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四十年建设的伟大篇章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都市小说网 www.dsxsw.net,最快更新钟爱之国最新章节!
编委会因为大部分主编,都是五十年代新瓦片国的第一批大学生,所以整个编委会充满了这个时代的国企所欠缺的积极和热情。
叶芦伟上一世在这个氛围中如鱼得水,快乐地和一帮六七十岁的老头老太太工作学习,感觉自己处在一个不被外界打扰的真正象牙塔中,无拘无束地自由学习,简直是自己梦中最美妙的人生了。
虽然后来这本书因为眼界和实际建筑历史太短,出书之日就显得很落后,却总是那四十年的建筑缩影,起码是这帮老头老太太的毕生心血。叶芦伟这一世不需要再去阅读大量竣工资料和工程背景,整理归纳的速度就比上一世快了不止十倍。
正式上班才三天,严文中老先生就发现了叶芦伟的“不凡”,之前只是想要一个“笔杆子”来帮忙整理修饰文字内容,却不想来了一个妖孽,归纳整理的内容水平又高动作又快,而且主动帮着挑选归集了一部分工程资料。选择的主题和重点,列出的技术应用大纲都是中规中矩,把编委会几个老头子高兴坏了,甚至弃了几个才毕业的科班生,把选择工程项目和归纳技术方案的工作划了一部分给叶芦伟。
前一世的叶芦伟初到编委会的时候,技术资料看起来都非常的吃力,需要一边查参考书一边咨询严老等才能开展工作。现在这本书的大约内容都还记得,特别是当年经他的手编写的内容完全记得清清楚楚。
这次再来昨日重现,叶芦伟一来就把大约记得的内容直接列了一个大纲,用张零号图纸画了个巨大的目录图,假装自己列出一个阅读重点大纲,每日往贴在墙上的大纲里填进度和内容。
这张表没填几天,整个编委会就轰动了。严老先生亲自过来察看,并且亲切接见了“天才般”的叶芦伟,叶芦伟装嫩水平已日渐成熟,在严老办公室“羞涩”的承认自己对工程技术有很大的兴趣,因为家里穷才去读了个混饭碗的中专,实际上早就梦想自己做一名光荣的工程技术人员,所以在学习之余对中万局的历史和工程技术有大量的学习和阅读。
严老先生是个严谨的学术人,并没有因为叶芦伟的一张大纲就把他列入主编,而是跟前世一样,为了培养叶芦伟,把他列入自己的弟子一类,办公桌也不再放在大办公室,而是搬去了他隔壁的资料室,方便阅读的同时,也方便叶芦伟随时不懂就问。
这一世更进一步的是,严老没有让他自由选择阅读,而是列出一个书目,并且提供了其中绝大部分的专业书籍给叶芦伟,要求他工作之余系统地学习工程技术专业知识。
叶芦伟大为感动,这是一个老一辈知识份子,对末学后进能做到的最好爱护了。要知道现在不是后世知识和资讯爆炸的时代,好多的专业书籍在普通书店都没得卖。再说浩如烟海的书籍中,有人给梳理出一个阶梯合理,内容合适的书目,已经很提携后进了。
叶芦伟不忍让严老的心血被浇了冷水,只好把大部分书籍抱回招待所自己的房间搁着,没事翻翻,搁得差不多了就去找严老先生换一批。然后拿后世自己经历的一些大工程项目做虚拟条件,请教一些远远超出一个大学生水平的问题,让严老先生吃惊的同时,又大大满足,没想到退休过后,能遇到一个进步这么快的弟子,真是老怀大慰。
施工单位能遇到的技术难题,都是基本上现阶段无解的复杂地质情况的处理方案,没有实际考察地质的情况下,老头老太太们也不轻易出方案,只提出了一些保守的参考议见,如果实际工程中真遇到了,只好视情况再选择成本相对较低的方案来尝试。
施工技术发展到瓦片国这样的规模和水平,基本上没有什么地方是“施工禁区”和“做不了”,区别只在于愿不愿意花大价钱去实施。
当然,后世一些建设业主的骗贷骗施龌龊方案,为了老头老太们的健康作想,叶芦伟就不想拿出来气他们了,虽然这些并不真正实施的“正确方案”,才是后世叶芦伟安身立命的技能。
编委会除了严文中老先生为首的十一名主编和顾问,还有两名行办支援的“打字员”和包括叶芦伟在内的五名年青人。档案室和技术处直接归属编委会调用,名单不列入编委会而已。
两名打字员是公司领导的夫人,分章节清样是直接送出去印刷厂制作的,日常也没有要打印的东西,主要是来打酱油的。
其它四名科班出生的大学生年轻人,基本上都来公司一年两年的。因为严文中先生对叶芦伟的另眼相看,这四人自抱成团,都有点排斥叶芦伟。
这一世严老先生对叶芦伟更好,所以人家也就更加不满。人家四个堂堂的建筑专业毕业生,你一个邮电中专生,完全不是一个星球的感觉。严老先生虽然对他们也不错,却显然没有对叶芦伟更好,人家不满也是正常的。
前一世叶芦伟时间用来学习都不够,再说心智到底没怎么成熟,自动忽略了别人的冷落排斥。这一世叶芦伟天天一样的微笑着上班,却是主动忽略了别人的冷眼。几个二十来岁的小孩子,真心提不起跟他们计较的心情。
况且,这个编委会对叶芦伟这种需要专业学习的人是个重大机会,对那四个专业出生的大学生却是一剂慢性懒药。
老头老太主编们太过认真负责,放出来的工作其实技术含量和工作量都很低,如果自己没有一颗主动学习的心,编委会太过轻闲的工作就会把人耍懒。前一世这四个优选出来的大学生,实际上相当于耽误了半年多的实际工作机会,人也被机关按部就班的生活给养废了,以为一线工地上也一样这样的轻闲。
编委工作结束后,四人中有三人选择去一线,却因为水土不服好一阵才适应过来,后来的成就总算跟同年毕业的差不了太多。另外一人却贪图总公司日子安逸,选择了留在技术处搞内业,后来的成就差了许多。
叶芦伟把日后成书的大目录搞出来挂在墙上,目标很明确,就是帮老先生们提前把他们的想法列出来,让他们尽快确定思路和目录,然后大家再依次往里填内容。
企业编年史这种东西,除了歌功颂德,真还不好说有其它什么作用。施工方法都过时了,完工工程好多都是落后技术,马上面临改建或者拆除,说起来都是教训的多,哪里来的成功嘛。
前一世叶芦伟吐槽的主要就是这种明知落后的东西,却非要说成是“当时的先进经验”。拟定文字内容的人一旦心里别扭,甚至抗拒,写出来的文字自然就好不了。
这一世的叶芦伟当然不可能再当二货小青年,计划当个文艺小青年,一点不带情绪地书写出“四十年建设的伟大篇章”。
就这样白天上上班,找找严老先生给的那堆书里的有趣内容读一读。下班了带着一颗考古的心和历史的眼,到蜀都各处走走看看,对比日后的巨大变化,让自己心里充满感慨的同时,下手买下了几处老房子,平均每平方米才不到五百!便宜得不可思议。
国庆节来临前,叶芦伟花光了自己的第一桶金,反正自己也不会其它的投资,股票市场只记得到几次大的股灾,什么时候涨的却只有个大概的映像,以上一世在股市上的惨痛经历,叶芦伟不认为自己有那个本事去挣股市的钱。
或者在几次股灾前去小玩几把是可以的,虽然知道红庙子,什么深发展,却根本不敢小视庄家的手段,还是离远点好些,避免手痒失财。
钱花光了叶芦伟才想起应该给自己留台桑塔纳的钱啊,这用惯了车的人,没了自己的车真心有点不习惯。可是想到桑塔纳拖拉机那死贵的价钱和拙劣的性能,叶芦伟又觉得现在去买实在大为不值。还是前世小市民精神啊,没有一点穿越人士开豪车住洋房,戴金表挂金链的觉悟。
因为没有车子,叶芦伟也懒得搬去自己在西边买的那几套房子,就住在东边公司招待所,又有人整理又有二十四小时热水,少有的方便快捷。
唯一不爽的两人住房间,也被叶芦伟的零食攻势征服了的前台服务员大姐们解决了。除非真的住不下了,叶芦伟的房间是不可能再有人住进来的。
想到自己一个人住的问题,叶芦伟突然想起大大的不妙,自己忘了一件事。
国庆后公司补招了一批连公司技术学校都考不起的“非农业人口”职工子女,这批人员大约十月中旬报道,然后有一部分领导子女不愿去工地一线吃苦,就分配到公司在蜀都的这几个机构或者分公司办事处。
而其中有一个“十三太保”之一的小太妹,会被分到招待所当服务员。
编委会因为大部分主编,都是五十年代新瓦片国的第一批大学生,所以整个编委会充满了这个时代的国企所欠缺的积极和热情。
叶芦伟上一世在这个氛围中如鱼得水,快乐地和一帮六七十岁的老头老太太工作学习,感觉自己处在一个不被外界打扰的真正象牙塔中,无拘无束地自由学习,简直是自己梦中最美妙的人生了。
虽然后来这本书因为眼界和实际建筑历史太短,出书之日就显得很落后,却总是那四十年的建筑缩影,起码是这帮老头老太太的毕生心血。叶芦伟这一世不需要再去阅读大量竣工资料和工程背景,整理归纳的速度就比上一世快了不止十倍。
正式上班才三天,严文中老先生就发现了叶芦伟的“不凡”,之前只是想要一个“笔杆子”来帮忙整理修饰文字内容,却不想来了一个妖孽,归纳整理的内容水平又高动作又快,而且主动帮着挑选归集了一部分工程资料。选择的主题和重点,列出的技术应用大纲都是中规中矩,把编委会几个老头子高兴坏了,甚至弃了几个才毕业的科班生,把选择工程项目和归纳技术方案的工作划了一部分给叶芦伟。
前一世的叶芦伟初到编委会的时候,技术资料看起来都非常的吃力,需要一边查参考书一边咨询严老等才能开展工作。现在这本书的大约内容都还记得,特别是当年经他的手编写的内容完全记得清清楚楚。
这次再来昨日重现,叶芦伟一来就把大约记得的内容直接列了一个大纲,用张零号图纸画了个巨大的目录图,假装自己列出一个阅读重点大纲,每日往贴在墙上的大纲里填进度和内容。
这张表没填几天,整个编委会就轰动了。严老先生亲自过来察看,并且亲切接见了“天才般”的叶芦伟,叶芦伟装嫩水平已日渐成熟,在严老办公室“羞涩”的承认自己对工程技术有很大的兴趣,因为家里穷才去读了个混饭碗的中专,实际上早就梦想自己做一名光荣的工程技术人员,所以在学习之余对中万局的历史和工程技术有大量的学习和阅读。
严老先生是个严谨的学术人,并没有因为叶芦伟的一张大纲就把他列入主编,而是跟前世一样,为了培养叶芦伟,把他列入自己的弟子一类,办公桌也不再放在大办公室,而是搬去了他隔壁的资料室,方便阅读的同时,也方便叶芦伟随时不懂就问。
这一世更进一步的是,严老没有让他自由选择阅读,而是列出一个书目,并且提供了其中绝大部分的专业书籍给叶芦伟,要求他工作之余系统地学习工程技术专业知识。
叶芦伟大为感动,这是一个老一辈知识份子,对末学后进能做到的最好爱护了。要知道现在不是后世知识和资讯爆炸的时代,好多的专业书籍在普通书店都没得卖。再说浩如烟海的书籍中,有人给梳理出一个阶梯合理,内容合适的书目,已经很提携后进了。
叶芦伟不忍让严老的心血被浇了冷水,只好把大部分书籍抱回招待所自己的房间搁着,没事翻翻,搁得差不多了就去找严老先生换一批。然后拿后世自己经历的一些大工程项目做虚拟条件,请教一些远远超出一个大学生水平的问题,让严老先生吃惊的同时,又大大满足,没想到退休过后,能遇到一个进步这么快的弟子,真是老怀大慰。
施工单位能遇到的技术难题,都是基本上现阶段无解的复杂地质情况的处理方案,没有实际考察地质的情况下,老头老太太们也不轻易出方案,只提出了一些保守的参考议见,如果实际工程中真遇到了,只好视情况再选择成本相对较低的方案来尝试。
施工技术发展到瓦片国这样的规模和水平,基本上没有什么地方是“施工禁区”和“做不了”,区别只在于愿不愿意花大价钱去实施。
当然,后世一些建设业主的骗贷骗施龌龊方案,为了老头老太们的健康作想,叶芦伟就不想拿出来气他们了,虽然这些并不真正实施的“正确方案”,才是后世叶芦伟安身立命的技能。
编委会除了严文中老先生为首的十一名主编和顾问,还有两名行办支援的“打字员”和包括叶芦伟在内的五名年青人。档案室和技术处直接归属编委会调用,名单不列入编委会而已。
两名打字员是公司领导的夫人,分章节清样是直接送出去印刷厂制作的,日常也没有要打印的东西,主要是来打酱油的。
其它四名科班出生的大学生年轻人,基本上都来公司一年两年的。因为严文中先生对叶芦伟的另眼相看,这四人自抱成团,都有点排斥叶芦伟。
这一世严老先生对叶芦伟更好,所以人家也就更加不满。人家四个堂堂的建筑专业毕业生,你一个邮电中专生,完全不是一个星球的感觉。严老先生虽然对他们也不错,却显然没有对叶芦伟更好,人家不满也是正常的。
前一世叶芦伟时间用来学习都不够,再说心智到底没怎么成熟,自动忽略了别人的冷落排斥。这一世叶芦伟天天一样的微笑着上班,却是主动忽略了别人的冷眼。几个二十来岁的小孩子,真心提不起跟他们计较的心情。
况且,这个编委会对叶芦伟这种需要专业学习的人是个重大机会,对那四个专业出生的大学生却是一剂慢性懒药。
老头老太主编们太过认真负责,放出来的工作其实技术含量和工作量都很低,如果自己没有一颗主动学习的心,编委会太过轻闲的工作就会把人耍懒。前一世这四个优选出来的大学生,实际上相当于耽误了半年多的实际工作机会,人也被机关按部就班的生活给养废了,以为一线工地上也一样这样的轻闲。
编委工作结束后,四人中有三人选择去一线,却因为水土不服好一阵才适应过来,后来的成就总算跟同年毕业的差不了太多。另外一人却贪图总公司日子安逸,选择了留在技术处搞内业,后来的成就差了许多。
叶芦伟把日后成书的大目录搞出来挂在墙上,目标很明确,就是帮老先生们提前把他们的想法列出来,让他们尽快确定思路和目录,然后大家再依次往里填内容。
企业编年史这种东西,除了歌功颂德,真还不好说有其它什么作用。施工方法都过时了,完工工程好多都是落后技术,马上面临改建或者拆除,说起来都是教训的多,哪里来的成功嘛。
前一世叶芦伟吐槽的主要就是这种明知落后的东西,却非要说成是“当时的先进经验”。拟定文字内容的人一旦心里别扭,甚至抗拒,写出来的文字自然就好不了。
这一世的叶芦伟当然不可能再当二货小青年,计划当个文艺小青年,一点不带情绪地书写出“四十年建设的伟大篇章”。
就这样白天上上班,找找严老先生给的那堆书里的有趣内容读一读。下班了带着一颗考古的心和历史的眼,到蜀都各处走走看看,对比日后的巨大变化,让自己心里充满感慨的同时,下手买下了几处老房子,平均每平方米才不到五百!便宜得不可思议。
国庆节来临前,叶芦伟花光了自己的第一桶金,反正自己也不会其它的投资,股票市场只记得到几次大的股灾,什么时候涨的却只有个大概的映像,以上一世在股市上的惨痛经历,叶芦伟不认为自己有那个本事去挣股市的钱。
或者在几次股灾前去小玩几把是可以的,虽然知道红庙子,什么深发展,却根本不敢小视庄家的手段,还是离远点好些,避免手痒失财。
钱花光了叶芦伟才想起应该给自己留台桑塔纳的钱啊,这用惯了车的人,没了自己的车真心有点不习惯。可是想到桑塔纳拖拉机那死贵的价钱和拙劣的性能,叶芦伟又觉得现在去买实在大为不值。还是前世小市民精神啊,没有一点穿越人士开豪车住洋房,戴金表挂金链的觉悟。
因为没有车子,叶芦伟也懒得搬去自己在西边买的那几套房子,就住在东边公司招待所,又有人整理又有二十四小时热水,少有的方便快捷。
唯一不爽的两人住房间,也被叶芦伟的零食攻势征服了的前台服务员大姐们解决了。除非真的住不下了,叶芦伟的房间是不可能再有人住进来的。
想到自己一个人住的问题,叶芦伟突然想起大大的不妙,自己忘了一件事。
国庆后公司补招了一批连公司技术学校都考不起的“非农业人口”职工子女,这批人员大约十月中旬报道,然后有一部分领导子女不愿去工地一线吃苦,就分配到公司在蜀都的这几个机构或者分公司办事处。
而其中有一个“十三太保”之一的小太妹,会被分到招待所当服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