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吴越军兵败建州
推荐阅读:弃宇宙、渡劫之王、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天刑纪
都市小说网 www.dsxsw.net,最快更新木匠王爷最新章节!
时间就这样一天一天的消耗着,这种消耗对于坚守建州的王延政来说,自然不是什么问题。对于驻扎在建州城外的仰仁诠而言,是件非常痛苦的事。因为没有粮草供应,吴越军队早晚要饿死!
永隆二年五月,吴越军队的粮草耗尽。这种绝佳的良机,王延政自然不会放过。他立即率领建州守军杀出城门,对城外的吴越军队发动攻击。已经好多天没吃饭的吴越军根本没有任何战斗力。包括主帅仰仁诠在内的所有吴越将士,唯一能做的一件事就是全力夺命逃跑,能跑多远就跑多远!
这场战斗没有任何悬念,建州军队在建州城外斩杀、俘获了一万多吴越将士,主帅仰仁诠运气还不错,逃回了吴越国!一场兄弟同仇敌忾、共同对敌的战争以闽国大获全胜而告终。吴越军队兴冲而来、灰溜而逃,王延政保住了建州、王延羲打败了吴越,双方皆大欢喜。
闽国内部发生如此重大的事件,作为闽国最大的邻居,南唐也开始有了动作。原吴国权臣徐知诰夺取吴国的遗产之后,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他同时改名为李昇,自称是唐朝宪宗皇帝的后代。李昇的南唐在整个江南诸国之中,国土面积最广阔、军事实力最强悍。但他却不是战争的狂热分子,李昇的治国策略就是“保境安民”。
即使面对实力较弱的吴越、闽、楚等小国,李昇也没有恃强凌弱。他的方针很明确:积蓄力量,着眼未来。南方诸小国根本不用浪费精力去征讨,等待中原王朝出现变故,一举北伐占据中原。中原占据了,那些南方小国自然会望风而降。
闽国王延羲和王延政兄弟之间发生的内斗,原本是南唐趁机吞并闽国的绝佳良机,然而李昇却做出了异样的举动。李昇派遣客省使尚全恭来到福州城,作为邻居兼中间调停人,要求王延羲和王延政结束内斗纷争、和平相处。南唐并不是闽国的宗主国,闽国也从未向南唐称臣进贡过。
这种时候南唐不落井下石,已是仁至义尽。现在他居然还煞费苦心地主动出面调停,李昇的确是五代时期和平的楷模典范。在李昇的调停下,王延羲和王延政兄弟都消停了一阵。一方面,南唐的军事实力摆在眼前,惹恼了李昇,大家都没好果子吃,另一方面,王延羲和王延政经过将近一年的殊死内斗、血腥博杀,双方伤亡都很惨重,急需和平时间来获取喘息之机。
永隆二年七月,王延政率先对南唐国的调停斡旋做出反应,派遣一名牙将和女奴手持誓书香炉来到福州城。他正式宣告和王延羲结束战争、和平共处,并在宣陵进行正式结盟的仪式。王延羲也对弟弟王延政的主动示好做出反应,既然弟弟都已经主动认错、道歉,那就暂时大家和平共处。
于是,闽国在王延羲登基一年之后,再次恢复了平静祥和!与此同时,各类利好消息也降临到闽国及王延羲身上。已经消失了一年之久的礼部员外郎郑元弼,终于从中原王朝
回到了家乡闽国。
通文四年二月,郑元弼受王继鹏之命,出使后晋进行外交活动。他主要的任务是告知后晋皇帝石敬瑭,王继鹏已经在闽国称皇帝,所以今后闽国同后晋王朝之间是平等关系,两国之间不存在所谓的主藩关系。 这绝对是个九死一生的外交任务,王继鹏在递交给石敬瑭的外交文件中,语言措辞是极其傲慢不逊、狂妄无礼的。
其中还有“闽国一从兴运,久历年华,见北辰之帝座频移,致东海之风帆多阻”等狂妄激烈的言词。这话就是说:闽国的兴盛一直持续了几十年,而这么多年以来,你们北方中原王朝的皇帝已经更换了无数位,导致我们进贡的船只一直受到阻碍,所以我们也就不再进贡了,以后彼此就是平等的关系。
石敬瑭在契丹面前,是极其奴颜婢膝、懦弱无耻的,但好歹是中原王朝的皇帝。一个小小的闽国居然敢如此大胆放肆,这让石敬瑭怒不可遏。于是作为外交使者的郑元弼倒了大霉,直接进了监狱!
不久,石敬瑭召见郑元弼,想了解王继鹏为何如此狂妄无礼。郑元弼毫不畏惧,慷慨陈词道:“王继鹏是蛮裔之君,不知礼仪,得其善言不足喜、得其恶言不足怒,陛下方示大信,以来远人,臣将命无状,愿伏斧鑕,以赎昶罪”。郑元弼对王继鹏虽然非常不满,但他仍然忠于闽国,愿意以死来赎闽国王继鹏的罪行。 石敬瑭被郑元弼的这番话所感动,于是赏赐锦帛给郑元弼,放他回国。
永隆二年七月,郑元弼回到家乡。但是原来的皇帝王继鹏已被干掉,新任皇帝变成了王延羲。王延羲对闽国的这位外交人才相当重视,随即册封郑元弼为谏议大夫。永隆二年十一月,后晋也对王延羲的主动称臣进贡,表示了积极的回应!王延羲虽然也很混蛋,但在外交方面,却很精明,不像王继鹏那样狂妄无礼、傲慢自大。
后晋是闽国必须交好的江湖老大,不管王延羲在闽国如何当皇帝、当老大,在后晋面前必须装儿子,这种低姿态让后晋皇帝石敬瑭非常满意。于是石敬瑭册封王延羲为威武军节度使、兼中书令、闽国王。
在王延羲和王延政停战的这半年时间内,闽国很太平、很安祥。当然这是闽国灭亡前最太平、安祥的一段时光,不过时间有些短,只有半年。半年之后,闽国再度陷入混沌状态。主动挑事的,就是王延政和王延羲双方。
派遣牙将和女奴到福州城和王延羲宣布结盟、和平共处的时候,王延政是很想好好享受一番和平、宁静的生活,毕竟老打仗,谁也受不了。但是不久,王延政就发现,兄长王延羲似乎不打算真心和他结盟示好。因为就在双方结盟之后不久,王延羲便迫不及待地在福州城西大搞土木工程,加固福州城西的城墙防御。
明眼人都看的出来,王延羲对王延政和建州军还是充满了戒备、猜忌之心。即使结盟了,依然不放心。对于王延羲的这种
无端猜忌、怀疑心态,王延政自然嗤之以鼻。他的应对方式也很简单,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你做初一、我就做十五。
于是王延政也在建州大兴土木,他的工程内容不仅局限于加固,还包括扩建。建州城的规模在王延政的主持下进行了扩建,新的建州外围四周长达二十余里。
永隆三年正月,王延政上书王延羲,要求册封他为威武军节度使。威武军节度使是王氏开国先驱王潮所获取的最早头衔, 一般只是册封给闽国的最高长官。后来的王审知、王延翰、王延钧、王继鹏等人,都担任过威武军节度使。
王延政的此举颇有些故意找碴、挑衅的味道,有威胁王延羲退让、让位的意思。王延羲当然不会理睬王延政的这种无理请求,但对王延政必要的封赏还是必须要有的。王延羲的回复是:改建州城为镇安军,封王延政为镇安军节度使,封富沙王。
王延政也很可爱,兄长王延羲的所有封赏全盘接收。但是对于镇安军这个名称,王延政表示没气势、没威严。这种混沌大乱的时期,只用武力才能解决问题,所以镇安军应该改为镇武军。王延政擅自把王延羲册封的镇安军改为镇武军,并自称镇武军节度使。
对于王延政擅自改变名称的行为,王延羲比较无奈、无语。不过是一个名字,王延羲懒得去和王延政争个谁对谁错。他对王延政的这种主动找碴、挑衅的应对措施是:加大情报工作,密切注意王延政的一举一动!
永隆三年四月,王延羲开始出招。他派遣将军许仁钦率领三千精兵,突然降临汀州。许仁钦将汀州刺史王延喜抓捕,并带回了福州城。王延喜是王延羲的兄长之一,王审知的八个儿子当中,除去已死的王延翰、王延钧、王延武、王延望外,就剩王延羲、王延政、王延喜和王延宗等四人。
王延喜长期在汀州任职,比较低调,也不怎么参与闽国内部的朝堂斗争,是一位很容易让人忽略其存在之辈。但王延羲的情报工作非常细致,特别是很容易忽略的人物,王延羲会特别关注。
据王延羲的部下反映,王延喜可能和王延政有过交往,存在着和王延政串通搞阴谋的嫌疑。既然有嫌疑,自然要把潜在的风险扼杀在摇篮之中。于是王延喜就倒霉了,被抓到福州城,送入牢狱,等待受审。
永隆三年六月,王延羲又有惊人之举。他把之前帮助其登基的重要功臣,侄子王继业,召回福州,突然在福州城外把王继业赐死。王继业是继王仁达之后,王氏家族第三代的佼佼者。他帮助王延羲干掉了王继鹏,成为了王延羲所信任的宗室将领,被封为泉州刺史。
永隆元年四月,王继业再次临危受命,任行营都统,联合建州军队,共同对敌,成功地击退了吴越国军的进犯!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时间就这样一天一天的消耗着,这种消耗对于坚守建州的王延政来说,自然不是什么问题。对于驻扎在建州城外的仰仁诠而言,是件非常痛苦的事。因为没有粮草供应,吴越军队早晚要饿死!
永隆二年五月,吴越军队的粮草耗尽。这种绝佳的良机,王延政自然不会放过。他立即率领建州守军杀出城门,对城外的吴越军队发动攻击。已经好多天没吃饭的吴越军根本没有任何战斗力。包括主帅仰仁诠在内的所有吴越将士,唯一能做的一件事就是全力夺命逃跑,能跑多远就跑多远!
这场战斗没有任何悬念,建州军队在建州城外斩杀、俘获了一万多吴越将士,主帅仰仁诠运气还不错,逃回了吴越国!一场兄弟同仇敌忾、共同对敌的战争以闽国大获全胜而告终。吴越军队兴冲而来、灰溜而逃,王延政保住了建州、王延羲打败了吴越,双方皆大欢喜。
闽国内部发生如此重大的事件,作为闽国最大的邻居,南唐也开始有了动作。原吴国权臣徐知诰夺取吴国的遗产之后,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他同时改名为李昇,自称是唐朝宪宗皇帝的后代。李昇的南唐在整个江南诸国之中,国土面积最广阔、军事实力最强悍。但他却不是战争的狂热分子,李昇的治国策略就是“保境安民”。
即使面对实力较弱的吴越、闽、楚等小国,李昇也没有恃强凌弱。他的方针很明确:积蓄力量,着眼未来。南方诸小国根本不用浪费精力去征讨,等待中原王朝出现变故,一举北伐占据中原。中原占据了,那些南方小国自然会望风而降。
闽国王延羲和王延政兄弟之间发生的内斗,原本是南唐趁机吞并闽国的绝佳良机,然而李昇却做出了异样的举动。李昇派遣客省使尚全恭来到福州城,作为邻居兼中间调停人,要求王延羲和王延政结束内斗纷争、和平相处。南唐并不是闽国的宗主国,闽国也从未向南唐称臣进贡过。
这种时候南唐不落井下石,已是仁至义尽。现在他居然还煞费苦心地主动出面调停,李昇的确是五代时期和平的楷模典范。在李昇的调停下,王延羲和王延政兄弟都消停了一阵。一方面,南唐的军事实力摆在眼前,惹恼了李昇,大家都没好果子吃,另一方面,王延羲和王延政经过将近一年的殊死内斗、血腥博杀,双方伤亡都很惨重,急需和平时间来获取喘息之机。
永隆二年七月,王延政率先对南唐国的调停斡旋做出反应,派遣一名牙将和女奴手持誓书香炉来到福州城。他正式宣告和王延羲结束战争、和平共处,并在宣陵进行正式结盟的仪式。王延羲也对弟弟王延政的主动示好做出反应,既然弟弟都已经主动认错、道歉,那就暂时大家和平共处。
于是,闽国在王延羲登基一年之后,再次恢复了平静祥和!与此同时,各类利好消息也降临到闽国及王延羲身上。已经消失了一年之久的礼部员外郎郑元弼,终于从中原王朝
回到了家乡闽国。
通文四年二月,郑元弼受王继鹏之命,出使后晋进行外交活动。他主要的任务是告知后晋皇帝石敬瑭,王继鹏已经在闽国称皇帝,所以今后闽国同后晋王朝之间是平等关系,两国之间不存在所谓的主藩关系。 这绝对是个九死一生的外交任务,王继鹏在递交给石敬瑭的外交文件中,语言措辞是极其傲慢不逊、狂妄无礼的。
其中还有“闽国一从兴运,久历年华,见北辰之帝座频移,致东海之风帆多阻”等狂妄激烈的言词。这话就是说:闽国的兴盛一直持续了几十年,而这么多年以来,你们北方中原王朝的皇帝已经更换了无数位,导致我们进贡的船只一直受到阻碍,所以我们也就不再进贡了,以后彼此就是平等的关系。
石敬瑭在契丹面前,是极其奴颜婢膝、懦弱无耻的,但好歹是中原王朝的皇帝。一个小小的闽国居然敢如此大胆放肆,这让石敬瑭怒不可遏。于是作为外交使者的郑元弼倒了大霉,直接进了监狱!
不久,石敬瑭召见郑元弼,想了解王继鹏为何如此狂妄无礼。郑元弼毫不畏惧,慷慨陈词道:“王继鹏是蛮裔之君,不知礼仪,得其善言不足喜、得其恶言不足怒,陛下方示大信,以来远人,臣将命无状,愿伏斧鑕,以赎昶罪”。郑元弼对王继鹏虽然非常不满,但他仍然忠于闽国,愿意以死来赎闽国王继鹏的罪行。 石敬瑭被郑元弼的这番话所感动,于是赏赐锦帛给郑元弼,放他回国。
永隆二年七月,郑元弼回到家乡。但是原来的皇帝王继鹏已被干掉,新任皇帝变成了王延羲。王延羲对闽国的这位外交人才相当重视,随即册封郑元弼为谏议大夫。永隆二年十一月,后晋也对王延羲的主动称臣进贡,表示了积极的回应!王延羲虽然也很混蛋,但在外交方面,却很精明,不像王继鹏那样狂妄无礼、傲慢自大。
后晋是闽国必须交好的江湖老大,不管王延羲在闽国如何当皇帝、当老大,在后晋面前必须装儿子,这种低姿态让后晋皇帝石敬瑭非常满意。于是石敬瑭册封王延羲为威武军节度使、兼中书令、闽国王。
在王延羲和王延政停战的这半年时间内,闽国很太平、很安祥。当然这是闽国灭亡前最太平、安祥的一段时光,不过时间有些短,只有半年。半年之后,闽国再度陷入混沌状态。主动挑事的,就是王延政和王延羲双方。
派遣牙将和女奴到福州城和王延羲宣布结盟、和平共处的时候,王延政是很想好好享受一番和平、宁静的生活,毕竟老打仗,谁也受不了。但是不久,王延政就发现,兄长王延羲似乎不打算真心和他结盟示好。因为就在双方结盟之后不久,王延羲便迫不及待地在福州城西大搞土木工程,加固福州城西的城墙防御。
明眼人都看的出来,王延羲对王延政和建州军还是充满了戒备、猜忌之心。即使结盟了,依然不放心。对于王延羲的这种
无端猜忌、怀疑心态,王延政自然嗤之以鼻。他的应对方式也很简单,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你做初一、我就做十五。
于是王延政也在建州大兴土木,他的工程内容不仅局限于加固,还包括扩建。建州城的规模在王延政的主持下进行了扩建,新的建州外围四周长达二十余里。
永隆三年正月,王延政上书王延羲,要求册封他为威武军节度使。威武军节度使是王氏开国先驱王潮所获取的最早头衔, 一般只是册封给闽国的最高长官。后来的王审知、王延翰、王延钧、王继鹏等人,都担任过威武军节度使。
王延政的此举颇有些故意找碴、挑衅的味道,有威胁王延羲退让、让位的意思。王延羲当然不会理睬王延政的这种无理请求,但对王延政必要的封赏还是必须要有的。王延羲的回复是:改建州城为镇安军,封王延政为镇安军节度使,封富沙王。
王延政也很可爱,兄长王延羲的所有封赏全盘接收。但是对于镇安军这个名称,王延政表示没气势、没威严。这种混沌大乱的时期,只用武力才能解决问题,所以镇安军应该改为镇武军。王延政擅自把王延羲册封的镇安军改为镇武军,并自称镇武军节度使。
对于王延政擅自改变名称的行为,王延羲比较无奈、无语。不过是一个名字,王延羲懒得去和王延政争个谁对谁错。他对王延政的这种主动找碴、挑衅的应对措施是:加大情报工作,密切注意王延政的一举一动!
永隆三年四月,王延羲开始出招。他派遣将军许仁钦率领三千精兵,突然降临汀州。许仁钦将汀州刺史王延喜抓捕,并带回了福州城。王延喜是王延羲的兄长之一,王审知的八个儿子当中,除去已死的王延翰、王延钧、王延武、王延望外,就剩王延羲、王延政、王延喜和王延宗等四人。
王延喜长期在汀州任职,比较低调,也不怎么参与闽国内部的朝堂斗争,是一位很容易让人忽略其存在之辈。但王延羲的情报工作非常细致,特别是很容易忽略的人物,王延羲会特别关注。
据王延羲的部下反映,王延喜可能和王延政有过交往,存在着和王延政串通搞阴谋的嫌疑。既然有嫌疑,自然要把潜在的风险扼杀在摇篮之中。于是王延喜就倒霉了,被抓到福州城,送入牢狱,等待受审。
永隆三年六月,王延羲又有惊人之举。他把之前帮助其登基的重要功臣,侄子王继业,召回福州,突然在福州城外把王继业赐死。王继业是继王仁达之后,王氏家族第三代的佼佼者。他帮助王延羲干掉了王继鹏,成为了王延羲所信任的宗室将领,被封为泉州刺史。
永隆元年四月,王继业再次临危受命,任行营都统,联合建州军队,共同对敌,成功地击退了吴越国军的进犯!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