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 章 送船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都市小说网 www.dsxsw.net,最快更新我的女儿我的家乡最新章节!
下来几天,廖承志成了养心谷小学二年级的一名插班生。
每天天一亮他就自已起来一遍又一遍地练武;上学时更是认认真真地学,举手发问比谁都勤快;放学后也是拼了命的运动。瞧他那架式,不把自己练得瘦上一半都决不罢休。
廖承志的模样,廖金海夫妻看在眼里惊在心里。
“苏老弟,”他好奇地跑过来问苏武,“你到底给我家那小子灌了什么迷魂汤?现在看起来简直像换了个人一样。”
说这句话的时候,廖金海高高翘着大拇指,那张大胖脸上满满的全是佩服。
他连连摇头感概,“早知道老弟你有这本事,我就不会费事赶那混小子回她奶奶那里,一直让他留在养心谷这里了。”
呵呵!
苏武神秘地笑了笑。
廖金海说得既对又不对。
廖承志之所以会这么听苏武的话,并不是他真的有什么教孩子的特殊本事,更多的是因为苏武占了天时地利的原因。
如果没有石端敏登塔和布老虎离开这两件事,恰好掐住了廖承志的命门,估计他还是会大概率和以前一样该玩就玩,想浪就浪。
和廖金海客套了会,苏武的电话响了起来。
是房为民打来的。
“小五,一批船马上要运到养心谷的停车场。赶紧找人把它们搬回去!”
“什么船?”苏武有些茫然。
除了早先在张海平那里订过船外,他可不记得自己或者叶婷在其他地方订过什么船。
然而张海平一直在住院,现在人又到了养心谷。苏武一看老人家的身体状况,并没有再提过什么船不船的事。
电话那头的房为民古怪地回了一句:“就是张爷爷的船啊。他的小孙子刚刚压车把船送到养心谷这里!”
啊?
苏武很快反应过来。
那天他见到张海平时,心里一直有个疑问。
老人家已经这样的风烛残年,他家人心也是够大。居然敢直接送他上了南下的高铁,也不怕老人家万一在路上发生什么意外。
现在听房为民一说,才知道张海平出发前还是做了准备。
前有房为民在养心谷接待,后有小孙子立即押着船赶了过来。
苏武擦了把汗,好奇地眨了眨眼睛。
“房子,这是什么时候做好的船?张爷爷之前不一直在住院吗?”
呵呵!
房为民也不意外,随即说了说他知道的情况。
很快,苏武听明白了。
这批船一共有九条,其中有五条是传统乌篷船,另外四条是类似于画舫的浏览观光船。载客量都在五到十人之间。
押运过来的是张海平最小的孙子,名字叫张清华。
张清华?
苏武若有所思地念叨了下这个名字。
很显然张清华出生时,他父母最大的期望就是想儿子长大后能考上像清华这样的好学校,而不是去继承他爷爷的造船手艺。
事实上张清华也没有,尽管平日里他和张海平的爷孙关系最好。
这些船是张海平最近这些年做好的,一直放在家里当成了收藏品,还没下过水。
说到这的时候,视频对面的房为民无语地摇了摇头。
“确切说,这九条船并不是张爷爷做来出售或者下水使用的,而是做来展示给别人看的。当然它们的性能十分优秀,现在下水使用绝对没问题。”
“做出来给人看的船?”苏武听得糊里糊涂,“这是怎么回事?”
房为民感概地笑了笑。
“还是不和马叔之前一样的问题?做这些船都是为了找手艺传人。可惜张爷爷他没有马叔那么好命……”
原来十几年前张海平就感觉自己时日无多,加之家里又一直没有子孙后代愿意继承这门手艺,他只好像早期的李雁一样,自己外出去寻找对手工造船感兴趣的年轻人。
只不过手工造船既不像李雁的琴与书法那样可以直观感受,也不像马叔的传统木雕那样要么可以用在装饰上要么是件完整的艺术品。
手工造船这东西,其实可以算是种艺术品。可惜的是船在更多人的认知里是一种谋生工具,从来与艺术无关。
而造船从准备材料到完成整艘船,经历的时间通常都以年或月来计算。
现代生活节奏太快。或许某天有年轻人突然对张海平的手工造船起了兴趣,然而没等他看到整艘船完成,那点突如其来的兴趣已经在忙忙碌碌的日常生活消磨不见。
为了吸引年轻人的眼球,一把年纪的张海平也是费尽了心思。
他左思右想后,干脆学起了机械工厂的造船流程。
那就是先把整艘船的零配件一一手工做好,然后带着它沿着海岸线漫无目的地开车前进。如果路上遇到有年轻人对此感兴趣,他就以最快最利索的速度把船给组装起来下水展示。
可惜张海平这一找就找了整整九年。连船都造好了九艘,却依然没有遇到对手工造船感兴趣的年轻人。
现在他倒是直接把九艘船都运到了养心谷。
人一旦上了年纪,多少有些迷信。都说九九归零,张海平觉得既然自己连续造了九艘展示船都找不到一个传人,估计此生也就无望了。
唉!
苏武听到这,只能爱莫能助地叹了口气,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房子,如果这些船下水后质量没有问题的话,我们就收下吧。”
他看了看房为民,“只是不知道我们该出多少钱?”
“这……”
房为民看了旁边一眼,脸色更是古怪。
“张爷爷说不要钱。反正放在家里也是占地方。等他走后,估计这些船的后果都是风吹日晒最后烂成堆破木头。”
“这怎么行?”苏武擦汗。
一艘能载五到十人的船还是挺大的,木料手工什么的先不说,就是千里迢迢从房为民老家运到养心谷这里,那运费也是一笔不小的钱。
最重要的是无论苏武或者养心谷,现在都不缺钱,犯不着贪这点小便宜。
房为民点点头。
他了解苏武的性子,便和张海平商量了一会,随便要了个不高不低的友情价。
挂了电话,苏武便去找人帮忙盯着搬船体。
只是养心谷现在到处都在搞建设。苏武拿着手机在外面转了一圈,一时间除了苏晚这种跑都跑不快的小鬼头,还真找不到闲人。
村民们最近手里有了钱,一个个一家家的也纷纷和苏晴一样翻新甚至重建自已家。
最直观的就是苏武的伯父苏平,他组建的建筑队现在接到的工程排了老长一串,每天除了练习登塔外都忙得没日没夜不可交开的。
最后苏武只得和相对空闲的苏建国、苏海一起去了河对面的停车场。
这儿苏海的家已经建得七七八八,过阵子再装修一下,估计重阳左右就可以搬回新家住。
下来几天,廖承志成了养心谷小学二年级的一名插班生。
每天天一亮他就自已起来一遍又一遍地练武;上学时更是认认真真地学,举手发问比谁都勤快;放学后也是拼了命的运动。瞧他那架式,不把自己练得瘦上一半都决不罢休。
廖承志的模样,廖金海夫妻看在眼里惊在心里。
“苏老弟,”他好奇地跑过来问苏武,“你到底给我家那小子灌了什么迷魂汤?现在看起来简直像换了个人一样。”
说这句话的时候,廖金海高高翘着大拇指,那张大胖脸上满满的全是佩服。
他连连摇头感概,“早知道老弟你有这本事,我就不会费事赶那混小子回她奶奶那里,一直让他留在养心谷这里了。”
呵呵!
苏武神秘地笑了笑。
廖金海说得既对又不对。
廖承志之所以会这么听苏武的话,并不是他真的有什么教孩子的特殊本事,更多的是因为苏武占了天时地利的原因。
如果没有石端敏登塔和布老虎离开这两件事,恰好掐住了廖承志的命门,估计他还是会大概率和以前一样该玩就玩,想浪就浪。
和廖金海客套了会,苏武的电话响了起来。
是房为民打来的。
“小五,一批船马上要运到养心谷的停车场。赶紧找人把它们搬回去!”
“什么船?”苏武有些茫然。
除了早先在张海平那里订过船外,他可不记得自己或者叶婷在其他地方订过什么船。
然而张海平一直在住院,现在人又到了养心谷。苏武一看老人家的身体状况,并没有再提过什么船不船的事。
电话那头的房为民古怪地回了一句:“就是张爷爷的船啊。他的小孙子刚刚压车把船送到养心谷这里!”
啊?
苏武很快反应过来。
那天他见到张海平时,心里一直有个疑问。
老人家已经这样的风烛残年,他家人心也是够大。居然敢直接送他上了南下的高铁,也不怕老人家万一在路上发生什么意外。
现在听房为民一说,才知道张海平出发前还是做了准备。
前有房为民在养心谷接待,后有小孙子立即押着船赶了过来。
苏武擦了把汗,好奇地眨了眨眼睛。
“房子,这是什么时候做好的船?张爷爷之前不一直在住院吗?”
呵呵!
房为民也不意外,随即说了说他知道的情况。
很快,苏武听明白了。
这批船一共有九条,其中有五条是传统乌篷船,另外四条是类似于画舫的浏览观光船。载客量都在五到十人之间。
押运过来的是张海平最小的孙子,名字叫张清华。
张清华?
苏武若有所思地念叨了下这个名字。
很显然张清华出生时,他父母最大的期望就是想儿子长大后能考上像清华这样的好学校,而不是去继承他爷爷的造船手艺。
事实上张清华也没有,尽管平日里他和张海平的爷孙关系最好。
这些船是张海平最近这些年做好的,一直放在家里当成了收藏品,还没下过水。
说到这的时候,视频对面的房为民无语地摇了摇头。
“确切说,这九条船并不是张爷爷做来出售或者下水使用的,而是做来展示给别人看的。当然它们的性能十分优秀,现在下水使用绝对没问题。”
“做出来给人看的船?”苏武听得糊里糊涂,“这是怎么回事?”
房为民感概地笑了笑。
“还是不和马叔之前一样的问题?做这些船都是为了找手艺传人。可惜张爷爷他没有马叔那么好命……”
原来十几年前张海平就感觉自己时日无多,加之家里又一直没有子孙后代愿意继承这门手艺,他只好像早期的李雁一样,自己外出去寻找对手工造船感兴趣的年轻人。
只不过手工造船既不像李雁的琴与书法那样可以直观感受,也不像马叔的传统木雕那样要么可以用在装饰上要么是件完整的艺术品。
手工造船这东西,其实可以算是种艺术品。可惜的是船在更多人的认知里是一种谋生工具,从来与艺术无关。
而造船从准备材料到完成整艘船,经历的时间通常都以年或月来计算。
现代生活节奏太快。或许某天有年轻人突然对张海平的手工造船起了兴趣,然而没等他看到整艘船完成,那点突如其来的兴趣已经在忙忙碌碌的日常生活消磨不见。
为了吸引年轻人的眼球,一把年纪的张海平也是费尽了心思。
他左思右想后,干脆学起了机械工厂的造船流程。
那就是先把整艘船的零配件一一手工做好,然后带着它沿着海岸线漫无目的地开车前进。如果路上遇到有年轻人对此感兴趣,他就以最快最利索的速度把船给组装起来下水展示。
可惜张海平这一找就找了整整九年。连船都造好了九艘,却依然没有遇到对手工造船感兴趣的年轻人。
现在他倒是直接把九艘船都运到了养心谷。
人一旦上了年纪,多少有些迷信。都说九九归零,张海平觉得既然自己连续造了九艘展示船都找不到一个传人,估计此生也就无望了。
唉!
苏武听到这,只能爱莫能助地叹了口气,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房子,如果这些船下水后质量没有问题的话,我们就收下吧。”
他看了看房为民,“只是不知道我们该出多少钱?”
“这……”
房为民看了旁边一眼,脸色更是古怪。
“张爷爷说不要钱。反正放在家里也是占地方。等他走后,估计这些船的后果都是风吹日晒最后烂成堆破木头。”
“这怎么行?”苏武擦汗。
一艘能载五到十人的船还是挺大的,木料手工什么的先不说,就是千里迢迢从房为民老家运到养心谷这里,那运费也是一笔不小的钱。
最重要的是无论苏武或者养心谷,现在都不缺钱,犯不着贪这点小便宜。
房为民点点头。
他了解苏武的性子,便和张海平商量了一会,随便要了个不高不低的友情价。
挂了电话,苏武便去找人帮忙盯着搬船体。
只是养心谷现在到处都在搞建设。苏武拿着手机在外面转了一圈,一时间除了苏晚这种跑都跑不快的小鬼头,还真找不到闲人。
村民们最近手里有了钱,一个个一家家的也纷纷和苏晴一样翻新甚至重建自已家。
最直观的就是苏武的伯父苏平,他组建的建筑队现在接到的工程排了老长一串,每天除了练习登塔外都忙得没日没夜不可交开的。
最后苏武只得和相对空闲的苏建国、苏海一起去了河对面的停车场。
这儿苏海的家已经建得七七八八,过阵子再装修一下,估计重阳左右就可以搬回新家住。