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小说网 > 穿越之我是大宋小地主 > 第48章 拓展人脉,会办事才是真赚钱
第48章 拓展人脉,会办事才是真赚钱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都市小说网 www.dsxsw.net,最快更新穿越之我是大宋小地主最新章节!
公元1076年3月15日,晨曦初露,学堂宿舍与医馆宅院的钥匙已交到李师师与晏几道的手中。两人各执一串沉甸甸的钥匙,去安排护士、学童及教书先生等人的搬迁工作。这一日,注定是忙碌的一天。
随着数百号人的陆续搬迁,一间间仓库被腾空。李师师与晏几道穿梭在人群中,忙碌地指挥着搬运工作,确保一切井然有序。他们的身影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忙碌,却也充满了成就感。
而在安时湖的湖边八角亭内,赵令畤正悠闲地垂钓。近日,酒楼正在改造之中,他便借此地休闲。他拿出多日未用的鱼竿,将其绑扎在左手的石膏上,开始了他的垂钓之旅。然而,一个时辰过去了,他的鱼篓里依旧空空如也,没有一条鱼儿上钩。
赵令畤将渔具丢到一旁,端起一杯茶轻抿一口,对身旁的夏清问道:“那20名账房先生,培训的怎么样了?”夏清认真地回答道:“虽然偶有小错,但已经基本能够编写账本了。”赵令畤闻言点了点头,眉头却微微皱起。
随着城东人口的日益增多以及各项业务的不断拓展,没有一个专门的管账部门,确实越来越显得被动。赵令畤深思熟虑后,对夏清说道:“你和赵平安去馒头铺的二层,把百草园银行搭建起来。从本月起,所有的账目和钱款收支都通过那里进行。你和秋香各分10人负责,月底前务必把账目进出核算清楚。”
夏清连忙屈身一拜,表示领命,随后便去找赵平安布置银行的搭建工作。赵令畤看着夏清离去的背影,心中不禁松了一口气。他知道,有了这个百草园银行,他们的财务管理将会更加规范和高效。现今银钱出入太大了。
冬雪见夏清走后,便翠声对赵令畤说道:“公子!秋香和冬雪现在要管账房,春媚要管宅院,现在您身边就只有我一个人了。是不是该招些侍女来服侍公子呢?”赵令畤回头看了看冬雪,伸手拍了拍她的香肩,笑道:“有你一人就够了。”
冬雪却有些争辩道:“可有些事,我一人也做不了啊,比如服侍公子更衣。”她的声音越说越小,显得有些羞涩。赵令畤想了想,说道:“那就把李师师临时借调过来吧。估计月底我应该好的差不多了。最近已经感觉不到疼痛了,手脚也能使上力气了。”
正说话间,春媚领着娄应、娄昭君和茅白三人来到了八角亭。三人在离赵令畤五步之遥的地方行了大礼,娄应说道:“娄应携小女娄昭君和女婿茅白,拜谢公子大恩!”说完,三人就往地上跪去。赵令畤连忙打手势,示意下人扶起三人,并说道:“使不得!使不得!速速起来!”
娄应等人被搀扶起来后,赵令畤邀请他们进入凉亭一叙。娄应满脸笑容地说道:“茅白这孩子,已答应入赘娄家,我女儿也同意这场婚事。我们商议后决定,于三月二十四日举办婚礼。还请公子届时一定要参加啊!”
赵令畤哈哈大笑,说道:“一定参加!娄员外放心,届时我一定登门送上厚礼!”娄应又陪笑了几声,然后认真地说道:“厚礼就不用了,就是有点不情之请,不知公子可否答应。”赵令畤收敛了笑容,说道:“但说无妨。”
娄应放低了声音说道:“茅白这孩子的双亲已入空门,这发亲之地不好安排。不知可否借用公子的酒楼一用?”赵令畤闻言心中明了,这娄应是想借此地举办婚礼。但若是借用酒楼的话,至少十天半个月都要耽误事。
娄应见赵令畤脸上露出些许犹豫的神色,他立刻起身,拍了下手掌,恭敬地鞠躬再行大礼,诚恳地说道:“还请公子再次出手助吾,为答谢公子出手之情,吾特意准备了丰厚的谢礼,共计2万两银钱,望公子一定要收下。”
赵令畤一听2万两,眼睛顿时放出了璀璨的光芒。他连忙用手扶额,装出一副为难的样子,说:“别!别!别!先起来!有事好商量!好商量!”说着,他的目光不自觉地瞟向了那些沉甸甸的木箱。娄家的家丁们已经将20个木箱一字排开地放在了凉亭前,那沉甸甸的箱子仿佛在诉说着它们的价值。
赵令畤心中早已乐开了花,但表面上还是一副认真的愁容。他沉思片刻,然后说道:“这样!也别去酒楼了!吾现住的宅子,在颍州也有些名气,也算顺风顺水的兴旺阳宅,此宅还积攒了不少功德。庞安时庞神医曾与吾共住,就借给你们做发亲用吧。茅白也可接双亲到后院相聚。嗯!送佛送到西,吾让庞神医认茅白做个义子吧!这样就合乎情理多了!”
娄应、茅白、娄昭君三人听到赵令畤的话,齐齐跪下,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他们觉得赵令畤真是给了他们娄家极大的面子。庞安时认茅白为义子,入赘他们娄家,这可是神医的义子!传出去,只要娄家不犯大事,官府都会给几分薄面。娄应突然觉得他们准备的礼物似乎有些轻了。他高声大喊:“公子高义!日后只要用的上吾娄家的地方,只管招呼!娄家无不应者。吾娄家愿伺候在公子鞍前马后。”
赵令畤命人再次扶起三人,微笑着说道:“这事就这么定了!由于结婚在即,茅白今日就去与父母商量下,看这两日就把这拜义父仪式给办了。还有啊,这个认了义父,以后就得多生子嗣,你庞义父可至今还没子嗣。懂?”
娄应替茅白答道:“懂!吾家二胎男婴,不管庞神医有无子嗣,都姓庞!”娄昭君听得满脸通红,羞涩地低下了头。赵令畤看了哈哈大笑,说道:“你们去吧!我也得亲自去趟庞大夫那!”
娄家三人离开后,赵令畤望着那20箱银子,不由得陷入了沉思。他感叹道:“一下子就进了13万两银钱,真是让人难以置信。相比之下,搞工坊真是既不赚钱又事情多。看来还是得拓展人脉,会办事才是真赚钱啊。”
回想起刚才的一幕幕,赵令畤不禁感慨万分。他深知在这个社会中,人脉关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了人脉,就能获得更多的机会和资源,从而更容易取得成功。而办事能力则是人脉得以发挥作用的关键。只有具备足够的办事能力,才能在关键时刻发挥出人脉的力量,为自己创造更多的价值。
………………………………………………………………………………………
娄家三人离开后,赵令畤为了促成此事,便派遣冬雪前去邀请庞安时、巢谷、林灵蘁三人前来品茶。然而,三人尚未到来,却意外地等来了喻中分。喻中分怀抱一坛美酒,兴高采烈地走进八角亭。他揭开酒坛,一股浓郁的酒香扑鼻而来,他用茶杯为赵令畤斟满酒,喜笑颜开地说:“公子尝尝,刚出锅的,还是热乎的头道酒。”
赵令畤接过酒杯,仔细打量了一番,发现这是一坛黄酒。黄酒,作为中国的传统酿造酒,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它以稻米、黍米、小米、玉米、小麦、水等为主要原料,经过加曲或部分酶制剂、酵母等糖化发酵剂酿制而成。黄酒的酒精一般在14%–20%之间,属于低度酿造酒。口感醇厚,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是中国特有的非蒸馏酒,与啤酒、葡萄酒并称为世界三大古酒。
然而,赵令畤似乎对黄酒并不太感兴趣,也明白了《北山酒经》是本酿造黄酒的书。他淡淡地放下酒杯,对冬雪吩咐了几句。随后,他邀请喻中分坐下,正色道:“中分啊,我要的可不是这种黄酒,而是蒸馏酒。”
喻中分闻言,脸上的笑容顿时凝固了。他平复了一下心情,疑惑地问道:“那该如何制作蒸馏酒呢?”
赵令畤不紧不慢地解释道:“要制作蒸馏酒,首先我们需要选用合适的原料,如蜀黍(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等多种粮食进行合理配比。然后,将这些原料按照黄酒的酿造方法进行发酵,让其在酒瓮中发酵七天。接下来,就是关键的一步——蒸馏。我们需要利用蒸馏器对发酵后的酒液进行蒸馏,以提取出酒精含量更高的蒸馏酒。而经过蒸馏后的酒醅或酒糟,部分仍会放回窖中继续发酵,同时会加入一定数量的新料和酒曲,以维持发酵的持续性。还有发酵要用地窖,有空去新建的酒坊看看,要工人多挖些地窖。”
喻中分听得一头雾水,他捋着胡须,困惑地问道:“这蒸馏器该如何制作?我们又该如何操作呢?”
冬雪闻言,忙不迭地将那本庞安时珍藏的《丹方须知》,小心翼翼地翻开,轻轻地放在公子的桌前。赵令畤指着书中描述蒸馏器的那段文字,说道:“你便按照这里所写的步骤来操作,若有不懂之处,尽管向庞大夫请教便是。”
庞安时、巢谷和林灵蘁三人恰好刚到八角亭,听到了赵令畤的话。庞安时微微一笑,接过话茬道:“何事要问吾啊?若是蒸馏之法,吾倒是可以指点一二。”
赵令畤闻言,不由得喜上眉梢,他笑道:“来来来!正好!你那有谁会蒸馏之术?不妨借用几日,助喻中分一臂之力!”
庞安时走到桌前,轻轻嗅了嗅那杯黄酒的香气,又拿起酒杯品了两口,赞道:“此酒尚可,口感醇厚,香气扑鼻。”喻中分见状,连忙起身,又为巢谷和林灵蘁各倒了一杯酒,请他们品鉴。二人品尝过后,也纷纷点头称赞。
喻中分呵呵地笑了起来,满脸欢喜地说道:“吾酿的! 既然诸位喜欢吾酿的黄酒,那便请随时去吾那取用,吾那尚有许多存货。”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丝得意之情。
庞安时捋须笑道:“既然你有如此美酒,稍后吾便叫李百全去帮你弄蒸馏之事吧。”语气中透露出一种从容与自信。
喻中分闻言,连忙将手中的酒坛放在庞安时的面前,深深地鞠了一躬,感激地说道:“多谢庞神仙。吾也不打搅各位了,先行告退。”说完,他转身欲走,却又突然停下脚步,回头看向赵令畤,略带羞涩地问道:“公子,你刚才讲的那些话,能否再讲一遍?吾没记住。”
赵令畤微微一愣,随即笑着点了点头。他正准备开口,冬梅却已经抢先一步,递给了喻中分一张纸条。喻中分接过纸条,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连忙道谢后匆匆离去。
看着喻中分离去的背影,庞安时轻轻地咂了一口酒,然后转头看向赵令畤,问道:“找吾何事?”语气中透露出一丝好奇和期待。
赵令畤有些腼腆地笑了笑,低声说道:“庞神医啊,吾帮你认了个义子!你觉得成不?”声音中带着一丝紧张和期待,仿佛在等待着一个重要的答复。
庞安时闻言,不禁怪笑道:“这认义子,还有别人带认的?吾自己不会认吗?”语气中带着一丝调侃和不满,显然对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感到有些意外。
赵令畤叹了口气,解释道:“人家给出了2万两银钱的厚礼,你说这能拒绝吗?更何况,他们还承诺,若日后再生第二个男婴,便让那孩子姓庞。从大局出发,我就暂且代你认了。反正现在还未举行正式的仪式,如果实在不行,大不了我把钱退了便是。”
庞安时还未及开口,巢谷和林灵蘁二人已抢先一步,向庞安时恭贺道:“恭喜庞大夫,喜当义父!”
庞安时脸色微红,有些尴尬地辩解道:“谁要人家孩子姓庞了?庞某又不是不能生!再说了,我一个名医,难道还会治不了不孕之症?”
赵令畤心想:对对对!虽然医术高明,到现在还没子嗣。也没开口和他硬顶,当没听见。只是微微一笑,端起茶杯,轻轻地品了一口茶。一时间,四人之间陷入了短暂的沉默,气氛略显尴尬。
为了打破这尴尬的气氛,巢谷主动开口,转移了话题:“我最近查阅了一些关于荨麻疹的治疗病历,深受启发。我准备研制一种名为消风散的熟药,主要用于治疗急性荨麻疹、风疹、湿疹等皮肤疾病。此药由当归、生地、防风、蝉蜕、知母、苦参、胡麻、荆芥、苍术、牛蒡子、石膏、甘草、木通等多味中药精心配制而成。”
赵令畤闻言大喜,连声道:“好!巢大夫果然名不虚传!你研制新药需要什么支持吗?要不我调些护士来帮你?”
巢谷点头表示感谢:“那就多谢赵公子了。我要从足浴那边调走五名护士来协助我。”
赵令畤大方地说:“没问题,我调10名护士给你。足浴那边我会从医馆再抽调10人来补充。”
庞安时见两人聊得火热,自己却被晾在了一边,不禁有些脸面挂不住。他清了清嗓子,说道:“嗯哼!最近我也在研究风温肺热病。根据我的观察,这类病症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喘息、气短、乏力等症状。我结合舌脉进行辨证论治,将此病分为热邪犯肺证、痰热壅肺证、痰浊内蕴证、正虚邪恋证四证。我正在尝试调制银翘散、麻杏石甘汤、二陈汤、三子养亲汤等方剂来治疗此病。如果再加上药膳、针灸、烟熏、药浴等辅助治疗手段,相信药到病除并不难。”
庞安时这番话,让赵令畤和巢谷二人都对他刮目相看。他们知道,庞安时虽然平时性格古怪,但医术却是出类拔萃的。他能够深入研究病症,制定出针对性的治疗方案,这实在是难能可贵。
巢谷也点头赞同道:“庞大夫所言极是。对于风温肺热病这样的顽固病症,确实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治疗手段才能取得最佳效果。你的方案非常全面,我相信一定能够为患者带来福音。”
赵令畤也附和道:“没错没错!庞大夫的医术我是信得过的。巢大夫的新药研制也非常值得期待。我们医馆有你们两位名医在,真是患者的福音啊!”说完,目光不自主地转向了一旁的林灵蘁。
林灵蘁察觉到赵令畤投来的热切眼神,心中不禁升起一丝不悦,感觉仿佛受到了某种侮辱。他轻轻地抓了抓后脑勺,陷入了短暂的沉思。片刻之后,他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几分自信:“吾道门中,确有一方名为红眼病外洗方,此方由黄连、桑叶、黄芩、白芷、盐等药材组成,具有清热消肿、止痛止痒的神奇功效。只需将这些药材煎水,过滤去渣,然后趁温热之时熏洗双眼,待药水稍凉后,再湿敷于患眼之上。每次湿敷时间约为一炷香的时间,每日坚持三次,即可逐步治愈红眼病。”
听完林灵蘁的讲解,赵令畤不禁拍案叫绝:“三位真是当世之名医也!有你们三位在,我大宋医学必将大兴!要不这样,林大夫也给你配10名护士,让她们打打下手,如何?”
林灵蘁微微一笑,故作深沉地答道:“可!”
此时,一旁的庞安时和巢谷也对林灵蘁投来了异样的目光。他们深知治疗眼疾绝非易事,能够掌握此等医术的人必定是高手中的高手。两位名医不禁感到压力倍增,仿佛有种即将被这位年仅十几岁的少年超越的紧迫感。
庞安时站起身来,拍了拍身上的尘土,郑重其事地说道:“义子这事情我应下了。没事吾就先走了!吾还有很多事情要忙!。”说罢,他转身离去,步伐坚定而有力。
巢谷向林灵蘁点了点头,表示对他的认可和敬意。随后,这场小小的聚会便在一片祥和的气氛中落下帷幕。
值得一提的是,庞安时在离开时还顺手抱起了一坛黄酒。看来,喻中分酿造的黄酒,还是能够入得了这位名医的法眼的。
………………………………………………………………………………………
司马光《涑水纪闻》记载,宋仁宗做了一个非常有人情味儿的决策:取消了河北一带的食盐专卖。有个大臣张方平向他进谏:河北紧临大辽,靠盐挣钱不是大事儿,军民一心抗辽才是重中之重,我们的官盐售价高,辽国的盐自然受欢迎,我们禁止老百姓买辽盐,老百姓一定恨我们,民心一失,大势必去,国人跟辽人合起伙造反,我们只能倾全国之力来镇压。“所得盐利能补用兵之费否?”通过食盐专卖获得的那点儿利税难道够我们发军饷吗?
宋仁宗觉得有道理,暂时取消食盐专卖,让河北老百姓自由买盐。见皇帝如此通情达理,河北老百姓感动不已,“于澶州为佛老会七日,以报上恩”。大家集资请来和尚,在宋辽边境为宋仁宗念经祈福。
宋神宗登基。宋神宗野心勃勃,想对辽用兵。用兵必须有钱,靠什么充实国库?还得靠盐。所以宋神宗恢复了以前的老政策,要求全国人民继续购买官盐。
官盐太贵,百姓太穷,小门小户能少买就少买,能不吃盐就不吃盐。“乃课民买官盐,随贫富作业为多少之差”,吃不吃无所谓,你必须得买,官府按照经济状况强行把买盐指标摊派到每家每户。你们家年入十万,买十斤;他们家年入五十万,买五十斤!这样一来,盐就成了税,买盐就成了变相的交公粮。
宋朝有官盐,也有私盐。《宋史·食货志》里有记载:“江、湖运盐既杂恶,官估复高,故百姓利食私盐。”江西和湖北的官盐质量很差、价格又高,老百姓宁可担着风险买私盐。
官盐比私盐贵,就应该比私盐强。可是事实恰恰相反,官盐既贵又劣,私盐既便宜又好,真是荒诞。
北宋时期,开封官员江休复给过解释。他说,官盐质量低劣是两个原因造成的:第一,朝廷为了多创收,给国营盐场定的生产指标普遍偏高,超过了生产能力,工人加班加点也完不成任务,可是完不成任务就得受罚,只能以次充好;第二,朝廷既垄断了食盐生产,又垄断了食盐批发,成品盐再差你也得买,敢买私盐就治你的罪,朝廷无需在意盐的质量,所以官盐质量低劣也就不足为奇了。
宋朝Gdp确实很高,可是宋朝老百姓确实很穷——辛辛苦苦积攒一年,出门运两趟盐就花光了。
………………………………………………………………………………………
消风散出自《外科正宗》,是明代陈实功编着的外科专着。陈实功,字毓仁,号若虚。明代崇川人。生于明嘉靖三十四年,卒于明崇祯九年(1555~1636),享年82岁。陈氏幼年体弱多病,后肆力于医。因究心《素问》《难经》《青囊》诸书,尤擅外科,治病辨证精细,用药切当,巧施刀圭,屡试辄效,大江南北赖以全活者无数,成为明代着名外科医家。
所以外科非西医专属,明代中医也有外科。
………………………………………………………………………………………
公元1076年3月15日,晨曦初露,学堂宿舍与医馆宅院的钥匙已交到李师师与晏几道的手中。两人各执一串沉甸甸的钥匙,去安排护士、学童及教书先生等人的搬迁工作。这一日,注定是忙碌的一天。
随着数百号人的陆续搬迁,一间间仓库被腾空。李师师与晏几道穿梭在人群中,忙碌地指挥着搬运工作,确保一切井然有序。他们的身影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忙碌,却也充满了成就感。
而在安时湖的湖边八角亭内,赵令畤正悠闲地垂钓。近日,酒楼正在改造之中,他便借此地休闲。他拿出多日未用的鱼竿,将其绑扎在左手的石膏上,开始了他的垂钓之旅。然而,一个时辰过去了,他的鱼篓里依旧空空如也,没有一条鱼儿上钩。
赵令畤将渔具丢到一旁,端起一杯茶轻抿一口,对身旁的夏清问道:“那20名账房先生,培训的怎么样了?”夏清认真地回答道:“虽然偶有小错,但已经基本能够编写账本了。”赵令畤闻言点了点头,眉头却微微皱起。
随着城东人口的日益增多以及各项业务的不断拓展,没有一个专门的管账部门,确实越来越显得被动。赵令畤深思熟虑后,对夏清说道:“你和赵平安去馒头铺的二层,把百草园银行搭建起来。从本月起,所有的账目和钱款收支都通过那里进行。你和秋香各分10人负责,月底前务必把账目进出核算清楚。”
夏清连忙屈身一拜,表示领命,随后便去找赵平安布置银行的搭建工作。赵令畤看着夏清离去的背影,心中不禁松了一口气。他知道,有了这个百草园银行,他们的财务管理将会更加规范和高效。现今银钱出入太大了。
冬雪见夏清走后,便翠声对赵令畤说道:“公子!秋香和冬雪现在要管账房,春媚要管宅院,现在您身边就只有我一个人了。是不是该招些侍女来服侍公子呢?”赵令畤回头看了看冬雪,伸手拍了拍她的香肩,笑道:“有你一人就够了。”
冬雪却有些争辩道:“可有些事,我一人也做不了啊,比如服侍公子更衣。”她的声音越说越小,显得有些羞涩。赵令畤想了想,说道:“那就把李师师临时借调过来吧。估计月底我应该好的差不多了。最近已经感觉不到疼痛了,手脚也能使上力气了。”
正说话间,春媚领着娄应、娄昭君和茅白三人来到了八角亭。三人在离赵令畤五步之遥的地方行了大礼,娄应说道:“娄应携小女娄昭君和女婿茅白,拜谢公子大恩!”说完,三人就往地上跪去。赵令畤连忙打手势,示意下人扶起三人,并说道:“使不得!使不得!速速起来!”
娄应等人被搀扶起来后,赵令畤邀请他们进入凉亭一叙。娄应满脸笑容地说道:“茅白这孩子,已答应入赘娄家,我女儿也同意这场婚事。我们商议后决定,于三月二十四日举办婚礼。还请公子届时一定要参加啊!”
赵令畤哈哈大笑,说道:“一定参加!娄员外放心,届时我一定登门送上厚礼!”娄应又陪笑了几声,然后认真地说道:“厚礼就不用了,就是有点不情之请,不知公子可否答应。”赵令畤收敛了笑容,说道:“但说无妨。”
娄应放低了声音说道:“茅白这孩子的双亲已入空门,这发亲之地不好安排。不知可否借用公子的酒楼一用?”赵令畤闻言心中明了,这娄应是想借此地举办婚礼。但若是借用酒楼的话,至少十天半个月都要耽误事。
娄应见赵令畤脸上露出些许犹豫的神色,他立刻起身,拍了下手掌,恭敬地鞠躬再行大礼,诚恳地说道:“还请公子再次出手助吾,为答谢公子出手之情,吾特意准备了丰厚的谢礼,共计2万两银钱,望公子一定要收下。”
赵令畤一听2万两,眼睛顿时放出了璀璨的光芒。他连忙用手扶额,装出一副为难的样子,说:“别!别!别!先起来!有事好商量!好商量!”说着,他的目光不自觉地瞟向了那些沉甸甸的木箱。娄家的家丁们已经将20个木箱一字排开地放在了凉亭前,那沉甸甸的箱子仿佛在诉说着它们的价值。
赵令畤心中早已乐开了花,但表面上还是一副认真的愁容。他沉思片刻,然后说道:“这样!也别去酒楼了!吾现住的宅子,在颍州也有些名气,也算顺风顺水的兴旺阳宅,此宅还积攒了不少功德。庞安时庞神医曾与吾共住,就借给你们做发亲用吧。茅白也可接双亲到后院相聚。嗯!送佛送到西,吾让庞神医认茅白做个义子吧!这样就合乎情理多了!”
娄应、茅白、娄昭君三人听到赵令畤的话,齐齐跪下,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他们觉得赵令畤真是给了他们娄家极大的面子。庞安时认茅白为义子,入赘他们娄家,这可是神医的义子!传出去,只要娄家不犯大事,官府都会给几分薄面。娄应突然觉得他们准备的礼物似乎有些轻了。他高声大喊:“公子高义!日后只要用的上吾娄家的地方,只管招呼!娄家无不应者。吾娄家愿伺候在公子鞍前马后。”
赵令畤命人再次扶起三人,微笑着说道:“这事就这么定了!由于结婚在即,茅白今日就去与父母商量下,看这两日就把这拜义父仪式给办了。还有啊,这个认了义父,以后就得多生子嗣,你庞义父可至今还没子嗣。懂?”
娄应替茅白答道:“懂!吾家二胎男婴,不管庞神医有无子嗣,都姓庞!”娄昭君听得满脸通红,羞涩地低下了头。赵令畤看了哈哈大笑,说道:“你们去吧!我也得亲自去趟庞大夫那!”
娄家三人离开后,赵令畤望着那20箱银子,不由得陷入了沉思。他感叹道:“一下子就进了13万两银钱,真是让人难以置信。相比之下,搞工坊真是既不赚钱又事情多。看来还是得拓展人脉,会办事才是真赚钱啊。”
回想起刚才的一幕幕,赵令畤不禁感慨万分。他深知在这个社会中,人脉关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了人脉,就能获得更多的机会和资源,从而更容易取得成功。而办事能力则是人脉得以发挥作用的关键。只有具备足够的办事能力,才能在关键时刻发挥出人脉的力量,为自己创造更多的价值。
………………………………………………………………………………………
娄家三人离开后,赵令畤为了促成此事,便派遣冬雪前去邀请庞安时、巢谷、林灵蘁三人前来品茶。然而,三人尚未到来,却意外地等来了喻中分。喻中分怀抱一坛美酒,兴高采烈地走进八角亭。他揭开酒坛,一股浓郁的酒香扑鼻而来,他用茶杯为赵令畤斟满酒,喜笑颜开地说:“公子尝尝,刚出锅的,还是热乎的头道酒。”
赵令畤接过酒杯,仔细打量了一番,发现这是一坛黄酒。黄酒,作为中国的传统酿造酒,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它以稻米、黍米、小米、玉米、小麦、水等为主要原料,经过加曲或部分酶制剂、酵母等糖化发酵剂酿制而成。黄酒的酒精一般在14%–20%之间,属于低度酿造酒。口感醇厚,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是中国特有的非蒸馏酒,与啤酒、葡萄酒并称为世界三大古酒。
然而,赵令畤似乎对黄酒并不太感兴趣,也明白了《北山酒经》是本酿造黄酒的书。他淡淡地放下酒杯,对冬雪吩咐了几句。随后,他邀请喻中分坐下,正色道:“中分啊,我要的可不是这种黄酒,而是蒸馏酒。”
喻中分闻言,脸上的笑容顿时凝固了。他平复了一下心情,疑惑地问道:“那该如何制作蒸馏酒呢?”
赵令畤不紧不慢地解释道:“要制作蒸馏酒,首先我们需要选用合适的原料,如蜀黍(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等多种粮食进行合理配比。然后,将这些原料按照黄酒的酿造方法进行发酵,让其在酒瓮中发酵七天。接下来,就是关键的一步——蒸馏。我们需要利用蒸馏器对发酵后的酒液进行蒸馏,以提取出酒精含量更高的蒸馏酒。而经过蒸馏后的酒醅或酒糟,部分仍会放回窖中继续发酵,同时会加入一定数量的新料和酒曲,以维持发酵的持续性。还有发酵要用地窖,有空去新建的酒坊看看,要工人多挖些地窖。”
喻中分听得一头雾水,他捋着胡须,困惑地问道:“这蒸馏器该如何制作?我们又该如何操作呢?”
冬雪闻言,忙不迭地将那本庞安时珍藏的《丹方须知》,小心翼翼地翻开,轻轻地放在公子的桌前。赵令畤指着书中描述蒸馏器的那段文字,说道:“你便按照这里所写的步骤来操作,若有不懂之处,尽管向庞大夫请教便是。”
庞安时、巢谷和林灵蘁三人恰好刚到八角亭,听到了赵令畤的话。庞安时微微一笑,接过话茬道:“何事要问吾啊?若是蒸馏之法,吾倒是可以指点一二。”
赵令畤闻言,不由得喜上眉梢,他笑道:“来来来!正好!你那有谁会蒸馏之术?不妨借用几日,助喻中分一臂之力!”
庞安时走到桌前,轻轻嗅了嗅那杯黄酒的香气,又拿起酒杯品了两口,赞道:“此酒尚可,口感醇厚,香气扑鼻。”喻中分见状,连忙起身,又为巢谷和林灵蘁各倒了一杯酒,请他们品鉴。二人品尝过后,也纷纷点头称赞。
喻中分呵呵地笑了起来,满脸欢喜地说道:“吾酿的! 既然诸位喜欢吾酿的黄酒,那便请随时去吾那取用,吾那尚有许多存货。”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丝得意之情。
庞安时捋须笑道:“既然你有如此美酒,稍后吾便叫李百全去帮你弄蒸馏之事吧。”语气中透露出一种从容与自信。
喻中分闻言,连忙将手中的酒坛放在庞安时的面前,深深地鞠了一躬,感激地说道:“多谢庞神仙。吾也不打搅各位了,先行告退。”说完,他转身欲走,却又突然停下脚步,回头看向赵令畤,略带羞涩地问道:“公子,你刚才讲的那些话,能否再讲一遍?吾没记住。”
赵令畤微微一愣,随即笑着点了点头。他正准备开口,冬梅却已经抢先一步,递给了喻中分一张纸条。喻中分接过纸条,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连忙道谢后匆匆离去。
看着喻中分离去的背影,庞安时轻轻地咂了一口酒,然后转头看向赵令畤,问道:“找吾何事?”语气中透露出一丝好奇和期待。
赵令畤有些腼腆地笑了笑,低声说道:“庞神医啊,吾帮你认了个义子!你觉得成不?”声音中带着一丝紧张和期待,仿佛在等待着一个重要的答复。
庞安时闻言,不禁怪笑道:“这认义子,还有别人带认的?吾自己不会认吗?”语气中带着一丝调侃和不满,显然对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感到有些意外。
赵令畤叹了口气,解释道:“人家给出了2万两银钱的厚礼,你说这能拒绝吗?更何况,他们还承诺,若日后再生第二个男婴,便让那孩子姓庞。从大局出发,我就暂且代你认了。反正现在还未举行正式的仪式,如果实在不行,大不了我把钱退了便是。”
庞安时还未及开口,巢谷和林灵蘁二人已抢先一步,向庞安时恭贺道:“恭喜庞大夫,喜当义父!”
庞安时脸色微红,有些尴尬地辩解道:“谁要人家孩子姓庞了?庞某又不是不能生!再说了,我一个名医,难道还会治不了不孕之症?”
赵令畤心想:对对对!虽然医术高明,到现在还没子嗣。也没开口和他硬顶,当没听见。只是微微一笑,端起茶杯,轻轻地品了一口茶。一时间,四人之间陷入了短暂的沉默,气氛略显尴尬。
为了打破这尴尬的气氛,巢谷主动开口,转移了话题:“我最近查阅了一些关于荨麻疹的治疗病历,深受启发。我准备研制一种名为消风散的熟药,主要用于治疗急性荨麻疹、风疹、湿疹等皮肤疾病。此药由当归、生地、防风、蝉蜕、知母、苦参、胡麻、荆芥、苍术、牛蒡子、石膏、甘草、木通等多味中药精心配制而成。”
赵令畤闻言大喜,连声道:“好!巢大夫果然名不虚传!你研制新药需要什么支持吗?要不我调些护士来帮你?”
巢谷点头表示感谢:“那就多谢赵公子了。我要从足浴那边调走五名护士来协助我。”
赵令畤大方地说:“没问题,我调10名护士给你。足浴那边我会从医馆再抽调10人来补充。”
庞安时见两人聊得火热,自己却被晾在了一边,不禁有些脸面挂不住。他清了清嗓子,说道:“嗯哼!最近我也在研究风温肺热病。根据我的观察,这类病症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喘息、气短、乏力等症状。我结合舌脉进行辨证论治,将此病分为热邪犯肺证、痰热壅肺证、痰浊内蕴证、正虚邪恋证四证。我正在尝试调制银翘散、麻杏石甘汤、二陈汤、三子养亲汤等方剂来治疗此病。如果再加上药膳、针灸、烟熏、药浴等辅助治疗手段,相信药到病除并不难。”
庞安时这番话,让赵令畤和巢谷二人都对他刮目相看。他们知道,庞安时虽然平时性格古怪,但医术却是出类拔萃的。他能够深入研究病症,制定出针对性的治疗方案,这实在是难能可贵。
巢谷也点头赞同道:“庞大夫所言极是。对于风温肺热病这样的顽固病症,确实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治疗手段才能取得最佳效果。你的方案非常全面,我相信一定能够为患者带来福音。”
赵令畤也附和道:“没错没错!庞大夫的医术我是信得过的。巢大夫的新药研制也非常值得期待。我们医馆有你们两位名医在,真是患者的福音啊!”说完,目光不自主地转向了一旁的林灵蘁。
林灵蘁察觉到赵令畤投来的热切眼神,心中不禁升起一丝不悦,感觉仿佛受到了某种侮辱。他轻轻地抓了抓后脑勺,陷入了短暂的沉思。片刻之后,他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几分自信:“吾道门中,确有一方名为红眼病外洗方,此方由黄连、桑叶、黄芩、白芷、盐等药材组成,具有清热消肿、止痛止痒的神奇功效。只需将这些药材煎水,过滤去渣,然后趁温热之时熏洗双眼,待药水稍凉后,再湿敷于患眼之上。每次湿敷时间约为一炷香的时间,每日坚持三次,即可逐步治愈红眼病。”
听完林灵蘁的讲解,赵令畤不禁拍案叫绝:“三位真是当世之名医也!有你们三位在,我大宋医学必将大兴!要不这样,林大夫也给你配10名护士,让她们打打下手,如何?”
林灵蘁微微一笑,故作深沉地答道:“可!”
此时,一旁的庞安时和巢谷也对林灵蘁投来了异样的目光。他们深知治疗眼疾绝非易事,能够掌握此等医术的人必定是高手中的高手。两位名医不禁感到压力倍增,仿佛有种即将被这位年仅十几岁的少年超越的紧迫感。
庞安时站起身来,拍了拍身上的尘土,郑重其事地说道:“义子这事情我应下了。没事吾就先走了!吾还有很多事情要忙!。”说罢,他转身离去,步伐坚定而有力。
巢谷向林灵蘁点了点头,表示对他的认可和敬意。随后,这场小小的聚会便在一片祥和的气氛中落下帷幕。
值得一提的是,庞安时在离开时还顺手抱起了一坛黄酒。看来,喻中分酿造的黄酒,还是能够入得了这位名医的法眼的。
………………………………………………………………………………………
司马光《涑水纪闻》记载,宋仁宗做了一个非常有人情味儿的决策:取消了河北一带的食盐专卖。有个大臣张方平向他进谏:河北紧临大辽,靠盐挣钱不是大事儿,军民一心抗辽才是重中之重,我们的官盐售价高,辽国的盐自然受欢迎,我们禁止老百姓买辽盐,老百姓一定恨我们,民心一失,大势必去,国人跟辽人合起伙造反,我们只能倾全国之力来镇压。“所得盐利能补用兵之费否?”通过食盐专卖获得的那点儿利税难道够我们发军饷吗?
宋仁宗觉得有道理,暂时取消食盐专卖,让河北老百姓自由买盐。见皇帝如此通情达理,河北老百姓感动不已,“于澶州为佛老会七日,以报上恩”。大家集资请来和尚,在宋辽边境为宋仁宗念经祈福。
宋神宗登基。宋神宗野心勃勃,想对辽用兵。用兵必须有钱,靠什么充实国库?还得靠盐。所以宋神宗恢复了以前的老政策,要求全国人民继续购买官盐。
官盐太贵,百姓太穷,小门小户能少买就少买,能不吃盐就不吃盐。“乃课民买官盐,随贫富作业为多少之差”,吃不吃无所谓,你必须得买,官府按照经济状况强行把买盐指标摊派到每家每户。你们家年入十万,买十斤;他们家年入五十万,买五十斤!这样一来,盐就成了税,买盐就成了变相的交公粮。
宋朝有官盐,也有私盐。《宋史·食货志》里有记载:“江、湖运盐既杂恶,官估复高,故百姓利食私盐。”江西和湖北的官盐质量很差、价格又高,老百姓宁可担着风险买私盐。
官盐比私盐贵,就应该比私盐强。可是事实恰恰相反,官盐既贵又劣,私盐既便宜又好,真是荒诞。
北宋时期,开封官员江休复给过解释。他说,官盐质量低劣是两个原因造成的:第一,朝廷为了多创收,给国营盐场定的生产指标普遍偏高,超过了生产能力,工人加班加点也完不成任务,可是完不成任务就得受罚,只能以次充好;第二,朝廷既垄断了食盐生产,又垄断了食盐批发,成品盐再差你也得买,敢买私盐就治你的罪,朝廷无需在意盐的质量,所以官盐质量低劣也就不足为奇了。
宋朝Gdp确实很高,可是宋朝老百姓确实很穷——辛辛苦苦积攒一年,出门运两趟盐就花光了。
………………………………………………………………………………………
消风散出自《外科正宗》,是明代陈实功编着的外科专着。陈实功,字毓仁,号若虚。明代崇川人。生于明嘉靖三十四年,卒于明崇祯九年(1555~1636),享年82岁。陈氏幼年体弱多病,后肆力于医。因究心《素问》《难经》《青囊》诸书,尤擅外科,治病辨证精细,用药切当,巧施刀圭,屡试辄效,大江南北赖以全活者无数,成为明代着名外科医家。
所以外科非西医专属,明代中医也有外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