊,那可是朝廷的精锐之师,虽未到全军覆没的凄惨境地,但也已伤亡惨重,所剩无几。曾经坚不可摧的山海关,这道守护京城的重要屏障,如今竟也沦陷敌手。自此,那天成军便可毫无阻碍,一马平川,长驱直入,直逼京城,京城已然危在旦夕!
“废物,三十万大军,三十万大军啊,在沈阳城一战就被击溃,甚至连山海关都丢了,镇国公就是个老废物!”隆武帝的咆哮声如雷霆般响彻朝堂,震得梁柱似乎都在微微颤抖。他那愤怒的面容因极度的愤怒而扭曲,双眼布满血丝,仿佛能喷出火来。文武百官噤若寒蝉,一个个低垂着头,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声,皆惧怕在这个时候稍有不慎触及了隆武帝的逆鳞,从而招致隆武帝无情的责罚。
“传旨,镇国公丧权辱国,立即解其兵权,着人将其捉拿回京,镇国公府上下所有人等,全部入狱待罪!”隆武帝的旨意犹如一道惊雷,在朝堂之上炸响,令人胆战心惊。
旨意下达不久,忠顺王便率领着兵马司的一众官兵,浩浩荡荡地奔赴镇国公府。
镇国公府门前,原本朱红的大门紧闭,忠顺王一声令下:“给我撞开!”几个身强力壮的官兵立刻冲上前去,用粗壮的圆木使劲撞击大门。“砰!砰!砰!”伴随着巨大的声响,大门终于承受不住,轰然敞开。
官兵们如潮水般涌入,一时间,府内鸡飞狗跳,混乱不堪。丫鬟仆役们惊恐万分,四处逃窜,哭喊声此起彼伏。
镇国公夫人强自镇定,大声呵斥道:“都莫要慌乱!”但声音中仍难掩一丝颤抖。
一旁的少爷小姐们却早已吓得面无人色,镇国公大小姐哭喊道:“母亲,这可如何是好?”少爷也颤抖着声音说:“难道咱们家就这么完了?”
忠顺王阴沉着脸,高声道:“给我仔细地搜!”官兵们立刻分散开来,冲进各个房间。有的翻箱倒柜,将衣物、被褥扔得满地都是;有的粗暴地撬开箱子,里面的珠宝首饰散落一地。
书房中,官兵们将书架上的书籍粗暴地推到地上,珍贵的书画被随意践踏。
夫人的寝室里,梳妆台被砸得粉碎,首饰盒被打开,里面的金银珠宝被粗暴地搜刮一空。
库房更是一片狼藉,成箱的金银财宝被抬出,登记造册。
花园中,官兵们甚至用锄头挖掘土地,试图寻找可能被藏匿的财物。
整个镇国公府在这场浩劫中,变得满目疮痍,昔日的荣华富贵瞬间化为乌有。
而在开国一脉的勋贵之中,镇国公府被抄的消息如巨石投入湖中,激起千层浪。那些曾经与镇国公府关系密切的勋贵们人人自危,纷纷聚在了北静王府中商议对策。
东平郡王忧心忡忡地说:“镇国公府说抄就抄,下一个会不会轮到咱们?”
理国公接口道:“这明显是皇上对咱们开国一脉的打压啊!”
北静王皱着眉头,沉思片刻道:“诸位先莫要惊慌,此次镇国公大败,陛下大怒才定了镇国公府之罪,至于咱们开国一脉是否会被牵连,咱们得从长计议。”
有人附和道:“北静王所言极是,可如今这局势,咱们总得想个法子应对才是。”
众人七嘴八舌,争论不休,整个大厅弥漫着紧张与猜疑的气氛。
“如今山海关已丢,京城前再无险峻地形可阻挡叛军的步伐,诸位臣工,可有良策拒敌!”隆武帝大声问道。
隆武帝的话,让在场所有官员都沉默了,如今都是平原又无大城可依托,想要布防,实在太难了。
“陛下,先派大军屯驻居庸关,挡住叛军得步伐,随后传旨调南安郡王大军回返京城!”兵部尚书见无人应答,不得已之下,他只能出班谏言,毕竟这是兵事。
“如今山海关已丢,京城前再无险峻地形可阻挡叛军的步伐,诸位臣工,可有良策拒敌!”隆武帝满脸忧愤,大声问道,那声音中饱含着焦虑与急切。
隆武帝的话,如同一记重锤,敲在了在场所有官员的心间,让他们瞬间陷入了沉默。如今的局势着实险峻,皆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又无坚城大城可依托,想要在此进行有效的布防,实在是难如登天。
“陛下,先派大军屯驻居庸关,挡住叛军的步伐,随后传旨调南安郡王大军回返京城!”兵部尚书见无人应答,不得已之下,他只能硬着头皮出班谏言。毕竟这是兵事,他身为兵部尚书,职责所在,无法回避。他神色凝重,额头上布满细密的汗珠,接着说道:“居庸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只要屯驻足够的兵力,或可暂时阻挡叛军的进攻锋芒。而南安郡王的大军久经沙场,作战勇猛,若能及时回援京城,定能增强我方实力,扭转当前的危局。”
兵部尚书的谏言一出,百官先是一阵沉默,随后纷纷表示同意派大军屯驻居庸关。然而,对于调回南安郡王麾下大军一事,朝堂上却产生了巨大的分歧。
一位大臣出列反对道:“陛下,万万不可调回南安郡王大军啊!南疆局势本就复杂,匪患未平,若此时抽调大军,恐南疆生变,届时将陷入两头皆失的困境。
另一位大臣则急切地赞同道:“陛下,京城安危关乎社稷根本,如今叛军兵锋直指京城,形势危急。南安郡王大军骁勇善战,若能回援,当可解京城之困。至于南疆,可另行派兵驻守。”
反对者立刻反驳:“另行派兵?如今各处兵力皆吃紧,从何处抽调?且新派之兵未经战阵,如何能守得住南疆?”
赞同者也不甘示弱:“若京城沦陷,国将不国,还谈何南疆?当务之急是保住京城,以图后计。”
朝堂之上,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隆武帝眉头紧锁,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
“陛下,边军不可轻动,此时同天南城的冲突,还只是我们大齐内部之争,尚能控制,一旦调离边军,引发外族入侵,那局势就会失控,一旦丢城失地,我等皆是历史的罪人!”季东阳不得不出班发言了,内乱尚有千般方法可解决,外族入侵,则只能血战到底,如今的大齐已经没有能力再同外族大战一场了。
“陛下,边军不可轻动啊!此时同天南城的冲突,说到底还只是我们大齐内部之争,局势尚且还在能够控制的范围之内。然而,一旦调离边军,那后果不堪设想!极有可能引发外族入侵,到那时,局势必将彻底失控。一旦丢城失地,让外族长驱直入,我等皆会成为历史的罪人,千古骂名难以洗清!”季东阳神色凝重,满脸焦急,不得不出班发言了。他深知内乱尚有千般方法可以解决,或安抚,或镇压,或调解。但外族入侵,则只能以血战到底来应对,如今的大齐经过多年的战乱和消耗,国力衰微,已经没有足够的能力再同外族进行一场大规模的战争了。
季东阳话音刚落,朝堂上众多官员纷纷点头,同意首辅的意见。
这时,一位大臣站出来说道:“陛下,既然边军不可动,臣提议再从各府的守备军中征调大军进京勤王。各地守备军虽战力不及边军,但聚少成多,也能增强京城防御力量。”
话音未落,另一位大臣反驳道:“征调守备军耗时费力,且战力有限。依臣之见,不如同天南城议和,招安天成军。毕竟吴飞宇之前一直对朝廷忠心耿耿,此番叛乱也是牛继宗谋害李二标造成的,并非吴飞宇本意。朝廷招安,许以好处,还是可行的。”
赞同招安的大臣接着说道:“如今局势危急,若能招安,可迅速化解危机,减少兵祸。且吴飞宇所部久经沙场,若能为朝廷所用,也是一大助力。”
反对招安的大臣则厉声道:“招安乃是示弱之举,恐让叛军更加嚣张,日后难以管束。况且,叛乱之罪不可轻饶,若轻易招安,如何正国法,安民心?”
朝堂上再次陷入激烈的争论之中,隆武帝面色阴沉,不知该如何抉择。
就在众人争论不休时,季东阳沉思片刻,缓缓开口道:“陛下,臣以为招安亦可一试。如今局势紧迫,若能招安天成军,不仅可解京城之危,亦能避免更多生灵涂炭。吴飞宇虽举兵叛乱,然其过往忠心可鉴,若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许以厚利,或能使其归心。”
隆武帝听了,微微颔首,道:“首辅既如此说,那便依此行事。只是,当遣何人前往招安为宜?”
季东阳拱手道:“礼部尚书能言善辩,熟知礼仪,可担此重任。请陛下下旨,让礼部尚书速速去往山海关行招安事宜。”
隆武帝当即应允,下旨命礼部尚书前往山海关招安。朝堂之上,众人皆盼着招安之事能顺利进行,以保大齐江山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