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火烧天王破浪归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都市小说网 www.dsxsw.net,最快更新倾唐小戏骨最新章节!
破浪营会师后,得到新鲜血液的注入,亲兵左右两队和第一、五都久战人马,终于可以暂时安心休整,故营寨防务交由第二、三、四都负责。
当天黄昏,暗卫终于送来了王师范一直在等待的追兵消息。
“禀告县令,贼将郑天王率五千贼军乘舟追击而来,我出发前贼军距离此处四十里,估计此刻只有三十里的水路,天黑后将赶到。”
三十里已经不远了,两军一场大战就在眼前,王师范暂时压下发令的冲动,问出了一个很重要,重要到会影响采取何种策略对敌,而且自己也感到疑惑的问题。
“五千人?不对吧,我们从泗水南岸撤回前,贼将郑天王手中至少尚有两万大军。
而且他的两位义弟都死于彦章枪下,以他此时急于报仇的心态,定会尽起兵马,怎么可能只有五千人追来?”
破浪营诸将亦深有同感,同有此问,目光不约而同,朝这名风尘仆仆的暗卫看去。
“可查明原因?”暗卫大统领王灵直接逼问。
暗卫依旧从容,他给出了一个让人信服、也合理、却出人意料的答案,但这不仅没有让王师范有丝毫的轻松,反而陷入了短暂的沉思。
原来,五日前郑天王火烧东路军大营后,就欲引兵追击。
恰在这时,黄巢的传令兵到了,命令郑天王所部与主力汇合,一起向徐州方向进攻,突破防线后直接杀向中原腹地。
黄巢之所以会下达这个命令,是因为西路军发生了哗变!
忠武军节度使薛能,将徐州军驻扎在许州的三千人马,安排在馆驿住下,结果徐州军竟然闹事,而忠武军部将周岌,乘机擅自从溵水防线还军,杀了薛能,自称留后。
又是一桩下克上!
徐州军听闻忠武军变乱始末,大将时溥有感而将自己与周岌处境于心中暗比,发现何其相似,遂亦起了异心。
当日率军返回徐州,不出所料,成功地囚禁了徐州节度使支详,与周岌一般无二,同样自称留后,学得真好。
还是一桩下克上!
泰宁军节度使齐克让顿时心生恐惧,不敢再驻军于镇外,亦不愿重演薛能、支详的惨遇,遂引军撤回兖州。
至此,溵水防线彻底崩溃,通向东都洛阳的大门已向贼军敞开!
藩镇与唐廷的离心离德,愈演愈烈!
九月初,贼军一部渡过淮河,向北进军,已攻陷申州,现正杀奔颍、宋二州,欲与黄巢主力汇合后齐攻东都洛阳。
不得不说,此时的中原局势,是对贼军十分有利的,甚至可以说是千载难逢,亦不言过,黄巢岂能不动心?
除非......他脑子有病,但这真的不可能,因为他闻讯后第一时间就开始收拢分散于各地的兵马,进兵中原之心昭然,其战场嗅觉是很灵敏的。
而郑天王,仍然放不下为义弟报仇之事,故专程面见黄巢,请求再给他一次机会,言辞恳切。
黄巢同意其请,却不是被郑天王的手足之情所感,而是不想因决绝致使其人起了异心,生乱于内,破坏了进兵中原,窥视东都的良机。
但只准了他五千兵马,且命其速战速决,尽快与主力汇合。自己则集中主力亲率大军直接杀向徐州方向,进军中原的兵锋已然离鞘。
郑天王因与黄巢交涉耽误了不少时间,这就是东路军分别前迟迟未发现追兵的原因,王师范顿时恍然。
“既然有黄巢的速战令在,且郑天王为义弟报仇心切,那今夜......贼军极有可能发动夜袭!
本县命令:全营人马撤出营寨,于营门处布置草人,营内广布易燃物,准备火烧郑天王。
第一、三两都埋伏在大营左翼,第四、五两都埋伏在大营右翼,亲兵两队和第二都随本县埋伏于大营正后方。
哨探、暗卫严密监视泗水贼情,一旦贼军大部攻入大营,各部同时出击,以火箭为号。”
破浪营诸将轰然领命,杀气腾腾出帐而去,立即抓紧时间做好战前准备,因为留给他们的时间,已然不多了。
天色渐渐暗了下去,破浪营各部皆已撤出大营,在王师范指定的区域埋伏下来,剩下的事就看贼将郑天王是否夜袭了。
“报,贼军被铁索所阻,已下舟,改走陆路,且向我军大营方向放出哨探。”
破浪营分散潜伏在泗水沿岸的哨探,带来了贼军的最新动向。
“再探再报!”
“全军注意隐蔽,不要发出声响,免引起贼军哨探疑心!”
王师范连续发布命令,破浪营将士的心都提了起来,其中犹数刚赶来不久的三都人马最是兴奋,一场偷袭与反偷袭的好戏,已进入倒计时。
“报,官军大营防备松懈,大部都已入帐休息。”
上岸后,连续急行军,此刻正潜伏在破浪大营一里外的郑天王,终于等到了哨探的‘准确’回报,眼中凶光烁烁。
“袭营!”
一声令下,五千贼军蹿出树林,向破浪大营快速奔去,郑天王跃马于全军的最前方。
待到进入营前五十步,郑天王一声大喝:“杀!”
五千贼军如狼群扑向营门,瞬息破门而入,破浪大营果然毫无防备,郑天王心中大喜。
而埋伏中的王师范,犹如黄雀在审视着螳螂的表演,见其已入瓮中,尚浑然不知,嘴角翘起,在标志性的笑容中,愉快地下令:“开始吧!”有点业余导演的范儿。
早已上弦的弓箭,点火齐放,如一阵火红的流星雨,划过长空,落入破浪大营,随着‘砰砰...’之声,一股股炽热的火苗冲向遥远的夜空,欲与星月争辉。
破浪营将士的喊杀之声骤然响起,气势如虹,围歼战正式开始了。
随着照亮夜空的火箭、营外震天的喊杀声纷至沓来,贼军哪里还能不知,自己已经陷入重围?
贼军上至郑天王,下至普通士卒,尽皆心惊胆战。内有大火包围,外有官军围剿,怎能不让人绝望!
大难临头各自飞,贼军士卒如无头苍蝇般,在营中四处乱窜,寻找着火势稍弱的地方,欲逃出生天。
然而,侥幸逃出后,迎接他们的是破浪营将士早已擦拭雪亮的刀锋、枪尖,好似地府接引的仪仗,只能死、不能生,没有选择!
被火烧焦的悲鸣,迎上破浪利刃的绝望,和营中那无助的呼救、求饶,如一曲交响,响彻夜空,惊动天阙。
老天仿佛被感动了,或是心有不忍,竟然淅淅沥沥下起秋雨,营中的火势渐渐被浇灭。
郑天王抓住这一瞬间的良机,带着亲兵直奔营门,慌乱中的士卒见到生的希望,不由分说,尾随而去。
王师范立即命王彦章为前锋,自己亲率主力,宜将剩勇追穷寇!
围三缺一的情况下,贼军有了生还的希望,随之就失去了鱼死网破的决心,破浪营痛快而毫不迟疑地展开进击,响应着他们的统帅,王县令的号召!
一前一后,两团黑影,前者如丧家之犬,后者是猛虎雄狮,张开血盆巨口,撕裂着、啃咬着前者的骨肉。
终于,贼军付出了巨大伤亡之后,赶到了他们下舟之处,欲乘舟而逃,然而舟船也陷入了火海。
原来就在贼军陷入大营的时候,潜伏在贼军舟船周围的破浪营哨探、暗卫,合力将舟船一把火付之一炬,断贼退路。
郑天王二话不说,直接沿淄水策马,将身后尚有两千之数的士卒尽皆抛下,独自逃生而去。
然而王彦章发现了他,纵马直追,但因穿越贼军散落的降卒,耽误了一些时间,故一直追到天亮,再也没有看到郑天王的身影,他成功逃脱了,有点走运。
两千降服的贼军,这次并没有被诛杀,而是被王师范下令押解回济阳县‘服刑’,充实到劳动改造的大军之中,为济阳县百姓的幸福贡献力量。
有了他们的加入,济阳县百姓的劳役自然可以减轻,如此就能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农业生产之中。
王师范此举是建立在可靠情报基础上的,因为这两千名俘虏乃是孤军,自然可以放心地分兵押解。
而有了消化这些俘虏的机会和时间,这般免费的劳动力岂能被王师范轻易放过?必须榨干剩余价值!
怎么有点资本家的样子呢?不用怀疑,小戏骨绝对出演过那万恶的形象,比如黄世仁黄老爷,当然这个角色是超低配置的,有点资本,都埋家里了,勉强算是资本和家。
但榨干这群没见识的俘虏,绰绰有余,王师范迷一样的自信。
至于让郑天王逃脱之事,王师范并没有放在心上,以后总有机会再见,下次抓来就是,自信在蔓延。
押解着俘虏,破浪营沿着沭水乘舟而上,至密州转潍水,于青、莱、密三州交界处下舟,再由陆路返回济阳县。
泗上一战,于破浪营,五战五捷,于东路军,却是败了。
没有胜利的雀跃,破浪营中的气氛格外凝重,因为有五百名破浪勇士,将年轻的生命永远地留在了泗上战场,这是破浪营建立以来最惨烈、伤亡最大的一仗。
回到济阳县后,王师范命各都各队各伙,分别组织战后总结,这用战友鲜血换来的宝贵战场经验,绝不能白白的浪费。
而且王师范在万胜军校亲自给第一期学员,也就是现在破浪营队长以上将校,上了战后总结课。
将此战中得到战场检验的、好的战法保留下来,将暴露出来的问题牢牢记住、不可再犯。
强调了不能仅仅靠兵书战策所讲去指挥战斗,从战争中学习战争同样十分重要而且必要,鼓励大家勤于总结。
没有什么理论,也没有什么文邹邹的大道理,面对着多数缺乏文化的大老粗,就事论事效果更好,易于理解,也记得扎实,这就是王师范战后总结的初衷。
战争是要死人的!将士们凭什么跟着你出生入死、将生死置于度外?是土地、是利益吗?
是,但还不够!还需要给予将士们荣誉,战死光荣的荣誉,还有这份荣誉背后的无悔!
想及此,王师范在发起全营总结的同时,也发布了阵亡将士的待遇。
“凡阵亡将士,普通士卒,家属可得抚恤十贯,土地免税十亩,家中子侄可保举一人直入破浪营,继承父辈遗志。
另每年可得子女抚养金一贯,直至子女满十五岁,年终可得慰问金一贯,直至父母、结发妻子离世。
随军职升高,一应抚恤待遇逐级递增。”
这个消息一经公布,不仅安慰了阵亡将士的家属,也让活着的将士们不再惧怕死于战阵。
因为他们身后的父母、妻儿,有了县令王师范的承诺,就算他们不在了,依然能继续活下去,不说大富大贵,至少丰衣足食是有保障的。
在这个人命如草芥的年代,还有什么比家人衣食无忧,更能抚慰将士们及其亲人呢?
王师范的仁义之名再次传扬,他得到的拥护更真实了、更有血有肉了。
五百名阵亡将士的家属,虽仍为死去的亲人悲伤,却没有对王师范的半句怨言,反而有着发自内心的感激,因为人是会比较的。
为王师范而死,可保家人一生无虞,死而无憾,为其他人、甚至大唐皇帝而死,死了也就死了,没人会记得你,死不瞑目。
这就是差距,这种差距就叫仁义,属于王师范的仁义!
在这个仁义荡然无存、人心不古的时代,王师范选择了,坚守仁义!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
此言虽为文天祥《自赞》所载,却深谙儒学至理。
君不见名留青史表忠义,君不见铭刻墓志遗子孙,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之志士仁人,古已有之,代有传人。
虽此时节,乾纲崩塌,伦常丧尽,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唯逐私利尔。
却有清泉留人间,正是平卢王师范。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王师范之盗版豪言一并遍传而出,收获迷粉一片。
“先到先得,先到者有专利,后到者乃抄袭,张载先生莫要怨我,怨也只能怨您晚生一百四十年。
记住,投胎,是门很专业的技术活儿,凡人难以掌握;穿越,那是绝活儿,你掌握不了。认命吧!”
王师范心中碎碎念,余兴未尽,再赠一言。
“专利的高地,是我的!晚唐你王哥,就是这么雕!(友情提示,按三声来读,自行忽略字形)”
破浪营会师后,得到新鲜血液的注入,亲兵左右两队和第一、五都久战人马,终于可以暂时安心休整,故营寨防务交由第二、三、四都负责。
当天黄昏,暗卫终于送来了王师范一直在等待的追兵消息。
“禀告县令,贼将郑天王率五千贼军乘舟追击而来,我出发前贼军距离此处四十里,估计此刻只有三十里的水路,天黑后将赶到。”
三十里已经不远了,两军一场大战就在眼前,王师范暂时压下发令的冲动,问出了一个很重要,重要到会影响采取何种策略对敌,而且自己也感到疑惑的问题。
“五千人?不对吧,我们从泗水南岸撤回前,贼将郑天王手中至少尚有两万大军。
而且他的两位义弟都死于彦章枪下,以他此时急于报仇的心态,定会尽起兵马,怎么可能只有五千人追来?”
破浪营诸将亦深有同感,同有此问,目光不约而同,朝这名风尘仆仆的暗卫看去。
“可查明原因?”暗卫大统领王灵直接逼问。
暗卫依旧从容,他给出了一个让人信服、也合理、却出人意料的答案,但这不仅没有让王师范有丝毫的轻松,反而陷入了短暂的沉思。
原来,五日前郑天王火烧东路军大营后,就欲引兵追击。
恰在这时,黄巢的传令兵到了,命令郑天王所部与主力汇合,一起向徐州方向进攻,突破防线后直接杀向中原腹地。
黄巢之所以会下达这个命令,是因为西路军发生了哗变!
忠武军节度使薛能,将徐州军驻扎在许州的三千人马,安排在馆驿住下,结果徐州军竟然闹事,而忠武军部将周岌,乘机擅自从溵水防线还军,杀了薛能,自称留后。
又是一桩下克上!
徐州军听闻忠武军变乱始末,大将时溥有感而将自己与周岌处境于心中暗比,发现何其相似,遂亦起了异心。
当日率军返回徐州,不出所料,成功地囚禁了徐州节度使支详,与周岌一般无二,同样自称留后,学得真好。
还是一桩下克上!
泰宁军节度使齐克让顿时心生恐惧,不敢再驻军于镇外,亦不愿重演薛能、支详的惨遇,遂引军撤回兖州。
至此,溵水防线彻底崩溃,通向东都洛阳的大门已向贼军敞开!
藩镇与唐廷的离心离德,愈演愈烈!
九月初,贼军一部渡过淮河,向北进军,已攻陷申州,现正杀奔颍、宋二州,欲与黄巢主力汇合后齐攻东都洛阳。
不得不说,此时的中原局势,是对贼军十分有利的,甚至可以说是千载难逢,亦不言过,黄巢岂能不动心?
除非......他脑子有病,但这真的不可能,因为他闻讯后第一时间就开始收拢分散于各地的兵马,进兵中原之心昭然,其战场嗅觉是很灵敏的。
而郑天王,仍然放不下为义弟报仇之事,故专程面见黄巢,请求再给他一次机会,言辞恳切。
黄巢同意其请,却不是被郑天王的手足之情所感,而是不想因决绝致使其人起了异心,生乱于内,破坏了进兵中原,窥视东都的良机。
但只准了他五千兵马,且命其速战速决,尽快与主力汇合。自己则集中主力亲率大军直接杀向徐州方向,进军中原的兵锋已然离鞘。
郑天王因与黄巢交涉耽误了不少时间,这就是东路军分别前迟迟未发现追兵的原因,王师范顿时恍然。
“既然有黄巢的速战令在,且郑天王为义弟报仇心切,那今夜......贼军极有可能发动夜袭!
本县命令:全营人马撤出营寨,于营门处布置草人,营内广布易燃物,准备火烧郑天王。
第一、三两都埋伏在大营左翼,第四、五两都埋伏在大营右翼,亲兵两队和第二都随本县埋伏于大营正后方。
哨探、暗卫严密监视泗水贼情,一旦贼军大部攻入大营,各部同时出击,以火箭为号。”
破浪营诸将轰然领命,杀气腾腾出帐而去,立即抓紧时间做好战前准备,因为留给他们的时间,已然不多了。
天色渐渐暗了下去,破浪营各部皆已撤出大营,在王师范指定的区域埋伏下来,剩下的事就看贼将郑天王是否夜袭了。
“报,贼军被铁索所阻,已下舟,改走陆路,且向我军大营方向放出哨探。”
破浪营分散潜伏在泗水沿岸的哨探,带来了贼军的最新动向。
“再探再报!”
“全军注意隐蔽,不要发出声响,免引起贼军哨探疑心!”
王师范连续发布命令,破浪营将士的心都提了起来,其中犹数刚赶来不久的三都人马最是兴奋,一场偷袭与反偷袭的好戏,已进入倒计时。
“报,官军大营防备松懈,大部都已入帐休息。”
上岸后,连续急行军,此刻正潜伏在破浪大营一里外的郑天王,终于等到了哨探的‘准确’回报,眼中凶光烁烁。
“袭营!”
一声令下,五千贼军蹿出树林,向破浪大营快速奔去,郑天王跃马于全军的最前方。
待到进入营前五十步,郑天王一声大喝:“杀!”
五千贼军如狼群扑向营门,瞬息破门而入,破浪大营果然毫无防备,郑天王心中大喜。
而埋伏中的王师范,犹如黄雀在审视着螳螂的表演,见其已入瓮中,尚浑然不知,嘴角翘起,在标志性的笑容中,愉快地下令:“开始吧!”有点业余导演的范儿。
早已上弦的弓箭,点火齐放,如一阵火红的流星雨,划过长空,落入破浪大营,随着‘砰砰...’之声,一股股炽热的火苗冲向遥远的夜空,欲与星月争辉。
破浪营将士的喊杀之声骤然响起,气势如虹,围歼战正式开始了。
随着照亮夜空的火箭、营外震天的喊杀声纷至沓来,贼军哪里还能不知,自己已经陷入重围?
贼军上至郑天王,下至普通士卒,尽皆心惊胆战。内有大火包围,外有官军围剿,怎能不让人绝望!
大难临头各自飞,贼军士卒如无头苍蝇般,在营中四处乱窜,寻找着火势稍弱的地方,欲逃出生天。
然而,侥幸逃出后,迎接他们的是破浪营将士早已擦拭雪亮的刀锋、枪尖,好似地府接引的仪仗,只能死、不能生,没有选择!
被火烧焦的悲鸣,迎上破浪利刃的绝望,和营中那无助的呼救、求饶,如一曲交响,响彻夜空,惊动天阙。
老天仿佛被感动了,或是心有不忍,竟然淅淅沥沥下起秋雨,营中的火势渐渐被浇灭。
郑天王抓住这一瞬间的良机,带着亲兵直奔营门,慌乱中的士卒见到生的希望,不由分说,尾随而去。
王师范立即命王彦章为前锋,自己亲率主力,宜将剩勇追穷寇!
围三缺一的情况下,贼军有了生还的希望,随之就失去了鱼死网破的决心,破浪营痛快而毫不迟疑地展开进击,响应着他们的统帅,王县令的号召!
一前一后,两团黑影,前者如丧家之犬,后者是猛虎雄狮,张开血盆巨口,撕裂着、啃咬着前者的骨肉。
终于,贼军付出了巨大伤亡之后,赶到了他们下舟之处,欲乘舟而逃,然而舟船也陷入了火海。
原来就在贼军陷入大营的时候,潜伏在贼军舟船周围的破浪营哨探、暗卫,合力将舟船一把火付之一炬,断贼退路。
郑天王二话不说,直接沿淄水策马,将身后尚有两千之数的士卒尽皆抛下,独自逃生而去。
然而王彦章发现了他,纵马直追,但因穿越贼军散落的降卒,耽误了一些时间,故一直追到天亮,再也没有看到郑天王的身影,他成功逃脱了,有点走运。
两千降服的贼军,这次并没有被诛杀,而是被王师范下令押解回济阳县‘服刑’,充实到劳动改造的大军之中,为济阳县百姓的幸福贡献力量。
有了他们的加入,济阳县百姓的劳役自然可以减轻,如此就能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农业生产之中。
王师范此举是建立在可靠情报基础上的,因为这两千名俘虏乃是孤军,自然可以放心地分兵押解。
而有了消化这些俘虏的机会和时间,这般免费的劳动力岂能被王师范轻易放过?必须榨干剩余价值!
怎么有点资本家的样子呢?不用怀疑,小戏骨绝对出演过那万恶的形象,比如黄世仁黄老爷,当然这个角色是超低配置的,有点资本,都埋家里了,勉强算是资本和家。
但榨干这群没见识的俘虏,绰绰有余,王师范迷一样的自信。
至于让郑天王逃脱之事,王师范并没有放在心上,以后总有机会再见,下次抓来就是,自信在蔓延。
押解着俘虏,破浪营沿着沭水乘舟而上,至密州转潍水,于青、莱、密三州交界处下舟,再由陆路返回济阳县。
泗上一战,于破浪营,五战五捷,于东路军,却是败了。
没有胜利的雀跃,破浪营中的气氛格外凝重,因为有五百名破浪勇士,将年轻的生命永远地留在了泗上战场,这是破浪营建立以来最惨烈、伤亡最大的一仗。
回到济阳县后,王师范命各都各队各伙,分别组织战后总结,这用战友鲜血换来的宝贵战场经验,绝不能白白的浪费。
而且王师范在万胜军校亲自给第一期学员,也就是现在破浪营队长以上将校,上了战后总结课。
将此战中得到战场检验的、好的战法保留下来,将暴露出来的问题牢牢记住、不可再犯。
强调了不能仅仅靠兵书战策所讲去指挥战斗,从战争中学习战争同样十分重要而且必要,鼓励大家勤于总结。
没有什么理论,也没有什么文邹邹的大道理,面对着多数缺乏文化的大老粗,就事论事效果更好,易于理解,也记得扎实,这就是王师范战后总结的初衷。
战争是要死人的!将士们凭什么跟着你出生入死、将生死置于度外?是土地、是利益吗?
是,但还不够!还需要给予将士们荣誉,战死光荣的荣誉,还有这份荣誉背后的无悔!
想及此,王师范在发起全营总结的同时,也发布了阵亡将士的待遇。
“凡阵亡将士,普通士卒,家属可得抚恤十贯,土地免税十亩,家中子侄可保举一人直入破浪营,继承父辈遗志。
另每年可得子女抚养金一贯,直至子女满十五岁,年终可得慰问金一贯,直至父母、结发妻子离世。
随军职升高,一应抚恤待遇逐级递增。”
这个消息一经公布,不仅安慰了阵亡将士的家属,也让活着的将士们不再惧怕死于战阵。
因为他们身后的父母、妻儿,有了县令王师范的承诺,就算他们不在了,依然能继续活下去,不说大富大贵,至少丰衣足食是有保障的。
在这个人命如草芥的年代,还有什么比家人衣食无忧,更能抚慰将士们及其亲人呢?
王师范的仁义之名再次传扬,他得到的拥护更真实了、更有血有肉了。
五百名阵亡将士的家属,虽仍为死去的亲人悲伤,却没有对王师范的半句怨言,反而有着发自内心的感激,因为人是会比较的。
为王师范而死,可保家人一生无虞,死而无憾,为其他人、甚至大唐皇帝而死,死了也就死了,没人会记得你,死不瞑目。
这就是差距,这种差距就叫仁义,属于王师范的仁义!
在这个仁义荡然无存、人心不古的时代,王师范选择了,坚守仁义!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
此言虽为文天祥《自赞》所载,却深谙儒学至理。
君不见名留青史表忠义,君不见铭刻墓志遗子孙,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之志士仁人,古已有之,代有传人。
虽此时节,乾纲崩塌,伦常丧尽,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唯逐私利尔。
却有清泉留人间,正是平卢王师范。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王师范之盗版豪言一并遍传而出,收获迷粉一片。
“先到先得,先到者有专利,后到者乃抄袭,张载先生莫要怨我,怨也只能怨您晚生一百四十年。
记住,投胎,是门很专业的技术活儿,凡人难以掌握;穿越,那是绝活儿,你掌握不了。认命吧!”
王师范心中碎碎念,余兴未尽,再赠一言。
“专利的高地,是我的!晚唐你王哥,就是这么雕!(友情提示,按三声来读,自行忽略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