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李从珂被迫造反
推荐阅读:弃宇宙、渡劫之王、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天刑纪
都市小说网 www.dsxsw.net,最快更新木匠王爷最新章节!
康义诚、朱洪实等人密商之后,将王氏这段大逆不道的言论上报给李从厚,并且还爆出了一件惊天丑闻:司衣王氏之所以如此目无君上,公然为逆贼鸣冤叫屈,是因为王氏曾经与秦王李从荣有奸情!而王氏之所以有与李从荣通奸的机会,都是花见羞安排的!因为太妃以前一直看不起陛下您,认为秦王才会是真命天子,所以从来对反贼李从荣多有照顾!
李从厚听了,又惊又怒,在煽动者的操纵下。他立即勒令王氏自杀,接着又赐死了花见羞的另一个心腹女官,司仪康氏。眼看这起谋逆大案,查着查着将牵连到太妃花见羞。与花见羞感情深厚的曹太后出手相救,李从厚不好驳太后的面子,花见羞才算是逃过一劫。但至此之后,花见羞不再是代理的后宫之主,更而宫中一个地位比较崇高的囚徒。
摆平了宫里的旧盟友,朱弘昭、冯赟等又操纵李从厚外放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安彦威。由朱弘昭的义弟朱洪实接任;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张从宾,由另一个信得过的将领皇甫遇接任。
到目前为止,朱、冯的胜利是一个接着一个,但他们知道还不能骄傲,因为最关键的胜利还没有拿下。还有两个实力最强、威望最高的目标,等待着他们去战胜!那就当年先帝征战沙场时的左膀右臂:先帝义子、凤翔节度使、潞王李从珂,和先帝女婿、河东节度使石敬瑭。
李从珂和石敬瑭是在长兴三年七月和十一月,才分别就任凤翔、河东节度使的。他们在任上的时间都只有一年多,在当地还没有形成根基,这与唐朝时期的藩镇还有所不同。
朱弘昭和冯赟的目标虽然有两个,但他们知道不能同时出击。为了避免李、石联手,他们准备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他们决定先捡软一点的柿子捏,等拿掉一个之后,另一个也就好对付了。
相比之下,石敬瑭在河东的基础要稳固。毕竟他就是在河东长大的,亲朋故旧不少,河东镇本身也更大更强。李从珂之前从来没去过凤翔,完全是个新任的节度使。在李茂贞的故地,他能信任的只有自己的少量亲兵。很显然,先从李从珂下手,成功的机率应该更大。
当时李从珂的长子李重吉在洛阳担任控鹤都指挥使,负责皇城守卫。如此关键的位置当然不能由潜在敌人掌握,于是应顺元年正日二十八日,在朱弘昭、冯赟安排下,对二人言听计从的李从厚连下了两份诏令:一是是外放李重吉为亳州团练使,以便清除京城禁军中亲李从珂的势力。二是将李从珂一个已出家为尼的女儿李惠明接入皇宫,充当人质。
这两招使出之后,朱弘昭、冯赟紧张地等待着,看看李从珂有什么反应。结果一个多月过去,没发现李从珂对此表现出任何不满。朱、冯二人把提着的心放了下来:看来天下大势强弱已定,李从珂纵有不满,也不敢公然违抗朝廷,那么
我们做事就可以更大胆一些。
到了二月九日,自以为天下在掌控中的朱弘昭、冯赟以枢密院公文的形式,给几位节度使换岗位。他们发出调令,魏博节度使孟汉琼入京任职;成德节度使范延光调任魏博节度使,接替孟汉琼;河东节度使石敬瑭调任成德节度使,接替范延光;凤翔节度使李从珂调任河东节度使,接替石敬瑭;李从珂现在任职的凤翔镇,将由李嗣源的侄子,洋王李从璋前往接管。
接到调令的几位节度使,反应各不相同。孟汉琼作为当朝第一宦官,宫廷才是他得心应手之地,自然很乐意回去。可是,石敬瑭没有遵守这道指令,没去镇州上任。朱、冯二人倒也不在乎,因为他们这一招针对的目标不是他。
李从珂就非常在乎,这除了最近朱、冯二人的许多动作,充满了对李从珂的敌意之外,还有两个重要原因。首先这是枢密院公文,不是诏书。李从珂任河中节度使时,就是因为安重诲掌管下的枢密院一道密令,差点完蛋!其次派来接替他的人,是李从璋。李从璋是李嗣源的侄子,以性情粗野,心狠手毒著称。三年前,正是李从璋受命接替安重诲当河中节度使,然后在会面之时残忍地杀害了安重诲夫妇!
对于这些,李从珂至今记忆犹新。现在朱弘昭、冯赟又这么玩,那么河中发生过故事,会不会在凤翔重演?李从珂心中充满了极其让人不安的联想,可要举兵反抗,兵力又太弱,粮草也不足,民心支不支持也是问题。思来想去,李从珂只得召集身边的文武官员问道:“朝廷如此下旨,我该怎么办?”
追随李从珂多年的判官马胤孙答道:“君命召,不俟驾。殿下只要先去京城奔丧,然后去太原赴任就可以,这还有什么好问的?众人有什么阴谋论的,都不要相信。”
此言一出,众人一起反对。诸将说道:“现在主上年幼,未能亲自理政,军国大事掌握在朱弘昭、冯赟这些小人手中。大王功高震主,这些小人对您嫉恨极深,一旦遵从他们的意愿离开凤翔,绝对不会有好下场!所以一定不能听从!”
李从珂看到多数部下是支持自己的,心下稍安,决计举兵反抗,奋起自救。随后,他向临近各藩镇发出檄文,声称:“朱弘昭、冯赟等,乘先帝病重的机会,杀害先帝长子,擅立幼子,然后以此专制朝政,离间皇室骨肉,动摇国家的藩篱!再不挽救,只怕他们将要颠覆社稷!我李从珂,身为国家的皇室宗藩,不能坐视不理!今将举起兵入朝,清除君王身侧的恶人!无奈我力量不足,难以独立承担此大任,故请各藩镇的忠义之士,群起响应,共诛国贼!”
李从珂反叛的消息传到洛阳,朱弘昭、冯赟等人并没有感到太意外,毕竟这是他们最近行动的必然结果。既然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朝廷强于地方,在后唐建国以来,已是不可动摇的事情。
区区凤翔一隅,焉能挡天下?何况自明宗皇帝以来,天下太平,并非庄宗末年那种四方皆反的情形。李从珂要作乱,他也拉不到同伙!
最初从西边各镇传来的消息,似乎也雄辩地证明了朱弘昭、冯赟等人对时局的判断。李从珂最想拉拢入伙的藩镇节帅,是西都留守王思同。原因是由于王思同镇守的长安,就在凤翔与洛阳之间。不管李从珂想东征洛阳,或是阻止朝廷军队的征讨,长安都是必经之地。
因此,除了发出檄文之外,李从珂派推官郝诩、押牙朱廷乂带着美女前往长安,送给王思同,当见面礼。李从珂还秘密吩咐郝、朱二人道:“如果王思同肯入伙便罢了,如果他拒绝与我们联手,那就设法杀掉他!”
王思同本是唐末枭雄刘仁恭的外孙,刘守光发动兵变囚禁了刘仁恭,成为幽州之主。王思同不肯给这位糟糕的舅舅卖力,便率部下投奔了李克用。之后,王思同在李克用、李存勖父子麾下征战多年。无奈晋军中将星璀璨,他始终没有脱颖而出机会。直到李嗣源称帝,昔日名将大多凋零,王思同才熬出头,被升任节度使,因此对李嗣源颇为感恩。
如此一来,李从珂失算了。王思同不等与郝、朱见面,便对部下说道:“我身深受明宗皇帝大恩,如果今天跟着李从珂一起反叛,即使成功,得享荣华富贵,也不过是一个为后世所不齿的叛贼!何况李从珂的反叛注定要失败,我岂能跟着他去干蠢事,枉自留下千古骂名!”
接着王思同逮捕了郝诩、朱廷乂,向洛阳朝廷奏报此事。王思同的做法,仅仅是此时西部诸藩镇的一个代表。实际上收到李从珂檄文的各藩镇,不是把李从珂派来的使节抓起来,就是驱逐出境,都不肯响应李从珂的号召。
只有陇州守将相里金,算是唯一的例外,他派判官薛文遇到凤翔,共商大事。可陇州本来就是凤翔镇的支州,也就是说,除了李从珂自己镇守的凤翔本镇以外,他没能拉到一个盟友!
强弱是悬殊的,洛阳对平叛前景非常乐观。本来朱弘昭打算让康义诚担任主帅,去讨伐李从珂。但康义诚觉得自己曾经与李从荣交好,加入朱、冯一伙的时间太晚,担心自己一旦离开洛阳,朱弘昭、冯赟有可能另推荐一个人代替自己主管侍卫亲军,那自己不就亏大了?
于是,康义诚竭力推荐道:“王思同忠勇可靠,久历戎行,而且距离凤翔又近,最合适担当讨伐军主帅。如果担心王思同独力担当此任有困难,可以让前静难节度使药彦稠,羽林都指挥使侯益作他的副手。
侯益是河东平遥人,出身农家,少年时投入李克用帐下从军,为人骁勇敢战。在梁晋争雄期间,他立下过不少战功,被编入李存勖的亲军从马直。灭梁之后,任从马直副都指挥使。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康义诚、朱洪实等人密商之后,将王氏这段大逆不道的言论上报给李从厚,并且还爆出了一件惊天丑闻:司衣王氏之所以如此目无君上,公然为逆贼鸣冤叫屈,是因为王氏曾经与秦王李从荣有奸情!而王氏之所以有与李从荣通奸的机会,都是花见羞安排的!因为太妃以前一直看不起陛下您,认为秦王才会是真命天子,所以从来对反贼李从荣多有照顾!
李从厚听了,又惊又怒,在煽动者的操纵下。他立即勒令王氏自杀,接着又赐死了花见羞的另一个心腹女官,司仪康氏。眼看这起谋逆大案,查着查着将牵连到太妃花见羞。与花见羞感情深厚的曹太后出手相救,李从厚不好驳太后的面子,花见羞才算是逃过一劫。但至此之后,花见羞不再是代理的后宫之主,更而宫中一个地位比较崇高的囚徒。
摆平了宫里的旧盟友,朱弘昭、冯赟等又操纵李从厚外放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安彦威。由朱弘昭的义弟朱洪实接任;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张从宾,由另一个信得过的将领皇甫遇接任。
到目前为止,朱、冯的胜利是一个接着一个,但他们知道还不能骄傲,因为最关键的胜利还没有拿下。还有两个实力最强、威望最高的目标,等待着他们去战胜!那就当年先帝征战沙场时的左膀右臂:先帝义子、凤翔节度使、潞王李从珂,和先帝女婿、河东节度使石敬瑭。
李从珂和石敬瑭是在长兴三年七月和十一月,才分别就任凤翔、河东节度使的。他们在任上的时间都只有一年多,在当地还没有形成根基,这与唐朝时期的藩镇还有所不同。
朱弘昭和冯赟的目标虽然有两个,但他们知道不能同时出击。为了避免李、石联手,他们准备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他们决定先捡软一点的柿子捏,等拿掉一个之后,另一个也就好对付了。
相比之下,石敬瑭在河东的基础要稳固。毕竟他就是在河东长大的,亲朋故旧不少,河东镇本身也更大更强。李从珂之前从来没去过凤翔,完全是个新任的节度使。在李茂贞的故地,他能信任的只有自己的少量亲兵。很显然,先从李从珂下手,成功的机率应该更大。
当时李从珂的长子李重吉在洛阳担任控鹤都指挥使,负责皇城守卫。如此关键的位置当然不能由潜在敌人掌握,于是应顺元年正日二十八日,在朱弘昭、冯赟安排下,对二人言听计从的李从厚连下了两份诏令:一是是外放李重吉为亳州团练使,以便清除京城禁军中亲李从珂的势力。二是将李从珂一个已出家为尼的女儿李惠明接入皇宫,充当人质。
这两招使出之后,朱弘昭、冯赟紧张地等待着,看看李从珂有什么反应。结果一个多月过去,没发现李从珂对此表现出任何不满。朱、冯二人把提着的心放了下来:看来天下大势强弱已定,李从珂纵有不满,也不敢公然违抗朝廷,那么
我们做事就可以更大胆一些。
到了二月九日,自以为天下在掌控中的朱弘昭、冯赟以枢密院公文的形式,给几位节度使换岗位。他们发出调令,魏博节度使孟汉琼入京任职;成德节度使范延光调任魏博节度使,接替孟汉琼;河东节度使石敬瑭调任成德节度使,接替范延光;凤翔节度使李从珂调任河东节度使,接替石敬瑭;李从珂现在任职的凤翔镇,将由李嗣源的侄子,洋王李从璋前往接管。
接到调令的几位节度使,反应各不相同。孟汉琼作为当朝第一宦官,宫廷才是他得心应手之地,自然很乐意回去。可是,石敬瑭没有遵守这道指令,没去镇州上任。朱、冯二人倒也不在乎,因为他们这一招针对的目标不是他。
李从珂就非常在乎,这除了最近朱、冯二人的许多动作,充满了对李从珂的敌意之外,还有两个重要原因。首先这是枢密院公文,不是诏书。李从珂任河中节度使时,就是因为安重诲掌管下的枢密院一道密令,差点完蛋!其次派来接替他的人,是李从璋。李从璋是李嗣源的侄子,以性情粗野,心狠手毒著称。三年前,正是李从璋受命接替安重诲当河中节度使,然后在会面之时残忍地杀害了安重诲夫妇!
对于这些,李从珂至今记忆犹新。现在朱弘昭、冯赟又这么玩,那么河中发生过故事,会不会在凤翔重演?李从珂心中充满了极其让人不安的联想,可要举兵反抗,兵力又太弱,粮草也不足,民心支不支持也是问题。思来想去,李从珂只得召集身边的文武官员问道:“朝廷如此下旨,我该怎么办?”
追随李从珂多年的判官马胤孙答道:“君命召,不俟驾。殿下只要先去京城奔丧,然后去太原赴任就可以,这还有什么好问的?众人有什么阴谋论的,都不要相信。”
此言一出,众人一起反对。诸将说道:“现在主上年幼,未能亲自理政,军国大事掌握在朱弘昭、冯赟这些小人手中。大王功高震主,这些小人对您嫉恨极深,一旦遵从他们的意愿离开凤翔,绝对不会有好下场!所以一定不能听从!”
李从珂看到多数部下是支持自己的,心下稍安,决计举兵反抗,奋起自救。随后,他向临近各藩镇发出檄文,声称:“朱弘昭、冯赟等,乘先帝病重的机会,杀害先帝长子,擅立幼子,然后以此专制朝政,离间皇室骨肉,动摇国家的藩篱!再不挽救,只怕他们将要颠覆社稷!我李从珂,身为国家的皇室宗藩,不能坐视不理!今将举起兵入朝,清除君王身侧的恶人!无奈我力量不足,难以独立承担此大任,故请各藩镇的忠义之士,群起响应,共诛国贼!”
李从珂反叛的消息传到洛阳,朱弘昭、冯赟等人并没有感到太意外,毕竟这是他们最近行动的必然结果。既然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朝廷强于地方,在后唐建国以来,已是不可动摇的事情。
区区凤翔一隅,焉能挡天下?何况自明宗皇帝以来,天下太平,并非庄宗末年那种四方皆反的情形。李从珂要作乱,他也拉不到同伙!
最初从西边各镇传来的消息,似乎也雄辩地证明了朱弘昭、冯赟等人对时局的判断。李从珂最想拉拢入伙的藩镇节帅,是西都留守王思同。原因是由于王思同镇守的长安,就在凤翔与洛阳之间。不管李从珂想东征洛阳,或是阻止朝廷军队的征讨,长安都是必经之地。
因此,除了发出檄文之外,李从珂派推官郝诩、押牙朱廷乂带着美女前往长安,送给王思同,当见面礼。李从珂还秘密吩咐郝、朱二人道:“如果王思同肯入伙便罢了,如果他拒绝与我们联手,那就设法杀掉他!”
王思同本是唐末枭雄刘仁恭的外孙,刘守光发动兵变囚禁了刘仁恭,成为幽州之主。王思同不肯给这位糟糕的舅舅卖力,便率部下投奔了李克用。之后,王思同在李克用、李存勖父子麾下征战多年。无奈晋军中将星璀璨,他始终没有脱颖而出机会。直到李嗣源称帝,昔日名将大多凋零,王思同才熬出头,被升任节度使,因此对李嗣源颇为感恩。
如此一来,李从珂失算了。王思同不等与郝、朱见面,便对部下说道:“我身深受明宗皇帝大恩,如果今天跟着李从珂一起反叛,即使成功,得享荣华富贵,也不过是一个为后世所不齿的叛贼!何况李从珂的反叛注定要失败,我岂能跟着他去干蠢事,枉自留下千古骂名!”
接着王思同逮捕了郝诩、朱廷乂,向洛阳朝廷奏报此事。王思同的做法,仅仅是此时西部诸藩镇的一个代表。实际上收到李从珂檄文的各藩镇,不是把李从珂派来的使节抓起来,就是驱逐出境,都不肯响应李从珂的号召。
只有陇州守将相里金,算是唯一的例外,他派判官薛文遇到凤翔,共商大事。可陇州本来就是凤翔镇的支州,也就是说,除了李从珂自己镇守的凤翔本镇以外,他没能拉到一个盟友!
强弱是悬殊的,洛阳对平叛前景非常乐观。本来朱弘昭打算让康义诚担任主帅,去讨伐李从珂。但康义诚觉得自己曾经与李从荣交好,加入朱、冯一伙的时间太晚,担心自己一旦离开洛阳,朱弘昭、冯赟有可能另推荐一个人代替自己主管侍卫亲军,那自己不就亏大了?
于是,康义诚竭力推荐道:“王思同忠勇可靠,久历戎行,而且距离凤翔又近,最合适担当讨伐军主帅。如果担心王思同独力担当此任有困难,可以让前静难节度使药彦稠,羽林都指挥使侯益作他的副手。
侯益是河东平遥人,出身农家,少年时投入李克用帐下从军,为人骁勇敢战。在梁晋争雄期间,他立下过不少战功,被编入李存勖的亲军从马直。灭梁之后,任从马直副都指挥使。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