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五章 武器的发展(下)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
都市小说网 www.dsxsw.net,最快更新定秦曲最新章节!
而在秦始皇陵的兵马俑当中,则是主要有着以下的几种兵器:弓、弩、铍、矛、戈、殳、剑、弯刀和钺。
除了部分应该是从库存中拿出来作为兵马俑兵器的弯刀之外,大部分青铜武器很有可能是始皇帝时期逐步用铁兵器替换下来的青铜武器。
当然,这种兵器有着一个说法,那就是这些青铜兵器的材质,并不适合作为正常武器使用,而是更加倾向作为陪葬品的青铜比拟。
这种说法,对于张嘉师而言并不是太重要,而重要的地方是,大秦帝国的常规制式兵器当中,除了弓,弩,弯刀之外,还有以下的武器:
……
铍,是古代著名长兵器之一,它是一种起源于短剑的长柄兵器,过去很多出土的铍兵曾被误作短剑。
而铍也有扁茎铜铍和铜铍两种,铜铍主要流行于战国时期的赵、楚等国。扁茎铜铍主要流行于秦国。
铍的外形极似短剑,铍之锋和短剑相同,平脊两刃,铍身断面为六边形,形制极像短剑,长约30~35厘米,后端为扁形或矩形的茎,用以装柄,一般在茎的近端处开有圆孔,以便穿钉固定在长柄上。后装长约3的积竹柄或木柄,是一种极其锐利的刺杀兵器。
而这种装上了长杆的铍,则是被称之为长铍。
从文献资料看,铍可能起源于殷周之际,盛行于战国秦汉。铍最早被称为“夷矛”,春秋战国时期名称又演变为镁、铍、钛等,东周时代的宋、吴、秦、赵、燕等国长铍盛行,应用很广。这种兵器古书记载颇多,但可惜长期以来一直无完整实物出土。秦俑坑中出土的铜铍,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铜铍和矛的区别,除头的形制不同外,主要是装柄方法不同:矛是将柄纳入矛筒(銎)中,而铍是铍茎插入木柄中。外用绳等捆绑。铍的长柄末端装有铜锥,用来在一些情况下,攻击在身后的敌人。铍身还配有保护刃部的鞘。在大秦帝国时期,铁制兵器的逐渐兴起,让铍也逐渐转为使用铁来作为锻造原料。
……
矛,是中国古代一种用于直刺和扎挑的长柄格斗兵器。矛是古代军队中大量装备和使用时间最长的冷兵器之一。
矛的历史久远,其最原始的形态是用来狩猎的前端修尖的木棒。后来人们逐渐懂得用石头、兽骨制成矛头。缚在长木柄前端,增强杀伤效能。在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常发现用石头或动物骨角制造的矛头。奴隶社会的军队,已经使用青铜铸造的矛头。商朝时,铜矛已是重要的格斗兵器。
从商朝到战国时期,一直沿用青铜铸造的矛头,只是在形制上,由商朝的阔叶铜矛发展成为战国时的窄叶铜矛。矛柄的制作也更为精细,出现了积竹矜,即以木为芯,外圈以两层小竹片裹紧。涂漆,使柄坚韧而富有弹性。从战国晚期开始,较多使用钢铁矛头。在秦朝时期,钢铁制造的矛头完全取代青铜矛头。随着钢铁冶锻技术的提高,矛头的形体加大并更加锐利。
矛是一种纯粹的刺杀兵器。其构造简单,只有矛头、矛柄两部分。矛头分为“身”和“骱”两部分。矛身中部为“脊”,脊左右两边展开成带刃的矛叶。并向前聚集成锐利的尖锋。有的脊两侧带凹槽,称“饮血”,为矛头刺入人体时出血进气,以减少阻力。“骸”是用来连接脊的直筒,下粗上细便于装柄。
为防止拔矛时矛头脱落,有的矛矟两边铸有环状钮。可用绳穿过把矛头牢牢绑缚在柄上。矛柄有木柄和积竹柄两种。“积竹柄”是用细竹做柄,打通竹节,竹芯内填充木条,然后用绳裹扎起来涂上漆。积竹柄坚韧而富有弹性,不易折断,性能优于木柄。矛的基本形制有狭叶、阔叶、长叶、叶刃带系和凹口骹式等。主要功能是刺击,由矛头。柄和柄末端的激组成,它与戈、戟、殳、弓、矢并列为“五兵”。
春秋时期的矛,按其用途分为酋矛和夷矛两种。《周礼》考工记对其规格的记述,步兵用的酋矛为4.5米,战车士兵用的九矛为5.4米。但是,当柄长超过使者身长的三倍,用起来就不灵活了。所以,仍以2至3米长的为宜。《考工记》上说,酋矛柄长二丈,是步卒使用的兵器,夷矛柄长二丈四尺(均周尺),是战车上使用的武器。当时的矛头多为青铜质,但形制开始从凸脊扁体双叶形趋向三叶窄长棱锥形,前锋更加锐利,刺透力增强。銎部有穿孔,使矛头能更牢固地安装在柄端。
矛杆长度一般为270-290厘米.l971年长沙春秋晚期楚墓中出土的两支带柄之矛,一支柄长297厘米,木质;另一支柄长280厘米,“积竹”柄。
春秋后期,公元前484年(周敬王三十六年、鲁哀公十一年),齐军侵鲁,鲁季孙氏家臣冉求帅三百徒卒参加战斗,“用矛于齐师,故能入其军”。可见矛已是步兵同车兵战斗的有效兵器。
车战时代,两阵相对极远,非长兵不能及;故利用枪矛以为进攻之具,而佐之箭弩,矛之所以长丈八者,亦由于是。至马战时代,矛已觉其太长,不免有周转不灵之病,故用矛者已不若用枪者之多矣。
以迄近代,火器盛行,古兵刃淘汰殆尽,即习武者亦类多不知矛之使法,不若刀枪等法,尚未绝传也。兹在旧书摊上得抄本一,题曰《长矛八法》想系古之有心人,图绘以示后人者;考其使用之法,与长枪略同,枪中有八母枪,盖即脱胎于此,枪出于矛,其信然也。矛的出现在枪之前,和戈一样年代久远,是战车士兵的主要装备。用法和戈类似,也比较单一,所以。在战车没落以后,把锋尖部份改为铁的,用来装备步兵和骑兵。
后来,由于刺杀力更强的枪这种兵器的出现,矛也逐渐不时兴了。但是,迟至明代还能看到一种改良型的蛇矛仍在继续使用。
蛇矛通体铁制,由矛头、矛柄、矛鐏三部分组成。矛头长二尺余。扁平,弯曲如蛇形。两面有刃,故称蛇矛。因刃部分呈游动如蛇状,故此为名。
蛇矛全长可达5.6米左右,木柄,矛尖部分用铁制成,长约25厘米。矛尖部份采用这种形状,是为了增加刺杀的深度,加大伤口愈合难度,给予敌人致命伤害。
蛇矛的用法与一般的矛大致相同。主要架式为刺、挑、戮、划等,具有一往直前的突击能力。使用者的臂力愈大,蛇矛愈有把攻击对象穿透的强力效果。蛇矛的最大特征,在于其矛头的金属位置形如弯曲的蛇体,有着波浪式的曲线。矛尖形如蛇舌吐信,加强刺穿对象的威力。
……
戈,汉民族在先秦时期一种主要用于勾、啄的格斗兵器。流行于商至汉代。受石器时代的石镰、骨镰或陶镰的启发而产生。原为长柄,平头,刃在下边,可横击,又可用于勾杀,后因作战需要和使用方式不同。戈便分为长、中、短3种。商代已经有了铜戈,直到秦代作战时仍用戈。一般长戈用于车战,短戈用于步兵。戈的击法有勾挂、扎挑等。
而戈的规格普遍为宽2寸,内长7寸,胡长6寸,援长8寸,重1斤14两。柄长6尺6寸。
但实际上戈的尺寸并不一律。标准的戈。由戈头、柄、铜尊三部分组成。
戈头:分为援、内、胡三部分。
1.援:就是平出的刃,用来勾啄敌人,是戈的主要杀伤部。长约8寸,宽2寸,体狭长,多数体中有脊棱,剖面成扇菱形。援的上刃和下刃向前弧收,而聚成锐利的前锋。
2.内:位于援的后尾,呈棒状,用来安装木柄,有直的,也有末尾向下弯曲的。内上面有穿绳缚柄的孔,称为“穿”。为了避免在挥杀时向后脱,有的在援和内之阔设有突起的“阑”。
3.胡:戈援下刃接近阑的弧曲下延,并沿阑侧增升缚绳的穿孔,这部分称为“胡”。开始时,胡只是为了增加穿孔而设,胡越长穿孔越多,柄和戈头缚绑得更牢固,所以胡部就越来越长。两周时期将胡身加刃,增加了戈的勾割能力。胡的长度一般为戈刃的三倍,即6寸,到了战国时期,胡的长度又有所增加,成为长胡多穿式戈。
柲:即木柄。为了便于前砍后勾,多用扁圆形柄,以利于把持。戈柄的长度不一样,根据实战需要,步战用的柲短,车战用的柲长。
鐏:早期的鐏只是为了便于使戈在不用时插在地上,不致斜,所以在柄的尾端加上一个铜制鐏,并不能杀伤敌人。不过,近年来,发现有的商代戈鐏带有尖刺或锋刃,也可能用于刺击。
戈盛行于中国商朝至战国时期,具有击刺、勾?啄等多种功能。它的缺点是使用着难以使用长戈类兵器攻击后方的敌人,而很多人在使用戈近战的时候不够灵活。随着兵器和战术的发展,戈被逐渐淘汰,后一度成为仪仗兵器。
戈是先秦时代主要兵器之一,对后来兵器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影响甚至超越兵器本身,渗透到古代文化中。
“干戈”是古代兵器的总称,甲骨文已有了干和戈字,“执干戈以卫社稷”是《礼记?檀弓下》对干戈职能的总评述。干是分杈的树枝,用来抵御野兽与敌人的进犯,是原始社会时人类的防御武器;戈则是在木杆上缚上刃状物,或收获,或狩猎,后来发展成兵器,是一种典型的“勾兵”。干戈,一种用于防御,一种用于进攻,后来演变成盾、戟等兵器。古代学者将干、戈分别作为防御与进攻两大类兵器的代表。
……
殳有可能出现在春秋晚期,南方江淮流域的楚、蔡等国的一种兼有砸击和刺杀两种功能的有刃铜殳,在3米多长的八棱形积竹柄顶端,装有一个青铜殳头,殳头刃部一般呈三棱矛状、锋利异常,可以刺杀;顶部厚重,带有尖刺或饰以浮雕纹饰,可以砸击。
一些殳在柄上的中前段还套装有第二个带刺的铜箍,是一种很有威力的车战兵器。殳的金属首多为青铜制,可分有尖锋的实战用“锐殳”和无尖锋的仪仗用“晋殳”两类。殳主要用于车战。在两军车马交错冲撞时使其分开,故有棱而无刃。
殳长丈余且无锋刃的武器,其用法为打击。但不是棍棒。在出土的西周铜兵器中,有不少球形器,球形上铸有乳钉,球体中央有圆銎,可以安装木柄。用以撞击敌人。球体重500克至800克,乳钉少则3枚。多则18枚不等。
此铜球装上木柄即为殳,为车战时之击兵。湖北随县战国墓出土古兵器,器上铭文为“殳”。殳头呈三棱矛形,殳杆两端各有一个花球状和刺球状的铜箍,杆长3.4米。此种殳首端加尖形物为战国时期殳的一种变式。
在之后的发展当中,殳在很大程度上与矛这样的兵器在作用上重叠,而且在一些情况下,制作殳并不比起制作矛要简单,所以在大秦帝国或者是汉初时期。殳很快就逐渐没落,最终成为了奇门兵器而在历史上逐渐减少自己的存在感。
……
钺,一种古代的汉族武器,虽具备杀伤力,但是更多的是一些仪卫所用,和使用武器不同。在西方权力象征物是权杖,中国是钺。在原始社会时期。钺为成年男子的象征。钺确切来说是大斧,本来是刑具(用于斩首或者腰斩),而不是兵器。
而鉞主要有以下几种:
1、玄钺(即铁钺)。裴《集解》载,“宋均曰:‘玄钺用铁,不磨砺’”。晋崔豹《古今注?舆服》云:“金斧,黄钺也;铁斧。玄钺也。”陆机《江陵侯陆公谏》称:“金钺镜日,云旗降天。”李白《赠张相镐诗》云:“拥旄秉金钺,代鼓乘朱轮。”明黄道周《节寰袁公传》:“夷考当年,与公(袁可立)先后秉机佐钺者,名在刑书,历历可数,然后知公之完誉所得远矣。”
2、黄钺(饰以黄金之钺)。
3、戚扬(斧钺)。《毛传》道:“戚,斧也;扬,钺也。”
4、双钺。由长柄钺演变而成,钺身一面为扇形刃,刃阔约13厘米,锋利无比;另一面为长方形钺背,上有竖孔,安装钺柄;柄端装有铁剌,状如枪头,把端有牙形护手柄,长约53厘米。
钺作为中国古代汉族的一种兵器。其形制似斧,以砍劈为主。《说文解字》曰:“大者称钺,小者称斧。”两者区别在于斧刃较钺为窄,钺刃较宽大,呈弧形,似新月。《十八般武艺全书》载:钺头较斧大之三分,钺杆比斧杆约长50厘米。此外,还把斧背上有勾或刺,杆端有的斧,称为钺。
商朝出现了用青铜铸造的钺。这时的青铜钺仍保留了石钺的特点:刃部弧曲宽阔,两角略微上翘。商周时代斧钺类型很多,且质料优良。如《考工记》所载的同代青铜斧内含锡量约20%。周代有一种空头钺,大多是管形銎,上有孔,以安装斧柄。斧头中含有天然铜、铅、铁、锡、金等多种金属,质地坚韧,做工精良。但由于斧钺形体笨重,杀伤力远不如戈、刀、矛,所以渐渐脱离战场,成为一种礼兵器。曾在河南安阳殷墟中发现的妇好墓中,出土了两件大型青铜钺。其刃部宽约375~385毫米,重8.5~9公斤,上面铸有铭文:“妇好”。妇好是殷王武丁的妻子,她生前是一位骁勇善战的著名女统帅,曾多次率兵出征。这两件大钺正是她权威的象征。斧钺作为礼兵器在商周时有着重要的地位。
钺作为礼兵器,出现于早商,是许多贵族成年男子的陪葬品。到了西周时就少了,西周晚期基本上消失。但做为一种兵器,经过不断的改进,唐宋时期仍是一种主要的步兵武器,并有一个中兴过程。视斧钺与刀剑同等重要,对钺的形制有所改进,强调其功能作用,刃部加宽,持柄加长,便于操持,有利砍杀,这主要是因为唐宋期间的战争对象,来自北方民族镖悍的骑兵。对付骑兵,长柄斧钺又有意想不到的优势,上砍骑兵,下砍马蹄,以步战取胜。
………………………………………………分割线…………………………………………
张嘉师在大秦帝国的兵器发展史当中,可以说是走上了一条更重实用性的道路。
在眼下的大秦帝国的军队武器装备方面,很多在后世比较冷门的长兵器,张嘉师选择的是逐步取代其存在,而更换以作战效率更好的兵器。
当然,这种兵器的换装,需要的是时间以及相应的训练,才能够在作战当中发挥出作用。
而这一点,正好是张嘉师认为需要发展大秦帝国的军事实力,必然要经历的一个地步。(未完待续。)
本书来自 品&书
而在秦始皇陵的兵马俑当中,则是主要有着以下的几种兵器:弓、弩、铍、矛、戈、殳、剑、弯刀和钺。
除了部分应该是从库存中拿出来作为兵马俑兵器的弯刀之外,大部分青铜武器很有可能是始皇帝时期逐步用铁兵器替换下来的青铜武器。
当然,这种兵器有着一个说法,那就是这些青铜兵器的材质,并不适合作为正常武器使用,而是更加倾向作为陪葬品的青铜比拟。
这种说法,对于张嘉师而言并不是太重要,而重要的地方是,大秦帝国的常规制式兵器当中,除了弓,弩,弯刀之外,还有以下的武器:
……
铍,是古代著名长兵器之一,它是一种起源于短剑的长柄兵器,过去很多出土的铍兵曾被误作短剑。
而铍也有扁茎铜铍和铜铍两种,铜铍主要流行于战国时期的赵、楚等国。扁茎铜铍主要流行于秦国。
铍的外形极似短剑,铍之锋和短剑相同,平脊两刃,铍身断面为六边形,形制极像短剑,长约30~35厘米,后端为扁形或矩形的茎,用以装柄,一般在茎的近端处开有圆孔,以便穿钉固定在长柄上。后装长约3的积竹柄或木柄,是一种极其锐利的刺杀兵器。
而这种装上了长杆的铍,则是被称之为长铍。
从文献资料看,铍可能起源于殷周之际,盛行于战国秦汉。铍最早被称为“夷矛”,春秋战国时期名称又演变为镁、铍、钛等,东周时代的宋、吴、秦、赵、燕等国长铍盛行,应用很广。这种兵器古书记载颇多,但可惜长期以来一直无完整实物出土。秦俑坑中出土的铜铍,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铜铍和矛的区别,除头的形制不同外,主要是装柄方法不同:矛是将柄纳入矛筒(銎)中,而铍是铍茎插入木柄中。外用绳等捆绑。铍的长柄末端装有铜锥,用来在一些情况下,攻击在身后的敌人。铍身还配有保护刃部的鞘。在大秦帝国时期,铁制兵器的逐渐兴起,让铍也逐渐转为使用铁来作为锻造原料。
……
矛,是中国古代一种用于直刺和扎挑的长柄格斗兵器。矛是古代军队中大量装备和使用时间最长的冷兵器之一。
矛的历史久远,其最原始的形态是用来狩猎的前端修尖的木棒。后来人们逐渐懂得用石头、兽骨制成矛头。缚在长木柄前端,增强杀伤效能。在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常发现用石头或动物骨角制造的矛头。奴隶社会的军队,已经使用青铜铸造的矛头。商朝时,铜矛已是重要的格斗兵器。
从商朝到战国时期,一直沿用青铜铸造的矛头,只是在形制上,由商朝的阔叶铜矛发展成为战国时的窄叶铜矛。矛柄的制作也更为精细,出现了积竹矜,即以木为芯,外圈以两层小竹片裹紧。涂漆,使柄坚韧而富有弹性。从战国晚期开始,较多使用钢铁矛头。在秦朝时期,钢铁制造的矛头完全取代青铜矛头。随着钢铁冶锻技术的提高,矛头的形体加大并更加锐利。
矛是一种纯粹的刺杀兵器。其构造简单,只有矛头、矛柄两部分。矛头分为“身”和“骱”两部分。矛身中部为“脊”,脊左右两边展开成带刃的矛叶。并向前聚集成锐利的尖锋。有的脊两侧带凹槽,称“饮血”,为矛头刺入人体时出血进气,以减少阻力。“骸”是用来连接脊的直筒,下粗上细便于装柄。
为防止拔矛时矛头脱落,有的矛矟两边铸有环状钮。可用绳穿过把矛头牢牢绑缚在柄上。矛柄有木柄和积竹柄两种。“积竹柄”是用细竹做柄,打通竹节,竹芯内填充木条,然后用绳裹扎起来涂上漆。积竹柄坚韧而富有弹性,不易折断,性能优于木柄。矛的基本形制有狭叶、阔叶、长叶、叶刃带系和凹口骹式等。主要功能是刺击,由矛头。柄和柄末端的激组成,它与戈、戟、殳、弓、矢并列为“五兵”。
春秋时期的矛,按其用途分为酋矛和夷矛两种。《周礼》考工记对其规格的记述,步兵用的酋矛为4.5米,战车士兵用的九矛为5.4米。但是,当柄长超过使者身长的三倍,用起来就不灵活了。所以,仍以2至3米长的为宜。《考工记》上说,酋矛柄长二丈,是步卒使用的兵器,夷矛柄长二丈四尺(均周尺),是战车上使用的武器。当时的矛头多为青铜质,但形制开始从凸脊扁体双叶形趋向三叶窄长棱锥形,前锋更加锐利,刺透力增强。銎部有穿孔,使矛头能更牢固地安装在柄端。
矛杆长度一般为270-290厘米.l971年长沙春秋晚期楚墓中出土的两支带柄之矛,一支柄长297厘米,木质;另一支柄长280厘米,“积竹”柄。
春秋后期,公元前484年(周敬王三十六年、鲁哀公十一年),齐军侵鲁,鲁季孙氏家臣冉求帅三百徒卒参加战斗,“用矛于齐师,故能入其军”。可见矛已是步兵同车兵战斗的有效兵器。
车战时代,两阵相对极远,非长兵不能及;故利用枪矛以为进攻之具,而佐之箭弩,矛之所以长丈八者,亦由于是。至马战时代,矛已觉其太长,不免有周转不灵之病,故用矛者已不若用枪者之多矣。
以迄近代,火器盛行,古兵刃淘汰殆尽,即习武者亦类多不知矛之使法,不若刀枪等法,尚未绝传也。兹在旧书摊上得抄本一,题曰《长矛八法》想系古之有心人,图绘以示后人者;考其使用之法,与长枪略同,枪中有八母枪,盖即脱胎于此,枪出于矛,其信然也。矛的出现在枪之前,和戈一样年代久远,是战车士兵的主要装备。用法和戈类似,也比较单一,所以。在战车没落以后,把锋尖部份改为铁的,用来装备步兵和骑兵。
后来,由于刺杀力更强的枪这种兵器的出现,矛也逐渐不时兴了。但是,迟至明代还能看到一种改良型的蛇矛仍在继续使用。
蛇矛通体铁制,由矛头、矛柄、矛鐏三部分组成。矛头长二尺余。扁平,弯曲如蛇形。两面有刃,故称蛇矛。因刃部分呈游动如蛇状,故此为名。
蛇矛全长可达5.6米左右,木柄,矛尖部分用铁制成,长约25厘米。矛尖部份采用这种形状,是为了增加刺杀的深度,加大伤口愈合难度,给予敌人致命伤害。
蛇矛的用法与一般的矛大致相同。主要架式为刺、挑、戮、划等,具有一往直前的突击能力。使用者的臂力愈大,蛇矛愈有把攻击对象穿透的强力效果。蛇矛的最大特征,在于其矛头的金属位置形如弯曲的蛇体,有着波浪式的曲线。矛尖形如蛇舌吐信,加强刺穿对象的威力。
……
戈,汉民族在先秦时期一种主要用于勾、啄的格斗兵器。流行于商至汉代。受石器时代的石镰、骨镰或陶镰的启发而产生。原为长柄,平头,刃在下边,可横击,又可用于勾杀,后因作战需要和使用方式不同。戈便分为长、中、短3种。商代已经有了铜戈,直到秦代作战时仍用戈。一般长戈用于车战,短戈用于步兵。戈的击法有勾挂、扎挑等。
而戈的规格普遍为宽2寸,内长7寸,胡长6寸,援长8寸,重1斤14两。柄长6尺6寸。
但实际上戈的尺寸并不一律。标准的戈。由戈头、柄、铜尊三部分组成。
戈头:分为援、内、胡三部分。
1.援:就是平出的刃,用来勾啄敌人,是戈的主要杀伤部。长约8寸,宽2寸,体狭长,多数体中有脊棱,剖面成扇菱形。援的上刃和下刃向前弧收,而聚成锐利的前锋。
2.内:位于援的后尾,呈棒状,用来安装木柄,有直的,也有末尾向下弯曲的。内上面有穿绳缚柄的孔,称为“穿”。为了避免在挥杀时向后脱,有的在援和内之阔设有突起的“阑”。
3.胡:戈援下刃接近阑的弧曲下延,并沿阑侧增升缚绳的穿孔,这部分称为“胡”。开始时,胡只是为了增加穿孔而设,胡越长穿孔越多,柄和戈头缚绑得更牢固,所以胡部就越来越长。两周时期将胡身加刃,增加了戈的勾割能力。胡的长度一般为戈刃的三倍,即6寸,到了战国时期,胡的长度又有所增加,成为长胡多穿式戈。
柲:即木柄。为了便于前砍后勾,多用扁圆形柄,以利于把持。戈柄的长度不一样,根据实战需要,步战用的柲短,车战用的柲长。
鐏:早期的鐏只是为了便于使戈在不用时插在地上,不致斜,所以在柄的尾端加上一个铜制鐏,并不能杀伤敌人。不过,近年来,发现有的商代戈鐏带有尖刺或锋刃,也可能用于刺击。
戈盛行于中国商朝至战国时期,具有击刺、勾?啄等多种功能。它的缺点是使用着难以使用长戈类兵器攻击后方的敌人,而很多人在使用戈近战的时候不够灵活。随着兵器和战术的发展,戈被逐渐淘汰,后一度成为仪仗兵器。
戈是先秦时代主要兵器之一,对后来兵器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影响甚至超越兵器本身,渗透到古代文化中。
“干戈”是古代兵器的总称,甲骨文已有了干和戈字,“执干戈以卫社稷”是《礼记?檀弓下》对干戈职能的总评述。干是分杈的树枝,用来抵御野兽与敌人的进犯,是原始社会时人类的防御武器;戈则是在木杆上缚上刃状物,或收获,或狩猎,后来发展成兵器,是一种典型的“勾兵”。干戈,一种用于防御,一种用于进攻,后来演变成盾、戟等兵器。古代学者将干、戈分别作为防御与进攻两大类兵器的代表。
……
殳有可能出现在春秋晚期,南方江淮流域的楚、蔡等国的一种兼有砸击和刺杀两种功能的有刃铜殳,在3米多长的八棱形积竹柄顶端,装有一个青铜殳头,殳头刃部一般呈三棱矛状、锋利异常,可以刺杀;顶部厚重,带有尖刺或饰以浮雕纹饰,可以砸击。
一些殳在柄上的中前段还套装有第二个带刺的铜箍,是一种很有威力的车战兵器。殳的金属首多为青铜制,可分有尖锋的实战用“锐殳”和无尖锋的仪仗用“晋殳”两类。殳主要用于车战。在两军车马交错冲撞时使其分开,故有棱而无刃。
殳长丈余且无锋刃的武器,其用法为打击。但不是棍棒。在出土的西周铜兵器中,有不少球形器,球形上铸有乳钉,球体中央有圆銎,可以安装木柄。用以撞击敌人。球体重500克至800克,乳钉少则3枚。多则18枚不等。
此铜球装上木柄即为殳,为车战时之击兵。湖北随县战国墓出土古兵器,器上铭文为“殳”。殳头呈三棱矛形,殳杆两端各有一个花球状和刺球状的铜箍,杆长3.4米。此种殳首端加尖形物为战国时期殳的一种变式。
在之后的发展当中,殳在很大程度上与矛这样的兵器在作用上重叠,而且在一些情况下,制作殳并不比起制作矛要简单,所以在大秦帝国或者是汉初时期。殳很快就逐渐没落,最终成为了奇门兵器而在历史上逐渐减少自己的存在感。
……
钺,一种古代的汉族武器,虽具备杀伤力,但是更多的是一些仪卫所用,和使用武器不同。在西方权力象征物是权杖,中国是钺。在原始社会时期。钺为成年男子的象征。钺确切来说是大斧,本来是刑具(用于斩首或者腰斩),而不是兵器。
而鉞主要有以下几种:
1、玄钺(即铁钺)。裴《集解》载,“宋均曰:‘玄钺用铁,不磨砺’”。晋崔豹《古今注?舆服》云:“金斧,黄钺也;铁斧。玄钺也。”陆机《江陵侯陆公谏》称:“金钺镜日,云旗降天。”李白《赠张相镐诗》云:“拥旄秉金钺,代鼓乘朱轮。”明黄道周《节寰袁公传》:“夷考当年,与公(袁可立)先后秉机佐钺者,名在刑书,历历可数,然后知公之完誉所得远矣。”
2、黄钺(饰以黄金之钺)。
3、戚扬(斧钺)。《毛传》道:“戚,斧也;扬,钺也。”
4、双钺。由长柄钺演变而成,钺身一面为扇形刃,刃阔约13厘米,锋利无比;另一面为长方形钺背,上有竖孔,安装钺柄;柄端装有铁剌,状如枪头,把端有牙形护手柄,长约53厘米。
钺作为中国古代汉族的一种兵器。其形制似斧,以砍劈为主。《说文解字》曰:“大者称钺,小者称斧。”两者区别在于斧刃较钺为窄,钺刃较宽大,呈弧形,似新月。《十八般武艺全书》载:钺头较斧大之三分,钺杆比斧杆约长50厘米。此外,还把斧背上有勾或刺,杆端有的斧,称为钺。
商朝出现了用青铜铸造的钺。这时的青铜钺仍保留了石钺的特点:刃部弧曲宽阔,两角略微上翘。商周时代斧钺类型很多,且质料优良。如《考工记》所载的同代青铜斧内含锡量约20%。周代有一种空头钺,大多是管形銎,上有孔,以安装斧柄。斧头中含有天然铜、铅、铁、锡、金等多种金属,质地坚韧,做工精良。但由于斧钺形体笨重,杀伤力远不如戈、刀、矛,所以渐渐脱离战场,成为一种礼兵器。曾在河南安阳殷墟中发现的妇好墓中,出土了两件大型青铜钺。其刃部宽约375~385毫米,重8.5~9公斤,上面铸有铭文:“妇好”。妇好是殷王武丁的妻子,她生前是一位骁勇善战的著名女统帅,曾多次率兵出征。这两件大钺正是她权威的象征。斧钺作为礼兵器在商周时有着重要的地位。
钺作为礼兵器,出现于早商,是许多贵族成年男子的陪葬品。到了西周时就少了,西周晚期基本上消失。但做为一种兵器,经过不断的改进,唐宋时期仍是一种主要的步兵武器,并有一个中兴过程。视斧钺与刀剑同等重要,对钺的形制有所改进,强调其功能作用,刃部加宽,持柄加长,便于操持,有利砍杀,这主要是因为唐宋期间的战争对象,来自北方民族镖悍的骑兵。对付骑兵,长柄斧钺又有意想不到的优势,上砍骑兵,下砍马蹄,以步战取胜。
………………………………………………分割线…………………………………………
张嘉师在大秦帝国的兵器发展史当中,可以说是走上了一条更重实用性的道路。
在眼下的大秦帝国的军队武器装备方面,很多在后世比较冷门的长兵器,张嘉师选择的是逐步取代其存在,而更换以作战效率更好的兵器。
当然,这种兵器的换装,需要的是时间以及相应的训练,才能够在作战当中发挥出作用。
而这一点,正好是张嘉师认为需要发展大秦帝国的军事实力,必然要经历的一个地步。(未完待续。)
本书来自 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