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理解有误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都市小说网 www.dsxsw.net,最快更新大唐周国公最新章节!
看到贺兰敏之这么坚持,李弘虽然心里觉得这样做好像是不对,但是也没办法反驳他。毕竟父皇让自己听表哥的,不论怎么说,表哥不会害自己也就是了。
李弘诺诺的说了一句:“好,那弘儿听表哥的。”
“那就好,那就好。”
对于贺兰敏之来说,什么一年之计在于春,什么一天之计在于晨。这些都没有李弘的身体重要。如今他年纪还小,正是需要充足睡眠的时候。如果这个时候不给他充足睡眠,势必将会影响到的日后的发育或者是身体健康状况。
无论是从哪个角度上来说,一个正常的成年人早上五点的时候都应该是处于睡眠状态。若是孩子睡不到这个时间,一天两天只会影响到他当年的精神。若是日久年深,这个最后的后果可是很恐怖的。
李弘年纪还小,白天的时候肯定是会困的。若是实在困得不行了怎么办?喝点儿参汤提提神儿。在贺兰敏之看来,简直就是荒谬。这么个年纪就开始用参汤提神,这身体绝对好不了。改造李弘第一步,从睡眠开始。
至于他会不会不听自己的,每天仍旧早起偷偷念书。这一点,贺兰敏之从来都不担心。人都是懒惰的动物,若是从一开始就知道勤奋是好的,从来没有懒惰过,那很可能就是李弘一直的样子了。但是若是有过尝试不用那么早期,用不了三天,他就会习惯长时间睡眠了。这也就是所说的,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咳咳咳,从今日开始,就由我来负责弘儿的学业。不过,我还不知道弘儿已经学到哪里了。”说着贺兰敏之悄悄的看了看李弘桌子上的那几本书。
《论语》《孟子》《大学》《史记》《帝范》......
贺兰敏之当场蒙逼...竟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李弘今年才八岁啊,《论语》好懂,学学这个无所谓。《孟子》也勉强可以,毕竟这个时代没有所谓的三百千来给孩子们启蒙。所以一般都是由各个老师按照不同的学习进度,根据前人的书籍或者是能够想到的常用字来启蒙。
但是这个《大学》《中庸》是什么东西?这两本书也能给孩子作为启蒙之用?就这本《中庸》,贺兰敏之不客气的说,自己到了现在仍旧是读不懂。后世一代理学大家朱熹花了一辈子精研这几本书,也不敢说自己就真的读的完全通透。现在他们竟然给一个八岁的孩子来读。是可忍孰不可忍。这完全就是揠苗助长,若不是李弘实在是敏而好学,说不定一代帝王的苗子就硬生生的让他们给毁了。
真是...真是...气的贺兰敏之直想要拍桌子。然而李弘却没觉得有什么不对的。用手轻轻的指了指桌子上的书:“就是这些书...平日里弘儿很少读过其他的书。”
‘这些还少吗...\'贺兰敏之已经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了,但是还是要心平气和的问道:“既然弘儿已经读过这么多圣贤著作了,那这些书中可曾写了为君之道?”
“恩呢,这些书都写了。”
“那弘儿可知道,什么是为君之道?”贺兰敏之笑着问道。
李弘一本正经,似乎是在向着圣贤致敬一般:“为君者,当秉承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礼。当秉承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理念。当为文景之闲,切不可为始皇之虐。当以民为水,以君为舟。水可载舟,亦能覆舟...”
李弘滔滔不绝的说了将近有一盏茶的时间,贺兰敏之就在那儿静静的听着。不得不说,他还真是博闻强识。对于这些治国的理念掌握的是极为娴熟。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出自《论语颜渊》’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出自《孟子尽心章句》’
‘文景之仁,始皇之虐出自《史记》’
‘水能载舟,亦可覆舟出自唐太宗《帝范》’
他没说一句,贺兰敏之的心里边儿就会想出这句话的出处。上至圣贤经典,下至李世民的著作...里边凡是涉及到帝王的治国之策的,他全都有所采纳。并且将他们背下来熟记在心。若不是自己这些年对于这些古人的经典真是下了大功夫了,说不定还真是有些东西被他拷问住了。
这些东西说的都对,圣贤的话哪有不对之理。但是它们从李弘的嘴里说出来就是最大的不对。
孟子的那句话,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能够从一个储君的嘴里说出来的吗?朱元璋曾经看到这句话,直接将孟子从圣贤庙中移除,有明一朝都不在祭祀孟子。李弘竟然还觉得他说的对,这就是天大的不对。可是贺兰敏之也不知道该如何去反驳...
毕竟千古以来,这圣贤书上就是这样写的。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先秦典籍几乎全部消失殆尽。法家的著作之中,论述君主的一部分书籍更是成了天下君王的禁忌。先不说能不能流传下来,就是真的有所流传贺兰敏之也是绝对拿不到的。
没有其他家的学说来反驳这些儒家经典,贺兰敏之也不敢骤然胡说。万一李弘一时没忍住把自己的异端邪说给于志宁说了,这个老家伙即便是拼了自己的老脸,豁出自己的老命,也要把自己这个异端邪说从太子身边儿弄走。
而且...贺兰敏之也真的没啥好的理由去反驳。就拿李世民的那句话来说吧,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从帝王的角度来看,就是要对百姓仁慈,不可用之过度。但是李弘恐怕就曲解成孟子的民贵君轻说了。对此,贺兰敏之真的表示很担心。
轻轻的叹了一口气,看着绷着小脸儿极其认真的李弘,他突然觉得或许这项工作比自己想象中的要困难许多。或许想要改变这个从心底里就仁善的李弘,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
不知道李治是不是对于儒家的教导有所不满,所以才把自己派到李弘的身边。这件事情现在看起来,或许不是那么简单了。真是不知道高高在上的那位帝王究竟有没有发现这个状况啊...(未完待续。)
看到贺兰敏之这么坚持,李弘虽然心里觉得这样做好像是不对,但是也没办法反驳他。毕竟父皇让自己听表哥的,不论怎么说,表哥不会害自己也就是了。
李弘诺诺的说了一句:“好,那弘儿听表哥的。”
“那就好,那就好。”
对于贺兰敏之来说,什么一年之计在于春,什么一天之计在于晨。这些都没有李弘的身体重要。如今他年纪还小,正是需要充足睡眠的时候。如果这个时候不给他充足睡眠,势必将会影响到的日后的发育或者是身体健康状况。
无论是从哪个角度上来说,一个正常的成年人早上五点的时候都应该是处于睡眠状态。若是孩子睡不到这个时间,一天两天只会影响到他当年的精神。若是日久年深,这个最后的后果可是很恐怖的。
李弘年纪还小,白天的时候肯定是会困的。若是实在困得不行了怎么办?喝点儿参汤提提神儿。在贺兰敏之看来,简直就是荒谬。这么个年纪就开始用参汤提神,这身体绝对好不了。改造李弘第一步,从睡眠开始。
至于他会不会不听自己的,每天仍旧早起偷偷念书。这一点,贺兰敏之从来都不担心。人都是懒惰的动物,若是从一开始就知道勤奋是好的,从来没有懒惰过,那很可能就是李弘一直的样子了。但是若是有过尝试不用那么早期,用不了三天,他就会习惯长时间睡眠了。这也就是所说的,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咳咳咳,从今日开始,就由我来负责弘儿的学业。不过,我还不知道弘儿已经学到哪里了。”说着贺兰敏之悄悄的看了看李弘桌子上的那几本书。
《论语》《孟子》《大学》《史记》《帝范》......
贺兰敏之当场蒙逼...竟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李弘今年才八岁啊,《论语》好懂,学学这个无所谓。《孟子》也勉强可以,毕竟这个时代没有所谓的三百千来给孩子们启蒙。所以一般都是由各个老师按照不同的学习进度,根据前人的书籍或者是能够想到的常用字来启蒙。
但是这个《大学》《中庸》是什么东西?这两本书也能给孩子作为启蒙之用?就这本《中庸》,贺兰敏之不客气的说,自己到了现在仍旧是读不懂。后世一代理学大家朱熹花了一辈子精研这几本书,也不敢说自己就真的读的完全通透。现在他们竟然给一个八岁的孩子来读。是可忍孰不可忍。这完全就是揠苗助长,若不是李弘实在是敏而好学,说不定一代帝王的苗子就硬生生的让他们给毁了。
真是...真是...气的贺兰敏之直想要拍桌子。然而李弘却没觉得有什么不对的。用手轻轻的指了指桌子上的书:“就是这些书...平日里弘儿很少读过其他的书。”
‘这些还少吗...\'贺兰敏之已经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了,但是还是要心平气和的问道:“既然弘儿已经读过这么多圣贤著作了,那这些书中可曾写了为君之道?”
“恩呢,这些书都写了。”
“那弘儿可知道,什么是为君之道?”贺兰敏之笑着问道。
李弘一本正经,似乎是在向着圣贤致敬一般:“为君者,当秉承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礼。当秉承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理念。当为文景之闲,切不可为始皇之虐。当以民为水,以君为舟。水可载舟,亦能覆舟...”
李弘滔滔不绝的说了将近有一盏茶的时间,贺兰敏之就在那儿静静的听着。不得不说,他还真是博闻强识。对于这些治国的理念掌握的是极为娴熟。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出自《论语颜渊》’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出自《孟子尽心章句》’
‘文景之仁,始皇之虐出自《史记》’
‘水能载舟,亦可覆舟出自唐太宗《帝范》’
他没说一句,贺兰敏之的心里边儿就会想出这句话的出处。上至圣贤经典,下至李世民的著作...里边凡是涉及到帝王的治国之策的,他全都有所采纳。并且将他们背下来熟记在心。若不是自己这些年对于这些古人的经典真是下了大功夫了,说不定还真是有些东西被他拷问住了。
这些东西说的都对,圣贤的话哪有不对之理。但是它们从李弘的嘴里说出来就是最大的不对。
孟子的那句话,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能够从一个储君的嘴里说出来的吗?朱元璋曾经看到这句话,直接将孟子从圣贤庙中移除,有明一朝都不在祭祀孟子。李弘竟然还觉得他说的对,这就是天大的不对。可是贺兰敏之也不知道该如何去反驳...
毕竟千古以来,这圣贤书上就是这样写的。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先秦典籍几乎全部消失殆尽。法家的著作之中,论述君主的一部分书籍更是成了天下君王的禁忌。先不说能不能流传下来,就是真的有所流传贺兰敏之也是绝对拿不到的。
没有其他家的学说来反驳这些儒家经典,贺兰敏之也不敢骤然胡说。万一李弘一时没忍住把自己的异端邪说给于志宁说了,这个老家伙即便是拼了自己的老脸,豁出自己的老命,也要把自己这个异端邪说从太子身边儿弄走。
而且...贺兰敏之也真的没啥好的理由去反驳。就拿李世民的那句话来说吧,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从帝王的角度来看,就是要对百姓仁慈,不可用之过度。但是李弘恐怕就曲解成孟子的民贵君轻说了。对此,贺兰敏之真的表示很担心。
轻轻的叹了一口气,看着绷着小脸儿极其认真的李弘,他突然觉得或许这项工作比自己想象中的要困难许多。或许想要改变这个从心底里就仁善的李弘,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
不知道李治是不是对于儒家的教导有所不满,所以才把自己派到李弘的身边。这件事情现在看起来,或许不是那么简单了。真是不知道高高在上的那位帝王究竟有没有发现这个状况啊...(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