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四章 诸子百家十二派(2)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
都市小说网 www.dsxsw.net,最快更新定秦曲最新章节!
在战国时期,有一种诸子百家学派,并不受吹捧,但是在之后的很长时间的历史当中,这一个诸子百家的学派,却有着很深远的影响,尤其是汉初到汉武帝时期,独尊儒术之前,这种学派主导了汉帝国的治国方针。
这个学派就是道家。
……
春秋时期,老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智慧,总结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的精华,形成了“无为无不为”的道德理论,标志着道家思想已经正式成型。
道家在历史的长河中,对中华哲学、文学、科技、艺术、音乐、养生、宗教等等影响深远。
道家以“道”为核心,认为天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提出道生法、以雌守雄、刚柔并济等政治、军事策略,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诸子百家”中一门极为重要的哲学流派,存在于中华各文化领域,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大量的中外学者开始注意到与吸取道家的积极思想,故学者说:“道家思想可以看为中国民族伟大的产物。是国民思想的中心,大有‘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气概。”
道家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泰古二皇,春秋时期,老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智慧,总结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的精华,形成了无为无不为的道德理论。标志这道家思想已经正式成型。从此成为古往今来治国治家的至尊宝术。以黄帝、伊尹、太公、辛甲、鬻子、老子、文子、列子、庄子、管子、鹖冠子等等为主要代表,主张“无为、璞朴、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等等。尤其重要的是,道家虽有经典著作,可思想并不圈囿于著作之中。道家思想的形成是以总结、发展、著典籍为主要路径,每一次思想的跳跃都经历了极其长时间的众人积累,这也再一次的凸显了道家的生命力。道家人物既可入世建功;亦可功成弗居(功成身退),在历史长河中每当灾世来临之时,道家人物以一身浩然道气挑战灾难乱源。诛邪卫道,拨乱反正,也因此激荡出众多脍炙人口的传奇篇章。
鹖冠子也在教育庞煖之时,将一位道家学者的基本修行方向罗列了出来,他称之为九道,分别是“「一曰道德,二曰阴阳。三曰法令,四曰天官。五曰神徵,六曰伎艺,七曰人情,八曰械器,九曰处兵。」”缺一不可,只能多不可以少,能成为道家的人必须是全面的人才。
道因应无方,惟变所适。史公司马谈在《论六家旨要》所论。道家“与时迁移,应物变化”、“虚无为本。因循为用”,“无成执,无常形”、“因时为业”、“时变是守”。故太史公突出强调‘变’。这得益于道家所具有的职业优势和深厚的知识背景。道家出自史官,在古代,史官的职责主要为观察星象、制定历法、管理王室典籍和收藏档案,掌管着华夏部落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所有官方所拥有的珍贵典籍,故其为通晓当时一切知识部门的伟大学者。在此意义上。道家可称之为中国古代的婆罗门。
道家的发展历史如下:
《汉书?艺文志》曾记载,道家书籍有《黄帝四经》、《黄帝铭》、《黄帝君臣》、《杂黄帝》、《力牧》、《伊尹》、《太公》、《辛甲》、《鬻子》、《管子》等,暗示道家思想与伏羲、女娲、神农、黄帝、伊尹、许由、巢父、伊尹、姜太公、辛甲、鬻子、管子等人的治世思想有关。另外,与儒家文化起源于周文化不同,道家学者多出自宋、楚、秦、齐等国,暗示道家思想与夏朝、殷商文化密切相关。
成型:春秋末年。以老子《道德经》的问世为标志,道家思想已经完全成型。
兴盛:老子以后,战国时期,道家内部分化为不同派别,著名的有六大派,除了老庄学派外,杨朱学派、黄老学派、彭蒙田骈慎到派、老子学派和宋尹学派都曾兴盛一时。其中以黄老派最盛。其时,黄老思想不但成为田齐的治国思想,并通过百家争鸣对诸子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在楚国和吕不韦统治时期的秦也发挥过一定作用,以至于在战国末期形成了蒙文通先生所说的“黄老独盛压倒百家”的局面。
挫折:秦国统一中国之前,吕不韦组织人员编撰《吕氏春秋》,此书以道家思想为主干,融合各家学说,显然,吕不韦想以此作为大一统后的********。但后来执政的秦始皇却选择了法家思想,并在统一中国后不久焚书坑儒,使包括道家在内的诸子百家全部受挫。
辉煌:汉朝建立后,由于长期战乱的破坏,在反思秦统治思想的基础上,开始选择道家作为治国思想,并造就了一个名为“文景之治”的盛世。阚泽记载汉景帝“以《黄子》《老子》义体尤深,改子为经,始立道学”,黄老之书升格为经在汉武帝尊六经之前。
压制:汉武帝执政后,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崇尚儒术”,道家的发展暂时受到压制。
复活:魏晋南北朝时期,谈玄之风兴起,道家思想重新复活,不过这一次的重点不是黄老,而是对老庄的重新阐释,并形成了影响深远的魏晋玄学。此后老庄成为道家正统,一直延续至今。
潜藏:魏晋南北朝后,虽然道家思想屡次成为大乱之后治国的急救包,也是士大夫失意之后的精神寄托,但它绝大多数只能在哲学科技等方面继续发挥作用。直到唐宋时期道家又发展至鼎盛,故学者言唐之佛教思想、宋之佛儒思想均处“伟大时期”,但其间道家实力却压倒二教。到了元朝道家变为缘化状态。另外,道家思想曾和佛教结合,形成了中国式的佛教——禅宗,且道家对儒家宋明理学和阳明心学的形成,起过重要作用。
复兴:晚清,随着西方的冲击,儒家统治秩序受到强烈冲击,再加上道家与西方自由民主等观念多有相合之处,故道家思想再次复兴。
道家的学说主要分为四个派系:
老庄派为老学、庄学的合称。以自然为本。天性为尊,法天心而无心弗志而为,以清静而使人退欲消妄,以己之虚无澄他人之妄心而为。主张清虚自守,齐物而侍,清静无为。以致“不为物累逍遥天下。”因其成为历代文人雅士的精神家园。老庄学对社会政治异化及文化偏向的批判精神普遍存在于历代异端学者的思想言行之中,被他们引为同调。并成为他们批判不合理现实的精神武器。如晋代鲍敬言的无君论;明代李贽的童心说,何心隐的育欲说。汤显祖的至情论;清代唐甄的破祟论,袁牧的性灵论等等,皆得力于老庄学精神。老庄学内部有异端派、玄学派、重玄学派等。
这一派其代表人物是老子、庄子、王弼、郭象、竹林七贤、张湛、韩伯、陶渊明、袁宏、成玄英、王玄览、李荣、唐玄宗、元结、李白、苏轼、陈景元、邓牧、刘基、傅山等。代表作:《老子》、《庄子》、《竹林七贤文集》、《世说新语》、《元次山集》、《伯牙琴》、《郁离子》、《傅山全书》、《各道家诸子典籍注疏》等等。
黄老派主张身国同治,以两相自然为本,事因之而循之,物因之而动之,法天地之使万物自然,甚至不得不然而为,以无为谓之使物我自然。以使物我共逍遥,善于行不言之教,使人自化。形成一种“********”般的“仁”,故看似无所作为,实则无所不为。
主张“不贵治人贵治己”,因俗简礼,与时迁变。除衍存简,休养生息,成了历次大乱后政府的治世急救包,同时也与中国古代盛世关系密切。代表人物为黄帝、姜子牙、老子、文子、列子、范蠡、管子、田骈、宋钘、尹文、鹖冠子、屈原、吕不韦、刘安、严遵、扬雄、王充、刘昼、吕端等等。代表作:《太公》、《老子》、《文子》、《列子》、《黄帝四经》、《黄帝内经》、《慎子》、《鹖冠子》、《管子》、《尸子》、《吕氏春秋》、《淮南子》、《太玄经》、《论衡》、《刘子》等等。
杨朱派则主张全生避害、为我贵己、重视个人生命的保存,反对他人对自己的侵夺,也反对自己对他人的侵夺。不与物往以不染物性,无为以两不相累,两不相扰。通过对个体的自我完善进而达到社会的整体和谐。代表人物杨朱、告子、巫马子、孟季子、子华子、詹子(詹何)、魏牟、田巴、儿说、公孙龙等。春秋战国后,因不容于世,后湮灭不存。但其全生保性的思想被道教全盘继承。代表作:著作多亡佚。大体源出《老子》(如《老子》第十三章:“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老子》第八十章:“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道家弟子张道陵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结合秦汉方术巫术,成立了道教组织。以老子的《道德经》为根本经典,将“道”和“德”“太上老子”作为最高的信仰,在古代由于道家强大的影响力如果不分开道家与道教佛教无法撼动道教,所以佛教徒释道安等等极力分开道家与道教的混用。早期道教之所以可以把道家和道教这两个词混用并借助道家影响发展壮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得益于张道陵。而近来某些道教徒为了抬高元始天尊地位否定黄帝、老子、张道陵三祖的地位,竟然认为道教源自三祖说法是与学者谈论的时候的方便法。实质如佛教《辨正论》、《清净法行经》一般也。道教学派以张道陵、王重阳等为代表,代表作:《道藏》。
……
若是说儒家的中枢是仁的话,那么道家的中枢便是自然。依道家来看,儒的倡导虽好,却只能靠严以律已刻意做到,一有不慎,则内以伤身,外以乱人。宋朝时,儒生发展到“存天理、灭人欲”便可看出。而道以自然为本,以人天生之欲而推之,更加贴近于人的生活。再配以虚无为体,柔弱为刚,执一以为,齐物为心,则可以做到二厢自然,智愚相宜,强弱相合,以致物我两忘,这是一种木音希声般的仁,故对于儒的“温检恭良让”的人德,道家更注重如何做到自然,故有“虚无、齐物、守一、柔弱、纯粹素朴”五德。完成五德之后,自然而然做到儒提倡的“仁”和“义”。
人之所好,不过有、得、是、居上、乐。而道家不载于此,以自然而为,仅得大有,大得,大是,大乐。“人皆知持物之乐而不知不持物之乐。”正是说明了道家追求自然的目的。而自然的极致,则似婴儿,无识无是,不受物性。可谓之自然之至。能做到这个境界,道家叫做至人。
这一点可以从部分道家理论能够看出来:
无为:道家素有大道反之说,故《论六家要指》曰:“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常用有为,而道用无为,实则无为无不为并重,“夫唯不居,是以不去。”其用心仍在不去,看似不作为,却已有为之极。再如《道德经》五千言,其中多有有无相生,祸福相倚之言。道家重本舍末,人之所好不过得、有、居上、载乐,而道不刻意于此,自然而为,反有大德,大有,大乐。从侧面上反映出儒道之分:儒生通过约束自己,建立强大的超我体系,用超我来修改本我的需求,但也因如此,稍有不慎,超我失控就会害人害己。而道家则从本我出发,从人最本源的欲出发,不仅做了好事,而且不会给大脑传导一种“这是好事”的信号,而产生一种对回报的期待,和未得到回报的不满,反而做事不掺杂目的性。
天道行健:健生者道之大德,行德者道之妙用,惟其至健,所以能行。行健二字,足概天道之精。循天理因人之善性而不循人之欲而生生不屈者是为不息。君子以自强者法道之健,以不息者法道之行,谓之人以合道也,日新又新,即行健不息之意。如草木生长,冬至以归藏,春来以连山。故老子曰:自胜者强。
……
对于道家,张嘉师作为一个道士,自然不会太陌生,但是对于道家的很多情况而言,张嘉师认为他没有必要太过重视道家,而是与很多学说的态度一样,对部分符合大秦帝国现实情况的理论,先行尝试运用,然后再视乎效果,加以大力实行。
(未完待续。)
本书来自 品&书
在战国时期,有一种诸子百家学派,并不受吹捧,但是在之后的很长时间的历史当中,这一个诸子百家的学派,却有着很深远的影响,尤其是汉初到汉武帝时期,独尊儒术之前,这种学派主导了汉帝国的治国方针。
这个学派就是道家。
……
春秋时期,老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智慧,总结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的精华,形成了“无为无不为”的道德理论,标志着道家思想已经正式成型。
道家在历史的长河中,对中华哲学、文学、科技、艺术、音乐、养生、宗教等等影响深远。
道家以“道”为核心,认为天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提出道生法、以雌守雄、刚柔并济等政治、军事策略,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诸子百家”中一门极为重要的哲学流派,存在于中华各文化领域,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大量的中外学者开始注意到与吸取道家的积极思想,故学者说:“道家思想可以看为中国民族伟大的产物。是国民思想的中心,大有‘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气概。”
道家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泰古二皇,春秋时期,老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智慧,总结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的精华,形成了无为无不为的道德理论。标志这道家思想已经正式成型。从此成为古往今来治国治家的至尊宝术。以黄帝、伊尹、太公、辛甲、鬻子、老子、文子、列子、庄子、管子、鹖冠子等等为主要代表,主张“无为、璞朴、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等等。尤其重要的是,道家虽有经典著作,可思想并不圈囿于著作之中。道家思想的形成是以总结、发展、著典籍为主要路径,每一次思想的跳跃都经历了极其长时间的众人积累,这也再一次的凸显了道家的生命力。道家人物既可入世建功;亦可功成弗居(功成身退),在历史长河中每当灾世来临之时,道家人物以一身浩然道气挑战灾难乱源。诛邪卫道,拨乱反正,也因此激荡出众多脍炙人口的传奇篇章。
鹖冠子也在教育庞煖之时,将一位道家学者的基本修行方向罗列了出来,他称之为九道,分别是“「一曰道德,二曰阴阳。三曰法令,四曰天官。五曰神徵,六曰伎艺,七曰人情,八曰械器,九曰处兵。」”缺一不可,只能多不可以少,能成为道家的人必须是全面的人才。
道因应无方,惟变所适。史公司马谈在《论六家旨要》所论。道家“与时迁移,应物变化”、“虚无为本。因循为用”,“无成执,无常形”、“因时为业”、“时变是守”。故太史公突出强调‘变’。这得益于道家所具有的职业优势和深厚的知识背景。道家出自史官,在古代,史官的职责主要为观察星象、制定历法、管理王室典籍和收藏档案,掌管着华夏部落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所有官方所拥有的珍贵典籍,故其为通晓当时一切知识部门的伟大学者。在此意义上。道家可称之为中国古代的婆罗门。
道家的发展历史如下:
《汉书?艺文志》曾记载,道家书籍有《黄帝四经》、《黄帝铭》、《黄帝君臣》、《杂黄帝》、《力牧》、《伊尹》、《太公》、《辛甲》、《鬻子》、《管子》等,暗示道家思想与伏羲、女娲、神农、黄帝、伊尹、许由、巢父、伊尹、姜太公、辛甲、鬻子、管子等人的治世思想有关。另外,与儒家文化起源于周文化不同,道家学者多出自宋、楚、秦、齐等国,暗示道家思想与夏朝、殷商文化密切相关。
成型:春秋末年。以老子《道德经》的问世为标志,道家思想已经完全成型。
兴盛:老子以后,战国时期,道家内部分化为不同派别,著名的有六大派,除了老庄学派外,杨朱学派、黄老学派、彭蒙田骈慎到派、老子学派和宋尹学派都曾兴盛一时。其中以黄老派最盛。其时,黄老思想不但成为田齐的治国思想,并通过百家争鸣对诸子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在楚国和吕不韦统治时期的秦也发挥过一定作用,以至于在战国末期形成了蒙文通先生所说的“黄老独盛压倒百家”的局面。
挫折:秦国统一中国之前,吕不韦组织人员编撰《吕氏春秋》,此书以道家思想为主干,融合各家学说,显然,吕不韦想以此作为大一统后的********。但后来执政的秦始皇却选择了法家思想,并在统一中国后不久焚书坑儒,使包括道家在内的诸子百家全部受挫。
辉煌:汉朝建立后,由于长期战乱的破坏,在反思秦统治思想的基础上,开始选择道家作为治国思想,并造就了一个名为“文景之治”的盛世。阚泽记载汉景帝“以《黄子》《老子》义体尤深,改子为经,始立道学”,黄老之书升格为经在汉武帝尊六经之前。
压制:汉武帝执政后,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崇尚儒术”,道家的发展暂时受到压制。
复活:魏晋南北朝时期,谈玄之风兴起,道家思想重新复活,不过这一次的重点不是黄老,而是对老庄的重新阐释,并形成了影响深远的魏晋玄学。此后老庄成为道家正统,一直延续至今。
潜藏:魏晋南北朝后,虽然道家思想屡次成为大乱之后治国的急救包,也是士大夫失意之后的精神寄托,但它绝大多数只能在哲学科技等方面继续发挥作用。直到唐宋时期道家又发展至鼎盛,故学者言唐之佛教思想、宋之佛儒思想均处“伟大时期”,但其间道家实力却压倒二教。到了元朝道家变为缘化状态。另外,道家思想曾和佛教结合,形成了中国式的佛教——禅宗,且道家对儒家宋明理学和阳明心学的形成,起过重要作用。
复兴:晚清,随着西方的冲击,儒家统治秩序受到强烈冲击,再加上道家与西方自由民主等观念多有相合之处,故道家思想再次复兴。
道家的学说主要分为四个派系:
老庄派为老学、庄学的合称。以自然为本。天性为尊,法天心而无心弗志而为,以清静而使人退欲消妄,以己之虚无澄他人之妄心而为。主张清虚自守,齐物而侍,清静无为。以致“不为物累逍遥天下。”因其成为历代文人雅士的精神家园。老庄学对社会政治异化及文化偏向的批判精神普遍存在于历代异端学者的思想言行之中,被他们引为同调。并成为他们批判不合理现实的精神武器。如晋代鲍敬言的无君论;明代李贽的童心说,何心隐的育欲说。汤显祖的至情论;清代唐甄的破祟论,袁牧的性灵论等等,皆得力于老庄学精神。老庄学内部有异端派、玄学派、重玄学派等。
这一派其代表人物是老子、庄子、王弼、郭象、竹林七贤、张湛、韩伯、陶渊明、袁宏、成玄英、王玄览、李荣、唐玄宗、元结、李白、苏轼、陈景元、邓牧、刘基、傅山等。代表作:《老子》、《庄子》、《竹林七贤文集》、《世说新语》、《元次山集》、《伯牙琴》、《郁离子》、《傅山全书》、《各道家诸子典籍注疏》等等。
黄老派主张身国同治,以两相自然为本,事因之而循之,物因之而动之,法天地之使万物自然,甚至不得不然而为,以无为谓之使物我自然。以使物我共逍遥,善于行不言之教,使人自化。形成一种“********”般的“仁”,故看似无所作为,实则无所不为。
主张“不贵治人贵治己”,因俗简礼,与时迁变。除衍存简,休养生息,成了历次大乱后政府的治世急救包,同时也与中国古代盛世关系密切。代表人物为黄帝、姜子牙、老子、文子、列子、范蠡、管子、田骈、宋钘、尹文、鹖冠子、屈原、吕不韦、刘安、严遵、扬雄、王充、刘昼、吕端等等。代表作:《太公》、《老子》、《文子》、《列子》、《黄帝四经》、《黄帝内经》、《慎子》、《鹖冠子》、《管子》、《尸子》、《吕氏春秋》、《淮南子》、《太玄经》、《论衡》、《刘子》等等。
杨朱派则主张全生避害、为我贵己、重视个人生命的保存,反对他人对自己的侵夺,也反对自己对他人的侵夺。不与物往以不染物性,无为以两不相累,两不相扰。通过对个体的自我完善进而达到社会的整体和谐。代表人物杨朱、告子、巫马子、孟季子、子华子、詹子(詹何)、魏牟、田巴、儿说、公孙龙等。春秋战国后,因不容于世,后湮灭不存。但其全生保性的思想被道教全盘继承。代表作:著作多亡佚。大体源出《老子》(如《老子》第十三章:“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老子》第八十章:“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道家弟子张道陵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结合秦汉方术巫术,成立了道教组织。以老子的《道德经》为根本经典,将“道”和“德”“太上老子”作为最高的信仰,在古代由于道家强大的影响力如果不分开道家与道教佛教无法撼动道教,所以佛教徒释道安等等极力分开道家与道教的混用。早期道教之所以可以把道家和道教这两个词混用并借助道家影响发展壮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得益于张道陵。而近来某些道教徒为了抬高元始天尊地位否定黄帝、老子、张道陵三祖的地位,竟然认为道教源自三祖说法是与学者谈论的时候的方便法。实质如佛教《辨正论》、《清净法行经》一般也。道教学派以张道陵、王重阳等为代表,代表作:《道藏》。
……
若是说儒家的中枢是仁的话,那么道家的中枢便是自然。依道家来看,儒的倡导虽好,却只能靠严以律已刻意做到,一有不慎,则内以伤身,外以乱人。宋朝时,儒生发展到“存天理、灭人欲”便可看出。而道以自然为本,以人天生之欲而推之,更加贴近于人的生活。再配以虚无为体,柔弱为刚,执一以为,齐物为心,则可以做到二厢自然,智愚相宜,强弱相合,以致物我两忘,这是一种木音希声般的仁,故对于儒的“温检恭良让”的人德,道家更注重如何做到自然,故有“虚无、齐物、守一、柔弱、纯粹素朴”五德。完成五德之后,自然而然做到儒提倡的“仁”和“义”。
人之所好,不过有、得、是、居上、乐。而道家不载于此,以自然而为,仅得大有,大得,大是,大乐。“人皆知持物之乐而不知不持物之乐。”正是说明了道家追求自然的目的。而自然的极致,则似婴儿,无识无是,不受物性。可谓之自然之至。能做到这个境界,道家叫做至人。
这一点可以从部分道家理论能够看出来:
无为:道家素有大道反之说,故《论六家要指》曰:“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常用有为,而道用无为,实则无为无不为并重,“夫唯不居,是以不去。”其用心仍在不去,看似不作为,却已有为之极。再如《道德经》五千言,其中多有有无相生,祸福相倚之言。道家重本舍末,人之所好不过得、有、居上、载乐,而道不刻意于此,自然而为,反有大德,大有,大乐。从侧面上反映出儒道之分:儒生通过约束自己,建立强大的超我体系,用超我来修改本我的需求,但也因如此,稍有不慎,超我失控就会害人害己。而道家则从本我出发,从人最本源的欲出发,不仅做了好事,而且不会给大脑传导一种“这是好事”的信号,而产生一种对回报的期待,和未得到回报的不满,反而做事不掺杂目的性。
天道行健:健生者道之大德,行德者道之妙用,惟其至健,所以能行。行健二字,足概天道之精。循天理因人之善性而不循人之欲而生生不屈者是为不息。君子以自强者法道之健,以不息者法道之行,谓之人以合道也,日新又新,即行健不息之意。如草木生长,冬至以归藏,春来以连山。故老子曰:自胜者强。
……
对于道家,张嘉师作为一个道士,自然不会太陌生,但是对于道家的很多情况而言,张嘉师认为他没有必要太过重视道家,而是与很多学说的态度一样,对部分符合大秦帝国现实情况的理论,先行尝试运用,然后再视乎效果,加以大力实行。
(未完待续。)
本书来自 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